壓氣機周向槽自循環噴氣組合式擴穩裝置及方法
2023-07-27 14:24:26 3
壓氣機周向槽自循環噴氣組合式擴穩裝置及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壓氣機周向槽自循環噴氣組合式擴穩裝置,該裝置包括:一葉頂機匣;在該葉頂機匣的內壁動葉頂端開的多個具有一定寬深比的周向槽;在動葉前緣和動葉頂端的機匣壁面上分別開的多個通孔,在動葉頂端機匣壁面上所開的通孔與該周向槽密封固接;在該周向槽的槽底開的多個孔;連接動葉前緣和動葉頂端多個通孔而形成的自循環機構;以及連接於該自循環機構並在動葉前緣進行噴氣的噴嘴,在該動葉前緣的機匣壁面所開的通孔與該噴嘴密封固接。利用本發明,能夠充分利用周向槽和葉頂噴氣的擴穩能力,達到改善失速裕度的目的,使軸流風扇/壓氣機能夠在高壓比,寬失速裕度的工況下運行。
【專利說明】壓氣機周向槽自循環噴氣組合式擴穩裝置及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燃氣輪機【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壓氣機周向槽自循環噴氣組合式擴穩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壓氣機作為一種廣泛應用的流體機械,如何提高其工作穩定性一直是研究熱點和難點。國際上對提高穩定性裕度的擴穩措施進行了各種探索,主要包括可調葉片,機匣處理(周向槽和軸向縫),葉頂噴氣,大小葉片等。葉頂噴氣和機匣處理作為有效的擴穩措施在國際上受到了廣泛的關注,並對其擴穩機理開展了相關的數值和實驗研究。
[0003]葉頂噴氣方法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就為人們所嘗試。當時,Emmons提出的葉片吸力面流動分離會導致失速的觀點得到國際上大多數學者的認可,在此基礎上一些學者也提出了要想推遲失速,首先要抑制葉片表面流動分離。因此,諸多抑制分離流的方法應運而生,而葉頂噴氣就是其中之一,研究者們認為噴氣可以帶走因分離造成的堵塞團,從而減小分離。Koch與Smith在一臺跨音壓氣機上進行了「噴-吸」氣擴穩的嘗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上世紀八十到九十年代中期,人們對壓氣機流動失穩的機理認識進展很快,從M-G模型的建立到兩類失速先兆的發現極大地鼓舞了諸多科研工作者去尋求更為先進有效的擴穩方法。
[0004]劍橋大學的Day認為葉頂噴氣能夠抑制失速先兆的起始,並在多級軸流壓氣機實驗臺上採用主動噴氣的方法成功地推遲了旋轉失速和喘振的發生,而且所用噴氣量小於壓氣機設計流量的I %,但卻使壓氣機的失穩裕度增加4%。MIT的Weigl等人則認為噴氣能夠產生反饋控制波來抑制擾動的發展,並在主動噴氣的基礎上研究了噴嘴結構對跨音軸流壓氣機穩定性的影響,所採用噴氣量為壓氣機設計流量的5.8 %,在70 %轉速和100 %轉速條件下採用葉頂噴氣時,使壓氣機的穩定工作範圍分別拓寬了 11 %和3.5 %,同時使壓氣機設計流量提高了 3.6%。隨後,Spakovszky等人同樣採用主動噴氣控制方法在跨音軸流壓氣機上進行了實驗研究,實驗中通過高頻響動態傳感器檢測到長尺度擾動作為反饋信號,控制策略分別採用定常和非定常噴氣手段。
[0005]基於主動控制理念的主動噴氣,其實現機構也十分複雜,因此在實際應用時也受到了很大限制。因此,隨著對主動控制理念優勢與不足的反思,主動噴氣又開始向早期的被動噴氣回歸。NASA的Suder等人在2000年所獲得的穩態離散噴氣的結果,其研究結果顯示:當壓氣機轉速為70%設計轉速時,I %主流流量的噴氣量可使壓氣機的失穩邊界最大左移近30% ;當壓氣機以100%轉速運行時,1.3%主流流量的噴氣量可使壓氣機的失穩邊界最大左移3.5%。2006年希臘學者Kefalakis等人研究了穩態噴氣和脈動(非定常)噴氣對提高軸流壓氣機喘振裕度的影響。由早期Day首次利用噴氣嘗試對壓縮系統流場進行幹擾開始,噴氣技術已經被各個研究機構所重視。但Day的研究僅僅局限在對失穩產生的阻止作用上,並沒有闡述如何實現以較小流量的噴氣手段能夠對相對而言大流量流場產生幹預的。[0006]近幾年,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在葉頂微噴氣技術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一些有價值的實驗結果和理論方面的認識。聶超群等人對壓氣機近失速狀態進行了實驗研究,運用了動態測量技術和非定常流動的分析方法,並在此基礎上改善了噴嘴構造,在低速三級軸流壓氣機上進行實驗並結合後續數值計算處理,從實驗及數值模擬兩個角度分析結論如下:微噴氣的主要影響區域在葉尖頂部區域,並且影響區域越貼近機匣內壁,擴穩效果越好;葉頂微噴氣實際上起主導作用的是噴氣出口動量,而不是噴氣的質量流量;對壁面動態信號的處理結果表明:噴氣會對頂部非定常流場特徵產生影響;隨著擴穩效果增加,噴氣所造成的影響也變得更為明顯。
[0007]2006年童志庭將微噴氣控制技術及旋轉失速失穩機理的研究相結合,並先後在亞音和高亞音單轉子軸流壓氣機進行實驗研究,實驗結果表明:採取微噴量噴氣(小於主流流量的0.1% )可以對壓氣機的穩定特性產生影響,具備將壓氣機穩定運行區域拓寬一定範圍的能力。隨後,對壁面動態壓力信號進行了分析,並成功將小波分析手段引入到非定常流場分析中,論證了內部流動具有明顯的非定常機制。耿少娟通過數值模擬對非定常機制所對應的物理現象進行研究,發現微噴氣具有實際拓穩效果,同本所前期小波分析結果相聯繫可見葉頂微噴氣能夠抑制流場內部與流動失穩先兆相關的小擾動的奇異點的數目,並能夠使葉頂間隙洩漏渦向葉片中部移動,很大作用上阻止了葉頂洩漏渦由葉尖溢出並橫穿整個葉片通道形成失速的可能。總之,葉頂噴氣擴穩控制技術在國際上一直是研究的熱點,通過優化噴嘴幾何結構,噴氣位置,噴氣偏航角等已經證實了葉頂噴氣能夠很大程度上拓寬壓氣機的穩定工作範圍。
[0008]而機匣處理作為另外一種有效的被動擴穩措施,出現於上世紀60年代,因其結構簡單,易於改裝,擴穩效果良好,得到了廣泛的研究與應用。NASA的Hathaway總結了一系列典型的機匣處理方式,並指出了周向槽和軸向縫是兩類典型的機匣處理方式。周向槽的擴穩效果雖然不如縫類,但是因其對效率的影響小,這使得研究者們對周向槽的尺寸設計與布置進行了大量研究。多數研究認為周向槽內流體的流入和流出會影響葉頂洩漏流並延緩其溢出,如西北工業大學的研究團隊認為槽內流動改變了葉頂洩漏流的軌跡,使其更貼近於葉片吸力面。Wilke等人則認為周向槽能夠延緩葉頂間隙洩漏渦的破碎從而達到擴穩的目的。德國學者Muller等人對此有類似看法,同時認為周向槽還可以減弱堵塞。
[0009]這些研究多建立在多槽基礎之上,並認為靠近動葉前緣的槽擴穩效果好。劍橋大學的Ivor Day等人對周向單槽的研究發現50%軸向弦長位置擴穩效果仍存在一個峰值。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在低速軸流壓氣機上的周向單槽實驗也發現40% -70%軸向弦長位置單槽也有較好擴穩效果。這些均表明葉片中後部槽仍有較好擴穩效果,這也給周向槽的實際應用提供了一定的設計準則。
[0010]由於葉片中後部的槽對葉片前端洩漏流的影響比較小,主要影響後端的洩漏渦,而目前國際上公認兩種主要失速途徑之一:洩漏流與主流交界面前緣溢出會誘發突尖型失速先兆,進而導致失速。這樣,在靠近失速點時,周向槽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弱後端洩漏流向前推進,但是無法阻止前端洩漏流軌跡的變化,這樣也就限制了其擴穩能力。而根據前面分析,葉頂噴氣能夠作用於葉片前緣的洩漏流軌跡以及抑制洩漏渦的強度實現擴穩。
[0011]因此,如果能夠有效的結合葉頂噴氣和周向槽的作用,就能夠實現雙重擴穩的目的。
【發明內容】
[0012](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0013]有鑑於此,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公開一種壓氣機周向槽自循環噴氣組合式擴穩裝置及方法,以實現同時利用周向槽和葉頂噴氣的擴穩能力,最大限度的拓寬壓氣機流動失穩裕度。
[0014](二)技術方案
[0015]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壓氣機周向槽自循環噴氣組合式擴穩裝置,該裝置包括:一葉頂機匣;在該葉頂機匣的內壁動葉頂端開的多個具有一定寬深比的周向槽;在動葉前緣和動葉頂端的機匣壁面上分別開的多個通孔,在動葉頂端機匣壁面上所開的通孔與該周向槽密封固接;在該周向槽的槽底開的多個孔;連接動葉前緣和動葉頂端多個通孔而形成的自循環機構;以及連接於該自循環機構並在動葉前緣進行噴氣的噴嘴,在該動葉前緣的機匣壁面所開的通孔與該噴嘴密封固接。
[0016]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壓氣機周向槽自循環噴氣組合式擴穩方法,該方法是在前後靜壓差的推動下,將動葉頂端周向槽槽底的氣體經過自循環機構引出,並在動葉前緣機匣內壁經噴嘴進行噴射,實現提高穩定性裕度的目的。
[0017](三)有益效果
[0018]本發明的周向槽自循環噴氣組合式擴穩裝置,優點在於:
[0019]1、將葉頂噴氣與周向槽兩種擴穩方式相結合,噴嘴能夠剛好利用周向槽底引出的氣體,在動葉前緣機匣內壁進行噴射,充分利用葉頂噴氣和周向槽的雙重擴穩效果,達到擴穩目的。
[0020]2、周向槽擴穩的同時,在槽底會形成大量的渦,勢必會對壓氣機效率有所影響,而採用自循環機構能夠將槽底的氣體引出,減小對效率的影響。
[0021]3、自循環機構採用圓管與噴嘴和槽進行無縫連接,儘可能保證管道損失最小。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2]圖1為不採用自循環噴氣機構時周向槽內的流動示意圖;
[0023]圖2為本發明提供的壓氣機周向槽自循環噴氣組合式擴穩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3為周向多槽自循環噴氣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5]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並參照附圖,對本發明進一步詳細說明。
[0026]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壓氣機周向槽自循環噴氣組合式擴穩裝置及方法,採用自循環方式,將壓氣機機匣壁面周向槽槽底的氣體引回到動葉前緣進行噴氣。這種裝置及方法能夠充分利用周向槽和葉頂噴氣的擴穩能力,達到改善失速裕度的目的,使軸流壓氣機能夠在高壓比,寬失速裕度的工況下運行。
[0027]如圖1至圖3所示,本發明提供的這種壓氣機周向槽自循環噴氣組合式擴穩裝置,包括:一葉頂機匣;在該葉頂機匣的內壁動葉頂端開的多個具有一定寬深比的周向槽;在動葉前緣和動葉頂端的機匣壁面上分別開的多個通孔,在動葉頂端機匣壁面上所開的通孔與該周向槽密封固接;在該周向槽的槽底開的多個孔;連接動葉前緣和動葉頂端多個通孔而形成的自循環機構;以及連接於該自循環機構並在動葉前緣進行噴氣的噴嘴,在該動葉前緣的機匣壁面所開的通孔與該噴嘴密封固接。
[0028]其中,所述自循環機構由一段圓管構成,圓管與噴嘴和周向槽固接的連接部分,保證圓管內壁和連接部分的內壁儘可能光滑過渡和無縫連接,以保證氣流在圓管內流動時,密封性性能好,以及損失小。所述自循環機構在壓氣機運行過程中將槽底的氣體引回到動葉前緣機匣內壁進行噴射,在壓氣機變工況運行時,動葉頂端的壓力會隨節流閥的關閉而逐漸升高,而使得噴氣量逐漸變大,進而能夠充分利用周向槽和葉頂噴氣的擴穩能力,達到雙重擴穩的目的。
[0029]所述周向槽用於將葉片壓力面的高壓氣流吸入到周向槽內,然後在葉片吸力面進行噴射,將葉頂間隙洩漏渦向通道裡推移,抑制葉頂洩漏渦的強度,進一步推遲洩漏流與主流交界面的前移,實現推遲失速的發生。所述周向槽用於將葉片頂部壓力面的氣體吸入,然後在葉片頂部吸力面進行噴射;由於吸-噴氣流只涵蓋了周向槽的部分深度,在槽底會形成大量的渦,這樣就會造成槽底的熵增比較大,整個壓氣機的效率就會下降,而自循環機構能夠將槽底的渦繫結構引出,在壓差的推動下,在動葉前緣機匣內壁噴嘴處以動量的形成進行噴射。
[0030]對於周向槽,由於對於不同的軸流風扇/壓氣機,最優槽的結構和軸向位置有所不同。經過對不同壓氣機轉子進行實驗和數值研究,槽的深寬比為1-2時,其在達到一定擴穩效果的同時對壓氣機效率的負面影響小;並且當周向槽的中心位於距離葉片前緣40% -70%軸向弦長位置時,周向槽的擴穩效果最好。以此為依據,選擇槽的結構和位置。。
[0031]噴嘴使得噴射出的氣流在和主流相互作用之後能夠儘可能地沿著機匣壁面流動,這樣噴射氣體能夠作用於葉頂間隙流,起到抑制洩漏渦強度,增加主流的軸向動量,將洩漏流與主流的交界面向通道尾緣推移,實現推遲失速的發生。
[0032]對於噴嘴而言,前期根據對葉頂噴氣大量的實驗研究和數值研究,對噴嘴的結構也進行了相應的優化,並認為徑向噴氣角度儘可能小(15° )時,噴射出口氣流基本貼著機匣壁面流動,而且考慮到噴嘴加工的方便,選取的噴嘴徑向噴氣角度為15°。另外,噴氣偏航角為負角度(與壓氣機轉子旋轉方向相反),噴嘴出口距動葉葉尖為2mm時,對葉頂間隙洩漏流的抑制效果最佳。
[0033]基於圖1至圖3所示的壓氣機周向槽自循環噴氣組合式擴穩裝置,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壓氣機周向槽自循環噴氣組合式擴穩方法,該方法是在前後靜壓差的推動下,將動葉頂端周向槽槽底的氣體經過自循環機構引出,並在動葉前緣機匣內壁經噴嘴進行噴射,實現提高穩定性裕度的目的。
[0034]其中,所述自循環機構在壓氣機運行過程中將槽底的氣體引回到動葉頂端進行噴射;在壓氣機變工況運行時,動葉前緣機匣內壁的壓力會隨節流閥的關閉而逐漸升高,而使得噴氣量逐漸變大,進而能夠充分利用周向槽和葉頂噴氣的擴穩能力,達到雙重擴穩的目的。
[0035]所述周向槽將葉片壓力面的高壓氣流吸入到周向槽內,然後在葉片吸力面進行噴射,將葉頂間隙洩漏渦向通道裡推進,抑制葉頂洩漏渦的強度,進一步推遲洩漏流與主流交界面的前移,實現推遲失速的發生。所述周向槽將葉片頂部壓力面的氣體吸入,然後在葉片頂部吸力面進行噴射;由於吸-噴氣流只涵蓋了周向槽的部分深度,在槽底會形成大量的渦,這樣就會造成槽底的熵增比較大,整個壓氣機的效率就會下降,而自循環機構能夠將槽底的渦繫結構引出,在壓差的推動下,在動葉前緣機匣內壁噴嘴處以動量的形成進行噴射。
[0036]所述噴嘴使得噴射出的氣流在和主流相互作用之後能夠儘可能地沿著機匣壁面流動,這樣噴射氣體能夠作用於葉頂間隙流,起到抑制洩漏渦強度,增加主流的軸向動量,將洩漏流與主流的交界面向通道尾緣推移,實現推遲失速的發生。
[0037]在設計自循環機構時,既要能保證周向槽的作用,又要能將槽內多餘的氣流渦繫結構引出;另外,由於氣流能夠引回到動葉前緣完全是依靠葉頂區域周向槽位置和動葉進口不同軸向位置靜壓差的推動作用。因此,在設計自循環機構時,要儘可能地減小沿程阻力損失。
[0038]在設計周向槽時,首先對周向單槽進行實驗研究和數值計算,研究結果表明當槽在距離動葉前緣40% -70%軸向弦長的位置時,其擴穩效果相對比較好。因此在加工周向單槽時,先加工光壁機匣,然後在機匣內壁距動葉葉尖前緣40% -70%軸向弦長的位置加工深寬比為1-2的周向槽,如圖1所示,在進行數值計算研究時,發現槽起到吸-噴的作用:將壓力面的高壓氣體吸入到槽內,然後在吸力面進行噴射。而對擴穩有效的吸-噴的氣流只佔據了槽深的一部分,在槽底會形成大量的渦繫結構,複雜的渦繫結構使得槽底的熵增劇烈,嚴重影響壓氣機效率。
[0039]而如果將槽底產生渦的氣流引出,這樣就會減小槽底的熵增,有助於效率的提升。從圖2也可以看出,當在槽底開孔,採用連接機構與自循環機構進行無縫連接之後,將槽底的氣體引回到動葉前緣的噴嘴處,經由噴嘴進行噴射。從圖中的示意圖可以看出,噴嘴噴射出的氣流主要影響葉尖前緣的流場,而周向槽主要影響後端的流場。這樣就能夠充分利用周向槽的吸-噴作用和葉頂噴氣噴射作用,實現軸流風扇/壓氣機的雙重擴穩目的。
[0040]實際應用中,在進行多槽設計時,考慮到多槽的組合優化,因此首先通過實驗和數值計算對多槽組合的擴穩能力進行優化。然後在多槽的槽底開孔,同樣採用自循環機構引回到動葉葉尖前緣進行噴射。如圖3所示,這樣就能充分利用周向多槽和葉頂噴氣的綜合擴穩能力,最大程度實現擴穩目的。
[0041]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壓氣機周向槽自循環噴氣組合式擴穩裝置,其特徵在於,該裝置包括: 一葉頂機匣; 在該葉頂機匣的內壁動葉頂端開的多個具有一定寬深比的周向槽; 在動葉前緣和動葉頂端的機匣壁面上分別開的多個通孔,在動葉頂端機匣壁面上所開的通孔與該周向槽密封固接; 在該周向槽的槽底開的多個孔; 連接動葉前緣和動葉頂端多個通孔而形成的自循環機構;以及 連接於該自循環機構並在動葉前緣進行噴氣的噴嘴,在該動葉前緣的機匣壁面所開的通孔與該噴嘴密封固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氣機周向槽自循環噴氣組合式擴穩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自循環機構由一段圓管構成,圓管與噴嘴和周向槽固接的連接部分,保證圓管內壁和連接部分的內壁儘可能光滑過渡和無縫連接,以保證氣流在圓管內流動時,密封性性能好,以及損失小。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壓氣機周向槽自循環噴氣組合式擴穩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自循環機構在壓氣機運行過程中將槽底的氣體引回到動葉前緣機匣內壁進行噴射,在壓氣機變工況運行時,動葉頂端的壓力會隨節流閥的關閉而逐漸升高,而使得噴氣量逐漸變大,進而能夠充分利用周向槽和葉頂噴氣的擴穩能力,達到雙重擴穩的目的。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氣機周向槽自循環噴氣組合式擴穩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周向槽用於將葉片壓力面的高壓氣流吸入到周向槽內,然後在葉片吸力面進行噴射,將葉頂間隙洩漏渦向通道裡推移,抑制葉頂洩漏渦的強度,進一步推遲洩漏流與主流交界面的前移,實現推遲失速的發生。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氣機周向槽自循環噴氣組合式擴穩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周向槽用於將葉片頂部壓力面的氣體吸入,然後在葉片頂部吸力面進行噴射;由於吸-噴氣流只涵蓋了周向槽的部分深度,在槽底會形成大量的渦,這樣就會造成槽底的熵增比較大,整個壓氣機的效率就會下降,而自循環機構能夠將槽底的渦繫結構引出,在壓差的推動下,在動葉前緣機匣內壁噴嘴處以動量的形成進行噴射。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氣機周向槽自循環噴氣組合式擴穩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周向槽的深寬比為1-2。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氣機周向槽自循環噴氣組合式擴穩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周向槽的中心位於距離葉片前緣40% -70%軸向弦長位置。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氣機周向槽自循環噴氣組合式擴穩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噴嘴使得噴射出的氣流在和主流相互作用之後能夠儘可能地沿著機匣壁面流動,這樣噴射氣體能夠作用於葉頂間隙流,起到抑制洩漏渦強度,增加主流的軸向動量,將洩漏流與主流的交界面向通道尾緣推移,實現推遲失速的發生。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壓氣機周向槽自循環噴氣組合式擴穩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噴嘴徑向噴氣角度為15°。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壓氣機周向槽自循環噴氣組合式擴穩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噴嘴噴氣偏航角 為負角度,與壓氣機轉子旋轉方向相反,噴嘴出口距動葉葉尖為2_。
11.一種壓氣機周向槽自循環噴氣組合式擴穩方法,該方法基於權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該方法是在前後靜壓差的推動下,將動葉頂端周向槽槽底的氣體經過自循環機構引出,並在動葉前緣機匣內壁經噴嘴進行噴射,實現提高穩定性裕度的目的。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壓氣機周向槽自循環噴氣組合式擴穩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自循環機構在壓氣機運行過程中將槽底的氣體引回到動葉前緣機匣內壁進行噴射;在壓氣機變工況運行時,動葉頂端的壓力會隨節流閥的關閉而逐漸升高,而使得噴氣量逐漸變大,進而能夠充分利用周向槽和葉頂噴氣的擴穩能力,達到雙重擴穩的目的。
13.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壓氣機周向槽自循環噴氣組合式擴穩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周向槽將葉片壓力面的高壓氣流吸入到周向槽內,然後在葉片吸力面進行噴射,將葉頂間隙洩漏渦向通道裡推進,抑制葉頂洩漏渦的強度,進一步推遲洩漏流與主流交界面的前移,實現推遲失速的發生。
14.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壓氣機周向槽自循環噴氣組合式擴穩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周向槽將葉片頂部壓力面的氣體吸入,然後在葉片頂部吸力面進行噴射;由於吸-噴氣流只涵蓋了周向槽的部分深度,在槽底會形成大量的渦,這樣就會造成槽底的熵增比較大,整個壓氣機的效率就會下降,而自循環機構能夠將槽底的渦繫結構引出,在壓差的推動下,在動葉前緣機匣內壁噴嘴處以動量的形成進行噴射。
15.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壓氣機周向槽自循環噴氣組合式擴穩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噴嘴使得噴射出的氣流在和主流相互作用之後能夠儘可能地沿著機匣壁面流動,這樣噴射氣體能夠作用於葉頂間隙流,起到抑制洩漏渦強度,增加主流的軸向動量,將洩漏流與主流的交界面向通道尾緣推移,實現推遲失速的發生。
【文檔編號】F04D29/54GK103967843SQ201310043915
【公開日】2014年8月6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4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4日
【發明者】杜娟, 李繼超, 林峰, 劉樂, 南希, 聶超群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