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身褲的製作方法
2023-07-27 10:20:26 2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女式內衣,尤其是一種塑身褲。
背景技術:
塑身衣物在市場上已經較為常見,大體都採用彈性織物材料製成。無論是衣服還是褲子,製作過程中通常採用形制同一面料。製成的衣褲是通過彈性纖維的作用使衣褲緊緊包裹住身體,而實現塑身的目的。然而現有技術的塑身褲為全封閉形式,且上廁所時需要解開連接扣再脫去褲腰部進行解手,導致解手不便捷,從而影響了使用性能。
因此,有鑑於常見的先前技術有上述缺點,發明人針對前述缺點研究改進之道,終於本實用新型的產生。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技術的不足而設計的一種提高使用效果和實用性能的塑身褲。
本實用新型所設計的塑身褲,包括褲體一和褲體二;
所述褲體一包括褲腿部一和套於腰部的褲腰部,且褲腰部的後部具有開口,該開口與人體臀部對應;所述褲體二包括褲腿部二和收腰部,該收腰部同時包裹褲腰部和褲腰部的後部開口,且包裹完成後的收腰部兩側邊分別通過若干連接扣扣接;
其中褲腿部一的側邊與褲腿部二的側邊相互縫製連接,而構成兩個分別包裹人體腿部的褲筒。
進一步優選,所述連接扣包括呈縱向排列的卡鉤組和至少三排呈縱向排列的扣環組,且扣環組與卡鉤組對應扣接。
進一步優選,所述收腰部的兩側邊分別設有連接部一和連接部二,所述卡鉤組設於連接部一的內側面,所述扣環組設於連接部二的外側面。
進一步優選,所述褲體一的結構構成還包括左褲片一、右褲片一、腹部片和褲襠片一,該腹部片和褲襠片一均縫製於左褲片一和右褲片一之間的中、上部,且褲襠片一縫製於腹部片的底部,該左褲片一的上部一側邊和右褲片一的上部一側邊相互縫製連接,從而左褲片一的上部、右褲片一的上部和腹部片構成所述褲腰部,該左褲片一的下部和右褲片一的下部為所述的褲腿部一,該左褲片一、右褲片一、腹部片和褲襠片一的內側面均縫製有內貼片一。
進一步優選,所述褲體二的結構構成還包括左褲片二、右褲片二、褲襠片二和兩塊腰部片,該兩塊腰部片和褲襠片二縫製於左褲片二和右褲片二之間的中、上部,兩塊背部片相互對稱縫製連接,該褲襠片二縫製於兩塊腰部片的底部,左褲片二的上部、右褲片二的上部和腰部片構成收腰部,且連接部一和連接部二分別設於左褲片二的上部外側邊和右褲片二的上部外側邊上,左褲片二的下部、右褲片二的下部為所述褲腿部二,該左褲片二、右褲片二和褲襠片二的內側面均縫製有內貼片二,所述左褲片一的下部兩外側周邊與所述左褲片二的下部兩外側周邊縫製連接,所述右褲片一的下部兩外側周邊與所述右褲片二的下部兩外側周邊縫製連接。
進一步優選,所述左褲片一的上部一側邊和右褲片一的上部一側邊相互縫製連接處側面固定有彈性皮筋條一,兩塊背部片相互對稱縫製連接處側面固定有彈性皮筋條二。
進一步優選,所述褲腰部的頂部設有彈性皮筋圈。
本實用新型所設計的塑身褲,其結構設計合理,使用方便,在具有對人體進行塑身的功能,同時還解決了女士在解手過程中在解開收腰部後還需脫下褲腰部的困擾問題,進一步可方便快捷的給予女士解手,提高使用性能。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1的褲體一的展開結構示意圖;
圖2是實施例1的褲體二的展開結構示意圖;
圖3是實施例1的整體結構示意圖(一);
圖4是實施例1的整體結構示意圖(二);
圖5是實施例1的整體結構示意圖(三);
圖6是實施例1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四)。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實施例1:
如圖3、圖4、圖5和圖6所示,本實施例所描述的塑身褲,包括褲體一1和褲體二2;
所述褲體一1包括褲腿部一12和套於腰部的褲腰部11,且褲腰部11的後部具有開口9,該開口9與人體臀部對應;所述褲體二2包括褲腿部二22和收腰部21,該收腰部21同時包裹褲腰部11和褲腰部11的後部開口9,且包裹完成後的收腰部11兩側邊分別通過若干連接扣30扣接;
其中褲腿部一12的側邊與褲腿部二22的側邊相互縫製連接,而構成兩個分別包裹人體腿部的褲筒3。
在使用時,兩個褲筒3分別套於人體大腿上,褲腰部11套於人體腰部、臀部和腹部位置進行塑身,其開口當褲體二2的收腰部21將連接扣解開後可直接進行解手使用,達到無需再脫去褲腰部就可上廁所解手的作用。
本實施例中通過所述連接扣30包括呈縱向排列的卡鉤組8和至少三排呈縱向排列的扣環組10,且扣環組10與卡鉤組8對應扣接,可根據人體腰身進行對應調節,調節時卡鉤組8對應至少三排呈縱向排列的扣環組10的其中一組進行扣接,達到隱藏式扣接的作用,防止其它針織衣物被卡鉤組鉤破的作用。
本實施例中通過所述收腰部21的兩側邊分別設有連接部一6和連接部二5,所述卡鉤組8設於連接部一6的內側面,所述扣環組10設於連接部二5的外側面,結構緊湊可靠,使用製造方便。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中通過所述褲體一1的結構構成還包括左褲片一13、右褲片一14、腹部片15和褲襠片一17,該腹部片15和褲襠片一17均縫製於左褲片一13和右褲片一14之間的中、上部,且褲襠片一17縫製於腹部片15的底部,該左褲片一13的上部一側邊和右褲片一14的上部一側邊相互縫製連接,從而左褲片一13的上部、右褲片一14的上部和腹部片15構成所述褲腰部11,該左褲片一13的下部和右褲片一14的下部為所述的褲腿部一12,該左褲片一13、右褲片一14、腹部片15和褲襠片一17的內側面均縫製有內貼片一16;
所述褲體二2的結構構成還包括左褲片二23、右褲片二24、褲襠片二27和兩塊腰部片25,該兩塊腰部片25和褲襠片二27縫製於左褲片二23和右褲片二24之間的中、上部,兩塊背部片25相互對稱縫製連接,該褲襠片二27縫製於兩塊腰部片25的底部,左褲片二23的上部、右褲片二24的上部和腰部片25構成收腰部21,且連接部一6和連接部二5分別設於左褲片二23的上部外側邊和右褲片24二的上部外側邊上,左褲片二23的下部、右褲片二24的下部為所述褲腿部二22,該左褲片二23、右褲片二24和褲襠片二27的內側面均縫製有內貼片二26,所述左褲片一13的下部兩外側周邊與所述左褲片二23的下部兩外側周邊縫製連接,所述右褲片一14的下部兩外側周邊與所述右褲片二24的下部兩外側周邊縫製連接;
所述左褲片一13的上部一側邊和右褲片一14的上部一側邊相互縫製連接處側面固定有彈性皮筋條一31,兩塊背部片25相互對稱縫製連接處側面固定有彈性皮筋條二32。使得對人體腰部進行塑身的效果更好。
本實施例中通過所述褲腰部11的頂部設有彈性皮筋圈7。使得褲腰部可定位於人體腰部。
本實用新型不局限於上述最佳實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種形式的產品,但不論在其形狀或結構上作任何變化,凡是具有與本申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