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識別數據管理系統、管理方法、管理程序及存儲介質的製作方法
2023-07-10 01:43:11 1
專利名稱:個人識別數據管理系統、管理方法、管理程序及存儲介質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主要涉及對出入設置有安全管理系統的建築物的人員的個人識別數據進行管理的技術。
背景技術:
為了對大樓和辦公室設施和房間等建築物進行安全管理,例如,在專利要求1中公開了一種技術。在專利文獻1所公開的安全管理系統中,將在大樓內通過個人識別信息檢測裝置檢測到的個人識別信息和登記在信息控制裝置的存儲裝置中的個人識別數據進行對照,來進行個人認證。該個人識別數據的登記、變更和刪除等管理在該大樓以外的其他場所進行。在登記了新的個人識別數據時,或者變更了原有的個人識別數據時,將相應的個人識別數據從大樓外部傳送到大樓內部的信息控制裝置中。
專利文獻1日本國專利特開2004一265158號公報
在現有的安全管理系統中,為了將所登記的個人識別數據變更為最新的數據,在設置在管理中心的中心伺服器和各個建築物內的信息控制裝置之間進行個人識別數據的同步。此時,中心伺服器與各個建築物內的信息控制裝置一個一個按序輪流進行通信。但是,在該方法中,當由管理中心管理的設施和房間的數量很多時,當然,信息控制裝置的數量和需要管理的個人識別數據的數量也隨之增加。為此,中心伺服器的負荷大幅度增加,而使得在中心伺服器與各個建築物內的信息控制裝置之間取得個人識別數據的同步時,會出現同步所需的時間大幅度增加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鑑於上述存在的問題而作出的,本發明的目的在於降低中心伺服器的負荷,並且縮短在中心伺服器與各個建築物內的信息控制裝置之間取得個人識別數據的同步所需的時間。
在本發明中,首先,從與例如設置在建築物內的網絡連接的信息控制 裝置中選擇作為代表的代表信息控制裝置,並且由該代表信息控制裝置根 據其餘的信息控制裝置中所存儲的個人識別數據來取得同步。然後,由與 所述網絡連接的中心伺服器根據代表信息控制裝置中所存儲的個人識別 數據來取得同步。此外,代表信息控制裝置根據中心伺服器中所存儲的個 人識別數據取得同步。最後,由其餘的信息控制裝置根據代表信息控制裝 置中所存儲的個人識別數據來取得同步。
由於原來由中心伺服器進行的同步處理中的大部分處理都由代表信 息控制裝置來進行,因此能夠分散負荷,使中心伺服器的負荷降低,進而 能夠削減對中心伺服器的佔用時間。由此,在進行設計時,能夠降低對中 心伺服器所要求的性能,以及增加能夠在管理中心管理的設施和房間的數 量。這一部分將在後文中進行詳細的說明。
發明效果
根據本發明,能夠降低中心伺服器的負荷,並且縮短在中心伺服器與 各個建築物內的信息控制裝置之間取得個人識別數據的同步所需的時間。
圖1是表示本實施方式的個人識別數據管理系統的大致結構的方塊圖。
圖2是以一個公寓為對象的卡數據的數據結構圖。 圖3是信息控制裝置信息的數據結構圖。
圖4是卡數據的數據結構圖,該卡數據的對象是公寓中的以010201 這一居室號碼識別的居室。
圖5是表示對公寓的全部居室的卡數據進行更新處理時的處理步驟的 流程圖,其表示了使用裝置B中的卡數據對裝置A中的卡數據進行更新 時的處理步驟。
圖6是表示對公寓的某一居室的卡數據進行更新處理時的處理步驟的 流程圖,其表示了使用裝置B中的卡數據對裝置A中的卡數據進行更新 時的處理步驟。符號說明
10管理中心;
20公寓系統;
30網絡;
100中心伺服器;
101資料庫(DB);
110中心客戶終端;
200路由器;
210共用部分控制裝置;
211信息控制裝置;
212讀卡器;
213自動門;
220專用部分控制裝置;
221信息控制裝置;
222讀卡器;
223電子鎖;
230卡數據登記裝置。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對用於實施本發明的最佳方式(以下稱為"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在進行說明時,適當參照與本說明書同時提交的附圖。並且,本實施方式 中所涉及的建築物是具有很多居室的公寓。 《結構》
圖1是表示本實施方式的個人識別數據管理系統的大致結構的方塊 圖。在該個人識別數據管理系統中,通過網絡30來連接管理中心10、多 個公寓系統20以及多個中心客戶終端110。使用上述結構對居住在公寓內
的人員的出入等進行安全管理。
管理中心10具有資料庫(DB)lOl,並且由與網絡30連接的中心服務 器100以及連接在中心伺服器100上的中心客戶終端110構成。
中心伺服器100是普通計算機,其包括如下的硬體資源輸入部分100a,該輸入部分中安裝有鍵盤和滑鼠等裝置;控制部分100b,該控制部 分中安裝有例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控制裝置)等裝置;存 儲部分100c,該存儲部分中安裝有RAM(Random Access Memory)和作為 外部存儲裝置的HDD(Hard Disk Driver)等裝置,其中RAM用來確保展開 所讀寫的數據時所需的存儲區域;以及輸出部分100d,該輸出部分中安裝 有顯示器(顯示部分)和麥克風(聲音輸出部分)等裝置。並且,控制部分100b 用於從ROM(Read Only Memory)等存儲介質中讀取存儲在這些存儲介質 中的用於對公寓住戶的識別數據進行管理的管理程序或者用於執行與包 括公寓住戶的個人認證等在內的安全控制有關的信息處理所需的程序等。
存儲在資料庫110中的信息包括與設置在各個公寓的各個居室中的 裝置的IP(Intemet Protocol)地址(根據網絡30的規格等,可以設定為全球 IP位址(global IP address),也可以設定為個人IP位址(private IP address)) 有關的信息;與公寓內的各個裝置進行通信用的通信埠以及公寓的大 樓、樓層、居室等的相關信息;存儲在公寓的住戶所擁有的在出入時用於 個人認證的IC(Integrated Circuit)卡中的卡數據(個人識別數據);以及與設 置在公寓內的設備相關的信息等。
設置在管理中心10內的中心客戶終端110是具有輸入部分、控制部 分、存儲部分以及輸出部分等硬體資源的普通計算機。中心客戶終端能夠 與中心伺服器100連接並進行通信,能夠指令中心伺服器100進行卡數據
的登記、變更和刪除等。中心伺服器ioo根據中心客戶終端的指令在數據
庫110進行卡數據的登記、變更、刪除以及閱覽等。
與網絡30連接的中心客戶終端IIO是和設置在管理中心10內的中心 客戶終端110具有同等功能的普通計算機,設置在與管理中心10的設置 場所不同的場所(例如日本的全國各地),該中心客戶終端110能夠指令 中心伺服器100對卡數據進行登記、變更和刪除等。
公寓系統20由多個公用部分控制裝置210和多個專用部分控制裝置 220以及卡數據登記裝置230經由路由器200與外部網絡30連接而成,公 寓系統20用於對在該公寓出入等的人員進行管理。
公用部分控制裝置210是在居住者出入公寓大廳和會議室等公用部分 時對居住者的出入進行管理的裝置,該公用部分控制裝置210由與路由器200連接的信息控制裝置211、讀卡器212和自動門213構成。
信息控制裝置211是普通計算機,其包括如下的硬體資源輸入部分 211a,該輸入部分中安裝有鍵盤和滑鼠等裝置;控制部分211b,該控制部 分中安裝有例如CPU等裝置;存儲部分211c,該存儲部分中安裝有用來 確保展開所讀寫的數據時所需的存儲區域的RAM或作為外部存儲裝置的 HDD等裝置;以及輸出部分211d,該輸出部分中安裝有顯示器(顯示部分) 或麥克風(聲音輸出部分)等裝置。該信息控制裝置211通過與路由器200 連接,能夠經由外部的網絡30與中心伺服器100等進行通信。此外,控 制部分21 lb用於從ROM等存儲介質中讀取存儲在這些存儲介質中的用於 對公寓住戶的識別數據進行管理的管理程序或用於執行與包括公寓住戶 的個人認證等在內的安全控制有關的信息處理所需的程序等。另外,存儲 部分211c用來存儲該公寓的住戶的卡數據。
讀卡器212是認證裝置,該認證裝置在公寓的住戶出入時從該住戶所 持有的IC卡讀取卡數據,由此來進行個人認證。在進行個人認證時,將 從IC卡讀取的卡數據和存儲在信息控制裝置211的存儲部分21 lc中的卡 數據進行對照。此外,自動門213在讀卡器212成功地進行了個人認證時 開閉。
專用部分控制裝置220是對公寓住戶的各個居室、也就是只有得到允 許的人才能進入的區域即專用部分的出入進行管理的裝置,該專用部分控 制裝置220由與路由器200連接的信息控制裝置221、讀卡器222和電子 鎖223構成。
信息控制裝置221是普通計算機,其包括如下的硬體資源輸入部分 221a,該輸入部分中安裝有鍵盤或滑鼠等裝置;控制部分221b,該控制部 分中安裝有例如CPU等裝置;存儲部分221c,該存儲部分中安裝有用來 確保展開所讀寫的數據時所需的存儲區域的RAM或作為外部存儲裝置的 HDD等裝置;以及輸出部分221d,該輸出部分中安裝有顯示器(顯示部分) 或麥克風(聲音輸出部分)等裝置。該信息控制裝置221通過與路由器200 連接,能夠經由外部的網絡30與中心伺服器IOO等進行通信。此外,控 制部分221b用於從ROM等存儲介質中讀取存儲在這些存儲介質中的用於 對公寓內的相關居室的住戶的識別數據進行管理的程序和用於執行與包括該住戶的個人認證等在內的安全控制有關的信息處理所需的的程序等。
另外,存儲部分221c用來存儲該住戶的卡數據。
讀卡器222是認證裝置,該認證裝置在公寓的住戶出入其居室時從該 住戶所持有的ic卡讀取卡數據,由此來進行個人認證。在進行個人認證 時,將從IC卡讀取的卡數據和存儲在信息控制裝置221的存儲部分221c 中的卡數據進行對照。此外,電子鎖223在讀卡器212成功地進行了個人 認證時打開,該電子鎖例如安裝在該居室的門的門把手周圍。
卡數據登記裝置230是具有輸入部分、控制部分、存儲部分以及輸出 部分等硬體資源的普通計算機,其例如設置在公寓的管理員室等中。卡數 據登記裝置230通過與路由器200連接而與所有的公用部分的信息控制裝 置210以及相關的專用部分的信息控制裝置220進行通信,並且經由外部 網絡30與中心伺服器100等進行通信,進行卡數據的登記、變更和刪除 等。此外,卡數據登記裝置230,為了讓公寓管理員能夠對該公寓的居住 者進行管理,在其存儲部分中存儲所有的公用部分的信息控制裝置210和 所有的專用部分的信息控制裝置220的IP位址。
以下對本實施方式的個人識別數據管理系統中所使用的數據的數據 結構進行說明。圖2是以一個公寓為對象的卡數據的數據結構圖。
圖2所示的卡數據具有居室號碼區域(field) 2001,該區域中登記有 識別公寓居室的居室號碼;卡ID區域2002,該區域中登記用於識別被允
許進入以居室號碼識別的居室內的人員,且與存儲在該人員所持有的卡(ic
卡等)中的識別號碼(卡ID(Identification))相同的識別號碼;有效/無效標 志區域2003,該區域中登記標誌的值,其中該標誌值表示以識別號碼特 定的人員是否可以使用卡來進出該公寓;以及更新時間區域2004,該區 域中登記卡數據的更新時間。該數據主要存儲在管理中心10的資料庫101 以及公用部分控制裝置210的信息控制裝置211的存儲部分211c中,並 且將能夠進出公寓的人員作為記錄數據進行管理。此外,公用部分控制裝 置210的信息控制裝置211中只對出入設置有該公用部分的公寓的人員進 行卡數據的登記,而管理中心10的中心伺服器100則對與網絡30連接的 所有公寓系統20的公寓進行上述卡數據的登記。
在圖2所示的卡數據中,居室號碼在居室號碼區域2001中從小到大地進行排序,對於居室號碼相同的數據,進一步在卡ID區域2002中按照 卡ID從小到大地進行排序。此外,在有效/無效標誌區域2003中,如果 該人員能夠使用卡進出公寓,則登記"1"的值,如果不能,則登記"0" 的值。
圖3是信息控制裝置信息的數據結構圖。"信息控制裝置信息"是指 對設置在公寓內的信息控制裝置的規格作出規定的信息。
圖3所示的信息控制裝置信息具有居室號碼區域3001,該區域中 登記對設置有該信息控制裝置的居室進行識別的識別號碼;IP位址區域 3002,該區域中登記該信息控制裝置的IP位址。該數據主要存儲在管理 中心10的資料庫101以及公用部分控制裝置210的信息控制裝置211的 存儲部分211c中,並且將信息識別裝置作為登記數據進行管理。此外, 公用部分控制裝置210的信息控制裝置211中只對設置在具有該公用部分 的公寓中的信息控制裝置進行信息控制裝置信息的登記,而管理中心10 的中心伺服器100則對與網絡30連接的所有公寓系統20的公寓進行上述 信息控制裝置信息的登記。信息控制裝置信息在居室號碼區域3001中按 照居室號碼從小到大地進行排序。
圖4是卡數據的數據結構圖,該卡數據的對象是公寓中的以010201 這一居室號碼識別的居室。
圖4所示的卡數據具有卡ID區域4001,該區域中登記用於識別被 允許進入以010201這一居室號碼識別的居室內的人員,且與存儲在該人 員所持有的卡(IC卡等)中的識別號碼(卡ID)相同的識別號碼;有效/無效 標誌區域4002,該區域中登記標誌的值,其中該標誌值表示以識別號碼 特定的人員是否可以使用卡來進出該公寓;更新時間區域4003,該區域 中登記卡數據的更新時間。該數據主要存儲在專用部分控制裝置220的信 息控制裝置221的存儲部分221c中,將能夠進出以010201這一居室號碼 識別的居室內的人員作為記錄數據進行管理。
此外,如圖2所示,由於進出該設置有公用部分的公寓的全部人員都 需要使用公用部分控制裝置210的信息控制裝置211,因此公用部分控制 裝置210的信息控制裝置211中登記有所有進出該設置有公用部分的公寓 的人員的卡數據。另一方面,如圖4所示,由於只有進出該居室的人員利
15用專用部分控制裝置220的信息控制裝置221,因此專用部分控制裝置220 的信息控制裝置221中只登記了這些人員的卡數據。如此,通過減少存儲 在專用部分控制裝置220的信息控制裝置221中的信息量,能夠有效地使 用個人識別數據管理系統的資源。此外,圖4所示的卡數據在卡ID區域 4001中按照卡ID從小到大地進行排序。 《處理動作》
以下說明對登記在管理中心10的資料庫101中的卡數據進行更新(登 記、變更和刪除等)時的處理動作。在從中心伺服器100的輸入部分100a 輸入了要求進行更新的要求信息時,或者從中心客戶終端IIO接收到要求 進行更新的要求信息時,實行該更新的處理動作。在進行更新時,由中心 伺服器100的控制部分100b根據輸入的或者接收到的要求信息來判別希 望進行更新的居室號碼或者卡ID,同時讀取登記在資料庫101中的卡數據 (參照圖2)。此後,以判別出的居室號碼或者卡ID為檢索鍵,確定居室號 碼區域2001中的數值相一致的居室號碼,或者卡ID區域2002中的數值 相一致的卡ID,並提取與所確定的居室號碼或者卡ID相對應的記錄數據。
進行卡數據的登記,意味著例如有新的住戶搬入了該公寓而需要追加 新的卡數據等,此時,即使以判別出的卡ID為檢索鍵對資料庫101進行 檢索,也檢索不到相一致的值,因此生成新的記錄數據。在生成新的記錄 數據時,在有效/無效標誌區域2003中登記"1",在更新時間區域2004 中例如登記其生成時間。
在對卡數據進行變更時,在所提取的記錄數據中對作為變更對象的區 域的值進行變更。然後,在更新時間區域2004中例如登記該變更進行的 時間。
進行卡數據的刪除,意味著發生了例如有人搬出了公寓,或者有人遺 失了卡等情況,此時,在所提取的記錄數據中,將有效/無效標誌區域 2003的值變更為"0"。然後,在更新時間區域2004中,例如登記該變 更進行的時間。
在進行了上述更新處理動作後,可以一併向該公寓的公用部分控制裝 置210以及專用部分控制裝置220發送數據。
以下說明對登記在卡數據登記裝置230中的卡數據進行更新(登記、變更和刪除等)時的處理動作。該更新處理動作與管理中心10的資料庫101 的更新處理動作基本相同,在此省略該部分的說明。此外,在該更新處理
動作結束後,對所有的公用部分控制裝置210的信息控制裝置211以及相 關的專用部分控制裝置220的信息控制裝置221中所登記的卡數據進行更 新處理。在公用部分控制裝置210的信息控制裝置211以及專用部分控制 裝置220的信息控制裝置221中進行的更新的動作處理也基本上與管理中 心10的資料庫101時的動作相同,因此省略該部分的說明。
在進行上述的更新處理動作後,可以一併對管理中心10的資料庫101 進行更新。
以下說明在管理中心10的資料庫101和公寓系統20的所有的信息控 制裝置211、 221之間使卡數據取得同步時的處理動作。首先,從相應的 公寓系統20內的公用部分控制裝置210的信息控制裝置211中任意選擇 成為代表的代表信息控制裝置。通過從存儲了該公寓的全部居住者的卡數 據的公用部分控制裝置210的信息控制裝置211中選擇成為代表的信息控 制裝置,能夠順利地進行此後的處理。不過,即使是專用部分控制裝置220 的信息控制裝置221,只要通過處理使得其能夠取得所有的卡數據,則該 信息控制裝置221也可以成為代表信息控制裝置。
此後,該代表信息控制裝置根據信息控制裝置信息(參照圖3)依序與 所有的其他的信息控制裝置211以及221進行通信,對代表信息控制裝置 的卡數據進行更新。從代表信息控制裝置的存儲部分讀取信息控制裝置信 息,在確定IP位址後,通過路由器200訪問通過所確定的IP位址確定的 信息控制裝置,讀取登記在其存儲部分中的卡數據,並進行卡數據的更新 處理動作。更新的步驟在後文中進行詳細的說明。此外,有時可以根據需 要,使用從卡數據登記裝置230輸入的卡數據對代表信息控制裝置的卡數 據進行更新。
在代表信息控制裝置的卡數據的更新結束後,根據登記在代表信息控 制裝置中的卡數據對登記在管理中心10的資料庫101中的卡數據進行更 新。代表信息控制裝置向中心伺服器IOO發送要求進行同步的要求信息。 管理中心服務IOO在接收到要求信息後,訪問代表信息控制裝置的存儲部 分,並讀取登記在代表信息控制裝置的存儲部分中的卡數據,訪問資料庫
17101並讀取登記在資料庫101中的卡數據。對所讀取的兩種卡數據進行比 較,並對資料庫IOI中的卡數據執行更新處理動作。更新的步驟將在後文 中進行詳細的說明。此外,有時可以根據需要,使用從中心客戶終端110 輸入的卡數據等來更新登記在資料庫101中的卡數據。
然後,根據登記在管理中心10的資料庫101中的卡數據對登記在代 表信息控制裝置中的卡數據進行更新。由中心伺服器100向代表信息控制
裝置發送要求進行同步的要求信息。代表信息控制裝置在接收到要求信息
後,訪問管理中心10的資料庫101,讀取登記在資料庫101中的卡數據,
此外還讀取登記在代表信息控制裝置的存儲部分中的卡數據。將所讀取的 兩種卡數據進行比較,並對代表信息控制裝置的存儲部分中的卡數據進行 更新處理動作。更新的步驟在後文中進行詳細的說明。
最後,根據登記在代表信息控制裝置中的卡數據,對登記在所有的其
他的信息控制裝置2U、 221中的卡數據進行更新。由代表信息控制裝置 向所有的其他的信息控制裝置211、 221分別發送要求進行同步的要求信 息。所有的其他信息控制裝置211、 221分別在接收到要求信息後,訪問 代表信息控制裝置的存儲部分,讀取登記在該存儲部分中的卡數據,還讀 取登記在所有的其他信息控制裝置211、 221的各自的存儲部分中的卡數
據。對所讀取的兩種卡數據進行比較,並且對所有的其他的信息控制裝置 211、 221的各自的存儲部分中的卡數據進行更新處理動作。更新的步驟在 後文中進行詳細的說明。
通過進行上述4次更新處理,完成管理中心10的資料庫102與公寓 系統20的所有的信息控制裝置211以及221之間的卡數據同步。
並且,取得同步的處理,可以在管理中心IO發出了同步命令時(例如 從中心伺服器100的輸入部分100a或者中心客戶終端110的輸入部分輸 入了同步命令時)進行,也可以通過在各個公寓系統20中設置定期執行的 時間表(例如設置通過執行代表信息控制裝置或者卡數據登記裝置230中 存儲的用於時間表的軟體而確定的時間表),使得在各個公寓系統20中定 期地自動進行同步。
以下詳細說明在各個裝置之間進行同步時的更新步驟。為了便於說 明,將公用部分控制裝置210的信息控制裝置211、專用部分控制裝置220的信息控制裝置221以及中心伺服器110總稱為"裝置"。此外,與公寓 的全部居室的卡數據有關的更新步驟的說明和與公寓中的某一個居室的 卡數據有關的更新步驟的說明分開進行。
圖5是表示對公寓的全部居室的卡數據進行更新處理時的處理步驟的 流程圖,如圖5所示,使用裝置B(在圖5中以"B"表示的裝置)中的卡數 據對裝置A(在圖5中以"A"表示的裝置)中的卡數據進行更新。此外, 圖6是表示對公寓的某一居室的卡數據進行更新處理時的處理步驟的流程 圖,如圖6所示,使用裝置B(在圖6中以"B"表示的裝置)中的卡數據對 裝置A(在圖6中以"A"表示的裝置)中的卡數據進行更新。
圖5所示的更新處理步驟如下。首先,在步驟S501中,分別從裝置 A和B讀取起始位置上的卡數據(例如在圖2所示的卡數據中處於最上位 的記錄數據)。讀取上述卡數據後,進入步驟S502。
在步驟S502中,判斷能否從裝置A中讀取卡數據。在判斷為已經從 裝置A中讀取了卡數據(步驟S502中的判斷結果為是)時,進入步驟S503, 在判斷為不能從裝置A中讀取卡數據(步驟S502中的判斷結果為否)時, 進入步驟S504。
在步驟S503中,判斷能否從裝置B中讀取卡數據。在判斷為己經從 裝置B中讀取了卡數據(步驟S503中的判斷結果為是)時,進入步驟S505, 在判斷為不能從裝置B中讀取卡數據(步驟S503中的判斷結果為否)時, 則意味著裝置B中己經不存在應更新到裝置A的卡數據,因此結束處理。
在步驟S504中,由於意味著己經不存在需要更新到裝置A中的卡數 據,所以從裝置B將剩餘的所有卡數據追加(登記)到裝置A中,並結 束處理。
在步驟S505中,判斷從裝置A中讀取的卡數據中的居室號碼(例如 登記在圖2所示的居室號碼區域2001中的值)和從裝置B中讀取的卡數 據中的居室號碼是否一致,如果兩個居室號碼相一致(步驟S505中的判 斷結果為是)時,進入步驟S506,如果兩個居室號碼不一致(步驟S505 中的判斷結果為否)時,進入步驟S514。
在步驟S506中,判斷從裝置A中讀取的卡數據中的卡ID (例如登記 在圖2所示的卡ID區域2002中的值)和從裝置B中讀取的卡數據中的卡ID是否一致,如果兩個卡ID相一致(步驟S506中的判斷結果為是)時, 進入步驟S507,如果兩個卡ID不一致(步驟S506中的判斷結果為否) 時,進入步驟S510。
在步驟S507中,判斷裝置A中的卡數據的更新時間是否比裝置B中 的卡數據的更新時間早。此時,例如在裝置A和裝置B中,比較如圖2 所示的卡數據的更新時間區域2004中登記的值。如果裝置A的卡數據的 更新時間比裝置B的卡數據的更新時間早(步驟S507中的判斷結果為是), 進入步驟S508,如果不早(步驟S507中的判斷結果為否),則進入步驟 S509。
在步驟S508中,由於從裝置A讀取的卡數據比裝置B的卡數據早, 所以用裝置B的卡數據改寫裝置A中的卡數據。由此,裝置A中的卡數 據處於最新的狀態。卡數據改寫後進入步驟S509。
在步驟S509中,分別從裝置A和裝置B中讀取下一個卡數據(例如 圖2所示的卡數據中的已經讀取的記錄數據的下一個數據),並在讀取了 該卡數據後返回步驟S502。
在步驟S510中,判斷從裝置A中讀取的卡數據的卡ID是否大於從裝 置B中讀取的卡數據的卡ID。如果從裝置A中讀取的卡數據的卡ID大於 從裝置B中讀取的卡數據的卡ID (步驟S510中的判斷結果為是)時,進 入步驟S511。如果不大於(也就是小於)時(步驟S510中的判斷結果為 否),則進入步驟S513。
在步驟S511中,將裝置B的卡數據中的原本沒有存儲在裝置A中的 卡數據追加(登記)到裝置A中。卡數據追加後進入步驟S512。
在步驟S512中,只在裝置B中讀入下一個卡數據。在裝置B中讀入 了該卡數據後返回步驟S502。
在步驟S513中,只在裝置A中讀入下一個卡數據。在裝置A中讀入 了該卡數據後返回步驟S502。
在步驟S514中,判斷從裝置A中讀取的卡數據的居室號碼是否大於 從裝置B中讀取的卡數據的居室號碼。如果從裝置A中讀取的卡數據的 居室號碼大於從裝置B中讀取的卡數據的居室號碼(步驟S514中的判斷 結果為是)時,進入步驟S515。如果不大於(也就是小於)時(步驟S514
20中的判斷結果為否),則進入步驟S517。
在步驟S515中,將裝置B的卡數據中的原本沒有存儲在裝置A中的 卡數據追加(登記)到裝置A中。卡數據追加後進入步驟S516。
在步驟S516中,只在裝置B中讀入下一個卡數據。在裝置B中讀入 了該卡數據後返回步驟S502。
在步驟S517中,只在裝置A中讀入下一個卡數據。在裝置A中讀入 了該卡數據後返回步驟S502。
反覆進行上述處理,直到一方的裝置或者雙方的裝置中的卡數據全部 讀取完畢。
以上對圖5所示的流程圖作了說明。
圖6所示的更新的處理步驟如下。首先,在步驟S601中,分別從裝 置A和B中讀入相應居室的起始位置上的卡數據(例如圖4所示的卡數據 中處於最上位的記錄數據)。在讀入該卡數據後進入步驟S602。
在步驟S602中,判斷能否從裝置A中讀取相應居室的卡數據。在判 斷為從裝置A中讀取了相應居室的卡數據(步驟S602中的判斷結果為是) 時,進入步驟S603,在判斷為不能從裝置A中讀取該居室的卡數據(步 驟S602中的判斷結果為否)時,進入步驟S604。
在步驟S603中,判斷能否從裝置B中讀取該居室的卡數據。在判斷 為己經從裝置B中讀取了該居室的卡數據(步驟S603中的判斷結果為是) 時,進入步驟S605,在判斷為不能從裝置B中讀取該居室的卡數據(步 驟S603中的判斷結果為否)時,則意味著裝置B中已經不存在需要更新 到裝置A中的相應居室的卡數據,因此結束處理。
在步驟S604中,由於意味著己經不存在需要更新到裝置A中的相應 居室的卡數據,所以從裝置B將相應居室的剩餘的所有卡數據追加(登記) 到裝置A中,並結束處理。
在步驟S605中,判斷從裝置A中讀取的相應居室的卡數據中的卡ID (例如登記在圖4所示的卡ID區域4001中的值)和從裝置B中讀取的相 應居室的卡數據中的卡ID是否一致,如果兩個卡ID相一致(步驟S605 中的判斷結果為是)時,進入步驟S606,如果兩個卡ID不一致(步驟S605 中的判斷結果為否)時,進入步驟S609。
21在步驟S606中,判斷裝置A的相應居室的卡數據的更新時間是否比 裝置B的該居室的卡數據更新時間早。此時,例如在裝置A和裝置B中, 比較如圖4所示的卡數據的更新時間區域4003中登記的值。如果裝置A 的相應居室的卡數據的更新時間比裝置B的相應居室的卡數據的更新時 間早(步驟S606中的判斷結果為是),進入步驟S607,如果不早(步驟 S606中的判斷結果為否),則進入步驟S608。
在步驟S607中,由於從裝置A讀入的相應居室的卡數據比從裝置B 讀入的相應居室的卡數據早,所以用裝置B的相應居室的卡數據改寫裝置 A的相應居室的卡數據。由此,裝置A的相應居室的卡數據處於最新的狀 態。卡數據改寫後進入步驟S608。
在步驟S608中,分別從裝置A和裝置B中讀取相應居室的下一個卡 數據(例如圖4所示的卡數據中的已經讀取的記錄數據的下一個數據), 並在讀取了相應居室的卡式數據後返回步驟S602。
在步驟S609中,判斷從裝置A中讀取的相應居室的卡數據的卡ID是 否大於從裝置B中讀取的相應居室的卡數據的卡ID。如果從裝置A中讀 取的相應居室的卡數據的卡ID大於從裝置B中讀取的該居室的卡數據的 卡ID (步驟S609中的判斷結果為是)時,進入步驟S610。如果不大於(也 就是小於)時(步驟S609中的判斷結果為否),則進入步驟S612。
在步驟S610中,將裝置B的相應居室的卡數據中的原本沒有存儲在 裝置A中的相應居室的卡數據追加(登記)到裝置A中。該卡數據追加 後進入步驟S611。
在步驟S611中,只在裝置B中讀入相應居室的下一個卡數據。在裝 置B中讀入該相應居室的卡數據後返回步驟S602。
在步驟S612中,只在裝置A中讀入相應居室的下一個卡數據。在裝 置A中讀入該相應居室的卡數據後返回步驟S602。
反覆進行上述處理,直到從一方的裝置或者雙方的裝置中的卡數據全 部讀取完畢。
以上對圖6所示的流程圖作了說明。
在更新卡數據時,管理中心10的資料庫101和代表信息控制裝置之 間的更新以及代表信息控制裝置和(代表信息控制裝置以外的)共用部分控制裝置210的信息控制裝置211之間的更新,由於需要對全部居室的卡數 據進行,因此根據圖5所示的流程圖進行處理。另一方面,代表信息控制
裝置和專有部分控制裝置220的信息控制裝置221之間的更新,由於只對 某一個居室的卡數據進行,因此根據圖6所示的流程圖進行處理。 《總結》
根據本實施方式,可以獲得以下效果。具體來說是,能夠降低中心服 務器100的負荷,並且能夠縮短在中心伺服器100和各個公寓系統20的 信息控制裝置之間對卡數據進行同步所需的時間。由於原來由中心伺服器 100進行的同步處理中的大部分處理都由代表信息控制裝置來進行,因此 能夠分散負荷。由此,在進行設計時,能夠降低對中心伺服器100所要求 的性能,以及增加能夠在管理中心IO管理的設施和房間的數量。 《其它》
此外,上述實施方式對於本發明的實施是最優選的,但是本發明並不 僅限於此。為此,在不改變本發明宗旨的範圍內,能夠對實施方式進行各 種變形。
例如,在上述實施方式中,由1臺代表信息控制裝置對所有的其它的 信息控制裝置進行了卡數據的更新,但該代表信息控制裝置也可以是多 臺。此時,優選不僅從信息控制裝置中選擇作為代表的信息控制裝置,而 且還確定該代表信息控制裝置的負責範圍,也就是確定該代表信息控制裝 置負責所有的其它的信息控制裝置中的哪個信息控制裝置的卡數據的更 新。例如,在一個公寓群由多幢樓構成時,可以從各幢大樓的信息控制裝 置中各選擇一臺代表信息控制裝置。
之後,在各臺代表信息控制裝置對由其負責的信息控制裝置進行了卡 數據的更新後,進一步在代表信息控制裝置之間進行卡數據的更新。此時, 可以從多個代表信息控制裝置中進一步選擇作為代表的代表信息控制裝 置。作為代表的該代表信息控制裝置可以設置成與中心伺服器100進行同 步的更新處理。此外,另一方面,也可以設置成由多臺代表信息控制裝置 各自與中心伺服器100進行同步的更新處理。對中心伺服器100來說,不 論怎麼選擇代表信息控制裝置,對該代表信息控制裝置進行的更新信息處 理本身沒有差別。
23如上所述,由於能夠同時進行卡數據的更新處理,所以能夠在整體上 縮短個人識別數據管理系統進行同步所需的時間。
此外,根據上述實施方式的說明,代表信息控制裝置的選擇可以任意 進行,例如,可以在本發明的個人識別數據管理系統引進建築物的階段, 在設計時確定作為代表信息控制裝置的信息控制裝置,並由該信息控制裝 置與中心伺服器100進行同步處理。另外,也可以不在個人識別數據管理 系統的引進階段確定代表信息控制裝置,而是在與中心伺服器100進行同 步時,選擇最適合進行同步的信息控制裝置作為代表信息控制裝置。例如,
可以設置成通過中心伺服器100、中心客戶端110、卡數據登記裝置230 等的輸入部分進行設定。並且,例如也可以通過在某個公寓系統20的一
臺信息控制裝置中設置判斷其它信息控制裝置的資源佔有率的判斷裝置,
使得在與中心伺服器100保持同步時,能將資源佔有率最小的信息控制裝 置選擇為代表信息控制裝置。此時,具有判斷資源佔有率的判斷裝置的裝 置沒有必要限定為公寓系統20中的一臺信息控制裝置,也可以設置在卡 數據登記裝置230中,或者設置在中心伺服器100中。
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作為建築物以公寓為例作了說明,但也可 以應用在商業大樓或具有工業設施等的建築物中。此外,作為公寓,並不 僅限於由一幢建築物構成的公寓,也可以是由多幢建築物構成的公寓,並 且也可以在沒有管理人員,也就是沒有設置卡數據登記裝置230的公寓系 統20中使用。
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以在管理多個公寓的的管理中心10中具 有中心伺服器100的系統為例作了說明,但也可以不使用中心伺服器100 那樣的伺服器,而使用PC(Personal Computer)、工作站(workstation)、 專用終端以及其它控制裝置。另外,信息控制裝置、資料庫和讀卡器等之 間的數據傳輸可以是有線傳輸,也可以是無線傳輸。在進行個人認證的對 照時,不僅能夠使用讀卡器,也可以使用指紋檢測裝置、虹膜檢測裝置、 手指靜脈檢測裝置、手形檢測裝置以及其它檢測裝置。
除此之外,硬體和各個流程圖等的具體結構,能夠在不脫離本發明宗 旨的範圍內進行適當的變更。
權利要求
1. 一種個人識別數據管理系統,具有認證裝置,其通過讀取用於對建築物的居住者進行識別的個人識別數據來進行個人認證;出入裝置,其根據所述認證裝置的個人認證的結果對建築物的居住者的出入進行處理動作;2個以上的第1信息控制裝置,其設置在建築物內,用於對所述認證裝置和所述出入裝置進行控制;以及第2信息控制裝置,其通過網絡與所述第1信息控制裝置連接,用於接收和發送所述個人識別數據,所述個人識別數據管理系統進行與建築物的居住者的安全有關的控制,其中,所述第1信息控制裝置具有第1存儲單元,該第1存儲單元用於存儲個人識別數據,至少具有用於對建築物的居住者進行登記的第1個人區域以及對個人識別數據的更新處理的時間進行登記的第1更新時間區域,所述第2信息控制裝置具有第2存儲單元,該第2存儲單元用於存儲個人識別數據,至少具有用於對建築物的居住者進行登記的第2個人區域以及對個人識別數據的更新處理時間進行登記的第2更新時間區域,在作為所述第1信息控制裝置的代表的代表信息控制裝置與所述代表信息控制裝置以外的其他的第1信息控制裝置取得同步時,當登記在所述代表信息控制裝置的所述第1存儲單元的所述第1個人區域中的居住者與登記在所述其他的第1信息控制裝置的所述第1存儲單元的所述第1個人區域中的居住者相一致,並且登記在所述代表信息控制裝置的所述第1存儲單元的所述第1更新時間區域中的更新時間比登記在所述其他的第1信息控制裝置的所述第1存儲單元的所述第1更新時間區域中的更新時間更早時,所述代表信息控制裝置進行更新處理,將所述代表信息控制裝置的所述第1存儲單元中所存儲的與該居住者有關的個人識別數據變更為和所述其他的第1信息控制裝置的所述第1存儲單元中所存儲的與該居住者有關的個人識別數據相同的數據,在所述第2信息控制裝置與所述代表信息控制裝置取得同步時,當登記在所述第2信息控制裝置的所述第2存儲單元的所述第2個人區域中的居住者與登記在所述代表信息控制裝置的所述第1存儲單元的所述第1個人區域中的居住者相一致,並且登記在所述第2信息控制裝置的所述第2存儲單元的所述第2更新時間區域中的更新時間比登記在所述代表信息控制裝置的所述第1存儲單元的所述第1更新時間區域中的更新時間更早時,所述第2信息控制裝置進行更新處理,將所述第2信息控制裝置的所述第2存儲單元中所存儲的與該居住者有關的個人識別數據變更為和所述代表信息控制裝置的所述第1存儲單元中所存儲的與該居住者有關的個人識別數據相同的數據,在所述代表信息控制裝置與所述第2信息控制裝置取得同步時,當登記在所述代表信息控制裝置的所述第1存儲單元的所述第1個人區域中的居住者與登記在所述第2信息控制裝置的所述第2存儲單元的所述第2個人區域中的居住者相一致,並且登記在所述代表信息控制裝置的所述第1存儲單元的所述第1更新時間區域中的更新時間比登記在所述第2信息控制裝置的所述第2存儲單元的所述第2更新時間區域中的更新時間更早時,所述代表信息控制裝置進行更新處理,將所述代表信息控制裝置的所述第1存儲單元中所存儲的與該居住者有關的個人識別數據變更為和所述第2信息控制裝置的所述第2存儲單元中所存儲的與該居住者有關的個人識別數據相同的數據,在所述其他的第1信息控制裝置與所述代表信息控制裝置取得同步時,當登記在所述其他的第1信息控制裝置的所述第1存儲單元的所述第1個人區域中的居住者與登記在所述代表信息控制裝置的所述第1存儲單元的所述第1個人區域中的居住者相一致,並且登記在所述其他的第1信息控制裝置的所述第1存儲單元的所述第1更新時間區域中的更新時間比登記在所述代表信息控制裝置的所述第1存儲單元的所述第1更新時間區域中的更新時間更早時,所述其他的第1信息控制裝置進行更新處理,將所述其他的第1信息控制裝置的所述第1存儲單元中所存儲的與該居住者有關的個人識別數據變更為和所述代表信息控制裝置的所述第1存儲單元中所存儲的與該居住者有關的個人識別數據相同的數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個人識別數據管理系統,其特徵在於,作為所述第1信息控制裝置的代表的代表信息控制裝置有2個以上,在一個代表信息控制裝置與另一個代表信息控制裝置取得同步時,當 登記在所述一個代表信息控制裝置的所述第1存儲單元的所述第1個人區 域中的居住者與登記在所述另一個代表信息控制裝置的所述第1存儲單元 的所述第1個人區域中的居住者相一致,並且登記在所述一個代表信息控 制裝置的所述第1存儲單元的所述第1更新時間區域中的更新時間比登記 在所述另一個代表信息控制裝置的所述第1存儲單元的所述第1更新時間 區域中的更新時間更早時,所述一個代表信息控制裝置進行更新處理,將 所述一個代表信息控制裝置的所述第1存儲單元中所存儲的與該居住者有 關的個人識別數據變更為和所述另一個代表信息控制裝置的所述第1存儲 單元中所存儲的與該居住者有關的個人識別數據相同的數據。
3. —種個人識別數據的管理方法,其是個人識別數據管理系統中的個人識別數據的管理方法,其中,該個人識別數據管理系統具有認證裝 置,其通過讀取用於對建築物的居住者進行識別的個人識別數據來進行個 人認證;出入裝置,其根據所述認證裝置的個人認證的結果對建築物的居 住者的出入進行處理動作;2個以上的第1信息控制裝置,其設置在建築 物內,用於對所述認證裝置以及所述出入裝置進行控制;以及第2信息控制裝置,其通過網絡與所述第1信息控制裝置連接,用於 接收和發送所述個人識別數據,所述個人識別數據管理系統進行與建築物的居住者的安全有關的控 制,其中,所述第1信息控制裝置具有第1存儲單元,該第1存儲單元用於存儲 個人識別數據,至少具有用於對建築物的居住者進行登記的第1個人區域 以及對個人識別數據的更新處理時間進行登記的第1更新時間區域,所述第2信息控制裝置具有第2存儲單元,該第2存儲單元用於存儲 個人識別數據,至少具有用於對建築物的居住者進行登記的第2個人區域 以及對個人識別數據的更新處理時間進行登記的第2更新時間區域,所述個人識別數據管理方法進行以下4個步驟第一步驟,在作為所述第1信息控制裝置的代表的代表信息控制裝置 與所述代表信息控制裝置以外的其他第1信息控制裝置取得同步時,當登記在所述代表信息控制裝置的所述第1存儲單元的所述第1個人區域中的 居住者與登記在所述其他的第1信息控制裝置的所述第1存儲單元的所述 第1個人區域中的居住者相一致,並且登記在所述代表信息控制裝置的所 述第1存儲單元的所述第1更新時間區域中的更新時間比登記在所述其他 的第1信息控制裝置的所述第1存儲單元的所述第1更新時間區域中的更 新時間更早時,所述代表信息控制裝置進行更新處理,將所述代表信息控 制裝置的所述第1存儲單元中所存儲的與該居住者有關的個人識別數據變 更為和所述其他的第1信息控制裝置的所述第1存儲單元中所存儲的與該居住者有關的個人識別數據相同的數據;第二步驟,在所述第2信息控制裝置與所述代表信息控制裝置取得同 步時,當登記在所述第2信息控制裝置的所述第2存儲單元的所述第2個 人區域中的居住者與登記在所述代表信息控制裝置的所述第1存儲單元的 所述第1個人區域中的居住者相一致,並且登記在所述第2信息控制裝置 的所述第2存儲單元的所述第2更新時間區域中的更新時間比登記在所述 代表信息控制裝置的所述第1存儲單元的所述第1更新時間區域中的更新 時間更早時,所述第2信息控制裝置進行更新處理,將所述第2信息控制 裝置的所述第2存儲單元中所存儲的與該居住者有關的個人識別數據變更 為和所述代表信息控制裝置的所述第1存儲單元中所存儲的與該居住者有 關的個人識別數據相同的數據;第三步驟,在所述代表信息控制裝置與所述第2信息控制裝置取得同 步時,當登記在所述代表信息控制裝置的所述第1存儲單元的所述第1個 人區域中的居住者與登記在所述第2信息控制裝置的所述第2存儲單元的 所述第2個人區域中的居住者相一致,並且登記在所述代表信息控制裝置 的所述第1存儲單元的所述第1更新時間區域中的更新時間比登記在所述 第2信息控制裝置的所述第2存儲單元的所述第2更新時間區域中的更新 時間更早時,所述代表信息控制裝置進行更新處理,將所述代表信息控制 裝置的所述第1存儲單元中所存儲的與該居住者有關的個人識別數據變更 為和所述第2信息控制裝置的所述第2存儲單元中所存儲的與該居住者有 關的個人識別數據相同的數據;第四步驟,在所述其他的第1信息控制裝置與所述代表信息控制裝置取得同步時,當登記在所述其他的第1信息控制裝置的所述第1存儲單元 的所述第1個人區域中的居住者與登記在所述代表信息控制裝置的所述第 1存儲單元的所述第1個人區域中的居住者相一致,並且登記在所述其他 的第1信息控制裝置的所述第1存儲單元的所述第1更新時間區域中的更 新時間比登記在所述代表信息控制裝置的所述第1存儲單元的所述第1更 新時間區域中的更新時間更早時,所述其他的第1信息控制裝置進行更新 處理,將所述其他的第1信息控制裝置的所述第1存儲單元中所存儲的與 該居住者有關的個人識別數據變更為和所述代表信息控制裝置的所述第1 存儲單元中所存儲的與該居住者有關的個人識別數據相同的數據。
4. 一種個人識別數據的管理程序,其是個人識別數據管理系統中的 個人識別數據管理程序,其中,該個人識別數據管理系統具有認證裝置, 其通過讀取用於對建築物的居住者進行識別的個人識別數據來進行個人 認證;出入裝置,其根據所述認證裝置的個人認證的結果對建築物的居住 者的出入進行處理動作;2個以上的第l信息控制裝置,其設置在建築物 內,用於對所述認證裝置以及所述出入裝置進行控制;以及第2信息控制裝置,其通過網絡與所述第1信息控制裝置連接,用於 接收和發送所述個人識別數據,所述個人識別數據管理系統進行與建築物的居住者的安全有關的控 制,所述個人識別數據的管理程序使所述個人識別數據管理系統中的計算 機工作,其中,所述第1信息控制裝置具有第1存儲單元,該第1存儲單元用於存儲 個人識別數據,至少具有用於對建築物的居住者進行登記的第1個人區域 以及對個人識別數據的更新處理時間進行登記的第1更新時間區域,所述第2信息控制裝置具有第2存儲單元,該第2存儲單元用於存儲 個人識別數據,至少具有用於對建築物的居住者進行登記的第2個人區域 以及對個人識別數據的更新處理時間進行登記的第2更新時間區域,所述個人識別數據的管理程序使所述計算機執行以下4種處理第一處理,在作為所述第1信息控制裝置的代表的代表信息控制裝置 與所述代表信息控制裝置以外的其他第1信息控制裝置取得同步時,當登 記在所述代表信息控制裝置的所述第1存儲單元的所述第1個人區域中的居住者與登記在所述其他的第1信息控制裝置的所述第1存儲單元的所述 第1個人區域中的居住者相一致,並且登記在所述代表信息控制裝置的所 述第1存儲單元的所述第1更新時間區域中的更新時間比登記在所述其他 的第1信息控制裝置的所述第1存儲單元的所述第1更新時間區域中的更 新時間更早時,所述代表信息控制裝置進行更新處理,將所述代表信息控 制裝置的所述第1存儲單元中所存儲的與該居住者有關的個人識別數據變 更為和所述其他的第1信息控制裝置的所述第1存儲單元中所存儲的與該 居住者有關的個人識別數據相同的數據;第二處理,在所述第2信息控制裝置與所述代表信息控制裝置取得同步時,當登記在所述第2信息控制裝置的所述第2存儲單元的所述第2個 人區域中的居住者與登記在所述代表信息控制裝置的所述第1存儲單元的 所述第1個人區域中的居住者相一致,並且登記在所述第2信息控制裝置 的所述第2存儲單元的所述第2更新時間區域中的更新時間比登記在所述 代表信息控制裝置的所述第1存儲單元的所述第1更新時間區域中的更新 時間更早時,所述第2信息控制裝置進行更新處理,將所述第2信息控制 裝置的所述第2存儲單元中所存儲的與該居住者有關的個人識別數據變更 為和所述代表信息控制裝置的所述第1存儲單元中所存儲的與該居住者有 關的個人識別數據相同的數據;第三處理,在所述代表信息控制裝置與所述第2信息控制裝置取得同 步時,當登記在所述代表信息控制裝置的所述第1存儲單元的所述第1個 人區域中的居住者與登記在所述第2信息控制裝置的所述第2存儲單元的 所述第2個人區域中的居住者相一致,並且登記在所述代表信息控制裝置 的所述第1存儲單元的所述第1更新時間區域中的更新時間比登記在所述 第2信息控制裝置的所述第2存儲單元的所述第2更新時間區域中的更新 時間更早時,所述代表信息控制裝置進行更新處理,將所述代表信息控制 裝置的所述第1存儲單元中所存儲的與該居住者有關的個人識別數據變更 為和所述第2信息控制裝置的所述第2存儲單元中所存儲的與該居住者有 關的個人識別數據相同的數據;第四處理,在所述其他的第1信息控制裝置與所述代表信息控制裝置 取得同步時,當登記在所述其他的第1信息控制裝置的第1存儲單元的所述第1個人區域中的居住者與登記在所述代表信息控制裝置的所述第1存 儲單元的所述第1個人區域中的居住者相一致,並且登記在所述其他的第 1信息控制裝置的所述第1存儲單元的所述第1更新時間區域中的更新時 間比登記在所述代表信息控制裝置的所述第1存儲單元的所述第1更新時 間區域中的更新時間更早時,所述其他的第1信息控制裝置進行更新處理, 將所述其他的第1信息控制裝置的所述第1存儲單元中所存儲的與該居住 者有關的個人識別數據變更為和所述代表信息控制裝置的所述第1存儲單 元中所存儲的與該居住者有關的個人識別數據相同的數據。
5. —種存儲介質,其存儲有權利要求4所述的個人識別數據管理程序。
全文摘要
一種個人識別數據管理系統,能降低中心伺服器的負荷,並且縮短在中心伺服器和各個建築物內的信息控制裝置之間進行個人識別數據的同步所需的時間。從與例如設置在建築物內的網絡連接的信息控制裝置中選擇作為代表的代表信息控制裝置,並且由該代表信息控制裝置根據其餘的信息控制裝置中所存儲的個人識別數據來取得同步。然後,由與所述網絡連接的中心伺服器根據代表信息控制裝置中所存儲的個人識別數據來取得同步。此外,代表信息控制裝置根據中心伺服器中所存儲的個人識別數據取得同步。最後,由其餘的信息控制裝置根據代表信息控制裝置中所存儲的個人識別數據來取得同步。
文檔編號G07C9/00GK101470916SQ20081018471
公開日2009年7月1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29日 優先權日2007年12月28日
發明者增田康宏, 正木祐樹 申請人:株式會社日立製作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