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卡、ic卡製造方法、ic卡製造裝置和ic卡判定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7-08 23:42:51 3
專利名稱:Ic卡、ic卡製造方法、ic卡製造裝置和ic卡判定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適用於存儲要求防止偽造、變造等安全性的個人信息等的非接觸式電子卡或適用於系統的IC卡、IC卡製造方法、IC卡製造裝置和IC卡判定系統。
背景技術:
在身份證卡(ID卡)和信用卡等中,廣泛利用由現有的磁記錄方式記錄數據的磁卡。但是,磁卡存在著因為能夠比較容易地改寫數據,所以不能夠充分防止改寫數據、由於磁性容易受到外部影響,不能夠充分保護數據、進一步能夠記錄的容量少等問題。因此,近年來內設IC晶片的IC卡開始普及。
IC卡通過設置在表面上的電接點和卡內部的環形天線與外部設備進行數據的讀寫。IC卡與磁卡比較存儲容量大,安全性也大幅度提高。特別是,在卡內部內設IC晶片和與外部進行信息交換的天線,在卡外部不持有電接點的非接觸式IC卡與在卡表面上持有電接點的接觸式IC卡比較安全性卓越,正在用於如ID卡那樣對數據的機密性和防止偽造變造性具有高要求的用途中。
作為這種IC卡,例如是通過粘合劑將第一支撐體與第二支撐體粘合起來,在該粘合劑層中封入具有IC晶片和天線的IC模塊(例如日本2000年公布的2000-182019號專利公報)的IC卡。
在該日本2000年公布的2000-182019號專利公報中記載的IC卡因為安全性高所以從偽造變造的觀點來看耐久性也很重要。特別是,因為在IC卡內部內設IC晶片和用於與外部進行信息交換的天線等的電子部件,所以為了確保它的耐久性正在進行各種各樣的試驗。但是,在普及用於各種不同的用途的過程中,需要更高的耐久性。除了所謂的IC卡的特性外,還要求對於經常攜帶在褲子口袋等內反覆彎曲、落下、硬幣等的壓力具有很強的耐久性。對此已經提出了在IC晶片上設置強固的增強構造物等的改良方案。
可是,我們看到耐久性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不能夠得到對於各種不同狀況的足夠的耐久性,發生由於IC晶片破裂,IC卡破損引起不可能進行電工作,不能夠確認卡識別信息和個人識別信息等的問題。
又,當懷有惡意的第三者故意竄改、破壞IC晶片內的數據時,難以判定IC卡和IC晶片是否是真品IC卡和IC晶片,也難以判定是否是在製造過程中發生的故障。至今,為了在IC晶片內設置用於識別卡的固有信息,設置個人識別信息,不能夠簡單地讀取,使用在表面上用雷射等可見地刻印序列號碼的卡,但是因為是可見的所以原封不動地保留著序列號碼等,對於進行竄改等的惡意的第三者來說不一定具有充分的防止偽造效果。又,由於在表面上可見地進行刻印,使卡表面的設計受到限制,容易被具有惡意的第三者盜用。
又,當將固有信息作為可見信息設置在卡面上時,恐怕具有惡意的第三者會對固有信息進行變造、偽造或盜用。通過將固有信息作為不可見信息設置在卡面上能夠提高安全性,但是恐怕會通過削去表面等進行變造盜用。
又,即便在卡製造過程中,也存在著當不能夠讀取IC晶片內的信息時,為了追究原因和進行再製作的調查需要花費很多時間降低了再發行和製造收穫率、效率那樣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就是鑑於上述問題提出的,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改善安全性,並且可以高維地改善製造效率和跟蹤性的IC卡、IC卡製造方法、IC卡製造裝置和IC卡判定系統。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並且達到目的,本發明如下面的(1-1)~(1-12)和(2-1)~(2-12)那樣地構成。
(1-1)以在對置的兩個支撐體之間經由粘合層配置了具有IC晶片、天線的IC模塊的IC卡中,在卡製造階段或卡發行階段將固有信息記錄在上述IC晶片中,將隱藏的固有信息至少記錄在支持上述天線的天線支撐體的一部分中,根據由於來自IC卡表面的反射不能視認的非記錄單元和記錄單元的透過濃度之差,可以記錄和讀出上述隱藏的固有信息為特徵的IC卡。
如果根據該(1-1)記載的發明,則即便在竄改、破壞IC晶片的信息等情形中,通過讀出記錄在天線支撐體的一部分中,根據由於來自IC卡表面的反射不能視認的非記錄單元和記錄單元的透過濃度之差,可以記錄和讀出的隱藏的固有信息,並與記錄在IC卡表面上的內容對照,能夠判定IC卡的偽造和變造,可以改善安全性。
(1-2)以根據在可見光區域具有吸收功能的可見光波長區域的非記錄單元和記錄單元的透過濃度之差,可以讀出上述隱藏的固有信息為特徵的IC卡。
如果根據該(1-2)記載的發明,則根據在可見光區域具有吸收的可見光波長區域的非記錄單元和記錄單元的透過濃度之差,能夠簡單並且確實地讀出隱藏的固有信息。
(1-3)以將上述隱藏的固有信息設置在紅外線吸收材料中,根據在可見光波長區域實質上不可見且在紅外波長區域中非記錄單元和記錄單元的透過濃度之差,可以讀出上述隱藏的固有信息為特徵的在(1-1)中記載的IC卡。
如果根據該(1-3)記載的發明,則根據在可見光區域實質上不可見的紅外波長區域中非記錄單元和記錄單元的透過濃度之差,能夠簡單並且確實地讀出隱藏的固有信息。
(1-4)以上述隱藏的固有信息是包含卡固有號碼的信息或包含個人識別信息的信息為特徵的在(1-1)到(1-3)中任何一項記載的IC卡。
如果根據該(1-4)記載的發明,則隱藏的固有信息是包含卡固有號碼的信息或包含個人識別信息的信息,即便在竄改、破壞IC晶片的信息等情形中,也能夠取得固有信息、個人識別信息、製造信息等,能夠達到提高再發行和製造收穫率的目的。
(1-5)以在上述一方的支撐體中設置記錄包含姓名、面孔圖象的個人識別信息的受象層,在另一方的支撐體中設置可以進行筆記的筆記層為特徵的在(1-1)到(1-4)中任何一項記載的IC卡。
如果根據該(1-5)記載的發明,則通過在一方的支撐體中設置記錄包含姓名、面孔圖象的個人識別信息的受象層,在另一方的支撐體中設置可以進行筆記的筆記層,能夠廣泛地應用於身份證卡和信用卡等中。
(1-6)以在卡製造階段或卡發行階段中將固有信息記錄在具有IC晶片、天線的IC模塊的IC晶片中,將隱藏的固有信息記錄在支持上述天線的天線支撐體的一部分中,通過塗敷工藝將粘合劑設置在對置的兩個支撐體之間,將上述IC模塊載置在上述支撐體之間的預定位置上,粘合上述對置的兩個支撐體,製作卡的基材,將上述卡的基材衝壓成卡的形狀製成IC卡,將個人識別信息設置在卡表面和IC晶片內為特徵的IC卡製造方法。
如果根據該(1-6)記載的發明,則能夠製造可以改善安全性,並且可以高維地改善製造效率和跟蹤性的IC卡。
(1-7)以具有在卡製造階段或卡發行階段中具有將固有信息記錄在具有IC晶片、天線的IC模塊的IC晶片中的固有信息記錄工序、將隱藏的固有信息記錄在支持上述天線的天線支撐體的一部分中的隱藏的固有信息記錄工序、通過塗敷工藝將粘合劑設置在對置的兩個支撐體之間的塗敷工序、將上述IC模塊載置在上述支撐體之間的預定位置上的載置工序、粘合上述對置的兩個支撐體,製作卡基材的粘壓工序、將上述卡基材衝壓成卡的形狀製成IC卡的衝壓工序、和將個人識別信息設置在卡表面和IC晶片內的個人識別信息記錄工序為特徵的IC卡製造裝置。
如果根據該(1-7)記載的發明,則能夠製造可以改善安全性,並且可以高維地改善製造效率和跟蹤性的IC卡。
(1-8)以具有設置保護上述個人識別信息的保護層的形成工序為特徵的在(1-7)中記載的IC卡製造裝置。
如果根據該(1-8)記載的發明,則通過設置保護個人識別信息的保護層,能夠提高對於磨擦損耗和藥品等或者落下、硬幣等的壓力的耐久性。
(1-9)以具有至少將上述固有信息和上述隱藏的固有信息對應地保存在保存卡製造和/或卡發行信息數據的數據伺服器中的信息保存工序為特徵的在(1-7)或(1-8)中記載的IC卡製造裝置。
如果根據該(1-9)記載的發明,則通過至少將固有信息和隱藏的固有信息對應地保存在數據伺服器中,即便竄改、故意破壞IC晶片的數據或者竄改、偽造卡表面記載事項,也能夠進行真品證明,並且在製造上的檢查等中容易由數據伺服器取得固有信息、個人識別信息、製造信息等,能夠達到提高再發行和製造收穫率的目的。
(1-10)以上述固有信記錄工序通過熱轉印或噴墨設置上述隱藏的固有信息為特徵的在(1-7)中記載的IC卡製造裝置。
如果根據該(1-10)記載的發明,則通過熱轉印或噴墨能夠簡單並確實地設置隱藏的固有信息。
(1-11)以具有讀取在(1-1)到(1-5)中任何一項記載的IC卡的固有信息和隱藏的固有信息的信息讀取裝置、和對照來自上述信息讀取裝置的固有信息和隱藏的固有信息,進行真偽判定的判定裝置為特徵的IC卡判定系統。
如果根據該(1-11)記載的發明,則即便竄改、故意破壞IC晶片的數據或者竄改、偽造卡表面記載事項,通過讀取並對照IC卡的固有信息和隱藏的固有信息,能夠簡單並確實地判定真品和偽造變造。
(1-12)以具有對應地保存在(1-1)到(1-5)中任何一項記載的IC卡的固有信息和隱藏的固有信息的數據伺服器、讀取在(1-1)到(1-5)中任何一項記載的IC卡的固有信息和隱藏的固有信息的信息讀取裝置、和對照來自上述信息讀取裝置的固有信息和隱藏的固有信息中的任何一個信息與保存在上述數據伺服器中的固有信息和隱藏的固有信息中的任何一個信息,進行真偽判定或取得信息的判定裝置為特徵的IC卡判定系統。
如果根據該(1-12)記載的發明,則通過至少將固有信息和隱藏的固有信息對應地保存在數據伺服器中,即便竄改、故意破壞IC晶片的數據或者竄改、偽造卡表面記載事項,也能夠通過讀取並對照IC卡的固有信息和隱藏的固有信息中的任何一個,簡單並確實地判定真品和偽造變造,並且在製造上和發行後的檢查等中能夠容易地由數據伺服器取得信息,能夠達到提高再發行和製造收穫率的目的。
(2-1)以在對置的兩個支撐體之間經由粘合層配置了具有IC晶片、天線的IC模塊的IC卡中,在卡製造階段或卡發行階段中將固有信息記錄在上述IC晶片中,將隱藏的固有信息記錄在卡表面和或卡截面中在可見光波長區域實質上不可見的紅外線吸收材料中為特徵的IC卡。
如果根據該(2-1)記載的發明,則即便在竄改、破壞IC晶片的信息等情形中,也能夠讀出並對照固有信息和隱藏的固有信息、能夠判定IC卡的偽造變造,可以改善安全性。
(2-2)以將上述隱藏的固有信息記錄在條型碼中為特徵的在(2-1)中記載的IC卡。
如果根據該(2-2)記載的發明,則能夠在條型碼中簡單並確實地記錄隱藏的固有信息。
(2-3)以上述隱藏的固有信息是包含卡固有號碼的信息或包含個人識別信息的信息為特徵的在(2-1)或(2-2)中記載的IC卡。
如果根據該(2-3)記載的發明,則隱藏的固有信息是包含卡固有號碼的信息或包含個人識別信息的信息,即便在竄改、破壞IC晶片的信息等情形中,也能夠取得固有信息、個人識別信息、製造信息等,能夠達到提高再發行和製造收穫率的目的。
(2-4)以在上述一方的支撐體中設置記錄包含姓名、面孔圖象的個人識別信息的受象層,在另一方的支撐體中設置可以進行筆記的筆記層為特徵的在(2-1)到(2-3)中任何一項記載的IC卡。
如果根據該(2-4)記載的發明,則通過在一方的支撐體中設置記錄包含姓名、面孔圖象的個人識別信息的受象層,在另一方的支撐體中設置可以進行筆記的筆記層,能夠廣泛地應用於身份證卡和信用卡等中,通過對照是可見信息的個人識別信息和隱藏的固有信息能夠判定真偽。
(2-5)在卡製造階段或卡發行階段中將固有信息記錄在具有IC晶片、天線的IC模塊的IC晶片中,通過塗敷工藝將粘合劑設置在對置的兩個支撐體之間,將上述IC模塊載置在上述支撐體之間的預定位置上,粘合上述對置的兩個支撐體,製作卡基材,將上述卡基材衝壓成卡的形狀製成IC卡,將隱藏的固有信息設置在衝壓而成的IC卡的卡表面或卡截面中在可見光波長區域實質上不可見的紅外線吸收材料中,將個人識別信息設置在卡表面和IC晶片內為特徵的IC卡製造方法。
如果根據該(2-5)記載的發明,則能夠製造可以改善安全性,並且可以高維地改善製造效率和跟蹤性的IC卡。
(2-6)以具有在卡製造階段或卡發行階段中將固有信息記錄在具有IC晶片、天線的IC模塊的IC晶片中的固有信息記錄工序、通過塗敷工藝將粘合劑設置在對置的兩個支撐體之間的塗敷工序、將上述IC模塊載置在上述支撐體之間的預定位置上的載置工序、粘合上述對置的兩個支撐體,製作卡基材的粘壓工序、將上述卡基材衝壓成卡的形狀製成IC卡的衝壓工序、將隱藏的固有信息設置在衝壓而成的IC卡的卡表面或卡截面中在可見光波長區域實質上不可見的紅外線吸收材料中的隱藏的固有信息記錄工序、和將個人識別信息設置在卡表面和IC晶片內的個人信息記錄工序為特徵的IC卡製造裝置。
如果根據該(2-6)記載的發明,則能夠製造可以改善安全性,並且可以高維地改善製造效率和跟蹤性的IC卡。
(2-7)以具有設置保護上述個人識別信息的保護層的保護層形成工序為特徵的在(2-6)中記載的IC卡製造裝置。
如果根據該(2-7)記載的發明,則通過設置保護個人識別信息的保護層,能夠提高對於磨擦損耗和藥品等或者落下、硬幣等的壓力的耐久性。
(2-8)以具有至少將上述固有信息和上述隱藏的固有信息、和/或上述隱藏的信息和個人識別信息對應地保存在保存卡製造和/或卡發行信息數據的數據伺服器中的信息保存工序為特徵的在(2-6)或(2-7)中記載的IC卡製造裝置。
如果根據該(2-8)記載的發明,則通過至少將固有信息和隱藏的固有信息、和/或隱藏的信息和個人識別信息對應地保存在數據伺服器中,即便竄改、故意破壞IC晶片的數據或者竄改、偽造卡表面記載事項,也能夠進行真品證明,並且在製造上的檢查等中容易由數據伺服器取得固有信息、個人識別信息、製造信息等,能夠達到提高再發行和製造收穫率的目的。
(2-9)以上述固有信記錄工序通過熱轉印設置上述隱藏的固有信息為特徵的在(2-6)中記載的IC卡製造裝置。
如果根據該(2-9)記載的發明,則通過熱轉印能夠簡單並確實地設置隱藏的固有信息。
(2-10)以具有讀取在(2-1)到(2-4)中任何一項記載的IC卡的固有信息和隱藏的固有信息的信息讀取裝置、和對照來自上述信息讀取裝置的固有信息和隱藏的固有信息,進行真偽判定的判定裝置為特徵的IC卡判定系統。
如果根據該(2-10)記載的發明,則即便竄改、故意破壞IC晶片的數據或者竄改、偽造卡表面記載事項,通過讀取並對照IC卡的固有信息和隱藏的固有信息,能夠簡單並確實地判定真品和偽造變造。
(2-11)以具有讀取在(2-1)到(2-4)中任何一項記載的隱藏的固有信息和記載在卡表面中的個人識別信息的信息讀取裝置、和對照來自上述信息讀取裝置的隱藏的固有信息和個人識別信息,進行真偽判定的判定裝置為特徵的IC卡判定系統。
如果根據該(2-11)記載的發明,則通過讀取隱藏的固有信息和記載在卡表面中的個人識別信息,對照隱藏的固有信息和個人識別信息,進行真偽判定,能夠簡單並確實地判定真品和偽造變造。
(2-12)以具有對應地保存在(2-1)到(2-4)中任何一項記載的IC卡的固有信息和隱藏的固有信息的數據伺服器、讀取在(2-1)到(2-4)中任何一項記載的IC卡的固有信息和隱藏的固有信息的信息讀取裝置、和對照來自上述信息讀取裝置的固有信息和隱藏的固有信息中的任何一個信息與保存在上述數據伺服器中的固有信息和隱藏的固有信息中的任何一個信息,進行真偽判定或取得信息的判定裝置為特徵的IC卡判定系統。
如果根據該(2-12)記載的發明,則通過至少將固有信息和隱藏的固有信息對應地保存在數據伺服器中,即便竄改、故意破壞IC晶片的數據或者竄改、偽造卡表面記載事項,也能夠通過讀取並對照IC卡的固有信息和隱藏的固有信息中的任何一個信息,簡單並確實地判定真品和偽造變造,並且在製造上和發行後的檢查等中能夠容易地由數據伺服器取得信息,能夠達到提高再發行和製造收穫率的目的。
圖1是部分破開IC卡的平面圖。
圖2是表示IC卡的層構成的圖。
圖3是IC卡的斜視圖。
圖4是IC卡製造裝置的概略構成圖。
圖5是IC模塊的模式圖。
圖6是固定IC的模式圖。
圖7是固定IC的模式圖。
圖8是隱藏的固有信息記錄裝置的斜視圖。
圖9是衝壓模具裝置的整體概略斜視圖。
圖10是衝壓模具裝置的主要部分的正面端面圖。
圖11是IC卡判定系統的概略構成圖。
圖12是IC卡判定系統的其它實施形態的概略構成圖。
圖13是IC卡判定系統的其它實施形態的概略構成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我們根據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的IC卡、IC卡製造方法、IC卡製造裝置和IC卡偽造變造判定系統的實施形態,但是本發明不限定於這些實施形態。
首先,我們說明本發明的IC卡。圖1(a)和(b)是部分破開IC卡的平面圖。圖2(a)和(b)是表示IC卡的層構成的圖。IC卡1能夠廣泛地應用於身份證卡和信用卡等,在對置的兩個第一支撐體10和第二支撐體20之間,經由粘合層31、32配置了具有IC晶片C1、天線C2的IC模塊C。也可以與IC晶片C1鄰接地設置增強構造物,這時也提高了IC卡1對於經常攜帶在褲子口袋等內反覆彎曲、落下、硬幣等的壓力的耐久性。
在一方的第一支撐體10中設置受象層33,在該受象層33中記錄包含姓名C3、面孔圖象C4的個人識別信息。又,在另一方的第二支撐體20中設置可以進行筆記的筆記層34。
在受象層33中,設置保護個人識別信息的保護層35,通過設置該保護層35,能夠提高對於磨擦損耗和藥品等或者落下、硬幣等的壓力的耐久性。
在圖1(a)和圖2(a)中,該IC卡1在卡製造階段或卡發行階段中將固有信息記錄在IC晶片C1中,將隱藏的固有信息至少記錄在天線支撐體C7的一部分中。
記錄在該天線支撐體C7的一部分中的隱藏的固有信息,如圖3(a)所示在來自IC卡表面的反射中不能視認,但是如圖3(b)所示通過照射透過光可以用紅外線攝象機CA根據非記錄單元和記錄單元的透過濃度之差進行讀出並記錄。在該實施形態中,將隱藏的固有信息設置在紅外線吸收材料中,在可見光區域實質上是不可見的,根據在紅外波長區域中非記錄單元和記錄單元的透過濃度之差能夠簡單並且確實地讀出隱藏的固有信息。
又在圖1(b)和圖2(b)中,該IC卡1在卡製造階段或卡發行階段中將固有信息記錄在IC晶片C1中,將隱藏的固有信息記錄在卡表面和/或卡截面中在可見光區域實質上不可見的紅外線吸收材料中。
在圖1(b)中,將隱藏的固有信息記錄在卡表面中在可見光區域實質上不可見的紅外線吸收材料中,但是如圖3(c)所示,也可以將隱藏的固有信息記錄在卡截面中在可見光區域實質上不可見的紅外線吸收材料中。在該圖3(c)的實施形態中,用條型碼C6將上述隱藏的固有信息記錄卡截面1a中,但是也可以用條型碼記錄在卡表面中,能夠用條型碼C6簡單並且確實地記錄隱藏的固有信息。
在以上說明了的IC卡1中,即便在竄改、破壞IC晶片C1的信息等情形中,也能夠通過讀出並對照固有信息和隱藏的固有信息,判定IC卡1的偽造變造,可以改善安全性。
又,隱藏的固有信息是包含卡固有號碼的信息或包含個人識別信息的信息,即便在竄改、破壞IC晶片的信息等情形中,也能夠取得固有信息、個人識別信息、製造信息等,能夠達到提高再發行和製造收穫率的目的。
其次,我們說明IC卡製造方法和IC卡製造裝置。圖4(a)和(b)是IC卡製造裝置的概略構成圖。
本實施形態的IC卡製造裝置100具有固有信息記錄工序110、隱藏的固有信息記錄工序160、塗敷工序120、載置工序130、粘壓工序140、衝壓工序150、個人識別信息記錄工序170、保護層形成工序180和信息保存工序190。
在固有信息記錄工序110中,在卡製造階段或卡發行階段中將固有信息記錄在IC模塊C的IC晶片C1中。在本實施形態中,由讀出寫入器111,作為固有信息將IC晶片的製造號碼和製造批次、檢查信息、製造者、作為個人識別信息將姓名、住址、年齡等存儲在IC晶片C1中。可以對固有信息進行或不進行密碼化,但是進行密碼化對於安全性有利。又,可以將散列函數和密碼鍵等眾所周知的對照方法組合起來。
在圖4(a)所示的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中,在隱藏的固有信息記錄工序160中,將隱藏的固有信息記錄在IC模塊的天線C2的天線支撐體C7的一部分中。
圖5是IC模塊的模式圖,使IC晶片C1與將銅線繞成4圈的天線C2接合。可以用作本發明的固定層,從IC晶片的位置精度出發,最好使用圖6、圖7的類型。
圖6和圖7是用於本發明的固定IC的模式圖。圖6用無紡織布型來構成天線支撐體C7。用焊接等將形成有印刷電路圖案的無紡織布與IC晶片接合起來,IC晶片增強板至少在一方覆蓋IC晶片50%以上地處於IC晶片上的模式圖。也可以使用日立マクセル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IC卡片「FT系列」。
圖7用印刷電路基板型來構成天線支撐體C7。是用焊接等將形成有印刷電路圖案的印刷電路基板和IC晶片接合起來,IC晶片增強板至少在一方覆蓋IC晶片50%以上地處於IC晶片上的模式圖。當使用圖6那樣的無紡織布片即多孔質狀的樹脂片時,由於加熱粘合時的粘合劑的含浸性良好,部件之間的粘合性很好。
在本實施形態中,如圖8(a)所示,能夠用紅外線吸收材料帶161和熱敏頭162,通過熱轉印並用條型碼C6簡單並確實地將隱藏的固有信息設置在天線支撐體C7的表面中。隱藏的固有信息是包含卡固有號碼的信息或包含個人識別信息的信息,作為隱藏的固有信息,既可以與記錄在IC晶片中的固有信息相同,也可以不同,但是在本發明中能夠達到可以進行信息相互對照的目的。
在圖4(b)所示的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中,在隱藏的固有信息記錄工序160中,在衝壓形成的IC卡的卡表面或卡截面中設置由在可見光區域中不可見的紅外線吸收材料構成的隱藏的固有信息。在本實施形態中,如圖8(b)和圖8(c)所示,能夠用紅外線吸收材料帶161和熱敏頭162,用條型碼C6通過熱轉印將隱藏的固有信息簡單並確實地設置在IC卡1的卡截面1a和卡表面1b中。隱藏的固有信息是包含卡固有號碼的信息或包含個人識別信息的信息,作為隱藏的固有信息,既可以與記錄在IC晶片中的固有信息相同,也可以不同,但是在本發明中能夠達到可以進行信息相互對照的目的。
在塗敷工序120中,通過塗敷工藝將粘合劑設置在對置的兩個支撐體之間。設置將第一支撐體10送出去的送出軸121,將從該送出軸121送出的第一支撐體10搭載在引導輥122、驅動輥123上實施供給。將塗敷器124配置在送出軸120與引導輥122之間。塗敷器124以預定厚度在第一支撐體10上塗敷粘合層31。
又,設置將第二支撐體20送出去的送出軸125,將從該送出軸125送出的第二支撐體20搭載在引導輥126、驅動輥127上實施供給。將塗敷器128配置在送出軸125與引導輥126之間。塗敷器128以預定厚度在第二支撐體20上塗敷粘合層32。
在載置工序130中,將IC模塊載置在支撐體之間的預定位置上。在該實施形態中,使塗敷了粘合層31的第一支撐體10與塗敷了粘合層32的第二支撐體20從離開一定間隔對置的狀態進行接觸沿傳送路徑18傳送。將IC模塊C插入並載置在使第一支撐體10與第二支撐體20離開一定間隔對置的位置上。以單體或以片和卷帶狀供給多個IC模塊C。
在粘壓工序140中,粘合對置的兩個支撐體,製作卡的基材。在該實施形態中,沿第一支撐體10和第二支撐體20的傳送方向,配置加熱層疊單元141。加熱層疊最好是真空加熱層疊。又,既可以在加熱層疊單元141前設置保護膜供給單元,也可以對置地配置在傳送路徑的上下。加熱層疊單元141由對置地配置在傳送路徑的上下的平面型加熱層疊上模具142和加熱層疊下模具143構成。可以沿相互接觸分離的方向移動地設置加熱層疊上模具142和加熱層疊下模具143。
在衝壓工序150中,將上述卡基材衝壓成卡的形狀製成IC卡。在本實施形態中,如圖9和圖10所示,衝壓金屬模具裝置151備有具有上刀刃152和下刀刃153的衝壓金屬模具。而且,上刀刃152包含在外延內側設置了逃逸空間的衝壓用衝頭155,下刀刃153具有衝壓用壓模156。使衝壓用衝頭155下降到設置在衝壓用壓模156的中央的壓模孔157,衝壓出與壓模孔157同樣大小的IC卡。又,因此,衝壓用衝頭155的尺寸要比壓模孔157尺寸小一些。
在個人識別信息記錄工序170中,將個人識別信息設置在卡表面和IC晶片內。在本實施形態中,由記錄頭171將個人識別信息記錄在卡表面中,由讀出寫入器172將個人識別信息寫入IC晶片中。
在保護層形成工序180中,設置保護個人識別信息的保護層。在本實施形態中,用設置在轉印箔箱181中的轉印箔182和加熱輥183將保護膜轉印在IC卡1上對個人識別信息進行保護。
在信息保存工序190中,至少將固有信息和隱藏的固有信息對應地保存在保存卡製造和/或卡發行信息數據的數據伺服器191中。在本實施形態中,用計算機192至少將固有信息和隱藏的固有信息對應地保存在數據伺服器191中。又,該計算機192將固有信息發送到讀出寫入器111記錄在IC晶片C1中。又,計算機192將隱藏的固有信息發送到熱頭162,記錄在支持天線的天線支撐體的一部分中。
通過至少將固有信息和隱藏的固有信息對應地保存在數據伺服器191中,即便竄改、故意破壞IC晶片C1的數據或者竄改、偽造卡表面記載事項,也能夠進行真品證明,並且在製造上的檢查等中容易用數據伺服器191取得固有信息、個人識別信息、製造信息等,能夠達到提高再發行和製造收穫率的目的。
圖11是IC卡判定系統的概略構成圖。該實施形態的IC卡判定系統200具有數據伺服器191、信息讀取裝置210和判定裝置220。
將IC卡的固有信息和隱藏的固有信息對應地保存在數據伺服器191中。數據的對應方法沒有特別的限制,但是能夠採取預先將數據相互對應起來然後記錄在IC卡1中的方法、在相互的信息的一部分中具有相同的固有標記和號碼的方法等的方法。
信息讀取裝置210例如由非接觸讀出寫入器、紅外線攝象機等構成,用非接觸讀出寫入器讀取IC卡1的固有信息,用紅外線攝象機讀取隱藏的固有信息,傳送到判定裝置220。
判定裝置220例如由計算機構成,對照來自信息讀取裝置210的固有信息和隱藏的固有信息(步驟a1)。作為對照方法沒有特別的限制,能夠用眾所周知的對照方法。
當固有信息和隱藏的固有信息一致時,判斷為真品(步驟a2),當不一致時,判斷為不是真品而是偽造變造的(步驟a3)。
這樣,即便竄改、故意破壞IC晶片C1的數據或者竄改、偽造卡表面記載事項,通過讀取並對照IC卡1的固有信息和隱藏的固有信息,能夠簡單並確實地判定是真品還是偽造變造的。作為隱藏的固有信息,既可以與記錄在IC晶片C1中的固有信息相同,也可以不同,但是在本發明中能夠達到可以進行信息相互對照的目的。
又,判定裝置220,當不能夠讀取來自信息讀取裝置210的固有信息和隱藏的固有信息中的任何一個時,對照任何一個讀取的信息與保存在數據伺服器191中的固有信息和隱藏的固有信息中的任何一個信息(步驟b1),當一致時,判斷為真品,取得製造發行信息(步驟b2),當不一致時,判斷為偽造變造的(步驟b3)。在發行信息中包含個人識別信息。
當不能夠讀取記錄在IC卡1中的固有信息和隱藏的固有信息中的任何一方時,對照可以讀取的任何一個信息與保存在數據伺服器191中的製造發行信息,進行真品證明,取得製造和發行信息。
這樣,至少將固有信息和隱藏的固有信息對應地保存在數據伺服器191中,即便竄改、故意破壞IC晶片C1的數據或者竄改、偽造卡表面記載事項,通過讀取並對照IC卡1的固有信息和隱藏的固有信息中的任何一個的信息,能夠簡單並確實地判定是真品還是偽造變造的,並且在製造上和發行後的檢查等中能夠容易地用數據伺服器191取得製造發行信息,能夠達到提高再發行和製造收穫率的目的。
圖12是IC卡判定系統的其它實施形態的概略構成圖。該實施形態的IC卡判定系統200具有數據伺服器191、信息讀取裝置210和判定裝置220。具有與圖11的實施形態相同的構成,但是數據伺服器191備有專用的製造數據伺服器191a和發行數據伺服器191b。
將關於IC卡1發行的固有信息和隱藏的固有信息對應地保存在製造數據伺服器191a中,將關於製造的固有信息和隱藏的固有信息對應地保存在發行數據伺服器191b中。
判定裝置220對照來自信息讀取裝置210的固有信息和隱藏的固有信息(步驟a1),當固有信息和隱藏的固有信息一致時,判斷為真品(步驟a2),當不一致時,判斷為不是真品而是偽造變造的(步驟a3)。
又,判定裝置220,當不能夠讀取來自信息讀取裝置210的固有信息和隱藏的固有信息中的任何一個的信息時,對照任何一個讀取的信息與保存在製造數據伺服器191a中的固有信息和隱藏的固有信息中的任何一個信息(步驟b1),當一致時,判斷為真品,取得製造信息(步驟b2),當不一致時,判斷為偽造變造的(步驟b3)。
又,當不能夠讀取來自信息讀取裝置210的固有信息和隱藏的固有信息中的任何一個的信息時,對照任何一個讀取的信息與保存在發行數據伺服器191b中的固有信息和隱藏的固有信息中的任何一個信息(步驟b4),當一致時,判斷為真品,取得發行信息(步驟b5),當不一致時,判斷為偽造變造的(步驟b3)。
當不能夠讀取記錄在IC卡1中的固有信息和隱藏的固有信息中的任何一方時,對照可以讀取的任何一個信息與記錄在數據伺服器191中的製造發行信息,進行真品證明,取得製造和發行信息。
這樣,至少將固有信息和隱藏的固有信息對應地保存在製造數據伺服器191a和發行數據伺服器191b中,即便竄改、故意破壞IC晶片C1的數據或者竄改、偽造卡表面記載事項,通過讀取並對照IC卡1的固有信息和隱藏的固有信息中的任何一個的信息,能夠簡單並確實地判定是真品還是偽造變造的,並且在製造上和發行後的檢查等中能夠容易地用數據伺服器191取得製造發行信息,能夠達到提高再發行和製造收穫率的目的。
下面,我們詳細說明本發明的IC卡。
作為記錄的固有信息,具有識別卡的識別號碼、製造管理批次號碼、檢查信息和密碼鍵等,以及,個人識別信息(姓名、住址、從業人員號碼、面孔圖象等)、製造者、發行機關號碼等,如果是可以個別地識別的信息則沒有特別的限制。信息也可以是經過密碼化的,從安全性的觀點出發最好用眾所周知的密碼、對照的方法,可以包含密碼、對照的信息。如果隱藏的固有信息的形態是可以讀取識別的,則可以是數字、標記、文字、圖象、條型碼或它們的組合等,沒有特別的限制。
作為本發明的根據濃度差進行檢測的材料沒有特別的限制。最好在可見光區域用紅外線吸收材料形成隱藏的固有信息。最好在卡表面上用紅外線吸收材料通過印刷、轉印箔、刻印、熱轉印形成信息。其中特別是最好用熱轉印、熱熔融熱轉印法和升華熱轉印法,在卡表面和卡截面中形成紅外線吸收材料。
紅外線吸收性物質的代表例是在紅外區域(800nm~1100nm)具有吸收的有機材染料,最好是,通過可見區域、紅外區域,主吸收在紅外區域的機材染料。其中如果是在可見部分實質上沒有吸收,在紅外區域(800nm~1100nm)具有吸收的有機材染料,則無論哪一種都是適用的。關於紅外吸收染料我們知道很多化合物,例如可以舉出菁染料、オキリノ-ル染料。
用於本發明的紅外線吸收性物質如果是實質上在可見部分沒有吸收,在紅外區域具有吸收的物質則無論哪一種都是適用的,作為令人滿意的材料,可以舉出從チオピリリウムスケリリウム染料、チォピリリゥムクロコニゥム染料、ピリリウムスクアリリゥム染料或ピリリウムクロコニウム染料中選擇的染料。
作為紅外吸收性物質例如可以舉出三井化學公司製造的IR-820B。
作為支撐體例如,可以舉出聚乙烯對苯二酸脂、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脂、聚乙烯對苯二酸脂/間苯二甲酸脂共聚合物等的聚脂樹脂、聚乙烯、聚丙烯、聚甲基戊烯等的聚烯樹脂、聚氟乙烯、聚四氟乙烯、乙烯-四氟乙烯共聚合物等的聚氟乙烯系樹脂、尼龍6、尼龍6,6等的聚醯胺、聚氯乙烯樹脂、氯乙烯樹脂/醋酸乙烯樹脂共聚合物、乙烯/醋酸乙烯樹脂共聚合物、乙烯/乙烯醇共聚合物、聚乙烯醇、尼龍等的乙烯樹脂共聚合物、生分解性脂肪族聚脂、生分解性聚碳酸脂,生分解性聚乳酸、生分解性聚乙烯醇,生分解性醋酸纖維素、生分解性聚己內酯等的生分解性樹脂、三醋酸纖維素、賽珞芬等的纖維素系樹脂、聚異丁烯酸甲脂酸甲基、聚異丁烯酸甲脂酸乙基、聚丙烯酸乙基、聚丙烯酸丁基等的丙烯酸系樹脂、聚苯乙烯、聚碳酸脂、ポリァリレ-ト、聚醯亞胺等的合成樹脂片,或上等質量的紙、薄葉紙、玻璃紙、硫酸紙等的紙、金屬箔等的單層體或它們2層以上的層積體。本發明的支撐體的厚度為30~300μm,希望為50~200μm。當在50μm以下時當進行第一支撐體和第二支撐體的粘合時,發生熱收縮等問題。
在本發明中,最好,支撐體在150℃/30min中的熱收縮率縱向(MD)為1.2%以下,橫向(TD)為0.5%以下。從第一支撐體和第二支撐體的兩者的面一側,由塗敷工藝或粘合形成粘合劑時,由於溫度,支撐體產生熱收縮,在此後的截斷工序、印刷工序中要對準位置是困難的。但是,如本發明那樣通過用在低溫粘合的粘合劑和在150℃/30min中的熱收縮率縱向(MD)為1.2%以下,橫向(TD)為0.5%以下的支撐體,支撐體不產生收縮,能夠改善已有的問題。
在本發明中,最好用為了提高隱蔽性混入白色的顏料,為了降低熱收縮率經過退火處理得到的在150℃/30min中的熱收縮率縱向(MD)為1.2%以下,橫向(TD)為0.5%以下的支撐體。已經確認當縱向(MD)為1.2%以上,橫向(TD)為0.5%以上時由於支撐體的收縮,進行上述的後加工是困難的。又,在上述支撐體上為了在後加工中提高粘合性也可以進行容易粘合的處理,為了保護晶片也可以進行防止帶電的處理。
具體地說,能夠適當地使用帝人デェポンフイルム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U2系列、U4系列、UL系列、東洋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クリスパ-G系列、東レ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E00系列、E20系列、E22系列、X20系列、E40系列、E60系列、和QE系列。
第二支撐體與具體情況有關,為了形成該卡的利用者的面孔圖象也可以設置受象層、緩衝層。最好,在個人驗證卡基體表面上設置圖象要素,設置從面孔圖象等的驗證識別圖象、屬性信息圖象、格式印刷中選出的至少一個。
能夠用眾所周知的樹脂作為受象層,例如能夠舉出聚氯乙烯樹脂、氯乙烯樹脂和其它單體(例如異丁醚、丙酸乙烯樹脂等)的共聚合物樹脂、聚脂樹脂、聚(亞)丙烯酸脂、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縮醛系樹脂、聚乙烯醇縮丁醛系樹脂、聚乙烯醇、聚碳酸脂、三醋酸纖維素、聚苯乙烯、苯乙烯和其它的單體(例如丙烯酸脂、丙烯腈、氯乙烯等)的共聚合物、乙烯基甲苯丙烯酸脂樹脂、聚氨基甲酸乙脂樹脂、聚醯胺樹脂、尿素樹脂、環氧樹脂、苯氧基樹脂、聚己內酯樹脂、聚丙烯腈樹脂和它們的變性物等,但是最好的是聚氯乙烯樹脂、氯乙烯和其它單體的共聚合物、聚脂樹脂、聚乙烯醇縮醛系樹脂、聚乙烯醇縮丁脂系樹脂、苯乙烯和其它單體的共聚合物、環氧樹脂。
作為本發明的形成緩衝器層的材料,用日本2001年公布的2001-1693號專利公報中記載的光硬化型樹脂、聚烯。例如聚乙烯、聚丙烯、乙烯-醋酸乙烯樹脂共聚合物、乙烯-丙烯酸乙基共聚合物、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塊共聚合物、苯乙烯-異丁烯-丁二烯-苯乙烯塊共聚合物、苯乙烯-添加氫丁二烯-苯乙烯基共聚合物、聚丁二烯那樣的具有柔軟性,熱傳導性低的物質是適合的。
筆記層
筆記層是能夠在IC卡的裡面進行筆記的層。作為這樣的筆記層,能夠是在熱可塑性樹脂(聚乙烯等的聚烯類和各種共聚合物等)的薄膜中包含例如碳酸鈣、滑石、硅藻土、氧化鈦、硫酸鋇等的無機微細粉末形成的。能夠用日本平成1年公布的1-205155號專利公報中記載的「寫入層」形成。上述筆記層形成在支撐體中不層積多層的一方的面上。
粘合劑
在本發明的IC卡中使用的粘合劑,能夠用一般使用的粘合劑,最好使用熱熔粘合劑。作為熱熔粘合劑的主要成分,例如可以舉出乙烯-醋酸乙烯樹脂共聚合物(EVA)系、聚脂樹脂系、熱可塑性彈性材料系、聚烯系等。但是,在本發明中,當卡基體容易刮傷,或者設置為了在卡表面上由感熱轉印形成圖象的受象層等對於高溫加工軟弱的層時,層會受到損傷。或者由於因為在高溫進行粘合,所以基材發生熱收縮等使尺寸和粘合時的位置精度惡化等問題,通過粘合劑粘合在一起時最好在80℃以下進行粘合,進一步是在10~80℃,更好是在20~80℃中進行粘合。即便在低溫粘合劑中具體地說反應型熱熔粘合劑也是令人滿意的。
作為反應型熱熔粘合劑可以用溼氣硬化型的材料,已經在日本2000年公布的2000-036026號專利公報、日本2000年公布的2000-219855號專利公報、日本2000年公布的2000-211278號專利公報、日本2001年公布的2000-219855號專利公報、和日本2000年公布的2000-369855號專利公報中揭示了。作為光硬化型粘合劑已經在日本平成10年公布的10-316959號專利公報、日本平成11年公布的11-5964號專利公報等中揭示了。
既可以使用這些粘合劑中的任何一個,也可以使用對本發明沒有限制的材料。
粘合劑的膜厚,如果在本發明的範圍內則包含電子部件的厚度可以為10~600μm,較好為10~500μm,更好為10μ~450μm。
所謂的電子部件指的是由表示信息記錄部件具體地說電存儲該電子卡的利用者的信息的IC晶片和與該IC晶片連接的線圈狀的天線體構成的IC模塊。IC晶片除了只是存儲器外還可以是微計算機等。根據不同的情形在電子部件中也可以包含電容。本發明不限定於此,如果是信息記錄部件所需的電子部件就沒有特別的限定。
IC模塊是具有天線線圈的模塊,但是當具有天線圖案時,也可以用導電性塗膠印刷加工、或銅箔刻蝕加工、卷線熔合加工等中的任何一個方法。作為天線支撐體,可以用聚脂等的熱可塑性的薄膜,進一步要求耐熱性時用聚醯亞胺是有利的。關於IC晶片和天線圖案的接合,也可以用銀膠、銅膠、碳膠等的導電性粘合劑(日立化成工業的EN-4000系列、東芝化學的XAP系列等)和各向異性導電薄膜(日立化成工業製造的ァニリルム等)的方法、或者進行焊接接合等已經知到的任何方法。
因為預先將包含IC晶片的部件載置在預定位置上後充填樹脂,為了消除由於樹脂流動產生的剪斷力使接合部脫落和由於樹脂流動和冷卻引起的對表面平滑性的損害導致缺少穩定性,所以為了預先在基板片上形成樹脂薄膜將部件封入該樹脂層內,最好使該電子部件形成多孔質的樹脂薄膜、多孔質的發泡性樹脂薄膜、可彎曲性的樹脂薄片、多孔性的樹脂薄片或膜、無紡織布薄片狀進行使用。例如能夠用日本平成11年公布的11-105476號等專利公報中記載的方法等。
例如,作為無紡織支撐體,具有無紡織等的網狀織物和平織,綾織,緞織的織物等。又,能夠用具有稱為短毛絨、新天鵝絨、海豹皮、絲絨、絨面革的堆的織物等。作為材質,可以舉出將從尼龍6、尼龍66、尼龍8等的聚醯胺系、聚乙烯對苯二酸脂等的聚脂系、聚乙烯等的聚烯烴系、聚乙烯醇系、聚氯乙烯叉系、聚氯乙烯系、聚丙烯睛、丙烯醯胺、甲基丙烯氨等的丙烯系、聚乙烯叉二氰系、聚氟乙烯系、聚胺脂系等的合成樹脂、絹、棉、羊毛、纖維素系、纖維素脂化系等的天然纖維、再生纖維(人造絲、醋酸鹽)、聚芳醯胺纖維中選出的1種或2種以上組合起來的纖維素。在這些纖維材料中最好的可以舉出尼龍6、尼龍66等的聚醯胺系、聚丙烯睛、丙烯醯胺、甲基丙烯氨等的丙烯系、聚乙烯對苯二酸脂等的聚脂系、作為再生纖維的纖維繫、作為纖維素脂化系的人造絲和醋酸鹽、聚芳醯胺纖維。
又,因為IC晶片的點壓強度弱,所以最好在IC晶片近旁具有作為增強構造物的金屬增強板。
電子部件的全部厚度可以為10~300μm,較好為30~300μm,更好為30~250μm。
在本發明中,最好將固有信息和隱藏的固有信息一對一相互對應地保存在製造·發行的數據伺服器中,通過與數據伺服器連接的讀出寫入器,能夠將固有信息記錄在IC晶片中。又,通過讀出寫入器,讀取預先記錄的IC晶片的固有信息,能夠在數據伺服器中進行追加記錄、修正、新記錄。如果信息能夠一對一相互對應,則數據伺服器也可以是多個,也可以直接連接,也可以間接連接,也可以是與製造信息和發行(個人識別)信息不同的數據伺服器。從安全性的觀點出發,最好是製造信息和發行(個人識別)信息不同的數據伺服器。
在將隱藏的固有信息設置在天線支撐體中的情形中,既可以用任何一種方法進行,也能夠用雷射標記方式、噴墨方式、升華轉印方式、電子照相方式、熱熔融方式等中的任何一種方式形成。能夠用與數據伺服器連接的雷射標記方式、噴墨方式、升華轉印方式、電子照相方式、熱熔融方式等設置隱藏的固有信息,熱轉印或噴墨方式是特別令人滿意的。
作為本發明的為了在第一支撐體與第二支撐體之間備有預定電子部件的製造方式,熱貼合法、粘合劑貼合法和射出成形法是眾所周知的,但是也可以用任何方法進行貼合。又,無論在貼合第一支撐體與第二支撐體前或後也都可以進行格式印刷或信息記錄,能夠用補償印刷、照相凹版印刷、絲綢印刷、網印、凹版印刷、凸版印刷、噴墨方式、升華轉印方式、電子照相方式、熱熔融方式等中的任何一種方式形成。
本發明的IC卡的製造方法最好至少具有將在常溫狀態為固形物或粘稠體,在加熱狀態軟化的粘合部件設置在卡用的支撐體上的工序、將電子部件配置在該支撐體上的工序、為了覆蓋該支撐體上的電子部件配置設置了粘合材料的表面用的支撐體的工序、在預定的加壓加溫條件下將支撐體、電子部件和表面用的支撐體貼合起來的工序。
最好用具備使粘合劑自身形成片狀的方法和通過在加熱或常溫下熔融粘合劑自身進行射出成型,貼合該固形物或粘稠體的在加熱狀態軟化的粘合劑。
在第一支撐體與第二支撐體之間預定電子部件的可以粘合的溫度在80℃以下是令人滿意的,較好為0~80℃,更好為20℃~70℃。在貼合後為了減少支撐體的彎曲等最好設置冷卻工序。冷卻溫度在70℃以下是令人滿意的,較好為-10~70℃,更好為10~60℃。
當貼合時,為了提高基材的表面平滑性、在第一支撐體與第二支撐體之間預定電子部件的粘附性,最好進行加熱和加壓,用上下加壓方式、層疊方式等進行製造是令人滿意的,進一步考慮到IC模塊的IC部件的分割,最好是接近線接觸,避免即便只有很小的偏離也加上過分的彎曲力的滾動成為平面加壓型。加熱在10~120℃是令人滿意的,更好為30~100℃。加壓0.1~300kgf/cm2是令人滿意,更好為0.1~100kgf/cm2。壓力比此高IC晶片破損。加熱和加壓時間最好為0.1~180sec,更好為0.1~120sec。
在上述粘合劑貼合法和樹脂射出法中作為連續的片形成的貼合的單張片或連續塗敷選擇滾動既可以在放置與粘合劑的預定硬化時間一致的時間後,記錄驗證識別圖象和書志事項,也可以此後形成預定的卡尺寸。作為形成預定的卡尺寸的方法主要選擇衝壓方法、截斷方法等。
圖象記錄體的圖象形成方法
在本發明的貼合第一支撐體與第二支撐體的圖象記錄體中設置圖象要素,形成在設置了從面孔圖象等的驗證識別圖象、屬性信息圖象、格式印刷中選出的至少一個的基體上的該圖象或印刷面一側上。
面孔圖象在通常的情形中,是具有灰度等級的全彩色圖象,可以用例如升華型感熱轉印記錄方式、滷化銀彩色照相方式等進行製作。又,文字信息圖象由二值圖象構成,可以用例如熔融型感熱轉印記錄方式、升華型感熱轉印記錄方式、滷化銀彩色照相方式、電子照相方式、噴墨方式等進行製作。在本發明中,用升華型感熱轉印記錄方式記錄面孔圖象等的驗證識別圖象、屬性信息圖象是令人滿意的。
屬性信息是姓名、住址、出生年月日、資格等,一般用熔融型感熱轉印記錄方法記錄屬性信息作為通常的文字信息。也可以進行格式印刷或信息記錄,能夠用補償印刷、照相凹板印刷、絲綢印刷、網印、凹版印刷、凸版印刷、噴墨方式、升華轉印方式、電子照相方式、熱熔融方式等中的任何一種方式形成。
進一步,為了防止偽造變造也可以採用透過印刷、全息、細紋等。作為防止偽造變造層在印刷物、全息、條型碼、マット調柄、細紋、地紋、凹凸圖案等中適時地進行選擇,由可見光吸收材料、紫外線吸收材料、紅外線吸收材料、螢光增白材料、金屬蒸塗層、玻璃蒸塗層、磁環層、光學變化元件層、粒狀墨層、相鄰片顏料層等構成。
升華型感熱轉印記錄用的墨汁片能夠由支撐體和在其上形成的含有升華性色素的墨汁層構成。
-支撐體-作為支撐體,在尺寸穩定性好,能夠耐住用感熱頭記錄時的熱的限度內,沒有特別的限制,能夠使用至今眾所周知的支撐體。
-含有升華性色素的墨汁層-作為上述含有升華性色素的墨汁層基本上包含升華性色素和粘合劑。
作為上述升華性色素,能夠舉出青綠色色素、深紅色色素和黃色色素。
作為上述青綠色色素,能夠舉出在日本昭和59年公布的59-78896號專利公報、日本昭和59年公布的59-227948號專利公報、日本昭和60年公布的60-24966號專利公報、日本昭和60年公布的60-53563號專利公報、日本昭和60年公布的60-130735號專利公報、日本昭和60年公布的60-131292號公報、日本昭和60年公布的60-239289號專利公報、日本昭和61年公布的61-19396號專利公報、日本昭和61年公布的61-22993號專利公報、日本昭和61年公布的31292號專利公報、日本昭和61年公布的61-31467號專利公報、日本昭和61年公布的61-35994號專利公報、日本昭和61年公布的61-49893號專利公報、日本昭和61年公布的61-148269號專利公報、日本昭和62年公布的62-191191號專利公報、日本昭和63年公布的63-91288號專利公報、日本昭和63年公布的63-91287號專利公報、日本昭和63年公布的63-290793號專利公報等中記載的萘醌系色素、蒽醌系色素、偶氮甲鹼系色素等。
作為上述深紅色色素,能夠舉出在日本昭和59年公布的59-78896號專利公報、日本昭和60年公布的60-30392號專利公報、日本昭和60年公布的60-30394號專利公報、日本昭和60年公布的60-253595號專利公報、日本昭和61年公布的61-262190號專利公報、日本昭和63年公布的63-5992號專利公報、日本昭和63年公布的63-205288號專利公報、日本昭和64年公布的64-159號專利公報、日本昭和64年公布的64-63194號專利公報等的各專利公報中記載的蒽醌系色素、偶氮色素、偶氮甲鹼系色素等。
作為上述黃色色素,能夠舉出在日本昭和59年公布的59-78896號專利公報、日本昭和60年公布的60-27594號專利公報、日本昭和60年公布的60-31560號專利公報、日本昭和60年公布的60-53565號專利公報、日本昭和61年公布的61-12394號專利公報、日本昭和63年公布的63-122594號專利公報等的各專利公報中記載的甲次基系色素、偶氮系色素、奎酞酮系色素和蒽噻唑系色素等。
又,作為升華性色素特別令人滿意的是通過使具有開鎖型或閉鎖型的活性甲叉基的化合物與p-苯二胺電介質的氧化體或p-胺基苯酚電介質的氧化體進行耦合反應得到的偶氮甲鹼系色素和與苯酚或萘酚電介質或p-苯二胺電介質的氧化體或p-胺基苯酚電介質的氧化體進行耦合反應得到的印度苯胺染料色素。
又,當在受象層中配合了含有金屬離子化合物時,可以在含有升華性色素的墨汁層中包含與該含有該金屬離子化合物進行反應形成螯形化合物的升華性色素。作為這種可以形成螯形化合物的升華性色素,能夠舉出在日本昭和59年公布的59-78893號專利公報、日本昭和59年公布的59-109349號專利公報、日本平成2年公布的2-213303號專利公報、日本平成2年公布的2-214719號專利公報、日本平成2年公布的2-203742號專利公報中記載的,能夠形成至少2座的螯形化合物的青綠色色素、深紅色色素和黃色色素。
可以形成螯形化合物的令人滿意的升華性色素能夠用下列一般公式表示。
X1-N=N-X2-G但是,式中X1表示至少一個環由5~7個原子構成的芳香族的碳環、或為了完成多個環所需的原子的集合,在偶氮耦合中耦合的碳原子的鄰接位的至少一個是用氮原子或螯形化基置換的碳原子。X2表示至少一個環由5~7個原子構成的芳香族多個環、或芳香族碳環。G表示螯形化基。
關於無論哪種升華性色素,包含在含有上述升華性色素的墨汁層中的升華性色素,如果要形成的圖象是單色的,則也可以是黃色色素、深紅色色素和青綠色色素中的任何一種,根據要形成的圖象的色調,也可以包含上述三種色素中的任何二種以上或其他的升華性色素。上述升華性色素的使用量,通常,每1m2為0.1~20g,最好為0.2~5g。
作為墨汁層的圖案沒有特別的限制能夠使用至今眾所周知的圖案。進一步,能夠在上述墨汁層中適當地添加至今眾所周知的各種添加劑。
升華型感熱轉印記錄用的墨汁片能夠通過調製不將形成墨汁層的上述各種成分分散在溶媒中而是溶解在溶媒中的墨汁層形成用塗敷工藝液,將它塗敷在支撐體的表面上,進行乾燥製造出來。這樣形成的墨汁層的膜厚,通常,為0.2~10μm,最好為0.3~3μm。
下面,我們舉出實施例詳細說明本發明,但是本發明的樣態不限定於此。又,以下,「單元」表示「重量單元」[實施例1]下面,我們具體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圖1和圖2表示實施例1。
(粘合劑)硬化型熱熔粘合材料使用Henkel公司製造的Macroplast QR3460(溼氣硬化型粘合劑)。
(IC模塊)通過厚度20μ的導電性粘合劑使厚度65μm,3×3mm角的IC晶片與通過刻蝕形成天線圖案的厚度38μ的支撐體接合起來,用厚度10μ的環氧樹脂系樹脂使由SUS301構成的厚度120μm的4×4mm角板狀的增強板與電路面的相反一側粘合起來,製作IC模塊。
(固有信息和隱藏的固有信息的記錄)如圖4(a)所示,將能夠特定IC晶片的固有號碼、製造批次、檢查記錄一對一地記錄在製造信息數據伺服器中,用非接觸的讀出寫入器,將能夠特定IC晶片的固有號碼、檢查記錄記錄在IC模塊的IC晶片中。
接著,如圖4(a)所示用噴墨方式用在可見光區域具有吸收的墨汁將來自製造數據伺服器的能夠特定晶片的固有號碼記錄在天線支撐體C7的表面上。
(表面的第一支撐體)支撐體1
在電暈放電處理成188μm的面上依次地塗敷並乾燥下列組成的第一受象層形成用塗敷工藝液、第二受象層形成用塗敷工藝液和第3受象層形成用塗敷工藝液,從而層疊成各自的厚度為0.2μm,2.5μm,0.5μm,形成受象層。
第一受象層形成用塗敷工藝液
聚乙烯醇縮丁醛樹脂9個份[積水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ェスレツクBL-1]異氰酸鹽樹脂1個份[日本聚氨脂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コロネ-トHX]丁酮 80個份醋酸丁基 10個份第二受象層形成用塗敷工藝液
聚乙烯醇縮丁基本樹脂6個份[積水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ェスレックBX-1]含有金屬離子的化合物(化合物MS)4個單元丁酮 80個份醋酸丁基 10個份第3受象層形成用塗敷工藝液
聚乙烯蠟兩個份[東邦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ハイテックE1000]氨基甲酸脂變性乙烯丙烯酸共聚合體 4個單元[東邦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ハイテックS6254]甲基纖維素[信越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SM15] 0.1個份水 90個份(格式印刷)用樹脂凸板印刷法,順次印刷ロゴ和OP=ス。
(裡面的第二支撐體)(筆記層的製作)在上述支撐體2上通過在經過電暈放電處理的面上順次地塗敷並乾燥下列組成的第一筆記層形成用塗敷工藝液、第二筆記層形成用塗敷工藝液和第3筆記層形成用塗敷工藝液,各自的厚度為5μm,15μm,0.2μm,層積到188μm,形成筆記層。
第一筆記層形成用塗敷工藝液
聚脂樹脂[東洋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製造バィロン200]8個份異氰酸鹽樹脂1個單元[日本聚氨脂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ェロネ-トHX]碳黑 微量二氧化鈦粒子[石原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CR80]1個份丁酮 80個份醋酸丁基 10個份第二受象層形成用塗敷工藝液
聚脂樹脂 4個份[東洋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製造バイロナ-ルMD1200]二氧化矽5個份二氧化鈦粒子[石原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CR80]1個份水90個份第3筆記層形成用塗敷工藝液
聚聚醯胺樹脂[三和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サンマイド55]5個份甲醇95個份得到的筆記層的中心線平均粗細為1.34μm。
(IC卡用的片的製作)使用圖4(a)的IC卡製造裝置,使用由支撐體1作成的上述裡面支撐體和具有受象層的表面支撐體作為第一支撐體和第二支撐體。
在具有受象層的表面支撐體上使用T染料塗敷粘合劑1厚度達到40μm,在裡面支撐體上使用T染料塗敷粘合劑1厚度達到290μm,如圖4(a)所示使電路面成為裡面支撐體那樣地將圖5到圖7所示的構成的IC模塊1載置在附有該粘合劑的表面支撐體上,夾入上下片中經過在70℃,1分鐘的層積進行製作。這樣製成的IC卡用片的厚度為760μm。製作後在25℃50%RH的環境中保存7天。
用衝壓金屬模具裝置對這樣製成的IC卡用的片實施衝壓加工,得到圖9和圖10的IC卡。
通過從IC卡表面的反射不能夠視認記錄的信息,非記錄單元和記錄單元的透過濃度之差在透過濃度(ISO5標準的濃度計)下分別為1.3和1.8,差為0.5。
(到個人驗證用卡的個人信息記載方法和表面保護方法)用非接觸讀出寫入器,從實施上述固有信息和隱藏的固有信息的記錄加工的IC卡,讀出能夠特定IC晶片的固有號碼,與如圖4(a)所示的數據伺服器的個人識別信息(姓名、從業人員號碼、面孔圖象和屬性信息)對應進行記錄,並且用非接觸讀出寫入器,將個人識別信息(姓名、從業人員號碼、面孔圖象和屬性信息)記錄在IC卡的晶片中。
接著,如下所述,將個人識別信息(姓名、從業人員號碼、面孔圖象和屬性信息)記錄在卡的表面中,進行表面保護,製作設置了格式印刷的個人驗證卡。
(升華型感熱轉印記錄用的墨汁片的製作)在裡面在經過防止熔融加工的厚度6μm的聚乙烯對鈦酸鹽片上設置下列組成的黃色墨汁層形成用塗敷工藝液、深紅色墨汁層形成用塗敷工藝液和青綠色墨汁層形成用塗敷工藝液,其中各自的厚度為1μm,得到黃色、深紅色和青綠色的3色墨汁片。
黃色墨汁層形成用塗敷工藝液
黃色染料(化合物Y-1)3個單元聚乙烯醇縮醛 5.5個份[電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デンカブチテ-ルKY-24]聚甲基丙烯酸甲脂變性聚乙烯1個份[東亞合成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レデダGP-200]
氨基甲酸脂變性矽油 0.5個份[大日精細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ダィァロヌSP-2105]丁酮70個份甲苯20個份深紅色墨汁層形成用塗敷工藝液
紅色染料(化合物M-1)兩個單元聚乙烯醇縮醛5.5個單元[電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デンカブチテ-ルKY-24]聚甲基丙烯酸甲脂變性聚乙烯兩個單元[東亞合成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レデダGP-200]氨基甲酸脂變性矽油 0.5個份[大日精細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ダィァロマ-SP-2105]丁酮70個份甲苯20個份青綠色墨汁層形成用塗敷工藝液
青綠色染料(化合物C-1)1.5個份青綠色染料(化合物C-2)1.5個份聚乙烯醇縮醛 5.6個份[電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デンカブチラ-ルKY-24]聚甲基丙烯酸甲脂變性聚乙烯1個份[東亞合成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レデダGP-200]氨基甲酸脂變性矽油 0.5個份[大日精細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ダィァロマ-SP-2105]丁酮70個份甲苯20個份(熔融型感熱轉印記錄用的墨汁片的製作)在裡面在經過防止熔融加工的厚度6μm的聚乙烯對鈦酸鹽片上塗敷並乾燥下列組成的墨汁層形成用塗敷工藝液,其中厚度成為2μm,得到墨汁片。
墨汁層形成用塗敷工藝液
1個份乙烯醋酸乙烯樹脂共聚合物1個份[三井デェポンケミカル公司製造EV40Y]碳黑3個份苯酚樹脂[荒川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タマノル521] 5個份丁酮 90個份(面孔圖象的形成)通過重疊受象層和升華型感熱轉印記錄用的墨汁片的墨汁一側,從墨汁片一側用熱頭在輸出為0.23W/點、脈衝寬度為0.3~4.5毫秒、點密度為16點/mm的條件下進行加熱,在受象層中形成在圖象上具有灰度等級的人物圖象。在該圖象中上述色素和受象層的鎳形成錯體。
(文字信息的形成)通過重疊OP 單元和熔融型感熱轉印記錄用的墨汁片的墨汁一側,從墨汁片一側用熱頭在輸出為0.5W/點、脈衝寬度為1.0毫秒、點密度為16點/mm的條件下進行加熱,在OP上形成文字信息。
(表面保護方法)(表面保護層形成方法)[活性光線硬化型轉印箔1的製作]在設置了0.1μm的氟樹脂層的離型層的厚度為25μm的聚乙烯對鈦酸鹽薄膜2的離型層上,層積下列組成物製作活性光線硬化型轉印箔1。
(活性光線硬化性化合物)新中村化學公司製造的A-9300/新中村化學公司製造的EA-1020=35/11.75個單元反應開始劑イルガキェァ184日本チバガィギ-公司製造5個份含有添加劑不飽和基的樹脂 48個份其它添加劑大日本インキ界面活性劑F-1790.25個份中間層形成塗敷工藝液膜厚1.0μm聚乙烯丁醛樹脂[積水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ェスレッケBX-1] 3.5個份タフテツケスM-1913(旭化成)5個份硬化劑聚異氰酸鹽[ェロネ-トHX 日本ポリゥレタン製造]1.5個份丁酮90個單元塗敷後硬化劑的硬化在50℃,進行24小時。
粘合層形成塗敷工藝液膜厚0.5μm氨基甲酸脂變性乙烯乙基ァクリレ-ト共聚合物[東邦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ハイテックS6254B] 8個份聚丙烯酸脂共聚合物[日本純藥股份有限公司製造ァAT510] 兩個份水 45個份乙醇 45個份進一步在記錄了圖象、文字的上述受象體上用上述構成形成的活性光線硬化型轉印箔1,用加熱到表面溫度200℃的直徑5cm橡膠硬度85的熱輥以150kg/cm2的壓力,加熱1.2秒,進行轉印。
用非接觸讀出寫入器讀出記錄在製成的卡的晶片中的固有信息(能夠特定晶片的固有號碼),同時用透過濃度檢測器讀出記錄在卡表面中的隱藏的固有信息(能夠特定晶片的固有號碼),提取並對照能夠特定IC晶片的固有號碼,當相同時,能夠判斷是真品。
又,故意破壞IC晶片,不能夠用非接觸讀出寫入器讀出,用透過濃度檢測器讀出記錄在卡內部的天線支撐體中的隱藏的固有信息(能夠特定晶片的固有號碼),用數據伺服器對照製造信息,確認同一個固有號碼,可以取得能夠特定IC晶片的固有號碼、製造批次、檢查記錄。
又,用透過濃度檢測器讀出隱藏的固有信息(能夠特定IC晶片的固有號碼),用發行數據伺服器進行對照,當記錄在卡表面中的內容與發行數據伺服器的個人信息(姓名、從業人員號碼、面孔圖象和屬性信息)一致時,能夠判斷是真品。
除了對在含有最大吸收波長850nm的紅外線吸收色素的裡面經過防止熔融加工的厚度6μm的聚乙烯對鈦酸鹽片升華帶使用熱敏頭,將記錄在IC卡中的隱藏的固有信息熱轉印記錄在天線支撐體C7上,用紅外線攝象機讀出外,與實施例1相同。
與實施例1相同,可以取得真品證明和製造信息。
如上所述在本專利申請書中,通過將隱藏的固有信息設置在密封在卡內部的天線支撐體中,為了變造必須進行破壞,安全性就極高。進一步,不僅與記錄在外部存儲裝置(伺服器)的固有信息進行真品對照,而且對照卡面信息與隱藏的固有信息,對於懷有惡意的第三者進行的對固有信息的變造、偽造或盜用具有極高的安全性。
又,通過將隱藏的固有信息設置在天線支撐體中,不會制約卡面的設計構思,能夠滿足與高度安全性同時成立的條件。
除了如圖4(b)所示,在數據伺服器中進行對照,對在含有最大吸收波長850nm的紅外線吸收色素的裡面經過防止熔融加工的厚度6μm的聚乙烯對鈦酸鹽片升華帶使用熱頭,將能夠特定晶片的隱藏的固有號碼熱轉印記錄在IC卡的表面以外,與實施例1相同。記錄的信息在可見區域是不可見的。
用圖11的IC卡判定系統進行真品證明和取得製造發行信息。
用非接觸讀出寫入器讀出記錄在製成的卡的晶片中的固有信息(能夠特定晶片的固有號碼、個人信息(姓名、從業人員號碼、面孔圖象)),同時用紅外線攝象機讀出記錄在卡表面中的隱藏的固有信息(能夠特定晶片的固有號碼),提取並對照能夠特定晶片的固有號碼,當相同時,能夠判斷是真品。
又,故意破壞晶片,不能夠用非接觸讀出寫入器讀出,同時用紅外線攝象機讀出記錄在卡表面中的隱藏的固有信息(能夠特定晶片的固有號碼),確認同一個固有號碼,可以取得能夠特定IC晶片的固有號碼、製造批次、檢查記錄和個人信息(姓名、從業人員號碼、面孔圖象)。
又,用圖13的IC卡判定系統進行真品證明和取得製造發行信息。
用非接觸讀出寫入器讀出記錄在製成的卡的晶片中的表面記載個人識別信息(姓名、從業人員號碼、面孔圖象),同時用紅外線攝象機讀出記錄在卡表面中的隱藏的固有信息(能夠特定晶片的固有號碼),提取並對照能夠特定晶片的固有號碼,當相同時,能夠判斷是真品。
又,故意破壞晶片,不能夠用非接觸讀出寫入器讀出,同時用紅外線攝象機讀出記錄在卡表面中的隱藏的固有信息(能夠特定晶片的固有號碼),用製造發行信息的數據伺服器進行對照,確認同一個固有號碼,可以取得能夠特定IC晶片的固有號碼、製造批次、檢查記錄和個人信息(姓名、從業人員號碼、面孔圖象)。
除了如圖3(c)所示地,將記錄在IC卡中的隱藏的固有信息記錄在卡截面上,用條型碼方式記錄以外,與實施例3相同。
與實施例3相同,可以進行真品證明和取得製造發行信息。
權利要求
1.一種IC卡,包含IC模塊,該IC模塊包括在卡製造階段或卡發行階段中存儲固有信息的IC晶片和由天線支撐體支持的天線;以及兩個支撐體,在它們之間經由粘合層配置了IC模塊,其中,以下列方式將與存儲的固有信息對應的隱藏的固有信息記錄在上述天線支撐體的一部分中,該方式是由來自IC卡表面的反射光不能視認隱藏的固有信息,通過隱藏的固有信息的記錄單元和非記錄單元之間的透過濃度差,可從透過光讀出上述隱藏的固有信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IC卡,其中,上述隱藏的固有信息在可見光區域具有吸收功能,在上述可見光區域中根據隱藏的固有信息的記錄單元和非記錄單元之間的透過濃度差,可讀出上述隱藏的固有信息。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IC卡,其中,通過使用在可見光區域中是不可見的紅外線吸收材料,提供上述隱藏的固有信息,在紅外線波長區域中根據隱藏的固有信息的記錄單元和非記錄單元的透過濃度差,可讀出上述隱藏的固有信息。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IC卡,其中,上述隱藏的固有信息至少包含一個卡固有號碼的信息和個人識別信息。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IC卡,其中,進一步包含設置在上述兩個支撐體的一個上的受象層;以及設置在另一個支撐體上的筆記層,其中,將包含姓名、面孔圖象的個人識別信息記錄在受象層中。
6.一種IC卡的製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驟將固有信息記錄於具有IC晶片和由天線支撐體支持的天線的IC模塊的IC晶片中;將隱藏的固有信息記錄在上述天線支撐體的一部分中;在相互對置的兩個支撐體之間塗敷粘合劑從而設置一個粘合層;將上述IC模塊載置在具有上述粘合層的上述兩個支撐體之間的預定位置上;層疊上述相互對置的兩個支撐體,製作卡的基材;將上述卡的基材衝壓成卡的形狀從而製成IC卡;將個人識別信息記錄在卡表面中;以及將個人識別信息寫入IC晶片內。
7.一種IC卡的製造裝置,包括存儲部分,用於將固有信息記錄於具有IC晶片和由天線支撐體支持的天線的IC模塊的IC晶片中;第一記錄部分,用於將隱藏的固有信息記錄在上述天線支撐體的一部分中;第一塗敷部分,用於將粘合劑塗敷在兩個支撐體之間從而製作粘合層;安裝部分,用於將上述IC模塊載置在具有粘合層的上述兩個支撐體之間的預定位置上;粘壓部分,用於層疊上述相互對置的兩個支撐體,製作卡的基材;衝壓部分,將上述卡的基材衝壓成卡的形狀從而製成IC卡;第二記錄部分,用於將個人識別信息記錄在卡表面中;以及寫入部分,用於將個人識別信息寫入IC晶片內。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IC卡製造裝置,其中,進一步包含第二塗敷部分,用於塗敷保護記錄在卡表面上的上述個人識別信息的保護層。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IC卡製造裝置,其中,進一步包含信息發送部分,用於將上述固有信息和上述隱藏的固有信息發送到至少存儲卡製造信息數據和卡發行信息數據中的一個的數據伺服器中,並使這兩個信息對應地存儲在數據伺服器中。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IC卡製造裝置,其中,上述第一記錄部分通過熱轉印記錄或噴墨記錄,記錄上述隱藏的固有信息。
11.一種IC卡判定系統,包含信息讀取部分,用於讀取IC卡的固有信息和隱藏的固有信息;對照部分,用於對照固有信息和隱藏的固有信息;以及判定部分,用於根據對照結果判定IC卡是否是真品,其中,IC卡包含IC模塊,該IC模塊包括在卡製造階段或卡發行階段中存儲固有信息的IC晶片和由天線支撐體支持的天線;以及兩個支撐體,在它們之間經由粘合層配置了IC模塊,其中,以下列方式將與存儲的固有信息對應的隱藏的固有信息記錄在上述天線支撐體的一部分中,該方式是由來自IC卡表面的反射光不能視認隱藏的固有信息,通過隱藏的固有信息的記錄單元和非記錄單元之間的透過濃度差,可以從透過光讀出上述隱藏的固有信息。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IC卡判定系統,其中,進一步包含對應地存儲固有信息和隱藏的固有信息的數據伺服器,其中,上述對照部分對照由上述信息讀取部分得到的固有信息和隱藏的固有信息中的至少一個信息與存儲在上述數據伺服器中的固有信息和隱藏的固有信息中的至少一個信息。
13.一種IC卡,包含IC模塊,該IC模塊包括在卡製造階段或卡發行階段中存儲固有信息的IC晶片和天線;以及兩個支撐體,在它們之間經由粘合層配置了IC模塊,其中,通過使用在可見光區域中是不可見的紅外線吸收材料,將上述隱藏的固有信息記錄在卡表面和卡截面中的至少一個中。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IC卡,其中,通過使用條形碼記錄將上述隱藏的固有信息。
15.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IC卡,其中,上述隱藏的固有信息至少包含卡固有號碼的信息和個人識別信息中的一個信息。
16.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IC卡,其中,進一步包含設置在上述兩個支撐體的一個上的受象層;以及設置在另一個支撐體上的筆記層,其中,將包含姓名、面孔圖象的個人識別信息記錄在受象層中。
17.一種IC卡的製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驟將固有信息記錄在具有IC晶片和天線的IC模塊的IC晶片中;在相互對置的兩個支撐體之間塗敷粘合劑從而設置一個粘合層;將上述IC模塊載置在具有粘合層的上述兩個支撐體之間的預定位置上;層疊上述相互對置的兩個支撐體,製作卡的基材;將上述卡的基材衝壓成卡的形狀從而製成IC卡;通過使用在可見光區域中是不可見的紅外線吸收材料,將上述隱藏的固有信息記錄在卡表面和卡截面中的至少一個中。將個人識別信息記錄在卡表面中;以及將個人識別信息寫入IC晶片內。
18.一種IC卡的製造裝置,包括存儲部分,用於將固有信息記錄於具有IC晶片和天線的IC模塊的IC晶片中;第一塗敷部分,用於將粘合劑塗敷在兩個支撐體之間從而製作粘合層;安裝部分,用於將上述IC模塊載置在具有粘合層的上述兩個支撐體之間的預定位置上;粘壓部分,用於層疊上述相互對置的兩個支撐體,製作卡的基材;衝壓部分,將上述卡的基材衝壓成卡的形狀從而製成IC卡;第一記錄部分,通過使用在可見光區域中是不可見的紅外線吸收材料,將上述隱藏的固有信息記錄在卡表面和卡截面中的至少一個中;第二記錄部分,用於將個人識別信息記錄在卡表面中;以及寫入部分,用於將個人識別信息寫入IC晶片內。
19.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IC卡製造裝置,其中,進一步包含第二塗敷部分,用於塗敷保護記錄在卡表面上的上述個人識別信息的保護層。
20.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IC卡製造裝置,其中,進一步包含信息發送部分,用於將上述固有信息和上述隱藏的固有信息發送到至少存儲卡製造信息數據和卡發行信息數據中的一個的數據伺服器中,並使這兩個信息對應地存儲在數據伺服器中。
21.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IC卡製造裝置,其中,上述第一記錄部分通過熱轉印,記錄上述隱藏的固有信息。
22.一種IC卡判定系統,包含信息讀取部分,用於讀取IC卡的固有信息和隱藏的固有信息、對照部分,用於對照固有信息和隱藏的固有信息;以及判定部分,用於根據對照結果判定IC卡是否是真品,其中,IC卡包含IC模塊,該IC模塊包括在卡製造階段或卡發行階段中存儲固有信息的IC晶片和天線;以及兩個支撐體,在它們之間經由粘合層配置了IC模塊,通過使用在可見光區域中是不可見的紅外線吸收材料,將上述隱藏的固有信息記錄在卡表面和卡截面中的至少一個中。
23.根據權利要求22所述的IC卡判定系統,其中,上述信息讀取部分讀取記錄在IC卡表面中的隱藏的固有信息和個人識別信息,上述對照部分用於對照隱藏的固有信息和個人識別信息。
24.根據權利要求22所述的IC卡判定系統,其中,進一步包含對應地存儲固有信息和隱藏的固有信息的數據伺服器,其中,上述對照部分對照由上述信息讀取部分得到的固有信息和隱藏的固有信息中的至少一個信息與存儲在上述數據伺服器中的固有信息和隱藏的固有信息中的至少一個信息。
25.根據權利要求22所述的IC卡判定系統,其中,上述隱藏的固有信息至少包含卡固有號碼的信息和個人識別信息中的一個信息。
全文摘要
IC卡包含包括一個IC晶片和一個由天線支撐體支持的天線在內的IC模塊,在卡製造階段或卡發行階段將固有信息記錄在上述IC晶片中、兩個支撐體,在它們之間介在粘合層中配置了IC模塊,其中,以下列方式將與存儲的固有信息對應的隱藏的固有信息記錄在天線支撐體的一部分中,該方式是由來自IC卡表面的反射光不能視認隱藏的固有信息,由於隱藏的固有信息的記錄單元和非記錄單元之間的透過濃度差,可以從透過光讀出上述隱藏的固有信息。
文檔編號G06K19/18GK1521692SQ20031012442
公開日2004年8月18日 申請日期2003年12月24日 優先權日2002年12月27日
發明者高橋秀樹, 服部良司, 司 申請人:柯尼卡美能達控股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