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攜式電子裝置以及定位可攜式電子裝置的天線的方法
2023-08-11 04:40:46 1
可攜式電子裝置以及定位可攜式電子裝置的天線的方法【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以及定位可攜式電子裝置的天線的方法。可攜式電子裝置包括一外殼以及一天線組件。天線組件安裝至外殼,其中天線組件具有一第一天線與一第二天線。第一天線與第二天線能移動於相對的收合位置與展開位置之間。當在收合位置時,第一天線與第二天線實質上定位在由外殼所定義的一外部周邊內。【專利說明】可攜式電子裝置以及定位可攜式電子裝置的天線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電子裝置,且特別涉及一種具有天線的電子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可攜式電子裝置(portableelectronicdevice)例如是平板電腦(tabletcomputer)以及智慧型手機(smartphone)包括用來促進通訊的天線。特別的是,此類電子裝置的天線通常固定在定位。舉例而言,天線可位於電子裝置的內部腔室內並被電子裝置的外殼包圍,而外殼形成電子裝置的外部殼體。經由如此配置,天線的性能可能經由不同的因素例如是使用者握持電子裝置的方式而改變。【
發明內容】[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以及定位可攜式電子裝置的天線的方法。[0004]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包括一外殼以及一天線組件。天線組件安裝至外殼,其中天線組件具有一第一天線與一第二天線。第一天線與第二天線能移動於相對的收合位置與展開位置之間。當在收合位置時,第一天線與第二天線實質上定位在由外殼所定義的一外部周邊內。[0005]本發明再提出一種定位可攜式電子裝置的天線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驟。測定可攜式電子裝置的一第一天線的信號性能,其中可攜式電子裝置具有第一天線與一第二天線。至少部分地基於所測定的信號性能而移動第一天線與第二天線。[0006]基於上述,本發明所提出的可攜式電子裝置以及定位可攜式電子裝置的天線的方法,其第一天線與第二天線對稱地移動,而使得第一天線與第二天線的其中之一的運動反射於第一天線與第二天線的其中另一的運動,以提高第一天線與第二天線的信號性能。[0007]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專利附圖】【附圖說明】[0008]圖1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可攜式電子裝置的示意圖;[0009]圖2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天線組件的示意圖;[0010]圖3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可攜式電子裝置的示意圖;[0011]圖4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定位可攜式電子裝置的天線的方法的流程圖;[0012]圖5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可攜式電子裝置的示意圖;[0013]圖6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天線定位控制器的功能流程圖。[0014]主要元件符號說明[0015]100、145、160:可攜式電子裝置[0016]102、146:外殼[0017]104、120:天線組件[0018]106、108、130、132、190、192:天線[0019]109:腕帶[0020]110、112:遠端[0021]122、124:樞座[0022]126、128:軸線[0023]134:導管[0024]136:導體[0025]138:天線饋源[0026]140:致動器[0027]142:驅動臂[0028]148:邊緣[0029]149:凹槽[0030]170:處理裝置[0031]172:輸入/輸出接口[0032]174:顯示裝置[0033]176:觸控熒幕界面[0034]178:網絡/通訊接口[0035]180:存儲器[0036]182:作業系統[0037]184:區域數據總線[0038]186:距離感測器[0039]188:通話計時器[0040]194:天線定位控制器【具體實施方式】[0041]本發明提供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以及一種定位可攜式電子裝置的天線的方法。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此類可攜式電子裝置具有一對天線,而天線配置以樞轉於相對的旋轉軸線。舉例而言,這些天線為細長型,並從軸線徑向地延伸,使得天線的遠端沿著對應的弧形移動。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天線對稱地移動,使得天線的其中之一的運動反射於天線的其中另一的運動。值得注意的是,這樣的運動能基於一個或多個不同的目的而被執行,例如是提高天線的信號性能。[0042]圖1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可攜式電子裝置的示意圖。如圖1所示,可攜式電子裝置100包括外殼102以及天線組件104。天線組件104安裝至外殼102並包括天線106與108,而天線106與108能移動於相對的收合位置與展開位置之間。值得注意的是,天線106與108繪示於圖1的位置是介於收合位置與展開位置之間(例如是中間位置)。還需注意的是,在本實施例中,外殼102組裝至腕帶109。[0043]天線106與108各自為細長型且終止於對應的遠端110與112。在本實施例中,天線106樞轉於一軸線,使得遠端110經由一弧形(弧形A以虛線繪示)而移動,而天線108樞轉於另一軸線,使得遠端112經由另一弧形(弧形B以虛線繪示)而移動。[0044]當在中間位置(繪示於圖1)以及延伸位置時,天線106與108從外殼102向外延伸。相反地,當在收合位置時,天線106與108實質上定位在由外殼102所定義的一外部周邊內。[0045]圖2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天線組件的示意圖。如圖2所示,天線組件120包括樞座122與124,樞座122與124可旋轉於相對的軸線126與128。天線130從樞座122向外延伸而天線132從樞座124向外延伸。現在將更詳細的介紹連接天線130的元件。[0046]天線130包括一段以電磁式透明材料所形成導管134(例如是微管(microtube))。在本實施例中,導管134的遠端是密封的。[0047]天線130的導體136延伸至導管134內,而導體136的長度在本實施例中被最佳化,以使導體136在安裝有天線組件120的可攜式電子裝置的收發器所使用的多個頻率之處產生共振。雖然此處可使用不同類型與材料的導體,而作為範例的導體是以型號為304v而線徑規格為美國線徑規格(AmericanWireGauge,AWG)號數40的不鏽鋼帶所形成。天線饋源(antennafeed)138經由樞座122延伸並稱接至導體136。[0048]樞座122驅動樞座124使得天線130與132同時移動。具體而言,在本實施例中,樞座122與124為齒輪型樞座,包括徑向設置的齒輪齒。樞座122與124彼此卡合,使得樞座122與124的旋轉導致天線130與132往互為反向的旋轉方向運動。舉例而言,天線130與132朝向展開位置的運動導致遠端移動而朝向彼此,而天線130與132朝向收合位置的運動導致遠端移動而遠離彼此。[0049]致動器140轉動樞座124。具體而言,致動器140卡合驅動臂142,驅動臂142從樞座124徑向地延伸。致動器140可為線性致動器,以作用於控制一天線定位控制器(未繪示於圖2)所提供的輸入資訊。這樣的天線定位控制器可控制致動器140以基於一個或多個不同的參數,例如是可攜式電子裝置的信號性能,而定位天線130與132。[0050]圖3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可攜式電子裝置的示意圖,而可攜式電子裝置安裝有天線組件120。如圖3所示,可攜式電子裝置145包括外殼146,且外殼146定義出周邊的邊緣148。細長型的凹槽149沿著邊緣148設置。值得注意的是,當在收合位置時,天線130與132位在凹槽149內。[0051]就這一點而言,圖4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定位可攜式電子裝置的天線的方法的流程圖。如圖4所示,定位可攜式電子裝置的天線的方法包括(在方塊150中)測定可攜式電子裝置的第一天線的信號性能。在方塊152中,可攜式電子裝置的第一天線與第二天線至少部分地基於所測定的信號性能而移動。[0052]圖5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可攜式電子裝置的示意圖,而可攜式電子裝置被設置為是能進行電話通話的移動裝置(例如是智慧型手機)。如圖5所示,可攜式電子裝置160包括處理裝置(處理器)170、輸入/輸出接口172、顯示裝置174、觸控熒幕界面176、網絡/通訊接口178、存儲器180以及作業系統182,而可攜式電子裝置160的各元件經由區域數據總線(localdatabus)184與彼此通訊。另外,可攜式電子裝置160包括距離感測器(proximitysensor)186、通話計時器188、天線190與192以及天線定位控制器194。[0053]處理裝置170可包括客制或市售處理器、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processingunit,CPU)或是多個處理器中的輔助處理器(auxiliaryprocessor)、以半導體為基底的微處理器(semiconductorbasedmicroprocessor)(以微晶片的形式)、一個或多個特殊應用集成電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ASIC)、多個適當配置的數字邏輯閘(digitallogicgate)以及其他包括單獨的以及以不同形式組合的離散元件的電子結構,來協調可攜式電子裝置的整體操作。[0054]存儲器180可包括任何一種揮發性存儲器(volatilememory)元件與非揮發性存儲器(nonvolatilememory)元件的組合,其中揮發性存儲器例如是隨機存取存儲器(random-accessmemory,RAM)像是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dynamicrandom-accessmemory,DRAM)或靜態隨機存取存儲器(staticrandom-accessmemory,SRAM)等等。存儲器180通常包括導航作業系統(nativeoperatingsystem)、一或多個導航應用程式(nativeapplication)、模擬系統(emulationsystem)、任何各種作業系統與/或模擬硬體平臺的模擬應用程式或模擬作業系統等。舉例來說,應用程式可包括特殊軟體應用程式,其可包括一些或全部的可攜式電子裝置160的零件。根據這些實施例,這些零件是儲存在存儲器180中且由處理裝置170執行。[0055]觸控熒幕界面176用以偵測在顯示裝置174的顯示範圍內的碰觸,並提供像是熒幕上按鈕、功能選單、鍵盤等等的功能,而允許使用者通過碰觸來導航使用者界面。[0056]此領域具通常知識者可察知,存儲器180可(通常會)包括其他零件,在此這些零件已為簡潔而省略。請注意,在本說明書的內容中,非暫態性電腦可讀式媒體(non-transitorycomputer-readablemedium)存儲一個或多個程序以供連接中的指令執行系統、設備或裝置使用。[0057]進一步參考圖5,網絡/通訊接口178包括多種在網絡環境中用來傳送與/或接收數據的零件。舉例而言,這些零件可包括無線通訊界面(wirelesscommunicationsinterface)。當這些元件實施於一應用中時,一個或多個零件會儲存在非暫態性電腦可讀式媒體且由處理裝置170執行。[0058]距離感測器186可操作地測定目標物至可攜式電子裝置160的接近度。具體而言,距離感測器186可用來測定使用者的臉部至可攜式電子裝置160的接近度。距離感測器186連通天線定位控制器194,而天線定位控制器194至少部分地基於由距離感測器186所提供的輸入資訊而可操作地定位天線190與192。值得注意的是,輸入資訊可包括對應於目標物至可攜式電子裝置160的接近資訊。[0059]另外,或二者擇一地,天線定位控制器194可接收來自通話計時器188的輸入數據,而通話計時器188可操作地測定關於由可攜式電子裝置160所執行的一通話的時間。作為輸入資訊的回應,天線定位控制器194至少部分地基於符合一預設限值的通話的時間而可操作地定位天線190與192。值得注意的是,當天線定位控制器194引起天線190與192的周期性重定位(relocation)而遠離使用者的組織時,可攜式電子裝置160的使用者可暴露於較少的天線輻射下。在一些實施例中,即使達到小於最大的接收值也能這樣進行重定位。[0060]圖6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天線定位控制器的功能流程圖。如圖6所示,功能(或方法)可被理解為在方塊200為起點,其為偵測可攜式電子裝置的一個或多個天線的信號性能。在方塊202中,如果信號性能不符合預設限值,則流程會繼續進行至方塊204,而天線盡力移動以改善效能。然而,如果信號性能對符合預設限值,則流程會繼續進行至方塊206。[0061]在方塊206中,執行是否有任何目標物緊密接近可攜式電子裝置的測定。舉例而言,可攜式電子裝置的距離感測器可用來測定使用者是否緊密接近可攜式電子裝置,而由距離感測器所產生的接近資訊可提供至天線定位控制器。如果目標物被測定為接近,則流程會繼續進行至方塊204,而天線回應天線定位控制器而移動。然而,如果目標物不被測定為接近,則流程會繼續進行至方塊208。[0062]在方塊208中,測定關於通話的時間。具體而言,此處的時間可對應於可攜式電子裝置所執行的一個單位通話的通話時間,而對應於通話時間的資訊提供至天線定位控制器。在方塊210中,如果通話時間符合預設限值,則流程會再次繼續進行至方塊204而移動天線。然而,如果通話時間不符合預設限值,則流程會回到方塊200而依照前述的方式重新開始。[0063]若實施於軟體中,需要指出的是,圖4的流程圖(或任何其他流程圖)中所示的每一方塊均代表包含程序指令的模塊、片段、或代碼部分,而程序指令存儲在非暫態性電腦可讀式媒體上以執行特定的邏輯功能。就此而言,這些程序指令可以利用原始碼(sourcecode)或機器碼(machinecode)形式來實現,其中原始碼包括以程序語言所編寫的語句,而機械碼則包括可由適當的執行系統辨識的數字指令(numeralinstruction)。機器碼可從原始碼等轉換而來。若實施於硬體中,則每一方塊可代表用於執行特定的邏輯功能的一個或多個互連電路。另外,儘管流程圖顯示執行方式的特定指令,但可以理解的是,執行的指令可以不同。[0064]雖然已結合以上實施例公開了本發明,然而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
技術領域:
】中熟悉此技術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應以附上的權利要求所界定的為準。【權利要求】1.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其特徵在於,該可攜式電子裝置包括:外殼;以及天線組件,安裝至該外殼,其中該天線組件具有第一天線與第二天線,該第一天線與該第二天線能移動於相對的收合位置與展開位置之間,當在該收合位置時,該第一天線與該第二天線實質上定位在由該外殼所定義的外部周邊內。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其特徵在於,其中該第一天線為細長型且終止於第一遠端,該第一天線可樞轉於第一軸線,使得該第一遠端經由該第一軸線所定義的第一弧形而移動,而該第二天線為細長型且終止於第二遠端,該第二天線可樞轉於第二軸線,使得該第二遠端經由該第二軸線所定義的第二弧形而移動。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其特徵在於,該可攜式電子裝置還包括天線定位控制器,其至少部分地基於該可攜式電子裝置的信號性能而可操作地引導該第一天線與該第二天線的運動。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其特徵在於,其中該天線組件還包括第一樞座與第二樞座,該第一樞座可旋轉於第一軸線,該第二樞座可旋轉於第二軸線,且該第一天線從該第一樞座向外延伸,而該第二天線從該第二樞座向外延伸。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其特徵在於,其中該第一天線包括第一導管以及延伸至該第一導管內的第一導體,而該第二天線包括第二導管以及延伸至該第二導管內的第二導體。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其特徵在於,其中該第一樞座可操作地驅動該第二樞座,使得該第一天線與該第二天線同時移動。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其特徵在於,其中該第一樞座與該第二樞座為齒輪型樞座,而該第一樞座與該第二樞座彼此卡合,使得其朝向該展開位置的運動導致該些遠端移動而朝向彼此,而其朝向該收合位置的運動導致該些遠端移動而遠離彼此。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其特徵在於,該可攜式電子裝置還包括距離感測器與天線定位控制器,該距離感測器可操作地測定目標物至該可攜式電子裝置的接近度,而該天線定位控制器至少部分地基於由該距離感測器所測定的該目標物至該可攜式電子裝置的接近度而可操作地定位該第一天線與該第二天線。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其特徵在於,該可攜式電子裝置還包括通話計時器以及天線定位控制器,該通話計時器可操作地測定關於由該可攜式電子裝置所執行的通話的時間,而該天線定位控制器至少部分地基於符合預設限值的該通話的時間而可操作地定位該第一天線與該第二天線。10.一種定位可攜式電子裝置的天線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定位可攜式電子裝置的天線的方法包括:測定該可攜式電子裝置的第一天線的信號性能,其中該可攜式電子裝置具有該第一天線與第二天線;以及至少部分地基於所測定的信號性能而移動該第一天線與該第二天線。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定位可攜式電子裝置的天線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其中在測定該可攜式電子裝置的該第一天線的信號性能的步驟中,該第二天線的信號性能也被測定。12.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定位可攜式電子裝置的天線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其中在至少部分地基於所測定的信號性能而移動該第一天線與該第二天線的步驟中,該第一天線樞設於第一軸線而該第二天線樞設於第二軸線。13.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定位可攜式電子裝置的天線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定位可攜式電子裝置的天線的方法還包括:偵測目標物至該可攜式電子裝置的接近度;以及至少部分地基於偵測該目標物接近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以作為回應而移動該第一天線與該第二天線。14.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定位可攜式電子裝置的天線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定位可攜式電子裝置的天線的方法還包括:測定關於由該可攜式電子裝置所執行的通話的時間;以及至少部分地基於符合預設限值的該通話的時間以作為回應而移動該第一天線與該第二天線。【文檔編號】H01Q1/22GK103594796SQ201310083043【公開日】2014年2月19日申請日期:2013年3月15日優先權日:2012年8月15日【發明者】羅德尼.O.威廉斯申請人: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