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惡性腫瘤的中藥的製作方法
2023-07-20 13:27:51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惡性腫瘤的中藥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特別是一種治療惡性腫瘤的中藥。
背景技術:
腫瘤是一種常見病,其中惡性腫瘤是目前危害人類健康最嚴重的一類疾病,中醫認為,惡性腫瘤是一種全身性疾病,它的發生、發展、復發、轉移,是不同機體病症在局部的反應。中醫在論述癌瘤發生的病因病機時,主要有以下4種理論1、氣滯血瘀論認為癌發病與肝脾兩傷,氣鬱凝結有關,血隨氣行,血之阻滯凝結多由氣行不暢引起,故血瘀多伴氣滯,久之滯瘀成塊,氣血瘀滯,日久可生癌腫,故持此觀點的人認為,活血化瘀法是治療癌症主要法則之一。
2、痰溼聚結論脾主溼、脾虛則水溼,脾虛水溼則失於健運,水溼不運,津液不布,為邪火熬灼,逐凝結為痰,「痰之為物,隨氣升降,無處不到。」古人有「凡人身上、中、下有塊者,多是痰的論述」。因此,認為一些皮下腫物不癢不痛經久不消,應以消痰散結,化痰通絡法治療,而溼毒為患,則以祛溼解毒治之。
3、邪毒鬱熱論外受毒邪入侵,日久均能化毒化火,內傷七情,亦能生火,火熱傷氣,燒灼臟腑,是為邪熱火毒。毒蘊於內,日久必發。癌瘤病人多見熱鬱之證,如邪熱囂張,發為實熱之證,表示腫瘤正在發展,屬病進之象。如系病久體虛,瘀毒內陷則久治不愈,或形成陰瘡惡癰,翻花潰爛,皮肉腐黑,由陽轉陰,成為陰毒之邪,故清熱解毒,滋陰降火為治療陽證癌之大法,而陰毒之邪則需溫補託裡,扶正祛邪以通經活絡,調和氣血。
4、臟腑失調論歷代醫籍指出,腫瘤發病與臟腑功能失調有關,如「脾胃不足及虛弱失調的人,多有積聚之病」,又說「凡治噎膈大法,以脾腎為主,治脾者宜從溫養,治腎者宜從滋潤」。在惡性腫瘤病程中,由於病邪日久,耗精傷血,禍及元氣,面削形瘦,削骨而立,氣血雙虧。現今晚期腫瘤病人手術割治之後,大傷氣陰,下氣不支,多出現氣陰兩傷。正衰則邪盛,機體抗癌能力降低,往往促使癌症進一步擴散,這是晚期腫瘤中一大問題。
在腫瘤治療過程中,常用的中醫治療法則有1、扶正培本法扶正培本所屬治法較多,包括補氣養血,健脾益胃,滋陰補腎益精等,其目的皆在於增強機體抗病,防病及其適應能力,其常用的益氣藥物有黃芪、人參、黨參、黃精、白朮、淮山藥、甘草等;補血藥有當歸、熟地、幹地黃、雞血藤、白芍、紫河車、桂元肉、阿膠等;滋陰藥有天門冬、沙參、生地黃、龜版、鱉甲、天花粉、知母、旱蓮草、女貞子等;補腎藥有附子、肉桂、鹿茸、淫羊藿,補骨脂、菟絲子、鎖陽、肉蓯蓉、巴戟天等。扶正培本法在腫瘤防治中應用最為廣泛,而且收效較佳。
2、理氣活血法腫瘤的發病原因多與氣滯和血瘀相關,腫瘤多有形,歷代醫家多認為症積、石瘕、痞癖及肚腹結塊等皆與瘀血相關,故腫瘤之實質多有血瘀,常見有腫塊刺痛、唇舌青紫,舌下靜脈曲張,肌膚甲錯,脈澀等瘀血見症,故活血化瘀法為腫瘤防治的重要大法之一。常用的理氣藥有八月札、柴胡、木香、陳皮、青皮、枳殼、砂仁、玫瑰花、檀香、檳榔、沉香、紫蘇梗、旋覆花、厚樸、川楝子、延胡索、降香、丁香。常用的活血化瘀藥有丹參、五靈脂、環留行、桃仁、紅花、赤芍、三稜、莪朮、乳香、沒藥、蒲黃、水蛭、穿山甲、土鱉、歸尾、澤蘭、虎杖、石見穿、全蠍、血竭等。
3、清熱解毒法惡性腫瘤,特別是中晚期患者常有發熱、腫塊增大、局部灼熱,疼痛,口渴,便秘,舌紅苔黃,脈數等症,皆屬邪熱瘀毒之候,治之當以清熱解毒法。清熱解毒藥能控制和消除腫瘤及其周圍的炎症和水腫,在其某階段起到一定程度的控制腫瘤發展的作用。同時,清熱解毒藥又有較強的抗癌活性,清熱解毒法是腫瘤防治常用的治法之一,常用藥物有白花蛇舌草、土茯苓、敗醬草、蒲公英、野菊花、連翹、金銀花、山豆根、紫花地丁、水楊梅根、板蘭根、紫草根、半枝蓮、半邊蓮、天葵子、蚤休、苦參、黃藥子、黃芩、黃柏等。
4、軟堅散結法腫瘤又名石疽、石瘕、孔巖、石癭、腎巖、石疔等,多為有形之腫塊。常用藥物有鱉甲、藤梨根、石見穿、莪朮、八月札、海藻、瓜萎、地龍、牡蠣、土鱉、昆布等。軟堅散結藥物抗腫瘤主要在於直接殺傷癌細胞等作用。
5、化痰祛溼法腫瘤之成因除了氣滯和血瘀兩大重要因素外,還有痰凝和溼聚,表現為氣機阻滯、痰溼凝聚、血行瘀滯,故對某些腫瘤或在腫瘤發展的某些階段,治療當以化痰祛溼為主,處方用藥,審因論治,凡有痰溼凝聚徵象者皆可用之。痰溼即為病理產物,又為繼發性致病因素,痰凝溼聚成核成塊,如許多無名腫塊、不痛不癢、經久不消、逐漸增大增多,多系痰核所致,治宜化痰散結。常用藥物有栝樓、皂角刺、半夏、山慈茹、象貝母、葶藶子、青礞石、海浮石、延胡素、馬兜鈴、杏仁、蒼朮、厚樸、茯苓、藿香、佩蘭、薏苡仁、獨活、秦艽、威靈仙、穿山甲、木瓜、海風藤、石絡藤、豬苓、金錢草、萆、防已等。
6、以毒攻毒法腫瘤乃痼惡之疾,邪毒結於體內為腫瘤的根本,毒陷邪深,非攻不克,故常用有毒之品,借其性峻力猛以攻邪,常用的「以毒攻毒法」中某些具有毒性的藥物,均具有抗癌抑癌之功效,故在正氣尚未衰竭而能耐攻的情況下,可借其毒性以抗癌,方能收到預期的效果。常用藥物有全蠍、蜂房、班蝥、蟾蜍、蜈蚣、水蛭、土鱉蟲、守宮、常山、生半夏、生南星、馬錢子、巴豆、乾漆、洋金花、生附子、川烏頭、鉤吻、獨角蓮、芫花、大戟蓖麻、雄黃、硇砂、砒石、輕粉等。
7、養陰清熱法熱毒乃腫瘤致病原因之一日久則耗傷陰津、再者腫瘤的發展之併發症,如高熱等,又易損傷陰液,故陰虛內熱為腫瘤常見病因、病理之一,養陰清熱法為腫瘤防治常用法之一,常用藥物有生地黃、麥門冬、天門冬、沙參、玄參、百部、龜版、鱉甲、百合、黃精、玉竹、女貞子、旱蓮草、知母、天花粉、牡丹皮、山茱萸等。
8、健脾益腎法腎藏精、腎乃人體先天之本,脾主運化,脾乃人體後天之本,先天後天相互促進,滋養補充,扶助正氣,有利於正氣的恢復和抗邪,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和適應能力,故健脾益腎法又為防治腫瘤的常用治法之一,常用健脾的藥物有人參、黨參、山藥、黃芪、白朮、茯苓、薏苡仁、甘草等,常用益腎的藥物有附子、肉桂、鹿角、蓯蓉、鎖陽、仙靈脾、巴戟天、枸杞、女貞子、首烏、黃精、紫河車、山茱萸等。健脾益腎法在腫瘤中的應用較為廣泛,其作用機理包括抗癌抑癌作用,提高機體免疫力。
雖然採用上述任何一種方法防治癌症,均可達到一定效果,但總的看來多數還存在毒性大,遠期療效差的缺點。
發明內容
本人通過20餘年對中醫學藥理的研究,分析、試驗,並結合臨床,現研製出一種治癒率高,遠程療效好的可治癒惡性腫瘤的內服中藥,該內服中藥和外敷中藥藥膏(針對病症的相應穴位及病灶處貼敷)相結合,可治癒,肝癌、肺癌、乳腺癌、胃癌、直腸癌及其它惡性腫瘤。
本發明主要包括下述以重量份計的組份天門冬10~20 龜版15~25 五靈脂8~12 青皮15~25穿山甲3~7香附8~12。
上述配方中各組份的優選配比量以重量份計如下天門冬15 龜版20 五靈脂10 青皮10 穿山甲5 香附10。
本發明還可以包括以重量份計的下述組份山豆根8~12 蒲公英15~25 土茯苓15~25 栝樓10~20 紅花子15~25上述各組份的優選配比量以重量份計如下天門冬15 龜版20 五靈脂10 青皮10 穿山甲5 香附10栝樓15 山豆根10 蒲公英20 水紅花子20 土茯苓20。
進一步本發明的組份還包括以重量份計的下述組份水蛭3~7 蟾蜍3~7。
上述各組份的優選配比量以重量份計如下天門冬15 龜版20 五靈脂10 青皮10 穿山甲5 香附10
栝樓15 山豆根10 蒲公英20 水紅花子20 土茯苓20 水蛭5蟾蜍5。
本發明可以製成藥劑學上的任何一種口服劑型,如粉劑、片劑、丸劑,水提後製成膏劑。
本發明選擇天門冬是因為天門冬性味甘、苦、寒,入肺,心經,滋陰,潤燥,清肺,降火,保肺氣,益氣力通腎氣,利小便,補五勞七傷,治陰虛發熱,咳嗽,吐血,肺痿,、肺癰,肺氣咳逆,喘息促急,及心腹積聚,惡瘡,癰疽腫癩。天門冬,清金化水,潤燥滋陰,止渴生津,降火清肺之藥也。統理肺腎火燥為病,如肺熱葉焦,發為痿癰,吐血咳嗽,煩渴傳為腎消,骨蒸熱勞諸證,在所必需者也。選擇龜版,則因龜版性味鹹、甘、平,入心、脾、且、腎經。滋陰,潛陽,專補陰衰,善滋腎損,補陰血不足。《藥品化義》「龜底甲純陰,氣味厚濁,為濁中濁品,專入腎臟,主治咽痛,口燥,氣喘咳嗽,或勞熱骨蒸,四肢發熱,病系腎入虛,致相火無依,此非氣柔貞靜者,不能息其炎上之炎。又取其汁潤滋陰,味鹹養脈,主治朝涼夜熱,盜汗遺精,神疲力怯,腰痛腿酸,癱瘓拘攣,手足虛弱,久症血枯,病由真髒衰,致元陰不生,非此味濁純陰者,不能補其不足之陰,古雲寒養腎精,職此義耳。」天門冬、龜版共同滋陰、降火、潛陽、清金化水生津、滋腎補其陰血不足,並能增強機體抗病、防病及其適應能力,促進骨髓造血幹細胞的增殖等,共為扶正培本,養陰清熱,為君藥,主藥。扶正祛邪,調理臟腑功能是治療惡性腫瘤的一個最常用法則。對於惡性腫瘤的治療,既要看到它對機體的損害所引起的各種病理損害,又要認識到這種病的根本在於癌組織的惡性發展,因此,應使扶正與祛邪相結合,治療時,隨著惡性腫瘤的發展過程,正邪鬥爭的具體情況,一方面消除病邪及病灶,另一方面,也要重視人體抗病能力的保護和提高,調動病人機體內在的抗癌能力。本發明還選擇五靈脂、青皮、穿山甲、香附,其中五靈脂性味苦、甘、溫,生用行血,止痛,通利血脈,治男女一切心腹,脅肋、少腹、諸痛,疝痛,血痢,身體血痺刺痛,消渴及痰涎挾血成窠;青皮性味苦、辛、微溫,入肝、膽,脾經,疏肝破氣,散結消痰,治胸脅胃脘疼痛,疝氣,食積,乳腫,乳核,久瘧癖塊。《本草匯言》「青橘皮,破滯氣,消堅積之藥也。凡恙鬱怒氣,逆而脅肋剌痛,或疝氣衝築而小腹牽弦,二者乃肝氣不和之病也。或溫瘧痞悶而寒熱不清,或下痢痛甚而小腹脹滿,或小兒食疳諸積而大肚四肢瘦,三者乃脾氣不和之病。此劑苦能洩,辛能散,芳香能闢邪消癉,運行水谷,誠專功也。」;穿山甲性味鹹、涼,入肝、胃經,消腫潰癰,疏風活絡,治癰疽瘡腫,破氣行血,解熱敗毒,消癰腫,排膿血。穿山甲,味淡性平,氣腥而竄,其走竄之性,無微不至,故能宣通臟腑,貫徹經絡,透達關竅,凡血凝血聚為病,皆能開之。以治療癰腫,放膽用之,立見功效,並能治症瘕積聚,周身麻痺,二便秘塞,心腹疼痛。香附性味辛、微苦、微甘、平,入肺、肝、脾、胃經,理氣解鬱,調血中之氣,除胸腹中熱,治肝胃不和,氣鬱不舒,胸腹脅脹痛,痰飲痞滿,凡氣鬱血瘀必用之藥出。五靈脂、青皮、穿山甲、香附共同疏肝行氣破氣、散結消痰、理氣解鬱、宣通臟腑,活血化瘀,通利血脈,解熱敗毒,消堅積、消癰腫、排膿血、治症瘕積聚、痰飲痞滿,血凝血聚為病,癰疽瘡腫。現代藥理實驗研究表明五靈脂、香附、青皮、穿山甲,主要能調整機體的免疫功能,對機體免疫功能有雙向調節作用,既有免疫抑制作用,又有免疫增強作用,對中樞神經系統有調節作用,可恢復內環境平衡,有助於對腫瘤的抑制,又能整體調節內分泌功能,此四味藥,合力助其君藥養陰清熱,扶正培本,清熱解毒,除溼、利尿散結,更增強機體抗病,防病的能力而為臣藥。
為了達到更好的療效,本發明還可包括山豆根、蒲公英、土茯苓、瓜萎、水紅花子,其中山豆根性味苦、寒,入心,肺、大腸經,清火解毒,消腫,治喉癰,喘滿熱咳,黃疸下痢;山豆根,功專瀉瘍之腫痛,兼能殺蟲治黃。《本草經疏》「山豆根,甘所以和毒,寒所以除熱,凡毒必熱必辛,得清寒之氣,甘苦之味,則諸毒自解,故為解毒清熱之上藥。凡痛必因於熱,毒解熱散,則痛自止,瘡腫自消。急黃,乃血熱極所發,故必發熱,熱氣上燻則發為咳嗽,諸蟲亦溼熱所化,故悉主之,而多獲奇效也」,入散乳毒藥中,能消乳癌;蒲公英性味苦、甘、寒,入肝、胃經;清熱解毒利尿散結,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水,瘰癧,疔毒瘡腫,胃炎,肝炎,尿路感染。《本草經疏》「蒲公英味甘平,其性無毒,當是入肝入胃,解熱涼血之要藥。」《醫林篡要》「蒲公英,能化熱毒,解食毒,消腫核,療疔毒,乳癰,皆瀉火安土之功。」《本草求真》「蒲公英,能入陽陰胃,厥陰肝,涼血解熱,故乳癰,乳巖為首重焉。」;土茯苓性味甘、淡、平,入肝,脾、胃經;栝樓性味甘、寒,入肝、肺、胃、大腸經;潤肺,生津,滌垢,開鬱,利熱痰,老痰,治痰熱咳嗽,癰腫,潤肺化痰,利氣寬胸,治痰熱咳嗽,胸痛吐血,癰瘡腫毒;水紅花子性味鹹、寒,消瘀破積,健脾利溼,清肺化痰。治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頸淋巴結核,脾腫大,腹脹胃痛。山豆根、蒲公英、土茯苓、瓜萎、水紅花子共同健脾利溼,清肺化痰,利氣寬胸,涼血解熱,治痰熱咳嗽,胸痛吐血,癰瘡腫毒,梅毒,淋濁,疔瘡,癧及一切惡瘡。藥理研究報導,山豆根能促進淋巴細胞轉化,激發和增強淋巴細胞的排毒作用,增強或調整巨噬細胞吞噬作用,提高骨髓造血功能,並能增強腎上腺皮質的功能,影響腫瘤的發生和發展,阻斷致癌和反突變作用。此五味藥能控制和消除腫瘤及其周圍的炎症和水腫,控制腫瘤發展,又有較強的抗癌活性,進一步加強上藥的療效,為佐藥。
為達到更好的療效,本發明還可包括水蛭,蟾蜍,其中水蛭性味鹹、甘、苦、微寒,入肝、膀胱經,為肝經血分藥,水蛭,主破血,逐瘀,通經利水通,是治蓄血,症瘕,積聚的要藥。水蛭以其鹹入血走血,苦能洩結之性能,使至血散而膀胱得氣化之職。水道不求其利而自利。《本草經》「凡人身瘀血方陰,尚未有生氣者易治,阻之久,則無生氣難治。蓋血即離經,與正氣全不相屬,投入輕藥,則拒不納,藥過峻,又反能傷未敗之血,故治之極難。水蛭,最喜食人之血,而又遲緩善入,遲緩則生血不傷,善入則堅積易破。借其力以攻積久之滯,自有利而無害也。」;蟾蜍性味辛、涼,入心、肝、脾、肺經,破癥結,行水溼,化毒殺蟲,定痛,治癰疽發背,陰疽瘰癧,惡瘡,症瘕,癖積膨脹,水腫腹水。蟾蜍能散,能行,能滲,能軟,而銳於攻毒,為諸惡瘡要藥也。水蛭,蟾蜍,行水溼、逐瘀血、破癥結、化毒殺蟲、通經利水道。水蛭是治蓄血、症瘕、積聚的要藥;蟾蜍是治渚惡瘡要藥。蟾蜍治療癌症具有悠久的歷史,它有明顯的抗癌作用,蟾蜍治療癌症具有以下機理1、增強機體免疫力,2、抑制血管生成,2、對腫瘤細胞的直接抑制作用。此二味,行水溼,利水道,治蓄血,破癥結,化毒,殺蟲,為使藥,合上藥而共同之力,具有扶正培本,理氣活血化瘀,解毒,化痰,軟堅散強之功效,養陰清熱,本中藥全方配伍合理行法,故對治療惡性腫瘤有滿意的療效。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述試驗例中,若無特別聲明,單位一律為千克。
實施例11)稱取原料天門冬20、龜版15、五靈脂8、青皮8、穿山甲7、香附8;其中穿山甲經過炮製。
2)將各原料磨碎製成粉劑。
實施例21)稱取原料天門冬10、龜版25、五靈脂8、青皮8、穿山甲3、香附12、栝樓20、山豆根12、蒲公英15、水紅花子15、土茯苓25;其中穿山甲經過炮製。
2)將各原料磨碎製成粉;3)用模壓製成片劑。
實施例31)稱取原料天門冬15、龜版20、五靈脂10、青皮10、穿山甲5、香附10、栝樓15、山豆根10、蒲公英20、水紅花子20、土茯苓20、水蛭5、蟾蜍5。其中穿山甲經過炮製。
2)將各原料磨碎製成粉;3)煉蜜製成蜜丸。
將本實施例中的蜜丸用於臨床試驗,得下述結果臨床試驗例1肝癌病例3例,其中一例為晚期,已出現轉移,出現肝腹水;兩例為早期,肝部有1cm×1cm以上的腫塊1~3個。
治療方案服用本中藥,每日3次,每次6克原藥,溫開水送服,同時在對應肝臟的病灶處和肝腧及胃腧貼敷外敷藥膏。15天為一個療程。
治療1個療程後,兩例早期病例均出現腫瘤體積變小,晚期精神狀態轉好;食量增加,肝腹水現象得到控制,連續服用5個療程後,體積在2cm×2cm以下的腫瘤完全消失。
臨床試驗例2肺癌病例2例,咳嗽時痰中帶血,透視時顯示肺部有陰影。
治療方案服用本中藥,每日3次,每次6克原藥,溫開水送服,同時在對應於病灶處的肺腧及腎腧穴位貼敷外敷藥膏。15天為一個療程。
連續治療3個療程後,肺部陰影變小,痰中無明顯血跡。
臨床試驗例3乳腺癌病例3例,B超檢出有1個或2個腫塊,體積在1cm×1cm~3cm×3cm之間。
治療方案服用本中藥,每日3次,每次6克原藥,溫開水送服,同時在病灶處貼敷外敷藥膏。15天為一個療程。
連續服用6個療程後;體積小於2cm×2cm的腫塊消失,體積較大的腫塊明顯縮小。
實施例41)稱取原料天門冬10、龜版20、五靈脂10、青皮10、穿山甲5、香附10、栝樓15、山豆根10、蒲公英20、水紅花子20、土茯苓20、水蛭5、蟾蜍5。其中穿山甲經過炮製。
2)第一次加水2000,煎煮2小時,濾出濾液待用;第二次加水1500,煎煮1.5小時,合併兩次濾液;3)將上述濾液濃縮成成浸膏。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惡性腫瘤的中藥,主要包括以重量份計的下述組份天門冬10~20 龜版15~25 五靈脂8~12 青皮15~25 穿山甲3~7香附8~1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惡性腫瘤的中藥,其特徵在於各組份以重量份計如下天門冬15 龜版20 五靈脂10 青皮10 穿山甲5 香附1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惡性腫瘤的中藥,其特徵在於其中還包括以重量份計的下述組份山豆根8~12 蒲公英15~25 土茯苓15~25 栝樓10~20 紅花子15~25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治療惡性腫瘤的中藥,其特徵在於上述各組份的配比量以重量份計如下天門冬15 龜版20五靈脂10 青皮10 穿山甲5 香附10栝樓15山豆根10 蒲公英20 水紅花子20 土茯苓20。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治療惡性腫瘤的中藥,其特徵在於其組份還包括以重量份計的下述組份水蛭3~7 蟾蜍3~7。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治療惡性腫瘤的中藥,其特徵在於上述各組份的配比量以重量份計如下天門冬15 龜版20靈脂10青皮10 穿山甲5香附10栝樓15 山豆根10 蒲公英20 水紅花子20 土茯苓20 水蛭5蟾蜍5。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惡性腫瘤的中藥,包括下述以重量份計的組份五靈脂8~12、水蛭3~7、蟾蜍3~7、香附8~12、栝樓10~20、山豆根8~12、蒲公英15~25、水紅花子15~25、天門冬10~20、炮穿山甲3~7、茯苓15~25、龜版15~25、青皮15~25。本發明具有扶正培本,理氣活血化淤,解毒,化痰,軟堅散強之功效,養陰清熱的功效,與外敷中藥藥膏(針對病症的相應穴位及病灶處貼敷)相結合,可治癒,肝癌、肺癌、乳腺癌、胃癌、直腸癌及其它惡性腫瘤。
文檔編號A61P35/00GK1583141SQ20041004639
公開日2005年2月23日 申請日期2004年6月8日 優先權日2004年6月8日
發明者唐宗園 申請人:唐宗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