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損組件的製作方法
2023-07-29 05:47:36 3
磨損組件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用在多種土方作業設備上的磨損組件,其包括具有支承部分的基部、具有接收支承部分的空腔的磨損構件和將磨損構件可釋放地固定到基部的鎖定件。支承部分形成有接收磨損構件的互補突出部的頂部凹部和底部凹部。這些凹部和突出部包括對準的孔,從而在磨損組件內對中並遠離磨損表面接收和定位鎖定件。磨損構件內的孔通過壁限定,壁包括設置上部支承表面和下部支承表面的保持結構,以便接觸和保持鎖定件,而不在孔內向上和向下運動。
【專利說明】磨損組件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多種土方作業設備的磨損組件。
【背景技術】
[0002]在採礦和建造中,磨損部件通常沿著例如用於拉索機器的鏟鬥、纜繩鏟、正鏟、液壓挖掘機等挖掘設備的挖掘邊緣設置。磨損部件保護下面的設備不受到不適當的磨損,並且在一些情況下,還執行例如在挖掘邊緣之前破碎地面的其他功能。在使用過程中,磨損部件通常遇到沉重加載和高磨損狀況。因此,它們必須周期地更換。
[0003]這些磨損部件通常包括兩個或更多部件,例如固定到挖掘邊緣的基部以及安裝在基部上以接合地面的磨損構件。磨損構件趨於更快速地磨損,並通常在基部同樣必須更換之前更換多次。這種磨損部件的一個例子是附接到挖掘機器的鏟鬥的唇部的挖掘齒。齒通常包括固定到鏟鬥唇部的適配器和附接到適配器以開始接觸地面的尖頭。銷或其他類型的鎖定件用來將尖頭固定到適配器。在這種磨損組件中希望在強度、穩定性、耐用性、安全性和安裝和更換的便利性中作出改善。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包括例如挖掘機器和地面輸送裝置的多種土方作業設備的磨損組件。
[0005]在本發明的一個方面,磨損組件包括具有支承部分的基部、具有接收支承部分的空腔的磨損構件以及將磨損構件可釋放地固定到基部的鎖定件。支承部分形成有接收磨損構件的互補突出部的頂部凹部和底部凹部。這些凹部和突出部包括對準的孔,以便在磨損組件內並遠離磨損表面對中地接收和定位鎖定件。這種布置保護鎖定件不與地面摩擦接觸,並減小鎖定件彈出或丟失的危險。
[0006]在本發明的另一方面,磨損組件包括具有支承部分的基部和具有接收支承部分的空腔的磨損構件。支承部分和磨損構件之間的配合包括沿著頂壁、底壁和側壁中的每個的獨特構型的穩定表面,以改善的穿透性形成磨損構件的高度穩定的安裝。
[0007]在本發明的另一方面,磨損構件包括磨損指示器凹陷,其在鼻部接收空腔內開放並開始閉合且與外部磨損表面間隔開,但是在由於磨損需要更換磨損構件時穿透磨損表面。
[0008]在本發明的另一方面,磨損構件包括用於接收鎖定件以將磨損構件固定到基部的孔。孔通過壁限定,壁包括設置上部支承表面和下部支承表面的保持結構,以便接觸和保持鎖定件,而不使鎖定件在孔內向上和向下運動。在一種優選構造中,通道設置在孔內,使得鎖定件或鎖定部件作為一體單元配合到孔內,並定位成接觸保持結構的上部支承表面和下部支承表面。
[0009]在本發明的另一方面,鎖定件包括設置用於附接在磨損構件內的孔內的固定結構的安裝部件。固定結構與孔內的保持結構協作,以抵抗安裝部件在使用過程中進入和離開孔的運動。安裝部件限定用於接收螺紋銷的螺紋開口,螺紋銷用於將磨損構件可釋放地保持到基部。由於比在磨損構件內直接形成螺紋的成本更少且質量更高,獨立的安裝部件可容易製造並固定在磨損構件內。安裝部件可以機械地保持在磨損構件內的孔內,以抵抗任何方向上的軸向運動,從而避免鎖定件的意外丟失。
[0010]在本發明的另一方面,鎖定件包括接收和機械固定在磨損構件內的孔內以抵抗軸向運動的安裝部件、可動地接收在安裝部件內以便將磨損構件可釋放地固定到基部的鎖定部件以及防止安裝部件從磨損構件釋放的保持件。
[0011]在本發明的另一方面,鎖定件包括機械地固定到硬化鋼磨損構件的螺紋部件。鎖定部件可相對於磨損構件在兩個位置之間調節,在第一位置上,磨損構件可以安裝在基部上或從基部移除,在第二位置上,磨損構件通過鎖定件固定到基部。鎖定件優選能夠在製造時通過機械裝置固定到磨損構件,使其可以與磨損構件作為一體單元運輸、存儲和安裝,即鎖定件處於「準備安裝」位置。一旦磨損構件放置在基部上,鎖定件運動到第二位置,以便將磨損構件保持就位,以用於土方作業操作。
[0012]在本發明的另一方面,用於將磨損構件可釋放地固定到土方作業設備的鎖定件包括螺紋銷,螺紋銷在一端具有用於接收轉動銷的工具的插口。插口包括接收工具的小面,以及代替一個小面以更好避免土方細粒和從插口清理土方細粒的間隙空間。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根據本發明的磨損組件的透視圖。
[0014]圖2是磨損組件的側視圖。
[0015]圖3是用於磨損組件的基部的透視圖。
[0016]圖4是基部的前視圖。
[0017]圖5是基部的頂視圖。
[0018]圖6是基部的側視圖。
[0019]圖7是沿著圖5的線7-7截取的橫截面圖。
[0020]圖8是磨損組件的磨損構件的頂視圖。
[0021]圖9是沿著圖8的線9 一 9截取的橫截面圖。
[0022]圖10是沿著圖8的線10 - 10截取的橫截面圖。
[0023]圖1OA是沿著圖8的線IOA — IOA截取的橫截面圖。
[0024]圖11是磨損構件的後視圖。
[0025]圖12是沿著圖11的線12-12截取的橫截面圖。
[0026]圖13是沿著圖11的線13 — 13截取的橫截面圖。
[0027]圖14是磨損組件的分解透視圖。
[0028]圖15是基部的局部側視圖。
[0029]圖16是沿著圖15的線16 — 16截取的橫截面圖。
[0030]圖17是沿著圖15的線17 — 17截取的橫截面圖。
[0031]圖18是沿著圖15的線18 — 18截取的橫截面圖。
[0032]圖19是沿著圖15的線19 一 19截取的橫截面圖。
[0033]圖20是沿著圖15的線20 — 20截取的橫截面圖。[0034]圖21是磨損組件的局部側視圖。
[0035]圖22是沿著圖21的線22 — 22截取的橫截面圖。
[0036]圖23是沿著圖21的線23 — 23截取的橫截面圖。
[0037]圖24是沿著圖21的線24 — 24截取的橫截面圖。
[0038]圖25是沿著圖21的線25 — 25截取的橫截面圖。
[0039]圖26是沿著圖21的線26 — 26截取的橫截面圖。
[0040]圖27是磨損組件的鎖定件的透視圖。
[0041]圖28是磨損組件的鎖定件的分解透視圖。
[0042]圖29是沿著圖2的線29 — 29截取的橫截面圖,其中鎖定件位於釋放位置。
[0043]圖30是沿著圖2的線29 — 29截取的局部橫截面圖,其中鎖定件位於鎖定位置。
[0044]圖31是磨損構件的局部透視圖。
[0045]圖32是磨損構件的局部透視圖,其中鎖定件的安裝部件被部分安裝。
[0046]圖33是磨損構件的局部透視圖,其中安裝部件安裝在磨損構件內。
[0047]圖34是磨損構件的局部透視圖,其中鎖定件的一體安裝部件、保持件和銷準備安裝。
[0048]圖35是沿著圖34的線35 — 35截取的橫截面圖。
[0049]圖36是鎖定件的保持件的側視圖。
[0050]圖37是銷的頂視圖。
[0051]圖38和39分別是銷的頂視圖,其中工具被示出在插口內。
[0052]圖40是銷的局部透視圖。
[0053]圖41是鎖定件的前視圖。
[0054]圖42是鎖定件的側視圖。
[0055]圖43是鎖定件的底視圖。
[0056]圖44是鎖定件的安裝部件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57]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例如包括挖掘設備和地面輸送設備的多種土方作業設備的磨損組件。挖掘設備作為通用術語用來指的是在採礦、建造和其他活動中使用的任何類型的挖掘機器,例如包括拉索機器、纜繩鏟、正鏟、液壓挖掘機、鉸刀式挖泥機。挖掘設備也指的是這些機器的地面接合部件,例如鏟鬥或切割器頭部。挖掘邊緣是設備的與地面接觸的部分。挖掘邊緣的一個例子是鏟鬥的唇部。地面輸送設備作為通用術語用來指的是用來輸送土方材料並例如包括滑槽和採礦卡車車廂的的多種設備。本發明適用於以例如挖掘齒或護罩的形式沿著挖掘設備的挖掘邊緣使用。另外,本發明的某些方面還適用於以例如滑道的形式沿著磨損表面的延伸部使用。
[0058]為了便於描述使用例如前部、後部、頂部、底部等相對術語。使用術語前部或向前通常用來指示使用過程中的正常行駛方向(例如在挖掘的同時),並且上部或頂部通常用作對於在例如材料被收集到鏟鬥內時材料所經過其上方的表面的指代。不過,認識到在多種土方作業機器的操作中,磨損組件可以在使用過程中以多種方式定向並在所有方向上運動。[0059]在一個例子中,根據本發明的磨損組件14是附接到鏟鬥的唇部15的挖掘齒(圖1、2和14)。所示的齒14包括焊接到唇部15的適配器19、安裝在適配器19上的中間適配器12和安裝在基部12上的尖頭(也稱為末端)10。雖然示出了一個齒的構造,使用本發明的一些或所有方面的其他齒的布置也是可以的。例如,在此實施方式中的適配器19被焊接到唇部15,但是它可以機械地附接(例如,通過韋氏鎖定組件)。另外,基部可以是挖掘設備的一體部分,而不是單獨附接的部件。例如,適配器19可以通過鑄造唇部的一體鼻部代替。雖然在此應用中,為了說明目的,中間適配器12指的是基部,並且尖頭10指的是磨損構件,但中間適配器12也可以認為是磨損構件,適配器19可以認為是基部。
[0060]適配器19包括橫跨唇部15的一對腿部21、23和向前伸出的鼻部18。中間適配器12包括向後開口的空腔17,以接收適配器19的前端處的鼻部18 (圖1、2、5和14)。空腔17和鼻部18優選地如US專利7,882,649公開那樣構造,該專利通過引用合併在這裡,但是可以使用其他鼻部和空腔構造。適配器12包括向前伸出的鼻部48以便安裝尖頭10。尖頭10包括用於接收鼻部48的向後開口的空腔26以及穿透地面的前端24。鎖定件16用來將磨損構件10固定到基部12,以及將基部12固定到鼻部18 (圖1、2和14)。在此例子中,將磨損構件10固定到基部12以及將基部12固定到鼻部18的鎖定件是相同的。但是,它們的尺寸可以不同,具有不同的構造,或者可以是完全不同的鎖定件。由於使用中間適配器,齒很好地適用於較大機器,但也可以用在較小機器上。作為替代,作為磨損構件的尖頭可以直接固定到作為基部的適配器19上。
[0061]磨損構件10在此實施方式中具有包括匯合到窄前端24以便在設備的操作過程中接合併穿透地面的頂壁20和底壁22的大致楔形構造(圖1、2和8-14)。空腔26在磨損構件10的後端28內開放,以接收基部12。空腔26優選地包括前端部分30和後端部分32。磨損構件10的前部或作業部分27是空腔26前部的部分。磨損構件10的後部或安裝部分29是包括空腔26的部分。
[0062]空腔26的前端部分30 (圖10 — 13)包括上部穩定表面和下部穩定表面34、36。穩定表面34、36大致平行於空腔26的縱向軸線42軸向延伸,以改善豎直載荷(即包括豎直分量的載荷)下的穩定性。本申請中的術語「大致平行」指的是實際上平行或處於小的發散角度(即,大約7度或更小)。因此,穩定表面34、36相對於縱向軸線42以大約7度或更小的角度軸向延伸。優選地,穩定表面以大約5度或更小的角度且更優選地以2 — 3度的角度從縱向軸線向後軸向發散。
[0063]穩定表面34、36與基部12的鼻部48上的互補穩定表面44、46相對並與其貼靠(圖24)。穩定表面44、46在部件組裝在一起時也大致平行於縱向軸線42 (圖3 — 7、14 一16和24)。空腔26內的穩定表面34、36與鼻部48上的穩定表面44、46的貼靠提供磨損構件10在豎直載荷下的穩定安裝。施加到磨損構件10的前端24的豎直載荷壓迫磨損構件(如果沒有通過鼻部和鎖定件限制)向前滾動並離開鼻部。穩定表面(即大致平行於縱向軸線42的表面)比具有更大軸向傾斜的表面更有效地抵抗這種壓迫,並提供磨損構件10在鼻部48上的更穩定安裝。更穩定安裝使得更小的鎖定件得以使用,並在部件之間造成更小的內部磨損。
[0064]空腔26的前端部分30還包括側部支承表面39、41,以接觸鼻部48上的互補側部支承表面45、47,從而抵抗側向載荷(即具有側向分量的載荷)。空腔26內的側部支承表面39,41和鼻部48上的側部支承表面45、47優選地大致平行於縱向軸線42軸向延伸,以便磨損構件10安裝中的更大穩定性。這些前部側部支承表面39、41、45、47與同樣抵抗側向載荷的後部支承表面協作(如下面描述)。在優選實施方式中,空腔26內的前部支承表面34、36、39、41分別形成略微橫向凹入曲度,以便更好地抵抗變化載荷和來自所有方向的載荷。鼻部48上的前部支承表面44 - 47具有互補的凸出構造。但是,空腔26內和鼻部48上的前部支承表面可以是平坦的,或者形成有不同的曲度。
[0065]基部12的鼻部48包括位於前端52的穩定表面44、46後部的後部或主要部分50(圖3 — 7和14 一 20);鼻部48被認為是適配器12的接收到磨損構件10的空腔26內的部分。主要部分50的橫截面通常具有「狗骨」構造(圖18-20),其具有較窄的中央區段54和較大或較厚的側部區段56。這種構造在功能上類似於I形梁構造,並且以減少的質量和重量提供吸引人的強度平衡。在優選實施方式中,側部區段56是彼此的鏡像。側部區段56的厚度從前到後逐漸增加,以便在設計上增加強度並減小應力。具有窄小中央區段54和增大側部區段56的鼻部48的使用提供以下雙重優點:(i)鼻部48具有足夠的強度以承受操作過程中會遇到的沉重加載jP(ii)將鎖定件16定位在磨損組件14內的中央位置,以保護其不在使用過程中與地面摩擦接觸並減小鎖定件彈出的危險。中央區段54優選地表示沿著相同的橫向平面大約是鼻部48的總厚度(即高度)的中央三分之二或更小。在最優選的實施方式中,中央區段54的厚度沿著相同橫向平面是鼻部48的最大或總厚度的大約60%或更小。
[0066]中央區段54通過頂部表面58和底部表面60限定。頂部表面和底部表面58、60優選地大致平行於縱向軸線42軸向延伸,但是它們可以具有更大的傾斜。頂部表面58在每側上合併到側部區段56上的內部表面62。內部表面62從頂部表面58向上和向外橫向傾斜,以部分限定側部區段56的上部部分。同樣,內部表面64從底部表面60向下和向外橫向傾斜,以部分限定側部區段56的下部部分。內部表面62分別以大約130 - 140度的角度α橫向傾斜到頂部表面58,以抵抗磨損構件10上的豎直和側向加載,並減小加載過程中的應力集中(圖20)。但是,如果希望,它們可以是此範圍之外的角度(例如大約105 - 165度)。內部表面64優選為內部表面62的鏡像,但是如果希望,它們可以是不同的。傾斜的優選範圍對於兩組內部表面62、64可以是相同的。用於每個內部表面62、64的最優選的傾斜是處於135度的角度α。在一些構造中,優選的是相對於相鄰的頂部表面或底部表面使每個內部表面62、64以大於135度的角度α傾斜,以便對於豎直載荷提供更大阻力。內部表面62、64優選為穩定表面,其分別大致平行於縱向軸線42軸向延伸,以更好地抵抗豎直載荷並提供磨損構件10在基部12上的穩定安裝。
[0067]中央孔66形成在中央區段54內,並在頂部表面58和底部表面60內開口(圖3、
5、7、19、25和29),儘管如果希望,它可以只在頂部表面58內開口。孔66向下延伸經過底部表面60減小了土方細粒在孔內聚集,並使得孔內的細粒更容器清除。磨損構件10的頂壁20包括在磨損構件10安裝在鼻部48上時與孔66對準的通孔67(圖1、9、10Α、13,14,25和29)。鎖定件16接收到孔66、67內以便將磨損構件10保持到基部12(圖25、29和30)。優選的鎖定件16的細節在下面提供。但是,可以使用其他鎖定件以便將磨損構件10固定到基部12。作為例子,替代的鎖定件可以是美國專利7,578,081或美國專利5,068,986中公開的形式,每個專利通過引用合併於此。在使用替代鎖定件的情況下,磨損構件和基部內對準的孔的形狀當然可以不同於這裡描述的,以適應不同的鎖定件。
[0068]磨損構件10中的孔67通過優選地環繞鎖定件16的壁68限定(圖31)。壁68包括沿著壁的一部分橫向延伸的保持結構69,以限定上部支承表面71和下部支承表面73。支承表面71、73分別通過鎖定件16接觸,以便將鎖定件保持在孔內,並且在磨損構件的運輸、存儲、安裝和使用過程中抵抗施加到鎖定件的向內和向外豎直力,從而更好地防止鎖定件彈出或丟失。在優選實施方式中,保持結構69形成為從壁68延伸到孔66內的徑向突出部,其中支承表面71、73形成為上部肩部和下部肩部。替代地,保持結構69可以形成為周壁68內的凹部(未示出),其中上部支承表面和下部支承表面彼此面對。通道75沿著孔67內的壁68豎直設置,以使鎖定件16得以插入,並使得保持結構69接合,即鎖定件16與上部支承表面和下部支承表面71、73都支承接觸。在所示實施方式中,沒有孔形成在磨損構件10的底壁22內;但是孔也可以形成為使得尖頭10可以可逆安裝。同樣,如果希望,基部
12可以可逆地安裝在鼻部18上,如果基部12和鼻部18之間的配合允許的話。在所示實施方式中,基部12不能可逆地安裝在鼻部18上。
[0069]在優選實施方式中,保持結構69基本上是通過保持結構69上方或外側的第一釋放部77、保持結構69下方或內側的第二釋放部79以及保持結構69的遠端81處的通道75限定的壁68的連續部。釋放部77、79和通道75接著限定圍繞保持結構69的周壁68內的連續凹部83。釋放部77、79的端壁87、89限定用於鎖定件16定位的止擋。凹部85優選地沿著空腔26的內側表面91設置,以便在鎖定件16的安裝部件插入過程中用作止擋,如下面描述。
[0070]磨損構件10內的空腔26具有與鼻部48互補的形狀(圖9、10、10A、24-26和29)。因此,空腔的後端32包括接收到鼻部48內的上部凹部和下部凹部70、72內的上部突出部74和下部突出部76。上部突出部74包括與鼻部48上的頂部表面58相對的內側表面78以及與鼻部48上的內部表面62相對並與其貼靠的側部表面80。優選地,在內側表面78和頂部表面58之間具有間隙,以確保側部表面80和內部表面62之間的接觸,但是如果希望它們可以接觸。側部表面80橫向傾斜以便與內部表面62的橫向傾斜匹配。側部表面80大致平行於縱向軸線42軸向延伸,以便與內部表面62的軸向延伸部匹配。
[0071]下部突出部76優選為上部突出部74的鏡像,並且包括與底部表面60相對的內側表面82和與內部表面64相對並與其貼靠的側部表面84。那麼在空腔26內,內側表面78面向內側表面82,其中間隙86位於兩個內側表面72、82之間,並且略微大於鼻部48的中央區段54的厚度。間隙86的厚度(或高度)優選在沿著相同橫向平面的空腔(即最大高度)26的總厚度(或高度)的中間三分之二內,最優選在沿著相同橫向平面的空腔的總厚度的中間60%或更少內。側部表面80、84遠離相應的內側表面78、82橫向傾斜,並且大致平行於縱向軸線42軸向延伸,以限定用於尖頭的上部和下部後部穩定表面。前部穩定表面34、36與後部穩定表面80、84協作,以穩定地將磨損構件10支承在鼻部48上。例如,磨損構件10的前端24上的向下豎直載荷LI(圖2)主要通過空腔26內的前部穩定表面34貼靠鼻部48上的前部穩定表面44以及空腔26內的後部穩定表面84貼靠鼻部48上的後部穩定表面64來抵抗(圖24 - 26和29)。這些穩定表面34、44、64、86的軸向延伸部(即它們軸向大致平行於縱向軸線42)使得載荷LI壓迫在磨損構件10上造成的向前、向下滾動趨勢最小。同樣,前端24上的相對向上載荷L2 (圖2)主要通過空腔26內的前部穩定表面36貼靠鼻部48上的前部穩定表面46以及空腔26內的後部穩定表面80貼靠鼻部48上的後部穩定表面62來抵抗(圖24 — 26和29)。以如上所述的相同方式,穩定表面36、46、62、84穩定地將磨損構件10支承在基部12上。
[0072]側部表面80和內部表面62之間以及側部表面84和內部表面64之間的支承接觸抵抗豎直載荷和具有橫向分量的載荷(稱為側向載荷)。有利的是相同表面抵抗豎直和側向載荷,因為載荷通常在磨損構件被迫經過地面時在變化方向上施加到磨損構件。由於橫向傾斜的穩定表面,相同表面之間的支承可以繼續出現,即使載荷例如從更大程度的豎直載荷變化到更大程度的側向載荷。採用這種布置,尖頭在鼻部上的運動被減小,造成部件的減小磨損。
[0073]中空部分88、90被設置到空腔26內的每個上部突出部和下部突出部74、76的每側,以便接收鼻部48的側部區段56 (圖9、10、12、13、25、26和29)。中空部分88、90與側部區段56互補並接收側部區段56。上部中空部分88通過突出部74上的側部表面80和外部表面92限定。下部中空部分90通過突出部76的側部表面84和外部表面94限定。外部表面92、94的形狀是總體彎曲和/或帶角度的,以便與側部區段56的頂部、底部和外側表面互補。
[0074]在優選構造中,鼻部48的每個側壁100設置槽道102 (圖18 — 20)。每個槽道優選地通過傾斜槽道壁104、106限定,使得槽道具有大致V形構型。槽道102分別優選地具有底壁107,以避免尖銳內部拐角,但是如果希望,它們可以形成沒有底壁(即具有合併結合的壁104、106)。槽道壁104、106分別優選地傾斜以抵抗豎直和側向載荷。在優選構造中,槽道壁104、106發散以限定大約80 - 100度的傾斜角度β (相對於中央水平平面的每側優選地為大約45度),儘管該角度可以在此範圍之外。槽道壁104、106優選地分別平行於縱向軸線42軸向延伸。
[0075]空腔26的相對側98限定與槽道102互補並接收到槽道102內的突出部108。突出部108包括與槽道壁104、106相對並與其貼靠的支承壁110、112,以便抵抗豎直和側向加載。突出部108優選地延伸側壁98的長度,但是它們可以更短,並且只接收在槽道102內的部分內。支承壁110、112優選地匹配槽道壁104、106的橫向傾斜,並且大致平行於縱向軸線42軸向延伸。
[0076]雖然磨損構件10和基部12的任何相對部分可在使用過程中彼此接合,表面34、36、44、46、62、64、80、84、104、106、110、112的接合用於主要支承表面,以抵抗豎直和側向加載。空腔26的前壁114貼靠鼻部48的前面116的接觸用於主要支承表面,以抵抗軸向載荷(即具有平行於縱向軸線42的分量的載荷)。
[0077]磨損構件10優選地包括頂壁20內的橫向間隔開的凹部123、125以及後端28處的底壁22中的相應橫向間隔開的凹部127、129 (圖1、2、10、14和26)。鼻部48優選地包括與磨損構件10上的凹部123、125、127、129橫向偏置的協作凹部130、132、134、136 (圖1-3、5、6和26),使得磨損構件10的後端28與鼻部48的後端138互鎖(圖1、2和26)。在磨損構件完全座置在鼻部48上時,磨損構件10的側部分段124接收在基部12的側部凹部130、136內,磨損構件10的頂部分段126接收在基部12的頂部凹部132內,並且磨損構件10的底部分段128接收在基部12的底部凹部134內。同樣,下部基部分段140和上部基部分段142接收在磨損構件10的協作凹部123、125、127、129內。磨損構件10和基部12的這種互鎖接合抵抗使用過程中的載荷。不過,可以使用其他構造,或者可以省略互鎖構造,即後端28具有沒有凹部123、125、127、129的連續構造。
[0078]磨損構件10優選地包括在空腔26內開口的磨損指示器凹陷170 (圖26)。在所示例子中,磨損指示器凹陷170是鄰近後端28形成在底壁22內的狹槽,儘管可以使用其他位置。凹陷170具有底部表面172以限定在磨損構件10是新的時與磨損表面13間隔開的深度。在凹陷172在使用過程中穿透磨損表面13時,它為操作者提供是時候更換磨損構件的視覺指示器。
[0079]鎖定件16優選地用來將磨損構件10固定到基部12,並且將基部12固定到鼻部18 (圖1、2和14)。在優選構造中,頂壁20內的一個鎖定件16設置成將磨損構件10保持到基部12,並且基部12的每個側壁151內的一個鎖定件16被設置成將基部12保持到適配器19。替代地,兩個鎖定件可用來將磨損構件10固定到基部12,並且一個鎖定件用來將基部12保持到適配器19。孔146設置在基部12的每側151上,以便接收相應的鎖定件16。而每個孔146具有與以上針對孔67描述的相同構造。另外,類似於孔66,孔161設置在鼻部18的相對側163內。孔161優選地閉合,但是可以經過鼻部18互連。這種鎖定件可具有廣泛的多種構造。將基部12固定到鼻部18的鎖定件可例如如美國專利5,709,043所公開那樣構造。
[0080]鎖定件16包括安裝部件或軸環222以及保持部件或銷220 (圖27 — 44)。軸環222配合到磨損構件10的孔67內,並包括具有螺紋258以接收具有匹配螺紋254的銷220的孔口或開口 223。優選為保持夾形式的保持件224被插入具有軸環222的孔67內,以防止軸環222從磨損構件10脫離。優選地,保持件224在磨損構件10的製造過程中插入,使得鎖定件16與磨損構件10 —體地聯接(即限定一體地包括鎖定件的磨損構件),以便磨損構件的運輸、存儲、安裝和/或使用。這種構造減小庫存和存儲需要,消除安裝過程中鎖定件掉落(在夜間會特別有問題),確保總是使用適當的鎖定件,並便於磨損構件的安裝。不過,如果希望,保持件224可以在任何時刻移除,以實現鎖定件16移除。
[0081]軸環222具有柱形主體225,其包括向外伸出的突起236、237以接觸並貼靠保持結構69的支承表面或肩部71、73從而在磨損構件10中將鎖定件16保持就位。為了安裝軸環222,主體225從空腔26內插入孔67,使得突起236、237沿著通道或狹槽75滑動,並接著轉動,使得突起236、237橫跨保持結構69(圖32和33)。軸環222優選地平移到孔67內,直到凸緣241被接收在凹部85內並鄰靠凹部85的壁93 (圖32)。軸環222接著轉動直到突起236、237鄰靠止擋87、89 (圖33)。軸環222的轉動優選為大致30度,使得突起236、237運動到上部釋放部77、79內並鄰靠止擋87、89。其他止擋布置也是可以的,例如軸環可以具有鄰靠端壁81的構造,或者具有接合止擋的唯一一個突起。在此位置上,突起236貼靠上部支承表面或肩部71設置,並且突起237貼靠下部支承表面或肩部73設置。突起236、237貼靠保持結構69的兩側的接合將軸環222保持在孔67內,即使在挖掘過程中處於載荷下。另外,外部突起236和凸緣241的協作提供抵抗使用過程中施加到銷220上的懸臂載荷的阻性聯接。
[0082]一旦軸環222就位,保持件或夾224從磨損構件10外側插入通道75 (圖34)。優選地,保持件224被卡扣到狹槽75內,由此防止軸環222轉動,使得突起236、237保持在釋放部77、79內並貼靠肩部71、73。保持件224優選由鋼片形成,其具有彎曲突片242,以卡扣到軸環222的外部表面246上的接收缺口 244內,從而將保持件224保持在磨損構件10內(圖35和36)。保持件允許軸環222鎖定在磨損構件10內,以確保存儲、運輸、安裝和/或使用,並由此限定磨損構件10的一體部件。另外,保持件224優選地貼靠軸環222施加彈簧力,從而偏置軸環222,以緊固軸環222在孔67內的配合。凸緣267優選地設置成鄰靠突起236,並防止保持件的過度插入。
[0083]突起236、237貼靠肩部71、73的接合將軸環222機械地保持在孔67內,並有效地防止磨損構件10的運輸、存儲、安裝和/或使用過程中向內和向外運動。機械附接是優選的,因為通常用來製造用於土方作業設備的磨損構件的硬的、低合金鋼通常缺少足夠的焊接能力。對於強度和簡單性來說,軸環222優選為單個單元(單件式或作為單元組裝),並優選為單件式構造。保持件224優選由鋼片形成,因為它不抵抗使用過程中施加的沉重載荷。保持件224隻用來防止軸環222在孔67內的不希望的轉動,以防止鎖定件16從磨損構件10釋放。
[0084]銷220包括頭部247和柄部249 (圖28 — 30,34和37 — 40)。柄部249沿著其長度的一部分從頭部247形成螺紋254。銷端230優選地沒有螺紋,以便接收在鼻部48內的孔66內。銷220從磨損構件外側安裝到軸環222內,使得銷端230是前端,並且銷螺紋254接合軸環螺紋258。六角插口(或其它工具接合構造)248在後端處形成在頭部247內,以便接收工具T,從而在軸環222內轉動銷220。
[0085]優選地,六角插口 248設置間隙開口 250來代替一個小面(即只設置五個小面280),從而限定清潔區域(圖27、28、34和37 — 40)。清潔區域250使得得到的開口更大,並因此不太容易保持通常填充土方作業設備的地面接合部分上的這種凹口和開口的被衝擊的細粒和粗粒。清潔區域250還設置交替部位以插入工具,從而破碎或撬動壓實的細粒。例如尖銳的鑿子、鶴嘴鋤或動力工具設施可鏟入、敲入或驅動到清潔區域250內以開始破碎壓實的細粒。如果清潔區域250的內部表面在該處理過程中出現任何損壞,損壞通常對於六角接合孔48的五個實際工具面沒有影響。一旦一些壓實的細粒被破碎離開清潔區域250,由於可以經由清潔區域250接近,六角接合孔248內的任何壓實的細粒可以從側部或以一角度衝擊。
[0086]凸角形清潔區域的附加優點在於六角插口與位於六角插口的一個小面上的凸角形清潔區域的組合還形成用於銷20的多重工具接口。例如,其尺寸設置成與7/8英寸六角驅動器T 一起使用的六角插口(圖38)(在一個面上細長)也將允許3/4英寸的方形驅動器Tl配合(圖39)。用於這種方形驅動器的最佳配合通過在六角插口 248的與清潔區域250相對的一個小面內形成凹槽251來獲得。其它工具也可配合,例如撬杆,如果在得不到六角工具時現場需要的話。
[0087]在一種優選實施方式中,螺紋銷220包括偏置鎖閂齒或卡扣252,其被偏置成伸出超過環繞的螺紋254(圖29、30和34)。相應的外部凹口或凹部256形成在軸環222的螺紋258內,以便接收卡扣252,從而在鎖閂卡扣252與外部凹口 256對準並插入外部凹口 256時,使得螺紋銷220相對於軸環222鎖閂到特定位置。鎖閂卡扣252在外部凹口 256內的接合相對於軸環22將螺紋銷220保持到釋放位置,在空腔26外側保持銷220(或至少在孔66外側,在鼻部48上具有足夠間隙),使得磨損構件10可以安裝在(和從中移除)鼻部48上。銷優選地運輸或存儲在釋放位置,使得磨損構件10準備安裝。優選地,鎖閂卡扣252靠近銷端230定位在螺紋銷220的螺紋起始部處。外部凹口 256定位在離開軸環222上的螺紋的起始部大約1/2圈。因此,在銷220在軸環22內轉大約1/2圈之後,銷220將鎖閂到運
輸位置。
[0088]轉矩進一步施加到銷220上將使得鎖閂卡扣252擠壓離開外部凹口 256。內部凹口或凹部260形成在軸環222的螺紋的內端處。優選地,軸環222的螺紋258略微終止於內部凹口 260之前。在鎖閂卡扣252被迫離開螺紋258時,隨著銷220旋入軸環222,這造成轉動銷222的阻力增加。隨後隨著鎖閂卡扣252與內部凹口對準並突伸到內部凹口內,轉動銷220的阻力突然減小。在使用中,在銷220到達軸環222內的行程端部時,具有可以注意到的咔嗒或「鐺鐺」聲。阻力增加、阻力減小以及「鐺鐺」聲的組合為使用者提供觸覺反饋,以幫助使用者確定銷220完全鎖閂到適當的服務位置。使用本發明的組合軸環和銷組件,這種觸覺反饋帶來磨損部件的更可靠安裝,因為操作者被訓練成容易識別觸覺反饋以作為銷220位於將磨損構件10保持在基部12上的希望位置的確認。卡扣252的使用使得銷220在每次安裝時停止在希望位置,不同於傳統螺紋鎖定布置。
[0089]優選地,鎖閂卡扣252可以由鋼片形成,在銷220內的凹坑262內保持就位,在彈性體264內彈性固定就位。凹坑262延伸,以便通入清潔區域250。在鎖閂卡扣252在銷220轉動過程中被壓縮時,容納在凹坑262內的彈性體也可延伸到清潔區域250內。相反,容納在凹坑262內的彈性體形成清潔區域250的可壓縮底部,這可有助於被壓實的細粒從清潔區域250破碎和移除。彈性體264可圍繞鎖閂卡扣252模製,使得彈性體264硬化就位,並結合到鎖閂卡扣252。卡扣252和彈性體264的所得子組件可經過清潔區域250被壓就位,並進入凹坑262。鎖閂卡扣252的優選構造包括主體266、突出部268和導軌270。突出部268貼靠凹坑262的壁,相對於螺紋254將鎖閂卡扣252保持在適當部位。導軌270也支承鎖閂卡扣252,同時允許鎖閂卡扣252壓縮到凹坑262內,如上所述。
[0090]在銷220安裝到軸環222內時,它轉動1/2圈到用於磨損構件10的運輸、存儲和/或安裝的釋放位置。包括一體的鎖定件16的磨損構件被安裝到基部12的鼻部48上(圖29)。銷220接著優選地轉動21/2圈,直到在鎖定或服務位置上銷端230完全接收到孔66內(圖30)。根據螺紋的節距以及螺紋是否設置一個以上的頭數,會需要螺紋銷220的更多或更少轉動。已經發現在現場狀況下容易使用並在挖掘的極端狀況下能可靠使用的特別粗的螺紋,其只需要螺紋銷220的三個整圈轉動便可將磨損構件10完全鎖定到基部12。另夕卜,在使用過程中鎖定組件變得被壓實的細粒圍繞的情況下使用粗螺旋螺紋將更好安裝。
[0091]鎖定件16在側部區段56之間定位在上部凹部70內,以便在使用過程中受到保護而不與地面接觸和磨損(圖25和30)。鎖定件16深入磨損組件14定位有助於保護鎖定件而不由於經過磨損構件10之上的地面造成的磨損。優選地,鎖定件16凹入孔67內,使其在磨損構件的壽命過程中保持得到保護不受運動土方材料影響。在優選例子中,鎖定位置上的銷220位於孔67中的底部70%或更低。土方材料將容易在鎖定件10上方積累在孔67內,並保護鎖定件即使在磨損構件10磨損的情況下也沒有不當磨損。另外,鎖定件通常對中地定位在磨損組件內,其中在鎖定位置上,銷端230定位在孔66的中心處或附近。更靠近鼻部18的中心定位鎖定件將趨於在磨損構件的使用過程中減小施加到鎖定件的彈出載荷,並且特別是對於趨於搖動鼻部上的磨損構件的豎直載荷。
[0092]銷20可使用棘輪工具或其它工具釋放,以便從軸環222鬆開銷220。雖然銷220可以從軸環222移除,它只需要退回到釋放位置。磨損構件10可接著從鼻部48移除。鬆開銷220的轉矩可以在軸環222上施加很大的扭轉載荷,該載荷通過止擋77和79抵抗,提供用於突起236和237的牢固和可靠止擋。
[0093]鎖定件16的安裝部件222限定螺紋孔口 223以接收用來將磨損構件10可釋放地保持到基部12 (並將基部12保持到適配器19)的螺紋固定銷220。與在磨損構件內直接形成螺紋相比,由於成本較小和質量較高的螺紋,獨立的安裝部件222可容易加工或通過其它方式形成螺紋,並固定在磨損構件內。用於磨損構件10的鋼非常硬,並難以鑄造或通過其它方式將螺紋形成到孔67內以用於所需鎖定操作。磨損構件10的相對大的尺寸也使其更難以鑄造或通過其它方式形成螺紋到孔67內。安裝部件222可機械地保持在磨損構件的孔內,以便在使用過程中抵抗任何方向上(即進入和離開孔67)的軸向運動,從而更好抵抗鎖定件在運輸、存儲、安裝和使用過程中的意外丟失。由於通常用於磨損構件10的硬鋼,安裝部件222不容易焊接到孔67內。
[0094]根據本發明的鎖定件的使用提供許多優點:(i)鎖定件被一體化到磨損構件內,由於庫存較少且更容易安裝,使得鎖定件在準備安裝位置上運輸和存儲;(ii)鎖定件只需要例如六角工具或棘輪驅動器的常用驅動工具操作,而不需要錘子;(iii)鎖定件便於工具接近;(iv)鎖定件具有正確安裝的清楚的視覺和觸覺確認;(V)新型鎖定件設置各自磨損部分;(vi)鎖定件定位成容易接近;(vii)鎖定件具有簡單直覺的普遍理解操作;(vii)具有不同幾何結構複雜性的部件之間永久的機械連接形成具有從特定製造工藝中得到的特徵和優點的最終產品;(viii)鎖定件一體系統圍繞可簡單鑄造的特徵建立,其中一體構造支承高載荷,不需要特殊工具或粘合劑並形成永久組件;(ix)鎖定件具有六角接合孔,其在一個小面上細長,允許通過簡單工具更容易地清潔土壤細粒;(X)鎖定件定位成使得磨損組件的中央部分保護鎖定件不受磨損並減小鎖定件彈出的風險;(xi)鎖定件具有位於鎖定件軸環上的反作用突起,以承載垂直於支承面的系統載荷;(xii)保持夾安裝在製造源處,其將軸環保持到磨損構件內,同時還貼靠載荷支承界面偏置軸環,消除系統鬆弛;(xiii)簡化鑄造複雜性並同時支持擴展產品功能的設計方法;(xiv)只需要磨削鎖定件區域中的關鍵配合表面以配合用作計量器的一個部件的設計方法;以及(XV)在標識工廠工藝中配合的設計。
[0095]鎖定件16是用於在挖掘操作中固定兩個可分離部件的聯接布置。該系統包括接收在基部12內的孔66內的銷220和機械地保持在磨損構件10內的軸環222。軸環包括支持一體地運輸、載荷傳遞、鎖定件安裝和鎖定件移除的特徵。軸環通過保持件224固定到磨損構件,其在軸環的周邊處作用在兩個突起236、237上,以便將突起保持在最佳承載取向上。保持件還緊固部件之間的配合。銷220在由彈性體支持的鎖閂機構形成的兩個低能量位置之間螺旋地前進經過軸環222的中心。第一位置保持軸環和銷之間的1/2圈的螺紋接合,以便運輸過程中的保持。銷220在轉動21/2圈之後前進到第二低能量位置,終止於硬止擋,給出系統被鎖定的信號。在磨損構件10需要更換時,銷220逆時針轉動並從組件移除,允許磨損構件自由地滑動離開基部。
[0096]雖然所述實施方式是挖掘齒,與磨損構件10在基部12上鎖定相關的特徵可以在用於土方作業設備的廣泛多種磨損組件中使用。例如,滑道可形成孔,類似於孔67,並機械地固定到限定在大型鏟鬥側部上的基部、滑槽表面、卡車主體車廂等。[0097]這裡給出的本發明包括具有獨立應用的多種不同的發明。雖然這些發明的每個發明以其優選形式公開,這裡公開和描述的其【具體實施方式】不以限制含義考慮,因為可以進行多種變化。每個例子限定在以上公開中公開的實施方式,但是任何一個例子不必須包括可以最終要求保護的所有特徵或組合。在說明書給出「一」或「第一」元件或其等同表述的情況下,這種描述包括一個或多個這樣的元件,不需要也不排除兩個或更多的這樣的元件。另外,用於識別元件的例如第一、第二或第三的順序指示器用來在元件之間進行區分,並且不指明這種元件的必須或受限的序號,並且不指明這種元件的特殊位置或順序,除非另外明確說明。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附接到土方作業設備以保護設備在使用過程中不磨損的磨損構件,所述磨損構件包括在土方作業設備操作過程中接觸地面的前端、接收土方作業設備上的基部的具有縱向軸線的向後開放的空腔,所述空腔包括沿著縱向軸線的中央區段和中央區段的每側的側部區段,每個所述側部區段包括外側和內側,所述內側分別與中央區段連接,每個外側具有通過上部外部支承表面和下部外部支承表面限定的向內伸出的橫向突出部,上部外部支承表面和下部外部支承表面在向內方向上朝著彼此橫向傾斜,並大致平行於縱向軸線軸向延伸,每個內側具有位於中央區段上方和下方的內側支承表面,每個內側支承表面遠離外側向內橫向傾斜並大致平行於縱向軸線軸向延伸,外部支承表面和內側支承表面分別承靠基部上的互補支承表面,以抵抗使用過程中施加到磨損構件上的豎直載荷和側向載荷,中央區段包括上部表面和下部表面,上部表面在上部內側支承表面之間延伸並連接上部內側支承表面,下部表面在下部內側支承表面之間延伸並連接下部內側支承表面,上部表面和下部表面間隔開以在其間限定間隙,間隙在上部表面和下部表面之間具有高度,該高度小於空腔的總高度的三分之二,並且上部表面和下部表面中的至少一個包括用於接收鎖定件以便將磨損構件固定到土方作業設備的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磨損構件,其中,空腔包括具有面向後的前壁的前端部分、上部穩定表面和下部穩定表面,上部穩定表面和下部穩定表面朝著彼此面對,並大致平行於縱向軸線從前壁軸向向後延伸,並且上部穩定表面和下部穩定表面在使用過程中承靠基部上的互補表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磨損構件,其包括在使用過程中接觸地面的外部磨損表面,還包括凹陷,所述凹陷在空腔內開放並部分向外朝著磨損表面延伸經過磨損構件,以作為在磨損構件需要更換時暴露於磨損表面內的磨損指示器。
4.一種用於附接到土方作業設備以保護設備在使用過程中不磨損的磨損構件,所述磨損構件包括在土方作業設備的操作過程中接觸地面的磨損表面、實現磨損構件安裝在土方作業設備上的安裝結構、通過延伸經過磨損構件的壁限定並在磨損表面和安裝結構內開口以接收將磨損構件保持到土方作業設備的鎖定件的孔,限定孔的壁包括磨損表面和安裝結構之間的保持結構,並且保持結構具有用於接觸鎖定件上的相應支承表面的上部肩部和下部肩部,以便抵抗鎖定件上的向內力和向外力,將鎖定件可靠地保持在孔內。`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磨損構件,其中,限定孔的壁限定通道,該通道鄰近保持結構並沿著孔的長度從安裝結構朝著磨損表面延伸,以允許一體構造的鎖定部件安裝在孔內,並接觸上部肩部和下部肩部。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磨損構件,其中,安裝結構是被成形為接收土方作業設備上的基部並與其互補的空腔。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磨損構件,其中,保持結構是限定在三側通過壁內的釋放部環繞的孔的壁連續部分,從而將鎖定部件接收到孔內,以接觸上部肩部和下部肩部。
8.一種用於附接到土方作業設備以保護設備在使用過程中不磨損的磨損構件,所述磨損構件包括在土方作業設備操作過程中接觸地面的磨損表面、實現磨損構件安裝在土方作業設備上的安裝結構、通過延伸經過磨損構件的壁限定並在磨損表面和安裝結構內開口以接收將磨損構件保持到土方作業設備的鎖定件的孔,該壁限定在磨損表面和安裝結構之間包括保持結構的孔,保持結構具有上部支承表面和下部支承表面,以便接觸鎖定件上的相應支承表面,從而抵抗鎖定件上的向內力和向外力將鎖定件可靠地保持在孔中,壁限定鄰近保持結構的狹槽並沿著孔的長度從安裝結構朝著磨損表面延伸,以允許一體構造的鎖定部件安裝在孔內並接觸上部肩部和下部肩部。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磨損構件,其中,安裝結構是被成形為接收土方作業設備上的基部並與其互補的空腔。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磨損構件,其中,保持結構是限定通過保持結構上方和下方的壁內的釋放部和保持結構的端部上的狹槽環繞的孔的壁連續部分,並且釋放部和狹槽被互連,以便將鎖定部件接收在孔內,從而接觸上部支承表面和下部支承表面。
11.一種用於附接到土方作業設備以保護設備在使用過程中不磨損的磨損構件,該磨損構件包括前端、在土方作業設備的操作過程中接觸地面的外部磨損表面和接收土方作業設備上的基部的向後開口的空腔,空腔包括在空腔內開放並從空腔向外延伸並部分經過磨損構件的凹陷,以作為在磨損構件需要更換時暴露於磨損表面內的磨損指示器。
12.一種用於附接到土方作業設備以保護設備在使用過程中不磨損的磨損構件,所述磨損構件包括前端、在土方作業設備在土方作業操作中的使用過程中接觸地面的外部磨損表面、接收土方作業設備上的基部的向後開口的空腔、從磨損表面延伸到空腔的孔和安裝在孔內的鎖定件,鎖定件包括機械地固定在孔內以抵抗安裝部件在向內方向和向外方向上在孔內的運動,以及能夠在釋放位置和鎖定位置之間在安裝部件內運動的保持部件,在釋放位置上,磨損構件能夠安裝在基部上和從基部移除,在鎖定位置上,磨損構件固定到基部上。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磨損構件,其中,安裝部件和保持部件具有互補的螺紋,以實現保持部件在釋放位置和鎖定位置之間的運動。
14.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磨損構件,其中,磨損構件中的孔包括具有相對面對的上部支承表面和下部支承表面的保持結構,並且安裝部件包括接觸保持結構上的上部支承表面和下部支承表面的互補支承表面。
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磨損構件,其中,安裝部件是單件式構件。
16.一種用於附接到土方作業設備以保護設備在使用過程中不磨損的磨損構件,所述磨損構件包括: 在土方作業設備操作過程中接觸地面的磨損表面; 用於接收土方作業設備上的基部的安裝結構; 通過延伸經過磨損構件的壁限定並在磨損表面和安裝結構內開口以接收將磨損構件保持到土方作業設備的鎖定件的孔,壁包括在磨損表面和空腔之間具有上部肩部和下部肩部的保持結構; 軸環,其包括突起以橫跨保持結構並接觸上部肩部和下部肩部,從而抵抗軸環在向內方向和向外方向上在孔內的運動,以及 螺紋開口 ;和 螺紋銷,其接收在螺紋開口內以便在釋放位置和鎖定位置之間運動,在釋放位置上,磨損構件能夠安裝在基部上和從基部移除,在鎖定位置上,磨損構件固定到基部。
17.一種用於附接到土方作業設備以保護設備在使用過程中不磨損的磨損組件,所述磨損組件包括:固定到土方作業設備的基部,所述基部包括孔; 磨損構件,所述磨損構件包括在土方作業設備的操作過程中接觸地面的外部磨損表面、接收土方作業設備上的基部的具有縱向軸線的向後開口的空腔,所述空腔包括沿著縱向軸線的中央區段和中央區段每側上的側部區段,每個所述側部區段包括外側和內側,所述內側分別與中央區段連接,每個外側具有通過上部外部支承表面和下部外部支承表面限定的向內伸出的橫向突出部,上部外部支承表面和下部外部支承表面在向內方向上朝著彼此橫向傾斜並大致平行於縱向軸線軸向延伸,每個內側具有位於中央區段上方和下方的內側支承表面,每個內側支承表面遠離外側向內橫向傾斜並大致平行於縱向軸線軸向延伸,外部支承表面和內側支承表面分別承靠基部上的互補支承表面,以抵抗使用過程中施加到磨損構件的豎直載荷和側向載荷,中央區段包括上部表面和下部表面,上部表面在上部內側支承表面之間延伸並連接上部內側支承表面,下部表面在下部內側支承表面之間延伸並連接下部內側支承表面,上部表面和下部表面間隔開以在其之間限定間隙,該間隙在上部表面和下部表面之間具有小於空腔的總高度的三分之二的高度,並且上部表面和下部表面中的至少一個包括與基部內的孔對準的孔;以及 接收在磨損構件和基部內的孔內的鎖定件,以便將磨損構件可釋放地固定到土方作業設備。
18.根據權利要求17所述的磨損組件,其中,鎖定件包括前端和後端,基部包括接收在磨損構件的空腔內的鼻部,所述鼻部具有頂側和底側,並且在鎖定件插入磨損構件和基部內的孔內時,基部內的孔內的前端在頂側和底側之間位於基部的大致中點處,後端遠離磨損表面。
19.一種用於附接到土方作業設備以保護設備在使用過程中不磨損的磨損組件,所述磨損組件包括: 固定到土方作業設備的基部; 在土方作業設備的操作過程中接觸地面的磨損表面和實現磨損構件安裝在土方作業設備上的安裝結構,以及通過延伸經過磨損構件的壁限定並在磨損表面和安裝結構內開口的孔;以及 接收在孔內並能夠運動以接觸基部從而將磨損構件保持到土方作業設備的鎖定件; 限定磨損構件內的孔的壁包括磨損表面和安裝結構之間的保持結構,並且保持結構具有上部肩部和下部肩部以接觸鎖定件上的相應支承表面,從而抵抗鎖定件上的向內力和向外力將鎖定件可靠地保持在孔內。
20.一種用於將 磨損構件可釋放地固定到土方作業設備以保護設備在使用過程中不磨損的鎖定件,所述鎖定件包括: 軸環,其具有能夠配合在磨損構件內的孔內的主體、延伸經過主體的螺紋開口和從主體向外伸出以接合保持結構的相對肩部的一對豎直間隔開的突起,所述主體和突起形成為單件式構件;以及 接收到螺紋孔口內以便在釋放位置和鎖定位置之間運動的螺紋銷,在釋放位置上,磨損構件能夠安裝在土方作業設備上和從土方作業設備移除,在鎖定位置上,鎖定件將磨損構件保持在土方作業設備上;以及 鄰近突起在主體外側插入磨損構件的孔內的保持件,以防止突起與肩部脫離。
21.根據權利要求20所述的鎖定件,所述鎖定件包括位於軸環和銷之一上的偏置卡扣,和位於軸環和銷的另一個上的一對凹部,所述一對凹部接收卡扣,其中在銷位於釋放位置時,卡扣接收在一個凹部中,並且在銷位於鎖定位置時,卡扣接收在另一凹部內。
22.一種用於將磨損構件可釋放地固定到土方作業設備以保護設備在使用過程中不磨損的鎖定件,所述鎖定件包括具有頭部和螺紋柄部的銷,所述頭部包括插口,插口具有用於接收工具的傾斜小面和代 替至少一個小面的增大間隙空間,以便從插口更好地清除土方細粒。
【文檔編號】E02F9/28GK103649427SQ201280034623
【公開日】2014年3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2日 優先權日:2011年7月14日
【發明者】M·A·切恩, N·考吉爾, M·B·羅斯卡, D·M·康克林, S·H·澤尼爾, C·J·漢利 申請人:埃斯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