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器的彈性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7-25 14:09:21
航空器的彈性系統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航空器的彈性系統、航空器的包括至少一個彈性系統的著陸裝置以及航空器,該航空器尤其為飛機。
【專利說明】航空器的彈性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航空器的彈性系統、航空器的具有至少一個彈性系統的行走裝置以及航空器,該航空器尤其為飛機。
【背景技術】
[0002]在航空器的彈性系統中,尤其是在航空器的行走裝置的彈性系統中,張力彈簧通常被安裝在彈簧接收部件上。該彈簧接收部件包括凸緣頭或套筒,具有恆定螺距的螺紋被擰到凸緣頭或套筒上,該恆定螺距近似對應於空載或鬆弛情況下的彈簧節距。
[0003]由於在螺紋的開端處,彈簧的節距因彈簧的拉緊操作而發生很大變化,因此彈簧傾向於跳出螺紋的第一螺紋槽,甚至經受塑性變形。例如,可能因此出現彈簧的永久性缺口或扭結構造。
[0004]進一步地,使用所謂的前置氣缸的方法,某些材料配對(例如不鏽鋼和鈦)被證明是不利的,因為這些結構易受卡住的影響。這裡,例如鈦彈簧的內徑刮在前置氣缸上和不鏽鋼的凸緣頭的末尾的螺紋槽上。
[0005]也已經試圖通過加固連接來防止彈簧跳動或防止彈簧的變形。然而,這些方法的缺點是,彈簧的疲勞強度或穩定性不高。
【發明內容】
[0006]因此,本發明的目的是以有利的方式研發上述彈性系統,尤其是達到提高彈性系統的耐用性以及彈性系統的彈簧的安全附接變為可能的效果。
[0007]根據本發明,通過具有權利要求1的特徵的彈性系統來實現該目的。因此,提供了一種航空器的彈性系統,該彈性系統配備有至少一個彈簧和至少一個彈簧接收部件,其中,彈簧接收部件包括至少一個凸緣頭,彈簧可附接到或者被附接到凸緣頭,其中,該凸緣頭包括螺紋體,彈簧(可以)被擰到該螺紋體上,在彈簧的操作節距的區域中,該螺紋體包括至少一個具有螺距的螺紋部。
[0008]該航空器尤其可以為飛機,且該彈性系統尤其可以為航空器的行走裝置的彈性系統。該彈簧尤其可以為張力彈簧,即經受張力的彈簧。
[0009]彈簧的操作節距尤其對應於在彈簧的操作中達到的彈簧的節距、S卩加載情況下的彈簧的節距。通過將彈簧延伸到特定長度或特定長度範圍來確定該彈簧的節距,彈簧在操作時被擴展或彎曲到該特定長度或特定長度範圍。
[0010]尤其提供了如下優勢:實現了從彈簧的夾緊區到彈簧的彈性區的過渡處的變形和力的減小,該彈簧的夾緊區被附接到彈簧接收部件。有利地,緩慢地累積彈簧變形和彈簧力。特別地,由此實現了彈簧不再因負載而趨向於所謂的跳動,即跳出螺紋體,這是因為從開端就非常簡單且有效地將產生跳動的力最小化。特別地,現在彈簧能夠不再跳出凸緣頭的第一螺紋槽,這是由於在該區域中大幅地減小了變形。
[0011]可以使用短的凸緣頭,因為現在(可以)減小待被傳輸的力。通過使用較短的凸緣頭,可以有利地節省重量和材料。這還提供了如下優勢:可以大幅地減小在螺紋體的末端處的不靈活的跳動。有利地,摩擦不會再發生在前置氣缸或彈簧接收部件處,同時也明顯地減小了第一螺紋槽與彈簧之間的摩擦。有利地,可以明顯地增大彈簧的疲勞強度。
[0012]該彈簧可以為鈦彈簧。此外,彈簧接收部件可以由不鏽鋼製成。
[0013]此外,螺紋體可以至少局部地具有恆定螺距。
[0014]可設想螺紋體僅僅具有恆定螺距。
[0015]螺紋體可以至少局部地具有可變螺距。可變螺距尤其提供在夾緊點緩慢地累積彈簧變形和彈簧力的優勢。從而明顯地減小彈簧跳動的趨勢。
[0016]另外,可以配備至少一個具有第一恆定螺距的其它螺紋部或第二螺紋部。
[0017]此外,可設想配備具有可變螺距或第一可變螺距的其它螺紋部或第三螺紋部。
[0018]可以配備具有可變螺距或第二可變螺距的其它螺紋部或第四螺紋部。
[0019]另外,螺紋體可以為外螺紋體或內螺紋體,和/或螺紋體可以為圓形螺紋體或圓錐形螺紋體或矩形螺紋體或梯形螺紋體。
[0020]另外,本發明涉及具有權利要求9的特徵的行走裝置。因此提供了一種航空器的行走裝置,該行走裝置配備有至少一個如權利要求1-8中任一項所述的彈性系統。
[0021]此外,本發明涉及具有權利要求10的特徵的航空器。因此提供了一種航空器,尤其為飛機,該航空器配備有至少一個如權利要求1-8中任一項所述的彈性系統和/或至少一個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行走裝置。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2]下面將參照附圖示出的示例性實施方式詳細地闡述本發明的進一步的細節和優勢。
[0023]附圖中:
[0024]圖1示出根據本發明的彈性系統在加載情況下的俯視圖;
[0025]圖2示出根據本發明的彈性系統在局部加載情況下的俯視圖;
[0026]圖3示出根據本發明的彈性系統在空載情況下的俯視圖;
[0027]圖4示出圖3中所示的彈性系統的剖面圖;
[0028]圖5示出航空器的行走裝置在伸展情況下的細節圖;以及
[0029]圖6示出航空器的行走裝置在縮回情況下的細節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0]圖1示出根據本發明的彈性系統10在加載情況下的俯視圖,這裡示出彈簧20的撓曲度達到L1-L2的範圍內的長度。
[0031]在圖中,這樣指示彈簧節距:參照具有相應撓曲度的對應於指定範圍內的彈簧節距的彈簧的長度,用括號指示該彈簧節距。
[0032]根據本發明的彈性系統的本質上新穎的且有利的方面在於,從彈簧20的固定區域到彈性區域的過渡處的變形和力的減小成為可能。尤其通過將彈簧20緊固到具有可變螺距的螺紋體50來實現這點。從而在夾緊點緩慢地累積彈簧變形和彈簧力。
[0033]螺紋體50的螺距從開端處的螺紋部54開始,沿著彈簧20的方向不斷增大,螺紋部54具有第一恆定彈簧節距[L0]。螺紋體50在末端處的螺距約為彈簧在[LI]處的節距,或者有利地約為[L1-L2]之間的彈簧節距。
[0034]從而,在從固定區域到彈性區域的過渡處,彈簧20已經被預先拉緊和變形到在操作時出現的值。
[0035]螺紋體50被放置在凸緣頭40上,尤其通過切割或碾磨,其中,凸緣頭40為彈簧接收部件30的一部分。彈簧接收部件30還包括氣缸部35,彈簧20可以被推到氣缸部35之上。氣缸部也可以被設計成從內部穩固彈簧20,尤其是在氣缸部被設計成長度比其在示例性實施方式中的長度更大的時候。
[0036]在彈簧20的操作節距的區域中,螺紋體50被劃分為不同的部分,即被劃分為螺紋部52、螺紋部52具有螺距[L1-L2]。此外,在螺紋部54中,提供了兩個具有恆定螺距[L0]的螺紋槽,在螺紋部56中,提供了一個具有可變螺距[L0-L1]的螺紋槽,另一個螺紋部58具有可變螺距[L1-L2]。
[0037]在本示例性實施方式中,螺紋部52和螺紋部58重疊,然而這不是絕對必要的。
[0038]螺紋部58的螺紋槽59可以是加寬的或有線紋的。從而有利於彈簧20的組裝,以控制的方式,通過改變長度(LI到L2,反之亦然)將彈簧20鬆開在第一螺紋槽的背離凸緣的側面上。從而消除應力峰值和變形峰值。
[0039]原則上,也可設想使螺紋體或單獨的螺紋部成錐形或設置在較低的水平上。螺紋體形狀可以是圓形的或具有任何其它形狀,例如矩形形狀或梯形形狀。也可以通過具有恆定螺距的螺紋體來滿足放置在彈性系統上的要求,這些螺紋體位於操作節距[L1-L2]的區域中。原則上,螺紋體50也可以被設計成內螺紋體。為了將彈簧20固定地附接到凸緣頭40,可以使用粘合劑和/或其它元件,例如收縮套筒。
[0040]圖2和圖3示出根據本發明的彈性系統10在撓曲度到長度LI的局部加載情況下(參見圖2)和在撓曲度到長度LO的局部空載情況下(參見圖3)的進一步的俯視圖。圖4示出圖3中所示的彈性系統10的剖面圖。
[0041]圖5示出航空器的行走裝置在伸展情況下的細節圖。航空器的行走裝置100包括彈性系統10。圖6示出在縮回情況下的如圖5所示的航空器的行走裝置100。
【權利要求】
1.一種航空器的彈性系統(10),所述彈性系統(10)包括至少一個彈簧(20)和至少一個彈簧接收部件(30),其中,所述彈簧接收部件(30)包括至少一個凸緣頭(40),所述彈簧(20)可附接到或者被附接到所述凸緣頭(40),其中,所述凸緣頭(40)包括螺紋體(50),所述彈簧(20)能夠被擰到所述螺紋體(50)上,且在所述彈簧(20)的操作節距的區域中,所述螺紋體(50)包括具有螺距([L1-L2])的至少一個螺紋部(52)。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彈性系統(10),其特徵在於,所述螺紋體(50)至少局部地具有恆定螺距。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彈性系統(10),其特徵在於,所述螺紋體(50)僅僅具有恆定螺距。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彈性系統(10),其特徵在於,所述螺紋體(50)至少局部地具有可變螺距。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彈性系統(10),其特徵在於,所述螺紋體(50)配備有至少一個具有第一恆定螺距([L0])的其它螺紋部或第二螺紋部(54)。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彈性系統(10),其特徵在於,所述螺紋體(50)配備有具有可變螺距或第一可變螺距([L0-L1])的其它螺紋部或第三螺紋部(56)。
7.如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彈性系統(10),其特徵在於,所述螺紋體(50)配備有具有可變螺距或第二可變螺距([L1-L2])的其它螺紋部或第四螺紋部(58)。
8.如前述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彈性系統(10),其特徵在於,所述螺紋體(50)為外螺紋體或內螺紋體,和/或所述螺紋體(50)為圓形螺紋體或圓錐形螺紋體或矩形螺紋體或梯形螺紋體。
9.一種航空器的行走裝置(100),包括至少一個如權利要求1-8中任一項所述的彈性系統(IO )。
10.一種航空器,尤其是飛機,包括至少一個如權利要求1-8中任一項所述的彈性系統(10)和/或包括至少一個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行走裝置(100)。
【文檔編號】F16F1/12GK103890438SQ201280037630
【公開日】2014年6月25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3日 優先權日:2011年7月28日
【發明者】維克託·卡斯特 申請人:利渤海爾-航空航天林登貝格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