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通常吃什麼 麻糖餃子味正濃
2025-07-17 04:48:10
在我國人們對於吃十分的有講究,當一些傳統節日到來時一些特殊的飲食吃法也備受人們的關注。我們把握如何吃,吃什麼,吃的健康,這樣我們的狀態自然也會更好,那麼當農曆臘月23或臘月24到來時通常都要吃什麼呢?
民間小年通常吃什麼
【吃麻糖】農曆二十三過小年民間需要吃麻糖,很多人在臘月二十四會吃的食物是米餅。小年是灶神上天的日子,他上天要向天帝報告一年來人間的衣食用度及其它天帝想要了解的事。也就是灶神的述職日。吃麻糖就是想讓這灶神的嘴巴被糖給粘住張不開。吃炒玉米,民諺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鍋倒」的說法。
【炒玉米】晉東南地區,有吃炒玉米的習俗,民諺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鍋倒」的說法。人們喜歡將炒玉米用麥芽糖黏結起來,冰凍成大塊,吃起來酥脆香甜。
【吃餃子】北方小年晚上習慣吃餃子,意為給灶王爺送行,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上供時,餃子要端端正正擺上供臺。此外,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新春佳節,餃子更成為一種應時不可缺少的美食。
小年節日的風俗
1、祭灶。送灶習俗在我國南北各地極為普遍,魯迅先生曾寫有《庚子送灶即事》詩: 只雞膠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無長物,豈獨少黃羊。俗語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說法 。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據說,灶王爺長得像個小白臉,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
2、掃塵、舉行過灶祭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每年從農曆臘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國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
3、洗浴。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髮,民間有「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的說法。呂梁地區講究臘月二十七日洗腳,這天傍晚,婆姨汝子都用開水洗腳,不懂事的女孩子,大人們也要幫她把腳擦洗乾淨,不留一點汙穢。
南北小年的說法
在我國北方地區,指的是農曆臘月二十三,部分南方地區是指臘月二十四,江浙滬地區把臘月二十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稱為小年。但不管是哪天,「小年」可都不小,因為這天以後人們開始進入準備過年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