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魚》閱讀練習及答案
2023-04-01 19:58:36 1
(二)現代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鍋比盆大老闆是誰,完成6……9題。
魚 汪曾祺
從侉奶奶家旁邊向南伸出的后街到往螺螄壩方向,拐了一個直角。龐家就在這拐角處,門朝南,正對越塘。
龐家兄弟三個,各有分工。老大經營擘劃,總管一切。老二專管各處收買生豬。他們家不買現成的肥豬,都是買半大豬回來自養。老二帶一個夥計,一趟能趕二三十頭豬回來。因為殺的豬多,他經常要外出。殺豬是老三的事,——當然要有兩個下手夥計。每天五更頭,東方才現一點魚肚白,這一帶人家就聽到豬尖聲嚎叫,知道龐家殺豬了。豬殺得了,放了血,在殺豬盆裡用開水燙透,吹氣,刮毛。殺豬盆是一種特製的長圓形的木盆,盆幫很高。二百來斤的豬躺在裡面,富富有餘。殺幾頭豬,沒有一定,按時令不同。少則兩頭,多則三頭四頭,到年下人家醃肉時就殺得更多了。因此龐家有四個極大的木盆,幾個夥計同時動手洗刮。
這地方不興叫屠戶。也不叫殺豬的,大概嫌這種叫法不好聽,大都叫「開肉案子的」。「開」肉案子鍋比盆大老闆是誰,是掌柜老闆一流,顯得身份高了。龐家肉案子生意很好,因為一條東大街上只有這一家肉案子。早起人進人出,剁刀響,銅錢響,票子響。不到晌午,幾片豬就賣得差不多了。這裡人一天吃的肉都是上午一次買齊,很少下午來割肉的。龐家肉案到午飯後,只留一兩塊後臀硬肋等待某些家臨時來了客人的主顧,留一個人照顧著。一天的生意已經做完,店堂閒下來了。
店堂閒下來了。別的肉案子,閒著就閒著吧。龐家的人可真會想法子。他們在肉案子的對面,設了一道欄櫃,賣茶葉。茶葉和豬肉是兩碼事,怎麼能賣到一起去呢?——可是,又為什麼一定不能賣到一起去呢?東大街沒有一家茶葉店,要買茶葉就得走一趟北市口。有了這樣一個賣茶葉的地方,省走好多路。賣茶葉,有一個人盯著就行了。有時叫一個小夥計來支應。有時老大或老三來看一會。有時,龐家的三妯娌之一,也來店堂裡坐著,包包茶葉,收收錢。這半間店堂的茶葉店生意很好。
龐家三兄弟一個是一個。老大穩重,老二幹練,老三是個文武全才。
龐家這三個妯娌,一個賽似一個的漂亮,一個賽似一個的能幹。她們都非常勤快。天不亮就起來,燒水,煮豬食,餵豬。白天就坐在穿堂裡做針線。都是光梳頭,淨洗臉,穿得整整齊齊,頭上戴著金簪子,手上戴著麻花銀鐲。人們走到龐家門前,就覺得眼前一亮。
到粥廠放粥①,她們就一人拎一個木量子②去打粥。
這不免會引起人們議論:「戴著金簪子去打粥!——侉奶奶打粥,你龐家也打粥?!」大家都知道,她們打了粥來是不吃的,——餵豬!因此,越塘、螺螄壩一帶人對龐家雖很羨慕並不親近。
越塘邊發生了從未見過的奇事。
這一年雨水特別大,臭水河的水平了岸,水都漫到后街街面上來了。地方上的居民鋪戶共同商議,決定挖開螺螄壩,在淤塞的舊河槽挖一道溝,把臭水河的水引到越塘河裡去。這道溝只兩尺寬。臭水河的水位比越塘高得多。水在溝裡流得像一枝箭。
流著,流著,一個在岸邊做桶的孩子忽然驚叫起來:「魚!」
不知從哪裡來的那麼多的鯉魚。它們戧著急水往上竄,不斷地蹦到岸上。桶店家的男人、女人、大人、小孩,都奔到溝邊來捉魚。有人搬了腳盆放在溝邊,等鯉魚往裡跳。大家約定,每家的盆,放在自己家門口,魚跳進誰家的盆算誰的。
他們正在商議,龐家的幾個人搬了四個大殺豬盆,在水溝流入越塘入口處挨排放好了。人們小聲嘟囔:「真是眼尖手快啊!」但也沒有辦法。不是說誰家的盆放在誰家門口麼?
龐家桶裡的魚最多。但是龐家這兩天沒有吃魚。他家吃的是魚籽、魚髒。魚呢?這妯娌三個都把來用鹽揉了,肚皮裡撐一根蘆柴棍,一條一條掛在門口的簷下晾著,掛了一溜。
把魚已經通通吃光了的桶匠走到龐家門前,一個對一個說:「真是魚也有眼睛,誰家興旺,它就往誰家盆裡跳啊!」
正在穿堂裡做針線的妯娌三個都聽見了。三嫂子抬頭看了二嫂子一眼,二嫂子看了大嫂子一眼,大嫂子又向兩個弟媳婦都看了一眼。她們低下頭來繼續做針線。她們的嘴角都掛著一種說不清的表情。是對自己的得意?是對別人的鄙夷?
(有刪改)
【注】①放粥:猶施粥,政府、富人、寺院等在災年向貧民免費供給米粥。② 木量子:方言,木桶。
6.下列對小說思想內容的理解與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小說第一段對龐家所處的地理位置做了簡單的介紹,如「拐角處」「門朝南」「正對越塘」,交代了故事發生的環境與背景。
B.當地人認為把屠戶叫「殺豬的」不好聽,稱「開肉案子的」,這表現出街坊鄰居對龐家的敬重,雖然他們並不想親近龐家人。
C.由前文龐家人十分會做生意的特點來看,對於得來的魚,他們只吃魚子、魚髒,而把魚都晾曬起來,很有可能是打算拿出去賣。
D.桶匠對著龐家曬的魚說「真是魚也有眼睛,誰家興旺,他就往誰家盆裡跳啊」,表面上他是在誇耀龐家,實則暗含嫉妒之意。
7.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鑑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小說在介紹龐家在同一個店堂同時做豬肉和茶葉生意時,連用兩個反問句,突出了龐家兄弟善於經商的特點。
B.小說第二段描寫了龐家天剛亮就開始殺豬的情景,對殺豬過程的描寫十分有畫面感,展現了忙碌的勞動場面。
C.小說主要用直接描寫的方法表現了龐家三個妯娌的漂亮、能幹,如「人們走到龐家門前,就覺得眼前一亮」一句。
D.小說結尾意蘊豐富,沒有明確龐家三妯娌聽到話後的具體心態,給讀者留下了豐富的想像空間,讓讀者自己判斷。
8.文章花了大量筆墨介紹龐家殺豬的內容,這樣安排有何作用?(4分)
9.有評論者認為這篇小說口語化特點明顯,請結合小說內容分析口語化特點的具體表現。(6分)
答案:
6.B 對「龐家的敬重」錯誤,街坊鄰居對龐家沒有敬重的情感。
7.C 如「人們走到龐家門前,就覺得眼前一亮」一句,這一句是從側面表現龐家三妯娌的漂亮。
8. ① 交代人物所處的環境,表現龐家的富足,為後文龐家媳婦打放的粥餵豬而被鄰居議論做了鋪墊。② 豐富人物形象,通過描寫龐家殺豬的流程,表現龐家人團結合作、精打細算、會做生意的特點。③ 描寫殺豬時強調了大木盆的作用,為後文龐家用木盆捉魚,在街坊鄰居中收穫最多埋下了伏筆。(每點2分,任意答出兩點即可)
9. ①敘述中多用短句。如「放了血」「燙透」「吹氣」「刮毛」一氣呵成的動作體現了龐家殺豬技術的嫻熟;再如「剁刀響,銅錢響,票子響」表現了龐家生意的興隆
②小說中人物語言口語化。如「開肉案子的」「不到晌午」「侉奶奶打粥,你龐家也打粥」,小說中人物的語言增添了生活氣息。(每點3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給分)
如需了解更多的收錢吧代理加盟詳情,請諮詢電話18883238888.全國招聘代理加盟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