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是什麼時候?幾月幾日? 2022端午節習俗
2023-04-01 17:20:49 1
端午節是中國人民,在端午節人們為了紀念屈原便產生了許多的傳統習俗。這些習俗的存在也給人們的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在端午節到來之前我們需要提前做好準備,那麼也就意味著在2022年端午節的時間我們需要去提前了解。
22年端午時間
【公曆】2022年6月3日
【農曆】農曆 五月初五
端午節,又被稱作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天中節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闢邪、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端午節源於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升於正南中央,處在全年最"中正"之位,正如《易經·乾卦》第五爻:"飛龍在天"。端午是"飛龍在天"的吉祥日,龍及龍舟文化始終貫穿在端午節的傳承歷史中。
端午節的由來
端午節來源於屈原跳江,在傳說當中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用此來紀念屈原。
民間特色習俗盤點
1、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
2、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開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