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三蘇墓

2023-04-01 21:06:44

三蘇墳,位於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城西27公裡處的小峨嵋山東麓茨芭鎮蘇墳村東南隅。背嵩陽,面汝水,山川秀麗,風景宜人。北宋大文學家蘇軾、蘇轍與其父蘇洵衣冠葬此,至今有近900年的歷史。蘇墳為歷代文人墨客所景仰,留有許多珍貴的詩文碑刻。

北宋著名散文家、文學家蘇洵及其子蘇軾、蘇轍合稱"三蘇"。北宋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七月蘇軾(1037-1101)卒於常州,次年葬此。蘇轍(1039-1112)卒於許昌,亦葬此。祠、墓院內外現存祭文、詩詞碑刻49通。其中,金苑中《題二蘇墳》、元曹師可"三蘇祠記"及明清王尚綱、畢沅的"祭文"碑最具歷史、文學、藝術價值。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三蘇墓

又名

三蘇墳

地區

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

意義

紀念蘇洵及其子蘇軾、蘇轍

目錄

1簡介

2由來

3組成

4相關介紹

5三蘇簡介

摺疊編輯本段簡介

三蘇墳是北宋大文學家蘇洵、蘇軾和蘇轍的墓冢,位於河南省郟縣茨芭鎮蘇墳村東南隅,背依嵩嶽餘脈蓮花山,面對汝水曠川,黃帝鈞天台在其前,左右兩小嶺逶迤而下,宛若峨眉,山明水秀,景色宜人。1956年被評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評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墳院坐北朝南,佔地面積14800平方米,院門古樸雅致。門前神道兩旁四株古柏蒼翠挺拔,遮天蓋地。雕工精細的望柱、石馬、石羊、石虎、石人兩側侍列,儀仗嚴整。入院,迎面是一座高3.25米、寬3.54米的紅石牌坊,"青山玉瘞"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鐫刻於坊楣正中,枋柱陰刻蘇東坡"是處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獨傷神"的詩句。坊楣背面是郟邑正德年間進士浙江右布政使王尚同《祭三蘇先生文》。穿過石坊、饗堂、祭壇,就來到三蘇墓冢前。自東北向西南依次排列為"宋東坡子瞻蘇先生墓"、"宋老泉蘇先生墓"、"宋潁濱子由蘇先生墓"。冢前聳立墓碑,碑前分別設石供桌、石蠟臺、石香爐。整個墳院內有588株古柏,交錯蔥鬱,遮天蔽日,柏香撲鼻,傲幹奇枝,山風襲來,滿園幽穆。 三蘇原籍四川眉山,在文學上成就卓著,又是宋朝命官,走南闖北,作古後為何安葬於河南郟縣?追溯其中緣由,歸於蘇軾。

摺疊編輯本段由來

蘇轍於紹聖元年(公元1094年)出知汝州,期間,蘇軾由定州南遷英州,便道於汝,與弟相會。蘇轍領兄遊觀汝州名勝。郟城縣屬汝州,自古就有龍鳳寶地之美稱,黃帝鈞天台更是有名。兄弟二人登臨鈞天台,北望蓮花山,見蓮花山餘脈下延,"狀若列眉",酷似家鄉眉山,就議定以此作為歸宿地。建中靖國元年(公元1101年),蘇軾卒於常州,留下遺囑葬汝州郟城縣鈞臺鄉上瑞裡。次年,其子蘇過遵囑將父親靈柩運至郟城縣安葬。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蘇轍卒於潁昌,其子將之與蘇軾葬於一處,稱"二蘇墳"。蘇洵本葬於眉州眉山故裡。元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冬,郟城縣尹楊允到蘇墳拜謁,謂"兩公之學實出其父老泉先生教也,雖眉汝之墓相望數千裡,而其精靈之往來,必陟降左右。"遂置蘇洵衣冠冢於兩公冢右。這樣,原來的二蘇墳就成了三蘇墳。

摺疊編輯本段組成

摺疊蘇陵園

三蘇墳由三蘇陵園、廣慶寺、三蘇祠三部分組成。三蘇陵園,總面積14800平方米,坐北向南。步入神道,古柏相映。甬道兩側有石柱、石馬、石羊、石虎、石狗、石人相對排列,儀仗嚴整。陵園門兩側蹲一對石雕雄獅。進入紅漆大門,迎面是一座高5米、寬3米的紅石牌坊,橫眉鐫刻"青山玉瘞"4個蒼勁有力的大字,背面是明代進士、浙江右布政使王尚絅的《祭三蘇先生文》。左右石柱隸刻蘇軾《獄中示子由》詞句:"是處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獨傷神。"過石坊,東邊有齋房5間,是過去官宦、名流祭三蘇吃素沐浴之處。正中為饗堂,系康熙四十七年重建,堂內立有各代碑刻、四壁嵌有眾多石碣。堂後為祭壇,壇後三冢隆起,中為蘇洵衣冠冢,東為蘇軾墓,西為蘇轍墓。三墓西南一字排列6個墓冢,為蘇軾六公子墓。園內有古柏588株,多為明清時所值,枝繁葉茂,蒼翠挺拔。廣慶寺、三蘇祠座落在陵園西南300米處,前寺後祠,佔地6903平方米。廣慶寺大門為南天門,入大門是天王殿、大雄寶殿,三蘇祠殿在最後。三蘇祠殿建於元代至正年間,內有三蘇彩色塑像,蘇洵居中,蘇軾、蘇轍左右分侍。殿內外有金、元、明、清石碑,清代的"三蘇先生佳城圖"碑尤為突出。出廣慶寺東便門,可至小峨嵋山頭,上有高4.2米的蘇軾中年布衣持卷雕像。

摺疊廣慶寺

踏進廣慶寺,蒼勁的古柏、青翠的竹林讓人眼前一亮,幽幽的古箏彈奏聲從竹林中傳出,如行雲流水般輕撫著你的耳膜,古韻在院內縈繞。廣慶寺建築風格獨特,最明顯的特徵是一進三院、寺祠合一,據說,這在全國是極為少見的。廣慶寺寺小名氣大,與蘇東坡有著不解之緣,與三蘇墳有著密切的聯繫。蘇東坡一生坎坷,與佛家來往密切。他一生多次過往此地,每次經過便折道廣慶寺與僧人敘談。到了晚年,東坡甚至給自己起了兩個佛號叫"行腳僧"和"苦行僧"。東坡死後,宋高宗為廣慶寺賜名,寺院僧人四時守護墳院,每逢春秋大祭和蘇軾兄弟的祭日,都要為他們的亡靈超度、安魂。

"青山玉瘞"坊位於郟縣"三蘇墳"門口處。青石製作,高3.25米,寬3.54米,是明代學者浙江右布政使郟人王尚?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二月所建。清嘉慶年間知縣李虎臣重修。正面楣刻"青山玉瘞"四個大字,左右石柱楹聯,隸書蘇軾《獄中示子由》詩句:"是處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獨傷神。"背面楷書王尚?《祭三蘇文》。

摺疊三蘇祠

三蘇祠堂內的三蘇塑像距今已有652年的歷史了,仍然栩栩如生。

穿過三蘇祠右側的一個門,便來到了東坡碑林。可以站在碑廊下觀賞著書法大家的作品,東坡碑林是繼湖北黃岡之後在東坡紀念地興建的一座由當代著名書法家書寫的以蘇東坡詩、詞、文為主要內容的大型碑林,目前有碑刻300多塊。東坡碑林的策劃者別出心裁,邀請一百位書法名家以風格迥異的書體將東坡先生的千古絕唱--《念奴嬌·赤壁懷古》書寫一百篇,形成了百家高歌大江東去的宏偉場面,可謂洋洋大觀,氣勢磅礴。

碑林園中的仰蘇堂內,來自禹州市的一位民間藝人正在展出他創作的關於蘇軾的泥塑作品,這引起了不少遊人的興趣。據這位民間藝人薛明智說,為了給"三蘇"盛會助興,他連續工作28天,終於塑成了一組泥塑作品。他塑的作品"文壇巨龍",惟妙惟肖。蘇軾站在一條盤旋的巨龍身上,一襲長衣,左手握筆,右手捋須,若有所思,也許他還在憂國憂民。為了表示對蘇軾的景仰,他還作了兩首詩以示祭奠。其中一首這樣寫道:宋代文壇豪傑人,多少功績累癱身。峨眉柏陰休長夢,墨客不語怕驚魂。

三蘇墳院建在郟縣小峨眉山的山坡上,三面環山,南瞰汝水,地勢險峻,環境清幽,院內古柏成林,四季鬱鬱蒼蒼。特殊的"景"與"物",都使得風易招,聲易振,故時時喧譁,夜靜更甚,"夜雨"道理顯而易見。三蘇盛名加上這一特殊景象,從古至今吸引著無數文人騷客來此拜謁聆聽。蘇墳園內古柏參天遮日,夜晚山風來襲,瀟瀟灑灑如落雨聲。這便是著名的郟縣八景之一"蘇墳夜雨"。

摺疊編輯本段相關介紹

建中靖國元年(公元1101年)六月,蘇軾在常州病重期間,又給其弟蘇轍寫信說:"即死,葬我於嵩山下,子為我銘。"次年(公元1102年)閏六月二十日蘇轍遵其遺囑,與軾之子蘇過扶柩將其運至汝州郟城鈞臺鄉上瑞裡安葬。蘇轍難忘與兄長蘇軾手足之情,不忍心讓兄長獨眠他鄉,便囑其妻子待自己死後,也葬此地與兄作伴。政和二年(公元1112)十月三日,蘇轍卒於潁昌(今許昌)其妻也將其葬於此,始稱"二蘇墳"。 其父蘇洵字明允,號老泉,於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四月廿十五日卒於京師(開封)安葬於四川彭山縣安鎮鄉。元代至正十二年(1352年)郟縣尹楊允渭:"兩公之學實出其父老泉先生教也,雖眉汝之塋相望數千裡,而其精靈之往來,和陟降左右蓋未始相遠。遂置老泉衣冠瘞諸兩公之間。"遂稱"三蘇墳"。 三蘇父子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較大影響,後人為表彰蘇軾父子之功績,揚其美名,又在三蘇墳西南300米處修建一座"三蘇祠",祠內至今還保存著元代"三蘇"泥塑像,蘇洵居中,軾、轍並列左右,三人身朝服、面含微笑。嵋山之顛塑有一尊高達4.2米的蘇軾布衣雕像。

如今,郟縣人民政府又籌巨資對三蘇墳內的古建築進行修繕,每天來這裡拜謁憑弔的遊客絡繹不絕。 注:同[左加絲旁] 重點保護範圍:自蘇墳及寺院圍牆起,向東、西、南、北各100米。 一般保護範圍:自重點保護區邊界線向外擴200米。

摺疊編輯本段三蘇簡介

"三蘇"指蘇軾、蘇轍兄弟及其父親蘇洵三人。蘇洵"年二十七,始大發憤,謝其素所往來,閉門讀書",嘉佑初年,得歐陽修推舉,以文章顯名於世。歷官秘書省校書郎、霸州文安縣主簿。蘇軾自幼受父親的薰陶和母親的嚴教。蘇軾的母親程氏是一位很有教養的婦女,飽讀詩書,深明大義。她親自教蘇軾讀書,引導蘇軾效法先賢,樹雄心,立大志,以"澄清天下"為己任。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蘇軾考中進士,初任河南福昌(今伊川西)主簿,後經制科考試,進策二十五篇,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張,被任命為大理評事籤書鳳翔府。熙寧年間(公元1068-1077年),因與王安石政見不合,被宵小之徒羅織罪名誣陷為"謗訕朝廷",貶謫黃州,後移汝州。從此,蘇軾在宋朝政壇上幾起幾落,曾出知杭州、潁州,官至禮部、兵部尚書,也曾遭貶徒惠州、儋州。

蘇轍,字子由,與兄同科進士。初任澠池縣主簿。在政治上與兄蘇軾共進退。官至尚書右丞、門下侍郎。紹聖年間(公元1094-1097年)落職汝州,復責雷州安置。晚年築室於潁昌(今許昌市),稱潁濱遺老。蘇轍也以文章名世。蘇氏父子佔"唐宋八大家"中的三家。

同类文章
 霍金承認有鬼神,並給出科學依據解釋

霍金承認有鬼神,並給出科學依據解釋

人們對鬼神總是有各種各樣的爭論,有的人相信鬼神的存在,並對此深信不疑,害怕獨自行走於黑暗之中,有什麼奇怪的風吹草動,他們都會覺得是鬼在作祟。但在如今的二十一世紀,很多人都開始相信科學,認為鬼神一說實乃封建迷信。但是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霍金,卻發表言論說其實是有鬼神的存在的。關於霍金史蒂芬·威廉·霍金,
 唐玄宗簡介,李隆基怎麼死的,和武則天是什麼關係?

唐玄宗簡介,李隆基怎麼死的,和武則天是什麼關係?

強大的唐朝,雄圖大略的唐玄宗!唐朝,是中國最強大的朝代之一,因此中國人也被世界各國成為唐人!而唐朝之所以是中國最強大的時代之一,其中之一就是唐朝的統治者有很多都是勵精圖治,雄圖大略的君主,其中就包括唐玄宗,李隆基!唐玄宗治下的開元盛世,是唐朝最強盛的時候,而唐玄宗本人和擁有「政啟開元,治宏貞觀」成就
 五色旗是中國國旗嗎?孫中山為什麼要換國旗呢

五色旗是中國國旗嗎?孫中山為什麼要換國旗呢

中國成立的時候一共有3面國旗,第一面是五色旗第二面是晴天白日旗,第三面是現在的五星旗.在推翻清朝的時候使用的五色旗為什麼國父孫中山卻不喜歡呢,而用了青天白日旗來代替呢小編來為你們說說民國的那些事.五色旗的來歷1912年1月3日到10日,新建立的民國各省代表會議與臨時參議院先後通過以五色旗為中華民國國
 隆裕太后和袁世凱是什麼關係?臨死之前對溥儀說什麼了?

隆裕太后和袁世凱是什麼關係?臨死之前對溥儀說什麼了?

隆裕太后,葉赫那拉氏,滿洲鑲黃旗人,是慈禧的侄女,後來被欽定成婚第二年成為皇后,裕隆太后雖然沒有慈禧太后的政治天賦,但也絕不是一無是處的人,在最後還是權力保存了清皇室的威嚴退位讓國,之後便成為了袁世凱的妾,這裡面還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下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隆裕太后個人簡介:隆裕太后,葉赫那拉氏,
 1998年印尼屠華事件的傷亡是多少,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

1998年印尼屠華事件的傷亡是多少,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

大家還記得98年的那場印尼事件嗎?那個被稱為「黑色五月暴動」的事情還有人知道了解嗎?這是我們國家建國以來華人受到最嚴重的傷害的事件。你知道當時我國政府是什麼放應嗎?當時的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傷亡有多少?下面一起喝小編來了解一下吧!1998印尼屠華事件在1998年的5月13日,印度尼西亞這個國家中的棉
 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

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

大清朝統治了中國上百年,其中不乏出現了一些一代明君.比如什麼康熙乾隆之類的.不過在清末的時候.有一個清國皇帝是一個悲劇,他就是被後世熟知的光緒皇帝.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光緒帝,愛新覺羅·載湉,清德宗,光緒皇帝,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四歲登基,起初由慈安、慈禧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光緒七年慈安太后崩
 司馬懿怎麼死的?墓地在哪裡

司馬懿怎麼死的?墓地在哪裡

說起司馬懿評論大多是包含著貶義,因為 本人城府太深,又善於心計。並且極能隱忍。所以才會成就他卓著的一生。那麼這樣一位擁有豐功偉績的人物關於他的死因歷史上是如何記載的呢!是真實的麼?司馬懿怎麼死的?民間傳說他是被報復致死的。這就和諸葛亮很有關係了,因為他是唯一能與諸葛亮抗衡的人,並且唐唐孔明都被他氣死
 尼布楚條約是中國得第一個不平定條約你可知道?

尼布楚條約是中國得第一個不平定條約你可知道?

大清朝在康熙皇帝手中可以說是蒸蒸日上飛速發展,開啟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代王朝,以大清朝當時的實力可以說沒有一個國家能匹敵,但就是這樣一個國家卻籤訂了一份中國第一個不平等的條約。什麼是尼布楚條約?尼布楚條約是清朝和俄羅斯帝國之間籤訂的第一份邊界條約,由領事為內大臣索額圖、佟國綱等人同俄羅斯使團籤訂,內容
 我國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塵封千年,謎團仍未解開。

我國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塵封千年,謎團仍未解開。

在中國考古的歷史裡,海昏侯墓,是目前為止,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墓主的身份,是漢代的一位君王,他叫劉賀。他可以說是歷史上幾個在位最短的皇帝之一,僅僅在位27天,就因荒淫和無作為被廢,看來作為漢武大帝的孫子,後世之臣仍然不會留些情面,史稱劉賀為漢廢帝,海昏侯,這些字眼真的含有一些貶義。不管怎麼說,海昏侯
 諸葛亮墓在哪?劉伯溫為何不敢挖諸葛亮墓?

諸葛亮墓在哪?劉伯溫為何不敢挖諸葛亮墓?

諸葛亮一生可以說是富有傳奇色彩,也為蜀漢政權的確立立下不小的功勞,而諸葛亮生前神機妙算,死後也早就猜到了定會有人來挖他的墳,諸葛亮墓到底在哪,有沒有被挖過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諸葛亮墓傳聞:在諸葛亮死後曾留下三個計謀,一是斬魏延、二是退司馬、三是隱藏自己的墓,諸葛亮讓姜維找來11個人為他挖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