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的愛情影評分析,1980年代的愛情故事 影評
2023-04-02 09:32:41 3
1980年代的愛情影評分析,1980年代的愛情故事 影評
文/ 魚為
80年代可憐的青春,還殘餘著太多後清教徒時代的禁錮;在欲望與清純的搏殺裡,每夜都能聽見身體內部的刀槍迸鳴。
——原著小說中的語句,深刻的描繪著1980年代的青春與愛情,帶著壓抑與悲壯色彩,帶著時下青年人無法理解的精神困境,仿佛天際黎明之前的黑暗,等待光的突破,仿佛種子萌芽之前的苦悶,聆聽風的流動。
柴靜曾在《日暮鄉關何處是》中寫野夫講給她少年暗戀的故事,極富傳奇,也極其凌虐,要讓她愛上自己,再拋棄她式的報復,你以為沒上床就不算報復嗎?的詰問,都是1980年代愛情的另一面,帶著生硬的冰冷的帶著憤怒與不忍的糾纏。但是在霍建起導演的鏡頭中,1980年代的愛情呈現的是靜謐的溫暖,充滿痛苦卻有不舍的牽絆,是沒有批判的浪漫回憶,是深刻認同這種情感軌跡的。
所以,總覺的導演有著孤獨的善意,看到年代愛情中人性的美好與善良,但又能極盡克制的保持著距離,將影片中角色的感情隱藏起來,從滕汝駿、劉燁的《那山那人那狗》隱藏巨大的情感張力——卻能從父與子交接工作過程窺探時代更替,到宋佳、黃覺的《蕭紅》隱藏時代變遷與人生際遇——卻輾轉奔波拼湊出一個文藝女青年的傳奇生涯,那些強烈的遭遇變動的情感和空間,被拆解成尋常生活裡的蛛絲馬跡,需要觀眾自己去尋找與破解。
但人生卻總是——風吹雨打了無遺憾,相對無言卻蹉跎終生。《1980年代的愛情》緩慢的打開歷史的一角,讓兩個互相充滿愛意的兩個人隔著供銷社的櫃檯,口是心非的演繹那個時代中的真情實感——從關雨波打酒重遇成麗雯開始,兩人極其不自然的狀態竟然成了常態,1980年代是奇蹟,是共和國歷史上罕見的清純時代。——小說更是深層的為80年代的情感做縮寫,而鏡頭也將那些隱藏在秀美寧靜風光中的波瀾起伏的情感,推到銀幕前,積蓄著打動人心的力量。
有沒有聽見身體內部的刀槍迸鳴?影片中初次見面成麗雯失手打落在地的酒瓶,兩人慾語還休的談話結束,一個要走一個未曾挽留的那種失之毫釐謬以千裡的遺憾,都是身體與情感的互毆,與其說是清教徒的禁錮,不如說更像是禁慾者的極端表現——任何表白都會破壞掉愛情的聖潔與純淨。
青春狂怒容易煙消雲散,而宏願壯志總是弱不禁風。那段時光留在每個過來人心底裡的,那時人們真誠善良地相愛,渴望生活,浪漫人性和絕美的純情……最後,那一切,在成長的某個黎明,被昨夜的激情碾碎。日暮鄉關何處是,禁慾者的窮途末路是放浪形骸的哀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