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屆課堂內外杯創新作文大賽頒獎典禮在滬舉行
2023-04-02 13:08:03
8月6日,第13屆課堂內外杯創新作文大賽(小學、初中組)全國總決賽頒獎典禮暨創新作文作家大講堂在上海科學會堂隆重舉行。
本屆大賽由北京大學中文系和重慶課堂內外雜誌有限責任公司共同主辦,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協辦,共有729名中小學生經過初賽、複賽的激烈角逐,從全國2686所中小學校的96萬名參賽選手中脫穎而出,繼續在全國總決賽上比拼才思,一較高下。最終,來自重慶市育英小學的曹靜晗、北京海澱實驗小學的翟顥然、江蘇盱眙二中的吳佳霏、成都七中萬達學校李沚璇等20名同學榮獲特等獎,大賽還評選出一等獎80名,二等獎300名,三等獎若干。
大賽組委會還分別為10位對教學有創新探索的教師和10位對促進學校語文教學改革卓有成效的校長,授予了「創新成就獎」和「卓越貢獻獎」,並對30所「創新作文教學示範學校」和100所「創新作文大賽基地校」授予了證書。
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副主任文貴良教授代表命題評審委員會對此次參賽學生的總體表現進行了點評,他指出,選手們在陶淵明的人境徜徉,在王維的《鳥鳴澗》穿行,在艾米麗·狄金森的《自然》裡感懷,表達了對自然的親近,對自然遭受破壞的擔憂,也有對自然的敬畏,遣詞造句,得心應手。雖然詩文稍顯稚嫩、矯情,相信隨著年齡的增長,閱讀的拓展,對於人與自然間的複雜關係,會有更深入的思考挖掘和更為人性的解讀。
「今年大賽突出了詩文一體,題目非常好,把孩子們放入了最遼闊的時間、空間裡面,任由他們的想像力馳騁。」對獲獎學生的詩詞作品,詩人樹才也給予了中肯的評價。他說,學生們的文字超越了他的想像,有很多精彩的句子令人印象深刻,有詩意,又有見地,比如:「自然是什麼?自然是可以看的,可以聽的,是可以觸摸的。」「回溯到亞當夏娃,人就是自然,自然就是人。」「自然被城市奪走了本真。」樹才認為,詩歌是一種巧妙的語言,寄予著生命的情懷和無限的想像力,詩文之道就是發現和表達自由心,通過描述與世界的關係,發現真實的自己。他鼓勵同學們,寫詩作文不要給自己太多限制,要憑著一顆自由心,放飛想像力。
典禮上,詩人樹才、重慶課堂內外雜誌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簡渠、南京大學招生就業處副處長李浩、華東師範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濮曉龍、上海紐約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周鴻,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副主任文貴良、復旦大學中文系副教授王柏華、上海師範大學教授劉耘華、澎湃新聞文體中心總監石劍鋒等眾多領導專家為獲獎學生頒發了獎品與證書。
「感謝課堂內外杯創新作文大賽這個平臺,讓我真正感受到了寫作的樂趣和自由。」特等獎獲獎者吳佳霏表示,雖然學業緊張,仍會堅持對文學和詩歌的追求,用一支筆,寫出與眾不同的曼妙人生。
(課堂內外雜誌社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