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內外董事長劉信中接受中外媒體專訪
2023-03-31 21:56:55 1
8月16日,第33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在渝開幕。大賽期間,科技日報、中國財經報、中國科技新聞學會、科技創新與品牌雜誌、土耳其光明日報等中外媒體記者專程來到課堂內外,就青少年科普教育的經驗和成果等問題對董事長劉信中進行了專訪。
課堂內外作為重慶科協主管的文化企業,在轉型發展中經歷過哪些突破?
「課堂內外在1999年開始公司化運營,算是體制改革上第一個突破。」劉信中董事長談到,課堂內外原是重慶市科協自收自支的事業單位,經歷了市場化體制改革後,提出了以市場導向為原則,做大科普產業的目標。之後,課堂內外以「科學、人文、生活」為核心理念,致力於打通「求真、向善、尚美」三個維度,彌補學校教育的欠缺,寬口徑培養人才。從公司內部提出「產-學-研」發展路徑,除期刊外,我們還聯合高校和專業機構,打造了多項賽事活動、研學活動,幫助青少年激發興趣、挖掘潛能;研發青少年素養標準,引領行業。「學校主要是傳授一些科學知識和科學方法,科學的思想和科學精神講的很少。我們希望通過大賽、產品來引領青少年的成長。」
在紙媒的寒冬,課堂內外為何保持高速發展,並成為校園刊物佼佼者?
「教育最忌諱急功近利。從公司成立的第起,我們就定下了一條紅線,不做教輔出版,雖然最初企業面臨生存的壓力,也有些員工不理解,但我們最終用高質量的產品和的教育服務,獲得了市場的認可。」劉信中說,青少年讀物能保持增長還有另一個原因。據調查,美國矽谷企業家會限制兒童使用手機、平板等電子產品的時間,因為會影響孩子大腦發育和動手能力。在中國的教學管理中,青少年本身也是被限制使用手機等電子產品的,所以對於高質量的紙質讀物,校園市場依然廣大。目前課堂內外期刊年發行量200萬冊還不是頂峰,未來還有上升空間。
劉信中提到,丘成桐教授曾指出中國的青少年缺乏三種素養——表達能力、寫作能力和數理邏輯能力。課堂內外少年大學的教育服務產品有益於提升青少年的這三種能力,比如主辦創新作文大賽、演講大賽、科學素養大賽、財經素養大賽等,不僅能為學生提供鍛鍊展示能力的機會,也為高校選才。通過各種賽事活動和教育服務,為基礎教育和大學教育銜接搭建平臺,促進教育均衡。
此外,劉信中董事長還針對公司企業責任、團隊管理、雜誌定位等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劉信中董事長最後表示,課堂內外的發展離不開重慶市科協歷屆領導的支持,離不開科協營造的寬鬆和諧的創業氛圍。未來將一如既往,為三億青少年服務,呵護青少年寶貴夢想。
(課堂內外雜誌社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