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一種籃子魚的人工繁育方法

2024-01-24 17:44:15 4

專利名稱:一種籃子魚的人工繁育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的是一種籃子魚的人工繁育方法,特別是黃斑籃子魚(Siganuscanaliculatus)和褐籃子魚(Siganus fuscescens)親魚養成與苗種繁育方法,屬於水產學中魚類的繁育與養殖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籃子魚科(Siganidae)魚類,簡稱籃子魚,廣泛分布於我國的東海、南海及臺灣海域,黃斑籃子魚(Siganus canaliculatus)和褐籃子魚(Siganus fuscescens)為籃子魚科常見魚種,兩種魚的生理特點、繁殖習性和繁育方法較為相似,肉質鮮美,隨著人口增長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籃子魚的需求不斷擴大,籃子魚在我國海洋漁業中佔據著比較重要的經濟地位。籃子魚對環境適應性強,雜食,尤其適合網箱混養,在兩廣和福建海域的養殖範圍不斷擴大,養殖潛力很大。但是,黃斑籃子魚和褐籃子魚親魚人工繁育過程中存在來源與馴化困難,初孵個體體型小、幼體應激性強造成的人工繁育和稚魚運輸死亡率高,缺乏系統的黃斑籃子魚和褐籃子魚人工繁育技術,養殖苗種主要來自海捕野生苗等問題。因此,研究如何解決黃斑籃 子魚和褐籃子魚在人工批量苗種生產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是很有必要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人工批量繁育籃子魚,尤其是黃斑籃子魚和褐籃子魚的方法,以解決黃斑籃子魚和褐籃子魚人工繁育過程中出現的幼魚來源與馴化困難,初孵個體體型小、幼體應激性強造成死亡率高等問題,同時系統解決了人工繁育過程中親魚儲備養成與暫養促熟、人工催產孵化、仔稚魚餌料選擇、水質調控、稚魚運輸等關鍵技術。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採用了以下技術方法:一種籃子魚的人工繁育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驟:(I)親魚養成選擇野生籃子魚進行網箱養殖,養殖密度5-15尾/m3,投餵斑節對蝦飼料,日投餵量為魚體重的1% _2%,輔助投餵枝狀海藻,每月投餵5-7kg,養殖時間2-3年;(2)親魚培養當親魚的體重達到雌魚大於400g/尾,雄魚大於300g/尾的標準後,從網箱轉運到親魚池中,起捕的最佳時間為清晨,當日不投喂,運輸密度50-80尾/m3,運輸水溫140C _16°C,運輸時間小於6小時;親魚池底面積15-20m2,池深1.8-2.5m,每池放置親魚75-100尾,池壁和池底塗刷成深色,池底放置10-18個氣石,池上方1.6-2m處布置遮光網,池底放置7-10張尼龍網片,日換水1-3次,換水量100%,每日吸底,5-7日倒池一次;馴化投餵時將對蝦配合飼料顆粒加少量水揉粘,然後混合水產用海帶粉和螺旋藻粉拌勻,對蝦配合飼料顆粒、水產用海帶粉和螺旋藻粉的重量比為100: 2: 1,風乾後做成顆粒投喂,顆粒大小約2 X 2 X 2mm,每日馴化2_5次,每次馴化30分鐘,每次投餵約20_50g飼料顆粒,馴化攝食後每日投餵3次,每次投餵至親魚不再攝食為止,輔助餌料為新鮮海藻,用細繩綁於石塊上投喂,每日投餵450-600g ;(3)人工催產與孵化親魚腹部明顯膨脹後,計算親魚豐滿度,豐滿度=體重(g)/[體長(cm)_3X 100%,豐滿度大於3.1 %後進行人工催產,雌魚催產劑HCG使用量為500IU/kg,以生理鹽水稀釋至0.5-lml,進行背部肌肉注射,雄魚催產劑用量為雌魚的1/3 ;—周后未產卵則繼續注射,雌魚催產劑量為每公斤魚體HCG 300IU+LRH-A3 10 μ g,雄魚不需注射,每尾親魚最多注射2次;親魚產卵後,以lmg/L的青黴素鈉海水溶液消毒I小時,然後投放入幼體培育池中的120目小網箱內進行孵化,120目小網箱的規格為ImX ImX lm,孵化出膜後將仔魚輕倒出到幼體培育池中,水溫24°C _28°C條件下,孵化時間27-48小時;(4)幼體培育池準備培育池底面積15-20m2,深1.5_2m,根據池的形狀內襯可平面移動網箱,以鉛墜固定網箱形狀,內襯於池壁的為80目的周網,鋪於池底的為50目的底網,排水處的周網距離池壁lm,其他部位的周網距離池壁20-30cm,底網距池底40cm,保持水深1.4m以上,將進水處設置在排水處的對角線位置,每平方米放置一個氣石,網箱四個角落每個角落還要各放一個氣石;(5)幼體培育水質保持與處理孵化3日後,每日採用盤式吸底器進行吸底操作,孵化後3至13日隔日換水一次,採用虹吸法排水,進排水同時進行,進排水量相同,每次換水40-60%,速度為1.25-1.3m3/h,進水水溫應與池水溫相近;孵化13日後每日換水一次,每次換水50%,速度為1.5-2m3/h,每3-4日投入青黴素鈉2mg/L或每6日投入土黴素lmg/L,孵化後1_7日對池水微充氣,8日後逐漸增大充氣量至溶氧> 4mg/L ;(6)幼體的階段餌料投餵初孵仔魚培育密度為9000-12000尾/m3,孵化後48小時,開始投餵亞心型扁藻至第13日,保持濃度500-1000個/ml,投餵洛氏角毛藻至育苗結束,保持濃度5_10個群體/ml,投餵SS型褶皺臂輪蟲4日,密度2-5個/ml,投餵牡蠣擔輪幼蟲4日,密度為大於3個/ml ;孵化後第6日,開始投餵S型褶皺臂輪蟲9-10日,密度2-5個/ml ;孵化後第13日投餵滷蟲5-6日,密度0.5-1個/ml ;孵化第18日後投餵滷蟲0.5_1個/ml,麒麟菜碎屑5g/池,投餵至育苗結束;孵化後18-22日,稚魚體長達1.6-1.8cm時開始人工飼料馴化,以搓碎的蝦片投喂,每次56g/池,每日3次;(7)稚魚的運輸稚魚體長大於2.4cm時進行中間培育或直接養殖,夜間將培育網箱輕抬起,集苗,投放冰塊來降低集苗處水溫,當水溫降低至18-20°C後用容器帶水將魚轉移至運輸容器,光強< 3001ux下進行,運輸密度40000-50000尾/m3,容器內放置氣石並投放少量海藻,以運輸車運輸,水溫18-20°C,放養前需調節運輸水溫,防止稚魚因溫度應激死亡,調溫時間30分鐘,當調至與養殖環境水溫(養殖環境溫度20-30°C ) 一致後放苗;

所述的黃斑籃子魚和褐籃子魚的人工繁育方法用水為2級沙濾海水,紫外線消毒,鹽度 27-33,水溫 25-28 °C,溶氧 > 4mg/L ;
所述輪蟲,是指採用小球藻培養增殖,然後採用英偉輪蟲營養強化劑(DHAPROTEIN SELC0)和裂壺藻粉3: I投餵強化後的輪蟲,輪蟲密度400-500個/ml左右,用量為每億輪蟲40g,溶氧保持> 4mg/L,時間6-8h,以lmg/L的氟苯尼考消毒;所述滷蟲是指,以滷蟲卵採用質量分數5%的次氯酸鈉和質量分數0.5%氫氧化鈉的混合水溶液1200ml將IOOg滷蟲卵殼溶解掉,溫度小於40°C,全部卵變成紅色後立即以I %硫代硫酸鈉溶液清洗乾淨,去殼後孵化,採用滷蟲營養強化劑(DC DHA SELC0)投餵強化後的滷蟲,滷蟲密度2億個/m3,pH7.5-8.0,溶氧保持大於4mg/L,用量每億滷蟲40g,以Img/L的氟苯尼考消毒;所述的HCG是指絨毛膜促性腺激素;LRH_A是指粗黃體生成素釋放激素類似物;所述麒麟菜碎屑是指將麒麟菜打碎後以網袋過濾出來的碎屑;所述蝦片為市售高級無渣蝦片;所述的螺旋藻粉、對蝦配合飼料均為市售產品;所述的海帶粉為市售水產用海帶粉或飼料加工原料海帶粉,顆粒徑< 0.15mm。採取上述措施的本發明,工藝流程科學,可操作性強,以淺海網箱和工廠化室內育苗車間為基礎條件,用相同的方法對人工養殖的黃斑籃子魚和褐籃子魚親魚進行人工繁育,實現了黃斑籃子魚和褐籃子魚的親魚供應與工廠化育苗生產,系統解決黃斑籃子魚和褐籃子魚人工繁育過程中親魚的人工催產孵化、仔稚魚餌料選擇與強化、水質調控、稚魚運輸等技術,養成親魚產卵率達到65%以上,平均產卵受精率達到85%以上,以初孵仔魚培育至體長2.4cm計算,黃斑籃子魚工廠化人工繁育成活率12.3% -25.6 %,褐籃子魚工廠化人工繁育成活率10.7% _27.0%,實現了兩種籃子魚的工廠化育苗生產,擁有較高的使用價值,對籃子魚的人工增養殖產業的發展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並為其它種籃子魚人工苗種繁育提供技術參考。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通過具體實施案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說明。實施例1實施步驟:1、親魚養成2006年7月,於我國南方沿海對野生採捕的褐籃子魚(體長5-lOcm)進行淺海網箱養殖,混養石斑魚,平均養殖密度5尾/m3,投餵斑節對蝦飼料,日投餵量為籃子魚總體重2%,輔助投餵枝狀海藻每月5-7kg,同時啄食網箱附著的藻類,養殖時間21個月。
2、親魚培養挑選體重達450g/尾的雌魚,體重達350g/尾雄魚,褐籃子魚56尾,雌33尾。用運輸船充氣運輸2小時,後用運輸車充氣運輸3小時至育苗場地,起捕時間4:00,運輸前不投喂,裝車運輸時採用0.8m3的水箱進行裝運,運輸車運輸時水溫通過加冰塊降溫至15-16°C。親魚培育用水同幼體培育用水。親魚暫養於底面積20m2的親魚池,共使用2個親魚池,其中一個用來暫養,一個用來輪換倒池消毒或催產產卵。池深1.8m,池壁和池底塗刷黑色的油漆,池底平均分布15個氣石採用羅茨鼓風機進行充氣增氧,池上方2m處擋上遮光網,池底放置10張綠色的懸垂尼龍網片作為躲避物,日換水2次,每次換水100%,每日吸底一次,清除剩餘餌料和糞便雜質等,每5日倒池一次。運輸親魚投放前適應溫度,適應溫度後投放於親魚池,第2日開始馴化投餵對蝦配合飼料,投餵前將對蝦配合飼料顆粒加少量水揉粘,然後混合水產用海帶粉和螺旋藻粉拌勻,重量比為100: 2: 1,風乾後以做成顆粒投喂,顆粒大小2X2X2cm,約一半米粒大小,投餵一次20g,前3日每日投餵5次,3日後每日馴化2-3次,一次30分鐘投餵約30-50g飼料,第7日完全馴化攝食後每日投餵3次,每次投餵至親魚不再攝食為止,輔助餌料為麒麟菜和條滸苔等,用細繩綁於石塊上,每日投餵500g,攝食乾淨後補充。3、人工催產與孵化培育14日後,計算親魚豐滿度,豐滿度=體重(g)/[體長(cm)]3X 100%,選擇豐滿度達到3.1 %以上的親魚,每隻雌魚採用HCG約250IU以生理鹽水稀釋至0.5-lml後注射背部肌肉,雄魚用量為雌魚的1/3 ;觀察豐滿度可知是否已經產卵,部分未產的親魚一周後繼續注射,使用催產劑量為每公斤魚體HCG300IU+LRH-A3 10 μ g,雄魚不需注射,每尾親魚最多注射2次,待其產卵。產卵後以燒杯帶水裝卵觀察其受精情況,受精卵為透明狀。將親魚撈出後以急水流衝出受精卵並洗淨,以lmg/L的青黴素鈉海水溶液消毒I小時,然後投放於幼體培育池中規格為ImX ImX Im的120目小網箱內進行孵化,孵化出膜後將仔魚輕倒出。第I次注射催產,褐籃子魚·產出受精卵280萬粒;第2次注射催產,褐籃子魚產出受精卵680萬粒,由於所產卵較多,僅留取部分進行孵化。孵化水溫26°C,褐籃子魚孵化時間約28小時。4、幼體培育池準備幼體培育池為受精卵孵化和幼體培育場地,在親魚產卵前準備完畢。培育池池底面積20m2,方形,深2m,根據池的形狀內襯可平面移動網箱,以鉛墜固定網箱形狀,方便換水同時不影響吸底操作,網箱四周圍網目80,內襯池壁,排水處的周圍網距離池壁lm,可臨時調節距離,其他部位的周網距離池壁20-30cm,底網目50,底網距池底40cm,注水深1.6-1.7m,進排水處呈對角線位置,每平方米放置一個氣石充氣,網箱四個角還要各放一個氣石充氣。5、幼體培育水質保持與處理育苗用水為2級沙濾海水,紫外線消毒,鹽度27-33,水溫24_28°C,溶氧通過羅茨鼓風機充氣增氧,保持大於4mg/L。孵化3日後,每日輕抖網箱,將糞便等雜物沉入池底後吸底,採用盤式吸底器進行吸底操作,吸底乾淨。幼體培育過程中不倒池,第3-13日隔日換水一次,採用虹吸法以多條細管排水,進排水同時進行,進排水量相同形成水交換,每次換水50%,水交換速度為1.25-1.3m3/h,換水水溫與池水溫相近;孵化13日後每日換水一次,每次換水50%,水交換速度為1.5-2m3/h,每隔3日投青黴素鈉2mg/L —次,孵化後1_7日對池水微充氣,以見水花為主,8日後根據魚體的遊泳能力逐漸增大充氣量,保持大於4mg/L,以魚體不經常側翻為主。6、幼體的階段餌料投餵幼體根據發育階段採用不同的餌料,動物性餌料包括輪蟲和滷蟲,以小球藻和扁藻培養;仔魚的階段餌料為扁藻、洛氏角毛藻、牡蠣擔輪幼蟲、SS型褶皺臂輪蟲、S型褶皺臂輪蟲;稚魚階段餌料為S型褶皺臂輪蟲、滷蟲、麒麟菜碎屑和蝦片。小球藻、扁藻和洛氏角毛藻以水產單胞藻培養方式進行培養,配備水體100m3,小球藻常備40m3,扁藻常備20m3,洛氏角毛藻常備20m3,餘下水體用以臨時培養所需的海藻。SS型褶皺臂輪蟲、S型褶皺臂輪蟲分別準備3池(15m3),滷蟲根據籃子魚口徑的大小以單胞藻培養一定時間後投喂,準備2池(15m3),開始直接投餵初孵滷幼,採用滷蟲孵化桶直接孵化。滷蟲通過購買滷蟲卵去殼後孵化,去殼時採用質量分數5%的次酸鈉溶液在鹼性水溶液將滷蟲卵殼溶解掉,用1%硫代硫酸鈉溶液清洗。輪蟲和滷蟲投餵前強化並以lmg/L的氟苯尼考消毒I小時,強化和消毒同時進行。輪蟲強化採用英偉輪蟲營養強化劑(DHA PROTEIN SELC0)和裂壺藻粉3: I投餵輪蟲,輪蟲密度400-500個/ml左右,用量為每億輪蟲30g,溶氧保持在5_7mg/L以上,時間6-8小時,滷蟲強化採用滷蟲營養強化劑(DC DHA SELC0)投喂,滷蟲密度2億滷蟲/m3,PH7.5-8.0,溶氧保持在4-6mg/L以上,用量每億滷蟲40g。麒麟菜碎屑是指將麒麟菜以豆漿機打碎後根據魚體口徑以60-80目網袋過濾出來的碎屑。初孵仔魚培育密度約為10000尾/m3,單池約20萬尾,過多則撈出,初孵化後48小時開始投餵亞心型扁藻,保持濃度500-1000個/ml至13日;投餵洛氏角毛藻至育苗結束,保持濃度約10個群體/ml ;投餵SS型褶皺臂輪蟲密度保持為2-5個/ml,投餵4日;投餵牡蠣擔輪幼蟲,密度大於3個/ml,投餵4日。孵化後第6日投餵S型褶皺臂輪蟲密度保持為2-5個/ml,投餵9-10日,孵化後第13日投餵初孵滷幼密度保持為0.5_1個/ml,投餵6日,孵化後第18日投餵培養過2-3日的滷蟲0.5-1個/ml和麒麟菜碎屑5g/池,投餵至育苗結束。孵化18日稚魚體長1.6cm開始人工飼料馴化,以幹搓法將搓碎的蝦片投喂,每次5-6g/池,每日3次,隔4小時一次。7、稚魚的運輸稚魚體長2.5cm可運輸,主採用夜間捕撈方式,將培育網箱抬起,集苗,局部以加冰水方式將集苗區域的水溫調至18_20°C,過程要慢,後以2L的勺子帶水盛魚至運輸容器,操作環境弱光即光強< 3001ux,運輸密度4-5萬尾/m3,運輸容器內米用氣石充氧並投放絲狀滸苔增加躲避物,以運輸車運輸,水`溫18-20°C,放養前需將運輸水溫半小時左右調至養殖環境水溫後放苗養成。部分稚魚纏繞於滸苔中死亡,運輸成活率高於70%,對照組為白天試驗性捕撈運輸,對照組成活率不超過40%。10.育苗結果2008年,親魚產卵率高於73%,平均受精率高於85 %,以初孵仔魚培育至體長
2.4cm計算,褐籃子魚繁育成活率11.7% -20.4%,培育出褐籃子魚苗44萬尾(2批次育苗,總育苗水體220m3)。實施例2實施步驟:1.親魚的培養2007年8月,於我國南方沿海對野生採捕的黃斑籃子魚(體長5-lOcm)進行淺海網箱養殖,平均養殖密度15尾/m3,投餵斑節對蝦飼料,日投餵量為籃子魚總體重2%,輔助投餵枝狀海藻,每月投餵5-7kg,同時啄食網箱附著的藻類,養殖時間3年。2、親魚養成挑選體重大於450g/尾的雌魚,體重大於350g/尾的雄魚,其中黃斑籃子魚51尾,雌22尾。用運輸船充氣運輸I小時,後用運輸車充氣運輸2小時至育苗場地,起捕時間6:00,運輸前不投喂,裝車運輸時採用兩個0.5m3的水箱進行裝運,運輸車運輸時水溫通過加冰塊降溫至16°C。親魚培育用水同幼體培育用水。親魚暫養於底面積15m2的親魚池,共使用2個親魚池,其中一個用來暫養,一個用來輪換倒池消毒或催產產卵。池深2m,池壁和池底塗刷黑色的油漆,池底平均分布15個的氣石採用羅茨鼓風機進行充氣增氧,池上方1.6m處擋上遮光網,池底放置10張綠色尼龍網片。由於雄魚運輸刺激大量排精,前3日每日換水3次,每次換水100 %,之後每日換水2次,每次換水100 %。每日吸底一次,清除剩餘餌料和糞便雜質等,每5日倒池一次。運輸親魚投放前適應溫度,適應溫度後投放於親魚池,保持溫度24-25°C,第2日開始馴化投餵對蝦配合飼料,投餵前將對蝦配合飼料顆粒加少量水揉粘,然後混合水產用海帶粉和螺旋藻粉拌勻,對蝦配合飼料顆粒、水產用海帶粉、螺旋藻粉的重量比為100: 2: 1,風乾後以顆粒投喂,顆粒約一半米粒大小,每次投餵30g,每日馴化5次,4日後每日馴化2-3次,一次30分鐘,投餵約30-50g飼料,第6日完全馴化攝食後每日投餵3次,每次投餵至親魚不再攝食為止,投餵量約為親魚體重的3-4%,雌魚攝食主動性高於雄魚。每日輔助餌料為麒麟菜和條滸苔等,用細繩綁於石塊上投喂,攝食乾淨後撈出石塊以高錳酸鉀消毒後重新綁海藻補充,其中投放位置靠近池壁。3、人工催產與孵化培育13日後,大多數親魚基本成熟,計算親魚豐滿度,豐滿度=體重(g)/[體長(cm) ]3X100%,選擇豐滿度達到3.1 %以上的親魚,每尾雌魚採用HCG約250IU以生理鹽水稀釋後注射背部肌肉,雄魚用量為雌魚的1/3,雌雄分辨不出的按雄魚劑量注射,一周後繼續選擇豐滿度3.1以上親魚進行注射,雄魚不再注射,每尾雌魚催產劑用量為每kg魚體HCG300IU+LRH-A3 10 μ g,後待其產卵。產卵後以燒杯帶水裝卵觀察其受精情況,受精卵為透明狀。將親魚撈出後以急水流衝出受精卵並洗淨,以lmg/L的青黴素鈉海水溶液消毒I小時,後投放於幼體培育池中規格為ImX ImX Im的120目小網箱內進行孵化,孵化出膜後將仔魚輕倒出。第I次注射催產,黃斑籃子魚產出受精卵440萬粒;第2次注射催產,黃斑籃子魚產出受精卵520萬粒,留取部分受精卵進行孵化育苗。孵化水溫27°C,黃斑籃子魚孵化時間約 46h。4、幼體培育池準備幼體培育池為受精卵孵化和幼體培育場地,在親魚產卵前準備完畢。培育池池底面積20m2,方形,深2m,根據池的形狀內襯可平面移動網箱,以鉛墜固定網箱形狀,方便換水同時不影響吸底操作,網箱四周圍網目80,內襯池壁,排水處的周圍網距離池壁(排水處)lm,可臨時調節距離,其他部位的周網距離池壁20-30cm,底網目50,底網距池底40cm,注水深1.6-1.9m,進排水處呈對角線位置,每平方米放置一個氣石充氣,網箱4角還要各放一個氣石充氣。5、幼體培育水質保持與處理育苗用水為2級沙濾海水,紫外線消毒,鹽度28-33,水溫26_28°C,溶氧通過羅茨鼓風機充氣增氧。孵化3日後,每日輕抖網箱,將糞便等雜物沉入池底後吸底,採用盤式吸底器進行吸底操作,吸底乾淨,每6日投放土黴素一次,lmg/L,將土黴素片直接搗碎成小顆粒撒於池底,給池底消毒。幼體培育過程中不倒池,第3-10日隔日換水一次,採用虹吸法以多條細管排水,管口徑約I cm,進排水同時進行,進排水量保持相同形成水交換,每次換水約40-60%,水交換量為1.25-1.3m 3/h,換水水溫與池水溫相近,孵化13日後每日換水一次,每次換水50%,水交換量為1.7-2m3/h,每隔3-4日投青黴素鈉2mg/L—次,孵化後1_7日對池水微充氣,以見水花為主,第8日後根據魚體的遊泳能力逐漸增大充氣量,以魚體不經常側翻為主。8.仔魚、稚魚的階段餌料投餵幼體根據發育階段採用的不同的餌料,準備方式和用量與實施例1的步驟6相同,初孵仔魚培育密度約為10000尾/m3,單池約15萬尾仔魚,過多撈出,初孵化後48小時投餵亞心型扁藻,保持濃度500-1000個/ml至13日;投餵洛氏角毛藻至育苗結束,保持濃度約10個群體/ml ;投餵SS型褶皺臂輪蟲密度保持為2-6個/ml,投餵4日;投餵牡蠣擔輪幼蟲密度>3個/ml,投餵4日。孵化後第6日投餵S型褶皺臂輪蟲密度保持為2-5個/ml,投餵9-10日,孵化後第12-13日投餵初孵滷幼密度保持為0.5-1個/ml,投餵6_7日,孵化第17日投餵培養過2-3日的滷幼0.5-1個/ml和麒麟菜碎屑5g/池,投餵至育苗結束。孵化後第22日稚魚體長1.8-2.0cm開始人工飼料馴化,以幹搓法將搓碎的蝦片投喂,每次5_6g/池,每日3次,隔4小時一次。9.稚魚的運輸稚魚體長大於2.4cm後運輸,採用夜間捕撈方式,將培育網箱抬起,集苗,局部以加冰水方式將水溫至20°C,後以8L水桶帶水盛魚至運輸容器,容器口圍網,防止水多逸出。操作環境採用燭光,其中照射在水體光強< 3001ux,運輸密度3-5萬尾/m3,運輸容器內採用氣石充氧並投放麒麟菜和條滸苔等海藻增加躲避物,以運輸車運輸,水溫約20°C,放養前需調節運輸水溫,防止稚魚因溫度應激死亡,調溫時間30分鐘,當調至與養殖環境水溫一致後放苗,運輸成活率高於80 %。10.育苗結果親魚產卵率高於7 0 %,平均受精率高於85 %,以初孵仔魚培育至體長2.4cm計算,黃斑籃子魚繁育成活率12.3% -25.6 %,培育出黃斑籃子魚苗66萬尾(2批次育苗,總育苗水體 200m3) ο
權利要求
1.一種籃子魚的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籃子魚的人工繁育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驟: (1)親魚養成 選擇野生籃子魚進行網箱養殖,養殖密度5-15尾/m3,投餵斑節對蝦飼料,日投餵量為魚體重的1% _2%,輔助投餵枝狀海藻,每月投餵5-7kg,養殖時間2-3年; (2)親魚培養 當親魚的體重達到雌魚大於400g/尾,雄魚大於300g/尾的標準後,從網箱轉運到親魚池中,起捕的最佳時間為清晨,當日不投喂,運輸密度50-80尾/m3,運輸水溫14°C -16°C,運輸時間小於6小時;親魚池底面積15-20m2,池深1.8-2.5m,每池放置親魚75-100尾,池壁和池底塗刷成深色,池底放置10-18個氣石,池上方1.6-2m處布置遮光網,池底放置.7-10張尼龍網片,日換水1-3次,換水量100%,每日吸底,5-7日倒池一次;馴化投餵時將對蝦配合飼料顆粒加少量水揉粘,然後混合水產用海帶粉和螺旋藻粉拌勻,對蝦配合飼料顆粒、水產用海帶粉和螺旋藻粉的重量比為100: 2: 1,風乾後做成顆粒投喂,顆粒大小約.2 X 2 X 2mm,每日馴化2_5次,每次馴化30分鐘,每次投餵約20_50g飼料顆粒,馴化攝食後每日投餵3次,每次投餵至親魚不再攝食為止,輔助餌料為新鮮海藻,用細繩綁於石塊上投喂,每日投餵450-600g ; (3)人工催產與孵化 親魚腹部明顯膨脹後,計算親魚豐滿度,豐滿度=體重(g)/[體長(Cm)]3X100%,豐滿度大於3.1 %後進行人工催產,雌魚催產劑HCG使用量為500IU/kg,以生理鹽水稀釋至.0.5-lml,進行背部肌肉注射,雄魚催產劑用量為雌魚的1/3 ;—周后未產卵則繼續注射,雌魚催產劑量為每公斤魚體HCG 300IU+LRH-A3 10 μ g,雄魚不需注射,每尾親魚最多注射2次;親魚產卵後,以lmg/L的青黴素鈉海水溶液消毒I小時,然後投放入幼體培育池中的.120目小網箱內進行孵化,120目小網箱的規格為ImX ImX lm,孵化出膜後將仔魚輕倒出到幼體培育池中,水溫24°C _28°C條件下,孵化時間27-48小時; (4)幼體培育池準備 培育池底面積15-20m2,深1.5-2m,根據池的形狀內襯可平面移動網箱,以鉛墜固定網箱形狀,內襯於池壁的為80目的周網,鋪於池底的為50目的底網,排水處的周網距離池壁.lm,其他部位的周網距離池壁20-30cm,底網距池底40cm,保持水深1.4m以上,將進水處設置在排水處的對角線位置,每平方米放置一個氣石,網箱四個角落每個角落還要各放一個氣石; (5)幼體培育水質保持與處理 孵化3日後,每日採用盤式吸底器進行吸底操作,孵化後3至13日隔日換水一次,採用虹吸法排水,進排水同時進行,進排水量相同,每次換水40-60%,速度為1.25-1.3m3/h,進水水溫應與池水溫相近;孵化13日後每日換水一次,每次換水50%,速度為1.5-2m3/h,每.3-4日投入青黴素鈉2mg/L或每6日投入土黴素lmg/L,孵化後1_7日對池水微充氣,8日後逐漸增大充氣量至溶氧> 4mg/L ; (6)幼體的階段餌料投餵 初孵仔魚培育密度為9000-12000尾/m3,孵化後48小時,開始投餵亞心型扁藻至第13日,保持濃度500-1000個/ml,投餵洛氏角毛藻至育苗結束,保持濃度5_10個群體/ml,投餵SS型褶皺臂輪蟲4日,密度2-5個/ml,投餵牡蠣擔輪幼蟲4日,密度為大於3個/ml ;孵化後第6日,開始投餵S型褶皺臂輪蟲9-10日,密度2-5個/ml ;孵化後第13日投餵滷蟲5-6日,密度0.5-1個/ml ;孵化第18日後投餵滷蟲0.5_1個/ml,麒麟菜碎屑5g/池,投餵至育苗結束;孵化後18-22日,稚魚體長達1.6-1.8cm時開始人工飼料馴化,以搓碎的蝦片投喂,每次56g/池,每日3次; (7)稚魚的運輸 稚魚體長大於2.4cm時進行中間培育或直接養殖,夜間將培育網箱輕抬起,集苗,投放冰塊來降低集苗處水溫,當水溫降低至18_20°C後用容器帶水將魚轉移至運輸容器,光強 4mg/L ; 所述輪蟲,是指採用小球藻培養增殖,然後採用英偉輪蟲營養強化劑(DHA PROTEINSELC0)和裂壺藻粉3: I投餵強化後的輪蟲,輪蟲密度400-500個/ml左右,用量為每億輪蟲40g,溶氧保持> 4mg/L,時間6-8h,以lmg/L的氟苯尼考消毒; 所述滷蟲是指,以滷蟲卵採用質量分數5%的次氯酸鈉和質量分數0.5%氫氧化鈉的混合水溶液1200ml將IOOg滷蟲卵殼溶解掉,溫度小於40°C,全部卵變成紅色後立即以I %硫代硫酸鈉溶液清洗乾淨,去殼後孵化,採用滷蟲營養強化劑(DC DHA SELC0)投餵強化後的滷蟲,滷蟲密度2億個/m3,pH7.5-8.0,溶氧保持大於4mg/L,用量每億滷蟲40g,以lmg/L的氟苯尼考消毒; 所述的HCG是指絨毛膜促性腺激素;LRH-A是指粗黃體生成素釋放激素類似物; 所述麒麟菜碎屑是指將麒麟菜打碎後以網袋過濾出來的碎屑; 所述蝦片為市售高級無渣蝦片; 所述的螺旋藻粉、對蝦配合飼料均為市售產品; 所述的海帶粉為市售水產用海帶粉或飼料加工原料海帶粉,顆粒徑< 0.15mm。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的是一種籃子魚的人工繁育方法。黃斑籃子魚(Siganus canaliculatus)和褐籃子魚(Siganus fuscescens)為籃子魚科常見魚種,兩種魚生理特點、繁殖習性和繁育方法較為相似,人工繁育過程中存在來源與馴化困難,初孵個體體型小、幼體應激性強造成的死亡率高,缺乏系統的人工繁育技術,養殖苗種主要來自海捕野生苗等問題。本發明採取了親魚養成、培養、人工催產與孵化、幼體培育池準備、培育水質處理、階段餌料投餵、稚魚運輸的技術措施,實現了親魚供應與育苗工廠化生產,系統解決黃斑籃子魚和褐籃子魚人工繁育過程中親魚的人工催產孵化、仔稚魚餌料選擇與強化、水質調控、稚魚運輸等技術問題。養成親魚產卵率達到65%以上,平均產卵受精率達到85%以上,人工繁育成活率10.7%-27%。
文檔編號A01K61/00GK103070094SQ201210395600
公開日2013年5月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16日
發明者鄒傑, 王志成, 彭慧婧, 楊家林, 文雪, 童潼, 張琴, 蔣豔 申請人: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研究所

同类文章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包括敞開式箱體和前攝影蓋,在箱體頂部設有移動式光源盒,在箱體底部設有LED脫影板,LED脫影板放置在底板上;移動式光源盒包括上蓋,上蓋內設有光源,上蓋部設有磨沙透光片,磨沙透光片將光源封閉在上蓋內;所述LED脫影

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與流程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背景技術:在寬帶碼分多址(WCDMA,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系統頻分復用(FDD,FrequencyDivisionDuplex)模式下,為了進行異頻硬切換、FDD到時分復用(TDD,Ti

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檯曆,尤其涉及一種既顯示月曆、又能插入照片的個性化檯曆,屬於生活文化藝術用品領域。背景技術::公知的立式檯曆每頁皆由月曆和畫面兩部分構成,這兩部分都是事先印刷好,固定而不能更換的。畫面或為風景,或為模特、明星。功能單一局限性較大。特別是畫

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視頻信號處理領域,特別是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背景技術: Mpeg標準是由運動圖像專家組(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MPEG)開發的用於視頻和音頻壓縮的一系列演進的標準。按照Mpeg標準,視頻圖像壓縮編碼後包

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的製作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背景技術:熱塑性複合材料與傳統熱固性複合材料相比其具有較好的韌性和抗衝擊性能,此外其還具有可回收利用等優點。熱塑性塑料在液態時流動能力差,使得其與纖維結合浸潤困難。環狀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bt)是一種環狀預聚物,該材料力學性能差不適合做纖

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一種PE滾塑儲槽一、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PE滾塑儲槽,主要用於化工、染料、醫藥、農藥、冶金、稀土、機械、電子、電力、環保、紡織、釀造、釀造、食品、給水、排水等行業儲存液體使用。二、 背景技術 目前,化工液體耐腐蝕貯運設備,普遍使用傳統的玻璃鋼容

釘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釘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釘,尤其涉及一種可提供方便拔除的鐵(鋼)釘。背景技術:考慮到廢木材回收後再加工利用作業的方便性與安全性,根據環保規定,廢木材的回收是必須將釘於廢木材上的鐵(鋼)釘拔除。如圖1、圖2所示,目前用以釘入木材的鐵(鋼)釘10主要是在一釘體11的一端形成一尖

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醫療器械,具體地說是ー種直流氧噴裝置。背景技術:臨床上的放療過程極易造成患者的局部皮膚損傷和炎症,被稱為「放射性皮炎」。目前對於放射性皮炎的主要治療措施是塗抹藥膏,而放射性皮炎患者多伴有局部疼痛,對於止痛,多是通過ロ服或靜脈注射進行止痛治療

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屬於機械領域。背景技術::閥門作為流體控制裝置應用廣泛,手輪傳動的閥門使用比例佔90%以上。國家標準中提及手輪所起作用為傳動功能,不作為閥門的運輸、起吊裝置,不承受軸向力。現有閥門

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背景技術:1-本發明所屬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其中的管狀容器被放在循環於配送鏈上的文檔匣或託架裝置中。本發明特別適用於,然而並非僅僅專用於,對引入自動分析系統的血液樣本試管之類的自動識別。本發明還涉及專為實現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