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保護地切花栽培設施及栽培方法
2023-12-12 09:06:57 3
專利名稱:一種保護地切花栽培設施及栽培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切花的栽培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切花的保護地栽培設施及栽 培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切花在人們的生活中愈來愈佔據著重要的位置,它 成為在誕辰、婚禮、節日等慶典活動中以及裝飾各種場所是必需品。因此,切 花對現代生活來說是難以替代、不可或缺的。切花栽培尤其特殊性,而目前亟 待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在生產出品質好、數量多的切花產品的同時,還不影響切 花的可持續產出。
近年來,雖然我國的很多地區的切花栽培已初具規模,但是由於缺少較好 的栽培設施和栽培方法,在管理上、技術實施上均有較大的盲目性,易造成連 作障礙和髙鹽危害,因而使切花生產難以上升到一個較高的層次,所以,儘快 提供一套適合中國國情的切花栽培設施及栽培方法是刻不容緩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套切花的保護地栽培設施及栽培方法,以提高切花 產量和品質,適應於保護地切花集約化設施栽培,在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切花品 質、產量的前提下,實現保護地的可持續利用,減少人力投入,降低生產成本。
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為
本發明的切花的保護地栽培設施,包括磚砌牆、隔熱層、沙礫層、有機物 料層、土壤和/或基質層和滴灌設備,由磚砌牆圍成花池,在花池內壁放置隔熱層,在花池中由下到上依次鋪墊沙礫層、有機物料層、土壤和/或基質層和隔熱 層,並安裝滴灌設備。
其中,所述的磚砌牆包括由磚、水泥和沙子,磚砌牆的厚度為5 8釐米。
其中,所述的隔熱層為泡沫板、石棉瓦、瓷磚中的至少一種。 其中,所述的有機物料層為中草藥粉碎物、山毛豆、苦楝樹、蘑菇渣、豆 餅和麩糠中的至少一種。其中,所述的中草藥粉碎物包括板藍根、苦參、黃芪、 艾葉、蛇床子、黃柏、穿心蓮、青蒿和皂角中的至少有一種。
其中,所述的滴灌設備包括滴灌管,PVC和PE輸水管道,施肥系統,過濾系 統,電磁閥,壓力調節器和自動控制系統。
本發明的切花的保護地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 由磚砌牆圍成花池,在磚砌牆內壁緊緊放置隔熱材料形成隔熱層;
2) 在砌好的花池內的最底層鋪墊一層的厚度為3 5cm沙礫層,在砂礫層上鋪 墊一層厚度為2 10cm的有機物料層,然後在有機物料層上鋪墊土壤和/或基 質,使鋪墊土壤和/或基質後花池內的厚度低於圍牆上沿3 10cm;
3) 在土壤和/或基質層栽培切花,栽種後鋪設滴灌設備。
其中,在有機物料層上鋪墊的土壤和/或基質經過消毒並混有肥料。 在實際操作中,首先,根據所栽培的切花種類,保護地面積、走向,設計 花池的大小,再在牆的四周緊緊放置隔熱材料形成隔熱層;然後在砌好的圍牆 內的最底層鋪墊一層的沙礫層,之後在鋪墊一層粉碎混勻的具有多功能的有機 物料層,然後在其上邊填上所需的土壤和/或基質;將培基質上述成分混勻後用 威博畝和甲醛等對基質進行消毒。然後如需使施用緩/控釋肥,再將施用的控釋 肥與基質混合均勻,使用量為15 30g/平方米基質,將混有消毒劑和混釋肥的基 質裝入壟的圍牆內。然後在土壤和/或基質上栽培切花,之後鋪設滴灌設備即完 成了所述的切花栽培設施。
本發明所具有的技術優勢為 1.本發明的切花的保護地栽培設施及栽培方法,可消除切花連作障礙因子帶來的不利影響,有效緩減保護地土壤和/或基質次生鹽漬化,改善土壤和/或基 質通透性,增強根系活力。
2. 本發明的切花的保護地栽培設施及栽培方法,不僅加強了對養分吸收,還極 大的減少了切花生長過程中根腐病的發生,減少了農藥的使用量,提高了切 花的產量。
3. 本發明的栽培設施圍牆採用磚砌牆,持久耐用,客土方便。增加隔熱層可使 根基環境更加穩定,不易造成根系的高低溫障礙。
4. 沙礫層可有效滲漏多餘水分,防止地下反鹽。
5. 多功能的有機物料層既具有防病殺蟲的作用,又具有提供養分,吸鹽疏水通 氣的功能,確保栽培花卉的正常生長。
6. 應用的灌溉設備和技術能夠使栽培花卉得到所需的最佳水分和養分,提高栽 培花卉對水肥的利用率,達到節水省肥的目的,減少了對周邊的環境汙染。
圖l:本發明設施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磚砌牆,2、隔熱層,3、沙礫層,4、具有多功能的有機物料層, 5、 土壤和/或基質層,6、滴灌設備。
具體實施實例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不限 於此。
實施例l
一、非洲菊的切花的保護地栽培設施和方法
1、花池的磚砌牆長、寬、高分別為1200m、 70cm、 55cm,磚砌牆的厚度6cm, 再在牆的四周緊緊放置泡沫板形成隔熱層;2、 然後在砌好的磚砌牆內的最底層鋪墊一層厚度為3cm的沙礫層,之後在 鋪墊一層粉碎厚度為5cm混勻的中草藥渣、山毛豆、蘑菇渣和豆餅,其中中草 藥渣包括板藍根、苦參、艾葉、青蒿、皂角,然後在其上邊填上非洲菊栽培基 質,厚度低於圍牆上沿5cm;其中非洲菊栽培基質的配方為以體積百分比計的 草炭10~32%,蛭石20 35%,珍珠巖25~30%, 土壤18 30%。
將培基質上述成分混勻後用消毒劑對基質進行消毒(使用方法和用量見其 說明書),然後再將施用的控釋肥(15 30g/平方米基質)與基質混合均勻,裝 入壟的圍牆內。
3、 然後在基質上移栽非洲菊小苗,之後鋪設滴灌設備即完成了所述的切花 栽培設施。
4、 配套栽培管理措施
(1) 移栽由於非洲菊具有"收縮根",因此不能種得太深,正常要求不 能將生長點埋於土面之下。按所需栽培密度定植,澆水保持土壤一定的溼度。
(2) 溫溼度管理非洲菊在生產栽培中至少應保持在15i:以上的常年溫度, 晝夜溫差小於5'C,最佳溼度為65% 88%。
(3) 剝葉非洲菊除幼苗期外,整個生長期為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同時進 行,協調兩種生長之間的矛盾,是提高其出花率及品質的關鍵。①剝去植株的 病葉與發黃的老葉;②剝去已被剪去花的那張老葉;③將重疊於同一方向的多 餘葉片剝去,使葉片分布均勻;④如植株中間有密集叢生的多新生小葉,功能 葉相對較少時,應適當摘去中間部分子葉,保留功能葉,以控制過旺的營養生 長,同時讓中間的幼蕾能充分採光。
(4) 疏蕾①幼苗剛進入初花期時未達到5張以上的功能葉或葉片很小, 應將花蕾摘除,不讓其開花;②當同一時期植株上具有3個以上發育程度相當 的花蕾時,為避免養分分散,應將多餘的花蕾摘除,以保證主花蕾開花。
(5) 病蟲害防治①非洲菊的主要病害有灰黴病、白絹病、菌核病等,多 為真菌引起,可通過基質消毒、降低空氣相對溼度和定期噴施殺菌劑等進行防治;②蟲害有跗線蟎、蚜蟲、紅蜘蛛、潛葉螟、線蟲等,可用殺蟲劑通過噴施、
灌根等方法進行防治。
(6)養分管理由於非洲菊忌土壤和/或基質高鹽,通常不宜大量施用普通 肥料做基肥,所以本發明對控釋肥的利用率高,養分釋放持久、平穩和營養液 滴灌是追肥最佳模式的疊加效應,採用控釋肥和滴灌施肥的兩種方式,滿足了 非洲菊因周年開花,耗肥量大,生育期需不斷追肥的要求,有效減輕了由單一 的滴灌施肥技術而造成大量鹽分積累,緩解了栽培基質次生鹽漬化的問題。 二、應用的效果
在保護地設施土壤上布設2組田間試驗, 一組是常規的非洲菊栽培模式, 即土壤起壟種植;另一組是應用本發明提供的保護地栽培設施。非洲菊栽培方法 均按上述發明中所述進行,通過連續2年的動態監測,研究了 2組栽培模式對 栽培基質中鹽分含量、致鹽離子、電導率的影響。結果表明應用本發明提供 的保護地栽培設施進行非洲菊生產,較常規栽培模式可明顯減少基質中鹽分離 子的累積,持續降低總鹽濃度。最後一次樣品測試中,保護地栽培模式中基質 的電導率為O. 135mS/cm,常規栽培模式為0. 294 mS/cm,減小了 54.1%。
實施例2
蝴蝶蘭的切花的保護地栽培設施和方法
1、 花池的磚砌牆長、寬、高分別為1000m、 60cm、 45cm,磚砌牆的厚度 5cm,再在牆的四周緊緊放置石棉板形成隔熱層;
2、 然後在砌好的磚砌牆內的最底層鋪墊一層厚度為3cm的沙礫層,之後在 鋪墊一層粉碎厚度為8cm混勻的中草藥渣、山毛豆、麩糠和豆餅,其中中草藥 渣包括板藍根、苦參、艾葉、穿心蓮、蛇床子,然後在其上邊填上蝴蝶蘭栽培 基質,厚度低於圍牆上沿8cm;其中蝴蝶蘭栽培基質的配方為以體積百分比計 的草炭:椰糠:珍珠巖=1:1:1。
將培基質上述成分混勻後用消毒劑對基質進行消毒(使用方法和用量見其說明書),然後再將施用的有機-無機花卉緩釋肥(20 35g/平方米基質)與基質 混合均勻,裝入壟的圍牆內。
3、 然後在基質上移栽蝴蝶蘭小苗,之後鋪設滴灌設備即完成了所述的切花 栽培設施。
4、 蝴蝶蘭配套栽培管理措施參照洪生標等人的《蝴蝶蘭栽培技術規程》 (DNB44050006-2001)進行。
權利要求
1. 一種切花的保護地栽培設施,包括磚砌牆、隔熱層、沙礫層、有機物料層、土壤和/或基質層和滴灌設備,其特徵在於,由磚砌牆圍成花池,在花池內壁放置隔熱層,在花池中由下到上依次鋪墊沙礫層、有機物料層、土壤和/或基質層和隔熱層,並安裝滴灌設備。
2. —種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切花的保護地栽培設施,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磚砌牆包括由磚、水泥和沙子。
3. —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切花的保護地栽培設施,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磚砌 牆的厚度為5 8釐米。
4. 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切花的保護地栽培設施,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隔熱 層為泡沫板、石棉瓦、瓷磚中的至少一種。
5. —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切花的保護地栽培設施,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有機 物料層為中草藥粉碎物、山毛豆、苦楝樹、蘑菇渣、豆餅和麩糠中的至少一 種。
6. —種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切花的保護地栽培設施,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中草 藥粉碎物包括板藍根、苦參、黃芪、艾葉、蛇床子、黃柏、穿心蓮、青蒿和 皂角中的至少有一種。
7. —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切花的保護地栽培設施,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滴灌 設備包括滴灌管,PVC和PE輸水管道,施肥系統,過濾系統,電磁閥,壓 力調節器和自動控制系統。
8. —種切花的保護地的栽培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1) 由磚砌牆圍成花池,在磚砌牆內壁緊緊放置隔熱材料形成隔熱層;2) 在砌好的花池內的最底層鋪墊一層的厚度為3 5cm沙礫層,在砂礫層上 鋪墊一層厚度為2 10cm的有機物料層,然後在有機物料層上鋪墊土壤和/或基質,使鋪墊土壤和/或基質後花池內的厚度低於圍牆上沿3 10cm; 3)在土壤和/或基質層栽培切花,栽種後鋪設滴灌設備。
9. 一種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切花的保護地的栽培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有機物料 層上鋪墊的土壤和/或基質是經過消毒並混有肥料的。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切花的栽培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切花的保護地栽培設施及栽培方法。本發明的切花的保護地栽培設施,包括磚砌牆、隔熱層、沙礫層、有機物料層、土壤和/或基質層和滴灌設備,其特徵在於,由磚砌牆圍成花池,在花池內壁放置隔熱層,在花池中由下到上依次鋪墊沙礫層、有機物料層、土壤和/或基質層和隔熱層,並安裝滴灌設備。本發明可有效緩減保護地土壤和基質次生鹽漬化,改善土壤和基質通透性,增強根系活力,提高切花的產量,並可節水省肥,減少了對周邊的環境汙染。
文檔編號A01G31/02GK101416588SQ20081018090
公開日2009年4月29日 申請日期2008年11月14日 優先權日2008年11月14日
發明者超 嚴, 劉春明, 唐拴虎, 張發寶, 徐培智, 蘋 李, 李少紅, 蔣瑞萍, 解開治, 陳建生, 顧文杰, 旭 黃 申請人:廣東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