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倉的製作方法
2023-12-11 10:40:47 2
專利名稱:料倉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存儲物料的料倉。
背景技術:
料倉是常用的(鬆散的)物料貯存設備,料倉在生產的過程中具有貯存、輸送物料的作用,以保持生產的連續性。在許多化工生產過程中,料倉常常兼做反應器來運用,作為物料發生化學反應的場所。而在生產的流程中,料倉還起到對儲存的 物料的均化和緩衝的作用,使得物料在生產的流動過程中能夠根據生產需要暫存以緩衝衝擊。傳統的料倉在倉頂設置進料口,在倉底設置出料口,物料通過進料口進入料倉內部存儲,當需要使用物料時,物料再從出料口輸送給其它設備。但是,由於連續流動的物料不斷地從進料口進入料倉內部,容易在進料口的正下方形成物料的錐形堆積,而物料不能自動流動到料倉內的其它位置,嚴重時會導致堆積的物料堵塞進料口而不能進料。但是,料倉內部還存在剩餘的空間,導致料倉的空間不能充分利用,物料分布不均勻等問題。因此,需要一種能夠解決上述問題的料倉。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料倉,該料倉能夠分散進料,使得儲存在料倉中的物料分布均勻。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料倉,該料倉包括倉體、設置在該倉體上方的進料口和設置在該倉體下方的出料口,其中,所述倉體的頂部設置有螺旋輸送機,所述進料口通過該螺旋輸送機與所述倉體的內部相通。優選地,所述螺旋輸送機為水平螺旋輸送機並且沿所述倉體的橫向設置。優選地,所述螺旋輸送機位於所述倉體與所述進料口之間,所述進料口和所述出料口在豎直方向上彼此錯開。優選地,所述螺旋輸送機包括殼體、具有螺旋葉片的螺旋軸和電機,所述電機設置在所述殼體外並且與所述螺旋軸連接,所述螺旋軸沿橫向設置在所述殼體內部,所述殼體的下部與所述倉體的頂部相通。優選地,所述出料口為漏鬥形。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物料通過進料口進入螺旋輸送機內部,並且在螺旋輸送機的推動作用下運動,從而物料能夠分散地進入料倉的倉體內部,而不會集中地堆積在倉體內部位於進料口下方的位置。因而,物料能夠均勻地儲存在料倉中,能夠充分利用倉體內的空間,也避免倉體內堆積的物料堵塞進料口。螺旋輸送機可以採用各種的型號和結構,只要能夠將從進料口連續進入的物料分散即可,從而使得物料能夠根據使用需要方便地從出料口排出以供使用。本實用新型的其他特徵和優點將在隨後的具體實施方式
部分予以詳細說明。
附圖是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並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下面的具體實施方式
一起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但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圖中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的料倉的主視圖。附圖標記說明I 倉體 2 進料口3 出料口 4 螺旋輸送機41 殼體 42 螺旋葉片43 螺旋軸 44 電機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
僅用於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在本實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說明的情況下,使用的方位詞如「上、下」通常是指如圖I所示的豎直方向上的較高位置和較低位置。如圖I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提供一種料倉,該料倉包括倉體I、設置在該倉體I上方的進料口 2和設置在該倉體I下方的出料口 3,其中,所述倉體I的頂部設置有螺旋輸送機4,所述進料口 2通過該螺旋輸送機4與所述倉體I的內部相通。物料通過進料口 2進入螺旋輸送機4內部,並且在螺旋輸送機4的推動作用下運動,從而物料能夠分散地進入料倉的倉體I內部,而不會集中地堆積在倉體I內部位於進料口 2下方的位置。因而,物料能夠均勻地儲存在料倉中,能夠充分利用倉體I內的空間,也避免倉體I內堆積的物料堵塞進料口 2。螺旋輸送機可以採用各種的型號和結構,只要能夠將從進料口連續進入的物料分散即可,從而使得物料能夠根據使用需要方便地從出料口3排出以供使用。如圖I所示,為了使得物料能夠更加均勻地分布而儲存在料倉內,優選地,所述螺旋輸送機4為水平螺旋輸送機並且沿所述倉體I的橫向設置。沿倉體I的橫向安裝的水平螺旋輸送機可設置為儘量在倉體I的整個橫向方向上布置,從而物料能夠通過水平螺旋輸送機分散地進入倉體I內部,並且布滿整個倉體I的內部,不會出現死角沒有儲存物料,使得物料在倉體I內的分布更加均勻,倉體I的空間利用更合理。由於螺旋輸送機4沿一個方向推動物料運動,如圖I所示,優選地,所述螺旋輸送機4位於所述倉體I與所述進料口 2之間,所述進料口 2和所述出料口 3在豎直方向上彼此錯開。由於進料口 2和出料口 3相對設置,從而螺旋輸送機4能夠將物料從進料口 2分散分布,並且能夠將物料水平輸送到出料口 3上方的位置,從而方便出料。由於螺旋輸送機4具有各種各樣的結構和形式,如圖I所示,優選地,所述螺旋輸送機4包括殼體41、具有螺旋葉片42的螺旋軸43和電機44,所述電機44設置在所述殼體41外並且與所述螺旋軸43連接,所述螺旋軸43沿橫向設置在所述殼體41內部,所述殼體41的下部與所述倉體I的頂部相通。電機44驅動螺旋軸43旋轉,使得螺旋葉片42推動殼體41內的物料沿橫向運動。其中,殼體41與倉體I的內部相通,物料能夠進入倉體I內部儲存。[0027]為了使得物料順利地排出倉體1,如圖I所示,優選地,所述出料口 3為漏鬥形。料倉在出料時,漏鬥形的出料口 3便於物料順滑地漏出,避免出料口 3阻力較大而導致物料滯留,以提高物料的出倉速度。以上結合附圖詳細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但是,本實用新型並不限於上述實施方式中的具體細節,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範圍內,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多種簡單變型,這些簡單變型均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在上述具體實施方式
中所描述的各個具體技術特徵,在不矛盾的情況下,可以通過任何合適的方式進行組合,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複,本實用新型對各種可能的組合方式不再另行說明。此外,本實用新型的各種不同的實施方式之間也可以進行任意組合,只要其不違 背本實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樣應當視為本實用新型所公開的內容。
權利要求1.料倉,該料倉包括倉體(I)、設置在該倉體(I)上方的進料口(2)和設置在該倉體(I)下方的出料口(3),其特徵在於,所述倉體(I)的頂部設置有螺旋輸送機(4),所述進料口(2)通過該螺旋輸送機(4)與所述倉體(I)的內部相通。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料倉,其特徵在於,所述螺旋輸送機(4)為水平螺旋輸送機並且沿所述倉體(I)的橫向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料倉,其特徵在於,所述螺旋輸送機(4)位於所述倉體(I)與所述進料口(2)之間,所述進料口(2)和所述出料口(3)在豎直方向上彼此錯開。
4.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料倉,其特徵在於,所述螺旋輸送機(4)包括殼體(41)、具有螺旋葉片(42)的螺旋軸(43)和電機(44),所述電機(44)設置在所述殼體(41)外並且與所述螺旋軸(43)連接,所述螺旋軸(43)沿橫向設置在所述殼體(41)內部,所述殼體(41)的下部與所述倉體(I)的頂部相通。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料倉,其特徵在於,所述出料口(3)為漏鬥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料倉,該料倉包括倉體(1)、設置在該倉體(1)上方的進料口(2)和設置在該倉體(1)下方的出料口(3),其中,所述倉體(1)的頂部設置有螺旋輸送機(4),所述進料口(2)通過該螺旋輸送機(4)與所述倉體(1)的內部相通。該料倉能夠分散進料,使得儲存在料倉中的物料分布均勻。
文檔編號B65D88/26GK202657504SQ201220094318
公開日2013年1月9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14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14日
發明者劉文信, 袁敬偉, 劉甲申, 魏擁輝, 尚貴臣, 孫長徵, 李 傑 申請人: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糧生化能源(肇東)有限公司, 中糧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