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割機的製作方法
2023-12-12 01:25:32 1
專利名稱:收割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收割機。
背景技術:
小麥、水稻等是我國主要糧食作物,具有種植面積廣,收穫量大的特點,在農業生產中 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收穫是穀物生產過程中的最後一個環節,常常需要花費很大的勞動力, 因此,採用機械化收穫作業對於實現高生產效率是非常重要的。已有的一種水稻聯合收割機 (專利號為03201233.0),主要由主機架、副機架、導引脫粒碎草裝置、切割裝置、穀物傳輸 裝置、行走裝置、導引接谷碎草罩組成,這種水稻聯合收割機雖然操作使用方便、重量輕、 穀物損耗低,但仍存在結構設計複雜,收割脫粒後穀粒雜草較多等不足。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收割機,該裝置不僅可實現收割稻穀的機械化,而且結構緊 湊、稻稈和穀粒分離效果好。
本實用新型包括機體和設於機體前方下側的剪切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剪切機構後側 橫設有用於輸送豎直稻禾的橫向迴轉傳送機構和置於橫向迴轉傳送機構後方機體上的脫粒滾 筒機構,所述橫向迴轉傳送機構由設於兩側的轉輪和繞置於轉輪上的環形傳送帶構成,所述 環形傳送帶外側設有用於撥送豎直稻禾進行迴轉運行的撥杆,所述環形傳送帶與脫粒滾筒機 構之間下側橫設有一組以使稻禾送往滾筒機構的履帶式夾緊輸送機構A、 B,所述滾筒機構上 方設有谷穗折曲導向擋杆。
本實用新型的顯著優點在於稻禾由橫向迴轉傳送機構送入,經夾緊輸送機構將稻稈夾
緊及傳送,稻穗經導向擋杆的下傾斜部被折向脫粒滾齒輪,脫粒後稻稈由夾緊輸送機構傳送 出去,從而可實現稻粒和稻稈的機械化分離,且分離後的穀粒較為乾淨,分離效果好。
圖l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導向擋杆工作狀態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包括機體1和設於機體前方下側的剪切機構2,其特徵在於,所述剪切機構2
後側橫設有用於輸送豎直稻禾的橫向迴轉傳送機構3和置於橫向迴轉傳送機構後方機體上的
脫粒滾筒機構4,所述橫向迴轉傳送機構3由設於兩側的轉輪5和繞置於轉輪上的環形傳送
帶6構成,所述環形傳送帶6外側設有用於撥送豎直稻未進行迴轉運行的撥杆7,所述環形 傳送帶6與脫粒滾筒機構4之間下側橫設有一組以使稻禾送往滾筒機構4的履帶式夾緊輸送 機構A、 B,所述滾筒機構上方設有谷穗折曲導向擋杆8。
為了保證稻稈能夠被夾緊輸送機構夾緊,避免被巻入脫粒滾筒,上述履帶式夾緊輸送機 構A、 B上的兩相鄰夾緊輪分別由至少兩個的同軸傳動輪9構成,所述兩相鄰的夾緊輪上的傳 動輪相互交錯並靠攏以使傳動帶Al、 Bl形成用於夾緊稻稈的波浪形夾緊縫隙10。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機體前方下側的剪切機構經往復運動把稻禾切割,由環形傳送帶 上的撥杆扶正,並與傳送帶同步傳送,至橫向迴轉傳送機構後方時,稻稈被夾緊輸送機構A、 B上的傳送帶夾緊縫隙夾住並繼續橫向移動,同時谷穗在導向擋杆的折曲作用下,彎向脫粒 滾筒機構進行稈、粒脫離,整個收割、脫粒過程完全機械化,提高了生產效率,而且稻稈和 穀粒的分離效果好。
權利要求1、一種收割機,包括機體和設於機體前方下側的剪切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剪切機構後側橫設有用於輸送豎直稻禾的橫向迴轉傳送機構和置於橫向迴轉傳送機構後方機體上的脫粒滾筒機構,所述橫向迴轉傳送機構由設於兩側的轉輪和繞置於轉輪上的環形傳送帶構成,所述環形傳送帶外側設有用於撥送豎直稻禾進行迴轉運行的撥杆,所述環形傳送帶與脫粒滾筒機構之間下側橫設有一組以使稻禾送往滾筒機構的履帶式夾緊輸送機構A、B,所述滾筒機構上方設有谷穗折曲導向擋杆。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收割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履帶式夾緊輸送機構A、 B上的兩相鄰 夾緊輪分別由至少兩個的同軸傳動輪構成,所述兩相鄰的夾緊輪上的傳動輪相互交錯並靠 攏以使傳動帶Al、 Bl形成用於夾緊稻稈的波浪形夾緊縫隙。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收割機,包括機體和設於機體前方下側的剪切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剪切機構後側橫設有用於輸送豎直稻禾的橫向迴轉傳送機構和置於橫向迴轉傳送機構後方機體上的脫粒滾筒機構,所述橫向迴轉傳送機構由設於兩側的轉輪和繞置於轉輪上的環形傳送帶構成,所述環形傳送帶外側設有用於撥送豎直稻禾進行迴轉運行的撥杆,所述環形傳送帶與脫粒滾筒機構之間下側橫設有一組以使稻禾送往滾筒機構的履帶式夾緊輸送機構A、B,所述滾筒機構上方設有谷穗折曲導向擋杆,該裝置不僅可實現收割稻穀的機械化,而且結構緊湊、稻稈和谷穗分離效果好。
文檔編號A01D57/00GK201199800SQ2008201024
公開日2009年3月4日 申請日期2008年5月28日 優先權日2008年5月28日
發明者陳宛榕 申請人:陳宛榕;陳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