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控器的安裝結構和烹飪器具的製作方法
2023-12-11 02:36:12

本實用新型涉及家電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溫控器的安裝結構和烹飪器具。
背景技術:
現有IH加熱的具有內鍋的烹飪器具(例如電飯煲、壓力鍋等),需要安裝線圈盤和溫控器。以電飯煲為例,首先需要在電飯煲的底座上繞線形成線圈盤,還需要安裝磁條等,最後安裝溫控器,並且溫控器的安裝也需要底座上的限位結構來定位。因此,現有的溫控器安裝存在安裝溫控器的步驟繁瑣且相關部件較多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鑑於此,本實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種溫控器的安裝結構,以簡化操作和結構。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溫控器的安裝結構,其中,所述溫控器的安裝結構包括線圈盤組件、溫控器和彈簧,所述線圈盤組件上設置有通孔和限位部,所述溫控器包括主體和從所述主體向外凸出的凸出部,所述主體的頂部能夠穿過所述通孔並通過所述凸出部止擋於所述通孔的邊緣,所述彈簧的兩端分別抵接所述溫控器和所述限位部。
優選地,所述線圈盤組件包括彼此連接的線圈盤和線圈盤罩,所述通孔設置在所述線圈盤罩上,所述限位部設置在所述線圈盤上。
優選地,所述凸出部為圍繞所述主體的環狀。
優選地,所述線圈盤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中心通孔,所述限位部為從所述中心通孔的孔壁向內延伸的凸起。
優選地,所述限位部為圍繞所述中心通孔的孔壁的環狀。
優選地,所述彈簧套設於所述主體並抵接於所述凸出部的下端。
優選地,所述線圈盤和所述線圈盤罩固定連接。
優選地,所述線圈盤和所述線圈盤罩可拆卸地連接。
優選地,所述線圈盤和所述線圈盤罩通過螺紋連接或彼此卡接。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烹飪器具,其中,所述烹飪器具包括內鍋和本實用新型的溫控器的安裝結構,所述內鍋的底面與所述溫控器的頂部接觸。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溫控器能夠通過凸出部止擋於通孔,並能夠通過彈簧止擋於限位部,從而能夠方便地通過線圈盤組件安裝定位,避免了與底座等部件的裝配和由此導致的安裝繁瑣,簡化了安裝步驟和整體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特徵和優點將在隨後的具體實施方式部分予以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方式及其說明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烹飪器具的一種實施方式的俯視圖;
圖2為圖1中沿A-A線截取的剖視圖;
圖3為圖2中B處的放大圖;
圖4為圖2中C處的放大圖;
圖5為圖2中線圈盤和線圈盤罩的連接的另一種實施方式的示意圖;
圖6為圖2中線圈盤和線圈盤罩的連接的另一種實施方式的示意圖;
圖7為圖2中線圈盤和線圈盤罩的連接的另一種實施方式的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0-線圈盤組件,11-線圈盤,11a-限位部,11b-外螺紋,11c-第一卡接部, 12-線圈盤罩,12a-通孔,12b-內螺紋,12c-第二卡接部,20-溫控器,21-主體,22-凸出部,30-彈簧,40-螺釘,50-內鍋,S-焊接部。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衝突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方式及實施方式中的特徵可以相互組合。
本實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說明的情況下,使用的方位詞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參考附圖所示的上、下、左、右;「內、外」是指相對於各部件本身的輪廓的內、外。
下面將參考附圖並結合實施方式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溫控器的安裝結構,其中,所述溫控器的安裝結構包括線圈盤組件10、溫控器20和彈簧30,所述線圈盤組件10上設置有通孔12a和限位部11a,所述溫控器20包括主體21和從所述主體21向外凸出的凸出部22,所述主體21的頂部能夠穿過所述通孔12a 並通過所述凸出部22止擋於所述通孔12a的邊緣,所述彈簧30的兩端分別抵接所述溫控器20和所述限位部11a。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種烹飪器具,其中,所述烹飪器具包括內鍋50和本實用新型的溫控器的安裝結構,所述內鍋50的底面與所述溫控器20的頂部接觸。其中,本實用新型的烹飪器具可以是具有內鍋50、線圈盤組件10和溫控器20的各種適當的形式,例如圖1和圖2所示的電飯煲、壓力鍋等。
溫控器20能夠通過凸出部22止擋於通孔12a,並能夠通過彈簧30止擋於限位部11a,從而能夠方便地通過線圈盤組件10安裝定位,避免了與底座等部件的裝配和由此導致的安裝繁瑣,簡化了安裝步驟和整體結構。
其中,可以在線圈盤組件10上的適當位置設置通孔12a和限位部11a 以實施安裝。為利用線圈盤組件10的本身結構並減少額外的設計,優選地,如圖3所示,所述線圈盤組件10包括彼此連接的線圈盤11和線圈盤罩12,通孔12a設置在所述線圈盤罩12上,限位部11a設置在所述線圈盤11上。由此,當內鍋50未放入本實用新型的烹飪器具時,溫控器20在自身重力和彈簧30的彈力的作用下,通過凸出部22止擋於通孔12a的邊緣而定位;當內鍋50放入烹飪器具時,內鍋50的底面與溫控器20的頂部接觸並下壓溫控器20,使得溫控器20壓縮彈簧30至彈簧30的彈力能夠平衡溫控器20 和內鍋50的重力,溫控器20在內鍋50和彈簧30的作用下定位。
當然,也可以在線圈盤組件10上設置單獨的安裝限位結構來確保溫控器20和彈簧30的安裝,這也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
其中,凸出部22可以設置為各種適當的形式,只要能夠抵接通孔12a 的邊緣定位即可。為對溫控器20提供更加平穩的定位,優選地,所述凸出部22為圍繞所述主體21的環狀,從而沿溫控器20的外周提供定位。
本實用新型中,限位部11a可以根據需要設置在線圈盤11的適當位置,只要能夠提供對彈簧30的定位且不影響線圈盤11的工作即可。例如,所述線圈盤11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中心通孔,如圖3所示,所述限位部11a 可以為從所述中心通孔的孔壁向內延伸的凸起。同樣的,為對彈簧30提供平穩的定位,所述限位部11a可以為圍繞所述中心通孔的孔壁的環狀。
另外,本實用新型中,彈簧30可以根據需要選擇適當的形式並相應安裝,只要能夠對溫控器20提供彈力以安裝定位即可。優選地,如圖3所示,所述彈簧30套設於所述主體21並抵接於所述凸出部22的下端。由此,彈簧30的兩端分別抵接限位部11a和凸出部22,從而充分利用其彈性,並能夠避免對溫控器20的主體21直接施力而造成溫控器20的功能損壞。
本實用新型中,線圈盤罩12可以採用各種適當的形式,主要用於隔離線圈盤11和內鍋50,還可以起到連接線圈盤11和相關部件(例如烹飪器具的外殼)的作用。
其中,線圈盤11和線圈盤罩12可以通過各種適當的方式連接。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所述線圈盤11和所述線圈盤罩12可以固定連接,例如可以通過圖7所示的方式,在線圈盤11和線圈盤罩12上分別設置用於焊接的連接部,並通過焊接形成焊接部S而固定。
當然,線圈盤11和線圈盤罩12也可以可拆卸地連接,以便維護。例如,所述線圈盤11和所述線圈盤罩12可以通過螺紋連接或彼此卡接。
在圖4所示的實施方式中,線圈盤11和線圈盤罩12通過螺釘40螺接。優選地,線圈盤11和線圈盤罩12上可以設置對應的螺紋孔,為增加線圈盤 11和線圈盤罩12的預緊力,可以在線圈盤11設置限位凸臺,並使線圈盤 11和線圈盤罩12的螺紋孔的螺紋總長度小於螺釘40的螺紋長度,從而在旋入螺釘40時,將螺釘40旋入到使得其頭部接觸限位凸臺並使限位凸臺稍微變形,從而增加線圈盤11和線圈盤罩12的連接強度。
在圖5所示的實施方式中,線圈盤11上形成有外螺紋11b,線圈盤罩 12上形成有內螺紋12b,從而線圈盤11和線圈盤罩12可以彼此旋合;在圖 6所示的實施方式中,線圈盤11上形成有第一卡接部11c,線圈盤罩12上形成有第二卡接部12c,從而線圈盤11和線圈盤罩12可以彼此卡接。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