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開國謀臣朱升的生平簡介 朱元璋為何賞賜他免死券?
2023-12-11 02:29:32
狡兔死,走狗烹。跟隨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的那些開國功臣們盡數落得如此下場!有一個與朱元璋同姓的謀士朱升早就預料到了這種情況,機智的他提前向朱元璋求到了一塊「免死券」,但是最後他還是沒能逃過劫難,為什麼?
眾所周知,古代臣子們的保命符就是傳說中的免死金牌,漢朝就已經出現過「免死金牌」了,更何況是千年後的大明朝呢。落到朱升手中的免死金牌最終卻無法保住一個人的性命,朱元璋賣的到底是什麼關子?
我們先來看看這個能預料將來之事的朱升到底是何方神聖吧!朱升,字允升,安徽休寧人,曾隱居世間五十多年,時人稱其為楓林先生,毛澤東曾以「九字國策定江山」這樣稱讚朱升。
朱升從八歲開始入學讀書,直到十九歲考上秀才,之後便一直在家鄉開館講學,偶爾還要做做農務,標準的小老百姓一個。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朱升閒暇之餘還寫了好幾本書,後來他考上了進士,朝廷授予他池州路學正一職,只不過朱升一直拖到了五十二歲才肯上任。在任三年,朱升重新制定校規,狠狠整頓了儒學腐敗的問題,在師生中威望很高。不過,朱升的志向並不在此,所以三年以後他就辭官隱居起來,又當起了普通的教書先生。
這樣一看,朱升也沒毛澤東誇的那麼厲害嘛,這正是我們接下來要講的。
1357年,朱元璋率領重兵包圍了整個徽州,徽州的守城元帥福童一開始不肯打開城門投降朱元璋,朱元璋本想直接攻進城去,可朱升擔心城中百姓遭殃,就提出自己願意一試,請求讓自己去說服那福童,朱元璋答應了他。
福童是斷不會開城門放朱升進去的,於是朱升就大著膽子獨自站在了城下,只見城牆上列滿守城的士兵,他們個個拉滿了弓,只要朱元璋這邊有異動,他們立刻就能讓朱升萬箭穿心!最後,經過朱升的一番遊說,福童答應歸降朱元璋。就這樣,朱元璋不費一兵一卒就收服了徽州。
第二年,朱元璋攻打婺源久攻不下,這時朱升給朱元璋提了三個計策,共九個字,「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這就是毛澤東對朱升高評價的原因。別小看這九個字,朱元璋能平定天下,建立明朝,就是依靠著九字計策來實行的。那時,朱元璋最缺的東西就是糧食,為了能「廣積糧」,他甚至把手下大將康茂才派去耕田種糧;在打敗陳友諒之前,朱元璋為什麼不稱吳王只稱吳國公?就是因為他採納了朱升的建議「緩稱王」。
朱升對朱元璋的建國大業所發揮的作用無法估計,朱元璋常常稱讚朱升「為人老實,是老成賢達中的英傑」。然而,在朱元璋手下多年的朱升卻十分清楚一件事,朱元璋的本性猜疑刻薄,他早晚會殺戮功臣的。所以,在朱元璋論功行賞的時候,朱升卻拒絕了封侯進爵,提出了告老還鄉的請求,他說如果陛下實在要賞賜我,就賜我一塊免死券吧!
朱升原本是想著求一塊免死券有備無患,他辭職以後立刻就啟程回到了家鄉。後來,朱升的兒子朱同剛到任禮部侍郎,一個月以後就被牽連進郭桓一案被殺害,朱升的那塊免死券到最後也沒能發揮作用保住他兒子的性命!
朱升一生一共寫了二十四本書,有記錄民間傳說,好人好事的《墨莊率意錄》,也有記錄佔卜觀星的《星卦提綱》,還有風水著作《龍穴陰陽之訣》,以及總結戰國刑書所著的《刑統賦解》。唉,幫了朱元璋那麼多,結果連兒子的命也保不住,真是好心沒好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