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電充電電路及空調器的製造方法
2023-12-11 07:29:42 2
三相電充電電路及空調器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三相電充電電路及空調器。其中,該三相電充電電路包括:繼電器電路,用於輸入整流橋的第一電壓;電解電容均壓電路,與繼電器電路連接,用於存儲第一電壓的能量,電解電容均壓電路包括:電解電容電路和控制電路,其中,電解電容電路包括第一電容和第二電容;控制電路與電解電容電路連接,用於根據第二電容的第二電壓和第一電壓的比例關係控制分壓電路為第一電容和第二電容分壓。採用本實用新型,從而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空調三相電充電電路的電器盒內部溫度高,損耗大的問題,通過低損耗和發熱小的方式實現電解電容均壓。
【專利說明】三相電充電電路及空調器【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空調充電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三相電充電電路及空調器。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商用空調裡的三相電充電電路的結構基本如圖1:現有電路由兩部分構成,由繼電器K2和電阻R15構成的繼電器電路,其中繼電器1、2引腳為控制端,3、4引腳為可吸合電路的引腳,P+為前端整流橋輸出正極、P-為整流橋的負極,Rl5為上電時刻的限流電阻;C3和C4構成電解電容串聯電路,因電解電容工藝問題無法做到高壓,故三相電路裡都用電解電容串聯使用來提高耐壓值,電阻R16和Rl7分別為C3、C4的均壓電阻,因電解電容個體差異較大,串聯使用時必須使用均壓措施(電阻R16和R17)來保證兩個電容上的電壓相等。
[0003]上述方案中有如下幾個缺陷:
[0004]1.繼電器觸點間的耐壓值有限,一般標識交流250V,使用電壓越高壽命越短,但是三相電供電的系統中,上電時刻觸點3、4間需要的耐壓值為540V,雖然每次上電時刻都很短,但是長期使用繼電器的話會降低繼電器的使用壽命。
[0005]2.因電解電容個體差異較大,串聯使用時要用到均壓電阻,而均壓電阻取值一般為幾十K歐,取值太大的話起不到均壓效果,而這個均壓電阻是接於540V的耐壓值之間,這樣均壓電阻的功率損耗大概有幾W到IOW左右,這些功耗產生很高的溫升,在三相供電的商用空調中這是一個主要的發熱源,導致電器盒內部溫升較高。
[0006]針對現有技術中空調三相電充電電路的電器盒內部溫度高,損耗大的問題,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實用新型內容
[0007]針對相關技術中空調三相電充電電路的電器盒內部溫度高,損耗大的問題,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為此,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三相電充電電路及空調器,以解決上述問題。
[0008]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三相電充電電路,該三相電充電電路包括:繼電器電路,用於輸入整流橋的第一電壓;電解電容均壓電路,與繼電器電路連接,用於存儲第一電壓的能量,電解電容均壓電路包括:電解電容電路和控制電路,其中,電解電容電路包括第一電容和第二電容;控制電路與電解電容電路連接,用於根據第二電容的第二電壓和第一電壓的比例關係控制分壓電路為第一電容和第二電容分壓。
[0009]進一步地,控制電路包括:採樣電路、比較電路和開關電路,採樣電路,與電解電容電路連接,用於採集第一電壓和第二電壓;比較電路,與採樣電路連接,用於在第二電壓大於第一電壓的一半的情況下生成第一控制信號,在第二電壓小於第一電壓的一半的情況下生成第二控制信號;開關電路,用於在接收到第一控制信號的情況下控制分壓電路為第二電容分壓,在接收到第二控制信號的情況下控制分壓電路為第一電容分壓。[0010]進一步地,電解電容均壓電路還包括:光耦隔離電路,與開關電路電路連接,光耦隔離電路包括:第一光耦和第二光耦;分壓電路包括:第一均壓支路和第二均壓支路,第一光耦與第一均壓支路連接,第一控制信號控制第一光耦導通,第一均壓支路與第二電容並聯接入;第二控制信號控制第二光耦導通,第二均壓支路與第一電容並聯接入。
[0011]進一步地,繼電器電路包括:繼電器、第一電阻和第二電阻,繼電器包括第一對常閉觸點、第二對常閉觸點、第一對常開觸點、第二對常開觸點,第一對常開觸點包括:第一觸點和第二觸點,第一對常閉觸點包括第二觸點和第三觸點,第二對常開觸點包括:第四觸點和第五觸點,第二對常閉觸點包括第五觸點和第六觸點;其中,第二觸點與整流橋的正極連接,第二觸點與第三觸點連接,第三觸點與第一電阻的第一端連接,第一電阻的第二端與第二電阻的第一端連接,第二電阻的第二端與第六觸點連接,第六觸點與第五觸點連接,第五觸點作為繼電器電路的輸出,第五觸點與電解電容電路連接,第一觸點和第四觸點與第一電阻的第二端連接。
[0012]進一步地,採樣電路包括:第一採樣子電路和第二採樣子電路;第一採樣子電路包括:第三電阻、第四電阻和第五電阻,第三電阻的第一端與第一電容的第一端連接,第四電阻的第一端與第三電阻的第二端連接,第五電阻的第一端與第四電阻的第二端連接,第五電阻的第二端與第二電容的第二端連接;第二採樣子電路包括:第六電阻、第七電阻和第八電阻,第六電阻的第一端與第二電容的第一端連接,第七電阻的第一端與第六電阻的第二端連接,第八電阻的第一端與第七電阻的第二端連接,第八電阻的第二端與第二電容的第二端連接,第二電容的第二端接地。
[0013]進一步地,比較電路包括:運算放大器和第九電阻,運算放大器的第一輸入端與第七電阻的第二端連接,運算放大器的第二輸入端與第四電阻的第二端連接,運算放大器的電源端與第一電源連接,且電源端與第九電阻的第一端連接,運算放大器的輸出端與第九電阻的第二端連接,運算放大器的輸出端與開關電路連接,其中,第一控制信號為高電平信號,第二控制信號為低電平信號。
[0014]進一步地,開關電路包括:第一三極體和第二三極體,第一三極體在高電平信號控制下導通,第二三極體在低電平信號控制下導通,其中,第一三極體的基極與運算放大器的輸出端連接,第一三極體的發射極接地,第一三極體的集電極與第一光耦連接;第二三極體的基極與運算放大器的輸出端連接,第二三極體的集電極接地,第二三極體的發射極與第二光耦連接。
[0015]進一步地,光耦隔離電路還包括:第十電阻,其中,第十電阻的第一端與第二電源連接;第一光耦的第一輸入端與第十電阻的第二端連接,第一光耦的第二輸入端與第一三極體的集電極連接,第一光耦的第一輸出端與第一均壓支路連接,第一光耦的第二輸出端與第二電容的第二端連接;第二光耦的第一輸入端與第十電阻的第二端連接,第二光耦的第二輸入端與第二三極體的發射極連接,第二光耦的第一輸出端與第二均壓支路連接,第二光耦的第二輸出端與第一電容的第二端連接。
[0016]進一步地,第一均壓支路包括:第十一電阻和第十二電阻,第十一電阻的第一端與第一光耦的第一輸出端連接,第十一電阻的第二端與第十二電阻的第一端連接,第十二電阻的第二端與第二電容的第一端連接;第二均壓支路包括:第十三電阻和第十四電阻,第十三電阻的第一端與第二光耦的第一輸出端連接,第十三電阻的第二端與第十四電阻的第一端連接,第十四電阻的第二端與第一電容的第一端連接。
[0017]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方面,還提供了一種空調器,包括三相電充電電路。
[0018]採用本實用新型,通過控制電路根據第一電容的第二電壓和來自整流橋的第一電壓的關係,控制分壓電路對電解電容的均壓,相對於現有技術中純電阻均壓電路大幅度降低了損耗和溫升,從而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空調三相電充電電路的電器盒內部溫度高,損耗大的問題,通過低損耗和發熱小的方式實現電解電容均壓。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0020]圖1是現有技術中空調三相電充電電路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2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三相電充電電路的結構示意圖;以及
[0022]圖3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一種可選的三相電充電電路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3]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方案,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的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應當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0024]需要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的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及上述附圖中的術語「第一」、「第二」等是用於區別類似的對象,而不必用於描述特定的順序或先後次序。應該理解這樣使用的數據在適當情況下可以互換,以便這裡描述的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能夠以除了在這裡圖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順序實施。此外,術語「包括」和「具有」以及他們的任何變形,意圖在於覆蓋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驟或單元的過程、方法、系統、產品或設備不必限於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驟或單元,而是可包括沒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對於這些過程、方法、產品或設備固有的其它步驟或單元。
[0025]圖2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三相電充電電路的結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該電路可以包括:繼電器電路10,用於輸入整流橋的第一電壓;電解電容均壓電路20,與繼電器電路10連接,用於存儲第一電壓的能量,電解電容均壓電路包括:電解電容電路21和控制電路23,其中,電解電容電路包括第一電容Cl和第二電容C2 ;控制電路與電解電容電路連接,用於根據第二電容的第二電壓和第一電壓的比例關係控制分壓電路為第一電容和第二電容分壓。
[0026]採用本實用新型,通過控制電路根據第一電容的第二電壓和來自整流橋的第一電壓的關係,控制分壓電路對電解電容的均壓,相對於現有技術中純電阻均壓電路大幅度降低了損耗和溫升,從而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空調三相電充電電路的電器盒內部溫度高,損耗大的問題,通過低損耗和發熱小的方式實現電解電容均壓。[0027]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實施例可以應用於商用空調器的三相電充電中。其中,上述的第一電容和第二電容均可以為電解電容。
[0028]在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實施例中,控制電路23可以包括:採樣電路、比較電路和開關電路,採樣電路,與電解電容電路連接,用於採集第一電壓和第二電壓;比較電路,與採樣電路連接,用於在第二電壓大於第一電壓的一半的情況下生成第一控制信號,在第二電壓小於第一電壓的一半的情況下生成第二控制信號;開關電路,用於在接收到第一控制信號的情況下控制分壓電路為第二電容分壓,在接收到第二控制信號的情況下控制分壓電路為第一電容分壓。
[0029]上述實施例中電解電容的分壓電路用一種檢測電壓、通過比較第一電壓和第二電壓來控制分壓電路的方式來實現均壓,相對原來純電阻均壓電路大幅降低了損耗和溫升。
[0030]需要進一步地說明的是,電解電容均壓電路還可以包括:光耦隔離電路,與開關電路電路連接,如圖3所示光耦隔離電路包括:第一光耦Ul和第二光耦U2 ;分壓電路包括:第一均壓支路和第二均壓支路,第一光耦與第一均壓支路連接,第一控制信號控制第一光耦導通,第一均壓支路與第二電容並聯接入;第二控制信號控制第二光耦導通,第二均壓支路與第一電容並聯接入。
[0031 ] 通過光耦隔離電路來對電解電容的並聯電阻進行切換,能夠對控制電路與電解電容進行隔離,從而有效防止了電解電容上的電壓變化對控制電路的影響,從而使得本實用新型上述實施例中的三相電充電電路更加穩定的工作。
[0032]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實施例,繼電器電路包括:繼電器K1、第一電阻Rl和第二電阻R2,繼電器包括第一對常閉觸點、第二對常閉觸點、第一對常開觸點、第二對常開觸點,第一對常開觸點包括:第一觸點A和第二觸點B,第一對常閉觸點包括第二觸點B和第三觸點C,第二對常開觸點包括:第四觸點D和第五觸點E,第二對常閉觸點包括第五觸點E和第六觸點F ;其中,第二觸點與整流橋的正極連接,第二觸點與第三觸點連接,第三觸點與第一電阻的第一端連接,第一電阻的第二端與第二電阻的第一端連接,第二電阻的第二端與第六觸點連接,第六觸點與第五觸點連接,第五觸點作為繼電器電路的輸出,第五觸點與電解電容電路連接,第一觸點和第四觸點與第一電阻的第二端連接。
[0033]具體地,如圖3所示繼電器Kl的B/C、E/F觸點為常閉觸點,B/A、E/D觸點為常開觸點,G/Η觸點為控制端,上電時刻控制端未動作,電流充電線路為觸點B-C-第一電阻Rl-第二 R2-觸點F-E再到後面電解電容Cl和C2,將此時沒用到的觸點A、D接到充電電阻Rl和R2的中點,這樣上電瞬間觸點B、C同電位,為母線電壓(即上述實施例中的第一電壓P+),觸點E、F同電位為0,觸點A、D的電位為母線電壓(即上述實施例中的第一電壓P+)的一半,控制端作用後,繼電器的觸點D/E觸點和A/B觸點吸合,這時所有觸點電壓均同電位,這樣繼電器在上電時刻及正常工作時任何一對觸點間的電壓都不超過P+/2,從而提高了繼電器工作的可靠性。可選地,上述實施例中的繼電器Kl也可以用兩個繼電器串聯來代替。
[0034]更具體地,上述實施例中的第一電阻和第二電阻為限流電阻,可以防止上電瞬間電流衝擊,通過繼電器觸點和限流電阻的線路連接,降低繼電器在上電時刻的觸點間電壓,提聞繼電器的使用壽命。
[0035]如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上述實施例中的採樣電路包括:第一採樣子電路和第二採樣子電路;第一採樣子電路包括:第三電阻R3、第四電阻R4和第五電阻R5,第三電阻的第一端與第一電容的第一端連接,第四電阻的第一端與第三電阻的第二端連接,第五電阻的第一端與第四電阻的第二端連接,第五電阻的第二端與第二電容的第二端連接;第二採樣子電路包括:第六電阻R6、第七電阻R7和第八電阻R8,第六電阻的第一端與第二電容的第一端連接,第七電阻的第一端與第六電阻的第二端連接,第八電阻的第一端與第七電阻的第二端連接,第八電阻的第二端與第二電容的第二端連接,第二電容的第二端接地。
[0036]具體地,比較電路包括:運算放大器U3和第九電阻R9,運算放大器的第一輸入端與第七電阻的第二端連接,運算放大器的第二輸入端與第四電阻的第二端連接,運算放大器的電源端與第一電源Yl連接,且電源端與第九電阻的第一端連接,運算放大器的輸出端與第九電阻的第二端連接,運算放大器的輸出端與開關電路連接,其中,第一控制信號為高電平信號,第二控制信號為低電平信號。
[0037]需要說明的是,開關電路包括:第一三極體Ql和第二三極體Q2,第一三極體在高電平信號控制下導通,第二三極體在低電平信號控制下導通,其中,第一三極體的基極與運算放大器的輸出端連接,第一三極體的發射極接地,第一三極體的集電極與第一光耦連接;第二三極體的基極與運算放大器的輸出端連接,第二三極體的集電極接地,第二三極體的發射極與第二光耦連接。
[0038]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實施例,光耦隔離電路還包括:第十電阻R10,其中,第十電阻的第一端與第二電源Y2連接;第一光耦的第一輸入端與第十電阻的第二端連接,第一光耦的第二輸入端與第一三極體的集電極連接,第一光耦的第一輸出端與第一均壓支路連接,第一光耦的第二輸出端與第二電容的第二端連接;第二光耦的第一輸入端與第十電阻的第二端連接,第二光耦的第二輸入端與第二三極體的發射極連接,第二光耦的第一輸出端與第二均壓支路連接,第二光耦的第二輸出端與第一電容的第二端連接。
[0039]進一步地,第一均壓支路包括:第十一電阻Rll和第十二電阻R12,第十一電阻的第一端與第一光耦的第一輸出端連接,第十一電阻的第二端與第十二電阻的第一端連接,第十二電阻的第二端與第二電容的第一端連接;第二均壓支路包括:第十三電阻R13和第十四電阻R14,第十三電阻的第一端與第二光耦的第一輸出端連接,第十三電阻的第二端與第十四電阻的第一端連接,第十四電阻的第二端與第一電容的第一端連接。
[0040]上述實施例中的兩路採樣子電路中的電阻和兩路和電容並聯的電阻取值可大些,以降低功耗。通過電阻檢測兩個串聯電解電容上的電壓,比較值送入比較器後通過控制光耦合器的開關來實現電解電容串聯使用中均壓問題,相對原來純電阻均壓電路大幅降低了損耗和溫升。
[0041]具體地,如圖3所示的整流橋具有三個輸入端(L1、L2和L3),電解電容Cl和C2串聯可以為負載的電機、壓縮機或者功率模塊儲能,第一電容Cl和第二電容C2耐壓均可以為450V,在三相電充電電路裡串聯使用第一電容和第二電容,電解電容均壓電路的耐壓值可以提高到900V。第三電阻R3、第四電阻R4和第五電阻R5為母線電壓P+ (即第一電壓)的第一採樣子電路的採樣電阻,第六電阻R6、第七電阻R7和第八電阻R8為第一電容C2上第二電壓的第二採樣子電路的檢測電阻,用來檢測第二電容C2上的第二電壓VC2,通過兩組採樣電阻值設計來達到如下功能:當第二電容C2的第二電壓等於第一電壓P+的一半時,即VC2=P+/2=VC1 (第一電容的第三電壓),即兩組採樣電路的採樣值相等,如正常工作可設採樣值為2V,送到運算放大器(B吡較器U3),第九電阻R9為比較器的上拉電阻。[0042]在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實施例中,如果第二電容C2上的第二電壓高了,SPVC2>P+/2,則比較器米樣後輸出高電平一第一三極體Ql導通一第一光稱Ul的發光二極體側導通(其中第十電阻RlO為3.3V的限流電阻)一第一光耦Ul的三極體側導通一第十一電阻Rll和第十二電阻R12和第二電容C2並聯接入,此時二三極體Q2和第二光耦U2處於關斷狀態,並且第一電容Cl沒有並聯電阻,第二電容C2並聯第二均壓支路後,第二電容C2分壓減小第一電容Cl的分壓增多,電壓分配趨於平衡;反之則是第二三極體Q2和第二光耦U2導通,第一電容Cl並聯第一均壓支路(第十三電阻R13和第十四電阻R14)來降低第一電容Cl的電壓。
[0043]在本實用新型上述實施例中的第一光耦和第二光耦可以選擇能夠耐高電壓的光耦,兩路採樣子電路和兩路均壓支路的電阻的取值可大些,以降低功耗。上述實施例中將電解電容的均壓電路用一種檢測、通過比較控制『開關』的方式來實現均壓,採用電子器件來進行並聯電阻的切換(如用開關器件來控制,如繼電器等反應速度慢、開關頻率低無法及時切換,降低了均壓精度),這裡採用光耦來對電解電容的並聯電阻進行切換,而且能夠使得控制電路和電解電容進行隔離,能夠有效防止了電容上的電壓變化對控制電路的影響。
[004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方面,還提供了一種空調器,該空調器可以包括上述實施例中的任意一種三相電充電電路。
[0045]採用本實用新型,三相電充電電路通過控制電路根據第一電容的第二電壓和來自整流橋的第一電壓的關係,控制分壓電路對電解電容的均壓,相對於現有技術中純電阻均壓電路大幅度降低了損耗和溫升,從而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空調三相電充電電路的電器盒內部溫度高,損耗大的問題,通過低損耗和發熱小的方式實現電解電容均壓。
[0046]從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實現了如下技術效果:
[0047]採用本實用新型,通過控制電路根據第一電容的第二電壓和來自整流橋的第一電壓的關係,控制分壓電路對電解電容的均壓,相對於現有技術中純電阻均壓電路大幅度降低了損耗和溫升,從而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空調三相電充電電路的電器盒內部溫度高,損耗大的問題,通過低損耗和發熱小的方式實現電解電容均壓。採用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實施例,相對於傳統的商用空調三相電充電電路,能夠將電解電容均壓電阻產生的近IOW的功率降低到IW以下,提高效率及降低溫升,能夠降低繼電器觸點間的瞬時電壓,提高繼電器的使用壽命。
[0048]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三相電充電電路,其特徵在於,包括: 繼電器電路,用於輸入整流橋的第一電壓; 電解電容均壓電路,與所述繼電器電路連接,用於存儲所述第一電壓的能量,所述電解電容均壓電路包括:電解電容電路和控制電路,其中, 所述電解電容電路包括第一電容和第二電容; 所述控制電路與所述電解電容電路連接,用於根據所述第二電容的第二電壓和所述第一電壓的比例關係控制分壓電路為所述第一電容和所述第二電容分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相電充電電路,其特徵在於, 所述控制電路包括:採樣電路、比較電路和開關電路, 所述採樣電路,與所述電解電容電路連接,用於採集所述第一電壓和所述第二電壓;所述比較電路,與所述採樣電路連接,用於在所述第二電壓大於所述第一電壓的一半的情況下生成第一控制信號,在所述第二電壓小於所述第一電壓的一半的情況下生成第二控制信號; 所述開關電路,用於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控制信號的情況下控制所述分壓電路為所述第二電容分壓,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控制信號的情況下控制所述分壓電路為所述第一電容分壓。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三相電充電電路,其特徵在於, 所述電解電容均壓電路還包括:光耦隔離電路,與所述開關電路電路連接,所述光耦隔離電路包括:第一光耦和第二光耦; 所述分壓電路包括:第一均壓支路和第二均壓支路,所述第一光耦與所述第一均壓支路連接,所述第一控制信號控制所述第一光耦導通,所述第一均壓支路與所述第二電容並聯接入;所述第二控制信號控制所述第二光耦導通,所述第二均壓支路與所述第一電容並聯接入。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三相電充電電路,其特徵在於, 所述繼電器電路包括:繼電器、第一電阻和第二電阻, 所述繼電器包括第一對常閉觸點、第二對常閉觸點、第一對常開觸點、第二對常開觸點,所述第一對常開觸點包括:第一觸點和第二觸點,所述第一對常閉觸點包括所述第二觸點和第三觸點,所述第二對常開觸點包括:第四觸點和第五觸點,所述第二對常閉觸點包括所述第五觸點和第六觸點; 其中,所述第二觸點與所述整流橋的正極連接,所述第二觸點與所述第三觸點連接,所述第三觸點與所述第一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一電阻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二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二電阻的第二端與所述第六觸點連接,所述第六觸點與所述第五觸點連接,所述第五觸點作為所述繼電器電路的輸出,所述第五觸點與所述電解電容電路連接,所述第一觸點和所述第四觸點與所述第一電阻的第二端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三相電充電電路,其特徵在於, 所述採樣電路包括:第一採樣子電路和第二採樣子電路; 所述第一採樣子電路包括:第三電阻、第四電阻和第五電阻,所述第三電阻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一電容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四電阻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三電阻的第二端連接,所述第五電阻的第一端與所述第四電阻的第二端連接,所述第五電阻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二電容的第二端連接; 所述第二採樣子電路包括:第六電阻、第七電阻和第八電阻,所述第六電阻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二電容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七電阻的第一端與所述第六電阻的第二端連接,所述第八電阻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七電阻的第二端連接,所述第八電阻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二電容的第二端連接,所述第二電容的第二端接地。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三相電充電電路,其特徵在於, 所述比較電路包括:運算放大器和第九電阻,所述運算放大器的第一輸入端與所述第七電阻的第二端連接,所述運算放大器的第二輸入端與所述第四電阻的第二端連接,所述運算放大器的電源端與第一電源連接,且所述電源端與所述第九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運算放大器的輸出端與所述第九電阻的第二端連接,所述運算放大器的輸出端與所述開關電路連接,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信號為高電平信號,所述第二控制信號為低電平信號。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三相電充電電路,其特徵在於, 所述開關電路包括:第一三極體和第二三極體,所述第一三極體在所述高電平信號控制下導通,所述第二三極體在所述低電平信號控制下導通, 其中,所述第一三極體的基極與所述運算放大器的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一三極體的發射極接地,所述第一三極體的集電極與所述第一光耦連接;所述第二三極體的基極與所述運算放大器的輸出端連 接,所述第二三極體的集電極接地,所述第二三極體的發射極與所述第二光耦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三相電充電電路,其特徵在於,所述光耦隔離電路還包括:第十電阻,其中, 所述第十電阻的第一端與第二電源連接; 所述第一光耦的第一輸入端與所述第十電阻的第二端連接,所述第一光耦的第二輸入端與所述第一三極體的集電極連接,所述第一光耦的第一輸出端與所述第一均壓支路連接,所述第一光耦的第二輸出端與所述第二電容的第二端連接; 所述第二光耦的第一輸入端與所述第十電阻的第二端連接,所述第二光耦的第二輸入端與所述第二三極體的發射極連接,所述第二光耦的第一輸出端與所述第二均壓支路連接,所述第二光耦的第二輸出端與所述第一電容的第二端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三相電充電電路,其特徵在於, 所述第一均壓支路包括:第十一電阻和第十二電阻,所述第十一電阻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一光耦的第一輸出端連接,所述第十一電阻的第二端與所述第十二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十二電阻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二電容的第一端連接; 所述第二均壓支路包括:第十三電阻和第十四電阻,所述第十三電阻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二光耦的第一輸出端連接,所述第十三電阻的第二端與所述第十四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十四電阻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一電容的第一端連接。
10.一種空調器,包括權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項所述的三相電充電電路。
【文檔編號】H02J7/00GK203800654SQ201420114277
【公開日】2014年8月27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13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13日
【發明者】景鐵龍 申請人: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