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膠機及其基點自動校正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2-10 17:17:32 1

本實用新型屬於自動化控制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點膠機及其基點自動校正裝置。
背景技術:
在自動化機器設備的技術領域中,具體某一裝置或部件的坐標位置是十分重要的,例如點膠機的針頭、點焊機的點焊頭等等,一旦這些部件的坐標發生偏差,整個流水工作的軌跡將發生偏移。但是,這些關鍵部件往往又是整個設備中使用最頻繁的部件,容易損壞,因此,經常需要更換。
通常,這些部件都是手工更換的,由於人為因素的差異及誤差,手動調整基點時,檢測坐標存在誤差,造成更換針頭等設備時運行軌跡存在偏差;並且手動調整基點操作麻煩,經常更換場合下,效率較低。
為了提高校準精度,有些通過視覺傳感器進行校準,但是這種校準需要採用高精度的視覺攝像頭,設備成本較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現有技術中易損件端部基點校正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點膠機及其基點自動校正裝置。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基點自動校正裝置,包括傳感器組件和控制板卡,所述傳感器組件包括X軸光電傳感器、Y軸光電傳感器和Z軸傳感器,X軸光電傳感器包括第一投光器和第一受光器,Y軸光電傳感器包括第二投光器和第二受光器,所述第一投光器和第一受光器相對設置,第二投光器和第二受光器相對設置,且第一投光器和第一受光器的連線L與第二投光器和第二受光器的連線M相互垂直且相交;所述Z軸傳感器為接觸式傳感器,所述Z軸傳感器位於連線L和連線M所確定的平面下方,所述X軸光電傳感器、Y軸光電傳感器和Z軸傳感器均與控制板卡信號連接。
連線L與連線M的中點相重疊,所述Z軸傳感器位於連線L和連線M的中點下方。
還包括固定裝置,所述固定裝置包括底座和上蓋,所述X軸光電傳感器、Y軸光電傳感器和Z軸傳感器均固定在底座上,X軸光電傳感器與Y軸光電傳感器共同所圍成一個探測空間,所述上蓋蓋設在底座上,且上蓋上具有一個窗口,所述窗口位於所述探測空間上方。
一種點膠機,包括點膠針頭和三軸驅動機構,所述三軸驅動機構驅動所述點膠針頭移動,還包括所述的基點自動校正裝置,所述三軸驅動機構的運動方向包括X軸、Y軸和Z軸,所述X軸與連線L平行,所述Y軸與連線M平行,所述Z軸與Z軸傳感器的探測平面S不平行也不共面。
所述Z軸與Z軸傳感器的探測平面S垂直。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點膠機及其基點自動校正裝置,將需校正的易損件移動至探測空間內,各個軸傳感器檢測信號反饋至控制板卡,通過控制板卡內部算法計算得到各個軸位置補償坐標,操作方便,坐標檢測精度高,節省設備成本;設置了Z軸傳感器,檢測起始點不受X軸光電傳感器和Y軸光電傳感器探測象限的限制,只需將針頭移動到探測空間內即可;本實用新型的基點自動校正裝置並不僅僅局限於點膠機,還可以用於點焊機、微點焊機等具有直線運動的工控設備中。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基點自動校正裝置最優實施例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基點自動校正裝置的基點校正流程圖。
圖中1、第一投光器,2、第一受光器,3、第二投光器,4、第二受光器,5、Z軸傳感器,6、底座,7、上蓋,8、探測空間。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基點自動校正裝置,包括傳感器組件和控制板卡,所述傳感器組件包括X軸光電傳感器、Y軸光電傳感器和Z軸傳感器5,X軸光電傳感器包括第一投光器1和第一受光器2,Y軸光電傳感器包括第二投光器3和第二受光器4,所述第一投光器1和第一受光器2相對設置,第二投光器3和第二受光器4相對設置,且第一投光器1和第一受光器2的連線L與第二投光器3和第二受光器4的連線M相互垂直且相交;所述Z軸傳感器5為接觸式傳感器,所述Z軸傳感器5位於連線L和連線M所確定的平面下方,所述X軸光電傳感器、Y軸光電傳感器和Z軸傳感器5均與控制板卡信號連接。
連線L與連線M的中點相重疊,所述Z軸傳感器5位於連線L和連線M的中點下方。
還包括固定裝置,所述固定裝置包括底座6和上蓋7,所述X軸光電傳感器、Y軸光電傳感器和Z軸傳感器5均固定在底座6上,X軸光電傳感器與Y軸光電傳感器共同所圍成一個探測空間8,所述上蓋7蓋設在底座6上,且上蓋7上具有一個窗口,所述窗口位於所述探測空間8上方。
一種點膠機,包括點膠針頭和三軸驅動機構,所述三軸驅動機構驅動所述點膠針頭移動,還包括所述的基點自動校正裝置,所述三軸驅動機構的運動方向包括X軸、Y軸和Z軸,所述X軸與連線L平行,所述Y軸與連線M平行,所述Z軸與Z軸傳感器5的探測平面S不平行也不共面。
作為優選,點膠針頭直接垂直作用在Z軸傳感器5的探測平面S上,所述Z軸與Z軸傳感器5的探測平面S垂直。
本實用新型的基點自動校正裝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任務下載到控制板卡後提示進行基點搜索,根據操作進行自動基點搜索後系統復位到零點,下次進入基點模式會提示進行基點補償,根據操作進行自動基點補償後系統復位到零點。具體方法如下:
1、基點搜索:(設任務初始基點坐標為x,y,z)
(1)易損件(例如點膠機針頭)運動到基點坐標處(基點坐標位於探測空間8內),Z軸繼續下降直到檢測到Z軸傳感器信號時停止運動,記下此時的Z軸坐標Z1;
(2)固定抬起Z軸一段高度後,找X軸光電傳感器信號時,易損件在Y軸方向運動一定距離,在此過程檢測信號,如果檢測到後記憶當前位置Y1;
(3)然後Z軸抬起功能參數設定值後,Y軸向上次運行的反方向運行一定距離尋找傳感器信號,如果檢測到後記憶當前位置Y1;
(4)重複(3)中運動,直至Z軸抬起後,檢測不到X軸光電傳感器信號,得到Y軸坐標相對基準坐標ΔY1=Y1-y;
(5)Z軸固定下降一定高度,找Y軸光電傳感器信號時,X軸先向一個方向運動一個固定距離,在此過程檢測信號,如果檢測到後極易當前位置X1;
(6)然後Z軸抬起功能參數設定值後,X軸向上次運行的反方向運行一定距離尋找傳感器信號,如果檢測到後記憶當前位置X1;
(7)重複(6)中運動,直至Z軸抬起後,檢測不到Y軸光電傳感器信號,得到X軸坐標相對基準坐標ΔX1=X1-x。
2、基點補償:(設任務當前基點坐標為xx,yy,zz)
(1)易損件運動到基點坐標處,Z軸繼續下降直到檢測到Z軸傳感器信號時停止運動,記下此時的Z軸坐標Z2;
(2)固定抬起Z軸一段高度後,找X軸光電傳感器信號時,易損件在Y軸方向運動一定距離,在此過程檢測信號,如果檢測到後記憶當前位置Y2;
(3)然後Z軸抬起功能參數設定值後,Y軸向上次運行的反方向運行一定距離尋找傳感器信號,如果檢測到後記憶當前位置Y2;
(4)重複(3)中運動,直至Z軸抬起後,檢測不到X軸光電傳感器信號,得到Y軸坐標相對基準坐標ΔY2=Y2-yy;
(5)Z軸固定下降一定高度,找Y軸光電傳感器信號時,X軸先向一個方向運動一個固定距離,在此過程檢測信號,如果檢測到後極易當前位置X2;
(6)然後Z軸抬起功能參數設定值後,X軸向上次運行的反方向運行一定距離尋找傳感器信號,如果檢測到後記憶當前位置X2;
(7)重複(6)中運動,直至Z軸抬起後,檢測不到Y軸光電傳感器信號,得到X軸坐標相對基準坐標ΔX2=X2-xx。
通過基點搜索和基點補償兩個步驟,可推知各軸的偏移值:
ΔX=X2-X1;
ΔY=Y2-Y1;
ΔZ=Z2-Z1;
計算得到各軸偏移值,去修正易損件基點。
以上述依據本實用新型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實用新型技術思想的範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實用新型的技術性範圍並不局限於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範圍來確定其技術性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