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具有減震功能的可攜式氧氣瓶通用支架的製作方法
2023-06-14 02:50:11 1
專利名稱:一種具有減震功能的可攜式氧氣瓶通用支架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具有減震功能的可攜式氧氣瓶通用支架,包括安放桶、底座和支撐杆;所述安放桶由鋁合金材料製成,內部設置有固定槽;安放桶底面設置有導柱和減震彈簧;所述底座中部設置有偏移槽;所述偏移槽中設置有偏移塊;底座底面設置有支撐柱和腳輪;所述支撐杆底部與底座上表面側邊固定連接;支撐杆中部設置有夾緊圈;所述夾緊圈由第一固定環、第二固定環和套筒組成;所述第一固定環和第二固定環設置成半圓形,通過螺栓和螺母的相互旋合進行連接;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結構簡單、性能良好,不僅利於放置氧氣瓶,方便醫療救治使用;同時,對於氧氣瓶的防震、防碰撞保護也十分到位,便於常規可攜式氧氣瓶的日常攜行、穩固放置和臨床使用。
【專利說明】
一種具有減震功能的可攜式氧氣瓶通用支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設備,具體是一種具有減震功能的可攜式氧氣瓶通用支架。
【背景技術】
[0002]眾所周知,氧氣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氣體;近年來,隨著汽車尾氣、工業廢氣的排放,空氣環境越來越惡劣,霧霾天氣不斷加劇,呼吸自然界中的純淨氧氣已成為一種奢望;人們在惡劣空氣環境極易引發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氣管支氣管肺炎、肺心病、哮喘發作;低氧加劇血液循環障礙,誘發心絞痛、心肌梗死、高血壓、腦溢血、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的發作,威脅生命安全;吸氧作為一種重要的搶救措施,可以糾正機體的缺氧狀態,對於緩解傷病員缺氧症狀十分重要,同時,傷病員在救治的「黃金I小時」或者「白金十分鐘」能否及時吸氧,是降低傷死率,提高戰現場救治能力的的重要因素;氧氣瓶屬於壓力容器,使用中具有一定危險性,被國家列入特種設備進行管理;氧氣瓶為圓柱形瘦高結構,底面設計並不是平面結構而是微向外突出的圓弧形平面,穩定性差,使用時垂直放置於平面上,極易被碰倒或因發生輕微晃動而傾倒,氧氣瓶本身沒有防震結構,氧氣瓶內裝有壓縮氧氣,遇到震蕩極易發生爆炸危險;在院內需用可攜式氧氣瓶救治時常因輸氧管路的牽拉導致瓶體傾倒或晃動,操作者需時刻注意氧氣瓶的穩定情況,導致不能集中精力救治傷病員;野外參加救援活動,往往地形複雜,放置極不方便,弊端更加明顯。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有減震功能的可攜式氧氣瓶通用支架,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5]—種具有減震功能的可攜式氧氣瓶通用支架,包括安放桶、底座和支撐杆;所述安放桶由鋁合金材料製成,內部設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中設置有多級圓環狀臺階,且截面面積依次減小;安放桶底面設置有導柱和減震彈簧;所述底座中部設置有偏移槽,上表面設置有上偏移口,下表面設置有下偏移口 ;所述偏移槽中設置有偏移塊;所述偏移塊中設置有導套;所述導柱設置在導套中;所述減震彈簧設置在安放桶下表面與偏移塊上表面之間;偏移塊側面設置有多個導向柱;所述導向柱上設置有偏移彈簧;底座底面設置有支撐柱和腳輪;所述支撐柱與腳輪並列排成兩排;所述支撐杆底部與底座上表面側邊固定連接;支撐杆頂部設置有把手;支撐杆中部設置有夾緊圈;所述夾緊圈由第一固定環、第二固定環和套筒組成;所述第一固定環和第二固定環設置成半圓形,通過螺栓和螺母的相互旋合進行連接;第一固定環和第二固定環之間的螺栓上設置有調距彈簧;第一固定環和第二固定環內圈設置有橡膠圈;第二固定環與套筒固定連接。
[0006]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偏移彈簧設置在偏移塊與偏移槽內壁之間。
[0007]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腳輪為帶剎車裝置的萬向輪。
[0008]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套筒設置在支撐杆上,通過緊固螺釘進行固定連接。
[000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0]本實用新型通過固定槽的設置便於存放不同截面面積的氧氣瓶,增加支架的通用性;減震彈簧的設置用於安放桶的減震;偏移彈簧用於減弱水平方向上的震動;夾緊圈的設置用於固定氧氣瓶上端,加強氧氣瓶的固定,並通過套筒調整夾緊圈的高度,以適應固定不同氧氣瓶;設計合理、結構簡單、性能良好、攜行方便,不僅利於放置氧氣瓶,方便醫療救治使用;同時,對於氧氣瓶的防震、防碰撞保護也十分到位,便於常規可攜式氧氣瓶的日常攜行、穩固放置和臨床使用。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具有減震功能的可攜式氧氣瓶通用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2為具有減震功能的可攜式氧氣瓶通用支架中底座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3為具有減震功能的可攜式氧氣瓶通用支架中夾緊圈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4為具有減震功能的可攜式氧氣瓶通用支架中橡膠圈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中:1-把手,2-緊固螺釘,3-支撐杆,4-安放桶,5-固定槽,6_底座,7_腳輪,8_減震彈簧,9-支撐柱,10-導柱,11-夾緊圈,12-偏移槽,13-導套,14-下偏移口,15-偏移塊,16-導向柱,17-偏移彈簧,18-上偏移口,19-第一固定環,20-螺釘,21-螺母,22-套筒,23-第二固定環,24-調距彈簧,25-橡膠圈。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0017]請參閱圖1-4,一種具有減震功能的可攜式氧氣瓶通用支架,包括安放桶4、底座6和支撐杆3;所述安放桶4由鋁合金材料製成,內部設置有固定槽5;所述固定槽5中設置有多級圓環狀臺階,且截面面積依次減小;固定槽5的設置便於存放不同截面面積的氧氣瓶,增加支架的通用性;安放桶4底面設置有導柱10和減震彈簧8;所述底座6中部設置有偏移槽12,上表面設置有上偏移口 18,下表面設置有下偏移口 14;所述偏移槽12中設置有偏移塊15;所述偏移塊15中設置有導套13;所述導柱10設置在導套13中;所述減震彈簧8設置在安放桶4下表面與偏移塊15上表面之間;減震彈簧8的設置用於安放桶4的減震;偏移塊15側面設置有多個導向柱16;所述導向柱16上設置有偏移彈簧17;所述偏移彈簧17設置在偏移塊15與偏移槽12內壁之間,用於減弱水平方向上的震動;底座6底面設置有支撐柱9和腳輪7;所述支撐柱9與腳輪7並列排成兩排,用於支撐支架;所述腳輪7為帶剎車裝置的萬向輪,便於支架的移動和固定;所述支撐杆3底部與底座6上表面側邊固定連接;支撐杆3頂部設置有把手I;所述把手I方便移動支架;支撐杆3中部設置有夾緊圈11;所述夾緊圈11由第一固定環19、第二固定環23和套筒22組成;所述第一固定環19和第二固定環23設置成半圓形,通過螺栓20和螺母21的相互旋合進行連接;第一固定環19和第二固定環23之間的螺栓20上設置有調距彈簧24;第一固定環19和第二固定環23內圈設置有橡膠圈25;第二固定環23與套筒22固定連接;所述套筒22設置在支撐杆3上,通過緊固螺釘2進行固定連接;夾緊圈11的設置用於固定氧氣瓶上端,加強氧氣瓶的固定,並通過套筒22調整夾緊圈11的高度,以適應固定不同氧氣瓶。
[0018]上面對本專利的較佳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專利並不限於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範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專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變化。
【主權項】
1.一種具有減震功能的可攜式氧氣瓶通用支架,包括安放桶、底座和支撐杆;其特徵在於,所述安放桶由鋁合金材料製成,內部設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中設置有多級圓環狀臺階,且截面面積依次減小;安放桶底面設置有導柱和減震彈簧;所述底座中部設置有偏移槽,上表面設置有上偏移口,下表面設置有下偏移口 ;所述偏移槽中設置有偏移塊;所述偏移塊中設置有導套;所述導柱設置在導套中;所述減震彈簧設置在安放桶下表面與偏移塊上表面之間;偏移塊側面設置有多個導向柱;所述導向柱上設置有偏移彈簧;底座底面設置有支撐柱和腳輪;所述支撐柱與腳輪並列排成兩排;所述支撐杆底部與底座上表面側邊固定連接;支撐杆頂部設置有把手;支撐杆中部設置有夾緊圈;所述夾緊圈由第一固定環、第二固定環和套筒組成;所述第一固定環和第二固定環設置成半圓形,通過螺栓和螺母的相互旋合進行連接;第一固定環和第二固定環之間的螺栓上設置有調距彈簧;第一固定環和第二固定環內圈設置有橡膠圈;第二固定環與套筒固定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減震功能的可攜式氧氣瓶通用支架,其特徵在於,所述偏移彈簧設置在偏移塊與偏移槽內壁之間。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減震功能的可攜式氧氣瓶通用支架,其特徵在於,所述腳輪為帶剎車裝置的萬向輪。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減震功能的可攜式氧氣瓶通用支架,其特徵在於,所述套筒設置在支撐杆上,通過緊固螺釘進行固定連接。
【文檔編號】F17C13/08GK205716427SQ201620336437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4月19日
【發明人】陳玉宇
【申請人】無錫市第二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