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感器提升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13 16:47:11 1
專利名稱:傳感器提升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軸承檢測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傳感器提升裝置。
背景技術:
軸承是旋轉機械中最為關鍵的基礎零件之一,軸承的質量直接關係到工作母機的工作性能。為了保證軸承質量,必須對其進行嚴格的檢測。目前在軸承質量檢測項目中,軸承振動值是衡量軸承動態性能最普遍、最重要的指標。軸承質量與其振動值成反比。加速度型軸承振動測量儀是一種測量軸承振動值的專用儀器,廣泛應用於中國軸承工業。加速度型軸承振動測量儀的加速度傳感器同被測對象(軸承外圈的振動)的接觸方式是一種特殊的探針式機構,這個探針式機構,稱為加速度型軸承振動測量儀的傳感器測量系統。測量軸承振動時,需要把被測軸承沿著心軸壓入測振頭下,測振頭與軸承外圈直接接觸,並通過壓縮彈簧讓兩者保持有一定的接觸力。軸向加載頭加載在軸承外圈,使其不旋轉,軸承內圈在芯軸的帶動下按一定速度旋轉。軸承的振動通過測振頭傳遞給加速度傳感器。因此,測量軸承振動,既需要把被測軸承壓入測振頭下,又需要把測量後的軸承從測振頭下拉出。由於軸承在芯軸上的頻繁裝卸,測振頭會被磨損,甚至被撞壞,從而影響測量數據的準確性及儀器的可靠性。另一方面,由於接觸力的存在,在軸承外圈上會留下所謂的測量痕跡一尖角「 Λ 」,影響軸承的外觀。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傳感器提升裝置,能夠在軸承需要拉出時,避免測振頭與軸承外圈摩擦、硬性碰撞。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傳感器提升裝置,包括測振頭、彈簧、套筒和傳感器,所述傳感器設置在所述套筒內,所述測振頭穿過所述套筒一端以後與所述傳感器相連,所述彈簧推動所述傳感器與所述套筒的端部抵靠,還包括一個氣缸,所述氣缸的活塞杆與所述測振頭相連,所述氣缸活塞杆的軸線與所述測振頭的軸線平行。軸承測量完畢後,氣缸將活塞杆收回,活塞杆收回的過程中,帶動測振頭向上提,離開被測軸承的外圈,這時被測軸承再從測量芯軸上取下時,測振頭不會與軸承外圈發生摩擦和硬性碰撞,避免測振頭磨損或撞壞,從而影響測量數據的準確性及儀器的可靠性。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在軸承外圈上留下所謂的測量痕跡。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所述套筒包括一根兩端開口的管,所述管的一端設置有與所述彈簧一端相接觸的壓緊套,所述彈簧的另一端與所述傳感器相接觸,所述管的另一端設置有導向件,所述導向件上具有一個第一通孔,所述測振頭與所述第一通孔相配合。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所述活塞杆通過第一板與所述測振頭相連。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的,還包括固定架和旋鈕,所述旋鈕具有螺柱,所述固定架設置在機頭上,所述固定架上設置有第二板、安裝孔和與所述安裝孔相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內設置有頂塊,所述套筒穿過所述安裝孔,所述第二板上設置有螺孔,所述螺柱與所述螺孔相配合,所述螺柱的端部頂緊所述頂塊。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軸承測量完畢後,氣缸將活塞杆收回,活塞杆收回的過程中,帶動測振頭向上提,離開被測軸承的外圈,這時被測軸承再從測量芯軸上取下時,測振頭不會與軸承外圈發生摩擦和硬性碰撞,避免測振頭磨損或撞壞,從而影響測量數據的準確性及儀器的可靠性。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在軸承外圈上留下所謂的測量痕跡。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圖2為圖1沿A-A的剖視圖。圖3為圖2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參見圖1至圖2,傳感器提升裝置,包括測振頭1、彈簧2、套筒3、固定架6、旋鈕61、傳感器4和氣缸5。參見圖1,固定架6固定在機頭7的頂部,氣缸5的缸體固定在固定架6上,氣缸5的活塞杆51與測振頭1通過第一板52相連,活塞杆51的軸線與測振頭I的軸線平行。參見圖2,傳感器4設置在套筒3內,套筒3包括一根兩端開口的管31,管31的上端設置有與彈簧2 —端相接觸的壓緊套32,壓緊套32與管31通過相配合的內外螺紋相連。壓緊套32上設置有 供導線41穿入的通孔3321,導線41穿入通孔321後與傳感器4相連。彈簧2的另一端與傳感器4相接觸,彈簧2在套筒3內處於壓縮狀態,在彈簧2的作用下,傳感器4抵住套管3的下端。管31的下端設置有導向件33,導向件33上具有一個第一通孔3a,測振頭I與第一通孔3a相配合。測振頭I穿過第一通孔3a以後與傳感器4相連,彈簧2推動傳感器4與導向件33的抵靠。參見圖2和圖3,固定架6上設置有第二板62、安裝孔63和與安裝孔63相通的第二通孔64,旋鈕61具有螺柱6a,第二通孔64內設置有頂塊65,套筒3穿過安裝孔63,第二板62上設置有螺孔6b,螺柱6a與螺孔6b相配合,螺柱6a的端部頂緊頂塊65。對於不同的軸承,軸承外圈的直徑都不一樣,為了適應不同直徑的被測軸承8,可以將旋鈕61旋鬆以後,調節套筒3的高度(測振頭的高度也就隨著套筒3的高度改變),調節到合適的位置以後,再通過旋緊旋鈕61實現固定。
權利要求1.傳感器提升裝置,包括測振頭(I)、彈簧(2)、套筒(3)和傳感器(4),所述傳感器(4)設置在所述套筒(3)內,所述測振頭(I)穿過所述套筒(3) —端以後與所述傳感器(4)相連,所述彈簧(2)推動所述傳感器(4)與所述套筒(3)的端部抵靠,其特徵在於:還包括一個氣缸(5),所述氣缸(5)的活塞杆(51)與所述測振頭(I)相連,所述活塞杆(51)的軸線與所述測振頭(I)的軸線平行。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傳感器提升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套筒(3)包括一根兩端開口的管(31),所述管(31)的一端設置有與所述彈簧(2)—端相接觸的壓緊套(32),所述彈簧(2)的另一端與所述傳感器(4)相接觸,所述管(31)的另一端設置有導向件(33),所述導向件(33)上具有一個第一通孔(3a),所述測振頭(I)與所述第一通孔(3a)相配合。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傳感器提升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活塞杆(51)通過第一板(52)與所述測振頭(I)相連。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傳感器提升裝置,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固定架(6)和旋鈕(61),所述旋鈕(61)具有螺柱(6a),所述固定架(6)設置在機頭(7)上,所述固定架(6)上設置有第二板(62)、安裝孔(63)和與所述安裝孔(63)相通的第二通孔(64),所述第二通孔(64 )內設置有頂塊(65 ),所述套筒(3 )穿過所述安裝孔(63 ),所述第二板(62 )上設置有螺孔(6b),所述 螺柱(6a)與所述螺孔(6b)相配合,所述螺柱(6a)的端部頂緊所述頂塊(65)。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傳感器提升裝置,包括測振頭、彈簧、套筒和傳感器,所述傳感器設置在所述套筒內,所述測振頭穿過所述套筒一端以後與所述傳感器相連,所述彈簧推動所述傳感器與所述套筒的端部抵靠,還包括一個氣缸,所述氣缸的活塞杆與所述測振頭相連,所述氣缸活塞杆的軸線與所述測振頭的軸線平行。軸承測量完畢後,氣缸將活塞杆收回,活塞杆收回的過程中,帶動測振頭向上提,離開被測軸承的外圈,這時被測軸承再從測量芯軸上取下時,測振頭不會與軸承外圈發生摩擦和硬性碰撞,避免測振頭磨損或撞壞,從而影響測量數據的準確性及儀器的可靠性。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在軸承外圈上留下所謂的測量痕跡。
文檔編號G01H1/12GK203100885SQ20132003270
公開日2013年7月3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22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22日
發明者孫智芳 申請人:寧波易榮機電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