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人工合成的柑橘潛葉蛾性誘劑的製作方法
2023-06-13 11:38:56 1
專利名稱:一種人工合成的柑橘潛葉蛾性誘劑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昆蟲性誘劑,尤其涉及一種人工合成的柑橘潛葉蛾性誘劑。
背景技術:
柑桔潛葉蛾(Phyllocnistis citrella stainton)屬鱗翅目、葉潛蛾科,該蟲取食後會在嫩葉、嫩梢的表面形成不規則的中空隧道,因此別名繪圖蟲、鬼畫符、亂畫蟲,且該蟲的卵只產在柑桔的嫩芽嫩葉上,並會在葉緣附近將葉捲起包圍身體化蛹,以幼蟲和蛹在柑桔的晚秋梢、冬梢或秋梢上過冬,秋梢被害率達100%。同時由於柑桔嫩葉、嫩梢被蛀食後造成大量傷口,常誘發柑桔潰瘍病的發生,捲起的葉片又給害蟎、盾蚧、粉蚧和卷葉蟲等提供了良好的過冬場所,造成多種蟲害泛濫,且柑桔潛葉蛾繁殖速度快、世代重疊、多種蟲態並存,造成防治困難,大大影響柑桔生產,給果農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是多個國家和地區主要的柑橘害蟲之一,國內柑橘產區均有受害,長江以南受害最嚴重。傳統防治柑桔潛葉蛾 主要採用化學農藥進行防治,但隨著化學農藥的濫用,造成了柑桔潛葉蛾抗藥性增強,實際防治效果並不理想,且會造成柑桔農殘問題影響食品安全,也會對環境造成汙染,而保護和利用柑桔潛葉蛾的天敵進行防治是經濟又安全的途徑,但由於化學農藥的濫用破壞了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使柑桔潛葉蛾天敵數量減少,利用天敵進行防治面臨困難。近年來,利用人工合成昆蟲性信息素幹擾雌雄蟲交配繁育後代的綠色防治技術逐漸成為主流,國內外採用人工合成柑桔潛葉蛾性信息素防治柑桔潛葉蛾的研究也取得了相關進展。研究表明柑桔潛葉蛾雌蟲會釋放性信息素引誘雄蟲趨向、交配、產卵,如果切斷這種繁育途徑就可以有效控制蟲口數量、減少蟲害。美國科學家最早分析鑑定出柑桔潛葉蛾性信息素的有效成分,Leal等(2006)確定順7順11反13-十六碳三烯醛、順7順11-十六碳二烯醛和順7-十六碳烯醛以30:10:1的比例混合後,對巴西柑桔潛葉蛾種群有引誘活性,Moreira等(2006)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Stelinski和Rogers (2008)以及Lapointe等(2006)在美國佛羅裡達州都研究證明了順7順11反13-十六碳三烯醛、順7順11-十六碳二烯醛對當地柑桔潛葉蛾種群具有引誘活性。在日本,Mafi et al. (2005)確認只有順7順11-十六碳二烯醛對當地柑桔潛葉蛾雄蟲具有引誘活性。國內,蔣耀智等(2008)從美國引進包含順7順11反13-十六碳三烯醛、順7順11-十六碳二烯醛的柑桔潛葉蛾性誘劑進行應用研究,表明該性誘劑對廣州、深圳和江西新餘地區的柑桔潛葉蛾雄蟲有顯著的引誘活性。錢皆兵等(2009)在浙江寧波開展田間試驗,結果表明單一成分的順7順11反13-十六碳三烯醛對柑桔潛葉蛾雄蟲就可以顯示較強的引誘作用,而單一成分的順7順11-十六碳二烯醛沒有引誘活性,順7順11反13-十六碳三烯醛與順7順11-十六碳二烯醛的二元混合物在質量比例為30:1時誘蟲量最高,而順7順11反13-十六碳三烯醛、順7順11-十六碳二烯醛、順7-十六碳烯醛的三元混合物在質量比例為100:10:3時有顯著增效作用,劑量與誘捕活性試驗結果還表明每個誘芯包含I毫克的順7順11反13-十六碳三烯醛引誘作用最強。浙江杜永均等公開的發明專利「引誘柑桔潛葉蛾的性信息素組合物及其誘芯」(申請號201010257162. 5)指出由順7順11反13-十六碳三烯醛、順7順11-十六碳二烯醛、順7-十六碳烯醛按照I 100 0 100 I 10的質量比例混合組成的性信息素誘芯,每個誘芯40微克至1333微克的劑量範圍內都有效,但以400微克總劑量為誘捕最佳。然而,實際上由於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柑桔潛葉蛾種群存在差異,順7順11反13-十六碳三烯醛、順7順11-十六碳二烯醛、順7-十六碳烯醛的混合物是否對不同地理區域的柑桔潛葉蛾種群都有引誘活性還需進一步深入研究。福建是柑桔的主要產區之一,柑桔潛葉蛾的危害較嚴重,近年來大規模推廣採用性誘劑防治柑桔潛葉蛾,但在田間應用時發現採用由順7順11反13-十六碳三烯醛、順7順11-十六碳二烯醛、順7-十六碳烯醛混合而成的性誘劑防治柑桔潛葉蛾實際效果並不理想,亟需對現有技術進行改進。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人工合成的柑橘潛葉蛾性誘劑,提高對柑橘潛葉蛾引誘活性的同時,可以減少性誘劑用量,即增強效果的同時節約成本。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採用順7順11-十六碳二烯醛、順7順11反13-十六碳三烯醛、順7-十六碳烯醛作為引誘的主要組份,添加乙酸乙酯作為增效劑,具體是將順7順11-十六碳二烯醛、順7順11反13-十六碳三烯醛、順7-十六碳烯醛、乙酸乙酯按照重量份數比例30:1 30:0. I 20:0. I 20混合而成。通過田間實驗表明在順7順11-十六碳二烯醛、順7順11反13-十六碳三烯醛、順7-十六碳烯醛的混合物中添加一定劑量的乙酸乙酯,相比不添加乙酸乙酯的同樣配方的混合物,平均引誘柑橘潛葉蛾數量要高出50%以上,可以大大增強引誘效果。優選地,再添加重量份數為0. I 1%的維生素E、TBHQ、BHT或BHA作為抗氧化劑,添加重量份數為0. I 1%的苯酮類、苯並三唑類或受阻胺類以及復配劑作為光穩定劑,可以較長時間保持性誘劑的引誘活性,延長引誘有效期限。本發明的積極效果在於應用於柑桔潛葉蛾病蟲害的防治和測報,大大提高性誘劑對柑橘潛葉蛾的引誘效果,同時可以減少性誘劑用量,即增強引誘效果的同時又節約成本,有利於產業增效、果農增收,而且不會存在柑桔農殘問題,不汙染環境,不破壞生態平衡,有利於促進柑桔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便於理解本發明,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闡述說明。其作用被理解為是對本發明的進一步具體闡述,而並非對本發明構成任何形式的限制。先將順7順11-十六碳二烯醛、順7順11反13-十六碳三烯醛、順7-十六碳烯醛、乙酸乙酯按照重量份數比例30:1 30:0. I 20:0. I 20混合均勻,表I給出了主要組份具體重量份數比例的配方,再添加重量份數為0. 3%的維生素E作為抗氧化劑,添加重量份數為0. 3%的苯酮類作為光穩定劑,即製得本發明的一種人工合成的柑橘潛葉蛾性誘劑。取一定劑量裝入緩釋載體中,與誘捕器配合使用,即可誘殺柑橘潛葉蛾,表I還給出了具體重量份數比例的配方的實際誘捕效果。表I
權利要求
1.一種人工合成的柑橘潛葉蛾性誘劑,其特徵是由順7順11-十六碳二烯醛、順7順11反13-十六碳三烯醛、順7-十六碳烯醛、乙酸乙酯按照重量份數比例30:1 30:0. I 20:0. I 20混合組成。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人工合成的柑橘潛葉蛾性誘劑,其特徵還在於添加重量份數為0. I 1%的維生素E、TBHQ、BHT或BHA作為抗氧化劑,添加重量份數為0. I 1%的苯酮類、苯並三唑類或受阻胺類以及復配劑作為光穩定劑。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人工合成的柑橘潛葉蛾性誘劑,將順7順11-十六碳二烯醛、順7順11反13-十六碳三烯醛、順7-十六碳烯醛、乙酸乙酯按照重量份數比例30:1~30:0.1~20:0.1~20混合,再添加重量份數為0.1~1%的維生素E、TBHQ、BHT或BHA作為抗氧化劑,添加重量份數為0.1~1%的苯酮類、苯並三唑類或受阻胺類以及復配劑作為光穩定劑。本發明的積極效果在於應用於柑桔潛葉蛾病蟲害的防治和測報,增強引誘效果的同時又節約成本,有利於產業增效、果農增收,而且不會存在柑桔農殘問題,不汙染環境,不破壞生態平衡,有利於促進柑桔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文檔編號A01N37/02GK102715155SQ20121022159
公開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30日
發明者陳麗萍 申請人:漳州市英格爾農業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