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帶可擠出式倒刺的錨杆的製作方法
2023-06-21 05:39:21 1
專利名稱:一種帶可擠出式倒刺的錨杆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帶可擠出式倒刺的錨杆,屬地下工程支護技術領域,為解決傳統錨杆錨固力低、易滑落的問題而設計。本實用新型由內套管、外套管和可擠出式倒刺組成;所述的內套管的前端為圓錐形;所述的外套管側面上設置有若干倒刺孔;所述的倒刺孔與外套管相通;所述的倒刺孔內設置有緊密配合的可擠出式倒刺;所述的可擠出式倒刺的一端延伸至外套管內側,另一端延伸至外套管外側。採用本實用新型,施工前將可擠出式倒刺部分收於倒刺孔內,之後將內套管插入外套管中,利用內套管圓錐形前端的斜面作用,將倒刺孔中的可擠出式倒刺向外擠壓逐一的頂出倒刺孔,使可擠出式倒刺插入土壤。該錨杆結構簡單,受力合理,增大了錨固力,使錨杆不易滑落。
【專利說明】
一種帶可擠出式倒刺的錨杆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於地下工程支護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帶可擠出式倒刺的錨杆。
【背景技術】
[0002]錨杆加固技術是一種柔性加固技術,它能充分利用巖土體自身的承載力保持巖體的穩定,使加固體不被破壞。它本質就是通過錨固加強巖土體的整體性,控制開挖後巖土體的變形,避免應力的突然釋放,從而保證工程順利、安全地進行。在地下工程支護技術領域採用錨杆支護以來,錨杆支護以其結構簡單,施工方便、成本低和對工程適應性強等特點,在地下工程支護技術領域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但是由於錨杆的構造簡單,可錨固部分有限,尤其是常用的錨杆只有杆體本身提供錨固力,在很多工程中面臨錨固力不夠、易滑落的問題,對地下工程支護產生了很大的不良影響。
[0003]因此,很有必要提供一種更為合理的新型錨杆,以有效控制地下工程的穩定。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帶可擠出式倒刺的錨杆,該錨杆可以有效解決傳統錨杆錨固力低、易滑落的技術難題,而且結構簡單、施工方便、技術經濟可行。
[0005]本實用新型所採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帶可擠出式倒刺的錨杆,它由內套管、外套管和可擠出式倒刺組成;所述的內套管的前端為圓錐形;所述的外套管側面上設置有若干倒刺孔;所述的倒刺孔與外套管相通;所述的倒刺孔內設置有緊密配合的可擠出式倒刺;所述的可擠出式倒刺的一端延伸至外套管內側,另一端延伸至外套管外側。
[0006]本實用新型的施工使用方法是:施工前將可擠出式倒刺部分收於倒刺孔內,之後將內套管插入外套管中,利用內套管圓錐形前端的斜面作用,將倒刺孔中的可擠出式倒刺向外擠壓逐一的頂出倒刺孔,使倒刺插入土壤即可。
[0007]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一種帶可擠出式倒刺的錨杆,首先外套管上的可擠出式倒刺能夠限定錨杆在土層中的位置,防止錨杆在土層中移動、滑落;其中可擠出式倒刺可部分收於倒刺孔內,利用內套管圓錐形前端的斜面作用,使可擠出式倒刺被擠壓而逐一頂出倒刺孔,並最終插入土壤,與形成縱向契合,增大了錨固力,解決了普通帶倒刺錨杆中倒刺在實際工程中不起作用的問題。
[000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錨杆結構簡單,受力合理,使錨杆不易滑落,且在使用過程中施工迅速方便,減少了成本增大了錨固力,有很好的經濟效應。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0]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狀態圖。
[0011 ]圖例說明:1-內套管;2-內套管圓錐形前端;3-外套管;4-倒刺孔;5-可擠出式倒刺;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0013]如圖1所示,一種帶可擠出式倒刺的錨杆,它由內套管、外套管和可擠出式倒刺組成;所述的內套管的前端為圓錐形前端;所述的外套管側面上設置有若干倒刺孔;所述的倒刺孔與外套管相通;所述的倒刺孔內設置有緊密配合的可擠出式倒刺;所述的可擠出式倒刺的一端延伸至外套管內側,另一端延伸至外套管外側。
[0014]如圖2所示,施工前將可擠出式倒刺5部分收於倒刺孔4內,之後將內套管I插入外套管3中,利用內套管圓錐形前端2的斜面作用,將倒刺孔4中的可擠出式倒刺5向外擠壓逐一的頂出倒刺孔4,使可擠出式倒刺5插入土壤,與土體形成縱向契合。
【主權項】
1.一種帶可擠出式倒刺的錨杆,其特徵在於,它由內套管、外套管和可擠出式倒刺組成;所述的內套管的前端為圓錐形;所述的外套管側面上設置有若干倒刺孔;所述的倒刺孔與外套管相通;所述的倒刺孔內設置有緊密配合的可擠出式倒刺;所述的可擠出式倒刺的一端延伸至外套管內側,另一端延伸至外套管外側。
【文檔編號】E02D5/74GK205712096SQ201620393383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5月5日
【發明人】李文勝, 常龍龍, 關繼超
【申請人】山東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