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出去的明星(一向低調的吉林省)
2023-06-18 07:58:56 1
前有狼後有虎,中間夾個二百五。
這句話是弟球小時候聽到的一句順口溜。
那這裡面的二百五是誰呢?
當然是今天的主角吉林省嘍。
不過,從最近兩年的數據來看,
小丑竟然是我自己。
既然如此,今天咱們就來聊聊:
黑龍江的兄弟省份吉林省的地名起源!
那麼,講好中國故事,建立文化自信,
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弟球。
好,首先咱們先從全世界的角度來看一下吉林。
面積18.74萬平方公裡,
這個大小放在全世界的話,高於戰火紛飛的敘利亞,
低於塞內加爾的19.67,位列世界第88位。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數據是2407萬,
這個數字高於斯裡蘭卡,
低於非洲的尼日,排名第57位。
地區生產總值上,為了方便對比,
弟球取2020年的數據,12311.32億元。
按照最近的匯率來轉換的話,為1923.10億美元。
排在希臘與秘魯之間,世界第51位。
現在,咱們再把視角拉回到咱們自己內部。
吉林省下轄8個地級市、1個自治州和長白山保護開發區管理委員會。
由於長白山管委會不管轄任何行政區域,
所以今天咱們暫不討論它。
單說那9個地級行政區。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
這些地級行政區全部與其它省份相連。
而白山市則與隔壁的朝鮮相接壤。
更有意思的是:
只要你離開了長春市,就直接來到了黑龍江的省會哈爾濱。
對了,長春與哈爾濱應該是
兩個省會間乘坐動車時間最短的了。
現在大家看到的是各地級市或自治州的車牌號。
老慣例,先從外圍開始!
吉J松原市。
看過之前地名起源視頻的朋友,
一定有這樣一種感覺:
一般字母靠後的地級市往往是自治州,
或者是離省會比較遠的地區,
那這比鄰省會長春的松原怎麼會是J呢?
其實這是因為設立松原為地級市已經是1992年了。
至於為什麼選擇松原這個名字,
原因也很簡單:
因為它處在松花江與遼河的平原之上。
對了,注意這個扶餘市。
扶餘這個名字其實起源於公元前2世紀也就是西漢時期,在這裡建立的扶餘國!
相傳扶餘國的一位王子在這一區域又建立了高句麗,
並且定都於今天的吉林市。
後來高句麗不斷壯大,又打下了近乎整個朝鮮半島,
於是,他們就遷都到了平壤!
後來唐朝滅掉高句麗後,還在這裡設立了安東都護府。
今天不管是朝鮮還是韓國在回溯自己歷史時,
都要參照我國史書中對於扶餘與高句麗的記載。
然後是吉H延邊朝鮮族自治州。
名字中的朝鮮族自治州自然不用多解釋,
延邊二字最早源於延吉,
又因為地處東部邊疆,就有了延邊這個名字。
當然,也有人說延邊其實取的是「沿邊」的音轉!
但意思上嘛,和上面是一樣的。
都是東部邊疆的意思。
注意延邊的琿春!
它是東三省唯一一個與兩國有交界且有口岸的縣。
除此之外,地圖上我們還能看到
整個延邊州多被綠色所覆蓋,
這是因為它48%的面積都是生態保護區!
噢對了,還有一點!
延邊州也是我國唯一一個擁有211大學的自治州。
接下來是吉G白城!
關於這個名字呢,弟球把它再豐富一下:白色的城!
再結合它與內蒙古的興安盟相接壤這樣的地理位置,
大家是不是就猜到白城名字的由來了呢?
沒錯,白城市俗名白城子,曾用名:查幹浩特!
而查幹浩特在蒙語中就意為白色的城。
話說,白城可以和旁邊的烏蘭浩特湊一對CP了。
至於白色的城是怎麼來的,
大概有兩種說法。
相傳,當年這裡生活著蒙古族的牧民。
某個冬天突然天降暴風雪加大煙炮,
突然大家發現:前方居然天降一座雪城,
一群人來到雪城後,自然就躲過了雪災。
還有一種說法是,
成吉思汗有位二弟,名叫哈薩爾。
他曾在此地安營紮寨,
大家想像一下:幾千頂白色的帳篷,
離遠了看,是不是酷似一座宏偉的白色之城呢?
說到這,弟球突然想問大家個小問題:
青色之城是內蒙古的哪個城市呢?
答案將在視頻結尾揭曉!
然後是吉F白山市!
這個我想就不用多介紹了吧?白山就源於長白山嘛。
但其實在1994年以前,這裡名為渾江市!
甚至今天你問一些吉林的老人白山市在哪?
他沒準會告訴你:去隔壁的朝鮮看看吧!
哎?說到朝鮮那這有意義的事可就多了去了。
朝鮮第一代領導人金日成就是在撫松讀的小學。
而在讀小學時,一個名叫張蔚華的孩子成了他的同桌。
長大後張金二人因積極抗日成了有著共同信仰的摯友!
後來,張蔚華父親先是救出因反日宣傳而入獄的金日成,接著張蔚華又幫助金躲過密探的跟蹤!
不過,後來張蔚華因叛徒出賣而入獄。
在嚴刑拷打了三天後,張蔚華被父親保釋出獄。
但由於只有他知道金日成的動向,
所以為了掩護金日成,他決定服毒自殺讓這個秘密徹底消失!
最終年僅25歲的張蔚華為革命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今天這段事跡被陳列在朝鮮歷史博物館和課本中。
這斷往事在朝鮮可以算得上是婦孺皆知了。
晚年的金日成非常懷念那段抗日的歲月,
於是他多次邀請張蔚華的子女和妹妹訪問朝鮮。
並且金日成給予了他們一家人超國賓的最高禮遇!
更有意思的是:金日成在與張蔚華後人們交流時,
用的是東北口音的普通話。
今天,當你來到撫松縣時,
那個很有朝鮮特色的烈士陵園,
就是張蔚華的墓碑,而修建它的正是朝鮮政府。
除了撫松縣,中朝邊境上的臨江市的大慄子鎮
是溥儀退位的所在地。
今天我們還能看到退位的遺址。
說到臨江,這裡還有一個關於臨江火車站的小趣事。
有趣在哪呢?
2017年有位網友曾拍了這樣一張照片:
可以看到,在這個不大的售票處兼候車室,
我們只能找到一個人。
也許你會想:哪家火車站不都有個人少的時候麼?
這有什麼稀奇的?
但弟球要告訴你一個驚掉下巴的事實:
這張照片拍攝於春運期間。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臨江火車站每天只有一列
往返於臨江與通化之間的客運列車。
再加上這裡算是整條鐵路的末端車站。
而且沒有其它列次火車經停。
所以這座始建於1940年,有著超過80歲高齡的火車站,可以算得上是我國最冷清的火車站了。
噢對了,長白山是很多礦泉水的生產地,
我們熟知的比如農夫山泉啊、康師傅啊還有恆大冰泉
都取水於長白山。
而建廠的位置呢,正是靖宇縣。
其實原本這裡名為濛江縣,
至於為什麼改名為靖宇,
相信有些朋友大概也猜到了,
這裡是抗日英雄楊靖宇犧牲的地方。
唉呀,沒想到一個小小的白山市竟然讓我們聊了這麼多,但弟球覺得:白山,它值得!
接來咱們聊聊吉E通化市!
通化最早設縣可以追溯到清代的光緒年間。
當時光緒皇帝為了達到「撫輯閭閻,維繫人民,以廣教化,潛移民風,以致敦樸」的目的。
總結下來就是:「通歸王化」。
於是就有了通化這個名字!
其實通化從清末到1950年期間曾多次作為省會出現。
1945-1947年間,它就是通化省或安東省的省會,
再往前的偽滿時期,通化也承擔著同樣的作用。
之所以會發生這樣的現象,
還是因為東北還加內蒙古東部地區
在行政劃分上發生過非常大的變化。
至於這個變化,由於篇幅的原因,
今天咱們就不多講了。
接下來是吉D遼源市。
注意啊,遼源市中的源字與前面的松原不一樣。
這個是帶三點水的。
那也就說明,遼源大概率與河流有關。
現實是這樣嘛?
別說,還真是。
由於它地處東遼河的源頭,於是便取名遼源。
既然有東遼河,那自然就有西遼河。
東西兩河匯流後就是東北地區南部最大的河流:
遼河了。
漢代以前,遼河其實叫句驪河!
也就是高句驪的句驪!
再說今天,2020年的七普中,99.69萬人口的遼源
是吉林省人口最少的地級市,
當然,雖然人口少,
遼源卻是我國首批資源枯竭城市中,
轉型最成功的一個!
然後是吉C四平市!
四平這個名字的來歷有很多種說法。
有人說四平應該是滿語,
因為旁邊的東遼河又細又長,像錐子一樣,
所以,四平就是滿語錐子的音轉。
當然,也有史料記載,
四平二字最早是被沙俄採用的。
因為當時這裡多條鐵路交匯,
再加上四周多以平原為主,
就取了四通八達的平原中的四平二字。
說到這,大家可以關注一下四平市周圍一些村莊和鎮縣的名字。
比如什麼範家屯、謝家屯、金家屯,
甚至還有什麼北窪子。
其實,東北三省的很多地名起得都相當隨意。
再看北面的梨樹縣,
其實,弟球的農村老家也有個叫梨樹的村子。
好,接下來是吉B吉林市。
對,你沒看錯,吉林省的吉林市!
這也是我國唯一一個與省同名的地級市了。
而吉林省這個名字,自然也起源於吉林市。
含義嘛,源於滿語:吉林烏拉,
意為沿江的城市。
至於沿的什麼江?嗨,當然是松花江嘍!
話說,同樣是沿江而建的城市,
弟球覺得,吉林市的規劃比哈爾濱要好一些。
因為,相比較來說,吉林的沿江區域要遠高於哈爾濱。
對了,前面咱們提到朝鮮第一代領導人金日成是在扶松上的小學,對吧?
其實,他的中學時代就是在吉林市的毓文中學度過的。
還有,你以為吉林省吉林市就很誇張了是吧?
吉林市南面的永吉縣曾叫吉林縣。
恩。。。。想像一下:
吉林省吉林市吉林縣,我想要是再來個吉林村
那就更完美了!
最後是省會吉A長春市!
長春這個名字的由來有多種說法,
有人說是因為五代十國時間後蜀君主的一副對聯:
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
雖然這是長春二字最早的文字記載,
但後蜀可在今天的四川,離長春好像有點遠。
還有說法是這裡盛產長春花,所以移作地名。
當然,東北嘛,肯定離不開滿蒙。
就有這麼一種說法是:
相傳女真人在狩獵前會進行一種野祭的儀式。
他們在滴血酒祭天時,口中會不斷重複「茶阿衝」這個號子。但它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
而茶阿衝要是讀快了,聽起來就很像長春了。
哎?這讀起來怎麼感覺有點大舌頭呢?
好啦,甭管是怎麼起源的,
至少長春這個名字聽起來,還是即好聽又有著美好的寓意,對吧?
再說今天的長春。
與很多人的第一印象不同的是:
其實長春在經濟上是非常全面的。
它下轄的農安縣、德惠市與榆樹市都是產糧大戶。
2017年時,我國二十大產糧縣中,
榆樹市排名第一,農安縣第名第二,
長春市代管的公主嶺排名第三,
前面提到的梨樹縣第名第四。
德惠排名第十一。
而除去榆、農、德三個區後,
長春的一產比不到1%!
也就是說,長春的工業化程度非常之高!
說到這,身為哈爾濱人的弟球表示:我都快饞哭了。
為什麼饞哭了呢?
因為長春在保有多項我國第一的同時,
在今天它仍然有著十分出色的工業實力。
先來吹一波長春的工業史吧。
長春是亞洲第一個全面普及抽水馬桶的城市,
同時也是亞洲第一個全面普及管道煤氣的城市。
新中國時期,第一輛軌道客車、第一輛有軌電車都在長春誕生。
我國的第一列地鐵、第一輛磁懸浮也都在長春誕生。
再說今天,
長春軌道客車廠是我國第一大,同時也是世界第五大軌道車輛生產商。
還有,長春在冰雪藝術方面的造詣不輸哈爾濱,
只不過,名氣上要稍差一些。
對了,長春亞泰還曾經踢過亞冠!
最後呢,再說個只有長春人能看懂的小笑話:
吉林大學,在長春市。
而長春市則在吉林大學裡。
哎,懂得都懂啦!
好了,今天關於吉林的地名起源,
咱們說了好多呀。
但既然是這十幾分鐘,依然沒有將吉林的故事講完。
如果你有哪些想補充的,可以在評論區分享給大家。
你們的留言是對我最大的鼓勵與支持。
我是弟球,咱們下期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