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車床組合式輪椅的製作方法
2023-06-07 01:59:56 1
專利名稱:多功能車床組合式輪椅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功能車床組合式輪椅,尤其是能和床拼組配合使用的多功
能車床組合式輪椅。
背景技術:
現有的輪椅雖然靠背和座椅之間以及踏板、連接板和座椅之間的角度變化範圍都 很寬,但是一般只能單獨使用,在將病人從床上轉移到輪椅上時,還是需要費很大的力氣將 病人抬起放置到輪椅上,而不能直接通過使病人翻身就能坐到輪椅上,存在使用不方便的 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使用方便、穩定性較強的多 功能車床組合式輪椅。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車床組合式輪椅,由第一支架、設置在所 述第一支架上的座椅、與所述座椅前端連接的連接板、設置在所述連接板下端的踏板、與所 述第一支架鉸接的第二支架、設置在第二支架上的靠背構成,所述連接板和踏板背面設置 有支撐所述連接板和踏板的第一調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向下設置有支撐所述靠背的第二 調節支架,所述靠背能在第二調節支架的作用下與所述座椅處於同一平面;所述連接板和 踏板能在第一調節支架的作用下與所述座椅處於同一平面。 特別是,還包括推拉摺疊式單輪騎車,所述第一支架四角處向下分別設置有支腿, 支腿下端分別設置有車輪,所述相鄰兩支腿之間依次固定設置有左連接杆、前連接杆、右連 接杆、後連接杆,其中左、右連接杆縱向設置,前、後連接杆橫向設置,前、後連接杆之間分別 固定設置有兩根平行的縱梁,所述的後連接杆在所述兩縱梁之間的部分設置缺口 ;所述的 單輪騎車前端通過橫向杆活動設置在所述後連接杆上,所述橫向杆兩端底部在所述單輪騎 車處於摺疊狀態時能在外力作用下沿所述縱梁滑動,並通過設置在所述單輪騎車上鎖片與 所述第一支架配合將所述單輪騎車置於所述第一支架下方。 其中,所述橫向杆中部鉸接有豎梁,所述豎梁後端設置有單輪,車輪前方的豎梁上
向上設置有立柱,所述立柱下部設置有合頁裝置並能繞所述合頁裝置向前旋轉摺疊,所述
立柱上端設置可繞所述立柱旋轉的車座,立柱前方的豎梁上設置有腳踏裝置。 進一步地,所述的第二調節支架具體為兩根一端分別鉸接在第二支架兩側、另一
端分別著地的支腳,所述地腳著地端分別設置有滾輪,兩支腳之間設置有橫杆,所述橫杆兩
頭部位分別向後設置有套環;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兩支腳上方分別對應設置有兩根齒條,
所述齒條下部從所述套環內穿過,兩套環之間橫向設置有空心梁,所述空心梁內設置有轉
軸,所述轉軸在與所述齒條交叉處分別設置有與所述齒條相配合的撥叉,所述軸兩端露出
所述空心梁的部位設置有撥柄,所述轉軸在所述撥柄受外力作用下轉動使所述撥叉與所述
齒條配合,以使所述第一支架與所述第二支架之間夾角固定在90度至180度之間任一角度。 其中,第二支架上端設置有可調節推手,所述推手兩端分別通過旋轉接頭鉸接設 置在所述第二支架兩側,所述旋轉接頭依次由相互連接的銷軸、卡盤和轉動柄組成,所述銷 軸橫向設置在所述第二支架內,所述卡盤上相對所述第二支架兩側分別向內設置有突部, 所述第二支架上設置有形狀與所述突部相適配的卡槽,所述突部在所述轉動柄轉動和沿所 述銷軸方向進給作用下設置在所述卡槽內,所述銷軸端部在所述第二支架外側設置有限位 裝置。 特別是,所述的第一調節支架具體為鉸接設置在連接板兩側的支杆,所述支杆端 部固定設置有橫向支杆,所述的踏板兩側向後分別設置有第一支臂,所述左、右連接杆前端 分別向前設置有第二支臂,所述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上分別設置有形狀與所述橫向杆相適 配的凹槽,所述橫向支杆隨兩支杆轉動兩端分別對應置於所述第一支臂上的凹槽內,所述 連接板與座椅以及踏板之間呈預定角度設置;所述橫向支杆兩端分別對應置於第二支臂上 的凹槽內,所述連接板和踏板與所述座椅處於同一平面。 進一步地,所述的座椅兩側還設置有升降扶手,所述的升降扶手具體由扶手和設 置在扶手中部的縱向升降杆構成,所述第一支架兩側向下分別設置有套管,所述升降杆分 別對應設置在所述套管內,所述扶手後端向後設置有伸縮軸,所述伸縮軸端部設置有緊固 銷,所述第二支架兩側預定位置向後分別設置有第三支臂,所述第三支臂上設置有與所述 緊固銷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升降杆在套管內上下移動,所述伸縮軸在所述扶手內前後移動, 使所述緊固銷隨所述第二支架與所述第一支架所呈角度在90度至180度之間任意變化而 固定設置在第三支臂上的凹槽內。 上述的結構,由於通過第一調節支架和第二調節支架,可以分別將踏板、連接板和 靠背調整至與所述座椅在同一平面內,當需要將躺在床上的病人轉移至輪椅上時,只需要 將所述輪椅移動與床拼合為一體,將病人翻身即可很輕鬆地轉移,方便了醫護及病理人員 的工作,病人也可以睡在床與輪椅的組合體上。
圖1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的第一狀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的第二狀態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具體實施例的第一狀態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具體實施例的第二狀態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可調節式推手的具體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推拉摺疊式單輪騎車摺疊狀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l-6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車床組合式輪椅,由第一支架1、設置在所述 第一支架上的座椅、與所述座椅前端連接的連接板3、設置在所述連接板下端的踏板4、與 所述第一支架鉸接的第二支架2、設置在第二支架上的靠背構成,所述連接板和踏板背面設
置有支撐所述連接板和踏板的第一調節支架io,所述第二支架向下設置有支撐所述靠背的第二調節支架20,所述靠背能在第二調節支架的作用下與所述座椅處於同一平面;所述連
接板和踏板能在第一調節支架的作用下與所述座椅處於同一平面。 上述的結構,如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的座姿狀態結構參考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形具體實施例的用於和床拼組配合狀態結構參考示意圖,由於通過第一 調節支架和第二調節支架,可以分別將踏板、連接板和靠背調整至與所述座椅在同一平面 內,當需要將躺在床上的病人轉移至輪椅上時,只需要將所述輪椅移動至床的一側,與床拼 合為一體,將病人翻身即可很輕鬆地轉移,方便了醫護及病理人員的工作。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具體實施例,還包括推拉摺疊式單輪騎車6,所述第一支架 四角處向下分別設置有支腿ll,支腿下端分別設置有車輪,所述相鄰兩支腿之間依次固定 設置有左連接杆12、前連接杆13、右連接杆14、後連接杆15,其中左、右連接杆縱向設置, 前、後連接杆橫向設置,前、後連接杆之間分別固定設置有兩根平行的縱梁16,所述的後連 接杆在所述兩縱梁之間的部分設置缺口 ;所述的單輪騎車前端通過橫向杆61活動設置在 所述後連接杆上,所述橫向杆兩端底部在所述單輪騎車處於摺疊狀態時能在外力作用下沿 所述縱梁滑動,並通過設置在所述單輪騎車上鎖片與所述第一支架配合將所述單輪騎車置 於所述第一支架下方。 其中,所述橫向杆中部鉸接有豎梁62,所述豎梁後端設置有單輪63,車輪前方的 豎梁上向上設置有立柱64,所述立柱下部設置有合頁裝置65並能繞所述合頁裝置向前旋 轉摺疊,所述立柱上端設置可繞所述立柱旋轉的車座66,立柱前方的豎梁上設置有腳踏裝 置67。 如圖3所示,為單輪騎車帶動輪椅行走狀態結構參考示意圖,圖4為單輪騎車折 疊放置在所述輪椅第一支架上的狀態參考示意圖,圖6為單輪騎車摺疊狀態結構參考示意 圖。上述的結構,所述推拉摺疊式單輪騎車的設置,相對手推式輪椅提高了輪椅的行走速 度,使用起來更加便捷,由於活動設置在所述輪椅上,不需要時,可以將所述單輪騎車從輪 椅上拆卸下來,也可以將其摺疊置於所述座椅下面的第一支架上。 進一步地,所述的第二調節支架具體為兩根一端分別鉸接在第二支架兩側、另一 端分別著地的支腳201,所述地腳著地端分別設置有滾輪202,兩支腳之間設置有橫杆203, 所述橫杆兩頭部位分別向後設置有套環204 ;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兩支腳上方分別對應設 置有兩根齒條205,所述齒條下部從所述套環內穿過,兩套環之間橫向設置有空心梁206, 所述空心梁內設置有轉軸207,所述轉軸在與所述齒條交叉處分別設置有與所述齒條相配 合的撥叉,所述軸兩端露出所述空心梁的部位設置有撥柄208,所述轉軸在所述撥柄受外力 作用下轉動使所述撥叉與所述齒條配合,以使所述第一支架與所述第二支架之間夾角固定 在90度至180度之間任一角度。 上述的結構,根據靠背需要的仰靠位置調整第一支架與第二支架之間的角度,調 整兩支腳繞第二支架鉸接處轉動著地,由於所述的套環與所述支腳相對位置固定,空心梁 和套環隨之一起轉動,齒條固定設置在第二支架上,隨第二支架轉動而在套環內移動,通過 轉動撥柄調整空心梁內的轉軸轉動使撥叉與所述齒條配合,所述撥叉限制齒條繼續在套環 內移動,從而固定第一支架與第二支架之間的夾角,使支腳底端的滾輪始終穩定著地,形成 兩個支撐點,增加輪椅的穩定性。 其中,第二支架上端設置有可調節推手5,如圖1 、圖5所示,所述推手兩端分別通過旋轉接頭50鉸接設置在所述第二支架兩側,所述旋轉接頭依次由相互連接的銷軸51、卡 盤52和轉動柄53組成,所述銷軸橫向設置在所述第二支架內,所述卡盤上相對所述第二支 架兩側分別向內設置有突部54,所述第二支架上設置有形狀與所述突部相適配的卡槽55, 所述突部在所述轉動柄轉動和沿所述銷軸方向進給作用下設置在所述卡槽內,所述銷軸端 部在所述第二支架外側設置有限位裝置。 上述的結構,所述的可調節推手可以調整所述推手與所述第二支架之間的角度, 以便於適合配合床使用時調整與第二支架在同一平面和作為輪椅需要推拉時與所述第二 支架之間的合適角度的調整,將卡盤上的突部橫向推進設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的凹槽內, 所述推手與第二支架之間的相對位置被鎖定,將卡盤橫向移動使突部從凹槽內脫離,所述 推手可在外力作用下繞銷軸轉動,從而便於調整與所述第二支架之間的角度。結構簡單,使 用方便。 所述的第一調節支架具體為鉸接設置在連接板兩側的支杆ll,所述支杆端部固定 設置有橫向支杆12,所述的踏板兩側向後分別設置有第一支臂13,所述左、右連接杆前端 分別向前設置有第二支臂14,所述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上分別設置有形狀與所述橫向杆相 適配的凹槽15、16,所述橫向支杆隨兩支杆轉動兩端分別對應置於所述第一支臂上的凹槽 15內,所述連接板與座椅以及踏板之間呈預定角度設置,如圖l所示;所述橫向支杆兩端分 別對應置於第二支臂上的凹槽16內,所述連接板和踏板與所述座椅處於同一平面,如圖2 所示。 所述連接板和踏板的相對位置在所述第二調節支架的調整作用下有兩個確定的 位置,第一確定位置如圖2所示,平躺狀態,連接板和踏板與所述座椅均處於同一平面;第 二確定位置如圖1所示,連接板與所述的踏板之間的呈預定角度,為一確定角度,適宜於腿 部和腳步的放置和放鬆。調整快速、方便。 進一步地,所述的座椅兩側還設置有升降扶手7,所述的升降扶手具體由扶手71 和設置在扶手中部的縱向升降杆72構成,所述第一支架兩側向下分別設置有套管73,所述 升降杆分別對應設置在所述套管內,所述扶手後端向後設置有伸縮軸74,所述伸縮軸端部 設置有緊固銷75,所述第二支架兩側預定位置向後分別設置有第三支臂76,所述第三支臂 上設置有與所述緊固銷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升降杆在套管內上下移動,所述伸縮軸在所述 扶手內前後移動,使所述緊固銷隨所述第二支架與所述第一支架所呈角度在90度至180度 之間任意變化而固定設置在第三支臂上的凹槽內。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與所述第二支架之間的夾角小於180度時,所述座椅後 端相對前端較高,與所述第一支架之間呈一傾角,所述第一支架與所述第二支架之間的夾 角為180度時,所述座椅平置與第一支架上,所述傾角消失。 本實用新型不局限於上述實施方式,不論在其形狀或結構上做任何變化,凡是利 用上述的多功能車床組合式輪椅都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變形,均應認為落在本實用新型保 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一種多功能車床組合式輪椅,由第一支架、設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的座椅、與所述座椅前端連接的連接板、設置在所述連接板下端的踏板、與所述第一支架鉸接的第二支架、設置在第二支架上的靠背構成,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板和踏板背面設置有支撐所述連接板和踏板的第一調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向下設置有支撐所述靠背的第二調節支架,所述靠背能在第二調節支架的作用下與所述座椅處於同一平面;所述連接板和踏板能在第一調節支架的作用下與所述座椅處於同一平面。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車床組合式輪椅,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推拉摺疊式單輪騎車,所述第一支架四角處向下分別設置有支腿,支腿下端分別設置有車輪,所述相鄰兩支腿之間依次固定設置有左連接杆、前連接杆、右連接杆、後連接杆,其中左、右連接杆縱向設置,前、後連接杆橫向設置,前、後連接杆之間分別固定設置有兩根平行的縱梁,所述的後連接杆在所述兩縱梁之間的部分設置缺口 ;所述的單輪騎車前端通過橫向杆活動設置在所述後連接杆上,所述橫向杆兩端底部在所述單輪騎車處於摺疊狀態時能在外力作用下沿所述縱梁滑動,並通過設置在所述單輪騎車上鎖片與所述第一支架配合將所述單輪騎車置於所述第一支架下方。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車床組合式輪椅,其特徵在於,所述橫向杆中部鉸接有豎梁,所述豎梁後端設置有單輪,車輪前方的豎梁上向上設置有立柱,所述立柱下部設置有合頁裝置並能繞所述合頁裝置向前旋轉摺疊,所述立柱上端設置可繞所述立柱旋轉的車座,立柱前方的豎梁上設置有腳踏裝置。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車床組合式輪椅,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第二調節支架具體為兩根一端分別鉸接在第二支架兩側、另一端分別著地的支腳,所述地腳著地端分別設置有滾輪,兩支腳之間設置有橫杆,所述橫杆兩頭部位分別向後設置有套環;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兩支腳上方分別對應設置有兩根齒條,所述齒條下部從所述套環內穿過,兩套環之間橫向設置有空心梁,所述空心梁內設置有轉軸,所述轉軸在與所述齒條交叉處分別設置有與所述齒條相配合的撥叉,所述軸兩端露出所述空心梁的部位設置有撥柄,所述轉軸在所述撥柄受外力作用下轉動使所述撥叉與所述齒條配合,以使所述第一支架與所述第二支架之間夾角固定在90度至180度之間任一角度。
5.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車床組合式輪椅,其特徵在於,第二支架上端設置有可調節推手,所述推手兩端分別通過旋轉接頭鉸接設置在所述第二支架兩側,所述旋轉接頭依次由相互連接的銷軸、卡盤和轉動柄組成,所述銷軸橫向設置在所述第二支架內,所述卡盤上相對所述第二支架兩側分別向內設置有突部,所述第二支架上設置有形狀與所述突部相適配的卡槽,所述突部在所述轉動柄轉動和沿所述銷軸方向進給作用下設置在所述卡槽內,所述銷軸端部在所述第二支架外側設置有限位裝置。
6.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車床組合式輪椅,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第一調節支架具體為鉸接設置在連接板兩側的支杆,所述支杆端部固定設置有橫向支杆,所述的踏板兩側向後分別設置有第一支臂,所述左、右連接杆前端分別向前設置有第二支臂,所述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上分別設置有形狀與所述橫向杆相適配的凹槽,所述橫向支杆隨兩支杆轉動兩端分別對應置於所述第一支臂上的凹槽內,所述連接板與座椅以及踏板之間呈預定角度設置;所述橫向支杆兩端分別對應置於第二支臂上的凹槽內,所述連接板和踏板與所述座椅處於同一平面。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車床組合式輪椅,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座椅兩側還設置有升降扶手,所述的升降扶手具體由扶手和設置在扶手中部的縱向升降杆構成,所述第一支架兩側向下分別設置有套管,所述升降杆分別對應設置在所述套管內,所述扶手後端向後設置有伸縮軸,所述伸縮軸端部設置有緊固銷,所述第二支架兩側預定位置向後分別設置有第三支臂,所述第三支臂上設置有與所述緊固銷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升降杆在套管內上下移動,所述伸縮軸在所述扶手內前後移動,使所述緊固銷隨所述第二支架與所述第一支架所呈角度在90度至180度之間任意變化而固定設置在第三支臂上的凹槽內。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多功能車床組合式輪椅,為解決現有技術中使用不便等問題而發明。由第一支架、設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的座椅、與所述座椅前端連接的連接板、設置在所述連接板下端的踏板、與所述第一支架鉸接的第二支架、設置在第二支架上的靠背構成,所述連接板和踏板背面設置有支撐所述連接板和踏板的第一調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向下設置有支撐所述靠背的第二調節支架,所述靠背能在第二調節支架的作用下與所述座椅處於同一平面;所述連接板和踏板能在第一調節支架的作用下與所述座椅處於同一平面。將踏板、連接板和靠背調整至與座椅在同一平面內,只需要將輪椅與床拼合為一體,將躺在床上的病人翻身即可移至輪椅上。
文檔編號A61G5/00GK201469540SQ20092016413
公開日2010年5月19日 申請日期2009年7月17日 優先權日2009年7月17日
發明者呂新華 申請人:呂新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