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漫畫巔峰之作(這部日本漫畫獲得美國漫畫奧斯卡獎)
2023-06-12 22:36:36 1
最早的一部《老男孩》與韓國導演樸贊鬱有一次搜索筷子兄弟的網絡短片《老男孩》,卻發現了一部同名的韓國電影《老男孩》,看完之後覺得意猶未盡,這部韓國電影的導演叫樸贊鬱。
2003年韓國電影《老男孩》宣傳海報、主演是韓國實力派演員崔岷植
樸贊鬱出身電影評論員,並非科班出身,成名作是2000年公映的《共同警戒區》,講述了朝鮮半島南北之間的一個紐帶故事,真正讓樸贊鬱名聲大噪的正是2003年上映、被譽為「復仇三部曲」的《老男孩》,這部電影獲得2004年坎城電影節評審團大獎。
不過,這部電影並不是樸贊鬱的原創劇本,通過2000年的《共同警備區》和2002年的《復仇》,樸贊鬱導演發現,出色的劇本不僅可以彌補經費不足的問題,還能增加韓國演員擅長的表演張力,如果劇本具有獵奇和反轉效果就更棒了。
2004年韓國電影《老男孩》獲得坎城電影界大獎、樸贊鬱、崔岷植等主創上臺領獎瞬間
當時有人推薦了日本劇畫作家狩撫麻禮的漫畫《オールドボーイ》(老男孩),這部漫畫講述的是一名過著平凡生活的上班族在某天晚上被綁架,關在一個寫字樓的私人監獄長達10年然後被釋放,逃出監獄後的主角通過送餐員的線索對監禁自己的團體展開調查,發現對自己實施綁架的人是自己的小學同學,原因竟然是他唱歌時自己被感動的哭了。
荒誕的劇情和離奇的故事、反轉的結尾,整部漫畫完全符合低成本構想,以人們內心深處的心理活動為牽引,這部漫畫立刻吸引了樸贊鬱,這正是他心目中的絕佳劇本,他馬上聯繫雙葉社,進行漫畫電影化合作方面的溝通。
1996年開始、在雙葉社青年漫畫雜誌《漫畫ACTION》上開始連載的日本漫畫《老男孩》
拯救不會畫漫畫的漫畫家——小池一夫《劇畫村塾》狩撫麻禮擔任漫畫劇本的漫畫《老男孩》於1996年到1998年間刊登於雙葉社的青年漫畫雜誌《漫畫ACTION》,這本漫畫雜誌與日本的劇畫漫畫有著非常長久的淵源,曾經被譽為劇畫漫畫家的容身之所,如小池一夫原作的《帶子狼》、加藤一彥的《魯邦三世》、石森章太郎的《009之1》,不過最有名的還要算是臼井儀人的《蠟筆小新》。
狩撫麻禮出道的第一部漫畫劇本是與漫畫家大友克洋合作的《East of The Sun,West of The Moon》,那時他已經32歲,老實說,狩撫麻禮的夢想就是做一名時代劇(劇畫)漫畫家,這源於高中時代他對白土三平時代劇漫畫的痴迷,但不是所有人都有畫漫畫的才能,幾經努力後狩撫麻禮放棄了夢想,和現實妥協成為一名普通的上班族。
漫畫家高橋留美子為《劇畫村塾》繪製的封面
現實頗不如人意,因為工作內容並不如願,多次辭職後,他得到了一個非常利好的消息,著名劇畫漫畫家小池一夫要開辦劇畫家培訓班!這個培訓班的名字叫「劇畫村塾」,劇畫村塾第一期舉辦是在1977年,此時的麻禮已經30歲人過中年,步入社會也已經超過十年。
對於劇畫原作大師狩撫麻禮來說,小池一夫劇畫村塾開啟他人生的新起點,可以說是他的救命稻草,小池一夫劇畫村塾前後共舉辦了8期,1977年興辦時代劇漫畫人才培訓班的初衷是挽救劇畫漫畫。當時的劇畫漫畫正在衰退,如果任之由之不做努力,時代劇漫畫早晚會從錯綜複雜的漫畫類型中消失。
小池一夫劇畫村塾畢業生中不乏後來的人氣漫畫家,比如第1期畢業的高橋留美子(代表作《一刻公寓》),第3期畢業的原哲夫(代表作《北鬥神拳》),當然其中還有不少青年漫畫家和動畫大師比如田中亞希夫、堀井雄二等人。
有眾多漫畫家畢業生參加的小池一夫劇畫村塾紀念會
在每期劇畫村塾的畢業典禮上,小池一夫都會重申時代劇漫畫的精髓,「角色不活絕對不行,角色活起來的漫畫才是有意思的漫畫。」
劇畫大師小池一夫一生都在為劇畫而努力,劇畫村塾第8期之後,他進入大阪藝術大學開課,將劇畫的創作理念帶入大學的正規課程,讓更多人了解這個文化,之後每年他都會往返於東京和大阪進行講座。
時代劇漫畫的前身是50年代漫畫盛行前的「紙芝居」,藝人拿著簡陋的畫箱走街串巷,為喜歡聽故事的小孩子講漫畫卡片上的情節,這種需要非常「接地氣」和對劇情高要求的特點,在紙芝居消失後轉移到時代劇漫畫作品上面,因此,時代劇漫畫多表達了日本本土的文化和各個時代不同人的特徵,對角色的描寫尤其入木三分。
將時代劇漫畫精髓帶入大學講堂的小池一夫和他的漫畫村塾
狩撫麻禮筆名的由來和他早期的影響狩撫麻禮並不是他的真名,不過這是他用的時間最長的一個筆名,1996年發表《老男孩》時他則使用了另一個筆名土屋ガロン,狩撫麻禮這個筆名來自牙買加「雷鬼樂」之父鮑勃·馬利(Robert Nesta Marley),在喪失漫畫信仰的10年中,他找到了另一個精神安慰——黑人搖滾樂,除了雷鬼樂還有美國靈魂音樂家雷·查爾斯(Ray Charles Robinson)的節奏布魯斯。
狩撫麻禮的筆名來源於牙買加歌手「雷鬼樂之父」鮑勃·馬利
不管是雷·查爾斯還是鮑勃·馬利都有著非常坎坷的身世,但是他們沒有屈服於逆境,反而通過音樂來抒發自己對生活的理解,讓更多的人熱愛生活、對生活寬容。
狩撫麻禮1979年出道後,為很多漫畫家擔任劇本原作,與他合作的漫畫家有高橋留美子、谷口治郎、浦澤直樹等,1996年的漫畫《老男孩》是他與劇畫漫畫家嶺岸信明合作的。
1983年,狩撫麻禮與剛剛出道的浦澤直樹合作了一部短篇漫畫《擁擠的生活》,連載於秋田書店的男性向青年漫畫雜誌《PLAY漫畫》,這部描寫現實生活人與人之間牽絆的漫畫對浦澤直樹影響很大,浦澤直樹之後創作的《二十世紀少年》、《怪物MONSTER》、《冥王PLUTO》等作品全部都是以刻畫角色內心和個性為主,含有大量的內心表演。
1984年狩撫麻禮與《孤獨的美食家》漫畫作者谷口治郎合作的漫畫《粗魯的男孩》
1984年,狩撫麻禮與《孤獨的美食家》漫畫作者谷口治郎合作了一部名為《粗魯的男孩》的漫畫,描寫了一個男孩追求離家出走的富家女的故事,在這之後,谷口治郎開始了非虛構寫實漫畫作品的探索,而在這之前,谷口涉及的漫畫領域卻非常廣泛。
樸贊鬱電影與狩撫麻禮漫畫兩版《老男孩》的本質區別影評人出身、又有劇本才能的韓國導演樸贊鬱對狩撫麻禮擔任編劇原作的漫畫《老男孩》非常中意,電影版幾乎把漫畫當做手繪分鏡,大部分漫畫情節都「抄襲」進電影中,男主角被莫名監禁,在獄中鍛鍊修行,逃出後順著料理店的線索調查背後元兇,認識了料理店的女店員,最後發現囚禁自己的是小學同學……
狩撫麻禮漫畫版《老男孩》的主線
不過,樸贊鬱為了讓電影更吸引眼球更加獵奇,對電影中的主角吳大秀被監禁的原因做了修改,原作漫畫中的主角五島慎一被監禁是因為小學的一場演唱,同學柿沼唱了一首歌,結果讓慎一產生共鳴、下意識的掉下了眼淚,柿沼具有很高的智商,在小學生的時候就極力隱藏自己,表現的對事事漠不關心、不引人注意。
1996年狩撫麻禮原作、嶺岸信明繪畫的《老男孩》漫畫跨頁
但是在那次唱歌的時候,無意中觸動了真情在歌聲中流露,慎一的性格是粗枝大葉,聽到歌聲後下意識的流淚連他自己也沒有察覺,但是卻被柿沼看在眼裡,當時令柿沼認為慎一已經看穿了自己、並引以為恨,隨著時光流逝這恨意卻越來越濃。
長大後的柿沼事業成功成了億萬富翁,對慎一調查後發現對方只是個普通人,但是卻很幸福,這種平淡生活的幸福感在柿沼看來就像是對他的嘲笑,於是點燃了柿沼的報復心,展開了復仇計劃,監禁只是第一步,柿沼希望通過10年時間的流逝,讓慎一屈服於生活、靈魂在絕望中「死」去。
但另一方面,失去自由卻反而點燃了慎一的博弈心,為了尋找真相他的心理變得比10年前更強,突如其來的逆境反而讓他找到了迷失的自我。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原來柿沼才是那個在小學時代就已經靈魂「死」去的那個人,在當年唱那首歌的時候,就已經分出了勝負。
看到最後才不禁讚嘆整部漫畫洋溢著漫畫原作者狩撫麻禮對童年、對財富、對夢想、對平淡生活、對幸福的理解和感悟。《老男孩》的漫畫其實並沒有宣布正確的答案,讀者卻可以反覆從漫畫中尋求自己的答案,2年後,一部同樣類型以「童年往事」為契機的漫畫大熱,就是1999年在小學館漫畫雜誌上開始連載的《20世紀少年》。
《老男孩》漫畫誕生1年後、浦澤直樹的作品《20世紀少年》面世、領獎臺上的浦澤直樹與漫畫中的主角遠藤賢知
作者是16年前與狩撫麻禮合作的浦澤直樹,兩部漫畫有著非常奇妙的疊影,而且都幾乎使用了相同的插敘手法來記述童年往事,而且,最後也留給讀者很多未解的謎團。
樸贊鬱電影版《老男孩》的主線
韓國導演樸贊鬱的《老男孩》在把原作漫畫作為分鏡的基礎上,又加入了音樂、視角轉換等電影特有的敘事手段,不過,最大的改變則是對狩撫麻禮漫畫原作劇本的修改。
電影版中,主角吳大秀被監禁的原因是因為小學時將同學李佑鎮和姐姐相戀的事情告訴了其他人,導致李佑鎮的姐姐自殺,李佑鎮長大後監禁了吳大秀,並用後催眠等方法,讓吳大秀愛上了自己的親生女兒,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電影劇本的改編吸引了很多觀眾的獵奇心,但是其中不符合倫理道德的觀點也引起了不少觀眾的不適,在很多地方都成為「不建議觀看」的作品,這部電影讓樸贊鬱再次爆發、獲得坎城大獎,同時也讓這位曾經的影評人受到不少非議,但來自觀眾的爭論本身卻正是商業電影所需要的。
1996年狩撫麻禮原作、嶺岸信明繪畫的《老男孩》漫畫插頁
來源於生活的藝術作品、漫畫《老男孩》的背後1996年狩撫麻禮創作出漫畫《老男孩》時,「綁架」、「監禁」這兩個詞在日本非常敏感,因為8、90年代的日本發生過不少綁架、監禁事件,就在《老男孩》在雙葉社的青年漫畫雜誌《漫畫ACTION》連載的1996年到1998年,就發生了一起震驚日本的監禁大案——「北九州監禁殺人事件」:
兩名欠下巨額債務的中年夫婦松永太、緒方純子連續綁架了7人,並且將他們監禁,最後令他們自相殘殺,直到2002年一名18歲的受害者逃脫後才令這件事浮出水面。
不只是北九州的這件綁架案,其實在1996年狩撫麻禮的漫畫創作的前一年,就發生了一件大事,1988年宮崎勤綁架傷害幼童案的嫌疑犯宮崎勤在第二次精神鑑定後,結論表明其患有「多重人格」,這個結論一出馬上在社會上引起巨大的反響,有不少人擔心這次鑑定會影響此案的判決。
之所以作為漫畫家的狩撫麻禮注意到宮崎勤綁架案,不僅因為這個事件在日本本土已經鬧得沸沸揚揚,而且還因為這個案件對漫畫界也有非常大的影響,1989年宮崎勤因為綁架、監禁殺害未成年人被逮捕後,1992年、1995年兩次被鑑定為「多重人格」,他在接受治療時讓治療師告訴外界:「請你告訴全世界,我是一位好人。」
因為宮崎勤多重人格案影響的鳥山明漫畫《七龍珠》顏值擔當的雙重性格少女蘭琪
但其實宮崎勤在綁架幼童後,幻想吃掉幼童可以令自己的爺爺復活,一時間「多重人格」成為惡魔的代名詞,鳥山明這一時期的人氣漫畫《七龍珠》的第二女主角蘭琪就受到多重人格宮崎勤案的牽連,不得不將這個顏值擔當大美女雪藏。
你的生活會因為一次突如其來的事情而發生改變,這也是《老男孩》漫畫的引子。
後面的話2003年韓國導演樸贊鬱「抄襲」狩撫麻禮原作漫畫的《老男孩》電影和原作到底哪個更好?這個大家心裡都有不同的答案,不過就筆者而言當然更喜歡狩撫麻禮版的《老男孩》,對了,1996年連載時他用的是土屋ガロン的筆名,不過為了向他青年時的兩位音樂偶像鮑勃·馬利、雷·查爾斯致敬,一直用了狩撫麻禮的稱呼。
狩撫麻禮擔任劇本原作的部分漫畫作品
老實說,第一次看《老男孩》的漫畫時沒看懂結尾,所以又認真看了第二第三遍,《老男孩》引進版翻譯成《鐵漢強龍》,為什麼不直接用「老男孩」的原名字呢?連載時的原名明明就是《オールドボーイ》(old boy)。
2004年樸贊鬱導演的電影《老男孩》獲得坎城電影節大獎後,2007年狩撫麻禮原作、嶺岸信明繪畫的《老男孩》(鐵漢強龍)獲得美國漫畫界的奧斯卡「埃斯納獎」最優秀日本作品獎。
2017年狩撫麻禮去世,與他生前合作過的漫畫家們齊聚一堂出了一本書《1979-2018、緬懷狩撫麻禮——勇氣和熱情的追悼本》,以緬懷這位通過小池一夫《劇畫村塾》獲得新生的時代劇漫畫高徒、「不會畫畫的漫畫家」。
狩撫麻禮去世後、高橋留美子、松本大洋、浦澤直樹等與他合作過的動漫作者做書緬懷
「角色不活絕對不行,角色活起來的漫畫才是有意思的漫畫。」——小池一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