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浮漿層厚度測定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01 04:15:01 1

本實用新型屬於混凝土浮漿層厚度的測量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混凝土浮漿層厚度測定裝置。
背景技術:
混凝土浮漿層厚度(浮漿層是指混凝土在澆築振搗的過程中,水泥砂漿會逐步與石子分離,聚集在表面浮起的一層水泥砂漿層,稱之為浮漿層,浮漿層厚度是水泥砂漿層表面距離石子的最小距離)控制是機場跑道路面拉毛工序中最重要的參數之一,浮漿層厚度太厚,浮漿層易開裂而導致混凝土表面質量不良,而浮漿層厚度太薄,浮漿層不利於拉毛施工,導致拉毛較淺,大幅度降低了路面的摩擦係數,而不利於飛機或汽車的制動與啟動。因此,在機場跑道路面的修築過程中,為了保證拉毛工序的順利進行,需要測量混凝土浮漿層的厚度,嚴格控制其在規定的範圍內(3mm~5mm)。
目前,在工程中進行混凝土浮漿層厚度測定時還沒有精確有效的測定裝置,通常使用直尺插入混凝土中進行測量。由於一般浮漿層厚度規定的控制範圍較小(3mm~5mm),使用直尺直接插入漿體中測量時,刻度尺與浮漿層表面接觸處會形成一個凹面(混凝土浮漿具有較大粘度),且操作時無法保證直尺為豎直插入,也無法準確判斷直尺是否下降到準確的測量位置,根據漿體附著在刻度尺上的痕跡來進行讀數測量,精度小,存在較大的誤差。這種傳統的方法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難以準確測量出浮漿層的厚度,直接影響測量的精確和準確性,大幅度降低了工程質量的控制。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針對上述技術的不足,以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混凝土浮漿層厚度測定裝置,提高了測量過程中 的易操作性和測量值的準確性,有效減小傳統方法(直尺測量)測量時浮漿層與直尺形成的凹面和直尺垂直下放等問題對測量產生的誤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設計的混凝土浮漿層厚度測定裝置,包括底部開口的外筒、內置在外筒中且沿外筒滑動的內筒、一端固定在外筒內部的滑動變阻器、與滑動變阻器電連接的電子面板及固定在內筒底部的探針簇,所述滑動變阻器的另一端插入到所述內筒中,且所述滑動變阻器的變阻器探針固定在所述內筒的內部。
進一步地,所述外筒上設置有水平調節裝置。
進一步地,所述內筒的上端兩側均向外設置有滑軸,且兩側滑軸沿中心軸對稱分布;對應地,所述外筒的周緣壁上開有供所述滑軸滑動的垂直導向孔,且所述滑軸的外徑與所述垂直導向孔的內徑相同。
進一步地,所述外筒內壁下端設置有卡住所述內筒的限位閥。
進一步地,所述外筒底部邊沿水平向外設置有耳廓。
進一步地,所述滑動變阻器的一端固定在連接杆上,所述連接杆的兩端固定在所述外筒的內壁上;所述滑動變阻器的變阻器探針固定在固定杆上,所述固定杆的兩端固定在所述內筒的內壁上。
進一步地,所述電子面板上設置有顯示屏及操作按鈕,所述操作按鈕包括「置零」、「測量」、「放棄」、「輸入」和「輸出」按鈕。
進一步地,所述探針簇由若干個直徑為0.2~0.3mm、且下端為錐形的不鏽鋼鋼針組成,其不鏽鋼鋼針的上端固定在內筒的底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本實用新型的混凝土浮漿層厚度測定裝置,提高了測量過程中的易操作性和測量值的準確性,有效減小傳統方法(直尺測量)測量時浮漿層與直尺形成的凹面和直尺垂直下放等問題對測量產生的誤差;並且利用本實用新型的測定裝置測試浮漿層厚度時,可直接在顯示屏上顯示測量數據,方便快捷、易於操作,降低測量的誤差;同時,可多次重複測量,自動計算多次測試的結果進行平均計算,減小操作過程中的 誤差,達到測量精度和準確性的要求,在實際測量運用中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混凝土浮漿層厚度測定裝置零點位置的主視示意圖;
圖2為圖1中部分俯視示意圖;
圖3為圖1中測試位置的主視示意圖。
圖中各部件標號如下:
電子面板1、水平調節裝置2、外筒3、滑動變阻器4、內筒5、探針簇6、顯示屏7、操作按鈕8、限位閥9、耳廓10、固定杆11、連接杆12、變阻器探針13、變阻器14、滑軸15、中心軸16、垂直導向孔17、浮漿層18、混凝土19。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的混凝土浮漿層厚度測定裝置,包括底部開口的外筒3、內置在外筒3中且沿外筒3垂直滑動的內筒5、設置在外筒3上的水平調節裝置2、一端通過連接杆12固定在外筒3內部的滑動變阻器4、與滑動變阻器4電連接的電子面板1、固定在內筒5底部的探針簇6及設置在外筒3內壁下端用於卡住內筒5的限位閥9,滑動變阻器4的另一端垂直插入到內筒5中,且滑動變阻器4的變阻器探針13通過固定杆11固定在內筒5的內部。結合圖2所示,連接杆12的兩端固定在外筒3的內壁上,固定杆11的兩端固定在內筒5的內壁上,從而使得滑動變阻器4的一端固定在外筒3內部,變阻器探針13固定在內筒5內部,因此,內筒5相對於外筒3的滑動,帶動變阻器探針13在變阻器14上的滑動。
本實施例中,內筒5的上端兩側均向外設置有滑軸15,且兩側滑軸15沿中心軸16對稱分布,對應地,外筒3的周緣壁上開有供滑軸15滑動的垂直導向孔17,滑軸15的外徑與垂直導向孔17的內 徑相同,使得內筒5能相對於外筒3上下垂直滑動;另外,內筒5的滑軸15與外筒3的垂直導向孔17之間塗有潤滑油,以便於內筒5和外筒3的相對移動。
本實施例中:電子面板1上設置有顯示屏7及操作按鈕8,操作按鈕8包括「置零」、「測量」、「放棄」、「輸入」和「輸出」按鈕,其中:「置零」用於水平調節裝置調整完畢、且限位閥將內筒卡住後,顯示屏數據清零,表示測試的「0」點;「測量」用於測試完成後,用於讀取測試數據並顯示在顯示屏上;「放棄」用於測試完成後對測試結果存在誤差或其他原因時放棄測試數據;「輸入」用於將單個測試數據儲存於集成晶片中;「輸出」用於將儲存於集成晶片中的多個測試數據進行計算分析,並將分析結果顯示在顯示屏上;另外,本實施例中電子面板由高分子材料製成的塑料面板,內部有集成晶片,用於計算處理測定數據、接收操作按鈕下達的指令及傳輸數據顯示在顯示屏上。水平調節裝置2為氣泡水平儀,通過調整測定裝置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角度,使氣泡移動到水平調節裝置的圓圈內時,水平調節裝置發出「嘀嘀嘀」的聲音,以提示測定裝置已調整處於水平狀態。探針簇6由若干個直徑為0.2~0.3mm的不鏽鋼鋼針組成,不鏽鋼鋼針的上端固定在內筒的底部,其下端為錐形;由於不鏽鋼鋼針直徑小,使得不鏽鋼鋼針垂直插入到混凝土19浮漿層18而不影響浮漿層的原表面狀態,避免了與高粘度浮漿層接觸時形成大的凹面的缺陷;並且所有的不鏽鋼鋼針處於同一平面內,且不鏽鋼鋼針底端的錐形結構,減小了單個不鏽鋼鋼針在測量過程中由於骨料空間分布不勻的原因引起的誤差。
另外,在外筒3底部邊沿水平向外設置有耳廓10,耳廓10增大外筒3底部與浮漿層18的接觸面積,從而方便查看外筒3的底部是否與浮漿層18表面接觸。
本實用新型混凝土浮漿層厚度測定裝置的測試原理為:內筒5與外筒3之間可以自由相對滑動,並且由於滑動變阻器4一端固定在外筒3上,變阻器探針13固定在內筒5上,測量時保持測定裝置 水平高度不變,使得固定在內筒5上的變阻器探針13在變阻器14上的滑動距離與內筒5和外筒3之間的滑動距離相等,並且內筒5和外筒3之間的滑動距離也等於內筒5底部的探針簇6底端從起始位置到達測試平面後的距離(即浮漿層厚度);因此,浮漿層厚度與內筒5和外筒3之間的滑動距離一一對應,也與滑動變阻器4中的電阻變化一一對應,因此浮漿層厚度通過電路中電阻的變化經電子面板處理後轉化為具體數值,操作人員可通過顯示屏直接讀數。
本實用新型測定裝置的測定方法如下:
1)將內筒5置於外筒3中,通過限位閥9將內筒5卡住,並將測定裝置置於浮漿層18上方,緩慢下放測定裝置,讓探針簇6貼近浮漿層18表面附近,此時探針簇6也處於浮漿層18表面附近,停止下放測定裝置,利用水平調節裝置2調平,當水平調節裝置2中的氣泡靠近中心位置時,水平調節裝置2發出「嘀嘀嘀」聲時可視為測定裝置已經調平;
2)繼續下放測定裝置,探針簇6底端及外筒3底部耳廓10恰好與浮漿層18表面接觸時(若測定裝置的底部不能或不需要與浮漿層接觸時,則只需探針簇6的底端恰好與浮漿層18表面接觸),停止下放測定裝置,按下電子面板1中的「置零」按鈕,並保證測定裝置的水平高度不變,如圖1所示;
3)縮回限位閥9,手動垂直向下滑動內筒5,使探針簇6進入浮漿層18中,待操作人員感覺到石子對探針簇18的阻力作用時,停止下滑內筒,如圖3所示,按下電子面板上的「測量」按鈕,顯示屏上讀數即為此次浮漿層測量厚度;若需要保存此次測量數據,按下「輸入」按鈕,若操作失誤得到錯誤的數據,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按「放棄」按鈕或「清零」按鈕;
4)選擇混凝土表面的多處測試點,重複上述1)~3)步驟,待採取到合適數量的數據樣本時,按下電子面板上的「輸出」按鈕,上述多次測試的數據經過平均值計算後,顯示在顯示屏屏幕上,即為混凝土表面浮漿層厚度的平均測試結果。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混凝土浮漿層厚度測定裝置及其測定方法,提高了測量過程中的易操作性和測量值的準確性,有效減小傳統方法(直尺測量)測量時浮漿層與直尺形成的凹面和直尺垂直下放等問題對測量產生的誤差。並且利用本實用新型的測定裝置測試浮漿層厚度時,可直接在顯示屏上顯示測量數據,方便快捷、易於操作,降低測量的誤差;同時,可多次重複測量,自動計算多次測試的結果進行平均計算,減小操作過程中的誤差,達到測量精度和準確性的要求,在實際測量運用中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