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全自動豆芽製造機的製作方法
2023-05-30 15:40:11 1
專利名稱:一種全自動豆芽製造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全自動豆芽製造機,屬於家用電器領域。
背景技術:
豆芽是老百姓餐桌上最普通不過的蔬菜。其品種繁多、營養全面、風味獨特、清香脆嫩,深受人們喜愛。豆芽的傳統製作方法是使用盆、桶作為器皿,採用手工操作,由於溫度及溼度難以掌控,普遍存在出豆芽率低的問題,而且生長慢,品質不佳。由於在生產製作過程中,往往直接使用自來水、井水等未經過濾和消毒的水澆溉豆子,豆芽存在易腐爛的問 題。
實用新型內容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的不足,從而提供一種全自動豆芽製造機,使消費者吃到由自己製造的新鮮、健康、聞品質的ii牙。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全自動豆芽製造機,包括上掀蓋、本體、水箱、底座和控制器,其中本體內部設有空腔,本體上方設置上掀蓋,本體側面設置水箱,本體下方設置支撐的底座,底座側面設置控制器;所述上掀蓋的下側設有噴水花灑和第一溫度感應器,所述本體的空腔內設有第一濾網,所述水箱內設有第二溫度感應器,以上所述還包括連接水箱和噴水花灑的水管,和設置在水管上用以驅動噴水花灑工作的水泵。所述底座內設有與本體內的空腔連通的洩水槽,洩水槽設置在空腔下方,所述底座內還設有與洩水槽連通的洩水管,洩水管的出水ロ設置在底座下方,洩水管設有控制洩水開關的電磁閥。更優的,所述上掀蓋還包括設置在上掀蓋下側的紫外線殺菌燈。更優的,所述水箱底部還設置有電熱器。更優的,所述水管上還設有浄化水體的過濾器。更優的,所述洩水槽內設有第三溫度感應器。更優的,所述洩水槽內設有液位感應器。更優的,所述全自動豆芽製造機還包括吹風管,該吹風管內設有風扇和加熱電網,吹風管在出風的一端分開形成上吹風管和下吹風管,上吹風管的出風ロ設置在本體側面的上部,並連通內腔,下吹風管的出風ロ設置在內腔和洩水槽之間。更優的,所述下吹風管設有形成出風ロ的多個圓孔,該圓孔孔洞朝下設置在下吹風管的底面ー側。更優的,所述吹風管的進氣ロ處設有第二濾網。更優的,所述本體還包括設置在內腔的多孔式泡棉和壓塊,多孔式泡棉放置在第ー濾網上,壓塊放置在多孔式泡棉上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全自動豆芽製造機,能夠實現自動生產豆芽的目的。通過控制面板上的電子控制程序,消費者方便地操控全自動豆芽製造機的洩水、發芽保溼、溫風控溫、通風、消毒等各項功能,實現製造各種豆芽的多用機。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多孔式泡棉和壓塊的正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作進ー步描述根據圖I和圖2所示的具體實施例可知,一種全自動豆芽製造機,包括上掀蓋I、本體2、水箱3、底座4和控制器5,其中本體2內部設有空腔21,本體2上方設置上掀蓋1,本體2側面設置水箱3,本體2下方設置支撐的底座4,底座4側面設置控制器5。所述上掀蓋I通過轉承軸16連接在本體2上,上掀蓋I的下側設有電源指示燈11、工作指示燈12、紫外線殺菌燈13、噴水花灑15和第一溫度感應器14,其中電源指示燈11和工作指示燈12用以指示豆芽製造機通電情況和工作情況;紫外線殺菌燈13在豆芽生長過程中,定時開啟滅殺病菌,保護豆芽使其不易腐爛;噴水花灑15通過水管32與水箱3連接,在豆芽生長過程中根據具體需要而適時噴水;第一溫度感應器14用以監控本體2內空腔21的溫度。所述本體2的空腔21內設有第一濾網22,第一濾網22固定在空腔21的底部,在製造豆芽吋,將待發芽的豆子放在第一濾網22上;此外還設置有多孔式泡棉24和壓塊23,多孔式泡棉24壓在豆芽上,壓塊23壓在多孔式泡棉24上。在適當的壓迫下,可使豆芽長得又肥又壯。此外,為不影響噴水花灑15的灑水效果,壓塊23設置成可以透水的結構,水會從壓塊23透過流到多孔式泡棉24上,還可以起到保溼的作用。所述底座4內設有與本體2內的空腔21連通的洩水槽41,洩水槽41設置在空腔21下方;底座4內還設有與洩水槽41連通的洩水管43,洩水管43的出水ロ設置在底座4下方,洩水管43設有控制洩水開關的電磁閥44。噴水花灑15灌溉豆芽多餘的水從空腔21底部進入洩水槽41,從洩水槽41進入洩水管43,最後被排出豆芽機外部。當電磁閥44關閉時,可以在洩水槽41內蓄水。此外,所述洩水槽41內還設有第三溫度感應器42和液位感應器45,第三溫度感應器42用以監測洩水槽41內的溫度,液位感應器45用以監控洩水槽41內蓄水的程度,當水位到達液位感應器45的位置時,電磁閥44打開將水洩掉。所述水箱3底部還設置有電熱器35和第二溫度感應器34,用以監控水體溫度,即當第二溫度感應器34檢測到水體的溫度低於設定值時,電熱器35自動開啟加熱,當水溫上升到設定值時,電熱器35自動斷電停止加熱,從而使水的溫度控制在需要的範圍內。以上所述還包括連接水箱3和噴水花灑15的水管32,和設置在水管32上用以驅動噴水花灑15工作的水泵33,水泵33控制噴水花灑15的開關及噴水大小。水管32與水箱3的接ロ設置在水箱3的底部,在水管32和水箱3的接ロ處還設有淨化水體的過濾器36。水箱3中的水被過慮器36浄化後,順著水管32流經水泵33、噴水花灑15,進入本體2的空腔21內,澆溉本體空腔21內的豆芽或豆類。所述水箱3上還設置有連接自來水管的接ロ 31,可以將自來水管接到水箱3上,方便補充水箱3內的水。所述全自動豆芽製造機還包括吹風管6,該吹風管6內設有風扇64和加熱電網65,吹風管6在出風的一端分開形成上吹風管62和下吹風管61,上吹風管62的出風ロ設置在本體2側面的上部,並連通本體內腔21,下吹風管61的出風ロ設置在內腔21和洩水槽41之間,更準確的說,下吹風管61的出風ロ應設置在液位感應器45之上濾網22之下。當吹風管6工作時,加熱電網65和風扇64同時開啟,空氣被加熱電網65加熱後,通過風扇64的驅動,熱風被吹送前行,從上吹風管62和下吹風管61的出口處進入本體2的空腔21內,藉以控制本體空腔21內的溫度,並保持通風透氣,加熱電網65和風扇64的工作功率可以根據需要通過控制器5來調節。此外,為使吹風能夠順暢流通,上掀蓋I設置成不密封的結構,使風能夠從本體2上面吹出豆芽機的外部。為了防止本體空腔21內的滴水進入下吹風管61內,所述下吹風管61設有形成出風ロ的多個圓孔63,該圓孔63的孔洞朝下設置在下吹風管61的底部ー側,從而滴水不能進入吹風管61內。在吹風管6工作時,為防止外部的一些細屑等雜物從進氣ロ進入吹風管6內,從而在所述吹風管6的進氣ロ處設置第二濾網66,既防雜物又防蟲。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全自動豆芽製造機,能夠自動生產出新鮮、健康、高品質的豆芽。搭配現有技術中的控制電路,消費者可通過控制器5方便地操控全自動豆芽製造機的控溫、泡豆、洩水、發芽保溼、溫風控溫、通風、消毒等各項功能,實現製造各種豆芽的多用機。根據上述說明書的掲示和教導,本實用新型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還可以對上述實施方式進行變更和修改。因此,本實用新型並不局限於上面掲示和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的ー些修改和變更也應當落入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內。此外,儘管本說明書中使用了ー些特定的術語,但這些術語只是為了方便說明,並不對本實用新型構成任何限制。
權利要求1.一種全自動豆芽製造機,包括上掀蓋、本體、水箱、底座和控制器,其中本體內部設有空腔,本體上方設置上掀蓋,本體側面設置水箱,本體下方設置支撐的底座,底座側面設置控制器,其特徵在幹 所述上掀蓋的下側設有噴水花灑和第一溫度感應器; 所述本體的空腔內設有第一濾網; 所述水箱內設有第二溫度感應器; 還包括連接水箱和噴水花灑的水管,和設置在水管上用以驅動噴水花灑工作的水泵;所述底座內設有與本體內的空腔連通的洩水槽,洩水槽設置在空腔下方,所述底座內還設有與洩水槽連通的洩水管,洩水管的出水ロ設置在底座下方,洩水管設有控制洩水開關的電磁閥。
2.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的全自動豆芽製造機,其特徵在於所述上掀蓋還包括設置在 上掀蓋下側的紫外線殺菌燈。
3.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的全自動豆芽製造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水箱底部還設置有電熱器。
4.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的全自動豆芽製造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水管上還設有浄化水體的過濾器。
5.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的全自動豆芽製造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洩水槽內設有第三溫度感應器。
6.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的全自動豆芽製造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洩水槽內設有液位感應器。
7.按照權利要求I至6任一項所述的全自動豆芽製造機,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吹風管,該吹風管內設有風扇和加熱電網,吹風管在出風的一端分開形成上吹風管和下吹風管,上吹風管的出風ロ設置在本體側面的上部,並連通內腔,下吹風管的出風ロ設置在內腔和洩水槽之間。
8.按照權利要求7所述的全自動豆芽製造機,其特徵在於所述下吹風管設有形成出風ロ的多個圓孔,該圓孔孔洞朝下設置在下吹風管的底面ー側。
9.按照權利要求7所述的全自動豆芽製造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吹風管的進氣ロ處設有第二濾網。
10.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的全自動豆芽製造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本體還包括設置在內腔的多孔式泡棉和壓塊,多孔式泡棉放置在第一濾網上,壓塊放置在多孔式泡棉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全自動豆芽製造機,包括上掀蓋、本體、水箱、底座和控制器,其中本體內部設有空腔,本體上方設置上掀蓋,本體側面設置水箱,本體下方設置支撐的底座,底座側面設置控制器;所述上掀蓋的下側設有噴水花灑和第一溫度感應器,所述本體的空腔內設有第一濾網,所述水箱內設有第二溫度感應器,以上所述還包括連接水箱和噴水花灑的水管,和設置在水管上用以驅動噴水花灑工作的水泵。通過使用控制器,可自動完成控溫、洩水、發芽保溼、吹風控溫、通風、消毒等各項功能,生產出新鮮、健康、高品質的豆芽,實現製造各種豆芽的多用機。
文檔編號A01G31/02GK202406714SQ2011205129
公開日2012年9月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8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8日
發明者李文慶 申請人:李文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