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設備和投影方法
2023-05-30 22:40:06 1
專利名稱:投影設備和投影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具有自動聚焦功能的自動投影設備、投影方法、以及記錄該投影方法的記錄介質。
背景技術:
傳統地,例如,在下面的專利文獻1中,已經公開了一種可攜式投影儀。該投影儀設置有監視器,以監視投影屏幕,由此自動地執行用於圖像顯示所需要的各種控制。
日本專利申請公開No.2000-241874然而,上述專利文獻1所公開的可攜式投影儀具有以下問題。具體地,投影儀相對於通過使用監視攝像機拍攝所獲得的圖像數據進行處理。由此,彼此獨立地執行聚焦操作和校正梯形失真的操作。因此,計算(或者估計)上述操作的時間不可避免的變長。
另外,必須改變投影透鏡光學系統的方向、仰角、以及俯角,以實現上述控制操作。由此,要求具有光學「移動」機構的透鏡系統結構。結果,使得整個投影儀尺寸變大並且變得複雜。
發明內容
根據本發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種投影設備,包括投影部件,用於投影與輸入圖像信號相對應的圖像;距離測量部件,用於測量由所述投影部件所作的在圖像投影平面上的若干位置的每個距離;
梯形失真校正部件,用於根據所述距離測量部件所獲得每個距離,對由所述投影部件投影的圖像進行梯形失真校正,使得投影圖像被形成到具有合適高寬比的矩形中;聚焦控制部件,用於根據所述距離測量部件所獲得的每個距離,控制由所述投影部件投影的圖像的聚焦位置;以及控制部件,用於指示執行所述距離測量部件、所述梯形失真校正部件和所述聚焦控制部件的處理。
圖1A是顯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投影儀的正面外觀的示意圖;圖1B是顯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投影儀的背面外觀的示意圖;圖2是顯示圖1所示的投影儀的主鍵/指示器的設置的示意圖;圖3是顯示根據第一實施例的投影儀中包括的功能電路的配置的方框圖;圖4是說明根據第一實施例的AFK鍵的操作處理的流程圖;圖5A是說明根據第一實施例的AFK處理的子程序的處理的流程圖;圖5B是顯示在圖5A的處理中的水平圖形圖像的投影顯示狀態的視圖;圖6是說明根據第一實施例的另一個AFK操作處理的流程圖;以及圖7是說明根據第二實施例的通電之後的初始設置處理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第一實施例)參考附圖,下面將描述第一實施例。在此,本發明被應用到投影儀。
圖1顯示了根據第一實施例的投影儀10的外觀。正如圖1A所示,矩形外殼11的正面設置有投影透鏡12、兩對聚焦透鏡13a、13b、和13c、13d以及Ir(紅外線)接收部件14。
投影透鏡12投影由稍後描述的專用光學調製元件(例如微鏡元件等)形成的光學圖像。投影透鏡12可以任意地改變其聚焦位置和縮放位置(投影角度)。
聚焦透鏡13a到13d用作相差傳感器13的一部分。根據三角測量原理,相對於主體圖像,即投影圖像平面,聚焦透鏡測量從它們的視差到主體的距離。聚焦透鏡對13a和13b在垂直方向上測量到主體的距離。另一方面,聚焦透鏡對13c和13d在水平方向上測量到主體的距離。
Ir接收部件14接收紅外線,紅外線與來自投影儀10的遙控器(未示出)的鍵操作信號重疊。
外殼11在上表面進一步設置有主鍵/指示器15、揚聲器16、蓋子17。
稍後將詳細描述主鍵/指示器15。
當再現運動圖像時,揚聲器16聲學地輸出聲音。
當操作子鍵(未示出)時,蓋子17處於打開或關閉位置。子鍵用於控制主鍵/指示器15的鍵沒有設置和指示的各種操作,而沒有使用投影儀10的遙控器(未示出)。
正如圖1B所示,外殼11在背面設置有輸入/輸出連接器埠18、Ir接收部件19、以及AC適配器連接埠20。
輸入/輸出連接器埠18包括USB端子,用於連接例如個人計算機的外圍設備;視頻輸入微型D-SUB端子;、S端子;RCA端子;以及用於音頻輸入的立體聲微型端子。
Ir輸入部件19接收紅外線,紅外線與來自投影儀10的遙控器(未示出)的鍵操作信號重疊,類似於以上描述的Ir輸入部件14。
AC適配器連接埠20與來自電源(即AC適配器(未示出))的電纜連接。
另外,外殼在後面的底表面處附著有一對固定的支腳21、以及在前面的同一底表面附著有可調整高度的支腳22。
通過手動來操作可調整支腳22的螺絲,由此調整投影儀12的投影垂直分量,即仰角。
參考圖2,下面將描述主鍵/指示器15的按鈕設置。具體地,主鍵/指示器15包括電源(電源)鍵15a、縮放(縮放)鍵15b、聚焦(聚焦)鍵15c、「AFK」鍵15d、「輸入」鍵15e和「自動」鍵15f。主鍵/指示器15進一步包括各種鍵15g到15o,例如「菜單」、「梯形失真校正」、「幫助」、「取消」、「向上(↑)」、「向下(↓)」、「向左(←)」、「向右(→)」和「進入」。另外,主鍵/指示器15包括電源/等待指示器15p以及溫度(TEMP)指示器15q。
「電源」鍵15a用於指示電源接通/斷開。
通過操作按鈕「△」和「」,「縮放」鍵15b用於指示放大(遠距拍照)或縮小(寬)的指令。
通過操作按鈕「△」和「」,「聚焦」15c鍵用於指示向前或向後移動聚焦位置。
「AFK」鍵15d(指示部件)用於指示立即執行自動聚焦以及自動梯形失真校正。
「輸入」鍵15e用於指示手動切換輸入到任何輸入/輸出連接器埠18的圖像信號。「自動」鍵15f用於指示自動切換待輸入任何輸入/輸出連接器埠18的圖像信號。
「菜單」鍵15g用於指示顯示關於投影操作的各種菜單條目。「梯形失真校正」鍵15h用於手工指示執行梯形失真校正。
「幫助」鍵15i用於在如果用戶不知道指示操作的情況下顯示各種幫助信息。「取消」鍵15j用於指示取消當前的操作。
「↑」(向上)、「↓」(向下)、「←」(向左)、「→」(向右)鍵14k、15l、15m、15n根據指示操作,以選擇或者移動菜單條目、手動梯形失真校正、指針或者光標。
使用綠色和紅色發光二極體(LED)的亮/暗或者閃亮/斷開,電源/等待指示器15p顯示電源的開/關狀態以及沒有信號輸入的狀態。
使用綠色和紅色發光二極體(LED)的亮/暗或者閃亮/斷開,溫度(TEMP)指示器15p顯示圖象投影的光源溫度是否到達適合投影的溫度。
參考圖3,將描述投影儀10中包括的電路的功能配置。在圖3中,從輸入/輸出連接器埠18輸入的各種符合標準的圖像信號在圖像轉換部件32中被轉化(標準化)為預定格式的圖像信號。此後,圖像信號被傳送到顯示編碼器33。
顯示編碼器33編碼傳送的圖像信號,以便視頻RAM 34存儲圖像信號,以及此後,根據視頻RAM 34中存儲的圖像信號來產生視頻信號,並且將視頻信號輸出到顯示驅動部件35。
顯示驅動部件35以與傳送的圖像信號相對應的合適幀率(例如30[幀/秒])驅動專用光調製元件(SOM)36。從例如超高壓水銀燈的光源燈37發出的高亮度白光照射在專用光調製元件36上。這樣,通過從元件36反射的反射光形成光學圖像,並且此後,經由投影透鏡12投影和顯示到屏幕(未示出)上。
透鏡馬達(M)38驅動投影透鏡12,使得投影透鏡12合適地以移動到縮放和聚焦位置。順便提及,投影部件由上述顯示驅動部件35、專用光學調製元件36、光源燈37、投影透鏡12、以及透鏡馬達(M)38組成。
控制部件39控制上述電路的所有操作。控制部件39包括CPU391、ROM 392、RAM 393、梯形失真校正部件394、以及聚焦控制部件395,ROM 392固定地存儲由CPU 391執行的各種操作程序。RAM 393用於工作存儲器。梯形失真校正部件394進行投影圖像的梯形失真校正。聚焦控制部件395控制屏幕上的投影圖像的聚焦位置。
控制部件39進一步經由系統總線SB與圖像存儲部件40、聲音處理部件41、加速傳感器42、距離測量部件43和溫度傳感器連接。
圖像存儲部件40包括例如快閃記憶體,並且存儲例如圖形圖像(水平圖形圖像和垂直圖形圖像)的圖像數據和用戶標識圖像。圖像存儲部件40正確地讀出由控制部件39指示的圖像數據,並且將所述圖像數據傳送到顯示編碼器33,使得由投影透鏡12投影和顯示所述圖像數據。
聲音處理部件41包括例如PCM聲源等的聲源電路。聲音處理部件41將在投影顯示操作中給出的聲音數據轉換成模擬信號,並且驅動揚聲器16產生聲音。
加速傳感器42(移動檢測部件)在投影儀10從固定狀態移動時檢測振動,以及此後將檢測信號輸出到控制部件39。
距離測量處理部件43(距離測量部件)驅動具有聚焦透鏡13a和13b的相差傳感器131,以測量到稍後描述的投影和顯示的圖形圖像中的任意點上的位置的距離。
溫度傳感器44(溫度檢測部件)設置在光源燈37附近,以檢測光源燈37發光時的溫度,並且將溫度信號發送給控制部件39。
主鍵/指示器15以及蓋子17中包括的子鍵組成了鍵/指示器部件45。來自鍵/指示器45的鍵操作信號直接輸入到控制部件39。控制部件39驅動電源/等待指示器15p以及溫度指示器15q,使得它們直接發亮/閃爍。由Ir接收部件14和19接收的紅外光信號被直接輸入到控制部件39。
現在將描述根據第一實施例的操作。
圖4顯示了自動聚焦以及自動梯形失真校正處理的內容。處理被作為中斷處理,其中通過在通電狀態操作主鍵/指示器15上的「AFK」鍵15d來強制執行該處理。在這種情況下,控制部件39基於在內部ROM 392中存儲的操作程序來控制該處理。
在第一實施例中,給出以下兩種模式。第一種是單次模式,用於通過「AFK」鍵15d的操作,僅僅執行一次自動聚焦和自動梯形失真校正。另一種是連續模式,用於在進行「AFK」鍵15d的第一次操作之後連續重複自動聚焦和自動梯形失真校正,直到進行「AFK」鍵15d的第二次操作。在這種情況下,用戶通過操作主鍵/指示器15上的「菜單」鍵15g、「↑」(向上)鍵15k、「↓」(向下)鍵15l和「進入」鍵15o來任意重新設置單次模式或者連續模式。
處理的處理階段是一個等候狀態,確定是否進行了「AFK」鍵15d的操作(步驟A01)。當確定進行了「AFK」鍵15d的操作時,中斷當前所作的操作。此後,設置自動聚焦和梯形失真校正的開始,作為中斷處理(步驟A02)。執行第一次自動聚焦和梯形失真校正(A03)。
圖5A是顯示自動聚焦和梯形失真校正處理的子程序。根據存儲在圖像存儲部件40中的圖像數據,由包括投影透鏡12的投影系統投影和顯示圖5B所示的水平圖形圖像HC(步驟S01)。
水平圖形圖像HC由水平方向等間距設置的三個點圖像組成。
當投影和顯示水平圖形圖像HC的情況下,相差傳感器132和距離測量部件43測量到位於投影儀10之相對左側上的點的投影圖像位置的距離「LL」(步驟S02)。
此後,以上述相同的方式,連續測量到中心點的投影圖像位置的距離「LC」和到位於右側的點的投影圖像位置的距離「LR」(步驟S03和S04)。
基於所獲得的關於三個點的各個距離,計算投影圖像的屏幕投影平面相對於投影光軸的水平角度θh(步驟S05)。
接著,代替水平圖形圖像HC,根據圖像存儲部件40中存儲的圖像數據,投影和顯示圖5B所示的垂直圖形圖像VC(步驟S06)。
垂直圖形圖像VC由垂直方向等間距設置的三個點圖像組成。在這種情況下,垂直圖形圖像VC的中心點被設置為與水平圖形圖像HC的中心點重合。
在投影和顯示垂直圖形圖像VC的情況中,相差傳感器131和距離測量部件43測量到位於上側的點的投影圖像位置的距離LU(步驟S07)。
此後,以相同的方式,測量到位於下側的點的投影圖像位置的距離LD(步驟S08)。在這種情況下,到中心點的投影圖像位置的距離LC與水平圖形圖像HC的相同。在步驟S02已經測量了該距離,因此,在此採用該測量值,同時省略該測量處理。
基於關於垂直圖形圖像VC的三個點的各個距離,計算投影圖像的屏幕投影平面關於投影光軸的垂直角度θv(步驟S09)。
接著,完整地要求在步驟S02中測量的到中心點的投影圖像位置的距離LC作為典型的投影圖像的距離值(步驟S10)。透鏡馬達38驅動投影透鏡12,使得投影透鏡12移動到與上述距離值相對應的新的聚焦位置。
此後,根據在步驟S05和S09中獲得的投影圖像的屏幕投影平面角度θh和θv,來計算梯形失真校正所需要的角度(步驟S11)。由此,可以看到屏幕投影平面所在的方向和角度。另外,可以獲得具有等於包括投影圖像數據的圖像信號的合適高寬比的矩形。設置顯示編碼器33,以校正在視頻RAM 34中存儲的圖像數據的頂邊和底邊的比率以及右邊和左邊的比率。然後,圖5A所示的子程序暫時結束,此後,程序返回到圖4所示的AFK處理。
在圖4中,在步驟A03執行自動聚焦和梯形失真校正,以及此後,確定此時是否設置連續模式(步驟A04)。
如果確定設置了連續模式,則證實沒有第二次操作「AFK」鍵15d(步驟A05)。處理返回到步驟A03,以再次執行自動聚焦處理和梯形失真校正。
在設定為連續模式的狀態下,上述步驟A03到A05的處理都被重複執行,以第二次操作「AFK」鍵15d。
如果在步驟A05中確定第二次操作「AFK」鍵15d時,以及如果在步驟A04中確定設置了單次模式而不是連續模式時,停止自動聚焦以及梯形失真校正(步驟A06)。此後,操作恢復到正常狀態,並且處理返回到步驟A01,以準備「AFK」鍵15d的新的操作。
正如以上所述,當用於操作主鍵/指示器15上的「AFK」鍵15d時,響應於鍵操作,立即要求處理用於聚焦和梯形校正。處理將測量到圖像投影平面上對應於水平和垂直方向的若干點位置的距離。根據測量結果,執行自動聚焦和梯形失真校正。這樣,通過單次鍵操作,可以簡單而迅速地自動調整投影圖像的聚焦位置和梯形失真校正。
在第一實施例中,重置單次模式或者連續模式,由此給出以下任意一個選擇。一個是選擇是否通過操作「AFK」鍵15d,僅僅執行一次上述中斷處理的自動聚焦和梯形失真校正。另一個是選擇是否連續執行自動聚焦和梯形失真校正,直到再次進行「AFK」鍵15d的操作。這樣,可以根據用戶的方便性,來選擇將操作返回到當前的投影顯示,還是在進行仔細設置之後轉移到投影顯示。
根據第一實施例,響應於主鍵/指示器15上的「AFK」鍵15d,僅僅執行自動聚焦和梯形失真校正的操作。如果投影儀移動到另一個位置,則需要自動聚焦和梯形失真校正的操作。當檢測到投影儀10移動時,可以進行到上述操作的轉移,而沒有操作「AFK」鍵15d。
下面描述上述操作,作為第一實施例的另一個操作。
圖6顯示了自動聚焦和自動梯形失真校正的另一個處理。處理作為一個中斷處理,其在以下情況中強制執行。一個情況是在通電狀態下操作「AFK」鍵15d。該另一個處理是在移動投影儀10時,將來自加速器42的檢測信號輸入到控制部件39。在這種情況下,控制部件39根據存儲在內部ROM 392中的操作程序控制該處理。
具體地,確定是否進行了「AFK」鍵15d的操作(步驟A01)。根據來自加速器42的檢測信號,重複確定是否移動了投影儀(步驟A11)。當上述確定任意一個給出「是」時,進行到自動聚焦和梯形失真校正操作的轉移。轉移之後的操作與圖4所描述的相同,由此,省略對其的說明。
正如以上所述,當移動投影儀10時,檢測該移動,可以簡化通過「AFK」鍵15d的操作的指示。由此,可以自動調整投影圖像的聚焦位置和梯形失真。
(第二實施例)參考附圖,下面說明第二實施例。在此,本發明應用於投影儀。
根據第二實施例的投影儀10基本上與圖1到圖3所示的相同。更具體地,投影儀10的外觀與圖1相同。提供在投影儀10的外殼11上的主鍵/指示器15的設置和結構與圖2相同。電路的功能結構與圖3相同。相同的參考數字用於表示與上述相同的部件,以及省略對其描述和說明。
以下描述第二實施例的操作。
圖7是顯示自動聚焦和梯形失真校正的處理的流程圖。程序用作初始設置,其在通過操作主鍵/指示器15上的「電源」鍵來給出通電狀態之後來執行。在這種情況下,控制部件39根據在內部ROM 392中存儲的操作程序控制該處理。
在這種情況中,有必要執行自動聚焦。但是,通過操作主鍵/指示器15上的「菜單」鍵15g、「↑」(向上)鍵15k、「↓」(向下)鍵15l和「進入」鍵15o,用於可以任意重新設置是否進行自動梯形失真校正的操作。
在第二實施例中,給出下面描述的兩種模式。第一種是單次模式,用於僅僅執行一次自動聚焦和同時在需要時執行自動梯形失真校正。另一種是連續模式,用於在進行「AFK」鍵15d的第一次操作之後,連續重複自動聚焦和在需要時執行自動梯形失真校正,直到進行「AFK」鍵15d的第二次操作。在這種情況下,用戶通過操作主鍵/指示器15上的「菜單」鍵15g、「↑」(向上)鍵15k、「↓」(向下)鍵15l和「進入」鍵15o來任意重置單次模式或者連續模式。
首先,光源燈37亮起(步驟B01)。此後,在光源燈37亮起之後,控制部件39的內部計數器(未示出)開始計數操作,以測量時間(步驟B02)。
在光源燈37接通之後,光源燈37的溫度還沒有充分地升起。這樣,發光(亮度)和亮度不充足。
為此,暫時讀取圖像數據。圖像數據是由用戶事先存儲在圖像存儲部件40中的任意標識圖像(或者引導信息圖像,例如,設備預設狀態下的字符串「請稍等」)。然後,驅動投影系統的專用光學調製元件36。通過投影透鏡12,將光學圖像投影和顯示在投影對象的屏幕上(未示出),另一方面,確定控制部件39的內部計數器的計數值到達預定值,例如等於「五分鐘」時間的值(步驟B04)。重複執行上述程序,由此,一直等候,直到上述時間過去。
當確定控制部件39的內部計數器的計數值到達預定值時,停止標識圖像的投影和顯示(步驟B05)。設置開始自動聚焦和在需要時間自動梯形失真校正的狀態(步驟B06)。
首先,確定是否進行用於執行自動梯形失真校正(AK)的設置(步驟B07)。在證實進行設置之後,執行第一次自動聚焦和自動梯形失真校正(步驟B08)。
圖5A是顯示自動聚焦和梯形失真校正處理的子程序。首先,根據存儲在圖像存儲部件40中的圖像數據,由包括投影透鏡12的投影系統投影和顯示圖5B所示的水平圖形圖像HC(步驟S01)。
水平圖形圖像HC由水平方向等間距設置的三個點圖像組成。
在投影和顯示水平圖形圖像HC的情況下,相差傳感器132和距離測量部件43測量到位於投影儀10之相對左側上的點的投影圖像位置的距離「LL」(步驟S02)。
此後,以上述相同的方式,連續測量到中心點的投影圖像位置的距離「LC」和到位於右側的點的投影圖像位置的距離「LR」(步驟S03和S04)。
基於所獲得的關於三個點的各個距離,計算投影圖像的屏幕投影平面相對於投影光軸的水平角度θh(步驟S05)。
接著,代替水平圖形圖像HC,根據圖像存儲部件40中存儲的圖像數據,投影和顯示圖5B所示的垂直圖形圖像VC(步驟S06)。
垂直圖形圖像VC由垂直方向等間距設置的三個點圖像組成。在這種情況下,垂直圖形圖像VC的中心點被設置為與水平圖形圖像HC的中心點重合。
在投影和顯示垂直圖形圖像VC的情況中,相差傳感器131和距離測量部件43測量到位於上側的點的投影圖像位置的距離LU(步驟S07)。
此後,以相同的方式,測量到位於下側的點的投影圖像位置的距離LD(步驟S08)。在這種情況下,到中心點的投影圖像位置的距離LC與水平圖形圖像HC的相同。在步驟S02已經測量了該距離,因此,在此採用該測量值,同時省略該測量處理。
基於關於垂直圖形圖像VC的三個點的各個距離,計算投影圖像的屏幕投影平面關於投影光軸的垂直角度θv(步驟S09)。
接著,完整地要求在步驟S02中測量的到中心點的投影圖像位置的距離LC作為典型的投影圖像的距離值(步驟S10)。透鏡馬達38驅動投影透鏡12,使得投影透鏡12移動到與上述距離值相對應的新的聚焦位置。
此後,根據在步驟S05和S09中獲得的投影圖像的屏幕投影平面角度θh和θv,來計算梯形失真校正所需要的角度(步驟S11)。由此,可以看到屏幕投影平面所在的方向和角度。另外,可以獲得具有等於包括投影圖像數據的圖像信號的合適高寬比的矩形。設置顯示編碼器33,以校正在視頻RAM 34中存儲的圖像數據的頂邊和底邊的比率以及右邊和左邊的比率。然後,圖5A所示的子程序暫時結束,此後,程序返回到圖4所示的AFK處理。
如果在步驟B07確定沒有進行用於自動梯形失真校正的設置,則僅僅執行自動聚焦。在投影和顯示圖5B所示的水平圖形圖像HC或者垂直圖形圖像VC的情況下,相差傳感器13和距離測量部件43測量到中心點的投影圖像位置的距離「LC」。然後,透鏡馬達38驅動投影透鏡12,使得移動投影透鏡12到與最新測量距離值對應的聚焦位置(步驟B09)。
在步驟B08,執行自動聚焦和梯形失真校正,或者在僅僅執行自動聚焦之後,確定是否設置連續模式(步驟B10)。
如果確定設置連續模式,則證實沒有進行「AFK」鍵15d的第二次操作(步驟B11)。此後,程序返回到步驟B08,以及然後,再次執行自動聚焦,同時在需要時執行自動梯形失真校正。
在設置連續模式的前述狀態下,重複執行步驟B07到B11的處理,直到進行了「AFK」鍵15d的第二次操作。
如果在步驟B11確定進行「AFK」鍵15d的第二次操作,以及如果在步驟B10確定設置單次模式而不是連續模式,則停止中斷處理的自動聚焦和梯形失真校正(步驟B12)。初始設置結束,以及控制部件轉移到輸入等候狀態,以對應於輸入信號進行投影。
在通電之後的初始設置中,簡化了第二實施例中描述的通過「AFK」鍵15d所作的指示。因此,可以自動調整投影圖像的聚焦位置和梯形失真。
另外,事先設置是否進行梯形失真校正的選擇。因此,在下面的情況中,更快地執行僅僅聚焦位置。一種情況是不需要執行梯形失真校正。另一種情況是即使在某種程度上發生梯形失真時,也可以通過梯形失真校正來防止減小投影圖像,並且視覺上證實顯示內容。
特別地,當在通電之後經過預定時間時,投影系統的光源燈37的狀態變成穩定狀態。此後,執行自動聚焦,同時在需要時執行自動梯形失真校正。
正如以上所述,在第二實施例中,當在通電之後經過預定時間時,執行自動聚焦,同時在需要時執行自動梯形失真校正。但是,本發明並不局限於上述第二實施例。在這種情況中,可以使用亮度傳感器(亮度檢測部件)441來代替時間,即位於光源的燈37或者溫度傳感器44位置的溫度傳感器44所檢測的顯示驅動部件35的溫度(在圖3中沒有說明)。亮度傳感器441檢測光源燈37的亮度(發光)。由此,當光源燈37的檢測溫度或者亮度超過預定值時,執行自動聚焦,同時在需要時執行自動梯形失真校正。這樣,在穩定操作光源燈37之後,執行自動聚焦,同時在需要時執行自動梯形失真校正。結果,可以精確地執行自動聚焦和自動梯形失真校正。
在緊接著通電之後操作仍然不穩定的狀況下,首先執行第一次自動聚焦,以及大概地控制投影對象屏幕的距離範圍。特別地,當在經過預定時間之後操作投影系統的光源燈37時,減少了自動聚焦的搜索範圍。此後,執行第二自動聚焦,同時在需要時執行自動梯形失真校正。由此,極大地減少了操作所需要的時間。另外,可以更準確地執行自動聚焦。
在第一和第二實施例中,相差傳感器13連續地測量到如圖5所示的例如投影圖像的水平和垂直圖形圖像HC和VC上的點的距離LC、LL、LR、LU和LD。用於測量距離的裝置並不局限於相差傳感器13。在這種情況下,相對於一些點,可以設置若干有源型傳感器。有源型傳感器產生(振蕩)紅外線、紫外線或者雷射束,並且通過反射波來測量距離。構造有源型傳感器,使得振蕩角度是可變得的。
代替用於測量距離的傳感器,可以使用成像部件。成像部件具有例如CCD的成像器件以及比較型自動聚焦功能。當自動聚焦若干點位置時,計算從聚焦透鏡位置到每個點的距離值。
此外,本發明並不局限於上述實施例,可以在不偏離本發明主題的情況下做出各種修改。
前述實施例包括各種階段的發明,並且可以合理地組合公開的構成條件,由此,提取各種發明。例如,即使從實施例公開的所有構成條件中刪除一些構成條件,也可以解決本發明所要解決的至少一些問題。對於本發明所說明書的至少一個效果,可以提取其中刪除了一些構成條件的結構作為發明。
權利要求
1.一種投影設備,包括投影部件(12、35、36、37、38),用於投影與輸入圖像信號相對應的圖像;距離測量部件(43),用於測量由所述投影部件所作的圖像投影平面上的若干位置的每個距離;梯形失真校正部件(394),用於根據由所述距離測量部件獲得的每個距離,對由所述投影部件投影的圖像進行梯形失真校正,使得投影圖像被形成在具有合適高寬比的矩形中;聚焦控制部件(395),用於根據由所述距離測量部件獲得的距離,控制由所述投影部件投影的圖像的聚焦位置;以及控制部件(15d),用於指示執行所述距離測量部件、所述梯形失真校正部件和所述聚焦控制部件的處理。
2.根據權利要求1的設備,其中,所述控制部件(15d)包括單鍵(15d),用於指示執行所述距離測量部件、所述梯形失真校正部件和所述聚焦控制部件至少之一的處理。
3.根據權利要求1的設備,還包括設置部件(15g、15k、15l、15o),用於根據所述控制部件的指示,設定是否由所述梯形失真校正部件進行梯形失真校正的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1的設備,其中,當設備電源接通時,自動執行所述控制部件的指示。
5.根據權利要求1的設備,還包括移動檢測部件(42),用於檢測所述設備的移動,當所述移動檢測部件檢測到所述設備的移動時,自動執行所述控制部件的指示。
6.根據權利要求1的設備,還包括選擇部件(15g、15k、15l、15o),用於選擇單次模式和連續模式,所述單次模式用於根據所述控制部件的指示僅執行一次所述距離測量部件、所述梯形失真校正部件和所述聚焦控制部件的處理,以及所述連續模式用於在所述控制部件的第一次指示之後,連續執行所述距離測量部件、所述梯形失真校正部件和所述聚焦控制部件的處理,直到進行第二次指示為止。
7.根據權利要求1的設備,其中,所述距離測量部件測量關於圖形圖像上的若干位置的距離,所述圖形數據被投影來測量距離。
8.根據權利要求7的設備,其中,所述被投影來測量距離的圖形圖像由水平圖形圖像和垂直圖形圖像組成,所述水平圖形圖像用於相對於水平方向上的若干位置來測量每個距離,以及所述垂直圖形圖像用於相對於垂直方向上的若干位置來測量每個距離。
9.根據權利要求4的設備,其中,當在設備電源接通之後經過預定時間時,執行所述控制部件的指示。
10.根據權利要求4的設備,還包括溫度檢測部件(44),用於檢測所述投影部件的光源燈的溫度,當在設備電源接通之後所述溫度檢測部件檢測到所述燈的溫度大於預定值時,執行所述控制部件的指示。
11.根據權利要求4的設備,還包括亮度檢測元件(441),用於檢測所述投影部件的光源燈的亮度;當在設備電源接通之後所述亮度檢測部件檢測到所述燈的亮度大於預定值時,執行所述控制部件的指示。
12.根據權利要求4的設備,其中,在設備電源接通之後,執行所述控制部件的第一次指示,以及當在所述聚焦控制部件獲得聚焦位置之後經過預定時間時,再次執行所述控制部件的第二次指示。
13.一種投影方法,包括投影步驟(S01、S06),用於投影與輸入圖像信號相對應的圖像;距離測量步驟(S02、S03、S04、S07、S08),用於測量圖像投影平面上投影的圖像的若干位置的每個距離;梯形失真校正步驟(S11),用於根據由所述距離測量步驟獲得的每個距離,對所述投影圖像進行梯形失真校正,使得所述校正的投影圖像被形成到具有合適高寬比的矩形中;聚焦控制步驟(S10),用於根據由所述距離測量步驟獲得的每個距離,控制所述投影圖像的聚焦位置;以及控制步驟(A02),用於指示執行所述距離測量步驟、所述梯形失真校正步驟和所述聚焦控制步驟的處理。
14.根據權利要求13的方法,還包括設置步驟(B07),用於根據所述控制步驟的指示,設定是否由所述梯形失真校正步驟進行梯形失真校正處理的設置。
15.根據權利要求13的方法,還包括移動檢測步驟(A11),用於檢測設備的移動,當所述移動檢測步驟檢測到設備的移動時,自動執行所述控制步驟的指示。
16.根據權利要求13的方法,還包括選擇步驟(A04),用於選擇單次模式和連續模式,所述單次模式用於根據所述控制步驟的指示僅執行一次所述距離測量步驟、所述梯形失真校正步驟和所述聚焦控制步驟的處理,以及所述連續模式用於第一次指示之後,連續執行所述距離測量步驟、所述梯形失真校正步驟和所述聚焦控制步驟的處理,直到進行第二次指示為止。
17.一種記錄投影方法的記錄介質,包括投影步驟(S01、S06),用於投影與輸入圖像信號相對應的圖像;距離測量步驟(S02、S03、S04、S07、S08),用於測量有所述投影步驟形成的圖像投影平面上的若干位置的每個距離;梯形失真校正步驟(S11),用於根據由所述距離測量步驟獲得的每個距離,對所述投影步驟投影的圖像進行梯形失真校正,使得所述校正的投影圖像被形成到具有合適高寬比的矩形中;聚焦控制步驟(S10),用於根據由所述距離測量步驟獲得的每個距離,控制所述投影步驟投影的圖像的聚焦位置;以及控制步驟(A02),用於指示執行所述距離測量步驟、所述梯形失真校正步驟和聚焦控制步驟的處理。
18.根據權利要求17的記錄投影方法的記錄介質,還包括設置步驟(B07),用於根據所述控制步驟的指示,設定是否由所述梯形失真校正步驟進行梯形失真校正處理的設置。
19.根據權利要求17的記錄投影方法的記錄介質,還包括移動檢測步驟(A11),用於檢測設備的移動,當在所述移動檢測步驟中檢測到設備的移動時,自動執行所述控制步驟的指示。
20.根據權利要求17的記錄投影方法的記錄介質,還包括選擇步驟(A04),用於選擇單次模式和連續模式,所述單次模式用於根據所述控制步驟的指示只執行一次所述距離測量步驟、所述梯形失真校正步驟和所述聚焦控制步驟的處理,以及所述連續模式用於在由所述控制步驟做出第一次指示之後,連續執行所述距離測量步驟、所述梯形失真校正步驟和所述聚焦控制步驟的處理,直到進行第二次指示為止。
全文摘要
一種投影設備,包括投影部件(12、35、36、37、38),用於投影與輸入圖像信號相對應的圖像;距離測量部件(43),用於測量由所述投影部件所作的圖像投影平面上的若干位置的每個距離;聚焦控制部件(395),用於根據由所述距離測量部件獲得的每個距離,對由所述投影部件投影的圖像進行梯形失真校正,使得投影圖像被形成在具有合適高寬比的矩形中,同時控制所述投影部件投影的圖像的聚焦位置;以及控制部件(15d),用於指示執行聚焦控制部件的處理。
文檔編號H04N5/74GK1768352SQ20048000900
公開日2006年5月3日 申請日期2004年8月5日 優先權日2003年8月25日
發明者阿久津隆 申請人:卡西歐計算機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