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和電子照相成像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06-02 14:39:06 1
專利名稱:盒和電子照相成像設備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可拆卸地安裝在靜電成像設備上的盒以及涉及靜電成像設備。
背景技術:
靜電成像設備例如包括電子照相複印機、電子照相印表機(雷射印表機、LED列印 機等)等等。在此,用戶自己可以將盒安裝到設備主組件上和從其上拆卸。因此,用戶自己可以 對設備進行維護,而不需要依靠維修人員。因此,改進了成像設備的維護操作。對於傳統的盒,為了接收用於旋轉鼓形電子照相感光構件(下文稱為感光鼓)的 旋轉驅動力,已知下面的結構。在主組件側設置有用於傳遞馬達驅動力的旋轉構件和非圓形的扭轉孔,在扭轉孔 中設有多個截面為矩形的部分,該扭轉孔設置在旋轉構件的中央部並且和旋轉構件一體地 旋轉。在盒側設置有非圓形的扭轉凸起,其具有多個截面為矩形的部分,該扭轉凸起設 置在感光鼓的一個縱向端部並且可與上述的扭轉孔嚙合。在盒安裝於設備主組件中的情況下,當在凸起嚙合到孔中的狀態下旋轉構件旋轉 時,在凸起受到相對於朝向孔的方向的拉力的狀態下旋轉構件的旋轉力傳遞給感光鼓。因 此,用於旋轉感光鼓的旋轉力從主組件傳遞給感光鼓(美國專利No. 5,903,803)。然而,在美國專利No. 5,903,803描述的傳統結構中,當沿大體上與旋轉構件的軸 向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動旋轉構件而將盒安裝在主組件和從主組件上拆卸時,需要旋轉構件 沿軸向方向移動。也就是說,在安裝和拆卸盒的過程中,需要通過設置在設備主組件上的主 組件蓋的打開和關閉操作沿軸向方向移動旋轉構件。因此,通過主組件蓋的打開操作,孔沿 孔與凸起分離的方向移動。另一方面,通過主組件蓋的關閉操作,孔沿孔嚙合凸起的方向移 動。因此,在傳統的結構中,由於主組件蓋的打開和關閉操作,需要給主組件提供一種 結構,用於使旋轉構件朝旋轉構件的旋轉軸線方向移動。
發明內容
本發明在上述的現有技術上發展。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可從設備主組件上拆 卸的盒,該主組件不具有用於沿盒構件的軸向方向行動裝置主組件側盒構件以傳遞旋轉力 給盒的機構。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用於電子照相成像設備的主組件的盒,其中,主 組件包括可旋轉的驅動聯結構件,所述驅動聯結構件包括用於傳遞驅動力的驅動力傳遞部 和驅動側對接部,其中,盒可沿大體上與驅動聯結構件的旋轉軸線垂直的方向拆卸,所述盒 包括可旋轉的從動聯結構件,其包括用於接收驅動力的驅動力接收部以及要與驅動側對接部對接的從動側對接部,從動聯結構件可沿預定方向滑動,該預定方向大體上與從動 聯結構件的旋轉軸線平行;其中,驅動側對接部和從動側對接部中的至少一個傾斜,使得利用從動側對接部 從驅動側對接部接收的力,從動聯結構件可沿所述預定方向離開驅動聯結構件縮回,以及其中,從動聯結構件的旋轉軸線和從動側對接部之間的距離不超過從動聯結構件 的旋轉軸線和驅動力接收部之間的距離。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一種用於電子照相成像設備的主組件的盒,其中 主組件包括可旋轉的驅動聯結構件,所述驅動聯結構件包括用於傳遞驅動力的驅動力傳遞 部和驅動側對接部,其中,盒可沿大體上與驅動聯結構件的旋轉軸線垂直的方向拆卸,所述 盒包括可旋轉的從動聯結構件,其包括用於接收驅動力的驅動力接收部以及要與驅動側 對接部對接的從動側對接部,驅動力驅動的從動聯結構件可沿預定方向滑動,該預定方向 大體上與從動聯結構件的旋轉軸線平行;其中,驅動力傳遞部和驅動力接收部中的至少一個傾斜,使得當驅動力傳遞部傳 遞驅動力給驅動力接收部時,驅動聯結構件和從動聯結構件相互拉拽,以及驅動側對接部和從動側對接部中的至少一個傾斜,使得在拆卸盒時,利用從動側 對接部從驅動側對接部接收的力,從動聯結構件沿所述預定方向離開驅動聯結構件縮回。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一種用於電子照相成像設備的主組件的盒,其中, 主組件包括可旋轉的驅動聯結構件,所述驅動聯結構件包括用於傳遞驅動力的驅動力傳遞 部和驅動側對接部,其中,盒可沿大體上與驅動聯結構件的旋轉軸線垂直的方向拆卸,所述 盒包括可旋轉的從動聯結構件,其包括用於接收驅動力的驅動力接收部以及要與驅動側 對接部對接的從動側對接部,驅動力驅動的從動聯結構件可沿預定方向滑動,該預定方向 大體上與從動聯結構件的旋轉軸線平行;其中,驅動力傳遞部和驅動力接收部構造和定位成使得當驅動力傳遞部傳遞驅動 力給驅動力接收部時,驅動聯結構件的旋轉軸線大體上與從動聯結構件的旋轉軸線對齊,驅動側對接部和從動側對接部中的至少一個傾斜,使得在拆卸盒時,利用從動側 對接部從驅動側對接部接收的力,從動聯結構件沿所述預定方向離開驅動聯結構件縮回。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一種電子照相成像設備,其包括可旋轉的驅動聯結構件,所述驅動聯結構件包括用於傳遞驅動力的驅動力傳遞部 和驅動側對接部;盒,該盒可沿大體上與驅動聯結構件的旋轉軸線垂直的方向拆卸,所述盒包括可 旋轉的從動聯結構件,該從動聯結構件包括用於接收驅動力的驅動力接收部以及要與驅動 側對接部對接的從動側對接部,驅動力驅動的從動聯結構件可沿預定方向滑動,該預定方 向大體上與從動聯結構件的旋轉軸線平行;其中,驅動側對接部和從動側對接部中的至少一個傾斜,使得利用從動側對接部 從驅動側對接部接收的力,從動聯結構件沿所述預定方向離開驅動聯結構件縮回,以及其中,從動聯結構件的旋轉軸線和從動側對接部之間的距離不超過從動聯結構件 的旋轉軸線和驅動力接收部之間的距離。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一種電子照相成像設備,其包括可旋轉的驅動聯結構件,所述驅動聯結構件包括用於傳遞驅動力的驅動力傳遞部 和驅動側對接部;盒,該盒可沿大體上與驅動聯結構件的旋轉軸線垂直的方向拆卸,所述盒包括可 旋轉的從動聯結構件,該從動聯結構件包括用於接收驅動力的驅動力接收部以及要與驅動 側對接部對接的從動側對接部,驅動力驅動的從動聯結構件可沿預定方向滑動,該預定方 向大體上與從動聯結構件的旋轉軸線平行;其中,驅動力傳遞部和驅動力接收部中的至少一個傾斜,使得當驅動力傳遞部傳 遞驅動力給驅動力接收部時,驅動聯結構件和從動聯結構件相互拉拽,以及驅動側對接部和從動側對接部中的至少一個傾斜,使得在拆卸盒時,利用從動側 對接部從驅動側對接部接收的力,從動聯結構件沿所述預定方向離開驅動聯結構件縮回。根據本發明的又一個方面,提供一種電子照相成像設備,其包括可旋轉的驅動聯結構件,所述驅動聯結構件包括用於傳遞驅動力的驅動力傳遞部 和驅動側對接部;盒,該盒可沿大體上與驅動聯結構件的旋轉軸線垂直的方向拆卸,所述盒包括可 旋轉的從動聯結構件,該從動聯結構件包括用於接收驅動力的驅動力接收部以及要與驅動 側對接部對接的從動側對接部,驅動力驅動的從動聯結構件可沿預定方向滑動,該預定方 向大體上與從動聯結構件的旋轉軸線平行;其中,驅動力傳遞部和驅動力接收部構造和定位成使得當驅動力傳遞部傳遞驅動 力給驅動力接收部時,驅動聯結構件的旋轉軸線大體上與從動聯結構件的旋轉軸線對齊,驅動側對接部和從動側對接部中的至少一個傾斜,使得在拆卸盒時,利用從動側 對接部從驅動側對接部接收的力,從動聯結構件沿所述預定方向離開驅動聯結構件縮回。根據本發明,能夠提供可從設備主組件上拆卸的盒,該設備主組件不具有用於沿 盒構件的軸向方向行動裝置主組件側的盒構件以傳遞旋轉力給盒的機構。當結合附圖考慮下面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的描述時,本發明的這些和其他目 的、特徵以及優點將變得更加明顯。
圖1示出了可應用本發明的靜電成像設備的結構。圖2-圖6示出了可應用本發明的盒的結構。圖7 (a)、7 (b)、8 (a)和 8 (b)示出 了聯結單元。圖9 (a)和9 (b)示出了鼓單元。圖10示出了鼓單元的安裝。圖11、12 (a)、12(b)、13 (a)、13(b)、14 (a)、14(b)、15 (a)和 15(b)示出 了盒的安裝。圖16示出了設備主組件導向部。圖17示出了驅動聯結構件。圖18示出了驅動聯結構件的安裝。圖19、20 (a)和20 (b)示出了驅動聯結構件和從動聯結構件。圖21、22(a)和22(b)示出了盒的安裝。
圖23(a)、23(b) .24(a)和24(b)示出了驅動聯結構件和從動聯結構件。圖25、26 (a)和26 (b)示出了拉拽作用。圖 27(a)至 27(c)、28 (a)至 28(c)、29 (a)至 29(c)、30 (a)至 30(c)、31 (a)和 31(b), 32 (a)至32(c)示出了分離(釋放)操作。圖33 (a)、33 (b)和34示出了嚙合部。圖 35 (a)、35 (b)、36 (a)、36 (b)、37 (a)、37 (b)、38 (a)、38 (b)、39 (a)和 39 (b)示出了
分離操作。圖40(a)、40(b)和41示出了縱向定位構造。圖42 (a)、42 (b)、43 (a)和43 (b)示出了盒旋轉軸線的對齊構造。圖44 (a)和44 (b)示出了驅動聯結構件和從動聯結構件。圖45 (a)至45 (c)禾P 46 (a)至46 (c)示出了分離操作。圖47示出了驅動聯結構件和從動聯結構件。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方式1)將參考圖1至圖47描述應用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靜電成像設備)首先,將參考圖1描述靜電成像設備(雷射印表機),應用本發明的盒能夠可拆卸 地安裝在所述靜電成像設備上。靜電成像設備由靜電成像設備主組件A(下文稱為設備主組件A)和盒B構成。如 圖1所示,通過根據圖像信息使用從光學系統1發出的雷射L照射作為鼓形電子照相感光 構件的感光鼓10的表面,設備主組件A形成靜電潛像,然後,通過用調色劑顯影靜電潛像, 設備主組件A形成調色劑圖像。然後,與調色劑圖像的形成同步地,把布置在片材進給託盤3a(片材進給託盤中 容納有記錄材料(介質)2)端部的提升板3b升高,使得記錄材料2由輸送裝置輸送,所述 輸送裝置包括輸送輥3c、分離墊3d、對齊輥3e等等。之後,通過向作為轉印裝置的轉印輥4施加與調色劑圖像電荷極性相反極性的電 壓,把在布置於盒B中的感光鼓10上形成的調色劑圖像轉印到記錄材料2上。記錄材料2 由輸送導向件3f輸送到定影裝置5。定影裝置5由驅動輥5a和其中容納有加熱器5b的定影輥5c構成,並通過向穿過 定影裝置5的記錄材料2加熱和加壓來把轉印的調色劑圖像定影。然後,記錄材料2由片材排出輥對3g輸送,並排出到片材排出部6上。順帶說一句,盒安裝部7是將要安裝(布置)盒B的室(空間)。在盒B置於室中 的狀態下,從動聯結構件220 (在後面描述的)與設備主組件A的驅動軸連接。在該實施方 式中,在安裝部7布置盒B被稱為在設備主組件A中安裝盒B。此外,從設備主組件A取出 盒B被稱為從設備主組件A拆卸盒B。(盒的簡要描述)將描述應用本發明的盒。如圖2所示,盒B包括作為電子照相感光構件的感光鼓10,感光鼓具有感光層。感光鼓10的表面由與感光鼓10接觸並通過感光鼓10的旋轉而轉動的充電輥11均勻地充 電。帶電的感光鼓10在通過曝光孔12來自光學系統1的雷射L下曝光,從而形成靜電潛 像。該潛像由顯影裝置13進行顯影。利用作為調色劑供給裝置的可旋轉調色劑供給構件13b,顯影裝置13將調色劑容 納容器13a中的調色劑通過調色劑容納容器13a的開口供給到顯影容器13f中。之後,在 顯影輥13d-它是容納有固定磁體13c的可旋轉構件-的表面上,通過顯影刮刀13e形成摩 擦帶電的調色劑層。顯影輥13d被壓迫彈簧(未示出)壓向感光鼓10,同時通過作為間隔 構件的間隔輥13k而與感光鼓10保持一定的間隙。通過根據靜電潛像將形成在顯影輥13d 表面上的調色劑層轉印到感光鼓10上,就形成了調色劑圖像,從而使靜電潛像顯現。然後,通過向布置在設備主組件A中的轉印輥4施加與調色劑圖像電荷極性相反 極性的電壓,將調色劑圖像轉印到記錄材料2上。殘留在感光鼓10上的調色劑由布置在清 潔裝置20上的清潔刮刀20a去除,並由舀取板22舀取,然後收集到可移除的調色劑容納部 21a 中。盒B由第一框架單元18和第二框架單元19構成,這兩個框架單元被整體地支撐。如圖3所示,第一框架單元18是調色劑容納容器13a和顯影容器13f。在顯影容 器13f中設置有多個構件,例如顯影輥13d、布置在顯影輥13d兩端的間隔輥13k、顯影刮刀 13e等等。此外,第一框架單元18 —端具有旋轉運動孔15a,另一端具有旋轉運動孔15b。如圖4所示,第二框架單元19由清潔框架21、布置在清潔框架21中的感光鼓10、 清潔裝置20、充電輥11等構成。第二框架單元19 一端具有固定孔23a,另一端具有固定孔23b。清潔框架21具有握持部T。如圖5和6所示,布置在第一框架單元18兩端部的旋轉運動孔15a和15b通過銷 9可旋轉和可移動地連接到布置在第二框架單元19兩端部的固定孔23a和23b。利用布置在第一框架單元18和第二框架單元19之間的壓迫彈簧30,顯影輥19被 朝著感光鼓10壓迫和對接,同時通過間隔輥13k保持一定的間隙。順帶說一句,盒B可由用戶安裝在設備主組件A中和從其上拆卸。在下面的描述中,與感光鼓10的旋轉軸線平行的方向(軸向方向)稱為縱向方 向。(聯結單元)將參考圖7 (a)、7 (b)、8 (a)和8 (b)描述聯結單元U2。圖7(a)是聯結單元U2的透視圖。圖7 (b)是沿圖7(a)中的線S1-S1截開的剖視 圖。圖8 (a)和8(b)是聯結單元U2的分解透視圖。聯結單元U2由殼體200、從動聯結構件220、盒壓迫彈簧215以及蓋構件210構成。 如圖所示,從動聯結構件220安裝在殼體200中,使得從動聯結構件220的滑動軸220a由 殼體200的軸支撐部200d同軸且在軸向方向可動地支撐。類似地,從動聯結構件220的驅 動槽220b和220c分別由殼體200的驅動肋201a和201b在軸向方向可動地支撐。通過利 用驅動肋201a和201b支撐驅動槽220b和220c,確定從動聯結構件220在殼體200中的周 向位置。
9
此外,從動聯結構件220的對接部220d接靠殼體200的對接部200e,從而保持從 動聯結構件220。從動聯結構件220 —端具有盒壓迫彈簧215,盒壓迫彈簧215被蓋構件210壓縮。 布置在蓋構件210的兩個位置上的卡爪部210a和210b安裝在殼體200中,同時在裝配時 彈性變形,端部210al和210bl分別進入嚙合孔202a和202b,從而嚙合在殼體200中。利 用蓋構件210,將盒壓迫彈簧215和從動聯結構件220保持在殼體200中。如上所述,從動聯結構件220由殼體200沿從動聯結構件220的軸向方向可動地 支撐,並由盒壓迫彈簧215壓向圖7(a)中的右側。當旋轉驅動力從設備主組件A傳遞給從動聯結構件220時,從動聯結構件220的 驅動槽220b和220c與殼體200的驅動肋201a和201b彼此接觸以傳遞驅動力。換句話說, 從動聯結構件220和殼體200同軸旋轉。(電子照相感光鼓單元)下面,將參考圖9(a)和9(b)描述電子照相感光鼓單元(下文稱為鼓單元)的構 造。圖9(a)是鼓單元U1的透視圖,圖9(b)是鼓單元U1的分解透視圖。通過將感光層10b施加到鋁之類製成的導電鼓筒10a上來製備感光鼓10。鼓筒 10a的兩個端部上設有與鼓表面同軸的開口 10al和10a2,鼓法蘭150和聯結單元U2可通 過開口 10al和10a2嚙合鼓單元U1。聯結單元U2布置在鼓單元U1的一個端側(下文稱為驅動側),在該端側,驅動力 從設備主組件A傳遞給鼓單元U1。順帶說一句,聯結單元U2通過齒輪200c把從設備主組件A接收的驅動力傳遞給 顯影輥13d (圖2),該齒輪200c布置在聯結單元U2中。鼓法蘭150布置在與鼓單元U1的驅動側相對的鼓單元U1的另一端側(下文稱為 非驅動側)。鼓嚙合部150b和軸支撐部150a同軸地布置在鼓法蘭150中。此外,在鼓法蘭150 中布置有接地板151。接地板151是導電的薄板狀構件(主要由金屬製成)。接地板151 包括可與導電鼓筒10a的內圓周面接觸的鼓接觸部(對接部)151bl和151b2,並且包括可 與鼓接地軸154接觸的接觸部(在後面描述的)。接地板151與設備主組件A電氣連接,以 便使感光鼓10接地。對於鼓法蘭150而言,鼓嚙合部150b嚙合在設於鼓筒10a—端的開口 10al中。此 外,對於聯結單元U2而言,鼓嚙合部200b嚙合在設於鼓筒10a另一端的開口 10a2中。每 個鼓嚙合部150a和200b通過粘結、夾緊等等固定在鼓筒10a中。這樣,聯結單元U2和鼓筒10a就被同軸地固定且一體地旋轉。圖10示出了把聯結單元U1安裝在盒B中的方法。在非驅動側,布置在清潔框架21中的軸孔25和鼓法蘭150的軸支撐部150a由鼓 接地軸154支撐。這時,鼓接地軸154被壓配合到軸孔25中,使得軸支撐部150a和鼓接地 軸154可旋轉。另一方面,在驅動側,聯結單元U2的聯結軸200a由鼓軸支撐構件24的軸支撐部 24a可旋轉地支撐。鼓支撐構件24通過螺釘26在驅動側固定在清潔框架21中。這樣,鼓單元U1由第一框架單元18可旋轉地支撐。
(盒B的安裝和拆卸)如圖11所示,在將盒B安裝到設備主組件A中的情況下,繞鉸鏈8a向上打開主組 件蓋8,然後沿與驅動軸交叉的交叉方向(大體上與驅動軸垂直的垂直方向)即箭頭X指 示的方向插入盒B。如圖12(a)所示,在設備主組件A的驅動側,驅動側主組件導向構件40 具有上導向槽40a和下導向槽40b。此外,在非驅動側,如圖12(b)所示,非驅動側主組件導 向構件45具有上導向槽45a和下導向槽45b。另一方面,如圖13(a)所示,在盒B的驅動側,布置有驅動側定位凸頭31和防旋轉 凸頭32。此外,如圖13(b)所示,在非驅動側,布置有非驅動側定位凸頭33和導向凸頭34。在布置於盒B的驅動側上的驅動側定位凸頭31嚙合驅動側主組件導向構件40的 上導向槽40a以及防旋轉凸頭32嚙合下導向槽40b (圖14a)之後,通過將盒B插入設備主 組件A中,將盒B安裝到設備主組件A中。當進一步推進盒B時,如圖14(b)所示,盒B的驅動側定位凸頭31進入上導向槽 40a,以到達在驅動側主組件導向構件40的上導向槽40a的一端形成的主組件定位部40al, 使得盒B被定位。類似地,防旋轉凸頭32進入旋轉位置管制部40bl,以與在下導向槽40b 的一端形成的旋轉位置管制表面40b2相接觸,使得盒B被定位。另一方面,在非驅動側,在布置於盒B的非驅動側上的非驅動側定位凸頭33嚙合 非驅動側主組件導向構件45的上導向槽45a以及導向凸頭34嚙合下導向槽45b (圖15 (a)) 之後,將盒B插入設備主組件A中。當進一步推進盒B時,如圖15(b)所示,盒B的非驅動側定位凸頭33進入上導向 槽45a,以到達在非驅動側主組件導向構件45的上導向槽45a的一端形成的主組件定位部 45al,使得盒B被定位。導向凸頭34進入在下導向槽45b的一端形成的接收凹槽部45bl。 這樣,將盒B安裝在盒安裝部7上。如上所述,盒B可插入設備主組件A中,同時盒B的安裝軌跡由驅動側上導向槽 40a、驅動側下導向槽40b、非驅動側上導向槽45a和非驅動側下導向槽45b進行管制。當拆卸盒B時,抓住握持部T並拉出盒B。在通過設備主組件A的各個導向槽管制 上述各個凸頭的軌跡的情況下,從設備主組件A拉出盒B。也就是說,盒B沿上述的交叉方 向移動,從而將其取出。通過這種方式,從設備主組件A上拆卸盒B。(聯結部的操作)將描述當把盒B安裝到設備主組件A中和從其上拆卸時聯結單元U2的操作。如圖16所示,傾斜構件41布置在設備主組件A的驅動側主組件導向構件40的上 導向槽40a處。此外,在盒B安裝於盒安裝部7上的狀態下,作為可旋轉的驅動傳遞構件的驅動聯 結構件250布置在與從動聯結構件220相對的位置。圖17示出了驅動聯結構件250的結構。驅動聯結構件250具有可與盒B的從動 聯結構件220嚙合的驅動聯結部260和用於從布置在設備主組件A中的驅動馬達M(圖18) 接收驅動力的齒輪部251。參考圖18,將簡要描述在傾斜構件41和驅動聯結構件250附近的結構。圖18是 沿圖16中指示的S2-S2線截開的剖視圖。如圖所示,驅動聯結構件250由主組件側的板42 通過軸支撐構件252可旋轉地支撐。傾斜構件41形成有在安裝盒B時從上遊部41a向下遊部41b的傾斜表面41c。下遊部41b的高度與驅動聯結部260的端部261的高度大體上 相同。如圖19所示,驅動聯結部260包括用於傳遞驅動力的驅動傳遞部262 (在兩個位 置),以及包括驅動側接觸部300。在此,驅動側接觸部300是相對於驅動聯結部260的旋 轉軸線方向交叉(傾斜)的傾斜部(傾斜表面)。另一方面,從動聯結構件220包括可與驅 動傳遞部262相接觸的驅動力接收部222 (在兩個位置),驅動力從驅動傳遞部262傳遞給 該驅動力接收部,以及從動聯結構件220包括可與驅動側接觸部300相接觸的非驅動側接 觸部320。圖20 (a)和20(b)示出了兩個盒部分嚙合並處於驅動力接收相位的狀態。圖20 (b) 是從從動聯結構件220側來看聯結嚙合部的示意性剖視圖。當驅動聯結部260沿圖中箭頭R指示的方向旋轉時,驅動聯結部260的兩個驅動 傳遞部262和從動聯結構件220的驅動力接收部222彼此相對並接觸,以傳遞驅動力。利用構成驅動傳遞部262的凸起和構成驅動力接收部222的凸起之間的對接來實 現驅動傳遞。在下面對本實施方式和隨後的實施方式的描述中,驅動傳遞部262表示驅動 傳遞部262的對接區在徑向上的最外側部,以及驅動力接收部222表示驅動力接收部222 的對接區在徑向上的最外側部。圖21示出了當盒B安裝在設備主組件A中時聯結單元U2的狀態。在該圖中,為 了便於說明,省略了盒B構件的圖示。此外,以截面的方式示出設備主組件A。當(沿圖中 箭頭K指示的方向,即與從動聯結構件220的軸向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安裝盒B時,從動 聯結構件220的端部261在接觸傾斜構件41的傾斜表面41c的同時經過傾斜表面41c。此 時,從動聯結構件220朝聯結單元U2的內側(沿圖21中箭頭L的方向)縮回。因此,從動 聯結構件220的旋轉軸線(軸)移動到大體上和驅動聯結構件250的旋轉軸線(軸)重合 的位置。作為另一種用於縮回從動聯結構件220的結構,圖22(a)示出了一種結構,其中, 作為第二驅動側接觸部(另一個驅動側接觸部)的傾斜表面253圍繞驅動聯結部260布置。 在該結構中,如圖22(b)所示,從動聯結構件220具有作為第二從動側接觸部(另一個從動 側接觸部)的端部261,該端部261可與第二驅動側接觸部接觸。當(沿圖中箭頭K的方 向)安裝盒B時,端部261在接觸傾斜表面253的同時經過傾斜表面253。此時,從動聯結 構件220朝聯結單元U2的內側(沿圖中箭頭L的方向)縮回。因此,從動聯結構件220的 旋轉軸線可移動到大體上和驅動聯結構件250的旋轉軸線共線的位置。在該結構中,從動 聯結構件220可以在不設置傾斜構件41的情況下縮回。順帶提一句,為了在將盒B安裝於 設備主組件A中時使從動聯結構件220縮回,可以只需要使第二驅動側接觸部和第二從動 側接觸部中的至少一個傾斜。當盒B安裝在安裝部7上時,從動聯結構件220和驅動聯結構件250同軸地布置。 同時,利用上述盒壓迫彈簧215,使從動聯結構件220位於這樣的表面上,在該表面,從動聯 結構件220被壓向驅動聯結部260。此時,驅動聯結部260的兩個驅動傳遞部262和從動聯結構件220的兩個驅動力 接收部222在這兩個聯結構件不必處於驅動傳遞相位(圖23(a)和23(b)以及圖24(a)和 24(b))的一些情況下不彼此相對和接觸。
12
在圖23(a)和23(b)示出的相位中,利用來自驅動馬達的驅動力,驅動聯結部260 沿圖23(b)中箭頭R指示的方向旋轉。因此,驅動聯結部260的兩個驅動傳遞部262和從 動聯結構件220的兩個驅動力接收部222彼此相對和接觸並處於驅動傳遞相位,從而能實 現驅動傳遞。在圖24(a)和24(b)示出的相位中,兩個聯結構件的端部已經縮回,使得兩個聯結 構件處於這兩個聯結構件彼此不能嚙合的表面上。在此,當驅動聯結部260沿圖24(b)中 箭頭R的方向旋轉時,在兩個聯結構件處於兩個聯結構件的端部之間的接觸被消除的相位 時,從動聯結構件220通過上述的壓迫力朝驅動聯結部260側移動。之後,驅動聯結部260 的兩個驅動傳遞部262和從動聯結構件220的兩個驅動力接收部222彼此相對和接觸並進 入驅動傳遞相位,從而實現驅動傳遞。圖25的剖視圖示出了一部分,在該部分,驅動聯結部260的驅動傳遞部262和從 動聯結構件220的驅動力接收部222彼此接觸。如圖所示,驅動聯結部260的驅動傳遞部 262和從動聯結構件220的驅動力接收部222相對於驅動傳遞軸線傾斜。當驅動聯結部260沿圖25中箭頭R2指示的方向旋轉而傳遞驅動力給從動聯結構 件220時,驅動傳遞力F沿垂直於驅動傳遞部262和驅動力接收部222的接觸表面的方向 從驅動傳遞部262施加給驅動力接收部222。如上所述,傳遞部傾斜。驅動傳遞力F的驅動 傳遞軸向分力Fa作用在驅動力接收部222上。通過驅動傳遞軸向分力Fa的這種作用,從 動聯結構件220被拉向驅動聯結構件250,直到從動聯結構件220的縱向接觸部221接觸驅 動聯結部260的縱向接觸部264為止。因此,進一步確保了兩個聯結構件之間的嚙合,從而 能穩定地實現驅動傳遞部262和驅動力接收部222之間的接觸。此外,從動聯結構件220的縱向接觸部221和驅動聯結部260的縱向接觸部264 彼此接觸,以便確定兩個聯結構件相對於它們縱向方向的位置。這樣,確定了鼓單元U1和 驅動聯結構件250的縱向位置。順帶提一句,在該實施方式中,描述了驅動傳遞部262和驅動力接收部222都傾斜 的實例,但是當傳遞部中的任何一個傾斜以及驅動傳遞軸向分力Fa沿聯結構件彼此拉拽 的方向作用時也能夠獲得相似的效果。圖26 (a)示出了只有驅動傳遞部262傾斜的結構,圖26 (b)示出了只有驅動力接 收部222傾斜的結構。下面將描述從設備主組件A取出盒B的情況。當開始從設備主組件A拉出盒B時,如圖27 (a)所示,驅動聯結部260的旋轉軸線 和從動聯結構件220的旋轉軸線彼此偏離。在該圖中,箭頭N表示盒B的拆卸方向,S卩,從 動聯結構件220的移動方向。然後,如圖27(b)所示,驅動聯結部260的驅動側接觸部300 和從動聯結構件220的從動側接觸部320彼此接觸。因此,在接觸部產生的力的驅動傳遞軸 向分力Fc作用於從動聯結構件220上。也就是說,從動側接觸部320從驅動側接觸部300 接收力。為此,從動聯結構件220相對於盒B的主體沿圖27(b)中箭頭L指示的方向(從 動聯結構件220的軸向方向)縮回。當進一步拉出盒B時,從動側接觸部320完全通過驅 動側接觸部300,使得兩個聯結構件之間的嚙合如圖27(c)所示地被釋放。在圖27(a)至 27(c)中,驅動側接觸部300傾斜,以便釋放兩個聯結構件之間的嚙合,並且也可以只需要 使驅動側接觸部300和從動側接觸部320中的至少一個傾斜。
當進一步拉出盒B時,從設備主組件A取出盒B。參考圖28(a)至28(c)、29(a)至29(c)和30(a)至30(c)進一步詳細地描述。 圖28 (a)至28(c)示出了開始拉出盒B的狀態;圖29 (a)至29 (c)示出了聯結(嚙合) 釋放操作過程的狀態;以及圖30(a)至30(c)示出了聯結釋放操作後的狀態。此外,圖 28(a)、29(a)、30(a)是聯結部的透視圖;圖28 (b)、29 (b)、30 (b)是嚙合部的剖視圖;以及圖 28(c)、29(c)、30(c)是從從動聯結構件220側來看聯結嚙合部的示意圖。在沿圖28(a)、28(c)、29 (a)至29(c)和30 (a)至30(c)中箭頭N的方向從設備主 組件A拉出盒B的情況下,從動聯結構件220同樣在聯結嚙合部處沿箭頭N的方向移動。此 時,在從動聯結構件220和驅動聯結構件250在圖28(c)、29(c)和30 (c)中示出的接觸部 P處彼此接觸的狀態下,從動聯結構件220由於盒B的拉出力而沿這些圖中箭頭R1指示的 方向(和鼓單元U1—體地)旋轉。也就是說,在從動聯結構件220和驅動聯結構件250在 接觸部P處彼此接觸的狀態下,從動聯結構件220沿指示箭頭N的方向移動,同時沿指示箭 頭R1的方向旋轉。同時,通過如上所述的在驅動側接觸部300和從動側接觸部320之間的 接觸,從動聯結構件220沿圖29(a)、29(b)、30(a)和30(b)中指示的箭頭L的方向縮回。當聯結件進行該釋放操作時,在沒有接觸部P—側的構成驅動傳遞部262的凸起 的表面265a和構成驅動力接收部222的凸起的表面224a彼此靠近(圖28 (c)、29 (c)和 30(c))。在凸起的這些表面265a和224a之間有空隙。如圖30 (a)至30 (c)所示,從動聯 結構件220沿指示箭頭L的方向旋轉和縮回,直到凸起表面265a接觸凸起表面224a,從而 避免了這兩個凸起表面之間的幹涉。將參考圖31 (a)和31 (b)更加具體地描述在該實施方式中避免幹涉的結構。在圖 31(a)中,從動聯結構件220沿拉出方向N移動並沿方向L縮回,直到構成驅動聯結部260 的驅動傳遞部262的凸起266和構成從動聯結構件220的驅動力接收部222的凸起226彼 此分離為止。此時,從動聯結構件220沿拉出方向N的移動距離是3。此外,假設不設置驅動側接觸部300和不執行從動聯結構件220的縮回操作,則從 動聯結構件220沿指示箭頭R1方向旋轉的同時沿拉出方向N移動的距離是a (圖31(b)。 圖31 (b)示出了一種狀態,其中,從動聯結構件220在從動聯結構件220和驅動聯結構件 250在接觸部(點)P處彼此接觸的狀態下移動,並且通過驅動聯結部260的凸起表面265a 和從動聯結構件220的凸起表面224a之間的接觸防止從動聯結構件220沿拉出方向N移 動。在該結構中,在任何拉出方向上都滿足a > 0。因此,在從動聯結構件220旋轉 且凸起表面265a接觸凸起表面224a之前,從動聯結構件沿指示箭頭L的方向縮回,從而能 夠避免兩個凸起之間的幹涉。將描述另一種避免幹涉的結構。在圖32(a)至32 (c)中,凸起表面265a和凸起表 面224a之間的空隙比上述結構中的更大。圖32 (a)示出了盒B開始拆卸的狀態。圖32 (b)示出了在拆卸過程中在接觸點P 的接觸完成的狀態,以及圖32(c)示出了盒B已經拆卸的狀態。在該結構中,不會發生由於從動聯結構件220沿方向N的移動以及從動聯結構件 220沿方向R1的旋轉操作而導致的凸起表面265a和凸起表面224a之間的上述接觸(對 接)。因此,能夠在不依賴於使從動聯結構件220縮回的情況下,避免由於聯結構件的釋放操作導致的幹涉。此外,如圖33 (a)和33 (b)所示,由於驅動側接觸部300導致的從動聯結構件220 縮回的距離是Lb。相對於旋轉軸線方向而言,構成驅動聯結部260的驅動傳遞部262的凸 起266和構成從動聯結構件220的驅動力接收部222的凸起226彼此相對的相對距離(對 接距離)是La(圖33(a))。通過使距離La和Lb滿足Lb彡La,能夠可靠地釋放聯結構件之間的嚙合(圖 33(b))。此外,如圖34所示,構成驅動聯結部260的驅動傳遞部262的凸起266構造成不 從驅動側接觸部300的端部線301突出。類似地,構成從動聯結構件220的驅動力接收部 222的凸起226構造成不從從動側接觸部320的端部線321突出。因此,即使在釋放了聯結 構件之間的嚙合後,兩個聯結構件也不會彼此幹涉,從而能夠拆卸盒B。在該實施方式中,描述了當聯結部之間的嚙合被釋放時從動聯結構件220因盒B 的拉出力而旋轉的情形。然而,即使在驅動聯結構件250旋轉時,聯結部之間的嚙合也通過 與上述結構相同的動作進行釋放。圖35 (a)、35(b)、36 (a)、36(b)、37 (a)和37 (b)示出了通 過驅動聯結構件250的旋轉而釋放嚙合的狀態。圖35 (a)和35 (b)示出了開始拉出盒B的狀態,圖36 (a)和36 (b)示出了聯結釋 放操作過程的狀態,以及圖37(a)和37(b)示出了聯結釋放操作後的狀態。圖35 (a)、36 (a)和37 (a)是嚙合部的剖視圖,圖35 (b)、36 (b)、和37 (b)是從從動 聯結構件220側來看聯結嚙合部的示意性剖視圖。正如在這些圖中所示出的,在驅動聯結構件250和從動聯結構件220在接觸部P 處彼此接觸的狀態下,驅動聯結構件250由於盒B的拉出力而沿箭頭R2的方向旋轉。同時, 從動聯結構件220沿指示箭頭N的方向移動,並且通過驅動側接觸部300的作用沿指示箭 頭L的方向縮回。這樣,就釋放了聯結嚙合。此外,即使在兩個聯結構件同時旋轉時,也可以通過相同的動作釋放聯結嚙合。通過上述操作,能夠從設備主組件A上拆卸盒B。順帶提一句,如圖38 (a)和38 (b)所示,即使在驅動側接觸部300布置在從動聯結 構件220上的結構中,也可以利用沿指示箭頭N的方向拉出盒B的力,使從動聯結構件220 沿指示箭頭L的方向縮回。這樣,能夠實現聯結嚙合的釋放。圖38(a)是驅動聯結部260 和從動聯結構件220的透視圖,圖38(b)是示出了拆卸過程中嚙合部狀態的示意性剖視圖。圖39(a)和39 (b)示出了一種結構,其中,驅動聯結部260具有作為驅動側接觸部 的傾斜部300a,以及從動聯結構件220具有作為從動側接觸部的另一傾斜部300b,該另一 傾斜部300b與傾斜部300a大致平行。即使在該結構中,也可以利用沿指示箭頭N的方向 拉出盒B的力,使從動聯結構件220能夠沿指示箭頭L的方向縮回。在不把驅動側接觸部 300構成為傾斜部的情況下,從動側接觸部320可以是傾斜部。也就是說,只需要使驅動側 接觸部300和從動側接觸部320中的至少一個傾斜。圖39 (a)是驅動聯結部260和從動聯 結構件220的透視圖,以及圖39(b)是示出了拆卸過程中嚙合部的狀態的示意性剖視圖。在 該結構中,可靠地實現了接觸部之間的接觸,使得能夠進一步順暢地釋放聯結嚙合。(實施方式2)下面將描述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方式。
除驅動側接觸部300之外的結構與實施方式1中的相似。為此,省略了重複描述, 並用相同的參考數字或符號表示具有和實施方式1中構件相同功能的構件。在該實施方式中,將描述用於確定驅動聯結部260和從動聯結構件220的縱向位 置的另一種結構。圖40(a)示出的布置在驅動聯結部260上的驅動側接觸部300是由以驅動聯結 部260的旋轉軸線作為對稱軸的旋轉操作所限定的表面(圖中作為實例是部分圓錐形的表 面)。另一方面,在從動聯結構件220的端部布置有環形的從動側接觸部320,使得從動聯 結構件220的旋轉軸線是從動側接觸部320的中心。如圖40(b)所示,當兩個聯結構件彼此嚙合同時相互拉拽時,通過採用使驅動側 接觸部300和從動側接觸部320彼此形成接觸的結構,可以確定兩個聯結構件的縱向位置。此外,在該結構中,驅動聯結部260的驅動側接觸部300的旋轉軸線和從動聯結構 件220的從動側接觸部320的旋轉軸線能彼此準確地對齊。類似地,將描述圖39(a)示出的結構,其中,兩個聯結構件具有傾斜部。另一個傾 斜部300b是由以從動聯結構件220的旋轉軸線作為對稱軸的旋轉操作所限定的表面,傾 斜部300a是由以驅動聯結部360的旋轉軸線作為對稱軸的旋轉操作所限定的表面。如圖 31所示,當採用了這樣一種結構時,其中在兩個聯結構件彼此嚙合同時彼此拉拽時另一個 傾斜部300b和傾斜部300a彼此接觸,利用這種結構就能夠確定兩個聯結構件的縱向位置。 同時,兩個聯結構件的旋轉軸線能夠彼此準確地對齊。圖中,作為由以各個聯結構件的旋轉 軸線為對稱軸的旋轉操作所限定的每個表面的實例,示出了部分圓錐形的表面。在該實施例所描述的結構中,使驅動側接觸部300和從動側接觸部320彼此接觸 以便驅動聯結部260的旋轉軸線和從動聯結構件220的旋轉軸線彼此準確地對齊,從而設 備主組件A的驅動軸線(軸)和鼓單元U1的旋轉軸線能夠準確地對齊。因此,提高了感光 鼓10相對於設備主組件A的光學系統1的位置精度,從而實現圖像質量的改進。(實施方式3)將描述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方式。在該實施方式中,將描述在三個部分布置驅動傳遞部的結構。順帶提一句,除驅動傳遞部之外的結構和實施方式1中的相似。為此,省略了重複 描述,並用相同的參考數字或符號表示具有和實施方式1中構件相同功能的構件。如圖42(a)所示,該實施方式中的驅動聯結部260具有三個驅動傳遞部262,它們 以驅動聯結部260的旋轉軸線作為中心,同時彼此之間相移120度。類似地,從動聯結構件 220具有三個驅動力接收部222,它們以從動聯結構件220的旋轉軸線作為中心,同時彼此 之間相移120度。在該結構中,三個驅動傳遞部262同時接觸三個驅動力接收部222的位置相應於 圖42(b)中示出的相位。此時,能夠使兩個聯結構件的旋轉軸線準確地彼此對齊。在該實施方式中,驅動傳遞部262和驅動力接收部222均布置在相移120度的三 個部分,使得兩個聯結構件的相位每120度彼此重合。當盒B安裝在設備主組件A的盒安裝部7中且驅動聯結構件250由驅動馬達驅動 旋轉時,驅動聯結部260的驅動傳遞部262和從動聯結構件220的驅動力接收部222開始 彼此接觸。
此時,在兩個聯結構件的旋轉軸線彼此偏離的情況下,接觸部可以是圖43(a)中示出的一個點Pl,或圖43(b)中示出的兩個點P2和P3。在圖43 (a)的單點接觸的情況下,當驅動聯結部260沿指示的箭頭R方向旋轉時, 從動聯結構件220接收在與接觸部(點)Pl垂直的方向上的力F1。利用該作用力,從動聯 結構件220沿力Fl的方向移動。此外,在圖43(b)的兩點接觸的情況下,當驅動聯結部260沿指示的箭頭R方向旋 轉時,從動聯結構件220接收與接觸部P2垂直的方向上的力F2以及與接觸部P3垂直的方 向上的力F3。利用這兩個方向的作用力,從動聯結構件220沿力F2和F3的合力F4的方向 移動。這樣,最終地,兩個聯結構件移動,使得三個驅動傳遞部262同等地接觸三個驅動 力接收部222,如圖42(b)所示,從而確定了它們的相對位置。也就是說,在兩個聯結構件的 旋轉軸線彼此準確地對齊的狀態下,傳遞驅動(驅動力)。因此,通過把驅動傳遞部262和驅動力接收部222構造成使得兩個聯結構件的旋 轉軸線大體上彼此重合,就能夠使設備主組件A的驅動軸線和鼓單元Ul的旋轉軸線彼此準 確地對齊。因此,提高了感光鼓10相對於設備主組件A的光學系統1的位置精度,從而實 現圖像質量的改進。此外,根據該實施方式,通過驅動傳遞部262和驅動力接收部222之間 的接觸,從動聯結構件220被相對地拉向驅動聯結構件250。為此,和實施方式2相比,可以 減小用於將從動聯結構件220壓靠到驅動聯結構件250上的力。此外,也可以組合地使用 實施方式1或實施方式2的(拉拽)結構。(實施方式4)將描述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方式。順帶提一句,在該實施方式中,除驅動側接觸部300 (傾斜部)和從動側接觸部320 之外的結構與實施方式1中的相似,以及驅動傳遞部的結構與實施方式3中的相似。為此, 省略了對各實施方式的重複描述,並用相同的參考數字或符號表示具有和實施方式1以及 實施方式3中的構件相同功能的構件。圖44 (a)和44(b)示出了該實施方式中的驅動聯結構件250和從動聯結構件220。如圖44(a)所示,驅動側接觸部300布置在構成從動聯結構件220的驅動力接收 部222的凸起226上,從動側接觸部320布置在構成驅動聯結構件250的驅動傳遞部262 的凸起266上。圖44(b)示出了在驅動傳遞過程中兩個聯結構件的相位,該圖是從驅動聯結構件 250側來看聯結嚙合部的示意性剖視圖。三個驅動傳遞部262和三個驅動力接收部222彼 此接觸以傳遞驅動力。如在實施方式3中所描述的,在驅動聯結構件250的旋轉軸線與從動聯結構件220 的旋轉軸線彼此準確地對齊的狀態下傳遞驅動力。參考圖45 (a)至45 (c)和圖46 (a)至46 (c)描述將盒B從設備主組件A上拆卸的 狀態。圖45 (a)至45 (c)示出了在聯結釋放操作過程的狀態,圖46 (a)至46 (c)示出了聯 結釋放操作後的狀態。此外,圖45 (a)和46 (a)是聯結部的透視圖;圖45(b)和46 (b)是齧 合部的剖視圖;圖45 (c)和46 (c)是從驅動聯結部260側來看聯結嚙合部的示意性剖視圖。 在上述圖中,指示的箭頭N表示盒B的拆卸方向,即從動聯結構件220的移動方向。
在沿圖45(a)、45(b)、46 (a)和46 (b)中的指示箭頭N的方向從設備主組件A拉出 盒B的情況下,在聯結嚙合部處,從動聯結構件220同樣沿指示箭頭N的方向移動。此時, 通過在驅動聯結構件250和從動聯結構件220在圖45 (c)所示的接觸部P彼此接觸的狀態 下拉出盒B,從動聯結構件220沿圖中的箭頭R3所指示的方向(與鼓單元U1 —體地)旋 轉。也就是說,在從動聯結構件220與驅動聯結構件250在接觸部P相接觸的狀態下,從動 聯結構件220沿指示箭頭N的方向移動的同時沿指示箭頭R3的方向旋轉。同時,如圖45(b)和45(c)所示,在構成驅動傳遞部262的凸起266處且沒有接觸 部P的從動側接觸部320和構成驅動力接收部222的凸起226的驅動側接觸部300在接觸 部Q相接觸。在接觸部Q處產生的力Fb的驅動傳遞軸向分力Fc作用在從動聯結構件220 上,使得從動聯結構件220沿指示箭頭L的方向縮回。當進一步拉出盒B時,從動聯結構件220的從動側接觸部320完全通過驅動側接 觸部300,使得兩個聯結構件之間的嚙合如圖46(a)至46(c)所示被釋放。當進一步拉出盒B時,從設備主組件A取出盒B。在該結構中,從動側接觸部320沒有布置在從動聯結構件220的外周面,而是相對 於從動聯結構件220的圓周方向位於相鄰的驅動力接收部222之間。此外,從動側接觸部 320相對於從動聯結構件220的徑向方向位於與驅動力接收部222相同的位置或其內側。 換句話說,從動聯結構件220的旋轉軸線和從動側接觸部320之間的距離a只需要等於或 小於從動聯結構件220和驅動力接收部222之間的距離0 (圖44(b))。在此,如上所述地, 驅動力接收部222表示在通過構成驅動傳遞部262的凸起和構成驅動力接收部222的凸起 之間的對接而實現驅動傳遞時驅動力接收部222的對接區在徑向上的最外側部。因此,可 以減小聯結構件的直徑,使得能夠製造小尺寸的聯結構件。此外,根據本發明,驅動力接收 部222可以相對於徑向方向更靠外地布置。因此,能夠用更小力實現驅動傳遞。此外,驅動側接觸部300沒有布置在驅動聯結構件250的外周表面上,而是相對於 驅動聯結構件250的圓周方向位於相鄰的驅動力傳遞部(驅動力傳遞部)262之間。此外, 驅動側接觸部300布置在相對於驅動聯結構件250的徑向方向與驅動力傳遞部262相同的 位置或其內側。換句話說,驅動聯結構件250的旋轉軸線和驅動側接觸部300之間的距離只 需要等於或小於驅動聯結構件250的旋轉軸線和驅動力接收部222之間的距離。在此,如 上所述地,驅動力傳遞部262表示在通過構成驅動傳遞部262的凸起和構成驅動力接收部 222的凸起之間的對接實現驅動傳遞時驅動力傳遞部262的對接區在徑向上的最外側部。 因此,可以減小聯結構件的直徑,使得能夠製造小尺寸的聯結構件。此外,根據本發明,驅動 力傳遞部262可以相對於徑向方向更靠外地布置。因此,能夠用更小力實現驅動傳遞。將參考在實施方式1中圖28 (c)、29 (c)和30 (c)所示的描述沒有接觸部P的構成 驅動傳遞部262的凸起表面265a和構成驅動力接收部222的凸起表面224a之間的幹涉避 免o在該實施方式中,驅動側接觸部300布置在與構成從動聯結構件220的驅動力接 收部222的凸起表面224a相應的部分上,從動側接觸部320布置在與構成驅動聯結部260 的驅動傳遞部262的凸起表面265a相應的部分上。因此,凸起表面265a和凸起(另一個 凸起)表面224a之間的幹涉是驅動側接觸部300和從動側接觸部320之間的接觸。正如上面已經描述地,利用該接觸,從動聯結構件220沿鼓旋轉軸線方向縮回,使
18得不會發生幹涉。為此,不需要提供用於避免幹涉(接觸)的空隙,從而可以增大凸起226 和凸起266的尺寸。因此,可以增大驅動傳遞部的強度,從而實現準確的驅動傳遞。此外,如圖47所示,即使在驅動側接觸部300 (傾斜部)布置在構成驅動聯結部 260的驅動傳遞部262的凸起266處以及從動側接觸部320布置在構成從動聯結構件220 的驅動力接收部222的凸起226處的結構中,也能夠獲得相似的效果。此外,驅動側接觸部 300和從動側接觸部320也可以都是傾斜部。此外,在該實施方式中,也可以組合地使用實施方式1 (拉拽結構)、實施方式2 (拉 拽結構)或實施方式3 (用於對齊聯結旋轉軸線的結構)的結構。根據上述各實施方式,即使在布置於設備主組件中的驅動聯結構件不沿軸向方向 縮回時,盒B也沿大體上和驅動軸的軸線垂直的方向移動,使得能夠將盒B安裝在設備主組 件A中和從其上拆卸。儘管已經參考在此公開的結構描述了本發明,但是本發明不限於闡明的細節,本 申請意在涵蓋在改進目的範圍內或隨附權利要求範圍內的修改或變化。
權利要求
一種用於電子照相成像設備的主組件的盒,其中,主組件包括可旋轉的驅動聯結構件,所述驅動聯結構件包括驅動側對接部和用於傳遞驅動力的驅動力傳遞部,其中,所述盒能沿大體上與驅動聯結構件的旋轉軸線垂直的方向拆卸,所述盒包括可旋轉的從動聯結構件,其包括用於接收驅動力的驅動力接收部以及要與驅動側對接部對接的從動側對接部,所述從動聯結構件能沿預定方向滑動,該預定方向大體上與所述從動聯結構件的旋轉軸線平行;其中,所述驅動側對接部和所述從動側對接部中的至少一個傾斜,使得利用從動側對接部從驅動側對接部接收的力,所述從動聯結構件能沿所述預定方向離開驅動聯結構件縮回,以及其中,所述從動聯結構件的旋轉軸線和所述從動側對接部之間的距離不超過所述從動聯結構件的旋轉軸線和所述驅動力接收部之間的距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盒,其中,所述驅動力傳遞部和所述驅動力接收部中的至少 一個傾斜,使得所述驅動聯結構件和所述從動聯結構件相互拉拽。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盒,其中,所述驅動側對接部和所述從動側對接部彼此對接 並拉拽,從而使所述從動聯結構件相對於驅動聯結構件定位。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盒,其中,所述驅動力傳遞部和所述驅動力接收部構造和定 位成使得當驅動力傳遞部傳遞驅動力給所述驅動力接收部時,驅動聯結構件的旋轉軸線大 體上與所述從動聯結構件的旋轉軸線對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盒,其中,在拆卸所述盒時,利用在驅動力傳遞部和所述驅動 力接收部之間產生的力使驅動聯結構件和/或所述從動聯結構件旋轉。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盒,其中,Lb不小於La,其中Lb是在拆卸所述盒時沿所述預定方向測量的所述從動聯結構件離開所述驅動聯結構 件縮回的距離,以及La是在所述驅動聯結構件傳遞驅動力給所述從動聯結構件時沿所述預定方向測量的 在構成驅動力傳遞部的凸起和構成所述驅動力接收部的凸起之間的距離。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盒,其中,構成所述驅動力接收部的凸起構造和定位成相對 於所述預定方向不伸出超過所述從動側對接部,以及構成驅動力傳遞部的凸起構造和定位 成相對於所述預定方向不伸出超過驅動側對接部。
8.一種用於電子照相成像設備的主組件的盒,其中,主組件包括可旋轉的驅動聯結構 件,所述驅動聯結構件包括驅動側對接部和用於傳遞驅動力的驅動力傳遞部,其中,所述盒 能沿大體上與驅動聯結構件的旋轉軸線垂直的方向拆卸,所述盒包括可旋轉的從動聯結構件,其包括用於接收驅動力的驅動力接收部以及要與驅動側對接 部對接的從動側對接部,由驅動力驅動的所述從動聯結構件能沿預定方向滑動,該預定方 向大體上與所述從動聯結構件的旋轉軸線平行;其中,驅動力傳遞部和所述驅動力接收部中的至少一個傾斜,使得當驅動力傳遞部傳 遞驅動力給所述驅動力接收部時,驅動聯結構件和所述從動聯結構件相互拉拽,以及驅動側對接部和所述從動側對接部中的至少一個傾斜,使得在拆卸盒時,利用從動側 對接部從驅動側對接部接收的力,所述從動聯結構件沿所述預定方向離開驅動聯結構件縮回。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盒,其中,驅動側對接部和所述從動側對接部彼此對接並拉 拽,從而使所述從動聯結構件相對於驅動聯結構件定位。
10.一種用於電子照相成像設備的主組件的盒,其中,主組件包括可旋轉的驅動聯結構 件,所述驅動聯結構件包括驅動側對接部和用於傳遞驅動力的驅動力傳遞部,其中,所述盒 能沿大體上與驅動聯結構件的旋轉軸線垂直的方向拆卸,所述盒包括可旋轉的從動聯結構件,其包括用於接收驅動力的驅動力接收部以及要與驅動側對接 部對接的從動側對接部,驅動力驅動的所述從動聯結構件能沿預定方向滑動,該預定方向 大體上與所述從動聯結構件的旋轉軸線平行;其中,驅動力傳遞部和所述驅動力接收部構造和定位成使得當驅動力傳遞部傳遞驅動 力給所述驅動力接收部時,驅動聯結構件的旋轉軸線大體上與所述從動聯結構件的旋轉軸 線對齊,驅動側對接部和所述從動側對接部中的至少一個傾斜,使得在拆卸所述盒時,利用所 述從動側對接部從驅動側對接部接收的力,所述從動聯結構件沿所述預定方向離開驅動聯 結構件縮回。
11.一種電子照相成像設備,其包括可旋轉的驅動聯結構件,所述驅動聯結構件包括驅動側對接部和用於傳遞驅動力的驅 動力傳遞部;盒,該盒能沿大體上與驅動聯結構件的旋轉軸線垂直的方向拆卸,所述盒包括可旋轉 的從動聯結構件,該從動聯結構件包括用於接收驅動力的驅動力接收部以及要與驅動側對 接部對接的從動側對接部,驅動力驅動的所述從動聯結構件能沿預定方向滑動,該預定方 向大體上與所述從動聯結構件的旋轉軸線平行;其中,所述驅動側對接部和所述從動側對接部中的至少一個傾斜,使得利用從動側對 接部從驅動側對接部接收的力,所述從動聯結構件沿所述預定方向離開驅動聯結構件縮 回,以及其中,所述從動聯結構件的旋轉軸線和所述從動側對接部之間的距離不超過所述從動 聯結構件的旋轉軸線和所述驅動力接收部之間的距離。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電子照相成像設備,其中,驅動力傳遞部和所述驅動力接 收部中的至少一個傾斜,使得所述驅動聯結構件和所述從動聯結構件相互拉拽。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電子照相成像設備,其中,驅動側對接部和從動側對接部 彼此對接並拉拽,從而使所述從動聯結構件相對於驅動聯結構件定位。
14.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電子照相成像設備,其中,驅動力傳遞部和所述驅動力接 收部構造和定位成使得當驅動力傳遞部傳遞驅動力給所述驅動力接收部時,驅動聯結構件 的旋轉軸線大體上與所述從動聯結構件的旋轉軸線對齊。
15.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電子照相成像設備,其中,在拆卸所述盒時,利用在驅動力 傳遞部和所述驅動力接收部之間產生的力使驅動聯結構件和/或所述從動聯結構件旋轉。
16.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電子照相成像設備,其中,Lb不小於La,其中Lb是在拆卸所述盒時沿所述預定方向測量的所述從動聯結構件離開所述驅動聯結構件縮回的距離,以及La是在所述驅動聯結構件傳遞驅動力給所述從動聯結構件時沿所述預定方向測量的 在構成驅動力傳遞部的凸起和構成所述驅動力接收部的凸起之間的距離。
17.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電子照相成像設備,其中,構成所述驅動力接收部的凸起 構造和定位成相對於所述預定方向不伸出超過所述從動側對接部,以及構成驅動力傳遞部 的凸起構造和定位成相對於所述預定方向不伸出超過驅動側對接部。
18.一種電子照相成像設備,其包括可旋轉的驅動聯結構件,所述驅動聯結構件包括驅動側對接部和用於傳遞驅動力的驅 動力傳遞部;盒,該盒能沿大體上與驅動聯結構件的旋轉軸線垂直的方向拆卸,所述盒包括可旋轉 的從動聯結構件,該從動聯結構件包括用於接收驅動力的驅動力接收部以及要與驅動側對 接部對接的從動側對接部,驅動力驅動的所述從動聯結構件能沿預定方向滑動,該預定方 向大體上與所述從動聯結構件的旋轉軸線平行;其中,驅動力傳遞部和所述驅動力接收部中的至少一個傾斜,使得當驅動力傳遞部傳 遞驅動力給所述驅動力接收部時,驅動聯結構件和所述從動聯結構件相互拉拽,以及驅動側對接部和所述從動側對接部中的至少一個傾斜,使得在拆卸所述盒時,利用所 述從動側對接部從驅動側對接部接收的力,所述從動聯結構件沿所述預定方向離開驅動聯 結構件縮回。
19.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電子照相成像設備,其中,驅動側對接部和所述從動側對 接部彼此對接並拉拽,從而使所述從動聯結構件相對於驅動聯結構件定位。
20.一種電子照相成像設備,其包括可旋轉的驅動聯結構件,所述驅動聯結構件包括驅動側對接部和用於傳遞驅動力的驅 動力傳遞部;盒,該盒能沿大體上與驅動聯結構件的旋轉軸線垂直的方向拆卸,所述盒包括可旋轉 的從動聯結構件,該從動聯結構件包括用於接收驅動力的驅動力接收部以及要與驅動側對 接部對接的從動側對接部,驅動力驅動的所述從動聯結構件能沿預定方向滑動,該預定方 向大體上與所述從動聯結構件的旋轉軸線平行;其中,驅動力傳遞部和所述驅動力接收部構造和定位成使得當驅動力傳遞部傳遞驅動 力給所述驅動力接收部時,驅動聯結構件的旋轉軸線大體上與所述從動聯結構件的旋轉軸 線對齊,驅動側對接部和所述從動側對接部中的至少一個傾斜,使得在拆卸所述盒時,利用所 述從動側對接部從驅動側對接部接收的力,所述從動聯結構件沿所述預定方向離開驅動聯 結構件縮回。
全文摘要
用於電子照相成像設備主組件的盒,主組件包括可旋轉的驅動聯結構件,其包括用於傳遞驅動力的驅動力傳遞部和驅動側對接部,盒可沿大體與驅動聯結構件旋轉軸線垂直的方向拆卸,盒包括可旋轉的從動聯結構件,其包括用於接收驅動力的驅動力接收部以及要與驅動側對接部對接的從動側對接部,從動聯結構件可沿預定方向滑動,該預定方向大體與從動聯結構件旋轉軸線平行;驅動側對接部和從動側對接部中的至少一個傾斜,使得利用從動側對接部從驅動側對接部接收的力,從動聯結構件可沿所述預定方向離開驅動聯結構件縮回,且從動聯結構件旋轉軸線和從動側對接部之間距離不超過從動聯結構件旋轉軸線和驅動力接收部之間距離。本發明還涉及電子照相成像設備。
文檔編號G03G21/18GK101876808SQ20101016996
公開日2010年11月3日 申請日期2010年4月29日 優先權日2009年4月30日
發明者小松範行, 小熊徹, 浦谷俊輔 申請人:佳能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