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農藥用嘧啶-4-酮衍生物的製作方法

2023-06-02 17:10:16

專利名稱:農藥用嘧啶-4-酮衍生物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新穎的式Ⅰ的嘧啶-4-酮衍生物,它具有農藥活性,特別是殺真菌活性,
其中R1=C1-C8-烷基、C2-C8-鏈烯基、C2-C8-炔基、C3-C6-環烷基,它們各自是未取代的或由滷素取代,O-C1-C4-烷基、O-C1-C4-滷代烷基、O-C1-C4-烷氧基、S-C1-C4-烷基、SO-C1-C4-烷基、SO2-C1-C4-烷基、CO-C1-C4-烷基、N=C1-C4-烷基、NH-C1-C4-烷基、N(C1-C4-烷基)2、COO-C1-C4-烷基、COO-芳基、氰基、硝基、Si-(C1-C4-烷基)3、苯基、滷代苯基、苯氧基苯基、滷代苯氧基苯基、萘基;R2=OR5、SR6、NR7R8;R3和R4各相互獨立地是氫、滷素、C1-C4-烷基、C1-C4-滷代烷基、C2-C4-鏈烯基、C2-C4-滷代鏈烯基、C2-C4-炔基、C2-C4-滷代炔基、Si-(C1-C6-烷基)3、COO-C1-C4-烷基、COO-芳基、COOH、CH=N-C1-C4-烷基、C(CH3)=N-C1-C4-烷基、SO-C1-C4-烷基、SO2-C1-C4-烷基、OR5、SR6、NR7R8、COR9;R9=氫、C1-C4-烷基、苯基、苄基;R5和R6各相互獨立地是C1-C6-烷基、C2-C6-鏈烯基、C2-C6-炔基、C3-C6-環烷基,它們各自是未取代的或由滷素取代,O-C1-C4-烷基、O-C1-C4-滷代烷基、O-C1-C4-烷氧基、S-C1-C4-烷基、SO-C1-C4-烷基、SO2-C1-C4-烷基、CO-C1-C4-烷基、N=C1-C4-烷基、NH-C1-C4-烷基、N(C1-C4-烷基)2、COO-C1-C4-烷基、COO-芳基、氰基、硝基、Si-(C1-C4-烷基)3、苯基、滷代苯基、苯氧基苯基、滷代苯氧基苯基、萘基;R7和R8各相互獨立地是C1-C6-烷基、C2-C6-鏈烯基、C2-C6-炔基、C3-C6-環烷基,它們各自是未取代的或由滷素取代,O-C1-C4-烷基、O-C1-C4-滷代烷基、O-C1-C4-烷氧基、S-C1-C4-烷基、SO-C1-C4-烷基、SO2-C1-C4-烷基、CO-C1-C4-烷基、N=C1-C4-烷基、NH-C1-C4-烷基、N(C1-C4-烷基)2、COO-C1-C4-烷基、COO-芳基、氰基、硝基、Si-(C1-C4-烷基)3、苯基、滷代苯基、苯氧基苯基、滷代苯氧基苯基、萘基;A=5元雜環,它可以是飽和或不飽和的,芳族或非芳族的,且可以含有一個或二個雜原子O、S和/或N,各自為游離形式或鹽形式。
雜環基的典型實例是噻吩基、呋喃基、唑基、異唑基、噻唑基、吡唑基、咪唑基、異噻唑基及其相應的部分或完全氫化的環。
本發明還涉及這些化合物的製備,涉及包含至少一種這些化合物作為活性成分的農藥組合物,以及這些活性成分或組合物在農業和園藝中防治有害生物的應用,特別是作為殺真菌劑的應用。
化合物Ⅰ和任選其互變異構體可以以其鹽的形式獲得。因為這些化合物Ⅰ具有至少一個鹼性中心,它們可以例如形成酸加成鹽。所述的酸加成鹽是例如與無機酸,典型的是硫酸、磷酸或氫滷酸,與有機羧酸,典型的是乙酸、草酸、丙二酸、馬來酸、富馬酸或鄰苯二甲酸,與羥基羧酸,典型的是抗壞血酸、乳酸、蘋果酸、酒石酸或檸檬酸,或與苯甲酸,或與有機磺酸,典型的是甲磺酸或對甲苯磺酸形成的鹽。
帶有至少一個酸性基團時,式Ⅰ化合物也可以與鹼形成鹽。適合的與鹼形成的鹽是例如金屬鹽,典型的是鹼金屬鹽或鹼土金屬鹽,例如鈉鹽、鉀鹽或鎂鹽,或與氨或有機胺,例如嗎啉、哌啶、吡咯烷、單-、二-或三烷基胺,典型的是乙胺、二乙胺、三乙胺或二甲基丙胺,或單-、二-或三羥烷基胺,典型的是單-、二-或三乙醇胺形成的鹽。當適宜時,也可以形成相應的內鹽。在本發明範圍內,優選農藥上可接受的鹽。
當不對稱碳原子存在於式Ⅰ化合物中時,這些化合物呈旋光活性。由於存在雙鍵,此化合物可以以[E]和/或[Z]形獲得。也可以存在阻轉異構現象(atropisomerism)。本發明涉及純異構體,如對映體和非對映體,以及異構體的所有可能的混合物,例如,非對映體混合物、外消旋體或外消旋體混合物。
用於上下文中的一般術語具有下列含義,除非另有指明烷基,根據碳原子的數目,是直鏈或支鏈的且典型的是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仲丁基、異丁基、叔丁基、正戊基、叔戊基、1-己基或3-己基。
鏈烯基應理解為直鏈或支鏈鏈烯基如烯丙基、甲代烯丙基、1-甲基乙烯基或丁-2-烯-1-基。優選的鏈烯基在鏈中含有3或4個碳原子。
炔基同樣根據碳原子的數目可以是直鏈或支鏈的且典型的是炔丙基、丁-1-炔-1-基或丁-1-炔-3-基。優選的含義是炔丙基。
滷素和滷代取代基一般應理解為是指氟、氯、溴或碘。氟、氯或溴是優選的含義。
滷代烷基可以含有相同或不同的滷原子,典型的是氟甲基、二氟甲基、二氟一氯甲基、三氟甲基、氯甲基、二氯甲基、三氯甲基、2,2,2-三氟乙基、2-氟乙基、2-氯乙基、2,2,2-三氯乙基、3,3,3-三氟丙基。烷氧基典型的是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異丙氧基、正丁氧基、異丁氧基、仲丁氧基和叔丁氧基。甲氧基和乙氧基是優選的。
滷代烷氧基典型的是二氟甲氧基、三氟甲氧基、2,2,2-三氟乙氧基、1,1,2,2-四氟乙氧基、2-氟乙氧基、2-氯乙氧基和2,2-二氟乙氧基。
環烷基取決於環的大小是環丙基、環丁基、環戊基、環己基或環庚基。
鏈烷醯基,根據所包含的碳原子數目,是直鏈或支鏈的。典型的實例是甲醯基、乙醯基、丙醯基、丁醯基或新戊醯基。
芳基是苯基、苄基或萘基。苯基或苄基是優選的。
優選的化合物是這樣的式Ⅰ化合物,其中A=噻吩基,包括所有的3種異構體(亞組A)。
在所述的亞組A的範圍內,這樣的式Ⅰ化合物是優選的,其中R1=C1-C8-烷基、C2-C8-鏈烯基、C2-C8-炔基、C3-C6-環烷基,它們各自是未取代的或由滷素取代,O-C1-C4-烷基、O-C1-C4-滷代烷基、O-C1-C4-烷氧基、S-C1-C4-烷基、N=C1-C4-烷基、NH-C1-C4-烷基、N(C1-C4-烷基)2、COO-C1-C4-烷基、COO-芳基、苯基、滷代苯基、苯氧基苯基;R2=OR5、SR6、NR7R8;R3和R4各相互獨立地是氫、滷素、C1-C4-烷基、C1-C4-滷代烷基、C2-C4-鏈烯基、C2-C4-滷代鏈烯基、C2-C4-炔基、C2-C4-滷代炔基、COO-C1-C4-烷基、COO-芳基、COOH、CH=N-C1-C4-烷基、C(CH3)=N-C1-C4-烷基、OR5、SR6、NR7R8、COR9;R9=氫、C1-C4-烷基、苯基、苄基;R5和R6各相互獨立地是C1-C6-烷基、C2-C6-鏈烯基、C2-C6-炔基、C3-C6-環烷基,它們各自是未取代的或由滷素取代,O-C1-C4-烷基、O-C1-C4-滷代烷基、O-C1-C4-烷氧基、S-C1-C4-烷基、CO-C1-C4-烷基、N=C1-C4-烷基、NH-C1-C4-烷基、N(C1-C4-烷基)2、COO-C1-C4-烷基、COO-芳基、苯基、滷代苯基、苯氧基苯基;R7和R8各相互獨立地是C1-C6-烷基、C2-C6-鏈烯基、C2-C6-炔基、C3-C6-環烷基,它們各自是未取代的或由滷素取代,O-C1-C4-烷基、O-C1-C4-滷代烷基、O-C1-C4-烷氧基、S-C1-C4-烷基、CO-C1-C4-烷基、N=C1-C4-烷基、NH-C1-C4-烷基、N(C1-C4-烷基)2、COO-C1-C4-烷基、COO-芳基、苯基、滷代苯基、苯氧基苯基(亞組B)。
在亞組B的範圍內,這樣的式Ⅰ化合物是特別優選的,其中R1=C1-C6-烷基、C2-C6-鏈烯基、C2-C6-炔基、C3-C6-環烷基,它們各自是未取代的或由滷素取代,R2=OR5;R3和R4各相互獨立地是氫、滷素;R5是未取代或滷素取代的C1-C6-烷基或C3-C6-環烷基(亞組C)。在亞組C範圍內特別的組是這樣的式Ⅰ化合物,其中R1=C3-C6-烷基、環丙基、環丁基;R2=OR5;R3和R4各相互獨立地是氫、氯、溴、碘;R5是C2-C6-烷基、環丙基或環丁基(亞組D)。
在亞組D範圍內優選的組是這樣的式Ⅰ化合物,其中A=噻吩基[2.3-d],R1=C3-C6-烷基;R2=OR5;R3和R4各相互獨立地是氫、氯、溴、碘和R5是C2-C6-烷基(亞組E)。
本文中公開的最優選的本發明化合物是下列化合物6-氯-2-丙氧基-3-丙基-3H-噻吩並[2.3-d]嘧啶-4-酮(No.2.41),6-氯-2-丙氧基-3-異丁基-3H-噻吩並[2.3-d]嘧啶-4-酮(No.2.42),6-氯-2-異丁氧基-3-丙基-3H-噻吩並[2.3-d]嘧啶-4-酮(No.2.83),6-氯-2-丙氧基-3-丁基-3H-噻吩並[2.3-d]嘧啶-4-酮(No.2.106),6-溴-2-丙氧基-3-丁基-3H-噻吩並[2.3-d]嘧啶-4-酮(No.2.107),6-氯-2-丁氧基-3-丙基-3H-噻吩並[2.3-d]嘧啶-4-酮(No.2.112),6-溴-2-丁氧基-3-丙基-3H-噻吩並[2.3-d]嘧啶-4-酮(No.2.113),6-氯-2-丁氧基-3-丁基-3H-噻吩並[2.3-d]嘧啶-4-酮(No.2.129),6-溴-2-丁氧基-3-丁基-3H-噻吩並[2.3-d]嘧啶-4-酮(No.2.130),6-氯-2-丁氧基-3-異丁基-3H-噻吩並[2.3-d]嘧啶-4-酮(No.2.131),6-溴-2-丁氧基-3-異丁基-3H-噻吩並[2.3-d]嘧啶-4-酮(No.2.132),6-溴-2-丙氧基-3-異丁基-3H-噻吩並[2.3-d]嘧啶-4-酮(No.2.133),6-氯-2-乙氧基-3-異丁基-3H-噻吩並[2.3-d]嘧啶-4-酮(No.2.134),6-溴-2-乙氧基-3-異丁基-3H-噻吩並[2.3-d]嘧啶-4-酮(No.2.135),6-溴-2-異丁氧基-3-丙基-3H-噻吩並[2.3-d]嘧啶-4-酮(No.2.136)。
式Ⅰ化合物可以如下製備反應方案1
式Ⅰ化合物優選以α-氨基-β-羰烷氧基-雜環化合物或α-氨基-β-碳環狀酸雜環化合物為原料製備,這些雜環化合物中Het=噻吩基的一些是商業可得的(2個異構體)。噻吩-2-氨基-3-羧酸甲酯可以例如根據S.Gronowitz等人於Suecica藥學學報(Acta Pharm.Suecica)1968,Vol.5,p563中描述的方法製備。其它雜環化合物可以根據文獻中介紹的方法製備。例如5-氨基噻唑-4-羧酸乙酯和5-氨基-2-甲基噻唑-4-羧酸乙酯的合成由Golankiewicz等人描述於《四面體》1985,41,5989中。α-氨基-β-羰烷氧基-雜環化合物或α-氨基-β-碳環狀酸雜環化合物與硫光氣的反應(反應方案1步驟1a)方便地是在鹼如氫氧化鈉、氫氧化鉀、碳酸鈣、碳酸鈉、碳酸鉀、碳酸氫鈉、三乙胺、吡啶等存在下,在溶劑如二氯甲烷、氯仿、乙醚、四氫呋喃等中,也可以在由氯仿/水或二氯甲烷/水或甲苯/水組成的兩相混合物中,在0℃至回流溫度下進行。之後,所得的異硫氰酸酯用伯胺如正丁胺、正丙胺、異丙胺、烯丙基胺、炔丙基胺、環丙胺等,在溶劑(乙醚、四氫呋喃、二氯甲烷、氯仿、苯、甲苯、二甲基甲醯胺、二甲亞碸)中,在0℃至回流溫度下,轉化成硫脲雜環化合物Ⅳ(反應方案1步驟2),它也可以經雜環狀胺Ⅱ與異硫氰酸基鏈烷如1-異硫氰酸基丙烷、1-異硫氰酸基丁烷等,在乙醇、正丙醇、正丁醇、二甲基甲醯胺或二甲基亞碸作為溶劑,在50℃至回流溫度的溫度下反應而製備(反應方案1步驟1b)。在大多數情況下,硫脲雜環化合物Ⅳ即刻環化(反應方案1步驟3)。在一些情況下,環化作用是在強鹼如叔丁醇鉀、氫化鈉或氫化鉀存在下,在溶劑如四氫呋喃、二甲基甲醯胺或二甲亞碸中,在20-140℃下進行的。之後2-硫代嘧啶-4-酮衍生物脫質子(使用鹼如氫氧化鈉、氫化鈉、氫化鉀、正丁基鋰、碳酸鈉、碳酸鉀等),之後通過加入烷基滷(滷素=Br,I)來S-烷基化(反應方案1中的步驟4)。與甲基碘的反應產生2-甲硫基嘧啶-4-酮衍生物,它是用於合成烷氧基取代的和氨烷基取代的嘧啶-4-酮的重要中間體。用烷氧基置換甲硫基(反應方案1中的步驟5)最優選是通過與金屬醇鹽,如甲醇鈉、乙醇鈉、丙醇鈉,在相應的醇、四氫呋喃或二甲基亞碸作溶劑,在20-150℃下反應進行的。用氨烷基交換甲硫基最好是通過使甲硫基化合物與顯著過量(5-10當量)的胺在不加入溶劑情況下,在20-180℃的溫度下反應進行的。
上述合成途徑第一次公開了怎樣製備在本文中的式Ⅰ結構範圍內的3H-噻吩並[2.3-d]嘧啶-4-酮衍生物。
本發明還涉及式Ⅳ和Ⅴ中間體,以及特別是其中A代表噻吩基[2.3-d]的化合物。
將其他取代基引入噻吩並嘧啶-4-酮的5-環也可以方便地使用金屬有機法進行。噻吩並[3.2-d]-嘧啶-4-酮和噻吩並[2.3-d]嘧啶-4-酮,例如,可以在6-位上選擇性地脫質子。用於此目的的特別適合的鹼是二異丙基氨基鋰(LDA),環己基異丙基氨基鋰(LICA)、仲丁基鋰/TMEDA。許多上文中指明的基團R3可以通過將所得的陰離子與親電試劑反應來引入(反應方案2步驟1),親電試劑典型的是Br2、NBS、F2、ICl、Cl2、F+試劑、二甲基二硫化物、三甲基甲矽烷基氯、二氧化碳、DMF、DMA(二甲基乙醯胺)、ClCOOMe、對甲苯磺醯基疊氮化物、烷基滷(滷素=Br、I)、鏈烯基滷化物或炔基滷化物(優選滷素=I)。烷氧基或苯氧基取代的或氨烷基-取代的化合物的製備最好是通過相應的滷代(I、Br、Cl)、SMe-、SOMe-或SO2Me-取代的化合物與鈉的醇鹽、酚鹽或胺在作為溶劑的醇或DMSO中反應來進行的(分別是反應方案2中的步驟3和4)。反應方案2特殊雜環化合物的合成
E+1.2=NBS(N-溴代琥珀醯亞胺)、NCS(N-氯代琥珀醯亞胺)、Cl2、Br、FCl、F+試劑、CH3S-SCH3、TMS和相似的Si試劑、CO2、(CH3)2NCHO、(CH3)2NCOCH3、ClCOOR、對甲苯磺醯基疊氮化物、烷基碘、烷基溴、鏈烯基碘(溴)、炔丙基碘(溴)、PhCHO、CH3CHO、PhCH2Br。
下列化合物同樣可以一般地根據描述於反應方案2中的方法製備
反應方案3特殊噻吩並嘧啶-4-酮的合成(將滷素引入噻吩環的特殊方法)a)噻吩並[2.3-d]嘧啶-4-酮
用1-3摩爾當量的N-溴代琥珀醯亞胺或N-氯代琥珀醯亞胺(或氯氣或溴)來滷化。所用的溶劑例如為吡啶,反應溫度為0℃至回流溫度。反應時間是1至24小時。a2)「純」氯化方法
b)噻吩並[3.4-d]吡啶-4-酮
混合的滷代化合物(Hal1不同於Hal2)同樣可以用b2)中指明的方式製備。
本申請的另一個有趣的方面是使用金屬有機方法學來製備在5-位上取代的噻吩並[3.4-d]嘧啶-4-酮反應方案4
E1和E2如反應方案2中所定義。
所述的反應是用本身已知的方法進行的,例如,在有或無適合的溶劑或稀釋劑或其混合物存在下,如果適合在冷卻下,在室溫或加熱下,例如在約-20℃至反應介質的沸點溫度下,優選在約-20℃至約+150℃,和如果需要,在封閉的容器中,在加壓下,在惰性氣氛和/或在無水條件下。
這些溶劑或稀釋劑的說明性實例是芳族、脂族和脂環族烴和滷代烴,典型的是苯、甲苯、二甲苯、氯苯、溴苯、石油醚、己烷、環己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二氯乙烷或三氯乙烷;醚類,典型的是乙醚、叔丁基甲基醚、四氫呋喃或二烷;酮類,典型的是丙酮或甲乙酮;醇類,典型的是甲醇、乙醇、丙醇、丁醇、乙二醇或丙三醇;酯類,典型的是乙酸乙酯或乙酸丁酯;醯胺類,典型的是N,N-二甲基甲醯胺、N,N-二甲基乙醯胺、N-甲基吡咯烷酮或六甲基磷醯三胺;腈類,典型的是乙腈;和亞碸類,典型的是二甲亞碸。過量使用的鹼如三乙胺、吡啶、N-甲基嗎啉或N,N-二乙基苯胺也可以用作溶劑或稀釋劑。
適合的鹼是例如鹼金屬氫氧化物或鹼土金屬氫氧化物、鹼金屬氫化物或鹼土金屬氫化物、鹼金屬氨化物或鹼土金屬氨化物、鹼金屬醇鹽或鹼土金屬醇鹽、鹼金屬碳酸鹽或鹼土金屬碳酸鹽、鹼金屬二烷基氨化物或鹼土金屬二烷基氨化物,或鹼金屬烷基甲矽烷基氨化物或鹼土金屬烷基甲矽烷基氨化物、烷基胺、亞烷基二胺、任選N-烷基化、任選不飽和的環烷基胺、鹼性雜環化合物、氫氧化銨和碳環胺。值得一提的實例是氫氧化鈉、氫化鈉、氨基鈉、甲醇鈉、碳酸鈉、叔丁醇鈉、碳酸鉀、二異丙基氨基鋰、雙(三甲基甲矽烷基)氨基鉀、氫化鈣、三乙胺、三亞乙基二胺、環己胺、N-環己基-N,N-二甲基胺、N,N-二乙基苯胺、吡啶、4-(N,N-二甲基氨基)吡啶、N-甲基嗎啉、苄基三甲基氫氧化銨和1,8-二氮雜二環[5.4.0]十一碳-5-烯(DBU)。
具有殺真菌性能的喹唑啉酮衍生物由WO-94/26722或EP-A-276825已知。
出人意外的是,業已發現,式Ⅰ的新穎化合物在實踐中具有非常有利的活性譜,保護植物防治由真菌以及細菌和病毒造成的病害。式Ⅰ化合物可以作為活性成分使用於農業方面以及相關的領域,防治植物的有害生物。新穎的化合物突出之處在於其在低施用量下具有突出的活性,且能被植物很好地耐受和對環境安全。它們具有非常有用的治療、預防和內吸性能,且用於保護多種栽培植物。式Ⅰ化合物可以用來抑制或毀滅出現在不同有用作物的植物或植物部分(果實、花、葉、莖、塊莖、根)上的有害生物,同時還保護以後生長的植物部分使其例如免受植物病原微生物的侵害。
也可以使用式Ⅰ化合物作為拌種劑來處理植物繁殖材料,特別是種子(果實、塊莖、穀粒)和植物插條(如水稻),抵禦真菌侵染和土壤中存在的植物病原性真菌。
化合物Ⅰ對下列種類的植物病原真菌有效半知菌類(例如葡萄孢屬、梨孢屬(Pyricularia)、長孺孢屬、鐮孢屬、殼針孢屬、尾孢屬和鏈格孢屬)和擔子菌綱(例如絲核菌屬、駝孢鏽屬、柄鏽菌屬)。此外,它們也對子囊菌綱(例如,黑星菌屬和白粉菌屬、叉絲單囊殼屬、鏈核盤菌屬、鉤絲殼屬)和卵菌綱(例如,疫黴屬、腐黴屬、單軸黴屬)有效。再者,新穎的式Ⅰ化合物對植物病原細菌和病毒(例如黃單胞菌屬數種、假單胞菌屬數種、解澱粉歐文氏菌以及菸草花葉病毒)有效。
在本發明的範圍內,待保護的靶體作物典型地包括下列種類植物禾穀類(小麥、大麥、黑麥、燕麥、水稻、玉米、高梁和相關的種類);甜菜(糖用甜菜和飼料甜菜);梨果、核果和漿果(蘋果、梨、李、桃、杏、櫻桃、草莓、樹莓和黑莓);豆類植物(菜豆類、扁豆類、豌豆類、大豆類);油料植物(油菜、芥菜、罌粟、橄欖、向日葵、椰子、蓖麻、可可豆、落花生);瓜類植物(南瓜、黃瓜、甜瓜);纖維植物(棉花、亞麻、大麻、黃麻);桔果(橙、檸檬、葡萄、桔);蔬菜(菠菜、萵苣、蘆筍、圓白菜、胡蘿蔔、洋蔥、蕃茄、馬鈴薯、紅辣椒);樟科(鱷梨、肉桂、樟腦)或植物如菸草、堅果、咖啡、茄、甘蔗、茶、胡椒、葡萄、忽布、香蕉和天然橡膠植物,以及觀賞植物。
式Ⅰ化合物一般以組合物的形式使用,且可以與另外的化合物同時或依次施用於作物區或意欲處理的植物。這些另外的化合物可以是例如化肥或微量營養元素供體或影響植物生長的其它製劑。它們也可以是選擇性的除草劑以及殺蟲劑、殺真菌劑、殺細菌劑、殺線蟲劑、殺貝劑或幾種這些製劑的混合物,如果需要,與其它的載體、表面活性劑或常規用於加工領域的施用促進助劑一起。
式Ⅰ化合物可以與其它殺真菌劑混合,在一些情況下產生意外的增效活性。
特別優選的混合組分是唑類如丙環唑、醚唑、環唑醇、環氧唑(epoxiconazole)、戊唑醇、氟醚唑、fenbuconazole、metconazole、糠菌唑;以及苯鏽啶、丁苯嗎啉、cyprodinile、pyrimethanile、苯並-1,2,3-噻二唑-7-硫代羧酸S-甲基酯;以及strobilurines如azoxystrobine和cresoximemethyl。
適合的載體和助劑可以是固體或液體,且是可用於加工技術中的物質,例如天然或再生礦物質、溶劑、分散劑、潤溼劑、增粘劑、增稠劑、粘合劑或化肥。
施用式Ⅰ化合物或包含至少一種所述化合物的農藥組合物的優選方法是葉面施用。施用的次數和施用量取決於相應病原的侵害危險度。然而,式Ⅰ化合物也可以通過用液體製劑浸溼植物的生長地,經土壤通過根滲透到植物(內吸作用),或通過將固體形式例如顆粒形式的化合物施用於土壤(土壤施用)。在水稻作物中,顆粒可以施用於灌水的稻田。也可以通過用殺真菌劑的液體製劑浸漬種子或塊莖,或用固體製劑包塗它們,將式Ⅰ化合物施用於種子(包衣)。
式Ⅰ化合物可以以未修飾的形式,或優選與常用於加工領域的助劑一起使用。對於此目的,它們用已知方式方便地加工成乳油、可塗膏劑、可直接噴霧或可稀釋溶液、稀乳劑、可溼性粉劑、可溶性粉劑、粉劑、顆粒劑,以及膠囊化,例如用聚合物膠囊化。正如組合物的類型一樣,根據意欲的目的和流行的環境選擇施用的方法,如噴霧、彌霧、噴粉、撒施、塗敷或澆潑。
有利的施用量一般是每公頃(ha)5克至2千克活性成分(a.i.),優選的是10克至1千克a.i./ha,最優選的是20克至600克a.i./ha。當用作浸種劑時,有利的劑量是每千克種子10毫克至1克活性物質。
製劑,即含有式Ⅰ化合物和如果需要還含有固體或液體助劑的組合物,是用已知的方式製備,典型的是將化合物與填充劑例如溶劑、固體載體和任選的表面活性化合物(表面活性劑)徹底混合和/或研磨。
適合的溶劑典型的是芳族烴,優選含有8至12個碳原子的餾份如二甲苯混合物或取代的萘;鄰苯二甲酸酯如鄰苯二甲酸二丁酯或二辛酯;脂族烴如環己烷或鏈烷烴;醇類和甘醇類及其醚和酯類如乙醇、二甘醇、2-甲氧基乙醇或2-乙氧基乙醇;酮類如環己酮;強極性溶劑如N-甲基-2-吡咯烷酮、二甲基亞碸或二甲基甲醯胺;以及植物油或環氧化植物油如環氧化椰子油或大豆油;和水。
典型的用於粉劑和可分散粉劑的固體載體通常是天然礦物如方解石、滑石、高嶺土、蒙脫石或矽鎂土。為改善物理性能,也可以加入高度分散的矽酸或高度分散的吸附性聚合物。適合的顆粒狀吸附性載體是多孔型的,包括浮石、碎磚、海泡石或膨潤土;和適合的非吸附性載體是方解石或砂。此外,可以使用無數的無機或有機來源的預造粒材料,典型的特別是白雲石或研碎的植物殘渣。
取決於意欲加工的式Ⅰ化合物,適合的表面活性劑是具有良好乳化、分散和溼潤性能的非離子、陽離子和/或陰離子表面活性劑。表面活性劑還應理解包括表面活性劑混合物。
適合的陰離子表面活性劑也稱作水溶性皂以及水溶性合成表面活性化合物。
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的代表實例是壬基苯酚聚乙氧基乙醇、蓖麻油聚乙二醇醚、聚環氧丙烷與聚環氧乙烷的加聚物、三丁基苯氧基聚乙氧基乙醇、聚乙二醇和辛基苯氧基聚乙氧基乙醇。同樣適合的還有聚氧乙烯脫水山梨醇的脂肪酸酯,如聚氧乙烯脫水山梨醇三油酸酯。
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優選是帶有至少一個C8-C22-烷基作N-取代基和任選滷代的低級烷基、苄基或羥基-低級烷基作為另外的取代基的季銨鹽。常用於加工領域的另外的表面活性劑是技術人員已知的或可以見於相關的文獻中。
農藥製劑通常含有按重量計0.1至99%,優選按重量計0.1至95%的式Ⅰ化合物,按重量計99.9至1%,優選按重量計99.8至5%的固體或液體助劑,和按重量計0至25%,優選按重量計0.1至25%的表面活性劑。雖然優選將商品化產品加工成濃縮物,但最終使用者通常使用稀釋的製劑。
組合物也可以含有另外的助劑如穩定劑、消泡劑、粘度調節劑、粘合劑或增粘劑以及化肥、微量營養元素供體或其它獲得特定效果的製劑。
下列非限定性實施例更詳細說明本發明。溫度以攝氏度給出。使用下列縮寫Et=乙基;i-propyl=異丙基;Me=甲基;m.p.=熔點。「NMR」指核磁共振光譜。MS=質譜。「%」是重量百分數,除非以其他單位來表示相應濃度。製備實施例實施例P-1 3-丙基-2-硫代-2,3-二氫-1H-噻吩並[3.2-d]嘧啶-4-酮
在磺化燒瓶中,將1.7克(0.028摩爾)正丙胺滴加入30毫升四氫呋喃中,並滴加入溶解於30毫升四氫呋喃中的5.2克(0.026摩爾)3-異硫氰酸基噻吩-2-羧酸甲酯,使內部溫度不高於35℃。之後反應混合物在回流溫度下攪拌16小時,用水噴射真空泵去除四氫呋喃。殘留物用乙酸乙酯吸收,用水萃取三次。有機相經硫酸鈉乾燥,溶劑用水噴射真空泵去除,給出3-丙基-2-硫代-2,3-二氫-1H-噻吩並[3.2-d]嘧啶-4-酮粗製產物,它可以用叔丁基甲基醚消化來純化。微棕色的粉末(5.3克)具有>230℃的熔點。實施例P-2 2-甲硫基-3-丙基-3H-噻吩並[3.2-d]嘧啶-4-酮
在磺化燒瓶中,將0.84克(0.021摩爾)的約60%氫化鈉分散液加入到20毫升無水四氫呋喃中,之後滴加入溶解於80毫升四氫呋喃中的4.8克(0.021摩爾)3-丙基-2-硫代-2,3-二氫-1H-噻吩並[3.2-d]嘧啶-4-酮,滴加時使內部溫度保持恆定在約25℃。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1小時,之後一次加入4.3克(0.03摩爾)甲基碘。混合物回流4小時,之後用水噴射真空泵去除四氫呋喃。殘留物用乙酸乙酯吸收,用水萃取有機相三次。有機相經硫酸鈉乾燥,溶劑用水噴射真空泵去除,給出粗製產物,它通過矽膠柱色譜(洗脫液乙酸乙酯/己烷1∶3)純化。獲得實際定量收率的2-甲硫基-3-丙基-3H-噻吩並[3.2-d]嘧啶-4-酮,熔點142-144℃。實施例P-3 6-溴-2-甲硫基-3-丙基-3H-噻吩並[3.2-d]嘧啶-4-酮
在磺化燒瓶中,將9.6克(0.04摩爾)2-甲硫基-3-丙基-3H-噻吩並[3.2-d]嘧啶-4-酮加入到200毫升無水四氫呋喃中,之後在N2下,滴加入溶解於50毫升無水四氫呋喃中的4.07克(0.042摩爾)二異丙基氨基鋰,滴加時使內部溫度保持恆定在約-78℃。混合物在-78℃下攪拌1小時,之後滴加入8.5克(0.048摩爾)N-溴代琥珀醯亞胺的40毫升無水四氫呋喃溶液,滴加時使內部溫度保持恆定在約-78℃。移開冷凝器,將混合物緩慢溫熱到室溫。用水噴射真空泵去除四氫呋喃。殘留物用乙酸乙酯溶解。有機相用水洗滌,經硫酸鈉乾燥,之後用水噴射真空泵去除乙酸乙酯。粗製產物通過矽膠柱色譜(洗脫液乙酸乙酯/己烷1∶5)純化,給出3.8克6-溴-2-甲硫基-3-丙基-3H-噻吩並[3.2-d]嘧啶-4-酮,為黃色粉末,熔點138-141℃。實施例P-4 2-丙氧基-3-丙基-3H-噻吩並[3.2-d]嘧啶-4-酮
在磺化燒瓶中,將1.66克(0.02摩爾)丙醇鈉和1.5克(0.00625摩爾)2-甲硫基-3-丙基-3H-噻吩並[3.2-d]嘧啶-4-酮在50毫升無水正丙醇中在N2和回流溫度下攪拌3小時。用水噴射真空泵去除正丙醇。殘留物用乙酸乙酯/水吸收,並用水萃取三次。有機相經硫酸鈉乾燥,溶劑用水噴射真空泵去除,給出粗製產物,它通過矽膠柱色譜(洗脫液乙酸乙酯/己烷1∶3)純化。獲得1.22克2-丙氧基-3-丙基-3H-噻吩並[3.2-d]嘧啶-4-酮,為米色粉末,熔點42-45℃。實施例P-5 7-氯-2-丙氧基-3-丙基噻吩並[3.4-d]嘧啶-4-酮
在磺化燒瓶中,將2.02克(0.008摩爾)2-丙氧基-3-丙基噻吩並[3.2-d]嘧啶-4-酮在攪拌下加入到10毫升無水吡啶中。之後內部溫度升到70℃,用5分鐘的時間分小批量加入1.60克(0.012摩爾)N-氯代琥珀醯亞胺(NCS)。在70-75℃下攪拌1小時後,用水噴射真空泵去除吡啶。殘留物用乙酸乙酯吸收。混合物用稀鹽酸水溶液反覆洗滌,經硫酸鈉乾燥,溶劑用水噴射真空泵去除。所得的粗製產物通過矽膠柱色譜(洗脫液正己烷/乙酸乙酯=9∶1)純化。給出2.2克7-氯-2-丙氧基-3-丙基噻吩並[3.4-d]嘧啶-4-酮,為綠色粉末,熔點93-95℃。實施例P-6 2-異硫氰酸基噻吩-3-羧酸甲酯
在磺化燒瓶中,將50.2克(0.32摩爾)2-氨基-噻吩-3-羧酸甲酯加入到480毫升氯仿和320毫升水中。之後在攪拌下用40分鐘同時加入40.5克(0.35摩爾)硫光氣和1000毫升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在室溫下攪拌繼續1小時,之後分離有機相。水相用氯仿萃取二次,有機相經硫酸鈉乾燥。氯仿用水噴射真空泵去除,獲得61.3克深色油,它通過矽膠柱色譜(洗脫液乙酸乙酯/己烷1∶5)純化。獲得41.5克2-異硫氰酸基噻吩-3-羧酸甲酯,為棕色粉末,熔點63-65℃。實施例P-7(方法1)2-(3-丙基硫脲基)噻吩-3-羧酸甲酯
在磺化燒瓶中,將13.5克(0.023摩爾)正丙胺滴加入350毫升四氫呋喃和41.3克(0.021摩爾)2-異硫氰酸基噻吩-3-羧酸甲酯中,使內部溫度不升至超過40℃。反應混合物在回流溫度下攪拌4小時,用水噴射真空泵去除四氫呋喃。殘留物用乙酸乙酯吸收,用水萃取三次。有機相經硫酸鈉乾燥,之後用水噴射真空泵去除溶劑,給出粗製產物,它通過矽膠柱色譜(洗脫液乙酸乙酯/己烷=1∶3)純化。獲得32.4克2-(3-丙基硫脲基)噻吩-3-羧酸甲酯,為米色粉末,熔點123-126℃。實施例P-7(方法2)2-(3-丙基硫脲基)噻吩-3-羧酸甲酯在磺化燒瓶中,將2.02克(0.02摩爾)1-異硫氰酸基丙烷滴加入30毫升二甲基甲醯胺和3.0克(0.019摩爾)2-氨基噻吩-3-羧酸甲酯中。反應混合物在130-135℃下攪拌12小時,冷卻後加入到120毫升水中。所得的混合物用乙酸乙酯萃取三次,分離出的有機相經硫酸鈉乾燥。之後用水噴射真空泵去除溶劑,給出粗製產物,為深色油,它通過矽膠柱色譜(洗脫液叔丁基甲基醚/己烷=2∶3)純化。獲得2.0克2-(3-丙基硫脲基)噻吩-3-羧酸甲酯,為黃色粉末,熔點122-124℃。實施例P-8 3-丁基-2-硫代-2,3-二氫-1H-噻吩並[2.3-d]嘧啶-4-酮
在磺化燒瓶中,將0.2克(0.0049摩爾)的約60%氫化鈉分散液加入到20毫升無水四氫呋喃中,之後滴加入溶解於10毫升無水四氫呋喃中的1.29克(0.0047摩爾)2-(3-丁基硫脲基)噻吩-3-羧酸甲酯,滴加時使內部溫度保持恆定在約25℃。混合物在回流溫度下攪拌3小時,之後用水噴射真空泵去除溶劑。殘留物用乙酸乙酯/水吸收。加入乙酸後,混合物用乙酸乙酯萃取三次。有機相經硫酸鈉乾燥。溶劑用水噴射真空泵去除後,獲得1.06克3-丁基-2-硫代-2,3-二氫-1H-噻吩並[2.3-d]嘧啶-4-酮,為棕色粉末,熔點200-203℃。實施例P-9 2-甲硫基-3-丙基-3H-噻吩並[2.3-d]嘧啶-4-酮
在磺化燒瓶中,將2.9克(0.072摩爾)的約60%氫化鈉分散液加入到50毫升無水四氫呋喃中。之後滴加入溶解於100毫升無水四氫呋喃中的17.7克(0.069摩爾)2-(3-丙基硫脲基)噻吩-3-羧酸甲酯,滴加時使內部溫度保持恆定在約25℃。混合物在回流溫度下攪拌5小時,之後冷卻到室溫,滴加入溶解於10毫升四氫呋喃中的10.9克(0.077摩爾)甲基碘。之後混合物在回流溫度下再攪拌2小時。反應完畢之後,用水噴射真空泵去除四氫呋喃。殘留物用乙酸乙酯吸收。有機層用水洗滌二次,之後經硫酸鈉乾燥。溶劑用水噴射真空泵去除後,獲得粗產物,用正己烷消化而純化。得到15.1克2-甲硫基-3-丙基-3H-噻吩並[2.3-d]嘧啶-4-酮,為淺黃色粉末,熔點94-96℃。實施例P-10 2-丙氧基-3-丙基-3H-噻吩並[2.3-d]嘧啶-4-酮
在磺化燒瓶中,將12.5克(0.15摩爾)丙醇鈉和12.0克(0.05摩爾)2-甲硫基-3-丙基-3H-噻吩並[2.3-d]嘧啶-4-酮在120毫升無水正丙醇中在N2和回流溫度下攪拌4小時。用水噴射真空泵去除正丙醇。殘留物用乙酸乙酯/水吸收,有機相用水萃取二次。有機相經硫酸鈉乾燥,溶劑用水噴射真空泵去除,給出粗製產物,它通過矽膠柱色譜(洗脫液乙酸乙酯/己烷1∶3)純化。獲得6.7克2-丙氧基-3-丙基-3H-噻吩並[2.3-d]嘧啶-4-酮,為棕色樹脂(1H-NMR-數據參見表11)。實施例P-11 6-氯-2-丙氧基-3-丙基-3H-噻吩並[2.3-d]嘧啶-4-酮
在磺化燒瓶中,在攪拌下將10.1克(0.04摩爾)2-丙氧基-3-丙基-3H-噻吩並[2.3-d]嘧啶-4-酮加入50毫升無水吡啶中。內部溫度升至70-75℃,用約10分鐘,分小批量加入9.0克(0.07摩爾)N-氯代琥珀醯亞胺(NCS)。在70-75℃攪拌2小時後,用水噴射真空泵去除吡啶。殘留物用乙酸乙酯吸收。在冷的稀鹽酸水溶液洗滌二次之後,經硫酸鈉乾燥,溶劑用水噴射真空泵去除,獲得粗製產物。粗製產物的純化是通過矽膠柱色譜(洗脫液乙酸乙酯/己烷=1∶5)來完成的,給出7.8克6-氯-2-丙氧基-3-丙基-3H-噻吩並[2.3-d]嘧啶-4-酮,為白色粉末,熔點62-65℃。
下列表格中的化合物也可以用類似的方式或通過對應於上文的另一方法製備表1
化合物號R1R2R3R4物理數據m.p.℃1.1 SMeEtH H1.2 SMe正丙基H H 142-1441.3 SMe正丙基Cl H 118-1211.4 SMe正丙基Br H 138-1411.5 SMe正丙基SMeH 92-941.6 SMe正丙基CHOH1.7 SMe正丙基COMe H1.8 SMe正丙基SiMe3H1.9 SMe正丙基Me H1.10SMe正丙基 CH2CH=CH2H1.11SMe正丙基CH2C≡CH H1.12SMe異丙基H H 油狀物1H-NMR1.13SMe異丙基Cl H 91-931.14SMe異丙基Br H 93-961.15SMe異丙基SMeH 油狀物1H-NMR1.16SMe異丙基Me H1.17SMe異丙基SiMe3H1.18SMe異丙基 CH2CH=CH2H1.19OMeEtH H1.20OMe正丙基H H1.21OMe 正丙基ClH1.22OMe 正丙基BrH1.23OMe 正丙基SMe H1.24OMe 正丙基SO2Me H1.25OMe 正丙基4-F-苯氧基H1.26OMe 正丙基4-Cl-苯氧基 H1.27OMe 正丙基CH2CH=CH2H1.28OCF2H 正丙基H H1.29OCF2H 正丙基ClH1.30OCF2H 正丙基BrH1.31OEt 正丙基H H1.32OEt 正丙基ClH1.33OEt 正丙基BrH1.34OEt 正丙基SMe H1.35OEt 正丙基O-丙基H1.36OEt 正丙基苯氧基H1.37OEt 正丙基FH1.38OEt 正丙基SiMe3H1.39OEt 正丙基CF3H1.40O-正丙基正丙基H H42-451.41O-正丙基正丙基ClH84-861.42O-正丙基正丙基BrH821.43O-正丙基正丙基SMe H69-731.44O-正丙基正丙基SiMe3H油狀物1H-NMR1.45O-正丙基正丙基CHO H1.46O-正丙基正丙基COMe H1.47O-正丙基正丙基MeH1.48O-正丙基正丙基CH2CH=CH2H1.49O-正丙基正丙基CH2C≡CH H1.50O-正丙基異丙基H H油狀物1H,NMR1.51O-正丙基異丙基 ClH油狀物1H-NMR1.52O-正丙基異丙基 BrH油狀物1H-NMR1.53O-正丙基異丙基 SMe H1.54O-正丙基異丙基 4-F-苯氧基H1.55O-正丙基異丙基 CH2CH=CH2H1.56O-正丙基異丙基 CH2C≡CHH1.57O-正丙基異丙基 SiMe3H1.58O-異丙基正丙基 H H1.59O-異丙基正丙基 ClH1.60O-異丙基正丙基 BrH1.61O-正丙基正丁基 H H1.62O-正丁基正丁基 H H1.63O-正己基正丙基 H H1.64O-苯基 正丙基 H H1.65O-苯基 正丙基 BrH1.66嗎啉正丙基 H H1.67HN-苯基 正丙基 H H1.68HN-苯基 異丙基 H H1.69HNCH2-2-吡啶 正丙基 H H1.70HNCH2-2-吡啶 異丙基 H H1.71SMe CH2CH=CH2H H1.72SMe CH2CH=CH2ClH1.73SMe CH2CH=CH2BrH1.74SMe CH2C≡CHH H1.75SMe CH2C≡CHClH1.76SMe CH2C≡CHBrH1.77SMe 環丙基H H1.78SMe 環丙基ClH1.79SMe 環丙基 BrH1.80SMe -CH(CH3)-2- H H159-161萘基1.81SMe -CH(CH3)-2- ClH122-125萘基1.82SMe -CH(CH2CH3)- ClH樹脂,苯基-O-4-F-1H-NMR苯基1.83O-正丙基正丙基 l H1.84O-正丙基CH2CH=CH2H H1.85O-正丙基CH2CH=CH2ClH1.86O-正丙基CH2CH=CH2BrH1.87O-正丙基CH2C≡CH H H1.88O-正丙基CH2C≡CH ClH1.89O-正丙基CH2C≡CH BrH1.90O-正丙基環丙基 H H1.91O-正丙基環丙基 ClBr1.92O-正丙基環丙基 BrH1.93O-正丙基-CH(CH3)-2- H H樹脂,萘基1H-NMR1.94O-正丙基-CH(CH3)-2- BrH130-133萘基1.95O-正丙基-CH(CH2CH3)- H H樹脂苯基-O-4-F-1H-NMR苯基1.96O-正丙基正丁基 ClH1.97O-正丁基正丁基 ClH油狀物1.98O-正丙基正戊基 H H1.99O-正丙基正戊基 ClH1.100 O-正丁基正戊基 H H1.101 O-正丁基正戊基 BrH1.102 NH-正丙基正丙基H H1.103 NH-正丙基正丙基ClH油狀物1.104 NH-正丁基正丁基H H油狀物1.105 NH-正丁基正丁基BrH1.106 NH-正丙基正己基H H表2
化合物號R1R2R3R4物理數據m.p.℃2.1 SMeEtH H2.2 SMe正丙基H H94-962.3 SMe正丙基Cl H120-1232.4 SMe正丙基Br H油狀物2.5 SMe正丙基SMe H87-902.6 SMe正丙基CHO H2.7 SMe正丙基COMeH2.8 SMe正丙基SiMe3H66-682.9 SMe正丙基Me H2.10SMe正丙基CH2CH=CH2H2.11SMe正丙基CH2C≡CH H2.12SMe異丙基H H71-732.13SMe異丙基Cl H2.14SMe異丙基Br H2.15SMe異丙基SMe H2.16SMe異丙基Me H2.17SMe異丙基SiMe3H95-982.18SMe異丙基CH2CH=CH2H2.19OMeEtH H2.20OMe正丙基H H油狀物1H-NMR2.21OMe正丙基Cl H87-892.22OMe 正丙基Br H2.23OMe 正丙基SMe H2.24OMe 正丙基SO2Me H2.25OMe 正丙基4-F-苯氧基 H2.26OMe 正丙基4-Cl-苯氧基 H2.27OMe 正丙基CH2CH=CH2H2.28OCF2H 正丙基HH2.29OCF2H 正丙基Cl H2.30OCF2H 正丙基Br H2.31OEt 正丙基HH 油狀物1H-NMR2.32OEt 正丙基Cl H 68-712.33OEt 正丙基Br H 103-1072.34OEt 正丙基SMe H2.35OEt 正丙基O-丙基 H2.36OEt 正丙基苯氧基 H2.37OEt 正丙基FH2.38OEt 正丙基SiMe3H2.39OEt 正丙基CF3H2.40O-正丙基正丙基HH樹脂,1H-NMR2.41O-正丙基正丙基Cl H62-652.42O-正丙基異丁基Cl H油狀物2.43O-正丙基正丙基SMe H2.44O-正丙基正丙基SiMe3H75-782.45O-正丙基正丙基CHO H2.46O-正丙基正丙基COMe H2.47O-正丙基正丙基Me H2-48O-正丙基正丙基CH2CH=CH2H2.49O-正丙基正丙基CH2C≡CHH2.50O-正丙基異丙基HH油狀物1H-NMR2.51O-正丙基異丙基Cl H76-782.52O-正丙基異丙基 Br H2.53O-正丙基異丙基 SMe H 油狀物1H-NMR2.54O-正丙基異丙基 4-F-苯氧基 H2.55O-正丙基異丙基 CH2CH=CH2H2.56O-正丙基異丙基 CH2C≡CH H2.57O-正丙基異丙基 SiMe3H2.58O-異丙基正丙基 H H2.59O-異丙基正丙基 Cl H2.60O-異丙基正丙基 Br H2.61O-正丙基正丁基 H H 油狀物1H-NMR2.62O-正丁基正丁基 H H 油狀物1H-NMR2.63O-正己基正丙基 H H2.64O-苯基 正丙基 H H2.65O-苯基 正丙基 Br H2.66嗎啉正丙基 H H2.67HN-苯基 正丙基 H H2.68HN-苯基 異丙基 H H2.69HNCH2-2-吡啶 正丙基 H H2.70HNCH2-2-吡啶 異丙基 H H2.71SMe CH2CH=CH2H H2.72SMe CH2CH=CH2Cl H2.73SMe CH2CH=CH2Br H2.74SMe CH2C≡CH H H2.75SMe CH2C≡CH Cl H2.76SMe CH2C≡CH Br H2.77SMe 環丙基 H H2.78SMe 環丙基 Cl H2.79SMe 環丙基 Br H2.80SMe -CH(CH3)-2- HH140-144萘基2.81SMe -CH(CH3)-2- Cl H188-189萘基2.82SMe -CH(CH2CH3)-ClH樹脂,苯基-O-4-F-1H-NMR苯基2.83O-異丁基正丙基 Cl H2.84O-正丙基CH2CH=CH2HH2.85O-正丙基CH2CH=CH2Cl H2.86O-正丙基CH2CH=CH2Br H2.87O-正丙基CH2C≡CH HH2.88O-正丙基CH2C≡CH Cl H2.89O-正丙基CH2C≡CH Br H2.90O-正丙基環丙基 HH73-752.91O-正丙基環丙基 Cl Br2.92O-正丙基環丙基 Br H128-1302.93O-正丙基-CH(CH3)-2-HH萘基2.94O-正丙基-CH(CH3)-2-Br H萘基2.95O-正丙基-CH(CH2CH3)- HH樹脂苯基-O-4-F-1H-NMR苯基2.96OMe 正丙基 FH2.97OMe 正丁基 HH2.98OMe 正丁基 Cl H2.99OMe 異丙基 HH油狀物2.100 OEt 正丙基 lH2.101 OEt 正丁基H H油狀物1H-NMR2.102 OEt 正丁基Cl H油狀物1H -NMR2.103 OEt 正戊基H H2.104 OEt 正戊基Br H2.105 O-正丙基 正丙基l H93-952.106 O-正丙基 正丁基Cl H82-842.107 O-正丙基 正丁基Br H68-702.108 O-正丙基 正丁基l H80-822.109 O-正丙基 正丁基SiMe3H油狀物1H-NMR2.110 O-正丙基 正丁基Me H2.111 O-正丁基 正丙基H H油狀物1H-NMR2.112 O-正丁基 正丙基Cl H49-512.113 O-正丁基 正丙基Br H59-642.114 O-正丁基 正丙基SiMe3H2.115 O-CH2-C≡CH 正丙基H H91-932.11O-CH2-C≡CH 正丙基Cl H110-1122.117 O-CH2-C≡CH 正丙基SiMe3H2.118 S-Me 正丁基H H油狀物1H-NMR2.119 NH-正丙基正丙基H H116-1182.120 NH-正丙基正丙基Cl H136-1382.121 NH-正丙基正丙基Br H2.122 NH-正丙基正丁基H H2.123 NH-正丙基正丁基Cl H2.124 NH-正丁基正丙基H H2.125 NH-正丁基正丙基Cl H2.126 NH-正丁基正丁基H H油狀物2.127 NH-正丁基正丁基ClH61-642.128 NH-正丁基正丁基BrH88-902.129 O-正丁基 正丁基ClH油狀物2.130 O-正丁基 正丁基BrH油狀物2.131 O-正丁基 異丁基ClH2.132 O-正丁基 異丁基BrH2.133 O-正丙基 並丁基BrH2.134 O-乙基 異丁基ClH2.135 O-乙基 異丁基BrH2.136 O-異丁基 正丙基BrH2.137 O-正丙基 異丁基ClH油狀物2.138 O-正丙基 異丁基BrH油狀物表3
化合物號R1R2R3R4物理數據m.p.℃3.1SMe Et H H3.2SMe 正丙基 H H130-1333.3SMe 異丙基 H H3.4SMe 正丁基 H H3.5SMe 正丙基 ClCl3.6SMe 正丙基 BrBr3.7OMe 正丙基 H H3.8OMe 正丙基 ClCl3.9OMe 正丙基 BrBr3.10 OEt 正丙基 H H3.11 OEt 正丙基 ClCl3.12 O-正丙基正丙基 H H 油狀物1H-NMR3.13 O-正丙基異丙基 H H3.14 O-正丙基正丙基 ClCl3.15 O-正丙基正丙基 BrBr90-933.16 O-正丙基異丙基 ClCl油狀物3.17 O-正丙基正丙基 F F3.18 O-正丙基正丁基 H H3.19 O-異丙基正丙基 H H3.20 O-異丙基正丙基 ClCl3.21 O-異丙基正丙基 BrBr3.22O-正丁基正丙基 H H3.23O-正丁基異丙基 H H3.244-F-苯氧基 正丙基 H H3.25NH-苯基 正丙基 H H3.26SMe 正丙基 Cl H3.27SMe 正丙基 Br H3.28SMe CH2CH=CH2H H3.29SMe CH2CH=CH2Br H3-30SMe CH2C≡CH H H3.31SMe CH2C≡CH Br H3.32SMe 環丙基 H H3.33SMe 環丙基 Cl H3.34SMe 正丙基 CH3H 87-903.35SMe 正丙基 Si(CH3)3H 76-793.36O-正丙基正丙基 Cl H3.37O-正丙基正丙基 Br H3.38O-正丙基CH2CH=CH2H H3.39O-正丙基CH2CH=CH2Br H3,40O-正丙基CH2C≡CH H H3.41O-正丙基CH2C≡CH Br H3.42O-正丙基環丙基 H H3.43O-正丙基環丙基 Cl H3.44O-正丙基正丙基 CH3 H3.45O-正丙基正丙基 Si(CH3)3H3.46O-正丙基正丙基 H Cl 93-953.47O-正丙基正丙基 H Br 91-933.48O-正丙基正丙基 SiMe3H56-583.49O-正丙基正丙基 SiMe3Cl 油狀物3.50O-正丙基正丙基 SiMe3Br3.51O-正丁基正丙基 H H70-713.52O-正丁基 正丙基HBr3.53O-正丁基 正丁基HH3.54O-正丁基 正丁基HCl3.55NH-正丙基正丙基HH3.56NH-正丙基正丙基HCl3.57NH-正丙基正丙基HBr3.58NH-正丙基正丁基HH3.59NH-正丙基正丁基HCl3.60NH-正丁基正丁基HH3.61NH-正丁基正丁基HCl3.62NH-正丁基正丁基HBr表4
化合物號 R1R2R3R4物理數據4.1 SMe 正丙基 H H油狀物4.2 SMe 正丙基 ClH4.3 SMe 正丙基 BrH4.4 SMe 正丙基 SMe H4.5 OMe 正丙基 H H4.6 OEt 正丙基 H H4.7 OEt 正丙基 ClH4.8 OEt 正丙基 BrH4.9 O-正丙基正丙基 H H油狀物4.10O-正丙基正丙基 ClH4.11O-正丙基正丙基 H H4.12O-正丙基異丙基 ClH4.13O-正丙基異丙基 BrH4.14O-正丁基正丙基 H H4.15OCH2CH2CH3正丁基 H H4.16SMeCH2CH=CH2H H4.17SMeCH2CH=CH2ClH4.18SMeCH2C≡CH H H4.19SMe環丙基 H H4.20O-正丙基 CH2CH=CH2H H4.21O-正丙基 CH2CH=CH2ClH4.22O-正丙基 CH2C≡CH H H4.23O-正丙基 環丙基 Cl H4.24NH-正丙基正丙基HH4.25NH-正丙基正丙基ClH表5
化合物號 R1R2R3物理數據5.1 SMe 正丙基 H 油狀物5.2 SMe 正丙基 Cl5.3 SMe 正丙基 Br5.4 SMe 異丙基 H5.5 OMe 正丙基 H5.6 OEt 正丙基 H5.7 O-正丙基 正丙基 H5.8 O-正丙基 正丙基 Cl5.9 O-正丙基 正丙基 Br5.10O-正丙基 異丙基 H5.11O-正丙基 異丙基 Br5.12O-正丙基 正丁基 H5.13O-正丙基 正丁基 Cl5.14O-正丁基 正丙基 H5.15O-正丁基 正丁基 H5.16SMe CH2CH=CH2H5.17SMe CH2C≡CH H5.18SMe 環丙基 Cl5.19O-正丙基 CH2CH=CH2H5.20O-正丙基 CH2C≡CH H5.21O-正丙基 環丙基 Cl5.22NH-正丙基正丙基 H表6
化合物號R1R2R3物理數據No.6.1 SMe正丙基H6.2 SMe環丙基H6.3 SMeCH2CH=CH2H6.4 SMeCH2C≡CHH6.5 S-正丁基 正丙基H6.6 O-正丙基 正丙基H6.7 O-正丙基 環丙基H6.8 O-正丙基 CH2CH=CH2H6.9 O-正丙基 CH2C≡CHH6.10SMe正丙基 CH36.11SMeCH2CH=CH2CH36.12O-正丙基 正丙基 CH36.13O-正丙基 CH2CH=CH2CH36.14O-正丙基 CH2C≡CH CH36.15O-正丙基 環丙基 CH36.16OEt正丙基 CH36.17OEtCH2CH=CH2CH36.18OMe正丙基 CH36.19OMeCH2CH=CH2CH36.20OMe環丙基 CH36.21NH正丙基 正丙基H6.22NH正丙基 正丙基CH3表7
化合物號R1R2R3物理數據7.1 SMe 正丙基 H 油狀物7.2 S-正丙基正丙基 H7.3 O-正丙基正丙基 H7.4 O-正丙基環丙基 H7.5 O-正丙基CH2CH=CH2H7.6 O-正丙基CH2C≡CHH7.7 SMe 正丙基 CH37.8 O-正丙基正丙基 CH37.9 O-正丙基CH2CH=CH2CH37.10O-正丙基環丙基 CH37.11O-正丙基正丙基 Cl7.12NH正丙基正丙基 H表8
化合物號R1R2R3物理數據m.p.℃8.1OMe 正丙基Me 116-1188.2OMe 正丙基對氟苯基8.3OEt 正丙基Me8.4OEt 正丙基對氟苯基171-1738.5O-正丙基正丙基Me 81-838.6O-正丙基正丙基對氟苯基120-1218.7O-正丁基正丙基Me 72-748.8O-正丁基正丙基對氟苯基8.9O-正丁基正丁基Me8.10 OCH2CF3正丙基Me8.11 OCH2CF3正丙基對氟苯基102-1038.12 SMe 正丙基Me 128-1318.13 SMe 正丙基對氟苯基140-1438.14 NH-正丙基 正丙基Me8.15 NH-正丙基 正丁基Me表9
化合物號R R1R3物理數據m.p.℃9.1Me 正丙基H 123-1269.2Et 正丙基H9.3正丙基 正丙基H9.4Me 正丙基Cl9.5Me 正丙基Br9.6Me 正丁基H 109-1119.7Et 正丁基H9.8Me 正丁基Cl9.9Me 正丁基Br9.10 Me 正戊基H 80-829.11 Me 正己基H表10
化合物號 R1R3物理數據m.p.℃10.1正丙基 H224-22810.2正丙基 Cl10.3正丙基 Br10.4正丁基 H200-20310.5正丁基 Cl10.6正丁基 Br10.7正戊基 H195-19810.8正己基 H
表11實施例號1H-NMR數據(ppm/多重性/質子數);溶劑CDCl31.12 1.47/d/6H;4.06/s/3H;5.48/m/1H;6.96/d/1H;7.34/d/1H1.15 1.65/d/6H;2.57/s/3H;2.61/s/3H;4.66/m/1H;6.95/s/1H1.51 1.08/t/3H;1,48/d/6H;1.86/m/2H;4.38/m/2H;5.48/m/1H;6.94/s/1H1.52 1.07/t/3H;1.48/d/6H;1.86/m/2H;4.48/m/2H;5.49/m/1H;7.09/s/1H2.20 0.97/t/3H;1.69/m/2H;4.03/t/2H;4.07/s/3H;6.98/d/1H;7.36/d/1H2.31 0.96/t/3H;1.47/t/3H;1.69/m/2H;4,04/t/2H;4.50/q/2H;6.95/d/1H;7.34/d/1H2.40 0.97/t/3H;1.06/t/3H;1.70/m/2H;1.85/m/2H;4.04/t/2H;4.40/t/2H;6.96/d/1H;7.34/d/1H2.53 1.07/t/3H;1.46/d/6H;2.49/s/3H;4.39/t/2H;5.48/m/1H;7.30/s/1H2.61 0.96/t/3H;1.07/t/3H;1.39/m/2H;1.70/m/2H;1.85/m/2H;4.10/t/2H;4.39/t/3H;7.12/d/1H;7.68/d/1H2.62 0.93-1.03/2xt/6H;1.37-1.83/m/8H;4.07/t/2H;4.44/t/2H;6.95/d/1H;7.33/d/1H2.99 1.47/d/6H;4.07/s/3H;5,48/s/1H;6,95/d/1H;7.34/d/1H2.1010.96/t/3H;1.34-1.45/m/5H;1.65/m/2H;4.07/t/2H;4.48/q/2H;6.95/d/1H;7.34/d/1H2.1020.95/t/3H;1.33-1.43/m/5H;1.63/m/2H;4.05/t/2H;4.47/q/2H;7.16/s/1H2.1090.35/s/9H;0.93/t/3H;1.06/t/3H;1.38/m/2H;1.63/m/2H;1.85/m/2H;4.09/t/2H;4.38/t/2H;7.25/s/1H2.1110.93-1,03/2xt/6H;1.44-1.83/m/6H;4.04/t/2H;4.44/t/2H;6.95/d/1H;7.34/d/1H2.1180.98/t/3H;1.41/m/2H;1.75/m/2H;2.62/s/2H;4.12/t/2H;7.05/d/1H;7.38/d/1H3.12 0.96/t/3H;1.05/t/3H;1.68/q/2H;1.83/q/2H;3.99/t/2H;4.36/t/3H;7.15/d/1H;8.17/d/1H式Ⅰ化合物的製劑實施例實施例F-1.1至F1.3乳油組分F-1.1 F-1.2F-1.3表1-8化合物 25% 40% 50%十二烷基苯磺酸鈣 5% 8% 6%蓖麻油聚乙二醇醚(36摩爾 5% --亞乙氧基單元)三丁基酚聚乙二醇醚(30摩 - 12% 4%爾亞乙氧基單元)環己酮 -15% 20%二甲苯混合物 65% 25% 20%所需濃度的乳液可以通過用水稀釋這些乳油來製備。實施例F-2乳油組分 F-2表1-8化合物 10%辛基酚聚乙二醇醚(4至5摩3%爾亞乙氧基單元)十二烷基苯磺酸鈣 3%蓖麻油聚乙二醇醚(36摩爾4%亞乙氧基單元)環己酮30%二甲苯混合物 50%所需濃度的乳液可以通過用水稀釋這些乳油來製備。
實施例F3.1-F3.4溶液
這些溶液適合於以微滴的形式使用。實施例F4.1-4.4顆粒劑
將新穎的化合物溶解於二氯甲烷中,將溶液噴霧到載體上,之後真空蒸餾去除溶劑。
實施例F5.1和F5.2粉劑
直接可用粉劑通過將所有組分充分混合而獲得。實施例F-6.1至F-6.3可溼性粉劑
將所有的組合混合,混合物在適合磨中徹底研磨,給出可溼性粉劑,它可以用水稀釋而成任何所需濃度的懸浮液。生物實施例殺真菌作用B-1對小麥稈銹病(Puccinia graminis)的作用a)殘留保護作用播種6天後,將小麥植株用由試驗化合物的可溼性粉劑製備出的含水噴霧混合物(0.02%活性成分)噴霧至滴流點,24小時後,用該真菌的夏孢子侵染。培育48小時後(條件20℃下95至100%相對溼度),將植株放置在22℃溫室中。侵染12天後,評價真菌侵害情況。b)內吸作用在播種5天後,將小麥植株用由試驗化合物的可溼性粉劑製備出的含水噴霧混合物(0.006%a.i.,以土壤體積為基準)浸溼。小心使噴霧混合物不與植株的生長部分接觸。48小時後,將植株用該真菌的夏孢子侵染。培育48小時後(條件20℃下95至100%相對溼度),將植株放置在22℃溫室中。侵染12天後,評價真菌侵害情況。
表1-8的化合物表現出良好的活性。實施例B-2對黃瓜炭疽病(Colletotrichum lagenarium)的作用在2周生長期之後,將黃瓜植株用由試驗化合物的可溼性粉劑製備出的含水噴霧混合物(濃度0.002%)噴霧,2天後用此真菌孢子懸浮液(1.5×105個孢子/毫升)侵染,並在23℃和高溼度下培育36小時。之後在正常溼度與約22℃下繼續培育。真菌侵染8天後評價真菌侵害情況。
表1-8的化合物表現出良好的活性。實施例B-3對蘋果黑星病(Venturia inaequalis)的殘留保護作用將帶有10-20釐米長新梢的蘋果插枝用由試驗化合物的可溼性粉劑製備出的噴霧混合物(0.02%a.i.)噴霧至滴流點。24小時後用此真菌分生孢子懸浮液侵染植株。植株在90-100%相對溼度下培育5天,之後再在20-24℃的溫室中放置10天。真菌侵染12天後評價真菌侵害情況。
表1-8的化合物表現出良好的活性。實施例B-4對大麥白粉病(Erysiphe graminis)的作用a)殘留保護作用將約8釐米高的大麥植株用由試驗化合物的可溫性粉劑製備出的噴霧混合物(0.02%a.i.)噴霧至滴流點,3至4小時後,處理的植株用真菌分生孢子噴粉。侵染的植株放置在22℃溫室中。侵染12天後,評價真菌侵害情況。b)內吸作用將約8釐米高的大麥植株用由試驗化合物的可溼性粉劑製備出的含水噴霧混合物(0.002%a.i.,以土壤體積為基準)浸溼。小心使噴霧混合物不與植株的生長部分接觸。48小時後,將植株用真菌分生孢子噴粉。將植株放置在22℃溫室中。侵染12天後,評價真菌侵害情況。
與對照植株相比較,用式Ⅰ化合物處理的植株的侵害率為20%或更低的有例如下列1.2,1.3,1.4,1.5,1.12,1.13,1.14,1.15,1.40,1.41,1.42,1.43,.44,1.50,1.51,1.52,1.80,1.81,1.82,1.93,1.94,1.95,1.97,1.103,1.104,2.2,2.3,2.4,2.5,2.8,2.12,2.17,2.20,2.21,2.31,2.32,2.33,2.40,2.41,2.42,2.44,2.50,2.51,2.53,2.61,2.62,2.80,2.82,2.83,2.90,2.92,2.95,2.99,2.101,2.102,2.105,2.106,2.107,2.108,2.109,2.111,2.112,2.113,2.115,2.116,2.118,2.119,2.120,2.126,2.127,2.128,2.129,2.130,2.131,2.132,2.133,2.134,2.135,2.136,3.2,3.12,3.15,3.16,3.34,3.35,3.46,3.47,3.48,3.49,3.51,4.1,4.9,5.1,7.1,8.1,8.4,8.5,8.6,8.7,8.11,8.12和8.13。下列化合物顯示出優越的活性(無侵害)2.41,2.42,2.83,2.106,2.107,2.112,2.113,2.129,2.130,2.131,2.132,2.133,2.134,2.135,2.136。實施例B-5對蘋果梢白粉病(Podosphaera leucotricha)的作用將帶有約15釐米長新梢的蘋果插枝用噴霧混合物(0.06%a.i.)噴霧。24小時後,植株用此真菌分生孢子懸浮液侵染,並在70%相對溼度和20℃的氣候室中放置。真菌侵染12天後評價真菌侵害情況。
表1-8的化合物表現出良好的活性。下列化合物顯示出尤其強的效力2.41,2.42,2.83,2.106,2.107,2.112,2.113,2.129,2.130,2.131,2.132,2.133,2.134,2.135,2.136(0-5%侵害率)。實施例B-6對葡萄霜黴病(Plasmopara viticola)的作用a)殘留保護作用品種為Chasselas的葡萄插條種植於溫室中。在10葉期,將3株植株用噴霧混合物(200ppm a.i.)噴霧。在噴霧液層幹後,植株用該真菌的孢子懸浮液在葉片背面均一地侵染。之後將植株放在保溼室中8天,在此時間後,在對照植株上觀察到有明顯的病害症狀。在未處理植株上的感染區數目與大小作為試驗化合物的效力指標。b)治療作用品種為Chasselas的葡萄插條種植於溫室中,在10葉期,用葡萄生單軸黴的孢子懸浮液在葉片背面噴霧。在保溼室中24小時後,植株用噴霧混合物(200ppm a.i)噴霧。之後將植株在保溼室中再保持7天。在此時間後,對照植株表現出病害的症狀。在未處理植株上的感染區數目與大小作為試驗化合物的效力指標。
表1-8化合物顯示出良好的效力。實施例B-7對葡萄白粉病(Uncinula necator)的作用將生長5周的葡萄插條用由試驗化合物的可溼性粉劑製備出的噴霧混合物(200ppm a.i.)噴霧。植株在24小時之後用從試驗植物上振搖下的嚴重感染的葡萄葉片上得到的分生孢子感染。之後將植株在26℃和60%相對溼度下培育。感染約14天後評價真菌侵害情況。
與對照植株相比較,用式Ⅰ化合物處理的植株的侵害率為20%或更低的有例如下列化合物1.2,1.3,1.4,1.5,1.12,1.13,1.14,1.15,1.40,1.41,1.42,1.43,1.44,1.50,1.51,1.52,1.80,1.81,1.82,1.93,1.94,1.95,1.97,1.103,1.104,2.2,2.3,2.4,2.5,2.8,2.12,2.17,2.20,2.21,2.31,2.32,2.33,2.40,2.41,2.42,2.44,2.50,2.51,2.53,2.61,2.62,2.80,2.82,2.83,2.90,2.92,2.95,2.99,2.101,2.102,2.105,2.106,2.107,2.108,2.109,2.111,2.112,2.113,2.115,2.116,2.118,2.119,2.120,2.126,2.127,2.128,2.129,2.130,2.131,2.132,2.133,2.134,2.135,2.136,3.2,3.12,3.15,3.16,3.34,3.35,3.46,3.47,3.48,3.49,3.51,4.1,4.9,5.1,7.1,8.1,8.4,8.5,8.6,8.7,8.11,8.12和8.13。下列化合物顯示出優越的活性(無侵害)2.41,2.42,2.83,2.106,2.107,2.112,2.113,2.129,2.130,2.131,2.132,2.133,2.134,2.135,2.136。
權利要求
1.式Ⅰ化合物
其中R1=C1-C8-烷基、C2-C8-鏈烯基、C2-C8-炔基、C3-C6-環烷基,它們各自是未取代的或由滷素取代,O-C1-C4-烷基、O-C1-C4-滷代烷基、O-C1-C4-烷氧基、S-C1-C4-烷基、SO-C1-C4-烷基、SO2-C1-C4-烷基、CO-C1-C4-烷基、N=C1-C4-烷基、NH-C1-C4-烷基、N(C1-C4-烷基)2、COO-C1-C4-烷基、COO-芳基、氰基、硝基、Si-(C1-C4-烷基)3、苯基、滷代苯基、苯氧基苯基、滷代苯氧基苯基、萘基;R2=OR5、SR6、NR7R8;R3和R4各相互獨立地是氫、滷素、C1-C4-烷基、C1-C4-滷代烷基、C2-C4-鏈烯基、C2-C4-滷代鏈烯基、C2-C4-炔基、C2-C4-滷代炔基、Si-(C1-C6-烷基)3、COO-C1-C4-烷基、COO-芳基、COOH、CH=N-C1-C4-烷基、C(CH3)=N-C1-C4-烷基、SO-C1-C4-烷基、SO2-C1-C4-烷基、OR5、SR6、NR7R8、COR9;R9=氫、C1-C4-烷基、苯基、苄基;R5和R6各相互獨立地是C1-C6-烷基、C2-C6-鏈烯基、C2-C6-炔基、C3-C6-環烷基,它們各自是未取代的或由滷素取代,O-C1-C4-烷基、O-C1-C4-滷代烷基、O-C1-C4-烷氧基、S-C1-C4-烷基、SO-C1-C4-烷基、SO2-C1-C4-烷基、CO-C1-C4-烷基、N=C1-C4-烷基、NH-C1-C4-烷基、N(C1-C4-烷基)2、COO-C1-C4-烷基、COO-芳基、氰基、硝基、Si-(C1-C4-烷基)3、苯基、滷代苯基、苯氧基苯基、滷代苯氧基苯基、萘基;R7和R8各相互獨立地是C1-C6-烷基、C2-C6-鏈烯基、C2-C6-炔基、C3-C6-環烷基,它們各自是未取代的或由滷素取代,O-C1-C4-烷基、O-C1-C4-滷代烷基、O-C1-C4-烷氧基、S-C1-C4-烷基、SO-C1-C4-烷基、SO2-C1-C4-烷基、CO-C1-C4-烷基、N=C1-C4-烷基、NH-C1-C4-烷基、N(C1-C4-烷基)2、COO-C1-C4-烷基、COO-芳基、氰基、硝基、Si-(C1-C4-烷基)3、苯基、滷代苯基、苯氧基苯基、滷代苯氧基苯基、萘基;A=5元雜環,它可以是飽和或不飽和的,芳族或非芳族的,且可以含有一個或二個雜原子O、S和/或N,各自為游離形式或鹽形式。
2.根據權利要求1的式Ⅰ化合物,其中A=噻吩基。
3.根據權利要求2的式Ⅰ化合物,其中R1=C1-C8-烷基、C2-C8-鏈烯基、C2-C8-炔基、C3-C6-環烷基,它們各自是未取代的或由滷素取代,O-C1-C4-烷基、O-C1-C4-滷代烷基、O-C1-C4-烷氧基、S-C1-C4-烷基、N=C1-C4-烷基、NH-C1-C4-烷基、N(C1-C4-烷基)2、COO-C1-C4-烷基、COO-芳基、苯基、滷代苯基、苯氧基苯基;R2=OR5、SR6、NR7R8;R3和R4各相互獨立地是氫、滷素、C1-C4-烷基、C1-C4-滷代烷基、C2-C4-鏈烯基、C2-C4-滷代鏈烯基、C2-C4-炔基、C2-C4-滷代炔基、COO-C1-C4-烷基、COO-芳基、COOH、CH=N-C1-C4-烷基、C(CH3)=N-C1-C4-烷基、OR5、SR6、NR7R8、COR9;R9=氫、C1-C4-烷基、苯基、苄基;R5和R6各相互獨立地是C1-C6-烷基、C2-C6-鏈烯基、C2-C6-炔基、C3-C6-環烷基,它們各自是未取代的或由滷素取代,O-C1-C4-烷基、O-C1-C4-滷代烷基、O-C1-C4-烷氧基、S-C1-C4-烷基、CO-C1-C4-烷基、N=C1-C4-烷基、NH-C1-C4-烷基、N(C1-C4-烷基)2、COO-C1-C4-烷基、COO-芳基、苯基、滷代苯基、苯氧基苯基;R7和R8各相互獨立地是C1-C6-烷基、C2-C6-鏈烯基、C2-C6-炔基、C3-C6-環烷基,它們各自是未取代的或由滷素取代,O-C1-C4-烷基、O-C1-C4-滷代烷基、O-C1-C4-烷氧基、S-C1-C4-烷基、CO-C1-C4-烷基、N=C1-C4-烷基、NH-C1-C4-烷基、N(C1-C4-烷基)2、COO-C1-C4-烷基、COO-芳基、苯基、滷代苯基、苯氧基苯基。
4.根據權利要求3的式Ⅰ化合物,其中R1=C1-C6-烷基、C2-C6-鏈烯基、C2-C6-炔基、C3-C6-環烷基,它們各自是未取代的或由滷素取代,R2=OR5;R3和R4各相互獨立地是氫、滷素;R5是未取代或滷素取代的C1-C6-烷基或C3-C6-環烷基。
5.根據權利要求4的式Ⅰ化合物,其中R1=C3-C6-烷基、環丙基、環丁基;R2=OR5;R3和R4各相互獨立地是氫、氯、溴、碘;R5是C2-C6-烷基。
6.根據權利要求5的式Ⅰ化合物,其中A=噻吩基[2.3-d],R1=C3-C6-烷基;R2=OR5;R3和R4各相互獨立地是氫、氯、溴、碘和R5是C2-C6-烷基。
7.根椐權利要求6的化合物,選自6-氯-2-丙氧基-3-丙基-3H-噻吩並[2.3-d]嘧啶-4-酮,6-氯-2-丙氧基-3-異丁基-3H-噻吩並[2.3-d]嘧啶-4-酮,6-氯-2-異丁氧基-3-丙基-3H-噻吩並[2.3-d]嘧啶-4-酮,6-氯-2-丙氧基-3-丁基-3H-噻吩並[2.3-d]嘧啶-4-酮,6-溴-2-丙氧基-3-丁基-3H-噻吩並[2.3-d]嘧啶-4-酮,6-氯-2-丁氧基-3-丙基-3H-噻吩並[2.3-d]嘧啶-4-酮,6-溴-2-丁氧基-3-丙基-3H-噻吩並[2.3-d]嘧啶-4-酮,6-氯-2-丁氧基-3-丁基-3H-噻吩並[2.3-d]嘧啶-4-酮,6-溴-2-丁氧基-3-丁基-3H-噻吩並[2.3-d]嘧啶-4-酮,6-氯-2-丁氧基-3-異丁基-3H-噻吩並[2.3-d]嘧啶-4-酮,6-溴-2-丁氧基-3-異丁基-3H-噻吩並[2.3-d]嘧啶-4-酮,6-溴-2-丙氧基-3-異丁基-3H-噻吩並[2.3-d]嘧啶-4-酮,6-氯-2-乙氧基-3-異丁基-3H-噻吩並[2.3-d]嘧啶-4-酮,6-溴-2-乙氧基-3-異丁基-3H-噻吩並[2.3-d]嘧啶-4-酮,6-溴-2-異丁氧基-3-丙基-3H-噻吩並[2.3-d]嘧啶-4-酮。
8.一種防治與預防有害生物的組合物,其中活性成分是與合適載體一起的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化合物。
9.根據權利要求8的組合物,其中活性組分是根據權利要求2至7之任一項的式Ⅰ化合物。
10.權利要求1的式Ⅰ化合物保護植物免受植物病原微生物侵染的應用。
11.根據權利要求10的應用,其中活性成分是根據權利要求2至7之任一項的式Ⅰ化合物。
12.一種防治或預防栽培植物受植物病原微生物侵染的方法,它包含向植物、植物部分或其生長場所施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式Ⅰ化合物。
13.根據權利要求12的方法,它包含施用作為活性成分的根據權利要求2至7之任一項的式Ⅰ化合物。
14.根據權利要求12的方法,其中植物病原微生物是真菌。
15.一種製備權利要求1的式Ⅰ化合物的方法,它包含a)在鹼性介質中,在溶劑存在下,將式Ⅱ的α-氨基-β-羰烷氧基雜環化合物,其中R3和R4具有對式Ⅰ指明的含意且R是C1-C6-烷基
用硫光氣轉化成式Ⅲ的異硫氰酸酯
b)在溶劑存在下,且如果需要在鹼存在下,用式NH2R1的胺,其中R1具有對式Ⅰ指明的含意,處理異硫氰酸酯,並閉環,獲得式Ⅴ的2-硫代嘧啶-4-酮衍生物
c)在溶劑(醇或二甲基甲醯胺)存在下,用1-異氰酸基鏈烷處理式Ⅱ的胺,獲得式Ⅳ的硫脲基噻吩
d)在鹼存在下,用式R2-hal的烷基滷將2-硫代嘧啶-4-酮衍生物轉化成式Ⅰ化合物
其中R2=SR6;e)如果需要,在式HOR5的醇存在下和任選在溶劑中,通過與式MOR5的金屬醇鹽反應,用基團OR5來置換基團SR6,且其中R5具有對式Ⅰ指明的含意,或f)任選在溶劑中,通過與過量式HNR7R8的胺反應,用基團NR7R8來置換基團SR6,且其中R7和R8具有對式Ⅰ指明的含意。
16.一種製備式Ⅰ.1或Ⅰ.2化合物的方法
其中R1和R2具有對式Ⅰ指明的含意,且Hal是滷素,優選是氯或溴,所述的方法包括在吡啶或在單-、二-或三烷基取代的吡啶中,在O℃至回流溫度下,用N-氯代琥珀醯亞胺、N-溴代琥珀醯亞胺、Cl2和Br2滷化噻吩並[2.3-d]吡啶-4-酮或噻吩並[3.4-d]吡啶-4-酮。
17.式Ⅳ化合物
其中A=噻吩基[2.3-d],R1=C3-C6-烷基,R3=氫、滷素,R4=氫、滷素和R=氫、C1-C6-烷基。
18.式Ⅴ化合物
其中A=噻吩基[2.3-d],R1=C3-C6-烷基,R3=氫、滷素,和R4=氫、滷素。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新穎的式Ⅰ的嘧啶-4-酮衍生物,其中R
文檔編號C07D513/04GK1213373SQ97192939
公開日1999年4月7日 申請日期1997年3月3日 優先權日1996年3月11日
發明者H·沃爾特 申請人:諾瓦提斯公司

同类文章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包括敞開式箱體和前攝影蓋,在箱體頂部設有移動式光源盒,在箱體底部設有LED脫影板,LED脫影板放置在底板上;移動式光源盒包括上蓋,上蓋內設有光源,上蓋部設有磨沙透光片,磨沙透光片將光源封閉在上蓋內;所述LED脫影

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與流程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背景技術:在寬帶碼分多址(WCDMA,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系統頻分復用(FDD,FrequencyDivisionDuplex)模式下,為了進行異頻硬切換、FDD到時分復用(TDD,Ti

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檯曆,尤其涉及一種既顯示月曆、又能插入照片的個性化檯曆,屬於生活文化藝術用品領域。背景技術::公知的立式檯曆每頁皆由月曆和畫面兩部分構成,這兩部分都是事先印刷好,固定而不能更換的。畫面或為風景,或為模特、明星。功能單一局限性較大。特別是畫

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視頻信號處理領域,特別是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背景技術: Mpeg標準是由運動圖像專家組(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MPEG)開發的用於視頻和音頻壓縮的一系列演進的標準。按照Mpeg標準,視頻圖像壓縮編碼後包

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的製作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背景技術:熱塑性複合材料與傳統熱固性複合材料相比其具有較好的韌性和抗衝擊性能,此外其還具有可回收利用等優點。熱塑性塑料在液態時流動能力差,使得其與纖維結合浸潤困難。環狀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bt)是一種環狀預聚物,該材料力學性能差不適合做纖

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一種PE滾塑儲槽一、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PE滾塑儲槽,主要用於化工、染料、醫藥、農藥、冶金、稀土、機械、電子、電力、環保、紡織、釀造、釀造、食品、給水、排水等行業儲存液體使用。二、 背景技術 目前,化工液體耐腐蝕貯運設備,普遍使用傳統的玻璃鋼容

釘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釘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釘,尤其涉及一種可提供方便拔除的鐵(鋼)釘。背景技術:考慮到廢木材回收後再加工利用作業的方便性與安全性,根據環保規定,廢木材的回收是必須將釘於廢木材上的鐵(鋼)釘拔除。如圖1、圖2所示,目前用以釘入木材的鐵(鋼)釘10主要是在一釘體11的一端形成一尖

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醫療器械,具體地說是ー種直流氧噴裝置。背景技術:臨床上的放療過程極易造成患者的局部皮膚損傷和炎症,被稱為「放射性皮炎」。目前對於放射性皮炎的主要治療措施是塗抹藥膏,而放射性皮炎患者多伴有局部疼痛,對於止痛,多是通過ロ服或靜脈注射進行止痛治療

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屬於機械領域。背景技術::閥門作為流體控制裝置應用廣泛,手輪傳動的閥門使用比例佔90%以上。國家標準中提及手輪所起作用為傳動功能,不作為閥門的運輸、起吊裝置,不承受軸向力。現有閥門

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背景技術:1-本發明所屬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其中的管狀容器被放在循環於配送鏈上的文檔匣或託架裝置中。本發明特別適用於,然而並非僅僅專用於,對引入自動分析系統的血液樣本試管之類的自動識別。本發明還涉及專為實現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