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蓄電池翻轉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28 13:29:26

本實用新型涉及蓄電池生產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蓄電池翻轉機構。
背景技術:
蓄電池在生產過程中需要通過烘箱進行封蓋膠固化,封蓋膠固化過程中需要將蓄電池倒置在輸送鏈板上,封蓋膠固化完成之後需要將倒置的蓄電池轉移到翻轉機構進行翻轉。傳統的操作是由工人在生產流水線上將蓄電池逐個進行翻轉,這種翻轉方式效率非常低,而且蓄電池容易漏翻,導致後面的生產過程不能正常進行,因此,亟需解決這類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種蓄電池翻轉機構,能夠自動對蓄電池進行翻轉,翻轉效率高,且翻轉過程不易出錯。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蓄電池翻轉機構,包括設置在輸送線上的翻轉裝置和頂升裝置;所述翻轉裝置包括兩個相向對稱設置的翻轉組件:
所述翻轉組件包括:
主夾緊板,與相鄰的夾緊連接板連接;所述主夾緊板與所述夾緊連接板之間設有圓柱齒輪;所述主夾緊板連接夾緊連接板側設有滑塊;所述主夾緊板連接夾緊連接板的相對側設有驅動部件一;
夾緊連接板,所述夾緊連接板連接主夾緊板的相對側設有託條和夾緊柱;
託條,用以支撐倒置的蓄電池;
夾緊柱,用以將蓄電池兩側夾緊;
齒條,與圓柱齒輪嚙合;齒條上設有與滑塊連接的滑軌;所述齒條頂部設有驅動部件二;
所述頂升裝置包括:
若干豎向設置的頂升板,用以支撐翻轉後的蓄電池;
頂升座板,用以安裝頂升板;
頂升氣缸,用以驅動頂升板及頂升座板上下移動;
頂升裝置位於翻轉裝置的底部,用於支撐翻轉裝置翻轉後的蓄電池,並將蓄電池送入輸送線。
本實用新型能夠自動將倒置的蓄電池進行翻轉,操作時,先將倒置的蓄電池放置在託條上,然後通過驅動部件一使兩塊主夾緊板相向移動,以使夾緊柱將蓄電池夾緊;然後通過驅動部件二帶動齒條向上運動,以使與齒條嚙合的圓柱齒輪旋轉,並帶動夾緊連接板和蓄電池同時翻轉;接著通過頂升氣缸驅動頂升座板連同頂升板向上移動以支撐住翻轉後的蓄電池;再接著通過驅動部件一使主夾緊板向兩側移動,使夾緊柱放開蓄電池;然後通過驅動氣缸使頂升板向下復位移動,蓄電池正好落在輸送線上,能夠在輸送線上自動前進;最後通過驅動部件二帶動齒條向下移動,以使圓柱齒輪帶動夾緊連接板翻轉復位,並準備進行下一個蓄電池的翻轉。
作為優選,所述夾緊柱與蓄電池接觸側設有夾緊墊。
作為優選,所述夾緊連接板底部開有倒U形開口,所述夾緊連接板位於倒U形開口兩側設置所述託條,所述夾緊連接板位於所述倒U形開口上方設置所述夾緊柱。
作為優選,所述頂升座板與所述頂升氣缸之間設有氣缸固定板,所述氣缸固定板上設有若干與輸送線固定的固定板。
作為優選,所述頂升座板底部設有光軸,所述氣缸固定板開有供所述光軸通過的通孔。
作為優選,所述輸送線上設有若干轉動軸,所述頂升板的厚度小於兩相鄰轉動軸之間的間隔;每一所述頂升板設置在兩相鄰轉動軸的間隔中部。
一種與所述翻轉機構配合使用的二軸機械臂,包括機架,設置在機架頂部的橫軸臂,與所述橫軸臂連接用於蓄電池豎向移動的豎軸臂,所述豎軸臂在所述橫軸臂上橫向移動;所述橫軸臂由第一伺服電機驅動控制,所述豎軸臂由第二伺服電機驅動控制;所述豎軸臂上設有制動部件。
在蓄電池翻轉之前,需要將倒置的蓄電池從輸送鏈板上移動到輸送線上,如果該過程通過人工完成就會消耗大力的人力,且蓄電池移動效率極其低下,蓄電池放置的位置也不精確,影響蓄電池的翻轉。為此,本實用新型採用二軸機械臂對蓄電池進行移動。先通過豎軸臂將蓄電池從輸送鏈板上提起,再通過橫軸臂將蓄電池平移到蓄電池翻轉機構處,豎軸臂與橫軸臂分別用兩個伺服電機控制,伺服電機可以隨意調節驅動轉速以適應不同蓄電池的搬運流程。而現有的搬運機器,採用氣缸驅動,不能隨意改變蓄電池的轉移頻率。本實用新型相比現有的技術,適應性廣,工作效率高。
作為優選,所述橫軸臂包括橫嚮導軌,所述橫嚮導軌上設有與豎軸臂連接的橫向滑塊;所述豎軸臂包括齒條連接板和設置在所述齒條連接板上的豎向齒條,所述豎向齒條與設置在電機安裝板的豎向齒輪嚙合。
一種與所述二軸機械臂配合使用的輸送鏈板結構,包括鏈板,所述鏈板包括若干前後依次連接的金屬板,每一金屬板表面設有若干用以支撐倒置蓄電池的墊塊,所述墊塊之間等間隔空開形成凹槽。
本實用新型的二軸機械臂是將倒置的蓄電池從輸送鏈板上轉移到翻轉機構處進行翻轉。而現有的蓄電池由於蓋頂有兩個凸起的銅端,所以不能直接放置在輸送鏈板上,而需要在蓋頂套一個模具,而套有模具的蓄電池不能直接使用本實用新型的二軸機械臂轉移。為此,本實用新型改進了原有的輸送鏈板結構,在金屬板上增加了墊塊,使蓄電池不用模具就能倒置在輸送鏈板上,進而能夠直接使用二軸機械臂進行轉移。
作為優選,所述墊塊包括設置在金屬板一側的第一墊塊,設置在金屬板另一側的第二墊塊,以及位於所述第一墊塊和所述第二墊塊之間的若干第三墊塊,所述第一墊塊的長度為所述第三墊塊長度的四分之三,所述第二墊塊的長度為所述第三墊塊長度的四分之一。
本實用新型的輸送鏈板結構在原有的金屬板上增設了墊塊,由於蓄電池的銅端不是設置在蓋頂的中部,而是偏向於一邊,所述墊塊的長度是不相等的。位於金屬板兩側的墊塊較短,分別大於銅端到兩長邊側距離,其他墊塊較長,為兩邊側的墊塊的長度之和。墊塊與墊塊之間間隔設置,形成一個用於容置銅端的凹槽,凹槽的深度也就是墊塊的高度要大於銅端的高度,凹槽的寬度要大於銅端的直徑,這樣就可以使蓄電池之間倒置在輸送鏈板上,並能夠直接使用二軸機械臂直接移動。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蓄電池可進行自動翻轉且翻轉效率高;2、二軸機械臂搬運蓄電池的頻率可根據實際需求進行調節,適用性廣,工作效率高;3、輸送鏈板能夠直接用於放置倒置的蓄電池以使二軸機械臂能夠直接轉移蓄電池。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蓄電池翻轉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翻轉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中翻轉裝置的局部放大圖;
圖4為圖1中頂升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與翻轉機構配合使用的二軸機械臂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與二軸機械臂配合使用的輸送鏈板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輸送線,11、轉動軸,21、託條,22、夾緊柱,23、夾緊連接板,24、主夾緊板, 26、圓柱齒輪,27、齒條,28、滑軌,29、滑塊,31、頂升板,32、頂升座板,33、頂升氣缸,34、氣缸固定板,35、固定板,36、光軸,41、機架,42、橫軸臂,43、豎軸臂,5鏈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並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如圖1-3所示,一種蓄電池翻轉機構,包括設置在輸送線1上的翻轉裝置和頂升裝置,所述翻轉裝置包括兩個相向對稱設置的翻轉組件。
所述翻轉組件包括若干用以支撐倒置的蓄電池的託條21,和若干用以將蓄電池兩側夾緊的夾緊柱22,所述夾緊柱22與蓄電池接觸側設有夾緊墊,避免損壞蓄電池。還包括夾緊連接板23,兩所述夾緊連接板23相向對稱面上分別設有若干託條21和若干夾緊柱22,所述夾緊連接板23底部開有倒U形開口,以減輕夾緊連接板23的整體重量,便於翻轉。所述夾緊連接板23位於倒U形開口兩側分別設置兩個託條21,所述夾緊連接板23位於所述倒U形開口上方呈正方形設置有四個夾緊柱22。
夾緊連接板23與相鄰的主夾緊板24連接,主夾緊板24與夾緊連接板23之間設有圓柱齒輪26。所述主夾緊板24連接夾緊連接板23側設有滑塊29、連接夾緊連接板23的相對側設有驅動部件一。圓柱齒輪26與齒條27嚙合,齒條27上設有與滑塊29連接的滑軌28,所述齒條27頂部設有驅動部件二。
如圖4所示,頂升裝置包括:若干豎向設置用以支撐翻轉後的蓄電池的頂升板31,頂升板31安裝子頂升座板32上,頂升座板32底部連接有用以驅動頂升板31及頂升座板32上下移動頂升氣缸33。所述頂升座板32與所述頂升氣缸33之間設有氣缸固定板34,所述氣缸固定板34上設有若干與輸送線1固定的固定板35,通過固定板35使氣缸固定板34及頂升氣缸33與輸送線1上的機架固定。所述頂升座板32底部設有四根光軸36,所述氣缸固定板34開有四個供所述光軸36通過的通孔,頂升氣缸33驅動頂升座板32上下移動時,光軸36也隨之在通孔中上下移動,可以起到支撐頂升座板32的作用。所述輸送線1上設有若干轉動軸11,所述頂升板31的厚度小於兩相鄰轉動軸11之間的間隔,以能夠在轉動軸11的間隔中進行上下升降,每一所述頂升板31設置在兩相鄰轉動軸11的間隔中部,兩頂升板31之間的間隔是與轉動軸11配合設置的,開始工作前,頂升板31位於兩轉動軸11間隔的正下方。
具體操作時,先將倒置的蓄電池放置在託條21上,然後通過驅動部件一使兩塊主夾緊板24相向移動,以使夾緊柱22將蓄電池夾緊;然後通過驅動部件二帶動齒條27向上運動,以使與齒條27嚙合的圓柱齒輪26旋轉,並帶動夾緊連接板23和蓄電池同時翻轉;接著通過頂升氣缸33驅動頂升座板32連同頂升板31向上移動以支撐住翻轉後的蓄電池;再接著通過驅動部件一使主夾緊板24向兩側移動,使夾緊柱22放開蓄電池;然後通過頂升氣缸33使頂升板向下復位移動,蓄電池正好落在輸送線1的轉動軸11上,能夠在轉動軸11上自動前進;最後通過驅動部件二帶動齒條27向下移動,以使圓柱齒輪26帶動夾緊連接板23翻轉復位,並準備進行下一個蓄電池的翻轉。
如圖5所示,一種與翻轉機構配合使用的二軸機械臂,所述二軸機械臂包括機架41,設置在機架41頂部用於蓄電池橫向移動的橫軸臂42,與所述橫軸臂42連接用於蓄電池豎向移動的豎軸臂43,所述豎軸臂3在所述橫軸臂2上橫向移動。所述橫軸臂42與所述豎軸臂43由伺服電機驅動控制,所述伺服電機包括用於驅動所述橫軸臂42的第一伺服電機和用於驅動所述豎軸臂43的第二伺服電機。所述豎軸臂43上設有制動部件,防止在出現突發狀況如突然停電時,豎軸臂43由於慣性作用直接墜落而使二軸機械臂受損。
在蓄電池翻轉之前,需要將倒置的蓄電池從輸送鏈板上移動到輸送線上,如果該過程通過人工完成就會消耗大力的人力,且蓄電池移動效率極其低下,蓄電池放置的位置也不精確,影響蓄電池的翻轉。為此,本申請採用二軸機械臂對蓄電池進行移動。先通過豎軸臂將蓄電池從輸送鏈板上提起,再通過橫軸臂將蓄電池平移到蓄電池翻轉機構處,豎軸臂與橫軸臂分別用兩個伺服電機控制,伺服電機可以隨意調節驅動轉速以適應翻轉機構的使用。
所述橫軸臂42包括兩條上下平行設置的橫嚮導軌,每條所述橫嚮導軌上設有兩個與豎軸臂43連接的橫向滑塊,通過橫嚮導軌與橫向滑塊配合使用為橫軸臂42進行左右水平移動進行導向支撐。所述橫軸臂42還包括設於兩條橫嚮導軌之間的橫向齒條,所述豎軸臂43連接設有與所述橫向齒條嚙合的橫向齒輪,通過第一伺服電機驅動橫向齒輪轉動,使橫向齒輪連同豎軸臂43一起在橫向齒條上移動,以使蓄電池進行水平移動。所述橫向齒條兩側分別設有橫向緩衝座,所述橫向緩衝座兩相對側分別設有橫向防撞塊,避免豎軸臂43在左右移動時因動力過猛而滑出橫嚮導軌,使得二軸機械臂受損。
所述豎軸臂43包括齒條連接板和設置在所述齒條連接板上的豎向齒條,所述豎向齒條與設置在電機安裝板的豎向齒輪嚙合,通過第二伺服電機驅動豎向齒輪轉動,帶動豎向齒條連同豎軸臂43一起進行上下移動。所述豎軸臂43還包括兩條左右平行設置的豎嚮導軌,每條所述豎嚮導軌上設有一個與電機安裝板固定連接的豎向滑塊,通過豎嚮導軌和豎向滑塊配合使用為豎軸臂43上下移動進行導向。兩所述豎嚮導軌兩側分別設有豎向緩衝座,所述豎向緩衝座兩相對側分別設有豎向防撞塊,避免豎軸臂43在上下移動時因動力過猛而滑出豎嚮導軌,使得二軸機械臂受損。
如圖6所示,二軸機械臂是將倒置的蓄電池從輸送鏈板上轉移到翻轉機構處進行翻轉。而現有的蓄電池由於蓋頂有兩個凸起的銅端,所以不能直接放置在輸送鏈板上,而需要在蓋頂套一個模具,而套有模具的蓄電池不能直接使用申請的二軸機械臂轉移。為此,本申請改進了原有的輸送鏈板結構,使蓄電池不用模具就能倒置在輸送鏈板上,進而能夠直接使用二軸機械臂進行轉移。
與二軸機械臂配合使用的輸送鏈板結構,包括設置在機座上的整個輸送鏈板5,所述鏈板5包括若干前後依次連接金屬板,每一金屬板表面設有若干用以支撐倒置蓄電池的墊塊,所述墊塊之間等間隔空開形成凹槽。通過墊塊來支撐倒置的蓄電池,兩相鄰墊塊頂面分別用以支撐蓄電池銅端兩側的端蓋表面,相鄰墊塊之間的凹槽正好用以容置凸起的銅端,通過該結構能夠省去木板或端蓋模具的使用,節省了木板或模具拆卸安裝及搬運的過程,大大提高了蓄電池的封蓋膠固化效率。
所述墊塊包括設置在金屬板一側的第一墊塊,設置在金屬板另一側的第二墊塊,以及位於所述第一墊塊和所述第二墊塊之間的若干第三墊塊,所述第一墊塊的長度為所述第三墊塊長度的四分之三,所述第二墊塊的長度為所述第三墊塊長度的四分之一。
本實用新型的輸送鏈板結構在原有的金屬板上增設了墊塊,由於蓄電池的銅端不是設置在蓋頂的中部,而是偏向於一邊,所述墊塊的長度是不相等的。位於金屬板兩側的墊塊較短,分別大於銅端到兩長邊側距離,其他墊塊較長,為兩邊側的墊塊的長度之和。墊塊與墊塊之間間隔設置,形成一個用於容置銅端的凹槽,凹槽的深度也就是墊塊的高度要大於銅端的高度,凹槽的寬度要大於銅端的外圓直徑,這樣就可以使蓄電池之間倒置在輸送鏈板上,並能夠直接使用二軸機械臂直接移動。
上面所述的實施例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並非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範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構思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出的各種變型和改進,均應落入到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本實用新型請求保護的技術內容,已經全部記載在權利要求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