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的魅力有多可怕(5000人打差評上映12天就網播)
2023-06-10 23:16:47 1
8月13號,闊別3年,文章的新片正式上映院線。
可迎接這位昔日頂流的不是一頓接風宴,反而是千夫所指,冷眼相加。
該片在豆瓣上只有2.6分,創下了文章生涯之最,6917人參與評分的人數中,打一星差評達到73%。
也就是足足5049人。
這一下,文章的復出之路,被自己堵上了。
2014年3月28日,《南方娛樂周刊》的主編預告了一篇猛料,稱會在下周一爆出,目前當事人正在瘋狂公關,但媒體已經拒絕了巨大的利益誘惑,勢要攪動娛樂圈。
這是娛樂圈第一個預告型的大瓜,彼時全網沸騰,都在猜測主人公是誰,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兒,猶如高考生對成績結算那般殷切期盼。
隨著大家紛紛的紛紛刷屏,整個事件被封名為——
「周一見」
後來,周一見的主人公終於撥雲見日,原來是與姚笛手挽著手壓馬路的文章,一樁娛樂圈模範夫妻的出軌戲碼衝擊了整個網絡,激起陣陣漣漪。
後來,姚笛成為小三代言人,與馬蓉、李小璐並稱紅杏三傑,馬伊琍從「女強人」人設一夜間成了可憐的望夫石,而文章踩下地板油的事業也撞上了紅綠燈,戛然而止。
再後來,姚笛投入他人懷抱,文章的戲約急劇減少,《胖子行動隊》、《雪豹2》等作品連連撲街。
隨著《刺刀邊緣》碰了一鼻子灰後,文、馬也宣布離婚。
曾包攬下都市青年這一類別的神仙眷侶,就此跌下神壇,無論是感情還是事業,再無新芽。
有意思的是,姚笛也不好過。
雖然與他人成婚避嫌,不過最近又傳出丈夫夜會美女,親密有加。
實乃因果輪迴,綠人者人恆綠之的當代典故。
離婚後,馬伊琍淡出了吃瓜群眾視野,有戲就拍,沒戲就帶娃,安安穩穩平平靜靜。
而另一邊,文章就不太好過了,由於沒人找他拍戲,他就從臺前轉到幕後,打在他身上的聚光燈,也轉向了別人。
這幾年,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文章復出」的消息出現,一方面是因為作為出軌瓜鼻祖的文章還有娛樂價值,而另一方面,作為實力派演員的文章,其實還存在一部分忠實擁躉,不離不棄。
但這種消息基本都是捕風捉影,屬於作者自行腦補的臆想,每一次都像是喊狼來了,令人悵然若失。
不過,這一次「狼」好像真的來了。
《胖子行動隊》後,時隔三年,文章的主演電影上映了
——《測謊人》
電影《測謊人》是文章、馬麗主演,于洋、遊本昌、梁超參演的愛情喜劇電影。
我知道,作為電影文兒,這一篇的開頭實在有些長,都有些像娛樂新聞靠攏了,之所以這麼寫,只是為了襯託出《測謊人》對文章的重要性。
畢竟,這可是塵埃落定幾年後,文章真真正正重回大銀幕的試水之作。
只可惜,這一槍都不能說是啞炮,直接都炸膛了。
首先,可能是出於文章的個人原因,《測謊人》上映前並沒有採取大規模的宣發計劃,線下活動被一刀切,線上也是除了通稿和短視頻營銷外寥寥無幾。
連主演馬麗都沒發關於電影的宣傳。
這就導致這部電影很像幽靈,悄默默地就上映了,很多人都不知道。
8月13日,本片正式上映,首映日只拿下503萬票房,還不如上映22天的《白蛇2》,次日七夕節雖說有回暖,但依然排在第四位。
後來的情況幾乎是斷崖式下跌,每天只有區區百萬票房,到了20號以後,數據就只能幾萬幾萬地蹦噠了。
到目前為止,累計2776萬票房,只有《胖子行動隊》的十分之一。
江河日下,今非昔比。
與此同時,眼看票房慘敗已成定局,片方立刻進行下一步,在院線還未下映的時候,同步網絡播出。
從13號上映到25號登陸視頻網站,只不過才12天,斂錢之心昭然若揭。
比《富春山居圖》還爛票房的慘敗得益於口碑的「加持」,前文說到,文章的這部新片只有2.6分。
2.6分什麼概念?
我必須科普一下,豆瓣網站上評分標準是1-5顆星,分別代表2/4/6/8/10分,也就是說,一部好片人們會根據評價給出高星,該片的分數就會無限接近於10分,10分就是滿分。
但反過來就不一樣了。
因為一星代表2分,而且沒有零星的選項,所以即便是所有人打出差評,那這部爛片也會有一顆星,也就是2分的總分。
總而言之,2分就是底線,越接近2分就越爛。
所以,2.6分大致可以理解成1分,畢竟劉德華被釘上恥辱柱的《富春山居圖》還有3分,文章這一個新片,完全是可以載入史冊級別的爛片了。
為何至此,看完《測謊人》後,我發現了三個致命缺點,不吐不快。
一:劇情不明所以
《測謊人》顧名思義,講的是一個測謊人和撒謊者的故事。
片中馬麗飾演的是一位測謊師「馬小凡」,專業為客戶辯謊,情侶之間只要出現猜疑,她就能一眼辨真假,拂袖而去,深藏功名。
而文章演的就是一位投機倒把的江湖騙子「左南」,平日裡就和徒弟馬候「于洋飾」設局詐騙,得以度日。
按理說,一個測謊人,一個騙子,這應該是個戲劇張力很強的劇本才是。
可是本片的劇情卻游離在兩者之間,且沒有一條主線作為錨點,這邊廂,馬麗瘋狂為客戶測謊,那邊廂,文章又瘋狂設局騙錢,然後馬麗翻車了,文章欠黑老大高利貸了。
整個電影給人感覺很像是開了兩個電視機播放小品,男女主就像兩條毫不相干的平行線,分別自述自己的無聊段子。
你能相信,一部1小時27分鐘就出現字幕的電影,男女主竟然在53分鐘時才開始接觸嗎?
你乾脆拍倆短片不得了嗎?
而且,為了刺激矛盾,讓這倆人有點兒事兒做,編劇大筆一揮,引申出整個電影的主線故事——
竟然讓左南在麻將館被老千騙,然後欠下高利貸!
一開始,我還以為這是男主的新騙術,期待著劇情反轉。
沒想到的是,他真就被騙了,欠下高利貸,而還債就成了電影唯一的驅動力。
大哥,前面把左南刻畫得神乎其神,都快成都市神騙了,結果鏡頭一轉他就在一個老年麻將館被騙得傾家蕩產。
我驚了。
你自己看看這人設讀得通嗎?
騙子被騙不是不可以,但最起碼也要像《縱橫四海》《驚天魔盜團》那樣,遇上更強的騙子或者師傅吧?
但你一個神騙在老年麻將館被騙,是不是太草率了點?
這都不叫「玩鷹的被鷹捉了眼」,這叫被玩狗的被小泰迪X了,舒馬赫上賽道被老年代步車超了。
另一邊,馬麗也是漏洞百出,作為測謊師被客戶請去測謊,結果謊言戳破了,情侶鬧掰了,按照劇情的走向,本來是向著「愛情中應不應該有謊言」的深度發展。
結果怎麼著,她就這麼被情侶罵了幾頓後,就完事兒了。
what f...
你到底想說啥?我到底在看啥?
而且,男女主的兩條線情緒天差地別,男主是雞飛狗跳的蹦迪,鏡頭一切,立即開始播放女主的二泉映月,觀眾情緒在聒噪與惆悵之間反覆橫跳,觀感極其撕裂。
就這,還讓遊本昌老爺子出演一位僧人,會「鬼打牆」「催眠」等仙術。
一時間,不知道這到底是類型片、愛情片、文藝片還是魔幻片。
最後當然是倆人走到一起終於擊退了黑社會,但結局根本不重要,因為都沒人看懂。
看完電影,不少人都是一臉黑人問號,在對電影故事傳達疑惑的同時,也在對自己的九年義務教育產生焦慮。
是導演說不清,還是怪我看不懂?
二:笑點尷尬
一部標榜喜劇的電影,如果不搞笑,那就是原罪。
這句話我已經說過無數次,甭管你劇情有沒有深度,或者對「喜劇的內核是悲劇」的理解到哪裡,最起碼的一點是要做到好笑。
但很明顯《測謊人》沒有。
整個電影的包袱設計很像是小品上現抄的段子,全都是「形婚gay」或者「賣假減肥藥」這種老掉牙的橋段,甚至請來一些外形欠佳的女演員,通過相貌諷刺這種低級手法。
而負責搞笑的文章也因為歲月侵蝕變成了模樣,肉眼可見的疲憊。
別說搞笑,我都覺得同情。
剩下的諸如于洋、梁超均是《分手大師》那類靠形體幽默的演員,對於被周星馳、開心麻花慣壞了的觀眾而言,只有造作,沒有喜劇。
不好笑,是評論中出現率最高的詞組之一。
就這,幾場重頭戲還被指出「致敬」。
比如開頭左南的戒指詐騙橋段。
他先是讓朋友佯裝成明星進服裝店,而後故意掉落一枚戒指,臨走前說撿到後有20萬感謝費,緊接著又派徒弟進屋假裝撿到戒指,5000塊賣給服裝店。
這種通過抬高物價,讓受騙人產生得便宜心理的詐騙手法,與梁朝偉在《千王1991》中用手錶騙錢的橋段如出一轍。
再有男主回憶童年那一段。
男主兒時遇上黑幫火併,兩派人馬分別以黑、白色衣服區分,而他自己穿著黑色外套,脫下後是白色打底,所以接連被兩方痛打。
這不就是周星馳《上海灘賭聖》的原梗嗎?
除此之外,片中還有很多無釐頭的設計,莫名其妙的劇情走向,很多鏡頭都給人一種熟悉的感覺。
但畫虎不成,連訕笑都做不到。
三、演技割裂
文章和馬麗有沒有CP感?
我不知道,但我最起碼知道的是他倆根本不是一個表演系統。
這幾年馬麗謀求轉型,這幾年諸如《陽光劫匪》、《來電狂響》中總是一副風波不驚的臉,要麼篤定、要麼扮酷,要麼苦大仇深。
到了這部《測謊人》,依舊如此。
片中,馬麗的角色被人誤解,形單影隻,所以一直處於一種高壓情緒下,而馬麗的表演就是從頭「便秘」到尾,一直都處於內斂、克制、冷靜的狀態,愁眉緊鎖。
當然,我並不是調侃馬麗,而是對於馬冬梅看過來的我而言,太憋得慌了。
(馬麗這次還是全程配音,更出戲)
而另一邊,以體驗派、沉浸感著稱的文章表演起來則是截然相反。
極其奔放,情緒飽滿生動,五官都跟打了發條一樣。
這就導致非常割裂。
比如這場哭戲,雖然說角色有別,但一個人不動如山,另一個恨不得把脖子都摘下來演,顯然不是一個次元的觀感。
最要命的,這倆人還有一場激情戲。
然而有意思的是,到這裡馬麗反而奔放了,抱著文章狂啃,不過這CP感嘛....
見仁見智吧。
總之,這部電影無論是從劇情、喜劇、表演上來看,都沒有可取之處,能拿到2.6分,也算是實至名歸。
結語《測謊人》其實拍攝於2018年。
那一年文章和馬伊琍還未離婚,但按照時間線來看,也是貌合神離的懸崖邊兒,而那一年馬麗的《來電狂響》和《羞羞的鐵拳》滿載而歸,她正是炙熱之時,這個陣容也算是正規電影的起筆。
結果許是出於文章的負面影響,又許是單純的爛而自知,該片壓了整整3年才上映。
直到現在,電影在不聲不響中悄然上映,一不小心就創下2.6分豪橫成績。
這一下。
文章的復出之路,更難走了。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