嗪基類異黃酮化合物、藥物及其應用的製作方法
2023-06-20 04:37:36 5
專利名稱:嗪基類異黃酮化合物、藥物及其應用的製作方法
專利說明嗪基類異黃酮化合物、藥物及其應用 發明領域 本發明涉及噁嗪基類異黃酮化合物和包含它的組合物。本發明還涉及所述化合物的製備方法及其作為治療劑,尤其是心保護劑、抗炎藥和抗氧化劑,用於治療或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再狹窄及相關疾病和病症的應用。該化合物也可用作化療藥。
背景技術:
已知超過700種天然產生的異黃酮,其中一些的生物學性質具有潛在的治療價值。然而,雖然對異黃酮及其衍生物進行的大量研究也累積了了解,但尚未實現對治療應用的異黃酮化合物及其活性的全面認識。而且,仍然需要新的、改善的、或者至少可選的活性劑,用於治療、預防、改善、防禦和/或防止各種疾病和病症。
因此,需要新一代化合物,其具有對動物,尤其是人類健康和幸福重要的生理學特性,並且需要發現利用這些特性治療、改善和預防疾病的新方法。重要的是,非常需要鑑別新的、改善的、更好的和/或可選的用於治療、改善或預防血管和炎症疾病,尤其是與血管介入有關的再狹窄的藥物組合物、試劑和方案。還需要用作心保護劑的化合物以及抑制內皮細胞中粘著分子的表達及相關活性的方法。
還需要能夠對抗細胞增殖,包括癌症和相關疾病的化合物。進一步需要能夠解決已知藥物的一些不良副作用的化療劑。還需要可被醫師用來對抗許多和各種類型的癌症的療法以及提供新的治療手段以解決增殖細胞對現有化療劑和治療方案耐受性的問題。人們在廣泛探索可與其他化學療法協同起效的藥劑。
發明概述 意外地,本發明發現了一類新的式(I)的[6,7-e]-1,3-噁嗪基類異黃酮化合物,其具有重要的治療活性,包括強效抗炎和抗氧化劑活性。因此,本發明的化合物可用於治療動脈粥樣硬化、再狹窄、動脈粥樣化形成、冠心病和相關病症。
因此,根據本發明的一方面,提供了式(I)的噁嗪基類異黃酮化合物及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
式中, R1是烷基、環烷基、芳烷基、烯基、炔基、芳基或烷基芳基, R2、R3和R4獨立地是氫、羥基、OR9、OC(O)R9、OSi(R10)3、烷基、烷基、環烷基、芳基、芳烷基、巰基、烷硫基、硝基、氰基或滷素, R5是氫、烷基、環烷基、芳基、芳烷基、硝基、氰基或滷素, R6是氫、烷基、環烷基、芳基、芳烷基、硝基、氰基或滷素, R7是氫、烷基、環烷基、芳基或芳烷基, R8是氫、烷基、環烷基、芳基、芳烷基、硝基、氰基或滷素, R9是烷基、芳基或芳烷基, R10獨立地是烷基或芳基, X是O、NR12(其中R12是烷基、芳基或芳烷基)、或S,優選O,和 劃線
表示單鍵或雙鍵, 其中烴取代基可任選地被烷基、滷素、醯氧基、羥基、滷素、烷氧基、甲矽烷氧基、硝基和氰基中的一個或多個所取代。
根據本發明的其他方面和實施方式,提供了噁嗪基類異黃酮化合物,包括下文所定義的子式(I-I)和(I-II)的化合物。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式(I)的化合物的製備方法,
式中, R1是烷基、環烷基、芳烷基、烯基、炔基、芳基或烷基芳基, R2、R3和R4獨立地是氫、羥基、OR9、OC(O)R9、OSi(R10)3、烷基、烷基、環烷基、芳基、芳烷基、巰基、烷硫基、硝基、氰基或滷素, R5是氫、烷基、環烷基、芳基、芳烷基、硝基、氰基或滷素, R6是氫、烷基、環烷基、芳基、芳烷基、硝基、氰基或滷素, R7是氫、烷基、環烷基、芳基或芳烷基, R8是氫、烷基、環烷基、芳基、芳烷基、硝基、氰基或滷素, R9是烷基、芳基或芳烷基, R10獨立地是烷基或芳基, X是O、NR12(其中R12是烷基、芳基或芳烷基)、或S,優選O,和 劃線
表示單鍵或雙鍵, 其中烴取代基可任選地被烷基、滷素、醯氧基、羥基、滷素、烷氧基、甲矽烷氧基、硝基和氰基中的一個或多個所取代, 所述方法包括使式(II)的類異黃酮化合物與甲醛和伯胺R1-NH2反應形成式(I)的化合物
式(II)中,R2、R3、R4、R5、R6、R7、R8和X如上定義,劃線
表示單鍵或雙鍵, 式R1-NH2中,R1是可任選取代的烷基、環烷基、芳烷基、烯基、炔基、芳基或烷基芳基。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治療、預防或改善疾病或病症的方法,該方法包括給予對象任選地與載體和/或賦形劑結合的一種或多種式(I)的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衍生物。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或多種式(I)的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衍生物在製備用於治療疾病或病症的藥物中的應用。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用於治療、預防或改善疾病或病症的藥劑,所述藥劑包含一種或多種式(I)的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衍生物。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藥物組合物,其包含一種或多種式(I)的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衍生物以及一種或多種藥用載體、賦形劑、助劑和/或稀釋劑。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用於遞送活性劑的可植入的醫療器械,其中所述器械包含任選地與一種或多種其他活性劑結合的本發明噁嗪基化合物。在一個實施方式中,可植入的醫療器械是藥物洗脫支架。
結合附圖,通過以下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可以明顯看出本發明的這些和其他方面。
附圖簡要說明
圖1a和1b描繪了化合物(1)和(2)對用LPS刺激的人單核細胞中TNFα合成的影響。
圖2描繪了10μM測試化合物與LPS-刺激的RAW 264.7鼠巨噬細胞培育時,測試化合物相對於僅用運載體處理對細胞存活率的影響。
圖3描繪了測試化合物相對於僅用運載體處理,對RAW 264.7鼠巨噬細胞中LPS-誘導的PGE2合成造成的平均變化。
圖4描繪了測試化合物相對於僅用運載體處理,對RAW 264.7鼠巨噬細胞中LPS-誘導的TXB2合成造成的平均變化。
圖5描繪了測試化合物相對於僅用運載體處理,對RAW 264.7鼠巨噬細胞中LPS-誘導的TNFα合成造成的平均變化。
圖6描繪了測試化合物相對於僅用運載體處理,對RAW 264.7鼠巨噬細胞中LPS-誘導的NO合成造成的平均變化。
圖7a、7b和7c描繪了相對於VCAM-1、ICAM-1和E-選擇蛋白,化合物(1)和(2)對粘著分子mRNA表達的影響。
圖8描繪了與10μM測試化合物培育後對HUVSMC增殖的影響。
圖9a和9b分別描繪了化合物(1)和(2)對去甲腎上腺素收縮力的影響。
圖10描繪了與10μM測試化合物培育對T細胞增殖和細胞因子產生的影響。
圖11描繪了與10μM測試化合物培育對B細胞增殖和細胞因子產生的影響。
圖12描繪了與10μM測試化合物培育對未受刺激的淋巴細胞增殖的影響。
圖13a、13b、13c和13d描繪了在濃度1μM時檢查測試化合物的PPARγ活性。數據來自四次單獨試驗。Rosi=羅格列酮0.1μM。
圖14比較了測試化合物對大鼠A7r5主動脈平滑肌細胞中胱冬酶-3/7活性的影響。
圖15a、15b和15c比較了測試化合物對HUVSMC增殖的影響。
圖16a和16b比較了測試化合物對A7r5大鼠主動脈平滑肌細胞增殖的影響。
圖17a和17b比較了測試化合物對來自大鼠主動脈培養基的A10平滑肌細胞增殖的影響。
圖18a、18b和18c分別比較了測試化合物對VCAM-1、ICAM-1和E-選擇蛋白的表達的影響。
圖19比較了30μM的測試化合物對TNFa刺激的THP-1單核細胞/巨噬細胞中NFκB-啟動子活性的影響。
圖20比較了測試化合物對TNFa刺激的THP-1單核細胞/巨噬細胞中NFκB-啟動子活性的影響。
圖21比較了測試化合物作為自由基清除劑對2,2-二苯基-1-苦基苯肼(2,2-diphenyl-1-picrylhidrazyl,DPPH)的活性。
發明詳述 本發明發現,式(I)類型的1,3-噁嗪基類異黃酮化合物具有意外且意想不到的生物學和藥學特性。
本發明噁嗪基類異黃酮化合物也可用作抗氧化劑、抗炎藥、心保護劑,用於治療包括再狹窄在內的血管疾病。
本文所用術語″狹窄″取其最廣泛涵義,表示體內通路或孔道(例如具體是血管或動脈)的直徑變窄或收縮,通常導致血流減少以及伴隨的血管阻塞問題。通常,狹窄是脂質和其他血衍生物集中蓄積和沉澱以及包括血管平滑肌細胞(VSMC)在內的新內膜增殖導致的結果。
術語″再狹窄″或繼發性狹窄取其最廣泛涵義,表示典型地在血管介入、損傷或外科手術(包括氣囊血管成形術)之後狹窄的復發。狹窄和再狹窄可在全身血管中發生,尤其具有醫療重要性的是在冠狀動脈中狹窄會威脅生命,並且常常是致命的。
現在清楚的是在血管球囊損傷和支架植入後炎症過程對再狹窄的貢獻作用(Schiele 2005)。對急性血管壁的炎症反應導致單核細胞浸潤,加重了新內膜生長(Schober和Weber 2005)。
現在認為,涉及核因子κB(NFκB)的氧化敏感性調節途徑在一些動脈粥樣硬化相關基因的轉錄中起重要作用。接觸超氧離子可激活NFκB調節複合物,啟動編碼某些白細胞粘著分子、化學引誘物細胞因子和可能影響胞外基質代謝的酶的基因的轉錄。實驗性動脈損傷激活NFκB,增加這些基因的表達(Libby和Ganz 1997)。抑制NFκB可限制內皮活化,誘導粥樣硬化病變中VSMC凋亡,以及在血管成形術後形成新內膜(Weber和Erl 2000)。
動脈粥樣硬化是主要針對血脂障礙和其他風險因子的慢性炎症反應的具體例子。保留的脂蛋白的氧化可以是炎症細胞浸潤產生ROS或浸潤的巨噬細胞產生的脂肪氧化酶所導致的(Getz 2005)。認為氧化的脂蛋白可誘發促進動脈粥樣化形成的許多細胞功能的改變。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OxLDL)具有促炎作用,可導致內皮功能障礙且易於在動脈壁內蓄積(Rosenson 2004)。
血管成形術或支架植入後早期還發生氧化應激(Tardif等,2002)。動物研究已提供了氧化劑響應動脈損傷而釋放的證據,血管成形術後粥樣硬化病變中留下的主要細胞類型巨噬細胞和VSMC可增加ROS並誘導內皮功能障礙和巨噬細胞活化,導致刺激基質重塑和平滑肌細胞增殖的細胞因子和生長因子的釋放(Libby和Ganz 1997)。抗氧化劑普羅布考對於降低支架植入後的再狹窄以及臨床試驗中頸動脈粥樣硬化的加劇具有強效活性(Tardif2005)。
因此,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有利於其減輕動脈粥樣硬化和再狹窄的能力。本發明化合物的強效抗氧化活性使其適合用作自由基清除劑和LDL氧化的抑制劑。
早期動脈粥樣硬化涉及循環的炎症細胞及其經內皮遷移的作用。該過程主要是由細胞粘著分子介導的,這種粘著分子在血管內皮和響應一些炎症刺激物的白細胞上表達。選擇蛋白(P、E和L)參與血管壁上白細胞的旋轉和束縛。細胞間粘著分子(ICAM)和血管細胞粘著分子(VCAM-1),以及一些整聯蛋白可誘導炎症細胞在血管表面的牢固粘附。VCAM-1表達限於損傷和損傷-易感染區域,而ICAM-1表達更廣泛且延伸入未涉及的主動脈和損傷保護區域。
粘著分子表達增加在再狹窄中起到部分作用。在46位進行選擇性經皮穿腔冠狀血管成形術(PCTA)患者的前瞻性研究中,與沒有再狹窄的患者相比,6個月隨訪出現冠狀動脈再狹窄的患者在其循環的單核細胞表面上粘著分子顯著增加(Navarro-Lopez等,2003)。還意外地發現,本發明化合物能夠阻斷響應已知能夠激活動脈粥樣硬化、再狹窄、細胞粘附分子表達所介導的炎症反應和其他疾病的許多信號而誘導的內皮細胞表面粘著分子,尤其是E-選擇蛋白和VCAM-1的表達(Navarro-Lopez等,2003)。該結果表明,此化合物適用於治療或預防再狹窄、冠心病、咽峽炎和其他血管和心血管病、以及粘著分子E-選擇蛋白和VCAM-1所介導的炎症疾病。用於抑制細胞粘著分子表達的化合物的具體分子機制尚未完全了解。
VSMC增殖是動脈粥樣硬化過程中的重要步驟,也是支架植入期間發生的血管損傷的響應組分(McNamara等,1996;Rivard和Andres 2000)。因此,能夠抑制VSMC增殖的試劑可能具有對抗致動脈粥樣化的特性。還發現,本發明的化合物能夠抑制人VSMC的細胞增殖。該活性表明化合物防止粥樣硬化病變的發生和發展的潛力,提供了潛在的血管保護效果。
內皮響應生理刺激物,通過產生鬆弛和收縮因子來調節VSMC的收縮性。內皮功能障礙表現為內皮依賴性血管舒張(EDV)的病損以及促凝血/促炎內皮活性,因此EDV的評估是測試內皮功能的常規參數(Patti等,2005)。內皮功能障礙與冠狀支架植入後再狹窄風險較高有關(Patti等,2005),可能是因為沒能維持不粘連的管腔表面(Nabel 1991)。與BMS植入相比,DES植入似乎對局部EDV產生不良影響,可能導致與塗覆的支架有關的長期問題(Hofma等,2006;Fuke等,2007)。
本發明化合物還具有強效血管調節能力。因此,該化合物能夠拮抗收縮活性,拮抗直接血管舒張和保護免受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所導致的內皮損傷。其活性似乎還具有獨特的作用機制。因此,該化合物還具有用作心保護治療劑的潛力,包括治療、改善或預防血管介入後的再狹窄。
免疫系統是動脈粥樣硬化炎症的重要組分(Hansson和Libby 2006)。T-和B-淋巴細胞都能調節動脈粥樣化形成的進程,主要分別通過分泌細胞因子和產生免疫球蛋白(Vanderlaan和Reardon 2005)。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可包含許多T細胞,其中主要是CD4+細胞,雖然也檢測到較少數量的CD8+細胞(Getz2005;Hansson和Libby 2006)。CD4+細胞可分為幾個亞組,包括Th1細胞和Th2細胞,Th1細胞主要分泌促炎細胞因子如INFγ,Th2細胞可抗炎且不產生INFγ。細胞和細胞因子的參與模式提示,動脈粥樣硬化病變中絕大多數是Th1。INFγ似乎具有促進動脈粥樣化的作用-INFγ-/-小鼠和注入重組INFγ的高膽固醇血症(hyperchlolesterolaemic)小鼠中都發生粥樣硬化病變增加(Getz2005)。IFNγ激活巨噬細胞(斑塊中最主要的細胞類型),從而增加NO、促炎細胞因子以及促血栓形成和血管活性介導物的產生。
T細胞也產生TNFα,另一種能夠激活NFκB途徑,從而導致ROS產生的促炎細胞因子(Hansson等,2002)。TNFα也具有顯著的代謝作用,包括抑制脂蛋白脂肪酶,導致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在血中蓄積。臨床研究中脂蛋白和TNFα增加與心臟病有關(Hansson和Libby 2006)。
實驗中發現B細胞具有動脈保護作用,因為遺傳或通過脾切除術清除它們可增加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率,這種作用可能是因為α-OxLDL抗體的產生(Vanderlaan和Reardon 2005)。B細胞可也直接通過分泌細胞因子來調節免疫應答。在某些情況下,B細胞能一次產生多種限於T細胞的細胞因子,包括IL-6、IFN-γ和TNFα。T細胞位於實際斑塊內;B細胞幾乎不存在但常見於鄰近的外膜中。
對於原發性動脈粥樣硬化,支架植入後的再狹窄也與炎症和免疫活性有關。炎症細胞(單核細胞和巨噬細胞)和T細胞浸潤再狹窄病變(Navarro-Lopez等,2003)。在對上述選擇的PCTA患者的前瞻性研究中,與基線圖相比,6個月隨訪中發生冠狀動脈再狹窄的患者中循環的細胞毒T-淋巴細胞顯著增加,達到比未發生再狹窄的患者更高的水平(Navarro-Lopez等,2003)。
IL-6是與急性期反應有關的促炎細胞因子。IL-6水平也與獨立於傳統風險因子的亞臨床動脈粥樣硬化病變有關,IL-6對ICAM-1分泌的影響也可能在這種聯繫中起作用(Amar等,2006)。冠狀動脈阻塞/支架周圍區域取樣中IL-6水平的升高也與經皮冠狀動脈介入(PCI)和PCTA後再狹窄有關(Hojo等,2000;Funayama等,2006)。並且,再狹窄患者循環的IL-6和TNFα水平升高(Navarro-Lopez等,2003)。
也可給予噁嗪基類異黃酮化合物來治療外科手術或血管成形術不能治療的小血管疾病,或者外科手術不合適的其他血管疾病,用於在血管再生治療之前和之後穩定患者。活性化合物也可在血管介入,例如冠狀動脈或血管成形術之前和之後立即給予,用來減輕或消除目前導致臨床顯著性再狹窄的異常增殖和炎症反應。而且,化合物也可用於治療心臟移植排斥以及人造血管植入和移植手術。
本發明方法代表了治療血管疾病和病症的顯著進步,因為它們超出了簡單設計用於抑制疾病進程的公知療法。本文提供的實驗數據意外地表明,在各種哺乳動物模型中血管介入或血管成形術後的再狹窄得到抑制或者至少顯著減輕。因此,適當使用時,本發明方法顯示了異黃酮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在醫療上解決再狹窄的潛力,可能通過防止新病損發生和導致已有病症穩定或消退來治癒動脈粥樣硬化。
式(I)的化合物對正常細胞的毒性可接受,並具有良好的生物利用度。本發明化合物具有顯著優於、相當於現有癌症療法的抗癌活性,或者至少是現有癌症療法有用的替代方式。
式(I)的化合物對廣泛類型的人和動物來源的癌細胞具有細胞生長抑制和細胞毒作用。癌細胞是指顯示出惡性特徵並可通過不受調節的生長和行為與非癌細胞區分開、且除非成功治癒通常最終威脅生命的細胞。
發現能對式(I)的化合物起反應的癌細胞是上皮來源(例如,前列腺、卵巢、子宮頸、乳腺、膽囊、胰腺、結腸直腸、腎臟和非小細胞肺癌細胞),間充質來源(例如,黑色素瘤、間皮瘤和肉瘤癌細胞)和神經來源(例如,神經膠質瘤癌細胞)。發現一組相關化合物對癌細胞顯示如此強的細胞毒性,但對非癌細胞(例如,源自人包皮的角質形成細胞)毒性低是極不尋常且令人吃驚的。這種癌細胞選擇性極不尋常且出乎意料。
式(I)的化合物的優點是對標準抗癌藥物敏感性差的熟知癌細胞顯示有細胞毒性。發現對例如黑色素瘤、結腸腺癌以及卵巢癌、乳腺癌和肺癌等癌症具有如此強的活性極不尋常且出乎意料。
因此,本發明還提供了式(I)的化合物通過降低腫瘤的生長速率或減小所述腫瘤大小來治療癌症患者的應用,所述治療可單用所述化合物,和/或彼此聯用,和/或與其它抗癌藥聯用,和/或與放療聯用。
單用或在上述聯合治療中使用本發明化合物可降低標準抗癌症治療時患者常常發生的不良副作用。利用本發明化合物可能意味著在這種治療中可利用較低劑量,對於癌症患者這代表了重要進步。
上述特性提供了顯著的臨床優勢。
在本發明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提供了式(I-I)的噁嗪基類異黃酮化合物及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
式中, R1是烷基、環烷基、芳烷基、烯基、炔基、芳基或烷基芳基, R2、R3和R4獨立地是氫、羥基、OR9、OC(O)R9、OSi(R10)3、烷基、烷基、環烷基、芳基、芳烷基、巰基、烷硫基、硝基、氰基或滷素, R5是氫、烷基、環烷基、芳基、芳烷基、硝基、氰基或滷素, R6是氫、烷基、環烷基、芳基、芳烷基、硝基、氰基或滷素, R7是氫、烷基、環烷基、芳基或芳烷基, R8是氫、烷基、環烷基、芳基、芳烷基、硝基、氰基或滷素, R9是烷基、芳基或芳烷基, R10獨立地是烷基或芳基,和 劃線
表示單鍵或雙鍵, 其中烴取代基可任選地被烷基、滷素、醯氧基、羥基、滷素、烷氧基、甲矽烷氧基、硝基和氰基中的一個或多個所取代。
更優選地,提供了式(I-II)的化合物及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
式中, R1是烷基、芳烷基、芳基或烷基芳基, R3和R4獨立地是氫、羥基、OR9、OC(O)R9、OSi(R10)3、烷基、烷基、芳烷基、硝基、氰基或滷素, R5是氫、烷基或滷素, R6是氫或烷基, R7是氫、烷基或芳基, R8是氫、烷基或滷素, R9是烷基或芳烷基, R10獨立地是烷基, 劃線
表示單鍵或雙鍵, 其中烴取代基可任選地被烷基、滷素、醯氧基、羥基、滷素、烷氧基、甲矽烷氧基、硝基和氰基中的一個或多個所取代; 更優選地, R1烷基、苯基烷基、苯基、萘基烷基、萘基或烷基苯基, R3和R4獨立地是氫、羥基、OR9、OC(O)R9、烷基、硝基、氰基或滷素,R3和R4中至少一個不是氫, R5是氫、烷基或滷素, R6是氫或烷基, R7是氫或苯基, R8是氫、烷基或滷素, R9是烷基,和 劃線
表示單鍵或雙鍵, 其中烴取代基可任選地被烷基、滷素、醯氧基、羥基、滷素、烷氧基、硝基和氰基中的一個或多個所取代; 甚至更優選地, R1是任選地被烷基、滷素、羥基、乙醯氧基、甲氧基、乙氧基、硝基或氰基取代的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苯甲基、1-苯乙基、苯基,萘基甲基、萘基或烷基苯基, R3和R4獨立地是氫、羥基和甲氧基,R3和R4中至少一個不是氫, R5是氫、甲基或滷素, R6是氫、甲基或乙基、 R7是氫或任選地被烷基、滷素、羥基、甲氧基、硝基或氰基取代的苯基, R8是氫、甲基或滷素, 劃線
表示單鍵或雙鍵; 更優選地, R1是任選地被甲基、滷素、羥基、甲氧基、硝基或氰基取代的甲基、乙基、丙基、苯甲基、1-苯乙基、苯基、萘基甲基或甲基苯基, R3和R4獨立地是氫、羥基和甲氧基,R3和R4中至少一個不是氫, R5是氫, R6是氫, R7是氫或被甲氧基任選取代的苯基, R8是氫, 劃線
表示單鍵或雙鍵。
在優選實施方式中,滷素是氯或溴。
在另一優選的實施方式中,R1是苄基(苯甲基)。
在另一優選的實施方式中,R1是1-苯乙基。
在另一優選的實施方式中,R1是烷基或烷氧基烷基,更優選地甲基、丙基或3-甲氧基丙基。
在另一優選的實施方式中,R1是被硝基、烷基、烷氧基,優選甲氧基,或滷素,優選氯取代的苯基或苄基。
在另一優選的實施方式中,R1是萘基甲基。
在另一優選的實施方式中,R3是羥基。
在另一優選的實施方式中,R4是羥基。
在另一優選的實施方式中,R3和R4是甲氧基。
在另一優選的實施方式中,R8是烷基,更優選甲基。
在另一優選的實施方式中,R8是滷素,更優選溴。
在另一優選的實施方式中,劃線
代表雙鍵。
在另一優選的實施方式中,劃線
代表單鍵。
尤其優選的式(I)的化合物是化合物(1)-(32)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 4-(3-苄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1) 4-(3-(1-苯乙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2) 4-(3-丙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3) 4-(3-甲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4) 7-(3,4-二甲氧基苯基)-3-丙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5) 4-(3-(4-甲氧基苄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6) 4-(3-苯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7) 4,4′-(色烯並[6,7-e][1,3]噁嗪-3,7(2H,4H,8H)-二基)二酚(8) 7-(3,4-二甲氧基苯基)-3-(4-甲氧基苄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9) 3-(3-苄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10) 3-(3-苯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11) 7-(3,4-二甲氧基苯基)-3-苯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12) 3-苄基-7-(3,4-二甲氧基苯基)-10-甲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13) 7-(3,4-二甲氧基苯基)-10-甲基-3-丙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14) 4-(3-(4-氯苄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15) 4-(3-(3-甲氧基丙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16) 3-(3-(3-甲氧基丙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17) 4-(3-對甲苯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18) 7-(3,4-二甲氧基苯基)-10-甲基-3-對甲苯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19) 3-(3-對甲苯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20) 4-(7-(3-羥基苯基)色烯並[6,7-e][1,3]噁嗪-3(2H,4H,8H)-基)苄腈(21) 4-(3-間甲苯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22) 4-(3-(3-硝基苯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23) 4-(3-(4-氯苄基)-6-(4-甲氧基苯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24) 4-(10-溴-3-丙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25) 3,4′-(10-甲基-色烯並[6,7-e][1,3]噁嗪-3,7(2H,4H,8H)-二基)二酚(26) 4-(8-乙基-3-丙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27) 4-(3-(4-叔丁基苯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28) 4-(3-(4-叔丁基苄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29) 4-(3-(萘-1-基-甲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30) 4-(3-(3,4-二甲基苯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31) 4-(3-(4-甲氧基苯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32)。
本發明尤其優選的用作抗氧化劑和自由基清除劑的化合物是化合物(1)、(2)、(3)、(8)、(16)和(17)。
本發明尤其優選的用作VSMC抑制劑的化合物是化合物(1)、(7)、(8)、(17)、(18)、(19)和(20)。
本發明尤其優選的用作抗癌劑的化合物是化合物(1)、(2)、(6)、(16)和(17)。
本發明尤其優選的用作PPARγ激動劑的化合物的化合物(1)、(2)、(6)、(7)、(18)、(20)、(22)、(23)、(27)和(29)。
本發明式(I)的化合物可具有手性中心。本發明包括所有對映異構體和非對映異構體以及它們任意比例的混合物。本發明也擴展至分離的對映異構體或對映異構體對。分離對映異構體和非對映異構體的方法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熟知的。
術語「異黃酮」或「類異黃酮化合物」在文中應作廣義理解,包括異黃酮、異黃烯(isoflavene)、異黃烷(isoflavan)、異黃烷酮(isoflavanone)、異黃烷醇(isoflavanol)等,並不指向其具體涵義。
術語「烷基」應包括1-6個碳原子的直鏈或支鏈烷基,如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異丁基、仲丁基、叔丁基等。更優選所述烷基具有1-4個碳原子,特別是甲基、乙基、丙基或異丙基。
環烷基包括具有3-6個碳原子的環狀烷基,如環丙基、環丁基、環戊基和環己基。
烷基、烯基或炔基或環烷基可任選地被烷基、滷素、醯氧基、羥基、滷素、烷氧基、甲矽烷氧基、硝基和氰基中的一個或多個所取代。
術語「芳基」應包括苯基、苄基、聯苯基和萘基,可任選地被烷基、滷素、醯氧基、羥基、滷素、烷氧基、甲矽烷氧基、硝基和氰基中的一個或多個所取代。
術語「滷素」應包括氟、氯、溴和碘,優選氟和氯。例如,提及「滷代烷基」時包括一滷代、二滷代與最多至全滷代的烷基。優選的全滷代烷基是三氟甲基和五氟乙基。
術語「甲矽烷氧基」通常表示全烷基甲矽烷氧基,如三甲基甲矽烷氧基或叔丁基二甲基甲矽烷氧基。
本發明化合物包括所有的鹽,例如酸加成鹽、陰離子鹽和兩性離子鹽,特別包括本領域技術人員已知的藥學上可接受的鹽。術語「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指帶電荷並能與藥學製劑聯合給予(例如作為鹽的抗衡陽離子或抗衡陰離子)的有機或無機部分。本領域技術人員已知藥學上可接受的陽離子,其包括但不限於鈉、鉀、鈣、鋅和季胺。本領域技術人員已知藥學上可接受的陰離子,其包括但不限於氯離子、乙酸根、甲苯磺酸根、檸檬酸根、碳酸氫根和碳酸根。
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包括從以下酸形成的鹽乙酸、抗壞血酸、天冬氨酸、苯甲酸、苯磺酸、檸檬酸、肉桂酸、乙磺酸、延胡索酸、穀氨酸、戊二酸、葡糖酸、氫氯酸、氫溴酸、乳酸、馬來酸、蘋果酸、甲磺酸、萘甲酸、羥基萘甲酸、萘磺酸、萘二磺酸、萘丙烯酸、油酸、草酸、草醯乙酸、磷酸、丙酮酸、對甲苯磺酸、酒石酸、三氟乙酸、三苯乙酸、丙三羧酸、水楊酸、硫酸、氨基磺酸、磺胺酸和琥珀酸。
術語「藥學上可接受的衍生物」或「前藥」指給予接受者後能直接或間接提供母體化合物或代謝物,或本身具有活性的活性化合物衍生物,包括例如磷酸衍生物和磺酸衍生物。因此,衍生物包括溶劑化物、藥學上的活性酯、前藥等。也包括在生理條件下可分離離去基團的衍生物,所述離去基團是可在體內分離而提供本發明化合物或它們的活性部分。離去基團可包括醯基、磷酸酯(基團)、硫酸酯(基團)、磺酸酯(基團),優選單、二和全醯氧基取代的化合物,其中一個或多個側鏈羥基受醯基,優選乙醯基的保護。本發明的醯氧基取代化合物通常容易切斷為相應的羥基取代化合物。
為幫助合成本發明的化合物及其起始材料,適當時也可採用精通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已知的化學官能團的保護、去保護、合成子和其它技術。
本發明的化合物和衍生物上官能團的保護可由本領域已經熟知的方法進行,例如T.W.Greene,Protective Groups in Organic Synthesis(有機合成保護基),John Wiley & Sons,紐約,1981中描述的方法。
羥基保護基團包括但不限於羧酸酯,例如乙酸酯;芳酯,例如苯甲酸酯;縮醛/縮酮,例如丙酮化合物和亞苄基;醚,例如鄰-苄基和對-甲氧基苄基醚;四氫吡喃醚和甲矽烷基醚,例如叔丁基二甲基甲矽烷基醚。
可通過,例如酸或鹼催化的水解或還原,如氫化來除去保護基團。甲矽烷基醚可能需要氟化氫或氟化四丁銨來斷裂。
醫療化學領域的技術人員應明白,式(I)的化合物可轉化為其他式(I)的化合物,例如當式(I)的化合物具有一個或多個羥基取代基時,可用滷化劑處理醇而使這些羥基取代基中的一個或多個轉化為滷素取代基如溴、氯或碘。滷化劑包括化合物如NBS、氫溴酸、氯氣等。在諸如滷化等過程期間可能需要使用保護基來保護分子中的其他官能團。
用滷化劑處理不易使酚類羥基轉化為相應的滷素化合物。然而,所需的滷素化合物例如可通過以下方法製備在HCl的存在下,在低溫條件如0℃時,用NaNO2處理合適的芳胺起始材料,以形成相應的疊氮鹽。然後用CuCl、CuBr、KI或HBF4處理,使疊氮化合物轉化為所需的滷素化合物。
製備式(I)化合物的一般方法包括用甲醛和伯胺R1-NH2處理下式(II)的化合物以形成式(I)的化合物,
R1-NH2中R1是任選取代的烷基、環烷基、芳烷基、烯基、炔基、芳基或烷基芳基, 式(II)中R1、R2、R3、R4、R5、R6、R7、R8和X如上定義,劃線
表示單鍵或雙鍵,優選雙鍵。
這些條件通常稱為曼尼西反應,還涉及閉環以在類異黃酮A-環上形成1,3-噁嗪環。也可採用本領域已知的類似方法和變化形式來進行噁嗪合成,如Shigemasa等,Tetrahedron Letters,42(2001)7273-7275所述。
如果劃線
代表雙鍵,則採用氫和催化劑的標準氫化方法來製備相應的噁嗪異黃烷化合物,其中
代表單鍵。還原劑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熟知的,可包括氫化物來源如硼氫化物和鹼金屬硼氫化物,但在可採用合適地催化劑如碳載鈀的催化氫化中包括氫氣。其他合適的氫化物來源包括三乙醯氧基硼氫化鈉、四丁基三乙醯氧基硼氫化銨和氰基硼氫化鈉。優選地,如果存在雙鍵則通過碳載鈀上的氫化被還原。
式(III)的異黃酮化合物可通過本領域技術人員容易明白的許多來源衍生得到。例如,黃豆苷元(4′,7-二羥基異黃酮)和類似物容易得到或者可通過下文方案1所述的通用方法合成得到,如公開的國際申請WO 98/08503和WO01/17986及其中引用的參考文獻所述,其內容被納入本文作為參考。典型的合成過程如方案1所示
方案1 各種3-苯基取代的異黃酮可通過改變苯基乙酸衍生基團上的取代模式,或者用本領域已知的保護基團和合成子進行化學修飾而獲得。
類似地,5-和/或8-取代的異黃酮可通過改變間苯二酚基團上的取代模式而獲得。
式(II)的異黃-3-烯和異黃烷化合物可通過下文方案2所示的通用合成方法獲得,如公開的國際申請WO 00/49009和WO 01/17986及其中引用的參考文獻所述,其內容被納入本文作為參考。典型的合成如方案2所示
方案2 例如首先將存在的酚部分保護成醯氧基或甲矽烷氧基時,氫化和脫水反應通常進行得更好。產物易於脫保護而形成相應的羥基取代的化合物。
4-取代的類異黃酮化合物例如可根據下文方案3所示的通用合成方法,通過異黃烷-4-酮化合物如保護的4′,7-二甲矽烷氧基二氫黃豆苷元上的格裡亞反應(Grignard reaction)獲得,如公開的國際申請WO 2006/032086及其中引用的參考文獻所述,其內容被納入本文作為參考。典型的合成如方案3所示
方案3 2-取代的類異黃酮化合物例如可從適當保護的異黃-3-烯化合物獲得。用三苯甲基六氟磷酸酯處理後進行親核加成而形成相應的異黃鎓鹽(isoflavyliumsalt)中間體。親核物質可包括三甲基甲矽烷基(TMS)衍生物、三丁基錫((Bu)3Sn)衍生物、醇、胺等。通用合成過程如方案4所示
方案4 本文所用的術語「治療」、「預防」或「防止」、「改善」等可認為是其最廣的範圍。具體地說,術語「治療」不一定意味著治療某動物直至康復。因此,「治療」包括緩解某具體病症的症狀或嚴重性或防止或降低患某具體病症的風險。
根據本發明進行治療性處理所需的一種或多種式(I)的化合物的量將取決於多種因素,其中包括具體應用、所用具體化合物的性質、要治療的病症、給藥模式以及患者狀態。
可以常規實施的方式和用量給予式(I)的化合物。參見,例如Goodman和Gilman,The Pharmacological Basis of Therapeutics(治療學的藥理學基礎),第七版,(1985)。所用的具體劑量取決於所治療的病症、對象的狀態、給藥途徑和上述其它熟知的因素。總之,每位患者的日劑量可以是0.1mg-5g;通常是0.5mg-1g;優選50mg-200mg。根據需要治療或緩解的病症的嚴重性,給藥頻率可以是在一周到幾個月到幾年的時間中每天一次或兩天一次給予單劑量,至每天給予兩次或三次。
還應理解,對於任何特定對象,應根據個體需要和給予或監督組合物給藥過程的人員的專業判斷隨時間調節具體的劑量方案。
活性化合物相對短時間的治療可用於引起癌症穩定或縮小或消退。較長時間的治療可用於防止高風險患者中癌症的發生。
一般通過混合本發明化合物(為方便起見下文稱為「活性化合物」)與本領域熟知的一種或多種藥學上或獸醫學上可接受的載體和/或賦形劑來製備用於治療本文所述治療性適應症的藥物組合物。
當然,就與製劑中的任何其它成分相容而言,載體必須是可接受的,並且必須對對象無害。載體或賦形劑可以是固體或液體,或(同時是)二者,優選與化合物配製為單位劑量,例如片劑,可含有最多達100重量%的活性化合物,優選0.5-59重量%的活性化合物。
可將一種或多種活性化合物摻入通過任何熟知的藥學技術製備的本發明製劑中,所述技術一般由混合諸組分(任選包含一種或多種輔助成分)構成。藥物組合物中活性化合物的優選濃度將取決於藥物的吸收、分布、失活和排洩速率以及本領域技術人員已知的其他因素。
本發明製劑包括適合於口服、直腸、經眼、含服(例如,舌下)、胃腸外(例如,皮下、肌肉內、真皮內或靜脈內)、透皮給藥(包括經鼻、口、陰道或直腸黏膜給藥)以及作為吸入劑的那些製劑,雖然在任何給定的情況中最合適的途逕取決於所治療疾病的性質和嚴重性以及所用具體活性化合物的性質。
適合於口服給藥的製劑可以離散單位存在,例如各含有預定含量活性化合物的膠囊、囊劑、糖錠或片劑;粉末或粒劑;水性或非水性液體配製的溶液或懸浮液;水包油或油包水乳劑。可採用任何合適的藥學方法製備這種製劑,所述方法包括混合活性化合物與合適的載體(可含有一種或多種上述輔助成分)的步驟。
一般,可通過均勻且緊密混合活性化合物與液體或細分級的固體載體(或二者),然後(如果需要)使得到的混合物成形,例如形成單位劑量來製備本發明製劑。例如,可通過壓制或模塑含有活性化合物與(任選)一種或多種其它成分的粉末或顆粒來製成片劑。
可利用合適的機器壓制自由流動的化合物,例如任選與粘合劑、潤滑劑、惰性稀釋劑和/或表面活性/分散劑混合的粉末或顆粒製備壓製片。可利用合適的機器模塑用惰性液體粘合劑潤溼的粉末狀化合物來製成模塑片劑。
適合於含服(舌下)給藥的製劑包括含有用調味基(通常是蔗糖和阿拉伯膠或黃蓍膠)配製的活性化合物的糖錠;和含有惰性基(例如明膠和甘油或蔗糖和阿拉伯膠)配製的化合物的軟錠劑。
適用於眼內給藥的製劑包括含有活性化合物和眼科學上可接受的載體或稀釋劑的液體、凝膠和乳膏。
適合於胃腸外給藥的本發明組合物可方便地含有活性化合物的無菌水性製品,所述製品宜與所需受者的血液等滲。這些製品優選靜脈內給予,但也可通過皮下、肌肉內或真皮內注射給予。不難通過混合所述化合物與水或甘氨酸緩衝液並使得到的溶液無菌並且與血液等滲來製備這種製品。本發明的可注射製品通常含有0.1%-60%w/v的活性化合物,並可以0.1毫升/分鐘/千克的速率給予。
輸注製劑例如採用鹽水作為載體以及增溶劑如環糊精或其衍生物進行製備。合適的環糊精包括α-環糊精、β-環糊精、γ-環糊精、二甲基-β-環糊精、2-羥乙基-β-環糊精、2-羥丙基-環糊精、3-羥丙基-β-環糊精和三甲基-β-環糊精。更優選環糊精是羥丙基-β-環糊精。合適的環糊精衍生物包括
環糊精的磺基丁基醚衍生物及其類似物,如US 5,134,127所述。
適用於直腸給藥的製劑優選以單位劑量栓劑形式存在。適合於陰道給藥的製劑優選以單位劑量陰道栓劑形式存在。可通過混合活性化合物與一種或多種常規固體載體,例如可可脂,然後使得到的混合物成形來製備這些製劑。
適合於局部給予皮膚的製劑或組合物宜採取軟膏、乳膏、洗劑、糊劑、凝膠、噴劑、氣溶膠或油的形式。可用的載體包括凡士林(Vasoline)、羊毛脂、聚乙二醇、醇類或其兩種或更多種的組合。活性化合物的濃度通常是0.1%-5%w/w,更具體地說是0.5%-2%w/w。這種組合物的實例包括化妝品護膚乳膏。
適合於透皮給藥的製劑可以離散的貼劑存在,所述貼劑適應於長期與受者表皮緊密接觸。對於所述活性化合物,這種貼劑含有的活性化合物宜是例如,0.1M-0.2M濃度的任選緩衝的水溶液。例如參見Brown,L.等,(1998)。
適合於透皮給藥的製劑也可通過離子電滲遞送(參見,例如Panchagnula R等,2000),其通常採取活性化合物的任選緩衝水溶液形式。合適的製劑包含檸檬酸或Bis/Tris緩衝液(pH 6)或乙醇/水並含有0.1M-0.2M活性成分。
適合於吸入的製劑可作為溶液、懸浮液或乳液形式的噴劑組合物遞送。吸入噴劑組合物還可含有藥學上可接受的推進劑,例如二氧化碳或氧化亞氮或含氫碳氟化合物如1,1,1,2-四氟乙烷、1,1,1,2,3,3,3-七氟正丙烷或其混合物。
本發明的化合物可以是食品的形式,例如,可以添加入、混合入、塗布於、組合或以其它方式加入食品中。術語食品採用其可能的最廣泛涵義,包括液體製劑,例如包括奶製品在內的飲料;和其他食品,例如健康條(healthbar)、點心等。含有本發明化合物的食品製劑可根據標準實施方法容易地製備。
可將這些治療方法、應用和組合物給予人或其它動物,包括哺乳動物,例如陪伴和家養動物(如狗和貓)、家畜(如,牛、綿羊、豬和山羊)、鳥類(如雞、火雞、鴨)、海洋動物,包括水產業中的動物(例如魚、甲殼類和貝類)等。
活性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衍生物、前藥或鹽也可與不影響所需作用的其它活性物質,或與能增加所需作用的物質,例如抗生素、抗真菌劑、抗炎藥或抗病毒化合物共同給予。所述活性藥物可包含兩種或多種異黃酮或其衍生物與協同混合物的組合。活性化合物也可與降脂藥,例如普羅布考和煙酸;血小板凝集抑制劑,如阿司匹林;抗血栓藥物,例如酮苄香豆素;鈣通道阻斷劑,例如維拉帕米、地爾硫
和硝苯吡啶;血管緊張肽轉化酶(ACE)抑制劑,例如卡託普利和依那普利;和β-阻斷劑,例如心得胺、特布他林和拉貝洛爾聯合給予。這些化合物也可與非類固醇抗炎藥,例如布洛芬、吲哚美辛、阿司匹林、非諾洛芬、甲芬那酸、氟芬那酸和舒林酸聯合給予。這些化合物也可與皮質類固醇或鎮吐藥,例如樞復寧
聯合給予。
式(I)的化合物似乎特別適合與一種或多種抗癌藥如順鉑、去氫柚木醇(dehydroequol)、泰素(紫杉醇)、吉西他濱、多柔比星、拓撲替康和/或喜樹鹼聯用。與只用一種藥物相比,這提高了治療效果,例如以協同作用的形式。具體說,本發明化合物似乎是化學增敏劑,能提高與其共同給予的一種或多種抗癌藥的細胞毒性。即使所述抗癌藥通過各種不同機制起效似乎也是這樣,例如順鉑通過與核DNA相互作用而起效,紫杉醇通過阻斷細胞周期中的G2/M期細胞並阻止其形成正常有絲分裂器而起作用,吉西他濱通過摻入細胞DNA中並最終阻止有絲分裂而起效,多柔比星則是一種拓撲異構酶II抑制劑,阻止DNA複製和轉錄,而拓撲替康是拓撲異構酶I抑制劑。
有趣的是,在一些情況下,對癌細胞細胞毒性的提高並不伴隨著對非癌細胞毒性的相應增加。雖然該觀察結果對許多癌症的治療具有重要意義,對於諸如黑色素瘤等癌症的治療尤其重要,因為這類癌症極難治療。
聯合給藥可以是同時或相繼進行的。可通過在同時或相似時間在同一單位劑量中或在單獨和分開的單位劑量中同時給予化合物。依次給藥可視需要以任何順序進行,給予第二種或後面的活性藥物時,特別是需要累積或協同作用時,通常需要第一種或先給予的活性藥物正在發揮其生理作用。
本發明還涉及包含聯合療法的包裝。
本發明噁嗪基化合物也適合用作可植入醫療器械中採用的活性劑。這些可植入醫療器械被配置成在各種環境下使用,包括血管應用和作為藥物洗脫支架。具體說,支架和導管被配置成適合植入患者體腔內,例如血管,例如冠狀動脈、膽管、食管、結腸、氣管或大支氣管、輸尿管和尿道的形狀。支架尤其適用於治療動脈粥樣硬化狹窄和動脈瘤。
支架通常以收縮狀態植入血管或體腔內,位於血管內時可擴張以維持血管開放而允許液體流過血管。支架具有支承結構如金屬結構以提供所需的強度,常常具有外表面塗層以提供生物相容性和/或血相容性表面。塗層通常是負載治療活性劑的聚合物材料,在特定的血管內位置釋放而作用於周圍的血管或其下遊。
藥物洗脫支架裝置在治療冠狀動脈疾病中具有很大前景,尤其是重新打開或重新恢復因為動脈粥樣硬化而狹窄的動脈中的血流。經皮介入期間使用藥物洗脫支架後的再狹窄率顯著低於裸露的金屬支架植入過程和球囊血管成形術。
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應理解,本發明中使用的藥物洗脫支架實際上可以是任何類型。藥物洗脫支架可以至少部分地由醫用級金屬材料如不鏽鋼、鉑、鈦、鉭、鎳-鈦、鈷-鉻及其合金形成。
支架也可由生物可吸收性材料構成。典型地,這些支架是具有金屬樣骨架的可完全重吸收的結構,通常採用標準球囊法植入,可負載藥物。構成生物可吸收性支架的材料的例子是聚乳酸(PLA)或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前者是一種可生物降解的熱塑性脂族聚酯(Ormiston等,2007),後者是一種可生物降解的生物相容性共聚物。其他例子是用鎂製成支架(Erbel等,2007)。
活性劑可通過能提供藥物釋放平臺的任何方式附連於可植入的醫療器械。結合可通過共價鍵、離子鍵或通過其他分子間相互作用,包括氫鍵和範德華力等實現。塗覆方法包括但不限於沉澱、凝聚和結晶。更典型地,活性劑與合適的生物相容性聚合物複合。然後用聚合物-藥物複合物來形成控釋的醫療器械,整合到預先形成的醫療器械中,或者用於塗覆醫療器械,如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熟知的那樣。塗層可以液體聚合物/溶劑基質的形式施加。液體塗層可通過板式列印(pad printing)、噴墨印刷、輥壓、塗漆、噴霧、微量噴霧、浸漬、擦拭、靜電沉積、汽相沉積、外延生長、它們的組合、以及實現活性劑控釋釋放的其他方法施加,這些方法也構成本發明的一部分。
適用於塗覆可植入的醫療器械的聚合物的例子包括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AL)、聚(N-乙烯基吡咯烷酮)(PVP)、乙基纖維素、醋酸纖維素、羧甲基纖維素、纖維質、殼多糖、殼聚糖、聚(乙烯醇)、肝素、右旋糖苷、糊精、硫酸右旋糖苷、膠原、明膠、透明質酸、硫酸軟骨素、糖胺聚糖、聚[甲基丙烯酸(2-羥乙基)甲基酯]、聚氨酯、聚醚型聚氨酯、聚酯型聚氨酯、聚碳酸酯型聚氨酯、熱塑性聚酯、溶劑可溶性尼龍、聚(丙烯醯胺)、聚(丙烯酸)、丙烯酸和丙烯酸酯的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酯的共聚物以及它們的摻混物。
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理解,在形成醫療器械塗層中不同的聚合物更適合不同的溶劑。合適的溶劑的例子包括丙酮、乙酸乙酯、氯仿、二氯甲烷、DMAC、DMSO、DMF、THF、甲醯胺、N-甲基-2-吡咯烷酮(NMP)、環丁碸、苄基醇、環己醇、酚、甲酸、間甲酚、對甲酚、三氟乙酸、甘油、乙二醇、丙二醇、乙醇、丙醇以及它們的混合物。活性劑還必須在聚合物/溶劑混合物中適當可溶或可分散,並在塗覆過程期間保留其活性。
採用本領域已知的常規金屬-聚合物粘附技術,例如浸漬、噴霧、擦拭和刷塗使聚合物粘附於支架。這些過程後可進行拆網操作(web clearing)(包括吹掃空氣或旋塗)和乾燥操作(包括蒸發、加熱),使塗層減壓以去除溶劑和固化含藥聚合物。聚合物塗層的厚度約為1-10微米或更多,可能需要一個以上的塗層,包括底塗層和保護性塗層。
活性劑載量通常佔用於製備藥物-聚合物層的製劑總質量的約0.1-10質量%。藥物可包括能夠對患者產生治療或預防效果的其他物質,或者用於提高藥物遞送、用作防腐劑、穩定劑等的其他物質。
本發明噁嗪基化合物尤其適合用作可植入醫療器械的活性劑。活性劑產生對抗一種或多種病症的治療效果,包括炎症、再狹窄如血管再狹窄、動脈粥樣硬化、增生及其他疾病和病症。噁嗪基化合物可單獨使用或者與其他活性劑組合。其他活性劑可選自抗血小板藥、抗凝劑、抗血纖蛋白、抗炎劑、抗凝血酶、免疫抑制劑、抗增殖劑等。
適用於共同施加到支架上的治療藥物包括但不限於抗增殖劑如紫杉醇和雷帕黴素,抗凝血酶,免疫抑制劑如西羅莫司,抗脂質劑,抗炎藥,抗腫瘤藥,抗血小板藥,血管新生劑,抗血管新生劑,維生素,抗有絲分裂物質,金屬蛋白酶抑制劑,NO供體,雌二醇,抗硬化劑和血管活性物質,內皮生長因子,雌激素,β-阻滯劑,AZ阻滯劑,激素,他汀類藥物,胰島素生長因子,抗氧化劑,膜穩定劑,鈣拮抗劑,類視黃醇(retenoid),比伐盧定,苯氧二醇(phenoxodiol),依託泊甙,噻氯匹定,迪普萊達莫和曲匹地爾,單獨使用或與本文所述的任何治療劑聯用。治療劑也包括肽,脂蛋白,多肽,編碼多肽的多核苷酸,脂質,蛋白質藥物,蛋白質偶聯藥物,酶,寡核苷酸及其衍生物,核酶,其他遺傳物質,細胞,反義物質,寡核苷酸,單克隆抗體,血小板,朊病毒,病毒,細菌和真核細胞如內皮細胞,幹細胞,ACE抑制劑,單核細胞/巨噬細胞或血管平滑肌細胞,這些僅僅是一些例子。治療劑也可以是前藥,給予宿主後代謝形成所需的藥物。此外,也可將治療劑預先配製成微膠囊、微球、微泡、脂質體、新核蛋白體(niosome)、乳劑、分散體等,然後摻入治療層中。治療劑也可以是放射性同位素,或是通過一些其他能量形式如光或超聲能量,或者通過系統性給予的其他循環分子激活的試劑。治療劑可實現多重功能,包括調節血管新生、再狹窄、細胞增殖、血栓形成、血小板聚集、凝血和血管舒張。抗炎藥包括非甾體抗炎藥(NSAID),如芳基乙酸衍生物,如雙氯芬酸;芳基丙酸衍生物,如萘普生;和水楊酸衍生物,如阿司匹林和二氟尼柳。抗炎藥還包括糖皮質激素(類固醇),如地塞米松、潑尼松龍和曲安西龍。抗炎藥可與抗增殖劑聯用以減輕組織對抗增殖劑的反應。
本文所述的一些藥劑可與保持其活性的添加劑聯合使用。例如,可使用添加劑如表面活性劑、蟻酸、抗氧化劑和去汙劑以儘可能減小蛋白質藥物的變性和聚集。可使用陰離子、陽離子或非離子去汙劑。非離子型添加劑的例子包括但不限於糖,包括山梨糖醇、蔗糖、海藻糖;右旋糖苷類,包括右旋糖苷、羧甲基(CM)右旋糖苷、二乙基氨基乙基(DEAE)右旋糖苷;糖衍生物,包括D-葡萄糖胺酸和D-葡萄糖二乙基縮硫醛;合成聚醚,包括聚乙二醇(PEO)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羧酸,包括D-乳酸、乙醇酸和丙酸;具有疏水界面親和力的去汙劑,包括正十二烷基-β-D-麥芽糖苷、正辛基-β-D-葡萄糖苷、PEO-脂肪酸酯(例如,硬脂酸酯(賣澤59)或油酸酯)、PEO-去水山梨糖醇脂肪酸酯(例如吐溫80、PEO-20去水山梨糖醇單油酸酯)、去水山梨糖醇脂肪酸酯(例如司盤60、去水山梨糖醇單硬脂酸酯)、PEO-甘油基-脂肪酸酯;甘油基脂肪酸酯(例如甘油基單硬脂酸酯)、PEO-烴-醚(例如,PEO-10油醯醚;曲通X-100;和蘆布若爾。離子型去汙劑的例子包括但不限於脂肪酸鹽,包括硬脂酸鈣、硬脂酸鎂和硬脂酸鋅;磷脂,包括卵磷脂和磷脂醯膽鹼;CM-PEG;膽酸;十二烷基硫酸鈉(SDS);多庫酯(AOT);和牛膽酸。
本發明藥物洗脫支架和導管可以在血管系統的各個部位中使用,包括神經血管、頸動脈、冠狀血管、腎臟血管、主動脈、髂血管、股動脈或其他外周血管系統。支架可將活性劑遞送至植入部位或該部位的下遊。
藥物洗脫支架可具有獨立形成的多層,這樣可賦予各層單獨的化學組成和藥動學性質。每層可包含一種或多種試劑,各層之間的比例相同或不同。可利用各層之間試劑濃度的變化來實現所需的遞送分布圖。例如,可實現約24小時的藥物釋放減少。在另一個例子中,可實現突釋後持續約1周的恆定釋放。其他例子可以在持續時間範圍內,例如幾天到幾個月的時間內遞送試劑。可實現從幾小時到幾個月的時間內基本上恆定的釋放速率。各層可以是固體、多孔或填充有其他藥物或賦形劑等。
不希望受理論限制,認為本發明的化合物可調節動物細胞內的多種信號轉導過程,這些信號轉導過程參與許多對於所有動物細胞的存活和功能而言至關重要的功能。因此,這些化合物在動物包括人類中具有廣泛且重要的健康益處,尤其是具有預防和治療重要和常見人類疾病、紊亂和功能的潛能,具有基本上未曾料到的益處。
以下非限制性實施例及附圖進一步闡述了本發明。
實施例 1.0合成 為一致起見,整篇說明書中對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基本結構採用以下編號系統。
實施例14-(3-苄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
將4′,7-二羥基異黃-3-烯(0.47g,1.97mmol)溶解於乙醇(約40ml)中並加熱至80-90℃。將苄胺(0.44ml,3.5mmol)和37%甲醛(0.35ml,12.7mmol)的乙醇(約20ml)溶液加入脫氣牛尿酚(dehydroequol)溶液中。將該反應混合物回流約7小時,冷卻至室溫後真空濃縮體積。將混合物置於冰箱中結晶。抽吸收集黃色固體,濾液蒸發至幹,得到第二批標題化合物(組合的產率為0.17g,23%)。
1H NMR(400MHz,d6-DMSO).
7.3(7H,m),6.75(2H,d,7Hz),6.71(1H,s),6.70(1H,s)6.22(1H,s),5.0(2H,s),4.80(2H,s)3.80(2H,s),3.77(2H,s)。
實施例24-(3-(1-苯乙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
將4′,7-二羥基異黃-3-烯(0.45g,1.87mmol)溶解於乙醇(約40ml)並加熱至80-90℃。將甲基苄胺(0.44ml,4.03mmol)和37%甲醛(0.35ml,12.7mmol)的乙醇(約20ml)的溶液加入脫氣牛尿酚溶液中。將該反應混合物回流約7小時,冷卻至室溫後真空濃縮體積。將混合物置於冰箱中結晶。抽吸收集黃色固體,濾液蒸發至幹,得到第二批的標題化合物(組合的產率為0.17g,23%)。
1H NMR(400MHz,d6-DMSO).
7.4(7H,m),6.75(2H,d,7Hz),6.65(1H,s),6.63(1H,s)6.22(1H,s),5.0(2H,s),4.99(1H,d,6Hz),4.81(1H,d,6Hz),4.01(1H,d,8Hz),3.95(1H,q,7Hz),3.55(1H,d,8Hz),1.44(3H,d,7Hz)。
實施例34-(3-丙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
將4′,7-二羥基異黃-3-烯(503mg,2.09mmol)溶解於乙醇(20ml)。加入丙胺(0.25ml,3.04mmol),再加入甲醛溶液(2ml,0.03mol,37重量%)。將該反應在室溫下攪拌1天。收集白色沉澱,產生標題化合物(362mg,53%)。
1H NMR(400MHz,d6-DMSO).
0.89(3H,t,J=7.2Hz,CH3),1.55(2H,m,CH2CH3),2.66(2H,t,J=7.2Hz,NCH2CH2),3.88(2H,s,NCH2Ar),4.80(2H,s,NCH2O),5.04(2H,s,H8),6.16(1H,s,H10),6.71(1H,bs,H6),6.72(1H,s,H5),6.85(2H,d,J=8.8Hz,H3′,H5′),7.35(2H,d,J=8.8Hz,H2′,H6′)。
實施例44-(3-甲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
將4′,7-二羥基異黃-3-烯(507mg,2.11mmol)溶解於乙醇(20ml)。加入甲胺溶液(0.6ml,4.82mmol,33重量%的乙醇溶液),再加入甲醛溶液(2ml,0.03mol,37重量%)。將該反應在室溫下攪拌1天。收集白色沉澱,產生標題化合物(490mg,79%)。
1H NMR(400MHz,d6-DMSO).
2.44(3H,s,CH3),3.78(2H,s,NCH2Ar),4.70(2H,s,NCH2O),4.99(2H,s,H8),6.18(1H,s,H10),6.74(4H,m,H4,H5,H3′,H5′),7.31(2H,d,J=8.8Hz,H2′,H6′),9.58(1H,bs,OH)。
實施例57-(3,4-二甲氧基苯基)-3-丙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
將7-羥基-3′,4′-二甲氧基異黃-3-烯(99mg,3.48mmol)溶解於乙醇(10ml)。加入丙胺(0.1ml,4.25mmol),再加入甲醛溶液(0.4ml,5.37mmol,37重量%)。將該反應在室溫下攪拌8天。收集沉澱,產生標題化合物(6mg,1%)。
1H NMR(400MHz,d6-丙酮).
0.89(3H,t,J=7.4Hz,CH3),1.53(2H,m,CH2CH3),2.66(2H,t,J=7.4Hz,NCH2CH2),3.81(3H,s,OCH3),3.85(3H,s,OCH3),3.89(2H,s,NCH2Ar),4.81(2H,s,NCH2O),5.06(2H,s,H8),6.17(1H,s,H10),6.74(1H,s,H6),6.79(1H,s,H5),6.95(1H,d,J=8.4Hz,H5′),7.00(1H,dd,J=2.4Hz,8.4Hz,H6′),7.13(1H,d,J=2.4Hz,H2′) 實施例64-(3-(4-甲氧基苄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
將4′,7-二羥基異黃-3-烯(501mg,2.09mmol)溶解於乙醇(15ml)。加入4-甲氧基苄胺(0.35ml,2.68mmol),再加入甲醛溶液(2ml,0.03mol,37重量%)。將該反應在室溫下攪拌1天。收集白色沉澱,產生標題化合物(555mg,66%)。
1H NMR(400MHz,d6-丙酮).
2.78(3H,s,OCH3),3.82(2H,s,NCH2Ar),3.84(2H,s,NCH2Ar),4.83(2H,s,NCH2O),5.06(2H,s,H8),6.22(1H,s,H10),6.71(2H,bs,H4,H5),6.85(2H,d,J=8.8Hz,H3′,H5′),6.89(2H,d,J=8.8Hz,ArH),7.25(2H,d,J=8.8Hz,ArH),7.35(2H,d,J=8.8Hz,H2′,H6′),8.59(1H,bs,OH) 實施例74-(3-苯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
將4′,7-二羥基異黃-3-烯(501mg,2.09mmol)溶解於乙醇(15ml)。加入苯胺(0.25ml,2.74mmol),再加入甲醛溶液(2ml,0.03mol,37重量%)。將該反應在室溫下攪拌3天。收集白色沉澱,產生標題化合物(53mg,7%)。
1H NMR(400MHz,d6-丙酮).
4.60(2H,s,NCH2Ar),5.04(2H,s,H8),5.40(2H,s,NCH2O),6.19(1H,s,H10),6.72(1H,s,H6),6.85(3H,m,H5,H3′,H5′),7.14(2H,m,ArH),7.22(3H,m,ArH),7.35(2H,d,J=8.8Hz,H2′,H6′),8.49(1H,s,OH)。
實施例84,4′-(色烯並[6,7-e][1,3]噁嗪-3,7(2H,4H,8H)-二基)二酚
將4′,7-二羥基異黃-3-烯(509mg,2.12mmol)和4-氨基酚(307mg,2.81mmol)溶解於乙醇(15ml)。加入甲醛溶液(2ml,0.03mol,37重量%),並將該反應在室溫下攪拌3天。收集所得沉澱,產生標題化合物(178mg,79%)。
1H NMR(400MHz,d6-丙酮).
4.46(2H,s,NCH2Ar),5.03(2H,s,H8),5.27(2H,s,NCH2O),6.18(1H,s,H10),6.70(3H,m,H4,ArH),6.80(1H,s,H5),6.85(2H,d,J=8.8Hz,H3′,H5′),6.99(2H,d,J=8.8Hz,ArH),7.35(2H,d,J=8.8Hz,H2′,H6′),7.91(1H,bs,OH),8.46(1H,bs,OH)。
實施例97-(3,4-二甲氧基苯基)-3-(4-甲氧基苄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
將7-羥基-3′,4′-二甲氧基異黃-3-烯(152mg,0.53mmol)溶解於乙醇(2ml)。加入4-甲氧基苄胺(0.1ml,0.77mmol),再加入甲醛溶液(0.6ml,8.06mmol,37重量%)。將該反應在室溫下攪拌2天。收集所得沉澱,產生標題化合物(102mg,43%)。
1H NMR(400MHz,d6-丙酮).
3.80(15H,m,NCH2Ar,NCH2Ar,OCH3,OCH3,OCH3),4.83(2H,s,NCH2O),5.08(2H,s,H8),6.23(1H,s,H10),6.71(1H,s,H6),6.79(1H,s,ArH),6.89(2H,d,J=8.4Hz,ArH),6.94(1H,d,J=8.4Hz,ArH),7.00(1H,d,J=8.4Hz,ArH),7.14(1H,s,ArH),7.25(2H,d,J=8.4Hz,ArH)。
實施例103-(3-苄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
將3′,7-二羥基異黃-3-烯(100mg,0.42mmol)溶解於乙醇(4ml)。加入苄胺(0.14ml,1.28mmol),再加入甲醛溶液(0.42ml,5.59mmol,37重量%)。將該反應在室溫下攪拌1天。將反應混合物倒入水(50ml)中,然後用乙酸乙酯(3x30ml)萃取,還原合併的有機層。採用100%二氯甲烷對固體進行快速色譜分析。合併組分6-12,還原後得到標題化合物。
1H NMR(400MHz,d6-丙酮).
3.85(2H,s,NCH2Ar),3.89(2H,s,NCH2Ph),4.85(2H,s,NCH2O),5.06(2H,s,H8),6.25(1H,s,H10),6.72(1H,s,ArH),6.80(1H,m,H6),6.95(2H,m,ArH),7.19(1H,t,J=8.0Hz,H5′),7.34(5H,m,ArH)。
實施例113-(3-苯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
將3′,7-二羥基異黃-3-烯(175mg,0.73mmol)溶解於乙醇(1ml)。加入苯胺(0.08ml,0.88mmol),再加入甲醛溶液(0.6ml,8.06mmol,37重量%)。將該反應在室溫下攪拌3天。收集所得沉澱,產生標題化合物(160mg,61%)。
1H NMR(400MHz,d6-丙酮).
4.61(2H,s,NCH2Ar),5.04(2H,s,H8),5.42(2H,s,NCH2O),6.20(1H,s,H10),6.78(1H,m,ArH),6.82(1H,s,H6),6.89(1H,s,H5),6.95(1H,m,ArH),7.05(2H,m,ArH),7.18(5H,m,ArH)。
實施例127-(3,4-二甲氧基苯基)-3-苯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
將7-羥基-3′,4′-二甲氧基異黃-3-烯(148mg,0.52mmol)溶解於乙醇(2ml)。加入苯胺(0.6ml,0.66mmol),再加入甲醛溶液(0.6ml,8.06mmol,37重量%)。將該反應在室溫下攪拌3天。收集沉澱,產生標題化合物(11mg,5%)。
1H NMR(400MHz,d6-丙酮).
3.81(3H,s,OCH3),3.85(3H,s,OCH3),4.61(2H,s,NCH2Ar),5.06(2H,s,H8),5.41(2H,s,NCH2O),6.19(1H,s,H10),6.80(1H,s,H6),6.86(1H,s,ArH),6.94(1H,d,J=8.0Hz,ArH),7.00(1H,dd,J=2.2Hz,8.2Hz,H6′),7.14(3H,m,ArH),7.21(3H,m,ArH)。
實施例133-苄基-7-(3,4-二甲氧基苯基)-10-甲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
將7-羥基-3′,4′-二甲氧基-8-甲基異黃-3-烯(155mg,0.52mmol)溶解於乙醇(2.5ml)。加入苄胺(0.07ml,0.23mmol),再加入甲醛溶液(0.6ml,8.06mmol,37重量%)。將該反應在室溫下攪拌2天。收集沉澱,產生標題化合物(33mg,15%)。
1H NMR(400MHz,d6-丙酮).
2.02(3H,s,CH3Ar),3.82(3H,s,OCH3),3.86(5H,s,OCH3,CH2Ph),3.89(2H,s,NCH2Ar),4.91(2H,s,NCH2O),5.11(2H,s,H8),6.58(1H,s,H6),6.79(1H,s,ArH),6.95(1H,d,J=8.4Hz,ArH),7.01(1H,dd,J=2.0Hz,8.4Hz,H6′),7.15(1H,d,J=2.0Hz,ArH),7.30(5H,m,ArH)。
實施例147-(3,4-二甲氧基苯基)-10-甲基-3-丙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
將7-羥基-3′,4′-二甲氧基-8-甲基異黃-3-烯(159mg,0.53mmol)溶解於乙醇(2.5ml)。加入丙胺(0.05ml,0.61mmol),再加入甲醛溶液(0.6ml,8.06mmol,37重量%)。將該反應在室溫下攪拌2天。收集沉澱,產生標題化合物(7mg,3%)。
1H NMR(400MHz,d6-丙酮).
0.90(3H,t,J=7.4Hz,CH3),1.54(2H,m,CH2),1.98(3H,s,CH3Ar),2.66(2H,t,J=7.4Hz,NCH2),3.82(3H,s,OCH3),3.86(3H,s,OCH3),3.89(2H,s,NCH2Ar),4.86(2H,s,NCH2O),5.09(2H,s,H8),6.61(1H,s,H6),6.78(1H,s,H5),6.96(1H,s,ArH),7.00(1H,dd,J=2.4Hz,8.4Hz,H6′),7.14(1H,d,J=1.6Hz,ArH)。
實施例154-(3-(4-氯苄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
將4′,7-二羥基異黃-3-烯(506mg,2.11mmol)溶解於乙醇(8ml)。加入4-氯苄胺(0.33ml,2.70mmol),再加入甲醛溶液(2ml,0.03mol,37重量%)。將該反應在室溫下攪拌4天。收集白色沉澱,產生標題化合物(748mg,88%)。
1H NMR(400MHz,d6-丙酮).
3.86(2H,s,CH2Ph),3.90(2H,s,NCH2Ar),4.86(2H,s,NCH2O),5.06(2H,s,H8),6.23(1H,s,H10),6.72(2H,bs,H4,H5),6.85(2H,d,J=8.8Hz,H3′,H5′),7.37(m,6H,H2′,H6′,H2″,H3″,H5″,H6″)。
實施例164-(3-(3-甲氧基丙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
將4′,7-二羥基異黃-3-烯(509mg,2.12mmol)溶解於乙醇(8ml)。加入3-甲氧基丙胺(0.28ml,2.74mmol),再加入甲醛溶液(2ml,0.03mol,37重量%)。將該反應在室溫下攪拌4天。收集沉澱,產生標題化合物(657mg,88%)。
1H NMR(400MHz,d6-丙酮).
1.76(2H,m,CH2),2.77(2H,t,J=7.4Hz,NCH2),3.24(3H,s,OCH3),3.39(2H,t,J=6.4Hz,OCH2),3.89(2H,s,NCH2Ar),4.81(2H,s,NCH2O),5.04(2H,s,H8),6.17(1H,s,H10),6.72(1H,s,H6),6.74(1H,s,H5),6.86(2H,d,J=8.8Hz,H3′,H5′),7.35(2H,d,J=8.8Hz,H2′,H6′)。
實施例173-(3-(3-甲氧基丙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
將3′,7-二羥基異黃-3-烯(198mg,0.82mmol)溶解於乙醇(3ml)。加入3-甲氧基丙胺(0.11ml,1.08mmol),再加入甲醛溶液(0.6ml,8.06mmol,37重量%)。將該反應在室溫下攪拌4天。收集所得沉澱,產生標題化合物(69mg,24%)。
1H NMR(400MHz,d6-丙酮).
1.76(2H,m,CH2),2.77(2H,t,J=7.6Hz,NCH2),3.24(3H,s,OCH3),3.39(2H,t,J=6.4Hz,OCH2),3.91(2H,s,NCH2Ar),4.82(2H,s,NCH2O),5.05(2H,s,H8),6.18(1H,s,H10),6.79(3H,m,ArH),6.94(2H,m,ArH),7.18(1H,t,J=8Hz,ArH)。
實施例184-(3-對甲苯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
將4′,7-二羥基異黃-3-烯(499mg,2.08mmol)和對甲苯胺(290mg,2.71mmol)溶解於乙醇(8ml)。加入甲醛溶液(2ml,0.03mol,37重量%),將該反應在室溫下攪拌2天。收集所得沉澱,產生標題化合物(167mg,22%)。
1H NMR(400MHz,d6-DMSO).
2.16(3H,s,CH3),4.50(2H,s,NCH2Ar),4.98(2H,s,H8),5.36(2H,s,NCH2O),6.15(1H,s,H10),6.72(1H,s,ArH),6.75(2H,d,J=8.8Hz,ArH),6.83(1H,s,ArH),7.00(4H,d,J=3.6Hz,ArH),7.3 1(2H,d,J=8.8Hz,ArH)。
實施例197-(3,4-二甲氧基苯基)-10-甲基-3-對甲苯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
將7-羥基-3′,4′-二甲氧基-8-甲基異黃-3-烯(173mg,0.58mmol)和對甲苯胺(167mg,1.56mmol)溶解於乙醇(2ml)。加入甲醛溶液(0.6ml,8.06mmol,37重量%),將該反應在室溫下攪拌2天。收集所得沉澱,產生標題化合物(36mg,14%)。
1H NMR(400MHz,d6-DMSO).
1.90(3H,s,CH3Ar),2.16(3H,s,CH3ArN),3.74(3H,s,OCH3),3.79(3H,s,OCH3),4.50(2H,s,NCH2Ar),5.04(2H,s,H8),5.41(2H,s,NCH2O),6.74(1H,s,H6),6.84(2H,m,ArH),6.92(2H,d,J=8.8Hz,ArH),6.97(1H,d,J=2Hz,ArH),7.00(2H,d,J=2.4Hz,ArH),7.10(1H,d,J=2Hz,ArH)。
實施例203-(3-對甲苯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
將3′,7-二羥基異黃-3-烯(196mg,0.82mmol)和對甲苯胺(130mg,1.21mmol)溶解於乙醇(1ml)。加入甲醛溶液(0.6ml,8.06mmol,37重量%),將反應液在室溫下攪拌2天。收集所得沉澱,產生標題化合物(99mg,30%)。
1H NMR(400MHz,d6-DMSO).
2.16(3H,s,CH3),4.51(2H,s,NCH2Ar),4.99(2H,s,H8),5.37(2H,s,NCH2O),6.17(1H,s,H10),6.69(1H,dd,J=1.4Hz,8.2Hz,H6′),6.83(2H,bs,H4,ArH),6.90(1H,s,ArH),6.99(5H,m,ArH),7.16(1H,t,J=8Hz,H5′)。
實施例214-(7-(3-羥基苯基)色烯並[6,7-e][1,3]噁嗪-3(2H,4H,8H)-基)苄腈
將3′,7-二羥基異黃-3-烯(196mg,0.82mmol)和4-氨基苄腈(120mg,1.02mmol)溶解於乙醇(1ml)。加入甲醛溶液(0.6ml,8.06mmol,37重量%),將該反應在室溫下攪拌2天。收集所得沉澱,產生標題化合物(23mg,7%)。
1H NMR(400MHz,d6-DMSO).
4.67(2H,s,NCH2Ar),5.00(2H,s,H8),5.51(2H,s,NCH2O),6.24(1H,s,H10),6.70(1H,dd,J=2.0Hz,8.4Hz,ArH),6.84(1H,m,ArH),6.85(1H,bs,H6),6.91(1H,d,J=7.6Hz,ArH),7.16(1H,t,J=8Hz,H5′),7.25(2H,d,J=8.8Hz,ArH),7.65(2H,d,J=9.2Hz,ArH),9.47(1H,bs,OH)。
實施例224-(3-間甲苯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
將4′,7-二羥基異黃-3-烯(522mg,2.17mmol)溶解於乙醇(8ml)。加入間甲苯胺(0.3ml,2.77mmol)和甲醛溶液(2ml,0.03mol,37重量%),將該反應在室溫下攪拌3天。收集所得沉澱,產生標題化合物(386mg,48%)。
1H NMR(400MHz,d6-DMSO).
2.22(3H,s,CH3),4.54(2H,s,NCH2Ar),4.98(2H,s,H8),5.38(2H,s,NCH2O),6.17(1H,s,H10),6.65(1H,d,J=7.6Hz,ArH),6.73(1H,bs,H6),6.75(2H,d,J=8.8Hz,H3′,H5′),6.85(1H,s,ArH),6.88(1H,dd,J=2.0Hz,8.0Hz,ArH),6.93(1H,bs,ArH),7.08(1H,t,J=7.6Hz,H5″),7.31(2H,d,J=8.8Hz,H2′,H6′),9.60(1H,bs,OH)。
實施例234-(3-(3-硝基苯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
將4′,7-二羥基異黃-3-烯(527mg,2.19mmol)和3-硝基苯胺(333mg,2.41mmol)溶解於乙醇(8ml)。加入甲醛溶液(2ml,0.03mol,37重量%),將該反應在室溫下攪拌3天。收集所得沉澱,產生標題化合物(35mg,4%)。
1H NMR(400MHz,d6-DMSO).
4.68(2H,s,NCH2Ar),4.99(2H,s,H8),5.51(2H,s,NCH2O),6.22(1H,s,H10),6.75(3H,m,H4,H3′,H5′),6.90(1H,s,H5),7.32(2H,d,J=8.8Hz,H2′,H6′),7.51(1H,t,J=8.0Hz,H5″),7.60(1H,dd,J=2.0Hz,8.0Hz,ArH),7.67(1H,dd,J=1.4Hz,7.8Hz,ArH),7.87(1H,t,J=2.2Hz,ArH),9.61(1H,bs,OH)。
實施例244-(3-(4-氯苄基)-6-(4-甲氧基苯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
將4′,7-二羥基-4-(4-甲氧基苯基)異黃-3-烯(205mg,0.59mmol)溶解於乙醇(1ml)。加入4-氯苄胺(0.09ml,0.74mmol),再加入甲醛溶液(0.6ml,8.06mmol,37重量%)。將該反應在室溫下攪拌3天。收集所得沉澱,產生標題化合物(90mg,30%)。
1H NMR(400MHz,d6-苯).
3.29(3H,s,OCH3),3.47(2H,s,CH2Ph),3.62(2H,s,NCH2Ar),4.56(2H,s,NCH2O),5.06(2H,s,H8),6.37(2H,d,J=8.4Hz,ArH),6.72(1H,s,H10),6.77(2H,d,J=8.8Hz,ArH),6.85(2H,d,J=8.4Hz,ArH),6.96(2H,d,J=8.8Hz,ArH),7.02(1H,s,H5),7.15(4H,dd,J=2.2Hz,8.6Hz.,ArH)。
實施例254-(10-溴-3-丙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
將8-溴-4′,7-二羥基異黃-3-烯(198mg,0.62mmol)溶解於EtOH(1ml)。加入丙胺(0.1ml,1.22mmol)和甲醛溶液(0.3ml,4.03mmol,37重量%),將該反應在室溫下攪拌24小時。收集沉澱,得到標題化合物。
1H NMR(400MHz,d6-DMSO).
0.84(3H,t,J=7.3Hz,CH3),1.48(2H,m,CH22CH3),2.57(2H,t,J=7.3Hz,NCH2CH2),3.88(2H,s,NCH2Ar),4.92(2H,s,NCH2O),5.13(2H,s,H8),6.74(1H,s,H6),6.77(2H,d,J=8.8Hz,H3′,H5′),6.78(1H,s,H5),7.34(2H,d,J=8.8Hz,H2′,H6′),9.62(1H,bs,OH)。
實施例263,4′-(10-甲基-色烯並[6,7-e][1,3]噁嗪-3,7(2H,4H,8H)-二基)二酚
將3′,7-二羥基-8-甲基異黃-3-烯(204mg,0.802mmol)和4-氨基酚(103mg,0.944mmol)溶解於EtOH(1ml),加入甲醛溶液(0.3ml,4.03mmol,37重量%)。將該反應在室溫下攪拌3天後,未產生沉澱。將反應混合物倒入快速攪拌的蒸餾水(10ml)中,收集所得沉澱,產生標題化合物(143mg)。
1H NMR(400MHz,d6-DMSO).
1.91(3H,s,CH3),4.41(2H,s,NCH2Ar),5.02(2H,s,H8),5.31(2H,s,NCH2O),6.53-7.19(10H,m,Ar,H5,H6),8.93(1H,bs,OH),9.45(1H,bs,OH)。
實施例274-(8-乙基-3-丙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
將4′,7-二羥基-2-乙基異黃-3-烯(390mg,1.45mmol)溶解於乙醇(20ml)。加入丙胺(0.16ml,1.95mmol),再加入甲醛溶液(4ml,0.054mol,37重量%)。在室溫下攪拌該反應混合物16小時。抽吸收集黃色沉澱,產生標題化合物(217mg,43%)。
1H NMR(400MHz,d6-DMSO)
9.56(1H,br s,OH),7.35(2H,d,J=8.7Hz,H-2′,6′),6.76-6.73(3H,m,H-3′,5′,H5),6.67(1H,s,H6),6.18(1H,s,H10),5.15(1H,dd,J=3.0Hz,9.5Hz,H8),4.81-4.76(2H,m,NCH2O),3.31(2H,s,NCH2Ar),1.65-1.38(6H,m,CH2CH2CH3,CH2CH3),0.91(3H,t,J=7.3Hz,CH2CH3),0.84(3H,t,J=7.3Hz,CH2CH2CH3)。
實施例284-(3-(4-叔丁基苯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
將4′,7-二羥基異黃-3-烯(500mg,2.08mmol)溶解於無水乙醇(10mL)。加入4-叔丁基苯胺(311mg,2.08mmol),再加入甲醛溶液(6mL,0.04mol,37重量%)。將反應液在室溫下攪拌1天。收集白色沉澱,產生標題化合物(134mg,15%)。
1H NMR(400MHz,d6-DMSO).
1.22(9H,s,CH3,CH3,CH3),4.53(2H,s,CH2Ar),5.00(2H,s,H8),5.39(2H,s NCH2O),6.18(1H,s,H10),6.78(2H,d,J=8.6Hz,ArH),6.86(1H,s,H6),7.04(2H,d J=8.7Hz,ArH),7.24(2H,d,J=8.7Hz,ArH),7.33(2H,d,J=8.6Hz,ArH),9.63(1H,s,OH)。
實施例294-(3-(4-叔丁基苄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
將4′,7-二羥基異黃-3-烯(500mg,2.08mmol)溶解於無水乙醇(10mL)。加入4-叔丁基苄胺(340mg,2.08mmol),再加入甲醛(6mL,0.09mmol,37重量%)。將該反應在室溫下攪拌1天。收集白色沉澱,產生標題化合物(407mg,43%)。
1H NMR(400MHz,d6-DMSO).δ1.28(9H,s,CH3,CH3,CH3),3.80(4H,s,CH2Ar,NCH2Ar),4.84(2H,s,NCH2O),5.03(2H,s,H8),6.24(1H,s,H10)6.73(1H,s,ArH),6.76(1H,s,H6),6.78(2H,d,J=8.7,ArH),7.24(2H,d,J=8.1,ArH),7.33(2H,d,J=8.7,ArH),7.36(2H,d,J=8.2,ArH),9.63(1H,s,OH)。
實施例304-(3-(萘-1-基-甲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
將4′,7-二羥基異黃-3-烯(500mg,2.08mmol)溶解於無水乙醇(10mL)。加入1-萘-甲胺(327mg,2.08mmol),再加入甲醛(6mL,0.09mmol,37重量%)。將該反應在室溫下攪拌1天。收集白色沉澱,產生標題化合物(337mg,38%)。
1H NMR(400MHz,d6-DMSO)δ3.87(2H,s,CH2Ar),4.27(2H,s,NCH2Ar),4.90(2H,s,NCH2O),5.05(2H,s,H8),6.30(1H,s,H10),6.76(1H,s,ArH),6.78(1H,s,H6),7.39(1H,d,J=6.8,ArH),7.47(1H,dd,J=7.6,7.6,ArH),7.54(2H,m,ArH),7.89(1H,d,J=8.1,ArH),7.94(1H,m,ArH),8.22(1H,m,ArH),9.64(1H,s,OH)。
實施例314-(3-(3,4-二甲基苯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
將4′,7-二羥基異黃-3-烯(500mg,2.08mmol)溶解於無水乙醇(10mL)。加入3,4-二甲基苯胺(293mg,2.08mmol),再加入甲醛(6mL,0.09mmol,37重量%)。將該反應在室溫下攪拌1天。收集淡粉色沉澱,產生標題化合物(166mg,21%)。
1H NMR(400MHz,d6-DMSO)δ2.10(3H,s,CH3),2.1 5(3H,s,CH3),4.52(2H,s,NCH2Ar),5.00(2H,s,H8),5.37(2H,s,NCH2O),6.18(1H,s,H10),6.78(1H,s,H6),6.81(1H,dd,J=8.2,2.4,ArH),6.85(1H,s,ArH),6.93(1H,d,J=2.0,ArH),6.97(1H,d,J=8.2ArH),7.33(1H,d,J=8.6),9.63(1H,s,OH)。
實施例324-(3-(4-甲氧基苯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
將4′,7-二羥基異黃-3-烯(500mg,2.08mmol)溶解於無水乙醇(10mL)。加入4-甲氧基苯胺(271mg,2.08mmol),再加入甲醛(6mL,0.09mmol,37重量%)。將該反應在室溫下攪拌1天。收集粉色沉澱,產生標題化合物(71mg,9%)。
1H NMR(400MHz,d6-DMSO)
3.67(3H,s,OCH3),4.48(2H,s,NCH2Ar),5.01(2H,s,H8),5.33(2H,s,NCH2O),6.18(1H,s,H10),6.75(1H,s,H6),6.78(2H,d,J=8.6,ArH),6.81(2H,d,J=9.0,ArH),6.85(1H,s,ArH),7.05(2H,d,J=9.0,ArH),7.33(2H,d,J=8.6,ArH),9.63(1H,s,OH)。
在上述通用方法中,可用合適的取代基、或其合成子或衍生物任選地取代或保護該結構。化合物可以鹽、乙酸鹽、苄基或甲矽烷氧基衍生物的形式存在,如有經驗的合成化學人員所能確定的那樣,一般地如上所述。可通過本領域已知的標準方法容易地使羥基烷基化(MeI/鹼)、醯基化(Ac2O/Py)或甲矽烷基化(Cl-SiR3/鹼)和脫保護。
2.0抗炎活性 2.1對人單核細胞中類花生酸合成的影響 方法 將U937細胞解凍並以每毫升2x105個細胞的密度重新懸浮在RPMI和10%FCS中。細胞在5%CO2、37℃中進行培養並在生長培養基中擴增至至少總共6.4x107個細胞。然後將細胞重新懸浮在新鮮培養液中,以每毫升2x105個細胞的密度用5μM視黃酸(RA)再培養3天(72小時)。在無血清RPMI中將RA處理的細胞洗滌2次,並以每毫升5x106個細胞的密度重新懸浮在無血清培養液中。將細胞分成等份收集到特氟隆試管中,每管1毫升。如上所述製備0.1mM、1mM和10mM的各種測試化合物的工作母液。對每一種工作稀釋度的每一種測試化合物來說,1ml細胞中加入10μl以實現各種測試化合物的終濃度為0(僅DMSO)、1、10和100μM。細胞一式三份與各種濃度的測試化合物在37℃培育15分鐘。15分鐘預培育之後,每1毫升細胞中加入5μl 100mM的鈣離子載體A23187溶液(以實現0.5μM A23187)。37℃繼續再培育30分鐘。培育後,2000rpm離心10分鐘收集上清液,-20℃儲存直到備用。
結果 下表1和2表明,測試化合物(1)和(2)對RA刺激的U937細胞的PGE2合成和TXA2合成的影響。顯示100μM時,化合物(2)能夠抑制PGE2合成,兩種化合物(1)和(2)都能抑制TXA2合成。
表1測試化合物對RA-刺激的U937細胞PGE2合成的影響
a相對於對照(零劑量)顯著不同 表2測試化合物對RA刺激的U937細胞TXA2合成的影響
a相對於對照(零劑量)顯著不同 2.2對人單核細胞中TNFα合成的影響 方法 通過單核細胞的淋巴細胞分離劑梯度分離,然後是逆流離心揚析,從血沉棕黃層分離人外周血單核細胞(Demasi等,2000)。將測試化合物溶解於DMSO中,加入新鮮單核細胞以實現0、10和100μM的濃度。30分鐘後,加入LPS以實現終濃度200ng/mL。1小時後,去除上清液,根據過去所述的ELISA方法測定TNFα(Demasi等,2003)。採用ANOVA、然後是Newman-Keuls多重比較檢驗來檢查不同劑量和對照值之間的差異。
結果 顯示化合物(1)和(2)能夠減少用LPS刺激的人單核細胞中TNFα的合成(參見圖1a和1b)。
2.3鼠巨噬細胞系RAW 264.7中的抗炎作用 方法 將小鼠巨噬細胞系RAW 264.7在補充有胎牛血清(FCS)、2mM谷胺醯胺和50U/ml青黴素/鏈黴素的DMEM中進行培養。細胞用測試化合物(在0.025%DMSO中)或僅僅運載體進行處理,1小時後加入50ng/ml LPS。培育24小時後,收集培養液,用ELISA(凱門化學公司(Cayman Chemical))測定PGE2或TXB2,並用ELISA(貝爾康迪克森公司(Becton Dickinson))測定TNFα。
亞硝酸鹽濃度是NO產生的定量指標,通過革氏反應(Griess Reaction)確定。簡言之,將100μL革氏試劑加入各個50μL上清液中,一式兩份。測定550nm處的吸光度(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分子裝置公司(Molecular Devices),SpectraMax 250微板分光光度計),根據亞硝酸鈉的標準曲線確定亞硝酸鹽的濃度。根據下式計算亞硝酸鹽抑制百分數 [100-(樣品的亞硝酸鹽濃度/運載體對照LPS細胞的亞硝酸鹽濃度)X100]。
結果 以濃度10μM測定測試化合物。由圖2可知,一些化合物具有一定程度的毒性,可能影響其對各種分析物的抑制的量。因此,為了評價測試化合物對各種分析物的影響,採用以下公式考慮細胞存活率 測試化合物的實際影響=測定影響-(對細胞存活率的影響×測定影響) 測定相對於僅用運載體處理,化合物對RAW 264.7鼠巨噬細胞的影響。LPS誘導的PGE2合成的平均變化如圖3所示,其中化合物(2)、(9)、(14)、(12)、(23)和(24)顯示最大抑制。LPS-誘導的TXB2合成的平均變化如圖4所示,其中化合物(2)、(8)、(9)、(14)、(23)和(24)顯示最大抑制。LPS誘導的TNFα合成的平均變化如圖5所示,其中化合物(1)、(4)、(6)、(17)和(22)顯示最大抑制。LPS-誘導的NO合成的平均變化如圖6所示,其中化合物(3)、(4)、(7)、(14)、(19)、(22)、(23)和(24)顯示最大抑制。
2.4對轉染的人巨噬細胞系THP-1中NFκB產生的影響 方法 該試驗採用遺傳修飾的THP-1細胞系和
β-內醯胺酶技術(英傑公司(Invitrogen Corp))。人THP-1單核細胞/巨噬細胞包含在NFkB響應元件控制下的穩定轉染的β-內醯胺酶報導基因。它們響應TNF-a的刺激,導致NFkB信號傳導途徑的激活。用TNF-a和測試材料共同培養細胞能夠定量確定測試材料抑制TNFa刺激的β-內醯胺酶產生的能力。炎症指數計算為β-內醯胺酶產量與β-內醯胺酶底物的比值。
簡言之,在RPMI 1640培養液(70μl)的存在下,將遺傳修飾的THP-1細胞接種到96-孔培養板(50x103個細胞/孔)中。各孔中加入TNFα(10μl),得到終濃度7.5ng/ml。加入經透析的牛血清(10μl)。然後加入溶解在DMSO(10μL)中的化合物(每種化合物5個孔)。每塊板包含無細胞對照孔(4個孔),無血清對照孔(4個孔)和兩個血清對照孔。將板在37℃培育5小時以產生NFkB刺激的β-內醯胺酶。然後將LiveBLAzerTM FRET B/G底物(CCF4-AM)加入試驗中。CCF4-AM是由英傑公司開發的基於福斯特
共振能量轉移(FRET)的β-內醯胺酶底物。一旦CCFA-AM進入細胞,則由內源性酯酶轉化為帶負電的CCF4。在409nm處激發該底物導致香豆素和螢光素部分間發生有效的FRET,在530nm處產生可檢測的綠色螢光。β-內醯胺酶的存在引起CCF4裂解並導致FRET損失,在460nm處產生可檢測的強烈藍色螢光信號。因此,測定β-內醯胺酶(NFkB-啟動子活性的標記物)的活性,以產物底物比表示(藍色/綠色螢光比率460nm/530nm)。炎症指數的確定中,板內CV為2.1%,板間CV為8.9%。
結果 本試驗檢查了化合物(1)和(2)。發現,30μM是比較測試化合物NFkB-抑制活性的最佳濃度。在50μM和100μM,化合物能降低細胞存活率,如表3所示。給出與30μM的測試化合物培育後的數據。
表3測試化合物相對於僅用運載體處理 對THP-1細胞中NFκB啟動子活性造成的平均變化 3.0抗氧化活性 認為氧化的脂蛋白能夠激發細胞功能的許多改變而促進動脈粥樣化形成。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LDL)具有促炎作用,可導致內皮功能障礙,容易在動脈壁內蓄積(Rosenson 2004)。動物研究提供了氧化劑響應動脈損傷而釋放的證據,巨噬細胞和平滑肌細胞這兩種在血管成形術後粥樣硬化病變中主要存在的細胞類型都能產生活性氧物質(Libby和Ganz 1997)。因此,化合物抑制LDL氧化的能力有利於其減輕整體動脈粥樣硬化的能力。在許多試驗中化合物(1)和(2)具有強效抗氧化活性。
3.1對自由基清除的影響 方法 採用穩定的自由基化合物2,2-二苯基-1-苦基苯肼(DPPH)評價測試化合物的抗氧化(自由基俘獲)活性。用乙醇製備濃度為0.1mM的DPPH母液,臨用前混合10分鐘。濃度100μM的測試化合物與DPPH反應20分鐘後,在517nm處測定吸光度。最初的篩選在100μM進行。將517nm處吸光度的變化與反應試劑空白(僅DPPH和乙醇)進行比較。發現化合物在100μM具有顯著的自由基清除活性(Δ吸光度>0.3)並製得劑量反應曲線。測定IC50值,其表示導致吸光度變化0.6的測試化合物的濃度(吸光度單位1.2表示DPPH自由基完全清除)。
結果 表4測試化合物的自由基清除能力-EC50(μM) 3.2對抑制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的影響 方法 靜脈穿刺採血,離心分離血漿。然後通過4-步氯化鈉密度梯度和4℃、200,000g離心20小時,從血漿分離LDL。收集的LDL的純化包括通過凝膠過濾PD10柱以去除過量的鹽和EDTA,避光儲存於4℃以防止自發氧化並在分離後2周內使用。用標準酶方法測定LDL膽固醇含量,採用BSA為標準品由Lowry方法確定蛋白質濃度。
每次實驗當天,將2mL等份的LDL通過第二PD10柱並用chelex處理的PBS(100mM)稀釋,得到標準蛋白質濃度0.1mg/mL,即每次反應的終濃度。加入新鮮製備的Cu2+溶液啟動氧化反應,使得CuSO4的終濃度為5μM。對於抑制研究,在室溫下用終濃度0.1、1.0、10和100μM的5種化合物預先處理LDL 2分鐘,然後加入銅溶液,再在37℃孵育。測定3小時時間內每30分鐘取出的等份試樣的脂質過氧化物的形成,從而確定脂蛋白氧化程度。採用標準過氧化氫曲線(5-200μM),通過亞鐵氧化-二甲酚橙(FOX)試驗在各個時間點測定過氧化物。在不同日期進行的至少兩次獨立的實驗中測定化合物(1)和(2)。
還在不同日期一式兩份地檢查測試化合物與Cu2+的非特異性結合。製備測試化合物在DMSO中的母液,濃度5mM。將測試化合物在磷酸鹽緩衝液(10mM,pH 7.2,chelex處理)中稀釋至25μM後,測定200到800nm之間的紫外/可見吸收光譜。掃描200-800nm處第二重疊的吸收譜確定化合物與銅(II)的相互作用,其中將25μM CuSO4溶液加入新鮮25μM測試化合物溶液中,混合20秒。
結果 LDL氧化遲滯期約為60分鐘,在120-180分鐘實現最大氧化。隨著濃度從0.01增加至10μM,測試化合物抑制LDL氧化的能力增加。計算50%氧化得到抑制時的濃度EC50,化合物(1)為0.61μM,化合物(2)為0.63M。
測試化合物與Cu2+的摩爾比1∶1時吸收帶沒有顯著位移。與只有化合物相比,每種化合物與Cu2+的吸收帶有非常小而一致的增加。由這些結果可以得出結論,測試化合物不與Cu2+相互作用。這也表明,LDL氧化抑制的潛在機制很可能不是因為測試化合物與Cu2+離子的直接相互作用。
表5沒有測試化合物存在時,脂質過氧化物形成時程的原始數據 表6化合物(1)存在下,脂質過氧化物形成時程的原始數據 表7化合物(2)存在下,脂質過氧化物形成時程的原始數據 3.3對過氧化氫自由基誘導的血紅細胞(RBC)裂解的影響 方法 將新鮮收集的肝素化靜脈血(10ml,在冰上)等分到1.8ml無菌埃彭道夫管中,4℃、2600rpm離心10分鐘。去除血漿和血沉棕黃層(約900ml),濃集的血紅細胞(RBC)通過加入900ml無菌冰冷的PBS進行洗滌。該洗滌過程重複兩次。加入900ml冰冷的無菌PBS重新懸浮濃集的RBC(稱為RBC母液)。將RBC母液儲存在4℃最多3天。將200ml的RBC母液稀釋到10ml冰冷的無菌PBS中並在每孔中加入50ml,每天新鮮製備所有RBC的工作懸液。
根據以下方法每次實驗新鮮製備AAPH的母液。將AAPH(1.22gm)溶解在7.5ml PBS中產生600mM的4×母液,然後在各孔中加入50ml等份試樣(終濃度150mM)以啟動裂解實驗。將測試化合物的母液(40mM,在100%DMSO中)在無菌PBS中稀釋至每孔終濃度100、30和10mM。各個實驗中包括適當的對照。將所有化合物稀釋液調節至每孔中DMSO的終濃度為0.25%。過氧化氫誘導的RBC裂解試驗在96-平底孔微量滴定板中進行,每孔總體積200ml。溫和渦旋的同時用Tecan微量滴定板讀數儀在690nm(37℃)處監測RBC懸液的濁度。試驗一式四份進行,5小時內每5分鐘獲取讀數。以吸光度(4次讀數的平均值)與時間作圖,構建RBC的裂解曲線。取最高吸光度讀數(無裂解)和最低吸光度讀數(最大裂解)計算半數裂解的時間。這兩個讀數之和除以2得到半數裂解吸光度。採用單回歸分析來計算發生半數裂解吸光度時的時間。
結果 該試驗檢測了化合物(1)和(2)。發現這兩種化合物均具有抗氧化活性,能夠延遲AAPH-誘導的血紅細胞半數裂解的時間。
表8與10μM測試化合物培育後達到半數裂解所需的時間(分鐘)。
4.0抗致動脈粥樣硬化活性 4.1對動脈細胞粘著分子表達的影響 方法 通過用ELISA方法測定細胞粘著分子的表面表達評價化合物對TNFα刺激的內皮細胞活化的抑制。將在生長培養液(細胞應用有限公司(CellApplications Inc.)中的人動脈內皮細胞(HAEC)以10,000個細胞/孔的密度接種到96-孔板中。將板在37℃、溼潤培養箱中培養過夜以使細胞生長匯合。在實驗當天早晨,在每孔中加入用100μl培養液配製的TNFα(10μl,2ng/ml)。將化合物在含DMSO的培養液(2.5%DMSO)中稀釋至化合物濃度100和300μM。將化合物加入各孔中,使得終濃度為10和30μM。在零濃度對照孔中加入僅含DMSO的培養液。一式四份測定所有樣品(每次處理4個孔)。
與化合物培育之後,去除培養液,用抗E-選擇蛋白、ICAM或VCAM的非特異性IgG或特異性鼠抗體(BD生物科學公司(BD Biosciences)-0.1μg在含10%加熱滅活的人血清的100μL緩衝鹽水中)探測細胞。加入綿羊抗小鼠抗體/辣根過氧化物酶偶聯物檢測粘著分子的表達。板靜置30分鐘,然後洗滌細胞單層,加入綿羊抗小鼠抗體/辣根過氧化物酶偶聯物(1∶500稀釋於100μL含10%加熱滅活的人血清和0.05%吐溫20的HBSS中),靜置30分鐘。再一次洗滌後,各孔加入150μL ABTS底物(KP實驗室(Kirkegaard and PerryLaboratories)),使其顯影15分鐘。用ELISA讀板儀(Titertek Multiscan,弗洛實驗室(Flow Laboratories))在405nm處測定光密度。
結果 該試驗檢測了化合物(1)和(2)。在100μM,測試化合物顯著影響HAEC存活率。對於一些化合物,30μM時HAEC存活率小於80%。因而發現,該試驗中10μM是比較化合物活性的最適合濃度。
兩種化合物都能顯著抑制TNFα-誘導的VCAM、ICAM-1和E-選擇蛋白的表達(見圖7)。
4.2對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的影響 方法 檢測了測試化合物對人臍靜脈平滑肌細胞(HUVSMC)的影響。將細胞以每孔1.6×103個細胞的低接種率接種到96孔板中,使其生長貼附24小時。然後用不含FCS的培養液洗滌兩次,在不含FCS的培養液中培養20小時,對它們進行血清飢餓。在不含FCS的培養液中製備20μM的類似物,加入板中,培育1小時。因此類似物終濃度為10μM。然後加入培養液+20%FCS刺激細胞,至FCS終濃度為10%。培養細胞直到對照細胞(即含FCS而不含化合物的細胞)正好匯合(5天)。進行MTT試驗,用以下公式計算類似物處理的細胞與對照細胞間的吸光度差異 試驗/對照*100-100。
結果 測試化合物對HUVSMC增殖的影響表明,10μM的化合物(1)、(2)、(7)、(8)、(17)、(18)、(19)和(20)能顯著抑制FCS誘導的增殖(參見圖8)。
5.0在鼠耳炎症中的抗炎活性 檢測化合物抑制外用一些炎症原(inflammogen)-花生四烯酸(AA)和4-β-佛波基12-肉豆蔻酸酯13-乙酸酯(PMA)導致的小鼠耳朵腫脹的能力。
類花生酸的直接前體AA導致的炎症反應是因為經環加氧酶(COX)和脂肪氧合酶(LOX)途徑形成了AA代謝物(Young等,1984)。AA誘導PGE2和LTC4合成的早期(10-15分鐘)增加,先於耳朵厚度的增加(Opas等,1985;Chang等,1986)。
PMA誘導的炎症包括蛋白激酶C(PKC)的活化,蛋白激酶C(PKC)是在許多信號誘導過程中起關鍵作用的磷脂依賴性蛋白酶(Silvan等,1996;Bermejo等,1998)。換言之,PMA是PKC活化劑(Kuchera等,1993)。PKC介導磷脂酶A2的活化,導致游離AA的釋放以及隨後合成白三烯(LT)和前列腺素(PG)。炎症主要是由PGE2介導的,因為PMA-處理的小鼠的耳朵中PGE2水平升高而不是LTB4和LTC4(Ashendel和Boutwell 1979;Bermejo等,1998;Alexandre-Moreira等,1999)。
方法 對5-6隻重15-21克的雌性BALB/c小鼠(ARC,WA,澳大利亞)的小組腹膜內注射(i/p)用聚乙二醇(PEG)400∶磷酸鹽緩衝鹽水(PBS)1∶1或乙醇∶丙二醇∶PBS 4∶9∶7遞送的25mg/kg的測試化合物,30分鐘後或者立即對耳朵施加炎症源。用異氟烷麻醉小鼠,用彈簧測微計測量雙耳的基線厚度。每隻小鼠總共接受20μL施用於每側耳廓的內外表面的AA的乙醇溶液(50mg/ml或200mg/ml)或PMA的乙醇或丙酮溶液(0.2mg/ml)(即每側耳朵0.5mg或2mg AA或2μg PMA)。施用AA後1小時和施用PMA後5小時再次麻醉小鼠,重新測量耳朵。
計算每隻耳朵在施用炎症原之前和之後耳朵腫脹的差異,取每隻小鼠兩側耳朵的平均值。一次實驗測定多種化合物時採用Dunnett多重比較檢驗,或者僅測定一種化合物時採用雙尾未配對t檢驗,用普通ANOVA計算每個測試組的平均腫脹與僅給予運載體的組之間的差異(Prism 4,圖象處理軟體(Graphpad Software))。
數據作為腫脹平均抑制百分數以圖形方式呈現,計算如下 [1-[(測試組的耳朵厚度平均變化%/對照組耳朵厚度的平均變化%)x100]]。
結果 下表9和10給出了測試化合物處理抑制AA和PMA誘導的耳朵腫脹的相對量。
表9施用AA導致的耳朵厚度的變化
表10施用PMA導致的耳朵厚度的變化
6.0大鼠主動脈環試驗中的血管舒張活性 用大鼠主動脈環試驗離體檢查測試化合物的血管舒張能力。在測試浴中加入去甲腎上腺素導致環收縮,如果測試化合物能夠抑制血管收縮(即拮抗去甲腎上腺素的作用),提示該化合物具有血管舒張活性。
方法 用80%CO2和20%O2處死雄性SD(Sprague-Dawley)大鼠(250±50g)。切下胸主動脈並快速安放到器官浴中(Chin-Dusting等,2001)。用遞送濃度1μg/ml的測試化合物或無測試化合物獲得去甲腎上腺素(0.1nM-10mM)的全濃度收縮曲線。在來自五隻不同大鼠的5個不同的環中重複進行實驗。在任何一隻大鼠的任一環上僅測定在任何一種濃度下的一種化合物。根據數據擬合S形劑量效應曲線並計算logEC50(Prism 4,圖象處理軟體(GraphPadSoftware))。用雙尾配對t檢驗計算存在或不存在測試化合物時這些值之間的差異。分別檢測β-雌二醇和僅運載體的作用作為陽性和陰性對照。
結果 該試驗檢測了化合物(1)和(2)。與僅運載體相比,化合物(1)(p=0.0252)和化合物(2)(p=0.0115)都能顯著抑制主動脈環對去甲腎上腺素的收縮響應(logEC50)(參見圖9)。這些數據表明,化合物(1)和(2)除具有心保護作用之外,還具有心血管活性。
7.0免疫調節活性 方法 頸脫位法處理約六周齡的雄性Skh-1HR1(無毛)小鼠。由脾臟製備單細胞懸液,紅細胞溶解在緩衝液(0.14M NH4Cl,17mM Tris,pH 7.2)中。剩餘的脾細胞在補充有10%(v∶v)FBS,200mM L-谷胺醯胺,青黴素/鏈黴素和50mM 2-巰基乙醇的RPMI-1640(吉布科(Gibco))中進行培養。將脾細胞加入含伴刀豆球蛋白A(ConA,西格瑪-奧德裡奇公司(Sigma-Aldrich)-0.4微克/孔)、LPS(西格瑪-奧德裡奇公司-1微克/孔)或無促細胞分裂劑,以及10μM測試化合物的DMSO溶液的四復孔中。在37℃、5%CO2的空氣中培養3天後對樣品進行分析。甲基噻唑四唑鹽(MTT)可被活細胞生物還原為可溶於DMSO的有色甲
產物。因此,甲
產物的量與培養物中活細胞的數量成正比,可用分光光度計在570nm處測定。將MTT加入各孔中,再培育4小時,然後用0.04N HCl的異丙醇溶液顯色。培養物上清液收集後儲存在-80℃,通過ELISA(BD生物科學公司(BD Biosciences))分析IFN-γ(Th-1細胞因子),對於單獨的T細胞,分析IL-6(Th-2細胞因子)。
結果 在四隻單獨的小鼠中檢測了化合物(1)和(2)。這兩種化合物對T細胞和B細胞都具有顯著的免疫抑制作用。這種作用通過上清液中INF-γ和IL-6合成的同步減少而得到進一步證實。這種免疫抑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測試化合物的直接細胞毒性,因為在沒有促有絲分裂刺激存在下,活細胞數量減少約50%。圖10、11和12顯示了來自一隻小鼠的數據。
8.0過氧化物酶體增殖子-激活的受體活性 過氧化物酶體增殖子激活的受體(PPAR)是轉錄因子,是核激素受體超家族的成員。配體導致的PPARγ的活化能夠調節特定基因,作用是抑制響應例如LPS和細胞因子刺激的各種炎症介質(例如NO、TNFα、IL-1、IL-2、IL-6和COX-2)的產生。PPARγ的活化具有抗炎作用(Oates等,2002),似乎能夠通過限制內皮功能障礙、削弱動脈粥樣化形成和防止再狹窄而產生血管保護作用,同時且有利地調節脂肪因子(adipokine)表達和脂質代謝(Verma和Szmitko 2006)。累積的證據表明,PPAR激動劑通過直接影響血管壁和間接影響系統性炎症和胰島素敏感性而具有強大的抗動脈粥樣硬化性質。PPAR激動劑也可用於治療代謝症候群、血脂障礙、胰島素耐性和糖尿病(Meerarani等,2006)。
方法 用與GAL4蛋白的DNA結合結構域融合的PPARγ配體結合域(GAL4-PPARγ融合蛋白)穩定轉染人HEK293細胞,與PPARγ配體孵育時產生β-內醯胺酶。將轉染的人腎胚細胞(英傑公司(Invitrogen Inc.),加利福尼亞州卡爾斯巴德)接種到96-孔板的基質膠上,使其生長貼附過夜。第二天,以各種濃度向細胞中加入僅運載體(DMSO)或1、5和10μM的測試化合物,培養16-18小時。然後,在細胞上加載基於FRET的螢光底物以評價β-內醯胺酶活性。細胞避光保護並在室溫下培養2小時。以激發波長409nm、發射波長460nm和530nm,在螢光讀板儀上讀取各板。結果以減去背景(無細胞對照孔)後這兩種波長的比例表示。因此,通過測定由螢光產物與底物比評價的β-內醯胺酶活性確定PPARγ活性。
結果 通過與僅培養液的對照相比β-內醯胺酶活性增加來確定PPARγ活化。化合物(1)、(2)、(6)、(7)、(18)、(20)、(22)、(23)、(27)和(29)發生這種現象,提示這些化合物具有PPARγ激動活性。數據在圖13中給出。
表明本發明化合物是PPARγ激動劑。就是說,它們具有代謝症候群、胰島素耐性、糖尿病、血脂障礙及相關活性。
9.0細胞毒性 9.1抗癌活性 方法 人胰腺癌細胞系HPAC(CRL-2119)在含HEPES(15mM)、胰島素(0.002mg/ml)、轉鐵蛋白(0.005mg/ml)、氫化可的松、(40ng/ml)、表皮生長因子(10ng/ml)的DMEM(西格瑪公司)和Ham′s F12(西格瑪公司)(1∶1)培養液中進行常規培養。乳腺癌細胞系MDA-MB-468在Leibovitz′s L-15培養液中進行培養。黑色素瘤細胞系MM200由Peter Hersey(紐卡斯爾大學)贈送並在DMEM培養液中進行培養。大細胞肺癌細胞系NCI-H460在額外補充有4.5g/L葡萄糖並用10mM HEPES緩衝的RPMI 1640培養液中進行培養。結腸腺癌細胞系HT-29在McCoy′s 5a培養液中培養。所有培養液補充有10%FCS(CSL、澳大利亞)、青黴素(100U/ml)、鏈黴素(100mg/ml)、L-谷胺醯胺(2mM)和碳酸氫鈉(1.2g/L)並在37℃、5%CO2溼潤氣氛中進行培養。除非特別指出,所有細胞系均購自ATCC(美國馬裡蘭)。
測定每種細胞系的IC50值。將細胞以生長動力學試驗所確定的適當的細胞密度接種到96-孔板中,存在或不存在測試化合物的情況下培養5天。加入20μl 3-4,5二甲基噻唑-2,5-二苯基溴化四唑鎓(MTT,2.5mg/ml的PBS溶液,西格瑪),根據生產商的說明在37℃培育3-4小時後,評價細胞增殖。由x軸上的對數劑量與y軸上的對照增殖百分比的半對數圖計算IC50值。
結果 化合物(1)和化合物(2)對測試的所有癌細胞系均具有活性(IC50約5-20μM)。雖然沒有針對所有癌細胞系進行測定,化合物(6)、(15)、(17)、(24)對CP70、HPAC或MM200細胞系具有活性。化合物(16)和(17)對測試的各種細胞系的活性最強(約1-5μM)。測試時,化合物(9)對癌細胞也顯示出適度毒性。化合物(3)選擇性地對MM200黑色素瘤細胞系具有毒性。
表11測試化合物對各種不同癌症適應症的代表性細胞系的活性
9.2對正常細胞的毒性 方法 新生包皮成纖維細胞(NFF)由Peter Parsons博士(昆士蘭醫學研究機構(Queensland Institute of Medical Research))贈送。兔腎(RK-13)細胞由MillerWhalley(麥克誇利大學(Macquarie University))提供。兩種細胞系在補充有10%FCS(CSL、Australia)、青黴素(100U/ml)、鏈黴素(100mg/ml)、L-谷胺醯胺(2mM)和碳酸氫鈉(1.2g/L)的RPMI中培養,在37℃、5%CO2潤溼氣氛中培養。如上所述確定IC50值。
結果 化合物對選擇的正常非轉化細胞具有低至中度的毒性。化合物(1)對正常成纖維細胞系具有一定毒性(約15μM)而化合物(2)對NFF和RK-13細胞(IC50>30μM)的毒性要低得多。
表12測試化合物對正常非轉化細胞的活性
10.0藥物洗脫支架 方法 以下述方式將化合物(1)加載到擴張尺寸為約3mmx17mm的藥物遞送支架中。支架位於心軸上,將快速降解的屏障層沉積到支架開口中。該屏障層為腔面上形成的低分子量PLGA以在填充期間密封支架開口的腔面。本文所述的各層以逐滴方式沉積,利用合適的有機溶劑如DMSO、NMP或DMAc以液體形式遞送。然後將多個化合物(1)和低分子量PLGA基質的層沉積到開口中以形成緩解缺血損傷的藥物嵌體。化合物(1)和聚合物基質以一定方式組合和沉積而實現所需的藥物遞送概況。快速降解的聚合物——低分子量PLGA的保護層沉積在活性劑層上,在儲存、運輸和遞送到植入部位期間保護活性劑。選擇保護層的降解速率,使活性劑在植入後能夠相對快速地遞送。支架上的總劑量約為10-600微克,也可以是更加合適的劑量。本領域技術人員將能夠根據所用的活性劑和所需的治療效果來確定其他合適的劑量。
在類似的方法中,用噁嗪基化合物(2)、(3)、(7)、(8)、(16)、(17)、(18)、(19)和(20)形成藥物洗脫支架。
在另一種方法中,用化合物(1)和西羅莫司形成多層藥物洗脫支架。在另一方法中,用化合物(1)和紫杉醇形成多層藥物洗脫支架。在又一方法中,用化合物(1)和脫氫牛尿酚形成多層藥物洗脫支架。
用阿姆斯特朗人隱靜脈模型離體觀察這些支架的釋放概況。將塗覆的支架遞送到靜脈內,由球囊導管擴張,並沐浴在培養基中。通過培養基的分析觀察活性劑隨時間的浸析,以確定特定支架和聚合物/藥物基質塗層的釋放概況。
11.0比較例 在對類異黃酮化合物染料木黃酮和3′,7-二羥基-異黃-3-烯(37-DHE)的一系列研究中評價本發明噁嗪基類異黃酮化合物的生物學活性。
11.1對血管平滑肌細胞凋亡的影響 凋亡(程序性細胞死亡)在血管組織的健康和疾病中起關鍵作用。這是一種在正常生理學條件下發生的細胞死亡模式,其中細胞是其自身死亡的主動參與者(「細胞自殺」)。凋亡的特徵在於胞質收縮、核凝聚和DNA片段化(Jacobson等,1997)。現在顯然,VSMC生長和死亡的調節變化之間的平衡是血管完整性和損傷形成的主要決定因素(Wang等,1999)。因此,誘導VSMC凋亡是治療新內膜增殖疾病,包括支架再狹窄的重要治療方案。
方法 激活胱冬酶級聯反應是凋亡途徑中的整合事件。胱冬酶-3是重要的「執行性」胱冬酶之一,它啟動許多蛋白質的切割而導致細胞有序降解。檢測胱冬酶-3活化常用作凋亡的陽性標記物。採用均質發光胱冬酶-3/7試驗,即胱冬酶-GloTM 3/7試驗(Promega Corp.)極敏感地衡量胱冬酶激活。VSMC與不同濃度的測試化合物(0[僅運載體]、10、50和100μM)培育。該試驗採用含有可被胱冬酶-3和-7識別的DEVD序列的前發光底物。胱冬酶-GloTM 3/7反應試劑產生與胱冬酶-3/7活性的量成正比的發光。發光在四個數量級的胱冬酶濃度以及廣泛的細胞密度範圍內是線性的。
結果 在A7r5大鼠主動脈SMC細胞系中,化合物(1)一致地誘導凋亡,如胱冬酶-3/7活性的誘導所證明的那樣。該試驗中化合物37-DHE沒有活性。數據如圖14所示。
這些試驗中沒有檢測染料木黃酮,文獻中也沒有報導說染料木黃酮誘導的血管平滑肌細胞凋亡可能是其來源。
11.2人臍靜脈平滑肌細胞 方法 檢測測試化合物對人臍靜脈平滑肌細胞(HUVSMC)的影響。將來自男性新生兒的細胞、組織外植體(HRI-第2代)以每孔1x103個細胞的密度接種到96孔板中,使其生長貼附24小時。然後洗滌兩次並在無胎牛血清(FCS)的培養液中培養24-48小時以對其進行血清飢餓。在不含FCS的培養液中製備測試化合物,加入各板中培育1小時。加入含FCS的培養液以實現終濃度10%,培育各板4-5天直到對照細胞正好匯合。
結果 在抑制HUVSMC的增殖方面,化合物(1)比37-DHE或染料木黃酮(其具有類似活性)更有效。三次不同試驗中化合物(1)的平均IC50為15μM。數據如圖15所示。
11.3大鼠主動脈平滑肌細胞系 檢測了測試化合物對大鼠主動脈平滑肌細胞系(A7r5)和來自大鼠主動脈培養基的另一種細胞系(A10)的影響。方法和HUVSMC相同,只是用化合物處理細胞三天。
結果 化合物(1)和37-DHE能有效抑制增殖,化合物(1)作用更強。A7r5細胞中IC50分別為23μM和45μM,A10細胞中分別為11μM和31μM。未檢測染料木黃酮。數據如圖16和17所示。
11.4對動脈細胞中粘著分子表達的影響 再狹窄涉及徵集循環中炎症細胞及其經內皮遷移。該過程主要由血管內皮上以及循環白細胞上響應各種炎症刺激時表達的細胞粘著分子所介導。選擇蛋白(P、E和L)參與血管壁上白細胞的旋轉和束縛。細胞內粘著分子(ICAM)和血管細胞粘著分子(VCAM-1),以及一些整聯蛋白誘導炎症細胞牢固粘附在血管表面上。VCAM-1表達限於損傷和有損傷傾向的區域,而ICAM-1表達較廣泛,可延伸至未涉及的主動脈和損傷保護區域。
粘著分子表達的增加在再狹窄中起一定作用。在46位經歷選擇性經皮穿腔冠狀血管成形術(PCTA)患者的前瞻性研究中,與沒有再狹窄的患者相比,6個月隨訪出現冠狀動脈再狹窄的患者在其循環的單核細胞表面上粘著分子顯著增加(Navarro-Lopez等,2003)。
方法 將生長培養基(細胞應用有限公司(Cell Applications Inc,))中的人動脈內皮細胞(HAEC)以每孔10,000個細胞的密度接種到96孔板中。將板在37℃培育過夜以實現匯合。各孔中加入用100μl培養液配製的TNFα(10μl,2ng/ml),然後加入10和30μM的化合物。所有樣品一式四份進行測定(每次處理4個孔)。
與化合物培育4小時後,去除培養液,用抗VCAM、ICAM或E-選擇蛋白的非特異性IgG或特異性鼠抗體(BD生物科學公司(BD Biosciences))探測細胞。板靜置30分鐘,然後洗滌細胞單層,加入綿羊抗小鼠抗體/辣根過氧化物酶偶聯物(1∶500稀釋於100μL含10%加熱滅活的人血清和0.05%吐溫20的HBSS中),靜置30分鐘。再一次洗滌後,各孔加入150μL ABTS底物(KP實驗室(Kirkegaard and Perry Laboratories)),使其顯影15分鐘。用ELISA讀板儀(Titertek Multiscan,弗洛實驗室(Flow Laboratories))在405nm處測定光密度。
結果 在100μM,測試化合物能顯著影響HAEC存活率。對於一些化合物,30μM時HAEC存活率不到80%。因而發現,10μM是該試驗中比較化合物活性的最適濃度。
化合物(1)顯著抑制VCAM表達,以及E-選擇蛋白表達,抑制率超過50%。其對ICAM表達的影響為抑制10-50%。37-DHE的影響不明顯,類似於染料木黃酮。數據如圖18所示。
11.5對NFκB產生的影響 方法 根據上述實施例2.4所述試驗方法進行該比較研究。
結果 發現30μM是比較測試化合物的NFkB-抑制活性的最適濃度。在50μM和100μM,化合物降低細胞存活率。
化合物(1)、37-DHE和染料木黃酮都能抑制NFκB。化合物(1)比37-DHE或染料木黃酮的效力強得多。還在一次試驗中比較了10μM和30μM的化合物(1)與染料木黃酮。數據如圖19和20所示。
11.6對自由基清除的影響 採用穩定的自由基化合物2,2-二苯基-1-苦基苯肼(DPPH)評價測試化合物的抗氧化(自由基俘獲)活性。製備DPPH的母液,濃度0.1mM的乙醇溶液,使用前混合10分鐘。初步篩選包括使濃度100μM的測試化合物與DPPH反應20分鐘後,在517nm處測定吸光度。將吸光度的變化與反應試劑空白(僅DPPH和乙醇)進行比較。發現37-DHE和化合物(1)在100μM具有自由基清除活性(Δ吸光度>0.3)並製得劑量反應曲線,而染料木黃酮沒有這種作用。測定IC50值,表示導致吸光度變化0.6的測試化合物的濃度(吸光度單位1.2表示DPPH自由基完全清除)。
該試驗中染料木黃酮無抗氧化活性,沒有測試比100μM更低的濃度。然而,化合物(1)以及37-DHE和化合物(1)均具有強效自由基清除能力(見表13)。
表13測試化合物的自由基清除能力-EC50(μM)
11.7對過氧化氫自由基誘導的血紅細胞(RBC)裂解的影響 方法 根據上述實施例3.3所述的試驗方法進行該比較研究。
結果 化合物(1)和37-DHE,以及染料木黃酮均具有抗氧化活性,能夠延遲AAPH-誘導的血紅細胞半數裂解所需的時間。化合物(1)的自由基清除活性最高,因為其能夠較大程度上延遲達到半數裂解吸光度所需的時間(見表14)。
表14用10μM測試化合物孵育後達到半數裂解所需的時間(分鐘)
參考某些優選的實施方式描述了本發明,以使讀者能夠實施本發明而無需過多的實驗。然而,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容易明白,可在一定程度上改變或改進許多組分和參數而不背離本發明的範圍。而且,提供標題、題目等是為了便於讀者理解內容,而不應理解為限制本發明的範圍。
本文引用的所有申請、專利和出版物的全部內容都納入本文作為參考。
在本說明書和所附的權利要求中,除非文中另有說明,詞語「包含」及其變化形式如「包括」或「含有」將被理解為是指包含所述整數或步驟或者一組整數或步驟,但不排除任何其它整數或步驟或者一組整數或步驟。
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知道,除了專門描述的那些,本文所述發明不難作出改變和改進。應知道本發明包括所有這些改變和改進。本發明也包括說明書中個別或共同提及或指出的所有步驟、特徵、組合物和化合物,以及任兩個或多個所述步驟或特徵的任意和所有組合。
本說明書中的參考文獻不是,也不應理解為承認或以任何形式提示現有技術構成所從事領域的公知知識。
參考文獻
Alexandre-Moreira,M.S.等,(1999).″Studies on the anti-inflammatory andanalgesic activity of Curatella americana L.(庫拉五椏果木的抗炎和鎮痛活性的研究)″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67(2)171-7.
Amar,J.,J.Fauvel等,(2006).″Interleukin 6 is associated with subclinicalatherosclerosisa link with 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1.(白介素6與亞臨床動脈粥樣硬化相關一種與可溶性胞內粘附分子1的聯繫)″J Hypertens24(6)1083-8.
Ashendel,C.L.和R.K.Boutwell(1979).″Prostaglandin E and F levels inmouse epidermis are increased by tumor-promoting phorbol esters.(腫瘤促進性佛波酯提高小鼠表皮中的前列腺素E和F水平)″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90(2)623-7.
Bennett,J.V.等,(1966).″Simplified,accurate method for antibiotic assay ofclinical specimens.(臨床樣本抗生素試驗的簡化精確方法)″Appl Microbiol 14(2)170-7.
Bermejo,B.P.等,(1998).″In vivo and in vitro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ofsaikosaponins.(柴胡皂甙的體內外抗炎活性)″Life Sciences 63(13)1147-56.
Chang,J.等,(1986).″Correlation between mouse skin inflammation inducedby arachidonic acid and eicosanoid synthesis.(花生四烯酸和類花生酸合成誘導的小鼠皮膚炎症之間的關聯)″Inflammation 10(3)205-14.
Chin-Dusting,J.P.等,(2001).″The vascular activity of some isoflavonemetabolitesimplications for a cardioprotective role.(一些異黃酮代謝物的血管活性預示心保護作用)″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133(4)595-605.
Demasi,M.等,(2000).″Assay of cyclooxygenase-1 and 2 in humanmonocytes.(人單核細胞中環加氧酶-1和2的試驗)″Inflammation Research49(12)737-43.
Demasi,M.等,(2003).″Effects of hypoxia on monocyte inflammatorymediator productionDissociation between changes in cyclooxygenase-2 expressionand eicosanoid synthesis.(缺氧對單核細胞炎症介質產生的影響環加氧酶-2表達變化與類花生酸合成之間不相關)″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278(40)38607-16.
Erbel,R.,C.Di Mario等,(2007).″Temporary scaffolding of coronaryarteries with bioabsorbable magnesium stentsa prospective,non-randomisedmulticentre trial.(具有可生物吸收的鎂支架的冠狀動脈暫時支架一種前瞻性非隨機化多中心試驗)″Lancet 369(9576)1869-75.
Fuke,S.,K.Maekawa等,(2007).″Impaired endothelial vasomotor functionafter sirolimus-eluting stent implantation.(西羅莫司洗脫支架植入後受損的內皮血管舒縮功能)″Circ J 71(2)220-5.
Funayama,H.,S.E.Ishikawa等,(2006).″Close association of regionalinterleukin-6 levels in the infarct-related culprit coronary artery with restenosis in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急性心肌梗死中發生再狹窄的梗死相關冠狀動脈中區域性白介素-6水平的緊密關聯)″Circ J 70(4)426-9.
Getz,G.S.(2005).″Thematic review seriesthe immune system andatherogenesis.Immune function in atherogenesis.(主要綜述系列免疫系統和動脈粥樣硬化,動脈粥樣硬化中的免疫功能)″J Lipid Res 46(1)1-10.
Jacobson,M.D.,M.Weil等,(1997).″Programmed cell death in animaldevelopment.(動物發育中的程序性細胞死亡)″Cell 88(3)347-54.
Hansson,G.K.,P.Libby等,(2002).″Innate and adaptive immunity in thepathogenesis of atherosclerosis.(動脈粥樣硬化發病機制中的先天性和獲得性免疫)″Circ Res 91(4)281-91.
Hansson,G.K.和P.Libby(2006).″The immune response in atherosclerosisa double-edged sword.(動脈粥樣硬化的免疫應答雙刃劍)″Nat Rev Immunol6(7)508-519.
Hofma,S.H.,W.J.van der Giessen等,(2006).″Indication of long-termendothelial dysfunction after sirolimus-eluting stent implantation.(西羅莫司洗脫支架植入後長期內皮功能障礙的標誌)″Eur Heart J 27(2)166-70.
Hojo,Y.,U.Ikeda等,(2000).″Interleukin 6 expression in coronarycirculation after coronary angioplasty as a risk factor for restenosis.(冠狀動脈血管成形術后冠狀動脈循環中白介素6的表達作為再狹窄的風險因子)″Heart 84(1)83-7.
Kuchera,S.等,(1993).″Anti-inflammatory properties of the protein kinase Cinhibitor,3-[1-[3-(dimethylamino)propyl]-1H-indol-3-y1]-4-(1H-indol-3-y1)-1H-pyrrole-2,5-dione monohydrochloride(GF109203X)in the PMA-mouse ear edemamodel.(PMA-小鼠耳朵水腫模型中蛋白激酶C抑制劑,3-[1-[3-(二甲基氨基)丙基]-1H-吲哚-3-基]-4-(1H-吲哚-3-基)-1H-吡咯-2,5-二酮一鹽酸鹽(GF109203X)的抗炎性質)″Agents & Actions 39(Spec No)C169-73.
Libby,P.和P.Ganz(1997).″Restenosis revisited--new targets,newtherapies.(再狹窄復發-新目標,新療法)″N Engl J Med 337(6)418-9.
McNamara,C.A.,I.J.Sarembock等,(1996).″Thrombin and vascularsmooth muscle cell proliferationimplications for atherosclerosis and restenosis.(凝血酶和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動脈粥樣硬化和再狹窄的關聯)″Seminars inThrombosis & Hemostasis 22(2)139-44.
Meerarani,P.,J.J.Badimon等,(2006).″Metabolic syndrome and diabeticatherothrombosisimplications in vascular complications.(代謝症候群和糖尿病動脈血栓形成血管併發症中的關聯)″Curr Mol Med 6(5)501-14.
Nabel,E.G.(1991).″Biology of the impaired endothelium.(受損內皮的生物學)″Am J Cardiol 68(12)6C-8C.
Navarro-Lopez,F.,A.Francino等,(2003).″[Late T-lymphocyte andmonocyte activation in coronary restenosis.Evidence for a persistentinflammatory/immune mechanism?].(冠狀再狹窄中晚期T-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激活。頑固性炎症/免疫機制的證據?)″Rev Esp Cardiol 56(5)465-72.
Oates,J.C.,C.M.Reilly等,(2002).″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receptor gamma agonistspotential use for treating chronic inflammatorydiseases.(過氧化物酶體增殖子激活的受體γ激動劑治療慢性炎症疾病的潛在應用)″Arthritis & Rheumatism.46(3)598-605.
Opas,E.E.等,(1985).″Prostaglandin and leukotriene synthesis in mouseears inflamed by arachidonic acid.(花生四烯酸致炎的小鼠耳朵中的前列腺素和白三烯合成)″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 84(4)253-6.
Ormiston,J.A.,M.W.Webster等,(2007).″First-in-human implantation ofa fully bioabsorbable drug-eluting stentthe BVS poly-L-lactic acid everolimus-eluting coronary stent.(完全生物可吸收性藥物洗脫支架首次人體植入BVS聚-L乳酸洗脫依維莫司的冠狀支架)″Catheter Cardiovasc Interv 69(1)128-31.
Patti,G.,R.Melfi等,(2005).″[The role of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n thepathogenesis and in clinical practice of atherosclerosis.Current evidences].(動脈粥樣硬化的致病機制和臨床實踐中內皮功能紊亂的作用)″Recenti Prog Med96(10)499-507.
Rivard,A.和V.Andres(2000).″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 proliferation inthe pathogenesis of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s.(動脈粥樣硬化心血管疾病的發病機制中的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Histology & Histopathology 15(2)557-71.
Rosenson,R.S.(2004).″Statins in atherosclerosislipid-lowering agents withantioxidant capabilities.[see comment].(動脈粥樣硬化中的他汀類藥物具有抗氧化能力的降脂藥[見注釋])″ Atherosclerosis 173(1)1-12.
Schiele,T.M.(2005).″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coronary in-stent restenosis.Pathophysiology,clinical presentation,diagnostic work-up,and management.(目前對冠狀支架內再狹窄的理解。病理生理學、臨床表現、診斷性病情檢查和控制)″Z Kardiol 94(11)772-90.
Schober,A.和C.Weber(2005).″Mechanisms of monocyte recruitment invascular repair after injury.(損傷後血管修復過程中徵集單核細胞的機制)″Antioxid Redox Signal 7(9-10)1249-57.
Silvan,A.M.等,(1996).″Inhibition by hydroxyl achillin,sesquiterpenelactone from Tanacetum microphyllum,of PMA-induced mouse ear oedema.(來自小葉艾菊的羥基蓍素、倍半萜內酯對PMA誘導的小鼠耳朵水腫的抑制)″Inflammation Research 45(6)289-92.
Tardif,J.C.,J.Gregoire等,(2002).″Prevention of restenosis withantioxidantsmechanisms and implications.(用抗氧化劑防止再狹窄機制與關聯)″Am J Cardiovasc Drugs 2(5)323-34.
Tardif,J.C.(2005).″Antioxidants and atherosclerosisemerging drugtherapies.(抗氧化劑與動脈粥樣硬化新興藥物療法)″Curr Atheroscler Rep 7(1)71-7.
Vanderlaan,P.A.和C.A.Reardon(2005).″Thematic review seriestheimmune system and atherogenesis.The unusual suspectsan overview of the minorleukocyte populations in atherosclerosis.(主要綜述系列免疫系統與動脈粥樣硬化。罕見疑似物動脈粥樣硬化中次要白細胞群的概述)″J Lipid Res 46(5)829-38.
Verma,S.和P.E.Szmitko(2006).″The vascular biology of peroxisome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Modulation of atherosclerosis.(過氧化物酶體增殖子激活受體的血管生物學動脈粥樣硬化的調節)″Can J Cardiol 22增補B12B-7B.
Wang,B.Y.,H.K.Ho等,(1999).″Regression of atherosclerosisrole ofnitric oxide and apoptosis.(動脈粥樣硬化的消退一氧化氮和凋亡的作用)″Circulation 99(9)1236-41.
Weber,C.和W.Erl(2000).″Modulation of vascular cell activation,function,and apoptosisrole of antioxidants and nuclear factor-kappa B.(血管細胞激活、功能和凋亡的調節抗氧化劑和核因子κB的作用)″Curr Top Cell Regul 36217-35.
Young,J.M.等,(1984).″The mouse ear inflammatory response to topicalarachidonic acid.(小鼠耳朵對外用花生四烯酸的炎症反應)″Journal of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82(4)367-71.
權利要求書(按照條約第19條的修改)
根據PCT條約第19條進行修改的聲明
刪除原權利要求書第7頁的權利要求,用新的第7頁的權利要求代替。具體是修改各權利要求間的引用關係,一式兩份,一份標示出修改的位置和內容。
1.一種式(I)的噁嗪基類異黃酮化合物,和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
式中,
R1是烷基、環烷基、芳烷基、烯基、炔基、芳基或烷基芳基,
R2、R3和R4獨立地是氫、羥基、OR9、OC(O)R9、OSi(R10)3、烷基、烷基、環烷基、芳基、芳烷基、巰基、烷硫基、硝基、氰基或滷素,
R5是氫、烷基、環烷基、芳基、芳烷基、硝基、氰基或滷素,
R6是氫、烷基、環烷基、芳基、芳烷基、硝基、氰基或滷素,
R7是氫、烷基、環烷基、芳基或芳烷基,
R8是氫、烷基、環烷基、芳基、芳烷基、硝基、氰基或滷素,
R9是烷基、芳基或芳烷基,
R10獨立地是烷基或芳基,
X是O、NR12或S,優選O,其中R12是烷基、芳基或芳烷基,和
劃線
表示單鍵或雙鍵,
其中烴取代基可任選地被烷基、滷素、醯氧基、羥基、滷素、烷氧基、甲矽烷氧基、硝基和氰基中的一個或多個所取代。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式(I-I)的噁嗪基類異黃酮化合物,和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
式中
R1是烷基、環烷基、芳烷基、烯基、炔基、芳基或烷基芳基,
R2、R3和R4獨立地是氫、羥基、OR9、OC(O)R9、OSi(R10)3、烷基、烷基、環烷基、芳基、芳烷基、巰基、烷硫基、硝基、氰基或滷素,
R5是氫、烷基、環烷基、芳基、芳烷基、硝基、氰基或滷素,
R6是氫、烷基、環烷基、芳基、芳烷基、硝基、氰基或滷素,
R7是氫、烷基、環烷基、芳基或芳烷基,
R8是氫、烷基、環烷基、芳基、芳烷基、硝基、氰基或滷素,
R9是烷基、芳基或芳烷基,
R10獨立地是烷基或芳基,和
劃線
表示單鍵或雙鍵,
其中烴取代基可任選地被烷基、滷素、醯氧基、羥基、滷素、烷氧基、甲矽烷氧基、硝基和氰基中的一個或多個所取代。
3.一種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式(I-II)的噁嗪基類異黃酮化合物,和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
式中,
R1是烷基、芳烷基、芳基或烷基芳基,
R3和R4獨立地是氫、羥基、OR9、OC(O)R9、OSi(R10)3、烷基、烷基、芳烷基、硝基、氰基或滷素,
R5是氫、烷基或滷素,
R6是氫或烷基,
R7是氫、烷基或芳基,
R8是氫,烷基或滷素,
R9是烷基或芳烷基,
R10獨立地是烷基,和
劃線
表示單鍵或雙鍵,
其中烴取代基可任選地被烷基、滷素、醯氧基、羥基、滷素、烷氧基、甲矽烷氧基、硝基和氰基中的一個或多個所取代。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噁嗪基類異黃酮化合物,其特徵在於,
R1是烷基、苯基烷基、苯基、萘基烷基、萘基或烷基苯基,
R3和R4獨立地是氫、羥基、OR9、OC(O)R9、烷基、硝基、氰基或滷素,其中R3和R4中至少一個不是氫,
R7是氫或苯基,
R9是烷基,和
其中烴取代基可任選地被烷基、滷素、醯氧基、羥基、滷素、烷氧基、硝基和氰基中的一個或多個所取代。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噁嗪基類異黃酮化合物,其特徵在於,
R1是任選被烷基、滷素、羥基、乙醯氧基、甲氧基、乙氧基、硝基或氰基取代的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苯甲基、1-苯乙基、苯基、萘基甲基、萘基或烷基苯基,
R3和R4獨立地是氫、羥基和甲氧基,其中R3和R4中至少一個不是氫,
R5是氫、甲基或滷素,
R6是氫、甲基或乙基、
R7是氫或任選地被烷基、滷素、羥基、甲氧基、硝基或氰基取代的苯基,和
R8是氫、甲基或滷素。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噁嗪基類異黃酮化合物,其特徵在於,
R1是任選地被甲基、滷素、羥基、甲氧基、硝基或氰基取代的甲基、乙基、丙基、苯甲基、1-苯乙基、苯基、萘基甲基或甲基苯基,
R5是氫,
R6是氫,
R7是氫或任選地被甲氧基取代的苯基,和
R8是氫。
7.如權利要求1-6中任一項所述的噁嗪基類異黃酮化合物,其特徵在於,R1是苯基、苯甲基、1-苯乙基、萘-1-基、萘-1-基甲基、4-甲氧基苯甲基、4-羥基苯基、4-氯苯甲基、4-甲基苯基、4-氰基苯基、3-甲基苯基、3-硝基苯基、4-叔丁基苯基、4-叔丁基苯甲基、3,4-二甲基苯基、4-甲氧基苯基或4-甲氧基苯甲基。
8.如權利要求1-6中任一項所述的噁嗪基類異黃酮化合物,其特徵在於,R1是甲基、丙基或3-甲氧基丙基。
9.如權利要求1-8中任一項所述的噁嗪基類異黃酮化合物,其特徵在於,R3或R4是羥基。
10.如權利要求1-8中任一項所述的噁嗪基類異黃酮化合物,其特徵在於,R3和R4是甲氧基或羥基。
11.如權利要求1-10中任一項所述的噁嗪基類異黃酮化合物,其特徵在於,R7是氫或4-甲氧基苯基。
12.如權利要求1-11中任一項所述的噁嗪基類異黃酮化合物,其特徵在於,滷素是氯或溴。
13.如權利要求1-12中任一項所述的噁嗪基類異黃酮化合物,其特徵在於,劃線
代表雙鍵。
1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噁嗪基類異黃酮化合物,其選自化合物(1)-(32)或它們的藥學上可接受的鹽
4-(3-苄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1)
4-(3-(1-苯乙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2)
4-(3-丙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3)
4-(3-甲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4)
7-(3,4-二甲氧基苯基)-3-丙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5)
4-(3-(4-甲氧基苄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6)
4-(3-苯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7)
4,4′-(色烯並[6,7-e][1,3]噁嗪-3,7(2H,4H,8H)-二基)二酚(8)
7-(3,4-二甲氧基苯基)-3-(4-甲氧基苄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9)
3-(3-苄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10)
3-(3-苯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11)
7-(3,4-二甲氧基苯基)-3-苯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12)
3-苄基-7-(3,4-二甲氧基苯基)-10-甲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13)
7-(3,4-二甲氧基苯基)-10-甲基-3-丙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14)
4-(3-(4-氯苄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15)
4-(3-(3-甲氧基丙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16)
3-(3-(3-甲氧基丙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17)
4-(3-對甲苯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18)
7-(3,4-二甲氧基苯基)-10-甲基-3-對甲苯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19)
3-(3-對甲苯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20)
4-(7-(3-羥基苯基)色烯並[6,7-e][1,3]噁嗪-3(2H,4H,8H)-基)苄腈(21)
4-(3-間甲苯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22)
4-(3-(3-硝基苯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23)
4-(3-(4-氯苄基)-6-(4-甲氧基苯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24)
4-(10-溴-3-丙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25)
3,4′-(10-甲基-色烯並[6,7-e][1,3]噁嗪-3,7(2H,4H,8H)-二基)二酚(26)
4-(8-乙基-3-丙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27)
4-(3-(4-叔丁基苯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28)
4-(3-(4-叔丁基苄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29)
4-(3-(萘-1-基-甲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30)
4-(3-(3,4-二甲基苯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31)
4-(3-(4-甲氧基苯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32)。
15.一種製備式(I)的化合物的方法,
式中,
R1是烷基、環烷基、芳烷基、烯基、炔基、芳基或烷基芳基,
R2、R3和R4獨立地是氫、羥基、OR9、OC(O)R9、OSi(R10)3、烷基、烷基、環烷基、芳基、芳烷基、巰基、烷硫基、硝基、氰基或滷素,
R5是氫、烷基、環烷基、芳基、芳烷基、硝基、氰基或滷素,
R6是氫、烷基、環烷基、芳基、芳烷基、硝基、氰基或滷素,
R7是氫、烷基、環烷基、芳基或芳烷基,
R8是氫、烷基、環烷基、芳基、芳烷基、硝基、氰基或滷素,
R9是烷基、芳基或芳烷基,
R10獨立地是烷基或芳基,
X是O、NR12或S,其中R12是烷基、芳基或芳烷基,優選O,和
劃線
表示單鍵或雙鍵,
其中烴取代基可任選地被烷基、滷素、醯氧基、羥基、滷素、烷氧基、甲矽烷氧基、硝基和氰基中的一個或多個所取代,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使式(II)的類異黃酮化合物與甲醛和伯胺R1-NH2反應形成式(I)化合物
式(II)中,R2、R3、R4、R5、R6、R7、R8和X如上定義,劃線
表示單鍵或雙鍵,
式R1-NH2中,R1是可任選取代的烷基、環烷基、芳烷基、烯基、炔基、芳基或烷基芳基。
16.一種藥物組合物,其包含一種或多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式(I)的化合物以及一種或多種藥用載體、賦形劑、助劑和/或稀釋劑。
17.一種用於治療、預防或改善疾病或病症的藥劑,所述藥劑包含一種或多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式(I)的化合物。
18.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藥劑,其特徵在於,所述藥劑是心保護劑、抗炎藥、抗氧化劑或化療藥。
19.一種治療、預防或改善疾病或病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給予對象任選地與載體和/或賦形劑結合的一種或多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式(I)的化合物。
20.一種或多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式(I)的化合物在製造用於治療疾病或病症的藥物中的應用。
21.一種用於遞送活性劑的可植入醫療器械,所述器械包含任選地與一種或多種其他活性劑結合的一種或多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式(I)的化合物。
22.如權利要求21所述的可植入醫療器械,其特徵在於,所述器械是支架。
權利要求
1.一種式(I)的噁嗪基類異黃酮化合物,和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
式中,
R1是烷基、環烷基、芳烷基、烯基、炔基、芳基或烷基芳基,
R2、R3和R4獨立地是氫、羥基、OR9、OC(O)R9、OSi(R10)3、烷基、烷基、環烷基、芳基、芳烷基、巰基、烷硫基、硝基、氰基或滷素,
R5是氫、烷基、環烷基、芳基、芳烷基、硝基、氰基或滷素,
R6是氫、烷基、環烷基、芳基、芳烷基、硝基、氰基或滷素,
R7是氫、烷基、環烷基、芳基或芳烷基,
R8是氫、烷基、環烷基、芳基、芳烷基、硝基、氰基或滷素,
R9是烷基、芳基或芳烷基,
R10獨立地是烷基或芳基,
X是O、NR12或S,優選O,其中R12是烷基、芳基或芳烷基,和
劃線
表示單鍵或雙鍵,
其中烴取代基可任選地被烷基、滷素、醯氧基、羥基、滷素、烷氧基、甲矽烷氧基、硝基和氰基中的一個或多個所取代。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式(I-I)的噁嗪基類異黃酮化合物,和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
式中
R1是烷基、環烷基、芳烷基、烯基、炔基、芳基或烷基芳基,
R2、R3和R4獨立地是氫、羥基、OR9、OC(O)R9、OSi(R10)3、烷基、烷基、環烷基、芳基、芳烷基、巰基、烷硫基、硝基、氰基或滷素,
R5是氫、烷基、環烷基、芳基、芳烷基、硝基、氰基或滷素,
R6是氫、烷基、環烷基、芳基、芳烷基、硝基、氰基或滷素,
R7是氫、烷基、環烷基、芳基或芳烷基,
R8是氫、烷基、環烷基、芳基、芳烷基、硝基、氰基或滷素,
R9是烷基、芳基或芳烷基,
R10獨立地是烷基或芳基,和
劃線
表示單鍵或雙鍵,
其中烴取代基可任選地被烷基、滷素、醯氧基、羥基、滷素、烷氧基、甲矽烷氧基、硝基和氰基中的一個或多個所取代。
3.一種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式(I-II)的噁嗪基類異黃酮化合物,和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
式中,
R1是烷基、芳烷基、芳基或烷基芳基,
R3和R4獨立地是氫、羥基、OR9、OC(O)R9、OSi(R10)3、烷基、烷基、芳烷基、硝基、氰基或滷素,
R5是氫、烷基或滷素,
R6是氫或烷基,
R7是氫、烷基或芳基,
R8是氫,烷基或滷素,
R9是烷基或芳烷基,
R10獨立地是烷基,和
劃線
表示單鍵或雙鍵,
其中烴取代基可任選地被烷基、滷素、醯氧基、羥基、滷素、烷氧基、甲矽烷氧基、硝基和氰基中的一個或多個所取代。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噁嗪基類異黃酮化合物,其特徵在於,
R1是烷基、苯基烷基、苯基、萘基烷基、萘基或烷基苯基,
R3和R4獨立地是氫、羥基、OR9、OC(O)R9、烷基、硝基、氰基或滷素,其中R3和R4中至少一個不是氫,
R7是氫或苯基,
R9是烷基,和
其中烴取代基可任選地被烷基、滷素、醯氧基、羥基、滷素、烷氧基、硝基和氰基中的一個或多個所取代。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噁嗪基類異黃酮化合物,其特徵在於,
R1是任選被烷基、滷素、羥基、乙醯氧基、甲氧基、乙氧基、硝基或氰基取代的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苯甲基、1-苯乙基、苯基、萘基甲基、萘基或烷基苯基,
R3和R4獨立地是氫、羥基和甲氧基,其中R3和R4中至少一個不是氫,
R5是氫、甲基或滷素,
R6是氫、甲基或乙基、
R7是氫或任選地被烷基、滷素、羥基、甲氧基、硝基或氰基取代的苯基,和
R8是氫、甲基或滷素。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噁嗪基類異黃酮化合物,其特徵在於,
R1是任選地被甲基、滷素、羥基、甲氧基、硝基或氰基取代的甲基、乙基、丙基、苯甲基、1-苯乙基、苯基、萘基甲基或甲基苯基,
R5是氫,
R6是氫,
R7是氫或任選地被甲氧基取代的苯基,和
R8是氫。
7.如權利要求1-6中任一項所述的噁嗪基類異黃酮化合物,其特徵在於,R1是苯基、苯甲基、1-苯乙基、萘-1-基、萘-1-基甲基、4-甲氧基苯甲基、4-羥基苯基、4-氯苯甲基、4-甲基苯基、4-氰基苯基、3-甲基苯基、3-硝基苯基、4-叔丁基苯基、4-叔丁基苯甲基、3,4-二甲基苯基、4-甲氧基苯基或4-甲氧基苯甲基。
8.如權利要求1-6中任一項所述的噁嗪基類異黃酮化合物,其特徵在於,R1是甲基、丙基或3-甲氧基丙基。
9.如權利要求1-8中任一項所述的噁嗪基類異黃酮化合物,其特徵在於,R3或R4是羥基。
10.如權利要求1-8中任一項所述的噁嗪基類異黃酮化合物,其特徵在於,R3和R4是甲氧基或羥基。
11.如權利要求1-10中任一項所述的噁嗪基類異黃酮化合物,其特徵在於,R7是氫或4-甲氧基苯基。
12.如權利要求1-11中任一項所述的噁嗪基類異黃酮化合物,其特徵在於,滷素是氯或溴。
13.如權利要求1-12中任一項所述的噁嗪基類異黃酮化合物,其特徵在於,劃線
代表雙鍵。
1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噁嗪基類異黃酮化合物,其選自化合物(1)-(32)或它們的藥學上可接受的鹽
4-(3-苄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1)
4-(3-(1-苯乙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2)
4-(3-丙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3)
4-(3-甲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4)
7-(3,4-二甲氧基苯基)-3-丙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5)
4-(3-(4-甲氧基苄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6)
4-(3-苯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7)
4,4′-(色烯並[6,7-e][1,3]噁嗪-3,7(2H,4H,8H)-二基)二酚(8)
7-(3,4-二甲氧基苯基)-3-(4-甲氧基苄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9)
3-(3-苄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10)
3-(3-苯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11)
7-(3,4-二甲氧基苯基)-3-苯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12)
3-苄基-7-(3,4-二甲氧基苯基)-10-甲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13)
7-(3,4-二甲氧基苯基)-10-甲基-3-丙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14)
4-(3-(4-氯苄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15)
4-(3-(3-甲氧基丙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16)
3-(3-(3-甲氧基丙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17)
4-(3-對甲苯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18)
7-(3,4-二甲氧基苯基)-10-甲基-3-對甲苯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19)
3-(3-對甲苯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20)
4-(7-(3-羥基苯基)色烯並[6,7-e][1,3]噁嗪-3(2H,4H,8H)-基)苄腈(21)
4-(3-間甲苯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22)
4-(3-(3-硝基苯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23)
4-(3-(4-氯苄基)-6-(4-甲氧基苯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24)
4-(10-溴-3-丙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25)
3,4′-(10-甲基-色烯並[6,7-e][1,3]噁嗪-3,7(2H,4H,8H)-二基)二酚(26)
4-(8-乙基-3-丙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27)
4-(3-(4-叔丁基苯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28)
4-(3-(4-叔丁基苄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29)
4-(3-(萘-1-基-甲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30)
4-(3-(3,4-二甲基苯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31)
4-(3-(4-甲氧基苯基)-2,3,4,8-四氫色烯並[6,7-e][1,3]噁嗪-7-基)酚(32)。
15.一種製備式(I)的化合物的方法,
式中,
R1是烷基、環烷基、芳烷基、烯基、炔基、芳基或烷基芳基,
R2、R3和R4獨立地是氫、羥基、OR9、OC(O)R9、OSi(R10)3、烷基、烷基、環烷基、芳基、芳烷基、巰基、烷硫基、硝基、氰基或滷素,
R5是氫、烷基、環烷基、芳基、芳烷基、硝基、氰基或滷素,
R6是氫、烷基、環烷基、芳基、芳烷基、硝基、氰基或滷素,
R7是氫、烷基、環烷基、芳基或芳烷基,
R8是氫、烷基、環烷基、芳基、芳烷基、硝基、氰基或滷素,
R9是烷基、芳基或芳烷基,
R10獨立地是烷基或芳基,
X是O、NR12或S,其中R12是烷基、芳基或芳烷基,優選O,和
劃線
表示單鍵或雙鍵,
其中烴取代基可任選地被烷基、滷素、醯氧基、羥基、滷素、烷氧基、甲矽烷氧基、硝基和氰基中的一個或多個所取代,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使式(II)的類異黃酮化合物與甲醛和伯胺R1-NH2反應形成式(I)化合物
式(II)中,R2、R3、R4、R5、R6、R7、R8和X如上定義,劃線
表示單鍵或雙鍵,
式R1-NH2中,R1是可任選取代的烷基、環烷基、芳烷基、烯基、炔基、芳基或烷基芳基。
16.一種藥物組合物,其包含一種或多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式(I)的化合物以及一種或多種藥用載體、賦形劑、助劑和/或稀釋劑。
17.一種用於治療、預防或改善疾病或病症的藥劑,所述藥劑包含一種或多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式(I)的化合物。
18.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藥劑,其特徵在於,所述藥劑是心保護劑、抗炎藥、抗氧化劑或化療藥。
18.一種治療、預防或改善疾病或病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給予對象任選地與載體和/或賦形劑結合的一種或多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式(I)的化合物。
19.一種或多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式(I)的化合物在製造用於治療疾病或病症的藥物中的應用。
20.一種用於遞送活性劑的可植入醫療器械,所述器械包含任選地與一種或多種其他活性劑結合的一種或多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式(I)的化合物。
21.如權利要求20所述的可植入醫療器械,其特徵在於,所述器械是支架。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噁嗪基類異黃酮化合物及包含它的組合物,其製備方法及其作為治療劑,具體是心保護劑、抗炎藥、抗氧化劑和化療藥的應用。
文檔編號C07D498/00GK101652373SQ200880006738
公開日2010年2月17日 申請日期2008年2月29日 優先權日2007年3月2日
發明者A·希頓, N·庫馬, C·沃克爾 申請人:諾沃根研究控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