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工裝籃的自動清洗機上的搬動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06 15:52:26
專利名稱:基於工裝籃的自動清洗機上的搬動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到自動清洗機,尤其涉及到可自動抓取工裝籃在各個清洗工位間 行進的搬動裝置。
背景技術:
如圖1所示,基於工裝籃的自動清洗機上的搬動裝置,包括機架,機架上設置有 沿著物料移動方向的平移裝置,該平移裝置上設置有升降裝置,升降裝置的升降小車上設 置有升降臂ι,升降臂ι的頂部設置有橫梁2,橫梁2的兩端分別設置有支承臂3,支承臂3上 設置有一對與工裝籃5上的吊耳51相配合的掛鈎4。工裝籃5的移動過程為升降臂1的 初始位置為工裝籃5上部偏左一升降臂1下降一到位後(停頓)升降臂1右移(抓鉤)一 到位後(停頓)升降臂1上升一位移到下一槽一升降臂1下降一到位後(停頓)升降臂1 左移(脫鉤)一到位後(停頓)升降臂1上升到位後,平移至其它槽。從上述移動工裝籃 5的流程可以看出,掛鈎4在抓取工裝籃5時,為了避免掛鈎4與工裝籃5的吊耳51相碰, 需要先將掛鈎4移至動工裝籃5偏左的位置,然後,升降臂1下降,等升降臂1下降到位後, 才能整體向右平移,使掛鈎4移至工裝籃5的吊耳51的下方。這樣,每次抓鉤和脫鉤都不 能一次移動到位,並且,抓鉤和脫鉤的移動方向通常只有一次與整個搬動裝置的移動方向 相同,這樣,在抓鉤或者脫鉤時就要走回頭路,工作效率較低,而且,還增大了能源消耗。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將掛鈎一次移動到位的基於工裝 籃的自動清洗機上的搬動裝置。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為基於工裝籃的自動清洗 機上的搬動裝置,包括機架、雙出型開合氣缸和一對升降臂,機架上設置有沿著物料移動 方向的平移裝置,該平移裝置上設置有升降裝置,升降裝置的升降小車上設置有水平方向 的導軌,升降臂通過滑塊滑動設置在導軌上,每個升降臂與開合氣缸相應一側的活塞杆相 連,並且,開合氣缸與所述的導軌相平行,升降臂的頂部設置有支承臂,支承臂上設置有一 對與工裝籃上的吊耳相配合的掛鈎。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一對可以相對移動的升降臂,使 得掛鈎可以一次移動到位,避免了走回頭路,從而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省了能源消耗。
圖1是背景技術中所述搬動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升降臂,2、橫梁,3、支承臂,4、掛鈎,5、工裝籃,51、吊耳。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述搬動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2的左視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脫鉤時的結構示意圖。[0011]圖2至圖4中1、升降臂,2、支承臂,3、掛鈎,4、開合氣缸,5、工裝籃,51、吊耳,6、導 軌,7、滑塊,8、升降小車。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案。如圖2、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基於工裝籃的自動清洗機上的搬動裝置,包 括機架、雙出型開合氣缸4和一對升降臂1,機架上設置有沿著物料即工裝籃5移動方向 的平移裝置,該平移裝置上設置有升降裝置,升降裝置的升降小車8上設置有一對水平方 向的導軌6,每個升降臂1通過一對滑塊7滑動設置在這一對導軌6上,每個升降臂1與開 合氣缸4相應一側的活塞杆相連,並且開合氣缸4與導軌6相平行,升降臂1的頂部設置有 支承臂2,支承臂2上設置有一對與工裝籃5上的吊耳51相配合的掛鈎3 ;上述的機架、平 移裝置和升降裝置等都屬於慣常技術,在此不再贅述。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為如圖4所示,升降臂1的初始位置為工裝籃5上部中心 (兩個升降臂1處於收縮狀態)一升降臂1下降一到位之後,如圖2和圖3所示,兩個升降 臂1向兩側張開,使得掛鈎3鉤在工裝籃5的吊耳51上一升降臂1上升到位一位移到下一 槽一升降臂1下降一到位之後,兩個升降臂1收縮,使掛鈎3從工裝籃5的吊耳51上脫出 —升降臂1上升到位後,平移至其它槽。
權利要求基於工裝籃的自動清洗機上的搬動裝置,包括機架,機架上設置有沿著物料移動方向的平移裝置,該平移裝置上設置有升降裝置,其特徵在於該搬動裝置還包括有雙出型開合氣缸和一對升降臂,升降裝置的升降小車上設置有水平方向的導軌,升降臂通過滑塊滑動設置在導軌上,每個升降臂與開合氣缸相應一側的活塞杆相連,並且,開合氣缸與所述的導軌相平行,升降臂的頂部設置有支承臂,支承臂上設置有一對與工裝籃上的吊耳相配合的掛鈎。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以將掛鈎一次移動到位的基於工裝籃的自動清洗機上的搬動裝置,包括機架、雙出型開合氣缸和一對升降臂,機架上設置有沿著物料移動方向的平移裝置,該平移裝置上設置有升降裝置,升降裝置的升降小車上設置有水平方向的導軌,升降臂通過滑塊滑動設置在導軌上,每個升降臂與開合氣缸相應一側的活塞杆相連,並且,開合氣缸與所述的導軌相平行,升降臂的頂部設置有支承臂,支承臂上設置有一對與工裝籃上的吊耳相配合的掛鈎。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一對可相對移動的升降臂,使得掛鈎可以一次移動到位,避免了走回頭路,從而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省了能源消耗。
文檔編號B08B13/00GK201755577SQ20102024340
公開日2011年3月9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30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30日
發明者陳宏 申請人:張家港市超聲電氣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