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治療口臭及病因的藥物製劑的製作方法
2023-06-06 07:18:11 2
專利名稱:用於治療口臭及病因的藥物製劑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在「一種用於治療口臭及病因的藥物製劑」發明專利基礎上的新的藥物製劑處方。原發明專利權人吳霜也是本發明專利權人之一。
口臭是一種多發病症,其主要原因系虛火鬱熱上蒸所致,歸結原因一是胃熱上蒸,二是痰熱壅肺,三是腸胃食積,遷延時久,津傷氣耗,成為嚴重的口臭,口腔潰瘍,牙齦腫痛等。
原專利藥物配方為熟地、石斛、龍膽、茵陳、黃芩、炒枳殼、黃芪,各味中藥等量,其中龍膽為1/4量。
為強化治療功能,本專利配方中增加硃砂根、黃精,天冬、麥冬、藍布正、枇杷葉,加強了處方,滋陰生津,消腫止痛、清熱順氣,潤肺祛痰的作用,使本品藥理作用明顯加強,提高療效。
其配方是鮮石斛200g,硃砂根5g,龍膽33.3g,黃芩83.3g,藍布正83.3g,茵陳83.3g,天冬83.3g,麥冬83.3g,枇杷葉83.3g,黃精83.3g,生地83.3g,抧殼83.3g。
處方中石斛滋陰清熱、益胃生津,硃砂根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其為君藥,藍布正、龍膽、茵陳、黃芩瀉火解毒、清熱燥溼為佐、輔以天冬,清熱生津,消腫排膿,麥冬,枇杷葉清熱解毒,潤肺止咳,生地、抧殼,清熱涼血、行氣消積。
因此加強了清胃瀉火,滋陰生津,行氣消積的功能,對胸胃虛火鬱熱壅積,腸胃溼熱上蒸引起的頑固口臭,口乾,口苦,牙齦腫痛,胃脘食積療效顯著。
經貴陽醫學院藥理教研室藥效學對比試驗,在小鼠小腸推進率試驗中,本配方製劑為原專利製劑的173%,本配方比原專利配方具有較強的推進胃腸作用,兩者具有顯著的差別,在提高胃蛋白酶活性,鎮痛方面也有一定增強,說明本配方具有良好的胃腸清下作用,有利於消食化積,增強脾胃化腐及熱毒溼邪的排除,上述藥理研究為本製劑臨床效果,提供了實驗證明。
本製劑可制為糖漿口服液、衝劑、片劑、膠囊使用。
實施舉證1、養陰口香合劑按處方取各味藥材,加水(8倍,6倍,6倍)藥煎煮1.5小時,合併煎煮液濃縮到900ml,加入蔗糖等矯味劑、防腐劑,調整為1000ml,即可,每瓶30ml,每次口服30ml。
2、衝劑把實施舉例1中的濃縮液,繼續濃縮到比重1.30(60℃)加適量糖粉,糊精製成幹顆粒,成500g。每包15g,每次一包。
權利要求
1.用於治療口臭及病因的藥物製劑,其特徵在於由下列各味藥材組成鮮石斛200g,硃砂根5g,龍膽33.3g,黃芩83.3g,藍布正83.3g,茵陳83.3g,天冬83.3g,麥冬83.3g,枇杷葉83.3g,黃精83.3g,生地83.3g,抧殼83.3g。
2.權利要求1說的藥物製劑,其特徵在於是糖漿口服液、片劑、衝劑,膠囊。
全文摘要
本製劑是用於治療口臭及其病因的一種藥物製劑,能有效的治療口臭,口苦、口乾,牙齦腫痛,效果明顯。其處方為鮮石斛200g,硃砂根5g,龍膽33.3g,黃芩83.3g,藍布正83.3g,茵陳83.3g,天冬83.3g,麥冬83.3g,枇杷葉83.3g,黃精83.3g,生地83.3g,抧殼83.3g。可以製成糖漿口服液、衝劑、片劑、膠囊使用。具有滋陰生津,清胃瀉火,行氣消積的功能,用於陰虛津虧,虛火鬱熱上蒸所引起的口臭,口苦、口乾,口腔潰瘍,牙齦咽喉腫痛,胃灼熱痛等。
文檔編號A61P1/02GK1416865SQ0214767
公開日2003年5月14日 申請日期2002年10月16日 優先權日2002年10月16日
發明者吳築華 申請人:吳築華, 吳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