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組合式梯臺狀人工魚礁的製作方法
2023-06-06 11:09:31 1
專利名稱:一種組合式梯臺狀人工魚礁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組合式梯臺狀人工魚礁裝置,尤其涉及一種用於泥沙底質的 海域中,漁業增殖和漁業資源養護的人工魚礁裝置。
背景技術:
人工魚礁是人為在海中設置的構造物,其目的是改善海域生態環境,營造海洋生 物棲息的良好環境,為魚蝦等生物提供繁殖、生長、索餌和庇護的場所,達到保護、增殖和提 高漁獲量的目的。目前國內外已經廣泛的開展人工魚礁建設,進行近海海洋生物棲息地和 漁場的修復,而且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通常,人工魚礁按其功能將其分為生態公益型人工魚 礁、準生態公益型人工魚礁、開放型人工魚礁。目前建設人工魚礁的材料種類繁多,從廢舊的汽車到輪船,從水泥到玻璃鋼等等。 投放人工魚礁的目的也不再僅僅限於聚集魚群增加漁獲量,在增殖和優化漁業資源、修復 和改善海洋生態環境、帶動旅遊及相關產業的發展、拯救珍稀瀕危生物和保護生物多樣性 以及調整海洋產業結構、促進海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等等諸多方面,都有重要意義。人工魚礁的作用原理可能為三方面其一,人工魚礁使水流向上運動,形成上升 流,把營養豐富的海水帶上來,吸引魚群前來覓食;其二,人工魚礁能產生陰影,許多魚類喜 歡陰影,故願意遊過來,群集於此;其三,人工魚礁能給魚兒提供躲避風浪和天敵的藏身之 地。人工魚礁是漁業增殖和漁業資源養護工程的基礎設施,其功能和效果將大大影響 漁場或自然海域中,漁業增殖和漁業資源養護工程的運營效益。針對特定海域的海底底質, 投放設計合理的人工魚礁將會使漁業增殖和漁業資源養護工程的建設和運營達到事半功 倍的效果。過去的人工魚礁大多利用廢棄的汽車輪船等隨機材料,這種人工魚礁雖然是廢 物利用,但是投放到海底之後,對於拖網作業會有很大的影響,並不適合作為海洋牧場中的 魚礁設施。後來發展成十字形、回字形人工魚礁,此類魚礁有其能夠集魚的優點,但在集魚 效果、建造成本、防止泥沙湮沒等方面可能不盡如人意。特別是對於泥沙底質的海域,更需 要為其特別設計,既考慮魚礁的沉底情況、集魚效果、庇魚效果,又對成本進行優化,使人工 魚礁能夠以最低的成本創造最大的收益。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組合式梯臺狀人工魚礁,適合應用於泥沙底質海 域中漁業增殖和漁業資源養護工程。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組合式梯臺狀人工魚礁,包括魚礁蓋和魚礁底座, 其特徵在於所述魚礁蓋為梯臺形狀的殼體,所述殼體上開有窗口 ;所述魚礁底座的中部 設有凹面,凹面上設有魚類棲庇結構及魚礁自淨結構,且魚礁底座的下部設有支撐柱;所述 魚礁蓋可放入魚礁底座中部的凹面中,且魚礁蓋下部的外邊沿的形狀、大小與凹面的形狀、
大小一致。[0008]所述窗口設置在殼體的前面、後面、左面、右面和頂面上。所述魚礁底座中部的凹面比其四周邊沿低4-6cm,且凹面的四條邊兩端分別比魚 礁底座外邊沿的四條邊的兩端各短8-12cm。所述魚類棲庇結構為由相互垂直排列的四條長方形凹槽組成的回字形凹槽結構。所述魚礁自淨結構為設置在各長方形凹槽中的通孔。所述支撐柱是四根分別設置於魚礁底座下平面的四個角上,其截面為正方形的柱 體。所述魚礁蓋為上面小且下面大的梯臺形狀的殼體,並具有一定的厚度。所述魚礁蓋、魚礁底座及其支撐柱均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所述魚礁蓋、魚礁底座及支撐柱的外部邊緣均為圓角邊緣。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1)耗材少,成本低。(2)魚礁蓋的遮蔽面積大,庇魚效果好。(3)魚礁底座下面的支撐柱,能夠防止人工魚礁的主體沉入海底的泥沙中。(4)魚礁底座上的回字形凹槽為小型的海洋生物提供大面積,足夠隱蔽的棲庇場 所。(5)回字形凹槽上開有通孔,用於洩漏泥沙,防止凹槽被泥沙堵住。(6)整個魚礁的外部邊緣都採用圓角處理,減少對拖網網具的損害。
圖1是本實用新型魚礁蓋1與魚礁底座2的組裝立體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魚礁蓋1與魚礁底座2的組裝整體俯視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魚礁蓋1的立體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魚礁蓋1的俯視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魚礁蓋1的仰視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魚礁底座2的立體示意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魚礁底座2的俯視圖;圖8是本實用新型魚礁底座2的仰視圖
具體實施例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適合泥沙底質的組合式人工魚礁,由魚礁蓋1和魚礁底座2 構成。魚礁蓋1為上面小且下面大的梯臺形狀,厚為5cm殼體結構,其前面、後面、左面、右 面和頂面上都開有窗口 11。魚礁底座2的中部設有凹面21,凹面21上設有供魚類棲庇的 回字形凹槽212,及用於洩漏凹槽中泥沙的通孔213。魚礁蓋1可放入魚礁底座2中部的凹 面21中,且魚礁蓋1下部的外邊沿12的形狀及大小與凹面21的形狀及大小一致。在使用 時,魚礁蓋1是正好放在凹面21內的,二者配合。魚礁底座2的凹面21比四周邊沿211低 5cm,其四條邊比魚礁底座外邊沿的四條邊的兩端各短10cm,即魚礁底座四周邊沿的寬度為 10cm。魚礁底座2的下部四個角上各設有一個80cm高的正方形支撐柱22。
4[0033]魚礁蓋1、魚礁底座2及其支撐柱22均為鋼筋混凝土結構。且整個魚礁整體的外 部邊緣均為圓角邊緣,這樣的處理可以防止拖網作業時,放在海底的魚礁對網具造成傷害。 築造這種人工魚礁時,要先用鋼絲固定木板,做成一套與魚礁蓋1及魚礁底座2形狀相同的 築模,在築模內,礁體的一些受力結構部分,如支撐柱22、魚礁底座2的四周及魚礁蓋1的各 個梁內,都安放有數根直徑為IOmm的鋼筋,用細鋼絲將這些鋼筋綑紮在一起,形成方形柱 體。排布好鋼筋後,在築模內澆築混凝土,使它們凝結成一個整體,這樣形成結實可靠的人 工魚礁。另外,人工魚礁上各外部邊緣需進行圓角處理,這個過程可以在設計在築模中,也 可以在魚礁出模後再進行修整。投放魚礁時,可以將魚礁蓋1置於魚礁底座2上的凹面21上,用纜繩平穩的套住 魚礁底座,再用起重機將魚礁整體緩緩放到海底。魚礁底座的支撐柱22的高度為80cm,比 海底的泥沙層厚度高出許多。魚礁整體放在海底後,支撐柱22的下端部分會陷入泥沙,但 能保證魚礁底座2的主體及魚礁蓋1不被泥沙湮沒,回字形凹槽212內的通孔213能夠讓 泥沙從孔中通暢的洩漏,保證為棲庇魚蝦而設計的回字形凹槽212不被海底的泥沙填滿, 而失去其效用。魚礁蓋1的高度為lm,梯臺形下邊是邊長為200cm的正方形,上邊是邊長為80cm 的正方形,所開窗口與每條邊的距離都是30cm。所開的窗口足夠讓一些魚蝦遊進遊出,而由 於魚礁蓋的混凝土實體部分的遮蔽面積也比較大,對於棲息在其內的海洋生物有很好的擋 流作用,庇護棲息在其中的魚類,魚礁蓋1和魚礁底座2的實體部分,在阻擋海流的同時,還 產生升流,使沉積在海底的食物上揚,吸引附近的魚蝦前來覓食。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這種組合式人工魚礁製作方便,耗材少,成本低;魚礁 蓋的遮蔽面積大,庇魚效果好;魚礁底座下面的支撐柱能夠防止人工魚礁的主體沉入海底 的泥沙中;魚礁底座上的回字形凹槽為小型的海洋生物提供大面積,足夠隱蔽的棲庇場所; 設置在回字形凹槽上的通孔,能讓凹槽中的泥沙從孔中洩漏出去,防止凹槽被泥沙堵住;整 個魚礁的外部邊緣都採用圓角處理,減少對拖網網具的損害。與現有技術相比,在成本、集 魚能力、庇魚效果、及對其它漁業行為的影響都有很大程度的優化。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僅僅限於以上一種形式。無論人工魚礁的樣式和尺寸 如何改變,凡是採用魚礁底座及魚礁蓋組合,採用支撐柱防止礁體陷入泥沙中,並為魚類營 造棲息場所而開有凹槽的人工魚礁,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中。
權利要求一種組合式梯臺狀人工魚礁,包括魚礁蓋(1)和魚礁底座(2),其特徵在於所述魚礁蓋(1)為梯臺形狀的殼體,且所述殼體上開有窗口(11);所述魚礁底座(2)的中部設有凹面(21),凹面(21)上設有魚類棲庇結構(212)及魚礁自淨結構(213),且魚礁底座(2)的下部設有支撐柱(22);所述魚礁蓋(1)可放入魚礁底座(2)中部的凹面(21)中,且魚礁蓋(1)下部的外邊沿(12)的形狀、大小與凹面(21)的形狀、大小一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組合式梯臺狀人工魚礁,其特徵在於所述窗口(11)設 置在魚礁蓋(1)殼體的前面、後面、左面、右面和頂面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組合式梯臺狀人工魚礁,其特徵在於所述魚礁底座(2) 中部的凹面(21)比其四周邊沿(211)低4-6cm,且凹面(21)的四條邊兩端分別比魚礁底座 外邊沿的四條邊兩端各短8-12c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組合式梯臺狀人工魚礁,其特徵在於所述魚類棲庇結 構(212)為由相互垂直排列的四條長方形凹槽組成的回字形凹槽結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組合式梯臺狀人工魚礁,其特徵在於所述魚礁自淨結 構(213)為設置在各長方形凹槽中的通孔。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組合式梯臺狀人工魚礁,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撐柱(22) 是四根分別設置於魚礁底座(2)下平面的四個角上,其截面為正方形的柱體。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組合式梯臺狀人工魚礁,其特徵在於所述魚礁蓋(1) 為上面小且下面大的梯臺形狀的殼體,且具有一定的厚度。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組合式梯臺狀人工魚礁,其特徵在於所述魚礁蓋(1)、 魚礁底座(2)及其支撐柱(22)均為鋼筋混凝土結構。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組合式梯臺狀人工魚礁,其特徵在於所述魚礁蓋(1)、 魚礁底座(2)及支撐柱(22)的外部邊緣均為圓角邊緣。
專利摘要一種組合式梯臺狀人工魚礁,包括魚礁蓋和魚礁底座,其特徵在於所述魚礁蓋為梯臺形狀的殼體,其前面、後面、左面、右面和頂面上都開有窗口;所述魚礁底座的中部設有凹面,凹面上設有魚類棲庇結構及魚礁自淨結構,且魚礁底座的下部設有支撐柱;所述魚礁蓋可放入魚礁底座中部的凹面中,且魚礁蓋下部的外邊沿的形狀、大小與凹面的形狀、大小一致。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組合式設計,製作方便,成本低廉,庇魚效果好;魚礁底座下面的支撐柱能夠防止人工魚礁的主體沉入海底的泥沙中;回字形凹槽為小型的海洋生物提供棲庇場所;設置在回字形凹槽上的通孔,能讓凹槽中的泥沙從孔中洩漏出去,防止凹槽被泥沙堵住;整個魚礁的外部邊緣都採用圓角處理,減少對拖網網具的損害。
文檔編號A01K61/00GK201640196SQ2010201620
公開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請日期2010年4月15日 優先權日2010年4月15日
發明者汪振華, 章守宇, 許強 申請人:上海海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