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座椅後排靠背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27 15:02:21 2
專利名稱:一種座椅後排靠背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座椅後排靠背結構。
背景技術:
帶中間扶手的後排靠背泡沫在使用過程中扶手頂端對泡沫扶手槽上部產生摩擦和較大的壓力,在使用過程中易造成上部泡沫塌陷、外觀面套塌陷以及扶手滑脫等現象,嚴重影響用戶的使用性能。現有技術中通常通過對凹槽上部增加硬度來解決上述問題,然而, 泡沫雙硬度技術的實施比較複雜,而且對模具及工裝設備的要求過高,導致製造成本提高,同時也增加了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座椅後排靠背結構,其目的是通過在凹槽上端設置再生泡沫,實現雙硬度的需求,提高了座椅後背的使用性能。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該種座椅後排靠背結構,後排靠背採用後排靠背泡沫作為支撐本體,後排靠背泡沫中間設有長條形的用於安裝扶手的凹槽,扶手與凹槽的底部通過鉸鏈連接,扶手繞鉸鏈做旋轉運動,所述的凹槽上與扶手卡接的部位設有再生泡沫塊。所述的再生泡沫塊與後排靠背泡沫為一體發泡成型。具有上述結構的該種座椅後排靠背結構具有以下優點I.該種座椅後排靠背結構通過在凹槽上端添加再生泡沫,並通過在泡沫模具中增加安裝支架固定再生泡沫然後與靠背泡沫一體發泡成型;同時,再生泡沫採用泡沫邊角料和廢料壓制而成,提高泡沫硬度的同時降低了生產成本。2.該種座椅後排靠背結構節約了製造成本,節省了泡沫吐料量,實現了雙硬度的需求,無需對現有的泡沫模具進行大量變更節省了工裝設備及模具成本。
以下結合附圖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在圖I中,I :後排靠背泡沫;2 :扶手;3 :再生泡沫塊。
具體實施方式
圖I為本實用新型座椅後排靠背結構的結構示意圖,後排靠背採用後排靠背泡沫I作為支撐本體,後排靠背泡沫I中間設有長條形的用於安裝扶手2的凹槽,扶手與凹槽的底部通過鉸鏈連接,扶手繞鉸鏈做旋轉運動,凹槽上與扶手卡接的部位設有再生泡沫塊3,再生泡沫塊,3與後排靠背泡沫I為一體發泡成型。該種座椅後排靠背結構通過在凹槽上端添加再生泡沫,並通過在泡沫模具中增加安裝支架固定再生泡沫然後與靠背泡沫一體發泡成型;同時,再生泡沫採用泡沫邊角料和 廢料壓制而成,提高泡沫硬度的同時降低了生產成本。節省了泡沫吐料量,實現了雙硬度的需求,無需對現有的泡沫模具進行大量變更節省了工裝設備及模具成本。
權利要求1.一種座椅後排靠背結構,所述的後排靠背採用後排靠背泡沫(I)作為支撐本體,後排靠背泡沫(I)中間設有長條形的用於安裝扶手(2)的凹槽,扶手與凹槽的底部通過鉸鏈連接,扶手繞鉸鏈做旋轉運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凹槽上與扶手卡接的部位設有再生泡沫塊(3)。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座椅後排靠背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再生泡沫塊(3)與後排靠背泡沫(I)為一體發泡成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座椅後排靠背結構,後排靠背採用後排靠背泡沫(1)作為支撐本體,後排靠背泡沫(1)中間設有長條形的用於安裝扶手(2)的凹槽,扶手與凹槽的底部通過鉸鏈連接,扶手繞鉸鏈做旋轉運動,凹槽上與扶手卡接的部位設有再生泡沫塊(3),再生泡沫塊(3)與後排靠背泡沫(1)為一體發泡成型。具有上述結構的該種座椅後排靠背結構通過在凹槽上端添加再生泡沫,並通過在泡沫模具中增加安裝支架固定再生泡沫然後與靠背泡沫一體發泡成型;同時,再生泡沫採用泡沫邊角料和廢料壓制而成,提高泡沫硬度的同時降低了生產成本,節省了泡沫吐料量,實現了雙硬度的需求,無需對現有的泡沫模具進行大量變更節省了工裝設備及模具成本。
文檔編號A47C7/40GK202664878SQ20122027454
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12日
發明者肖作華, 徐書海, 查必剛, 曾光, 張燕飛, 朱馬波 申請人:蕪湖江森雲鶴汽車座椅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