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草類製漿清潔生產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06-08 11:17:36
專利名稱:禾草類製漿清潔生產工藝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造紙行業中製造紙漿的工藝,特別涉及一種禾草類製漿清潔生產工藝。
目前我國禾草類製漿是採用幾十年傳統的鹼法或硫酸鹽法常規蒸煮工藝,其主要方法是將禾草類等纖維原料和鹼性或硫酸鹽蒸煮藥液一起加入間歇蒸煮蒸球中,通入蒸汽,經過升溫、小放氣、再升溫、保溫進行脫木素反應,製成禾草類漿;這種方法蒸煮反應劇烈,煮成的禾草類漿強度低,濾水性差;尤其鹼法製成的禾草類漿的蒸煮黑液矽含量大、粘度高,致使黑液提取困難,提取率低,鹼回收率低且回收鹼的成本高,嚴重的影響禾草類漿鹼回收技術的實施,也影響其他禾草類漿汙染治理技術的應用和實現。我國中小製漿廠採用傳統的鹼法或硫酸鹽法常規蒸煮工藝,其排放黑液是形成目前我國工業廢水主要汙染源之一。
本發明的目的就在於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可製成漿色淺、濾水性好、得率高、強度好且質優色白的新型禾草類漿的生產工藝。本發明是以「稻麥草置換蒸煮工藝」的置換蒸煮的基本步驟為前提條件的。
如上構思,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禾草類製漿清潔生產工藝,包括一級置換蒸煮和二級置換蒸煮,即原料經過脫水進入改造後的蒸球或蒸鍋內,由135℃(含一定鹼濃的,液比為1∶4.5~7)的一級蒸煮液將原料的水置換出來,同時升溫使一級蒸煮液的溫度達135℃,並將其保溫;再由140-150℃(含一定鹼濃的,液比是1∶4.5-7)的二級蒸煮液將一級蒸煮液置換出來,二級蒸煮液通過加熱使溫度升至150℃,並將其保溫,接著用置換液將二級蒸煮液置換出來;其特徵在於在一級置換蒸煮和二級置換蒸煮的蒸煮液中加入蒸煮助劑,並在蒸煮助劑加入罐中進行混合。
所述蒸煮助劑加入罐通過閥門分別與溫度傳感器和加熱循環泵連接;溫度傳感器和加熱循環泵均與一級蒸煮液槽、二級蒸煮液槽連接;蒸煮助劑加入罐上裝有承受壓力的密封蓋。
本發明的優點是可獲得80℃的溫度,殘鹼達到8~10g/l的黑液,其二經過多次重複置換後,黑液濃度(固形物含量)的積累達到一個比較穩定的數值(約10%),而黑液清淡,無沉澱。黑液粘度在34.68′Be(20℃)時,黑液溫度是30℃時粘度為265釐泊,黑液溫度是60℃時粘度為65.0釐泊,黑液溫度是90℃時粘度為47.0釐泊。黑液中的COD含量有明顯降低,而且黑液排出時殘鹼可以控制在3~5g/l之內,因此本發明黑液是完全可以重回用蒸煮製漿的,當黑液濃度達到一定值時即飽和值時可以排放,從而有效控制汙染源,有利於黑液綜合治理和鹼回收。是保護環境的清潔生產的工藝。本發明製成的紙漿當實際消耗鹼比是20.3~24.2%、蒸煮溫度在145℃時,細漿硬度(高錳酸鉀值)是6.1~6.8,細漿得率在50.0~52.36%。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描述
圖1為本發明的工藝流程2為蒸煮液加熱循環裝置示意圖如圖所示,禾草類原料經過常規的幹法備料後,通過溼法洗滌搓草處理具備置換蒸煮的基本條件,即一級置換蒸煮、二級置換蒸煮和成漿後的洗滌、冷噴放。原料經過脫水進入蒸球內,由135℃(含一定鹼濃的,液比為1-6.5)的一級蒸煮液將原料的水置換出來,同時升溫使一級蒸煮液的溫度達135℃,並將其保溫十分鐘;這時候的一級蒸煮液是通過加熱循環泵和閥門進入蒸煮助劑加入罐與其中的蒸煮助劑混合後再進入一級蒸煮液槽,以便置換和循環使用。該一級蒸煮液再由150℃(含一定鹼濃的,液比是1∶6)的二級蒸煮液將其置換出來,二級蒸煮液通過加熱使溫度升至150℃,並將其保溫十五分鐘,這時候的二級蒸煮液是通過加熱循環泵和閥門進入蒸煮助劑加入罐與其中的蒸煮助劑混合後再進入二級蒸煮液槽,以便置換和循環使用。接著用置換液將二級蒸煮液置換出來,再用溫度為80℃洗滌液在蒸球內進行洗漿,最後用噴放泵將漿噴至噴放鍋。置換蒸煮一個循環周期結束。置換出的一、二級蒸煮液注入新鮮鹼液再加熱升溫為下一球置換蒸煮做好準備,可以多次重複使用。
所述蒸煮助劑加入罐1通過閥門2分別與溫度傳感器TIC和加熱循環泵3連接;溫度傳感器和加熱循環泵均與一級蒸煮液槽4、二級蒸煮液槽5連接;蒸煮助劑加入罐上裝有承受壓力的密封蓋6。
權利要求
1.一種禾草類製漿清潔生產工藝,包括一級置換蒸煮和二級置換蒸煮,即原料經過脫水進入改造後的蒸球或蒸鍋內,由135℃(含一定鹼濃的,液比為1∶4.5~7)的一級蒸煮液將原料的水置換出來,同時升溫使一級蒸煮液的溫度達135℃,並將其保溫;再由140-150℃(含一定鹼濃的,液比是1∶45-7)的二級蒸煮液將一級蒸煮液置換出來,二級蒸煮液通過加熱使溫度升至150℃,並將其保溫,接著用置換液將二級蒸煮液置換出來;其特徵在於在一級置換蒸煮和二級置換蒸煮置換後的蒸煮液中加入蒸煮助劑,並在蒸煮助劑加入罐中進行混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禾草類製漿清潔生產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述蒸煮助劑加入罐通過閥門分別與溫度傳感器和加熱循環泵連接;溫度傳感器和加熱循環泵均與一級蒸煮液槽、二級蒸煮液槽連接;蒸煮助劑加入罐上裝有承受壓力的密封蓋。
全文摘要
一種禾草類製漿清潔生產工藝,包括備料、一級置換蒸煮、二級置換蒸煮和成漿後的洗滌、冷噴放。其特徵在於:在一級置換蒸煮和二級置換蒸煮置換後的蒸煮液中加入蒸煮助劑,並在蒸煮助劑加入罐中進行混合。本發明的優點是:可以製成低硬度的紙漿,能有效地節省蒸煮洗漿用水,實現蒸煮廢液高濃度(約10%的固形物濃度)綜合治理,廢液是通過在蒸煮器內重複置換實現高濃度,使蒸煮廢液儘可能地循環使用,可以減少排汙,削減汙染,為禾草類漿的汙染治理開創一個最佳的處理措施。
文檔編號D21C3/26GK1361327SQ0013664
公開日2002年7月31日 申請日期2000年12月27日 優先權日2000年12月27日
發明者陳松濤, 楊子祥 申請人:陳松濤, 楊子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