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粉煤灰陶粒製造輕質仿天然文化石的方法
2023-06-08 09:41:51 1
專利名稱::利用粉煤灰陶粒製造輕質仿天然文化石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材製造
技術領域:
,特別是一種利用粉煤灰陶粒製造輕質仿天然文化石的方法。
背景技術:
:粉煤灰是一種熱電廠排放量很大的廢渣,遍布全國各地的大小熱電廠及其他耗煤企業,每年都在產生著大量的粉煤灰,加上歷年未及時處理的,對人類的生存環境造成了日益嚴重的危害,同時也給企業造成了沉重負擔,如何將粉煤灰變廢為寶,得到充分的二次利用,是減輕企業負擔、降低粉煤灰對環境的汙染程度的一件利國利民的大事,目前已經和正在引起全社會的關注。政府部門推出了一系列獎勵政策,社會各方面人員也都在積極行動,到目前為止,已推出了不少有關積極處理粉煤灰方面行之有效的技術方案和成果,例如中國第98104779.3號專利公布的"免燒粉煤灰陶粒多孔砌塊生產方法"及第200610042562.8號專利中公布的"粉煤灰陶粒及生產方法",它們的共同點在於先將粉煤灰製成陶粒,然後按需加以開發應用,為粉煤灰的二次利用提出了切實哥哥行的解決方案。根據粉煤灰陶粒的輕質、高強度且廉價、無汙染、無輻射的特點,用以取代現有建材的製造及建築施工方面所大量使用的天然石子、黃砂水泥及天然粘土等,具有帶來減輕建築物自重、降低工程造價、節省資金及提高建築物的抗震、隔音、保溫性能等優點。但是至今尚未發現有將粉煤灰陶粒用於建築裝飾材料的製造方面,在這方面正待有志人士去開發。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是要拓展粉煤灰陶粒的應用,開闢將結合應用於建築裝飾材料的製造中、提供一種利用粉煤灰陶粒製造輕質仿天然文化石的方法。本發明的利用粉煤灰陶粒製造輕質仿天然文化石的方法是這樣的一,主要原料配方如下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二.工藝流程如下(1)制坯料先以矽酸鹽水泥1000kg為基準的基礎上,按需加入0.5~5立方米粉煤灰陶粒、0-300kg河沙、0-30kg氧化鐵,混合攪拌均勻,再加入10100ml減水劑、010kg保水劑及010kg早強劑,混合攪拌均勻,然後視乾濕程度按需加345立方米~380立方米的適量水調節,混合攪拌均勻,製成內帶粉煤灰陶粒的糊狀坯料;(2)配色料依據預定的文化石顏色配備色料,並加入適量水和水泥拌勻,形成色漿;(3)設置底色層用色漿噴塗模具工作表面、形成漿狀色層;(4)充填坯料將攪拌均勻的坯料充填入模具中,並壓實;(5)振動將內設有已充填有坯料模具的模格放置在振動機上抖動、振實坯料,同時使面色與底部壞料通過振動有機混合;(6)蒸養送入蒸養房內緩緩蒸發水分,使模具內的文化石坯體硬化成型;(7)脫模將經蒸養後硬化成型的人造文化石坯體從模具中脫卸出來;(S)養護將脫模後的坯體放入33-35度的窯中養護48小時,或者在33-35度自然環境溫度中養護、幹化,製成內帶粉煤灰陶粒的輕質仿天然文化石產品。基於上述構思的本發明利用粉煤灰陶粒製造輕質仿天然文化石的方法,由於將粉煤灰陶粒作為製造仿天然文化石的主料之一,運用於仿天然文化石的生產製造中,基於粉煤灰陶粒的本身所特有的輕質、高硬度且廉價、無汙染、無輻射的及原料取之不盡的特點,不僅使利用本發明的方法製造的仿天然文化石具有重量輕、硬度高、生產成本低和具有普通仿天然文化石的同樣外形、色彩等表面技術效果及使用時的粘貼效果,實驗數據表明,通過添加適量陶粒增強產品的抗壓強度可達到5mp以上,減輕了產品重量每平方可達到30kg-40kg,產品生產成本約可降低20-30%,因而,在建築施工的裝飾過程中使用本發明的利用粉煤灰陶粒製造的輕質仿天然文化石有利於減輕建築物自重、降低工程造價、節省資金及提高建築物的抗震、隔音、保溫性能等優點,在製造裝飾用仿天然文化石時結合引入粉煤灰陶粒作為部分主料之一,方法可行、產品安全、可靠,既節省了大量天然資源,又消耗了大量廢棄物品,不僅拓展了粉煤灰陶粒的市場應用,還為環保事業作出了有益貢獻,是建築裝飾材料製造中的一大突破,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可貴的經濟性。附圖是本發明實施例的工藝流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及典型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在附圖中,依據本發明的利用粉煤灰陶粒製造輕質仿天然文化石的方法,製造內帶粉煤灰陶粒的仿天然文化石的工藝流程包含有以粉煤灰陶粒作為原料之一製作坯料、配色料和制色漿、在模具工作表面上設置底色層、充填坯料、將內設有已充填有坯料模具的模格放置在振動機上抖動、振實坯料,同時使面色與底部壞料通過振動有機混合、送入蒸養房內緩緩蒸發水分、作硬化成型處理,形成表面帶色的文化石坯體,最後養護幹化,製成色澤內滲入一定深度和厚度、自然逼真可靠帶色層和內帶粉煤灰陶粒的輕質仿天然文化石。權利要求1.一種利用粉煤灰陶粒製造輕質仿天然文化石的方法,其特徵在於a.原料配方中包含有矽酸鹽水泥1000kg(配比基準)粉煤灰陶粒0.5~5立方米河沙0~300kg氧化鐵0~30kg減水劑10~100ml保水劑0~10kg早強劑0~10kg。b.工藝流程如下(1)制坯料先以矽酸鹽水泥1000kg為基準的基礎上,按需加入0.55立方米粉煤灰陶粒、0~300kg河沙、0~30kg氧化鐵,混合攪拌均勻,再加入10~100ml減水劑、0~10kg保水劑及0~10kg早強劑,混合攪拌均勻,然後視乾濕程度按需加345立方米~380立方米的適量水調節,混合攪拌均勻,製成內帶粉煤灰陶粒的糊狀坯料;(2)配色料依據預定的文化石顏色配備色料,並加入適量水和水泥拌勻,形成色漿;(3)設置底色層用色漿噴塗模具工作表面、形成漿狀色層;(4)充填坯料將攪拌均勻的坯料充填入模具中,並壓實;(5)振動將內設有已充填有坯料模具的模格放置在振動機上抖動、振實坯料,同時使面色與底部壞料通過振動有機混合;(6)蒸養送入蒸養房內緩緩蒸發水分,使模具內的文化石坯體硬化成型;(7)脫模將經蒸養後硬化成型的人造文化石坯體從模具中脫卸出來;(8)養護將脫模後的坯體放入33-35度的窯中幹化48小時,製成內帶粉煤灰陶粒的輕質仿天然文化石產品。全文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利用粉煤灰陶粒製造輕質仿天然文化石的方法,以矽酸鹽水泥、粉煤灰陶粒、氧化鐵等為主要原料,按比例配製成糊狀坯料,再經入模澆築、蒸養、倒膜成型和坯體養護製造出成品。利用粉煤灰陶粒具有的輕質、高硬度且廉價、無汙染、無輻射的及原料取之不盡的特點,將它作為製造仿天然文化石的主料之一,用以製造的仿天然文化石具有重量輕、硬度高、生產成本低和具有普通仿天然文化石的同樣外形、色彩等表面技術效果及使用時的粘貼效果,用於建築裝飾上能帶來減輕建築物自重、降低工程造價及提高建築物的抗震、隔音、保溫性能等優點,既節省了大量天然資源,又消耗了大量廢棄物品,拓展了粉煤灰陶粒的市場應用,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和實用性。文檔編號C04B28/04GK101186482SQ20071017207公開日2008年5月28日申請日期2007年12月11日優先權日2007年12月11日發明者陳國邁,陳邁華申請人:上海古猿人石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