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納米燈怎麼樣(照亮城市的一束光)
2023-06-23 23:29:51 3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移動照明技術也在不斷迭代進步:從早期的滷素燈泡發展到HID(氙氣燈)/LED燈頭,人們不斷追求在同樣的體積重量下,運用更先進的技術材料以實現更好的亮度、能量輸出。
近幾年,在特種照明行業內,雷射照明正在逐步走向生活。國內不同廠商之前就推出過Weltool W3、Nextorch T7L、Fenix TK30等白雷射手電。在高速發展的今天,為何白色雷射束的難點現在才被攻克?它的技術難點又在哪裡?
產生雷射有三大條件:泵浦源、增益介質,和雷射諧振腔。泵浦源負責提供能量,增益介質負責提供粒子數反轉的條件,諧振腔負責來回震蕩放大。在雷射出來之前,僅有泵浦源和增益介質就能發光,這個叫做螢光。一般來說,增益介質所能出來的螢光都做不到很寬,這是很難產生白色雷射的首要原因。而普通的白光往往都是多個發光源疊加的效果。同時,在雷射器設計上,腔長必須是波長的一半的整數倍,才能夠保證來回震蕩的波產生幹涉相長。這也導致僅有離散的幾個波長能夠得到放大,也就是出雷射。
說白了,其實就是雷射激發晶體圖層散發的白光通過特殊透鏡反射系統後,形成高度聚集的炫目白光光束,變身真正的「強光手電」。
今年9月,納麗德將自家的TA30 MAX戰術手電與T7L白雷射手電相融合,推出了新的T10L白雷射戰術手電。此次測評的就是這款產品(以及選裝配件FR2指環、V5電筒套)。
首先還是納麗德慣用的白綠相間包裝盒,包裝盒底部是產品性能介紹。
T10L的設計仍是一面刻字產品型號,序列號;一面刻字留白,由廠家提供個性化訂製服務。(此次測評產品由戰甲網提供,感謝戰甲網)另要注意,在長時間使用的情況下,避開燈頭易過熱位置,實際測試時,此位置升溫確實較快。
T10L手電本身自帶有筒身、21700充電電池、手繩、TYPE-C充電線,備用密封圈。
T10L的多語種說明書,注意其中提到了T10L採用的的class3B級別的雷射,不能直射人眼。
使用時請一定注意,避免因此產生傷害。
T10L配用的是使用type-C充電口的21700電池,雖然不再像TA30那樣可以同時兼容18650電池和123A電池,但是5000毫安、3.6伏的21700鋰電池帶來的能量也是不容小覷的,在高亮500流明的情況下,仍能堅持3.5個小時。即使是出廠時自帶的電量,也讓筆者用了40餘分鐘才耗完。最主要的是,type-C的雙面設計,不僅不用產生插完A面插B面的試錯選擇,充電效率也能更高。
白雷射手電之所以能形成一條筆直的光柱,實現高準直特性,主要就在於其燈頭的特殊透鏡。這裡可以看到T10L燈頭透鏡與普通手電橘皮光杯的明顯不同,而與其他雷射手電相似的透鏡設計。
此外,作為戰術雷射手電,T10L燈頭部還安有納麗德手電久經考驗的三枚陶瓷珠攻擊頭。
筒身中部的方格狀防滑紋路,在防滑的同時增加散熱面積。實際測試時,在環境溫度19℃,高亮模式的條件下,持續照明30分鐘,徒手握持能明顯感受到筒身有升溫情況,但不影響握持。
鋁製筒身上的橡膠密封圈。注意,與T7L不同,T10L朝燈尾的是電池正極。
筒身內部,負極的金質觸點。
燈尾磁控開關內部的正極金質觸點,做工還是不錯的。
燈尾的獨立爆閃開關,輕按點亮(高亮500流明),重按爆閃(高亮500流明)。相比T7L的尾部開關,T10L繼承自TA30 MAX的尾部開關,面積更大,在緊張情況下更易接觸到,也符合肌肉緊張情況下,重按爆閃的使用設定。只是相比TA30,感覺重按的力度更強了。
同時,T10L的開關與TA30 MAX相同,比TA30的尾部開關多了兩個與尾部開關齊平的護尾,可以有效防止誤觸。之前使用TA30最大的毛病,就是其較小的體積放在褲子口袋內後,尾部開關無防護,非常易被誤觸點亮。E51手電曾增加了護尾,但是護尾比較低,防誤觸效果一般。這兩個齊平的護尾因為高度足夠,在防誤觸尾部開關的同時同時還能實現倒立功能,也可以穿手繩防跌落。
納麗德家標誌性的燈尾環狀磁控開關,依次為關閉、低亮、中亮、高亮、爆閃。低亮、中亮、高亮的光通量分別是55流明、140流明、500流明。注意,這裡的光通量並不是光強度。相比TA30的的磁控開關,T10L的磁控開關阻力偏大了一些,加上筒身直徑增大,單指撥動(尤其是戴手套後)比較困難,還是雙指撥動比較容易。
環狀開關的優點在於與尾部爆閃開關位置不衝突,找檔位方便。但是磁控開關由於磁力的原因,在被外界磁場所幹擾:磁極接近(無需接觸)到磁控開關後就會將電路閉路變通路,導致電筒意外點亮。只能通過避開磁極或者改用機械(環狀)開關來解決。
UT22內部磁吸片靠近T10L磁控開關後的磁場幹擾問題:無接觸自動點亮手電。視頻測試地址【http://weibointl.api.weibo.com/share/188487064.html?weibo_id=4578870831360555 】
T10L雷射戰術手電(右)與P60勤務手電(左)光斑的對比。
雷射手電因為其發射特性,光源發射出去以後為一柱狀,沒有大面積的泛光區。所以T10L雷射手電與其他戰術/勤務手電並不是替代關係,而是並存關係,雙方兼顧的特性並不完全相同。T10L更專注於遠射、重點壓制、指示。所以並不是買了某一類電筒,就能適合所有的使用場景了。
在車內觀察T10L的對射效果。
在日間室內,T10L的高亮模式效果,雖然光通量只有500流明,但是因為照射點集中,也能明顯觀察到光斑效果。
夜間無光室內,倒立T10L打開高亮模式,通過白色牆壁反光形成的室內照明效果。
通過對比可以發現,相比P60勤務手電、T7L雷射手電、TA30 MAX戰術手電,T10L的尺寸均大了一圈,這就導致其貼身攜帶的便攜性降低不少,而用攜行具攜帶或者裝包內攜帶為宜。
為了方便T10L的攜帶與使用,納麗德FR-2戰術指環和V5旋轉快拔電筒套的選配方案,TA30 MAX戰術手電也可選用此款配件。
在使用V5電筒套時,需要事先擰松紅框內的旋鈕,將鎖閉裝置調節到適合筒身直徑的寬度,才能將電筒放入並鎖閉。圖為解鎖狀態。
FR-2指環與V5電筒套可以同時使用,但鎖閉裝置、指環、護尾相互間會有一定幹擾,導致固定的角度有限制。
實際攜行效果。
使用FR-2指環握持效果
直接反手握持效果。
反手持握效果
T10L按照說明書,防跌高度只有1米,但測試時,從2.5米高度跌落後,手電仍能保持開啟,重複開關不受影響。
跌落測試視頻地址:【http://weibointl.api.weibo.com/share/188487012.html?weibo_id=4578803852771486 】
2.5米跌落後,燈頭和護尾接地處有明顯磕痕,其他亞光表面無劃痕。
2.5米跌落後照明模式切換無異常,但光斑周邊出現了藍色光圈,推測為超高限跌落後,燈頭內部錯位所致。
中亮模式下在夜間對遠處照射效果,中亮模式時光通量為140流明,說明書標稱的照射距離為590米。圖中距離為200米。
同一距離,高亮模式的照明效果,光通量為500流明。
高亮模式對670米外建築照射效果。說明書標稱的照射距離1100米,但是城市環境光汙染環境中,這個距離上自己已經感受不大清楚有沒有照到了。
夜間樓群間在200-400米距離上使用高亮模式對局部照射的效果,可以猶如探照燈般有效把握住暗處的細節。第一張照片中,通過光斑照射出牆面裝飾情況;第二張照片中,通過光斑鎖定了樓頂空調散發的熱蒸汽。
點亮模式下對百米外暗處環境的照射效果,可以明顯看到光斑落入的區域雖然照射範圍不大,但可以照清一個人及身邊細節情況。
山區無光環境下低亮度模式照射效果
中亮度模式照射效果
高亮度模式照射效果
對橋梁區域視察效果
小結:
每次點亮T10L戰術雷射手電,都感覺像在拿著一把絕地武士的雷射劍,其雷射束的高準直性、堅固耐用性,都得到了印證,尤其是它用普通手電的體積,便取得了以往大型照明設備才具有遠射能力,對於一些特種行業,十分具有吸引力。可能對於普通人來說,唯一的缺點就是他四位數的售價,以及比較專門性的定位,希望廠家能在此基礎上,推出更新更好的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