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妊娠水腫的中草藥的製作方法
2023-06-05 07:32:56 2
專利名稱:治療妊娠水腫的中草藥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來源於植物的配製品,更具體涉及一種治療妊娠水腫的中草藥。
背景技術:
孕婦懷孕五月後,先發現足踝部輕度水腫,一經休息或臥床,能恢復消失,但如水 腫持續不退,並逐漸從足踝由上往下,延至下肢、外陰、下腹部同時出現水腫。祖國醫學文獻 記載,妊娠水腫屬中醫的「子腫」或「胎水腫滿」。該病有脾虛、腎虛、水溼、氣滯、類型,但病 因多系脾肺氣虛,因氣血有按月養胎之責。又因脾統血,肺主氣,胎非血不營,非氣不生,脾 健則血旺,方能保胎,肺清而氣旺,方能生子。如肺衰則氣餒,脾虛則血少,氣血雙虛,必至氣 血下陷,無能升舉,而溼邪乘法虛而入,導致邪溼積於體內,豈不水腫。該發明藥物主治脾虛 妊娠水腫此類病例,在臨床中較為常見,主要症候是臉部及四肢出現浮腫,面色微黃,四肢 不溫,胸悶不食等症。採用補脾利水,益肺理氣,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在藥物組合物上 有待實踐進一步檢驗。為此,挖掘、提升、開發民間的有效驗方,為治療妊娠水腫病提供經過 實踐檢驗,證明效果好的治療妊娠水腫的中草藥組合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提出一種治療妊娠水腫的中草藥。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妊娠水腫的中草藥,其特徵在於由以下重量配比 的藥物製成白朮35-45份;茯苓皮25-35份;生薑皮15_25份;大腹皮15-25份;黃芪15-25 份;香附15-25份;砂仁15-25份;陳皮15-25份;人參25-35份;柴胡5_15份;升麻15-25 份;甘草5-15份;加水1200份;用砂鍋燒開後,文火煎煮20-30分鐘,收取上清液,如前加 水熬煮3次,將3次熬取的上清液混合均勻後分裝瓶內高溫滅菌,待用。用法與用量,每日 服用3次,每次取藥液180-280毫升放入容器中,待微熱後服用。優選的,所述的治療妊娠水腫的中草藥,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物製成白朮40份; 茯苓皮30份;生薑20份;大腹皮20份;黃芪20份;香附20份;砂仁20份;陳皮20份 』人 參30份;柴胡10份;升麻20份;甘草10份;加水1200份;用砂鍋燒開後,文火煎煮20-30 分鐘,收取上清液,如前加水熬煮3次,將3次熬取的上清液混合均勻後分裝瓶內高溫滅菌, 待用。本發明的配伍思想以白朮為君;以茯苓皮、生薑皮為臣;以大腹皮、黃芪、香附、 砂仁為佐;以陳皮、人參、柴胡、甘草為使。配方中各原料的作用白朮為菊科植物白朮的乾燥根莖。性味與歸經味苦、甘,性溫。歸脾、胃經。功 能與主治健脾益氣,燥溼利水,止汗,安胎。用於脾虛食少,腹脹洩瀉,痰飲眩悸,水腫,自 汗,胎動不安。茯苓皮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乾燥菌核。性味與歸經甘、淡,平。歸心經、肺經、
3脾經、腎經。功能主治利水藥;滲溼利尿藥。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逆;嘔吐;脾虛食 少;洩瀉;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遺精白濁。生薑皮為姜科植物姜的根莖的栓皮。性味與歸經辛,涼。入牌、肺二經。功能主 治行水,消腫。治水腫脹滿。大腹皮為棕櫚科植物檳榔的乾燥果皮。性味與歸經味辛;性微溫。歸脾;胃;大 腸;小腸經。功能主治下氣寬中,行水消腫。用於溼阻氣滯,胸腹脹悶,大便不爽,水腫,腳 氣,小便不利。黃芪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黃芪、膜莢黃芪的根。性味與歸經味甘,氣微溫。歸 肺、脾、肝、腎經。功能與主治益氣固表、斂汗固脫、託瘡生肌、利水消腫。用於治療氣虛乏 力,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癰疽難潰,久潰不斂,血虛萎黃,內熱消渴,慢 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炙黃芪益氣補中,生用固表託瘡。香附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乾燥根莖。性味與歸經辛微苦甘,平。入肝、三焦經。 功能主治理氣解鬱,調經止痛。用於肝鬱氣滯,胸、脅、脘腹脹痛,消化不良,月經不調,經閉 痛經,寒疝腹痛,乳房脹痛。砂仁為姜科植物陽春砂、綠殼砂或海南砂的乾燥成熟果實。性味與歸經,味辛,性 溫。歸脾經、胃經、腎經。功能與主治,化溼開胃,溫脾止瀉,理氣安胎,溼濁中阻,脘痞不飢, 脾胃虛寒,嘔吐洩瀉,妊娠惡阻,胎動不安。陳皮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的乾燥成熟果皮;性味與歸經溫,辛、苦。歸 脾、肺經;功能與主治理氣健脾,調中,燥溼,化痰。用於脾胃氣滯之脘腹脹滿或疼痛、消化 不良。溼濁阻中之胸悶腹脹、納呆便溏。痰溼壅肺之咳嗽氣喘。人參為五加科植物人參的根。性味與歸經性平、味甘、微苦,微溫。歸脾、肺經。 功能與主治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主要用於勞傷虛損、食 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洩、虛咳喘促、自汗暴脫、驚悸、健忘、眩暈頭痛、陽陽痿、尿頻、消 渴、婦女崩漏、小兒慢驚及久虛不復,一切氣血津液不足之證。柴胡為傘形科植物柴胡或狹葉柴胡的乾燥根。性味與歸經味苦,性微寒。歸肝、 膽經。功能主治疏散退熱,舒肝,昇陽。用於感冒發熱,寒熱往來,瘧疾,胸脅脹痛,月經不 調,子官脫垂,脫肛。甘草為雙子葉植物豆科甘草,脹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根及根莖。藥用部位是根 及根莖。性味與歸經性平,味甘,歸十二經。功能與主治解毒、祛痰、止痛、解痙。在中醫 上,甘草補脾益氣,滋咳潤肺,緩急解毒,調和百藥。臨床應用分「生用」與「蜜炙」之別。生 用主治咽喉腫痛,痛疽瘡瘍,胃腸道潰瘍以及解藥毒、食物中毒等;蜜炙主治脾胃功能減退, 大便溏薄,乏力發熱以及咳嗽、心悸等。本發明的製作方法加水煎煮,過濾回收,取汁,裝瓶滅菌,待用。水劑。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的治療妊娠水腫的中草藥組合物,能有效治療因脾虛 引起妊娠水腫,經過多年多例的臨床實踐證明,該中草藥組合物安全、無副作用。補脾利水, 益肺理氣的治療效果非常明顯,服用方便,生產成本低,治療中既保胎又退水腫,是治療妊 娠水腫的理想藥品。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說明。實施例1一種治療妊娠水腫的中草藥,該中草藥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物製成白 術35克;茯苓皮25克;生薑15克;大腹皮15克;黃芪25克;香附15克;砂仁25克;陳皮 15克;人參25克;柴胡5克;升麻15克;甘草5克;加水1200份;用砂鍋燒開後,文火煎煮 20-30分鐘,收取上清液,如前加水熬煮3次,將3次熬取的上清液混合均勻後分裝瓶內高溫滅 菌,備用。用法與用量每日服用3次,每次取藥液180-280毫升放入容器中,待微熱後服用。實施例2一種治療妊娠水腫的中草藥,該中草藥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物製成白 術45克;茯苓皮35克;生薑25克;大腹皮25克;黃芪25克;香附25克;砂仁25克;陳皮 25克;人參35克;柴胡15克;升麻25克;甘草15克;加水1200份;用砂鍋燒開後,文火煎 煮20-30分鐘,收取上清液,如前加水熬煮3次,將3次熬取的上清液混合均勻後分裝瓶內 高溫滅菌,備用。用法與用量,每日服用3次,每次取藥液180-280毫升放入容器中,待微熱 後服用。實施例3一種治療妊娠水腫的中草藥,該中草藥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物製成白 術40克;茯苓皮30克;生薑20克;大腹皮20克;黃芪20克;香附20克;砂仁20克;陳皮 20克;人參30克;柴胡10克;升麻20克;甘草10克;加水1200份;用砂鍋燒開後,文火煎 煮20-30分鐘,收取上清液,如前加水熬煮3次,將3次熬取的上清液混合均勻後分裝瓶內 高溫滅菌,備用。用法與用量,每日服用3次,每次取藥液180-280毫升放入容器中,待微熱 後服用。
權利要求
一種治療妊娠水腫的中草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由以下重量份的藥物製成白朮35 45份;茯苓皮25 35份;生薑皮15 25份;大腹皮15 25份;黃芪15 25份;香附15 25份;砂仁15 25份;陳皮15 25份;人參25 35份;柴胡5 15份;升麻15 25份;甘草5 15份;加水1200份,用砂鍋燒開後,文火煎煮,將3次熬取的上清液混合均勻後,過濾裝瓶,高溫滅菌,備用。
2.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治療妊娠水腫的中草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由以下重量份 的藥物製成白朮40份;茯苓皮30份;生薑20份;大腹皮20份;黃芪20份;香附20份; 砂仁20份;陳皮20份;人參30份;柴胡10份;升麻20份;甘草10份;加水1200份,用砂鍋燒開後,文火煎煮,將3次熬取的上清液混合均勻後,過濾裝瓶,高 溫滅菌,備用。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妊娠水腫的中草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由以下比例組合白朮35-45份;茯苓皮25-35份;生薑皮15-25份;大腹皮15-25份;黃芪15-25份;香附15-25份;砂仁15-25份;陳皮15-25份;人參25-35份;柴胡5-15份;升麻15-25份;甘草5-15份;加水1200份,用砂鍋燒開後,文火煎煮,將3次熬取的上清液混合均勻後,過濾裝瓶,高溫滅菌,備用。以白朮為君;以茯苓皮、生薑皮為臣;以大腹皮、黃芪、香附、砂仁為佐;以陳皮、人參、柴胡、甘草為使。本發明採用補脾利水,益肺理氣的治療效果,非常明顯,治療中既保胎又退水腫,是治療妊娠水腫的理想藥品。
文檔編號A61P7/10GK101912589SQ20101024050
公開日2010年12月15日 申請日期2010年7月29日 優先權日2010年7月29日
發明者鄧華倫 申請人:重慶市南川區金佛山中藥材品種培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