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佰封神之作(伍佰才不需要靠last)
2023-06-05 02:28:24 2
昨日,伍佰因為老歌《Last Dance》上了熱搜,很多不太了解他的網友開始起鬨跟風。其實,《Last Dance》並非伍佰最讓人神往的幾首歌,《突然的自我》《挪威的森林》《浪人情歌》《堅強的情歌》,隨便拿出來幾首都是華語歌曲的「半壁江山」。
伍佰曾經代表了一個時代,都說「年少不懂李宗盛」,大哥的歌需要有閱歷才能懂其中歌詞深意。伍佰卻極為接地氣,辭藻不會過於華麗,但卻總是能直戳心懷,他的歌是無數經歷了挫折的年輕人的心頭愛。不喜歡伍佰的人,都還沒有真正長大。喜歡伍佰的人,大約都經歷過歲月的歷練,沒有什麼含著金湯匙出生的運氣,但有一身拼勁。
「來來來,喝完這一杯,還有一杯。再喝完這杯,還有三杯」。大多數人聽到這樣的歌詞會覺得乏味,但有故事的歌迷聽過會相擁而泣,酒過三巡,擦乾眼淚各自回家,明天一早繼續去扮演油膩中年。因為還有一句歌詞這樣唱,「我會緊緊的將你豪情放在心頭,在寒冬時候,就回憶你溫柔」。
看起來狂野的伍佰其實骨子裡溫柔無比而且異常隨和。昨天被「捧」上熱搜後,他截圖發文並自嘲,「哈哈,我怎麼這麼厲害!」
謙虛歸謙虛,伍佰的確是「厲害」的,不光自己唱歌,自己作曲填詞,在歌手的身份之外,他還是一位頗具獨特氣質的演員。因為在音樂上的「教父級」地位,很多電影導演喜歡請他給片子寫主題曲或片尾曲,不少樂迷也是從一部部老港片知曉了伍佰的音樂才華。
因為和電影圈的人較熟,有人突發奇想,讓伍佰乾脆演一部電影試一試。結合伍佰自身的氣質,一定要酷酷的,最好演一個外表冷血,但內心炙熱的悲情殺手。
於是,港片的扛鼎之作,動作片的翹楚《順流逆流》就這樣意外誕生了。伍佰主演的電影的並不多,但這部影片絕對是眾多經典港片中的一顆遺珠。
據說,許多人一開始衝著當時爆紅的謝霆鋒去看《順流逆流》,結果後來都被伍佰時時刻刻散發出的灑脫與原生的狂野所吸引,酷勁和內在的柔情令人痴迷。
而伍佰也特地為了這部電影親自創作了《殺手驪歌》與《我的名字叫什麼》等歌曲,由其親自操刀電影插曲,這部片子的情緒自然又升了一層。
不僅是伍佰主演,而且幾位年輕演員也值得一提。當時才20歲的謝霆鋒在片中出演痞子古惑仔,與當時32歲的伍佰組成奇妙雙雄。看過片子的都說,那是多年來看過最「自然」的謝霆鋒。沒有過多技巧打磨後的程式化,那是謝霆鋒對於生活體驗後的真情流露,最具生活氣息的本色出演。
女主角是當時還未當上頂級富婆,只有17歲的徐子淇,她與謝霆鋒在片中的各種曖昧與溫柔看得人內心一陣春心蕩漾。
不過,《順流逆流》的成功更大程度來自徐克的天馬行空。這部影片對徐克十分重要,是他導演生涯觸底反彈的關鍵作品。在此之前,他因為《英雄本色3》的票房慘敗,導致公司運營出現問題。他不得不遠走高飛,去到好萊塢發展,可惜多部作品依然不溫不火。
連續兩部票房的慘敗,讓徐克對好萊塢心灰意冷。他重返香港影壇,於2000年推出了這部驚豔之作《順流逆流》。
一點不誇張,這是一部讓人上頭的巔峰港片。《順流逆流》的槍戰場景比吳宇森更加華麗;比杜琪峯更加寫意;影片的剪輯出神入化,突然插入的慢鏡頭,刁鑽的鏡頭角度,故意的失真處理,還有色彩濃烈的氛圍營造,明暗光線的強烈對比,都讓影片呈現出一種異類之美,那是徐克「亦俠亦妖」風格的充分體現。
影片上映後獲得一片讚譽,就連歐洲幾大電影節都給予了高度認可,其在第57屆威尼斯電影節上,獲得了未來數字電影獎。法國電影手冊破天荒的將一部槍戰動作片評為2000年世界十大佳片之一。可見《順流逆流》在影像風格上的前衛和突破。無論你對港片了解有多深,該片都會在風格創新上令你眼前一亮,就像你不了解伍佰,但一旦聽過他的歌,就會「中毒」、「上癮」一樣。
影片講述了兩個活在「過去」的男人的故事。年輕人阿政(謝霆鋒 飾)為了擺脫「愛而不可得」女友,賭氣當上了保鏢,希望早日賺得大錢,可以離開傷心地,遠走高飛,重新開始。
在一次保護工作中,他意外結識了落魄屌絲阿傑(伍佰 飾),大佬的女兒對阿傑一見傾心,但大佬始終不同意兩人的愛情。而阿傑其實是前南非某特種兵團隊的二把手。經歷了血雨腥風,槍林彈雨,現在金盆洗手只是想陪伴妻子,安穩生活,不問江湖。
兩個落魄的男人很快走到一起,兩人漸漸成為摯友。不料阿傑曾待過的特種兵組織前來算帳,目標是阿傑妻子的父親,一個位高權重的大佬。而這位大佬恰好又是阿政保護的對象。故事由此變得複雜,朝向難以預料的結局狂飆突進而去。
《順流逆流》是一部罕見的,文戲和武戲均在線的香港動作片,徐克將古代狹義注入到了現代黑幫片中,讓影片完全脫離於西方黑色電影的範疇,具有了港片特有的電影元素,可謂將港片推向了全新了高峰,完全可以看做是香港電影新浪潮的一部分。
《順流逆流》的敘事極為耐心,激勵事件來的特別晚,幾乎到了第二幕中段才讓南非的特種兵們來到香港找阿傑算帳,故事由此才開始加速。
雖然是一部動作片,但徐克有意地調整了類型化元素的比例,將文藝片的生活敘事引入動作槍戰片中。不像傳統港片那樣迫不及待的劃開故事鴻溝,而是充分塑造人物,烘託出人物命運的宿命的結局,讓關鍵人物擦出火花,碰撞出全新的故事能量。
正是影片前半部分的生活化,文藝式書寫讓該片有了明顯區別於傳統港式動作片的生活類型元素。但到了第二幕高潮,徐克便開始在動作上發力。全片最精華的部分轟然而來。武術指導熊欣欣將《順流逆流》的槍戰場景打造成了古代武俠高手之間過招的形式,觀眾絕對會被阿傑與特種兵們在樓宇之間跳躍,躲閃,設陷阱,狙擊和貼身肉搏的動作場面所震驚。
樓房追逐戰的片段,基本就是武俠片的現代化演繹,人物們手持槍械,但同時也運用了很多動作技巧,槍手們猶如猛獸般在門窗和廊道之間撲擊撕打,身手敏捷的讓人難以置信。
這段影片的水準其實已經完全不輸巔峰時期的吳宇森,甚至要蓋過槍戰戲相對程式化的杜琪峯。
凜冽的動作在剪輯的加持下,讓伍佰這位平時看起來吊兒郎當的歌手,在影片中變成了勇猛的殺手,讓影迷瘋狂不已,大呼「從沒見過帥成這樣的伍佰」,其風頭完全蓋過當時才20歲,帥的一塌糊塗的謝霆鋒。
到了影片的第三幕高潮,香港特種部隊加入戰局,三方勢力膠著,相繼陷入混戰,槍戰場面再度升級,多線敘事看得人喘不過氣來。
《順流逆流》無論從鏡頭語言,動作設計,還是敘事風格上來說,都再次體現了徐克的創新精神。港片靚麗的外觀、通俗與自由奔放的想像力,經徐克之手被玩兒的風生水起。影片中的特質,也成為了香港電影文化中的耀眼標誌。
這部影片可以書寫的東西實在太多,但最令人暗暗稱奇無疑還是伍佰的驚豔亮相,只能說徐克的眼光太毒辣,有一個青澀的謝霆鋒還不滿足,還把伍佰藏在內心的演員能量最大化的釋放出來。這種港片不光是實力的彰顯,還有時代與命運的暗自發力。在那個時間節點,正好有這些演員,徐克又敲好憋了一肚子怨氣需要發洩,於是這部集體爆發的經典作品才得以出現。
伍佰此後出演的電影非常稀少,主演更是屈指可數。如此看來,這部《順流逆流》還真是他的「last dance」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