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躍了?日本又現5.6級地震,3月已有5次6級(包括6級)以上地震
2023-04-01 21:32:46 1
最近幾天在三月,我們已經看到可能會有更多的自然災害。事實上,地震還會更多。根據中國地震臺網的官方測定,北京時間3月26日13時52分,日本火山島地區又發生了一次相對較大的地震,中心坐標為北緯22.80度,東經143.45度,震級為5.6級,震源深度為140公裡。
雖然這次地震的強度不是很強,但是從三月份開始,5級到5.9級的範圍仍然比較強,這次地震沒有影響,因為它遠離陸地。
從地理位置來看,這次地震的範圍也在「環太平洋地震帶」附近。我們的地震帶真的活躍嗎?2020年3月25日,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的千島群島發生7.5級地震。
然而,經過分析,7.5級地震是由板塊運動引起的。美國地質調查局指出,一個淺的反向斷裂發生在與千島溝直接相鄰(或下方)的太平洋板塊,因此地震是正常現象。這並不意味著我們的「環太平洋地震帶」是活躍的。同時,日本地震是正常的,沒有異常報導。
讓我們來看看今年以來的總體數據。根據中國地震監測網的數據,自2020年以來,世界上總共發生了20次6級(包括6級)以上的地震。最強烈的地震是古巴南部海域發生的7.7級地震,第二大地震是3月25日在千島群島發生的7.5級地震,第三大地震是在千島群島發生的7級地震。
因此,總的來說,今年發生了3次7級(含7級)以上地震,即今年發生了3次大地震,這是一次較大地震的情況。在20次大地震中,12次發生在1月,3次發生在2月,5次暫時發生在3月(3月尚未結束)。因此,根據數據,就目前而言,1月份是強震最多的一個月份。
讓我們看看僅在三月份的地震情況。3月記錄了28次5級(含5級)以上地震,不包括5次6級(含6級)地震,即5.9級地震有23次,確實很多。這是我們所看到的整體地震情況,我們也預計未來地震會有所減少,因為每次地震後,我們都擔心會帶來一定的影響。陸地面積是一個直接的損害。如果海洋地區發生地震,我們擔心海嘯以及對陸地的直接破壞。這是一種不同的情況。
地震過後,我們仍然想普及地震知識。我們也無數次強調,地震在科學上是無法預測的。這已經是事實。雖然科學界一直在分析和推遲地震的概率,但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地震是無法預測的,概率只能作為參考數據。
然而,許多人也說地震雲、地震雲和生物異常可能與地震有關。現在可以很清楚地說,沒有證據表明這些因素的存在,所以沒有可以預測地震的情況。每個人都能理解嗎?地震無法準確預測,我們人類也沒有辦法做到。如今,地震預警是人們談論最多的減輕地震影響的方法。
地震預警的簡單解釋是「提前幾秒鐘向設防地區發出警報」。詳細的解釋是,基於地震波,在地震發生後,在地震波傳播到設防區之前,將提前幾秒至幾十秒向設防區發出警報,以減少局部損失。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在實施地震預警,包括中國、日本、美國等,都在建立這樣的機制。中國的發展速度仍然相對較快,許多地區可能已經進入「二級預警」時代,從而給許多人帶來直接利益。將來,當世界共同實施「二級預警」時,我們就不用擔心未來的地震問題了。這是地震預警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