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分屏顯示方法及終端與流程
2023-06-04 22:29:43 1

本發明涉及電子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分屏顯示方法及終端。
背景技術:
為了便於用戶在前臺能夠操作多個應用,現在手機上普遍採用了分屏的顯示方式來顯示多個應用的界面或者顯示同一個應用的不同操作界面,例如在通話界面中同時顯示通訊錄界面,便於在打電話的時候能夠記錄下重要的電話號碼。但是在觸發分屏顯示模式時,通常需要在終端中進行按鈕設置或者操作某些實體鍵才能啟動分屏功能,操作過程比較繁瑣,不夠便捷。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分屏顯示方法,可在進入分屏顯示時減少用戶操作,提升用戶體驗。
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分屏顯示的方法,該方法包括:
獲取用戶針對應用圖標的觸控操作;
根據預設分屏觸發條件識別所述用戶觸控操作的特徵信息;
判斷所述特徵信息是否滿足預設分屏觸發條件;
若滿足,對所述應用進行分屏顯示。
另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終端,該終端包括:
採集單元,用於獲取用戶針對應用圖標的觸控操作;
識別單元,用於根據預設分屏觸發條件識別所述用戶觸控操作的特徵信息;
第一判斷單元,用於判斷所述特徵信息是否滿足預設分屏觸發條件;
第一執行單元,用於若滿足,對所述應用進行分屏顯示。
本發明實施例通過獲取用戶針對應用圖標的觸控操作,根據預設分屏觸發條件識別所述用戶觸控操作的特徵信息,判斷所述特徵信息是否滿足預設分屏觸發條件,若滿足,對所述應用進行分屏顯示,減少了用戶的操作,提升了用戶的體驗。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的一種分屏顯示方法的示意流程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二提供的一種分屏顯示方法的示意流程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三提供的一種分屏顯示方法的示意流程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的終端的示意性框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二提供的終端的示意性框圖;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三提供的終端的示意性框圖;
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四提供的示意性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應當理解,當在本說明書和所附權利要求書中使用時,術語「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徵、整體、步驟、操作、元素和/或組件的存在,但並不排除一個或多個其它特徵、整體、步驟、操作、元素、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還應當理解,在此本發明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僅僅是出於描述特定實施例的目的而並不意在限制本發明。如在本發明說明書和所附權利要求書中所使用的那樣,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況,否則單數形式的「一」、「一個」及「該」意在包括複數形式。
如在本說明書和所附權利要求書中所使用的那樣,術語「如果」可以依據上下文被解釋為「當...時」或「一旦」或「響應於確定」或「響應於檢測到」。類似地,短語「如果確定」或「如果檢測到[所描述條件或事件]」可以依據上下文被解釋為意指「一旦確定」或「響應於確定」或「一旦檢測到[所描述條件或事件]」或「響應於檢測到[所描述條件或事件]」。
具體實現中,本發明實施例中描述的終端包括但不限於諸如具有觸摸敏感表面(例如,觸控螢幕顯示器和/或觸摸板)的行動電話、膝上型計算機或平板計算機之類的其它可攜式設備。還應當理解的是,在某些實施例中,所述設備並非可攜式通信設備,而是具有觸摸敏感表面(例如,觸控螢幕顯示器和/或觸摸板)的臺式計算機。
在接下來的討論中,描述了包括顯示器和觸摸敏感表面的終端。然而,應當理解的是,終端可以包括諸如物理鍵盤、滑鼠和/或控制杆的一個或多個其它物理用戶接口設備。
終端支持各種應用程式,例如以下中的一個或多個:繪圖應用程式、演示應用程式、文字處理應用程式、網站創建應用程式、盤刻錄應用程式、電子表格應用程式、遊戲應用程式、電話應用程式、視頻會議應用程式、電子郵件應用程式、即時消息收發應用程式、鍛鍊支持應用程式、照片管理應用程式、數位相機應用程式、數字攝影機應用程式、web瀏覽應用程式、數位音樂播放器應用程式和/或數字視頻播放器應用程式。
可以在終端上執行的各種應用程式可以使用諸如觸摸敏感表面的至少一個公共物理用戶接口設備。可以在應用程式之間和/或相應應用程式內調整和/或改變觸摸敏感表面的一個或多個功能以及終端上顯示的相應信息。這樣,終端的公共物理架構(例如,觸摸敏感表面)可以支持具有對用戶而言直觀且透明的用戶界面的各種應用程式。
另外,在本發明各個實施例中的各功能單元可以集成在一個處理單元中,也可以是各個單元單獨物理存在,也可以是兩個或兩個以上單元集成在一個單元中。上述集成的單元既可以採用硬體的形式實現,也可以採用軟體功能單元的形式實現。
應當理解,在本發明實施例中,所稱處理器可以是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該處理器還可以是其他通用處理器、數位訊號處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專用集成電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現成可編程門陣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編程邏輯器件、分立門或者電晶體邏輯器件、分立硬體組件等。通用處理器可以是微處理器或者該處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規的處理器等。
應當理解的是,終端僅僅是可攜式多功能設備的一個示例,並且終端可以具有比所示組件更多或更少的組件、可以組合兩個或多個組件或者可以具有不同的組件配置或布置。可以以包括一個或多個信號處理和/或專用集成電路的硬體、軟體或硬體和軟體的組合來實現各種部件。
也應當理解,儘管術語第一、第二等可以在此用來描述各種元素,但這些元素不應該受限於這些術語。這些術語僅用來將這些元素彼此區分開。例如,在不脫離本發明範圍的前提下,第一終端可以被稱為第二終端,並且類似地,第二終端可以被稱為第一終端。第一終端和第二終端均為終端,但它們並非同一終端。
參見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的一種分屏顯示方法的示意流程圖,如圖所示,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1~S13:
步驟S11:獲取用戶針對應用圖標的觸控操作,採集用戶的指紋信息。
具體地,用戶選定要打開的應用後,點擊應用圖標,終端對用戶點擊的手指進行指紋採集,獲指紋信息。
步驟S12:判斷指紋信息是否與觸發分屏操作的預設指紋信息相匹配。
具體地,獲取指紋信息後需判斷指紋信息與預設的觸發分屏操作的指紋是否相匹配,例如,對用戶的每個手指的指紋識別操作進行定義,將用戶常用來點擊的食指指紋匹配成功信息定義為普通的打開應用命令,將無名指的指紋匹配成功信息定義為分屏操作的命令,此時,若用戶使用食指點擊應用圖標時,採集到的是食指的指紋,便對應用進行常規的打開操作,如果用戶使用無名指點擊應用圖標,採集到的是無名指的指紋信息,此時終端便接收到分屏操作的指令讓該應用進行分屏顯示。終端將會對用戶點擊時採集的指紋信息進行判斷,根據判斷的結果進行下一步操作。
步驟S13:若與觸發分屏操作的預設指紋信息相匹配,對應用進行分屏顯示。
具體地,如果判斷為與觸發分屏操作的預設指紋信息相匹配,即在上例子中採集到用戶使用無名指對應用圖標進行點擊,則對應用進行分屏顯示操作。如此,用戶在使用應用時,只需要用不同的手指點擊應用圖標便可輕鬆快捷的讓應用打開成希望的顯示方式,簡化了用戶的操作,提升了用戶的體驗度。
特別地,具體對應於打開分屏顯示或常規進入應用的手指是哪一根或者幾根由用戶自行設置,指紋識別的匹配度也可進行調整。
參見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二提供的一種分屏顯示方法的示意流程圖,如圖所示,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21~S24:
步驟S21:獲取用戶針對應用圖標的觸控操作,採集用戶的指紋信息。
具體地,用戶選定要打開的應用後,點擊應用圖標,終端對用戶點擊的手指進行指紋採集,獲指紋信息。
步驟S22:判斷指紋信息是否與觸發分屏操作的預設指紋信息相匹配。
具體地,獲取指紋信息後需判斷指紋信息與預設的觸發分屏操作的指紋是否相匹配,例如,對用戶的每個手指的指紋識別操作進行定義,將用戶常用來點擊的食指指紋匹配成功信息定義為普通的打開應用命令,將無名指的指紋匹配成功信息定義為分屏操作的命令,此時,若用戶使用食指點擊應用圖標時,採集到的是食指的指紋,便對應用進行常規的打開操作,如果用戶使用無名指點擊應用圖標,採集到的是無名指的指紋信息,此時終端便接收到分屏操作的指令讓該應用進行分屏顯示。終端將會對用戶點擊時採集的指紋信息進行判斷,根據判斷的結果進行下一步操作。
步驟S23:根據不同的應用類型定義不同的指紋匹配級別。
具體地,對於不同的應用類型,對應定義分屏顯示操作的指紋匹配級別,例如,用戶點擊的是微信、QQ、音樂等這一類型的應用圖標時,用戶對其進行分屏顯示的需求會更高,如此可以將此類型的應用的指紋匹配級別調低一些,比如,只要指紋匹配度達到70%便視為匹配成功,可以進行分屏顯示。當用戶點擊的是視頻、遊戲、電子書等類型的應用圖標時,用戶對其進行全屏顯示的需求會更高,如此可以將此類型的應用的指紋匹配級別調高一些,比如,必須達到95%的匹配度才判斷為分屏顯示的指紋匹配成功,才會進行分屏顯示操作。
步驟S24:若用戶指紋匹配度滿足當前指紋匹配級別,對應用進行分屏顯示。
具體地,如果判斷為用戶指紋匹配度滿足當前指紋匹配級別,即超過在步驟S23例子中進行分屏顯示的需求會更高一些的應用類型的匹配度70%或者全屏顯示需要更高的應用類型的匹配度95%,則對應用進行分屏顯示操作。如此,用戶在正常啟動分屏功能的同時也提高了指紋識別的效率,提升用戶的體驗度。
參見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三提供的一種分屏顯示方法的示意流程圖,如圖所示,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31~S35:
步驟S31:獲取用戶針對應用圖標的觸控操作,採集用戶的指紋信息。
具體地,用戶選定要打開的應用後,點擊應用圖標,終端對用戶點擊的手指進行指紋採集,獲指紋信息。
步驟S32:判斷指紋信息是否與觸發分屏操作的預設指紋信息相匹配。
具體地,獲取指紋信息後需判斷指紋信息與預設的觸發分屏操作的指紋是否相匹配,例如,對用戶的每個手指的指紋識別操作進行定義,將用戶常用來點擊的食指指紋匹配成功信息定義為普通的打開應用命令,將無名指的指紋匹配成功信息定義為分屏操作的命令,此時,若用戶使用食指點擊應用圖標時,採集到的是食指的指紋,便對應用進行常規的打開操作,如果用戶使用無名指點擊應用圖標,採集到的是無名指的指紋信息,此時終端便接收到分屏操作的指令讓該應用進行分屏顯示。終端將會對用戶點擊時採集的指紋信息進行判斷,根據判斷的結果進行下一步操作。
步驟S33:若與觸發分屏操作的預設指紋信息相匹配,對應用進行分屏顯示。
具體地,如果判斷為與觸發分屏操作的預設指紋信息相匹配,即在上例子中採集到用戶使用無名指對應用圖標進行點擊,則對應用進行分屏顯示操作。
步驟S34:若用戶點擊應用圖標進入應用,判斷是否接收到第二分屏操作指令。
具體地,當用戶點擊應用圖標進入應用後(此處進入不管是分屏顯示進入的還是常規方式打開的均可以),終端會判斷有沒有接收到用戶提供的第二分屏操作指令,判斷第二分屏操作指令的具體步驟可以參照前面發方式進行。
步驟S35:若接收到第二分屏操作指令,對應用內的各個模塊進行分屏顯示。
具體地,如果接收到第二分屏操作指令,在打開應用後,對應用內的各個模塊進行分屏顯示,例如,微信應用有四個不同的模塊:微信——通訊錄——發現——我,當接收到第二分屏操作指令後將這四個模塊在打開的微信應用界面上分屏為四個小區域,每個小區域可獨立進行操作。用戶將應用內的模塊都分屏顯示後不需要在各個模塊之間來回切換,使得用戶在使用過程中得到更好的體驗。
進一步地,可以根據預設分屏顯示的按壓觸發條件識別用戶按壓圖標過程中的指令信息,通過判斷按壓指令信息是否滿足分屏顯示的觸發條件來進行應用是否分屏顯示的操作。
具體地,可以將分屏顯示的觸發條件設為手指對應用圖標的按壓力和/或按壓時間,通過判斷按壓力值和/或按壓時間是否在預設的壓力值和時間範圍內來判斷是否接收到分屏顯示的命令。
參見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的一種終端的示意性框圖,如圖所示,該終端包括:
採集單元10,用於獲取用戶針對應用圖標的觸控操作;
識別單元20,用於識別出用戶觸控操作中的指紋信息;
第一判斷單元31,用於判斷指紋信息是否與觸發分屏操作的預設指紋信息相匹配;
第一執行單元41,用於若滿足,對應用進行分屏顯示。
具體地,當用戶點擊應用圖標時,採集單元10會自動獲取用戶針對應用圖標的的觸控操作,並採集觸控操作中的信息,例如用戶的指紋,由識別單元20將採集的指紋進行識別,分辨出指紋信息的具體內容,再由第一判斷單元31將識別單元20識別的用戶指紋信息與觸發分屏操作的預設指紋信息相匹配,判斷是否滿足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則由第一執行單元41對應用進行分屏顯示的操作。用戶在使用應用時,只需要用不同的手指點擊應用圖標便可輕鬆快捷的讓應用打開成希望的顯示方式,簡化了用戶的操作,提升了用戶的體驗度。
參見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二提供的一種終端的示意性框圖,如圖所示,該終端包括:
採集單元10,用於獲取用戶針對應用圖標的觸控操作;
識別單元20,用於識別出用戶觸控操作中的指紋信息;
定級單元50,用於根據不同的應用類型定義不同的指紋匹配級別;
第一判斷單元31,用於判斷指紋信息是否與觸發分屏操作的預設指紋信息相匹配;
第一執行單元41,用於若用戶指紋匹配度滿足當前指紋匹配級別,對應用進行分屏顯示。
具體地,當用戶點擊應用圖標時,採集單元10會自動獲取用戶針對應用圖標的的觸控操作,並採集觸控操作中的信息,例如用戶的指紋,由識別單元20將採集的指紋進行識別,分辨出指紋信息的具體內容,由終端自動分辨或者由用戶自行設置對不同的應用類型通過定級單元50定義上不同的指紋匹配級別,再由第一判斷單元31將識別單元20識別的用戶指紋信息與觸發分屏操作的預設指紋信息相匹配,判斷是否滿足當前指紋的匹配級別,如果匹配成功,則由第一執行單元41對應用進行分屏顯示的操作。用戶在正常啟動分屏功能的同時也提高了指紋識別的效率,提升用戶的體驗度。
參見圖6,是本發明實施例三提供的一種終端的示意性框圖,如圖所示,該終端包括:
採集單元10,用於獲取用戶針對應用圖標的觸控操作;
識別單元20,用於識別出用戶觸控操作中的指紋信息;
第一判斷單元31,用於判斷指紋信息是否與觸發分屏操作的預設指紋信息相匹配;
第一執行單元41,用於若用戶指紋匹配度滿足當前指紋匹配級別,對應用進行分屏顯示;
第二判斷單元32,用於若用戶點擊應用圖標進入應用,判斷是否接收到第二分屏操作指令;
第二執行單元42,用於若接收到第二分屏操作指令,對應用內的各個模塊進行分屏顯示。
具體地,當用戶點擊應用圖標時,採集單元10會自動獲取用戶針對應用圖標的的觸控操作,並採集觸控操作中的信息,例如,用戶的指紋,由識別單元20將採集的指紋進行識別,分辨出指紋信息的具體內容,由第一判斷單元31將識別單元20識別的用戶指紋信息與觸發分屏操作的預設指紋信息相匹配,判斷是否滿足當前指紋的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則由第一執行單元41對應用進行分屏顯示的操作。當用戶點擊應用圖標進入應用後(此處進入不管是分屏顯示進入的還是常規方式打開的均可以),第二判斷單元32會判斷有沒有接收到用戶提供的第二分屏操作指令,判斷第二分屏操作指令的具體步驟可以參照前面發方式進行,若接收到第二分屏操作指令,第二執行單元42對應用內的各個模塊進行分屏顯示。用戶將應用內的模塊都分屏顯示後不需要在各個模塊之間來回切換,使得用戶在使用過程中得到更好的體驗。
圖7為本發明的終端的實施例四的結構組成示意圖。如圖7所示,其可包括:至少一個輸入設備101、至少一個輸出設備102、總線103、收發設備104、存儲器105以及處理器100,上述輸入設備101、輸出設備102、收發設備104、存儲器105和處理器100通過總線103連接,其中:
輸入設備101,用於接收外部輸入終端99的輸入數據。具體實現中,本發明實施例的輸入設備101可包括鍵盤、滑鼠、光電輸入設備、聲音輸入設備、觸摸式輸入設備、掃描儀等。
輸出設備102,用於對外輸出終端的輸出數據。具體實現中,本發明實施例的輸出設備102可包括顯示器、揚聲器、印表機等。
總線103,用於與其他設備進行通訊。具體實現中,本發明實施例的總線103可是傳播介質的一個實例。傳播介質一般可以將計算機可讀指令、數據結構、程序模塊或其他調製數據信號(諸如載波或其他傳送機制)形式的其他數據具體化,舉例來說,傳播介質可包括有線媒體、諸如優先網絡或直線連接,傳播介質還可包括無線介質,比如聲波、射頻、紅外線等。具體實現中,本發明實施例的總線103可用於接收訪問終端的訪問請求。
收發設備104,用於通過總線103向其他設備發送數據或者從其他設備接收數據。具體實現中,本發明實施例的收發設備104可包括射頻天線等收發器件。
存儲器105,用於存儲帶有各種功能的程序數據。本發明實施例中存儲器105存儲的數據包括網絡服務提供商可用數據和網絡服務提供商不可用數據,以及其他可調用並運行的程序數據。具體實現中,本發明實施例的存儲器105可以是系統存儲器,比如,揮發性的(諸如RAM),非易失性的(諸如ROM,快閃記憶體等),或者兩者的結合。具體實現中,本發明實施例的存儲器105還可以是系統之外的外部存儲器,比如,磁碟、光碟、磁帶等。
處理器100,例如CPU,用於調用存儲器105中存儲的程序數據,並執行如下操作:
獲取用戶針對應用圖標的觸控操作,採集用戶的指紋信息;判斷指紋信息是否與觸發分屏操作的預設指紋信息相匹配;若與觸發分屏操作的預設指紋信息相匹配,對應用進行分屏顯示。
具體地,在用戶點擊應用圖標時,處理器100控制輸入設備101採集用戶的指紋信息,並將輸入設備101採集到的指紋信息與存儲器105內存儲的觸發分屏操作的預設指紋信息相匹配,處理器100判斷指紋信息是否滿足匹配條件,若滿足觸發分屏顯示的條件,則控制輸出設備102將該應用進行分屏顯示。
具體地,用戶在使用應用時,只需要用不同的手指點擊應用圖標便可輕鬆快捷的讓應用打開成希望的顯示方式,簡化了用戶的操作,提升了用戶的體驗度。
獲取用戶針對應用圖標的觸控操作,採集用戶的指紋信息;判斷指紋信息是否與觸發分屏操作的預設指紋信息相匹配;根據不同的應用類型定義不同的指紋匹配級別;若用戶指紋匹配度滿足當前指紋匹配級別,對應用進行分屏顯示。
具體地,在用戶點擊應用圖標時,處理器100控制輸入設備101採集用戶的指紋信息,並將輸入設備101採集到的指紋信息與存儲器105內存儲的觸發分屏操作的預設指紋信息相匹配,處理器100判斷指紋信息是否滿足匹配條件,處理器100將指紋信息與存儲器105內存儲的指紋信息相匹配,並根據不同的應用類型定義不同的指紋匹配度,若用戶指紋匹配度滿足當前指紋匹配級別的匹配度,則控制輸出設備102將該應用進行分屏顯示。用戶在正常啟動分屏功能的同時也提高了指紋識別的效率,提升用戶的體驗度
獲取用戶針對應用圖標的觸控操作,採集用戶的指紋信息;判斷指紋信息是否與觸發分屏操作的預設指紋信息相匹配;若與觸發分屏操作的預設指紋信息相匹配,對應用進行分屏顯示;若用戶點擊應用圖標進入應用,判斷是否接收到第二分屏操作指令;若接收到第二分屏操作指令,對應用內的各個模塊進行分屏顯示。
具體地,在用戶點擊應用圖標時,處理器100控制輸入設備101採集用戶的指紋信息,並將輸入設備101採集到的指紋信息與存儲器105內存儲的觸發分屏操作的預設指紋信息相匹配,處理器100判斷指紋信息是否滿足匹配條件,若滿足觸發分屏顯示的條件,則控制輸出設備102將該應用進行分屏顯示。在對應用進行顯示(分屏顯示或常規打開顯示方式均可)後,處理器100判斷是否接收到第二分屏操作指令,一旦接收到第二分屏操作指令,處理器100會控制輸出設備102對應用的各個模塊進行分屏顯示,用戶將應用內的模塊都分屏顯示後不需要在各個模塊之間來回切換,使得用戶在使用過程中得到更好的體驗。
在本申請所提供的幾個實施例中,應該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僅僅是示意性的,可以通過其它的方式實現。
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實施例方法中的步驟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順序調整、合併和刪減。
本發明實施例終端中的單元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合併、劃分和刪減。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範圍內,可輕易想到各種等效的修改或替換,這些修改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應以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