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電影中的最強十大女英雄(這部女性超級英雄電影)
2023-06-29 14:10:20
文 | 王重陽lp
背景模糊、時代模糊、主題卻很清晰:
三個會武功的女人聯手對抗一個大魔頭。
這種三女英雄設置比《霹靂嬌娃》早了很多年,它似乎源於當時香港電影人嘗試打開一種新題材類型影片的嘗試,與其同時代的還有《黑豹天下》和《九一神鵰俠侶》,只是區別於後兩者多以搞怪和誇張的人物造型,擁有三位「打女」的《東方三俠》顯然更加具有「廢土風」。
這三位女性以今天對華語電影人物的評價,皆都是代表人物:
梅豔芳、楊紫瓊和張曼玉
影片中所有的男性,包括劉松仁、黃秋生、秦沛、白石千和任世官等,或正或邪,也都拜倒在這三位女士的鋼腿鐵拳下。
所以《東方三俠》該是一部用「女俠拯救世界」主題的另類女性電影,科幻、迷幻也玄幻。
當然,這也是杜琪峯導演嘗試過的除了槍林彈雨外的另一種功夫片。
只是題材至今看來依然顯得另類又……獨特:
東東(梅豔芳 飾)和心靖(楊紫瓊 飾)本是一對同病相憐的孤兒,幼時曾被武林高手收養,後來心靖被一群神秘人抓走後再無音訊。成年的東東則刻意隱瞞了自己的身世嫁給了警長劉啟文(劉松仁 飾)。
有一天她無意間摻和到了丈夫參與偵破的嬰兒失竊案中,東東發現疑兇竟然是失聯很久的心靖,順藤摸瓜後她發現心靖居然已經成了一個生活在下水道裡的神秘組織的幫兇,這個神秘組織根據隻言片語交代,居然是前朝遺留的復國者,主使人還是位公公(任世官 飾)。
同時,東東聯繫上了嗜錢如命又單純善良的賞金獵人陳七(張曼玉 飾),幾番交手後,心靖也決定改邪歸正,三個女人聯合起來勇鬥超能力老太監,一番激鬥後,反派死,女主角們披著風衣各自英姿颯爽地走出鏡頭……
在極其簡潔地介紹完劇情後,先說對這部影片的幾個特殊印象:
之所以今天介紹這部電影,除了上述我以為的另類題材外,這部電影還有一個十分了不得的地方——
它是上世紀90年代初香港影人用漫威式的敘述形式講述超級英雄的故事。
先不論當年有沒有人會預料到漫威電影曾火爆一時,如果只是簡單地堆砌,那麼這部電影也沒有可說之處。
然而杜琪峯並沒有抄襲(他也應該不會想到後來這種英雄電影會如此風靡),而是「洋為中用」,電影中不但呈現出廢土風,幾位人物在武鬥時的扮相以及對片中道具,如啞巴殺手(黃秋生 飾)手中的血滴子等也裝飾得相當有特點。
另外,從片中反派人物,如公公和殺手的造型上可以看出,以正派人物的視角出發,享受現代文明道德和生活的主角們心目中,代表腐朽邪惡的必然是清裝。
儘管「公公」的造型很迷:
頭戴蒙古族女性的牛角冠,身穿對襟的白色長袍,看不出屬於哪個時代的陳舊。
然而他高捧著未來的「真命天子」說「中國,是不能沒有皇帝」的時候,鏡頭從下往上仰拍,眾人紛紛下跪跟著念道。
那種透過畫面感受到的神秘又邪惡的氣息撲面而來。
何況多年後我才知道飾演公公的原來是任世官——
演完了任我行和馮錫範,在林青霞和周星馳那裡敗下陣後又來招惹梅豔芳等。
當公公在最後的決鬥開始前展示特異功能飛在半空中時,陳啟忽然跪在地上。
東東說:
「你現在才跪?太晚了吧?」
陳七說:
「我只是腳軟……」
後來的決鬥顯然也間雜了一些觀眾熟悉的影子,例如被大火焚身的公公變成了一具會行走的「排骨精」時,其形象近似《倩女幽魂》中的怪屍,其精髓又似《終結者》裡的T-800……
可反派終究是在要電影中死去的。
就在梅豔芳的那首《莫問一生》中。
因為以上的元素,《東方三俠》在拋開人物虛構的背景後完全可以看作是一部武俠片,可又與傳統武俠不同,「朝廷」,或者說「官差」成了代表偉光正的一面,復闢者則成了企圖讓歷史倒退的惡人,這樣的設定同樣也多在後來的漫威電影中看到。
至於梅豔芳、楊紫瓊和張曼玉三位女俠在片中各自獨特的造型,例如梅豔芳化身夜間女俠時的半面妝等,十分具有玄幻的美感。
所以後來有人說它看上去有些「山寨」,我卻不贊同這種觀點,它就是原創的末世英雄片,兼容了槍戰和武打、古代和現代。這些看似不搭調的元素中既有都市功夫片的特點,也有古裝武俠片強調的「邪不壓正」。把這種思想強化到極致的,就是《東方三俠》的續作《末代豪俠傳》:
同樣還是那座說不清時代的城市裡,因為環境問題和個別權力者的私慾,邪教組織頓起,反派博士(黃秋生 飾)躲在背後操縱著邪教的精神領袖(金城武 飾)意圖蠱惑人心推翻政府,而在後來的故事中,不但當年的小鮮肉金城武出場沒多久就被炸成了碎片,與張曼玉有些曖昧的浪子(劉青雲 飾)和本以為可以百年好合的劉松仁也按導演的意圖紛紛成了女主們的人肉背景。
更過分的是,在續作中一直苦命的心靖也為了好姐妹們壯烈犧牲。
這讓《東方三俠》系列的續作成了一種對末世英雄,尤其是女英雄的詠嘆。
如此說下來,是不是覺得跟漫威的復聯結局還是有些相似?
但我還是要強調一句,以上,是1993年拍攝的港式英雄片。
杜琪峯應該是借鑑了當時盛行的一部分歐美電影元素所展現的精髓和套路,然後把人物一一與《蝙蝠俠》等一票類似的超凡英雄對應,再結合了中國傳統的武俠元素和特有的港式幽默,然後便奉獻出了這……兩部特別的電影。
遺憾的是這三位在杜琪峯心中糅雜了多種元素的女性英雄的故事最後並沒有在那個時代獲得關注,人們固然驚豔,但大多止於獵奇:
時代?不清晰。
人物?很簡單。
主題?很俗套。
臺詞?太直白。
女性?為什麼除了這三個女人,其他男人都那麼不堪一擊?
為什麼沒有愛情?沒有山盟海誓?除了打還是打?
有個詞叫「雅俗共賞」,《東方三俠》卻在當年讓雅和俗都賞不起來。只是憑藉電影原創音樂獲得了第1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其它再無斬獲。
後記——
有那麼幾年,超人和蝙蝠俠共存,雷神降臨在了鋼鐵俠的世界裡。
連老邁的施瓦辛格都在鏡頭前對觀眾說「我不會再回來了」。
超級英雄這種題材曾給內地觀眾帶來了很多對宇宙、正義、對立和故事敘述方式的新思考。
在那些年裡,很多人湧入影城看大片,看不同空間兼容的元素匯聚在一起共同對抗一撥又一撥的新敵人。
我卻在恍惚間想起了近三十年前的《東方三俠》和杜琪峯,此時的梅豔芳早已留下了風華絕代,楊紫瓊勉強在新的平行宇宙中拳打腳踢,張曼玉?既讚美,也嘆息。
這三位女性留在銀幕上的飛簷走壁的形象很多,大多都是仙鶴上的簫鳴,張君寶的凝視和客棧外的吟唱,難得聚在一起對付那個不知道該怎麼稱呼的反派時,卻只能曇花一現。
更可惜的是,那還是在後來的超級英雄們姍姍來遲的時代中提早進場的痴痴等待。
只是還未來得及駐足片刻,就在當年觀眾和市場的既不讚美也不嘲弄的目光下匆匆離開。
「我們是不是不該存在?」三俠問。
「你們不是不該存在,你們只是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方演了一出不合時宜的戲。」我說。